CN114190031A -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膜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膜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90031A
CN114190031A CN202111486367.5A CN202111486367A CN114190031A CN 114190031 A CN114190031 A CN 114190031A CN 202111486367 A CN202111486367 A CN 202111486367A CN 114190031 A CN114190031 A CN 114190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diaphragm
transparent substrate
lenticular lens
lens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8636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90031B (zh
Inventor
于宗强
林志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8636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900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90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0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90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90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43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for decorative purpo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5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arranged along a single direction only, e.g. lenticular shee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2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 G02B3/06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with non-spherical faces with cylindrical or toric fa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膜片;该膜片包括:透明基板、柱状透镜层以及图案层;透明基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柱状透镜层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一表面;图案层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图案层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条纹,不同颜色的条纹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颜色条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柱状透镜层中柱状透镜的延伸方向平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膜片,通过设计一种柱状透镜层与条纹光栅图案配合的结构形式,使得该膜片在不同视场角度,或被移动位置时,可以呈现多彩颜色,是一种颜色变换的效果;通过与柱状透镜层配合,条纹光栅图案具有更大的可视角度,有层次感,给观察者带来颜色变换的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膜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壳体外观效果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膜片。
背景技术
常规技术中可变色外观效果的壳体,一般是采用电致变色材料或者光致变色材料等。其中,电致变色材料需要电路控制变色材料发生颜色变化,结构较为复杂,成本高。光致变色材料可以响应某些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光化辐射从一种形式或状态转变到另外一种形式,其中每种形式具有特征吸收谱。这种光化辐射指能够引起光致变色材料从一种形式或状态转变到另外一种形式或状态的电磁辐射,一般来说这种光致变色材料,具有Π-共轭体系化合物,比如印并稠合萘并吡喃,可以从电磁辐射波长320nm-590nm发生变色,但是由于存在双键结构,化合物长期才太阳光或紫外灯照射下,极易发生老化,从而使变色程度变弱,严重甚至在光化辐射下也不会发生变色,即,光致变色材料的壳体存在易老化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经过一定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变色效果存在差异或者变色不明显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膜片,所述膜片包括:
透明基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
柱状透镜层,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一表面;
图案层,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图案层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条纹,不同颜色的条纹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颜色条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柱状透镜层中柱状透镜的延伸方向平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透明壳体以及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膜片,所述膜片与所述透明壳体贴合。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又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控制电路板以及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显示屏配合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膜片,通过设计一种柱状透镜层与条纹光栅图案配合的结构形式,使得该膜片在不同视场角度,或被移动位置时,可以呈现多彩颜色,是一种颜色变换的效果;通过与柱状透镜层配合,条纹光栅图案具有更大的可视角度,有层次感,给观察者带来颜色变换的体验,这种颜色变换,是永久性的,不容易受光照,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而发生体验感下降,该膜片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中的膜片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膜片在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中的膜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中的膜片还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中的膜片又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中的膜片再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中的膜片再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壳体组件一实施例的层叠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实施例中B-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框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中的膜片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膜片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中,而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等。该膜片1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层叠结构组成:透明基板110、柱状透镜层120以及图案层13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组件。
具体而言,透明基板11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111以及第二表面112;透明基板110可以是厚度为0.1-1mm的PC(聚碳酸酯)板。柱状透镜层120设于所述透明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1。柱状透镜层120的材质为聚碳酸树脂、聚氨酯酯、聚氨酯改性树脂以及环氧树脂等一种或多种树脂的组合,折射率在1.55~1.80之间。具体的形成方式可以首先在透明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1上涂布高折射率的胶水,然后压印形成光栅条,每一光栅条对应一柱状透镜。固化的方式一般可以是选用UV固化。柱状透镜层120的柱状透镜线数在50lpi-500lpi。具体可以为50lpi、100lpi、160lpi、200lpi、300lpi以及500lpi等。
请一并参阅图2,图2是图1实施例中膜片在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柱状透镜层120中柱状透镜的冠高h在30~50um,曲率半径r为80~120um。压印后即可进行UV灯照射进行对透明基板110压印的光栅结构胶水固化,最后形成完整的柱状透镜层120。
请继续参阅图1,可选地,图案层130设于所述透明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2;所述图案层130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条纹,不同颜色的条纹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颜色条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柱状透镜层120中柱状透镜的延伸方向平行。其中,图案层130可以是通过胶印的方式形成于透明基板110的第二表面112。颜色条纹可以是两色组合,也可以是三色组合,四色或多色组合,一般来说,颜色条纹的颜色越多,则柱状透镜层120的柱状透镜线数应该越低,要不然就会出现通过柱状透镜层120形成杂色,变换视角颜色变化不明显。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中的膜片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图案层130包括三种交替设置的颜色条纹。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颜色条纹可以是多种的组合,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并详述。
根据图案层130的颜色条纹数量不同,可以实现多种颜色的转换,譬如两色转换:青绿→橙黄;青绿→红色;紫色→黄色;浅蓝→紫色;浅蓝→红色;也可以呈现三色转换:青绿→橙黄→桃红;青绿→红色→黄色;紫色→黄色→红色;浅蓝→紫色→桃红;浅蓝→红色→黄色。
其中,柱状透镜主要功能是:是一种特殊透镜依照人类视距视觉原理有规则的排列于透明平面材料上,从而形成对图像信息分割与聚集合成的光学元件,它是按照印刷工艺要求有序的排列于承印材料上而制成的透明材料体(也即柱状透镜)。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膜片正是利用柱透镜光栅将材料上原色通过不同角度完美呈现,从而实现不同角度不同颜色切换,给观察者带来颜色变换体验。
柱透镜光栅(柱状透镜层120)是由许多结构参数和性能完全相同的柱状透镜元组成。柱透镜的一侧是具有一定曲率半径r的周期性起伏变化的半圆柱面,另一侧是一个平面。在光栅板表面反射或折射的光线经过柱面透镜后将以不同角度发散到外部。在印刷图像信息面(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与光栅材料对应的焦平面是覆合成型的。这种特殊性使得组成柱透镜光栅的柱透镜元具有使其像面上的任一点经柱透镜折射后成平行光束的性能。其中光栅参数主要包括:光栅线数,光栅厚度,光栅视距,光栅透过率和光栅像素打印点。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柱状透镜层120的光栅线数可以为,100lpi,160lpi,200lpi,300lpi等。从原理上说,当光栅折射率一定时,柱透镜元的曲率半径r与光栅板的厚度t是成正比关系的。为了获得最佳视觉效果,柱状透镜层120特性之间的关系是有一定光学依据:柱状透镜层120越厚,光栅线数越小;柱状透镜层120越薄(t值越小),光栅线数越多。相同厚度的柱状透镜层120,光栅线数越多,光栅视觉角度越小;反之,光栅线数越小,光栅视觉角度越大。相同线数的材料,厚度越厚,光栅视觉角度越小;反之,厚度越薄,视觉角度越大。
透明基板110下方的图案层130通过柱状透镜放大,折射进入人眼(人眼从柱状透镜层120的一侧观察),当人眼从正面观察时,图案层130中的某一颜色就会被人眼观察到,当人眼转动观察角度移动时,另一颜色的图案信息就会慢慢进入人眼,而被感知到,当观察者再次移动,又一图案信息就会慢慢进入人眼,从而被体验者感知到又一种颜色。从而体验者转动膜片,就会有不同颜色(颜色变换的种类和数量根据图案层130中的颜色条纹数量以及光栅线数、柱状透镜层120厚度等参数有关)切换,从而实现变色的感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膜片,通过设计一种柱状透镜层与条纹光栅图案配合的结构形式,使得该膜片在不同视场角度,或被移动位置时,可以呈现多彩颜色,是一种颜色变换的效果;通过与柱状透镜层配合,条纹光栅图案具有更大的可视角度,有层次感,给观察者带来颜色变换的体验,这种颜色变换,是永久性的,不容易受光照,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而发生体验感下降,该膜片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特点。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中的膜片还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膜片1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层叠结构组成:透明基板110、柱状透镜层120、图案层130、底涂层140以及光油层150。
具体而言,透明基板110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111以及第二表面112;透明基板110可以是厚度为0.1-1mm的PC(聚碳酸酯)板。底涂层140形成于透明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1上。底涂层140主要是为了提高柱状透镜层120与透明基板110的粘接强度。底涂层140的厚度控制在3~8um,用到的涂布液需透明基板110的附着力好,干拉百格不掉,水煮100℃4H后百格也要保证4B等级以上,用到的涂布液树脂可以是,聚碳酸树脂,聚氨酯酯及聚氨酯酯改性树脂,环氧树脂等一种或多种树脂。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柱状透镜层120的材质为聚碳酸树脂、聚氨酯酯、聚氨酯改性树脂以及环氧树脂等一种或多种树脂的组合,折射率在1.55~1.80之间。具体的形成方式可以首先在透明基板110的第一表面111上涂布高折射率的胶水,然后压印形成光栅条,每一光栅条对应一柱状透镜。固化的方式一般可以是选用UV固化。柱状透镜层120的柱状透镜线数在50lpi-500lpi。具体可以为50lpi、100lpi、160lpi、200lpi、300lpi以及500lpi等。
可选地,为了增加图案层130与透明基板110的粘接强度,可以在图案层130与透明基板110之间设置增加一些促进粘着液或者光油层150,常用的促进粘着液通常是:聚碳酸树脂,聚氨酯酯及聚氨酯酯改性树脂等,通常厚度为3~5um。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中的膜片又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膜片1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层叠结构组成:透明基板110、柱状透镜层120、图案层130、底涂层140、光油层150以及外观膜层160。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外观膜层160,因此下面主要对外观膜层160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其中,所述外观膜层设于所述图案层130背离所述透明基板110的一侧表面;所述外观膜层160包括纹理层161、光学镀层162以及盖底油墨层163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本实施例中图示中以外观膜层160包括纹理层161、光学镀层162以及盖底油墨层163三种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可以是在图案层130的表面进行光学纹理转印,转印的胶水一般选择UV型,可在短时间内完成,转印的纹理层161一般要求不能与柱状透镜层120的光栅形成干涉,即不能形成摩尔纹。纹理层161的厚度可以在9-12um。在胶印的纹理层161表面进行PVD电镀白光层(即光学镀层162):膜系可以是:SiO2,TiO2,SiO2,TiO2,SiO2,TiO2,SiO2,光学镀层162的厚度可以在5~200nm,可以是真空镀,也可以是磁控溅镀,都可以满足要求。盖底油墨层163可以是在电镀后进行印刷阻燃油墨,阻燃剂可以选择磷酸酯无卤阻燃剂。盖底油墨层163的厚度可以是在20-100um。
本实施例中的膜片,胶印不同颜色信息叠加柱透镜变换,使胶印颜色变得更的区域在视野范围有更大的区域化,有层次感,给观察者带来颜色变换体验,再加上不同镀膜层颜色,带来更大幻彩体验。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中的膜片再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膜片100同样可以包括透明基板110、柱状透镜层120、图案层130、底涂层140、光油层150以及外观膜层160;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膜片100还包括外观增效层170。具体而言,所述外观增效层170设于所述柱状透镜层120背离所述透明基板110的一侧表面;外观增效层170与所述柱状透镜层120之间可以是通过光学胶层171粘接。所述外观增效层170可以是包括基板以及丝印于所述基板上的图案。基板可以选用复合板材,哦i如PC与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复合的板材,PMMA和PC的厚度可以各约为50um。基板上的图案可以是Logo、签名或者个性化定制图案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一般是将复合板丝印Logo面(即外观增效层170)与透明基板110设置柱状透镜层120的面用UV型低折光学胶水进行粘接,光学胶层171的折射率一般选择:1.40~1.52,同时胶水的流动性要好,能快速的填充光栅凹槽,同时可以将复合板(外观增效层170)与柱状透镜层120进行很好的粘牢,一般要求,复合板与柱状透镜层120之间的粘接力达到20N以上。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用于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中的膜片再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膜片100同样可以包括透明基板110、柱状透镜层120、图案层130、底涂层140、光油层150、外观膜层160以及外观增效层170;与前述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膜片100还包括外纹理层180,所述外纹理层180设于所述外观增效层170背离所述柱状透镜层120的一侧表面。为了使外观增效层170的外观有一定的视觉效果,可在外观增效层170的基板背离柱状透镜层120的一侧表面进行拓印相关纹理,如:闪光砂纹理,雪花,陶瓷流体纹理,从而使得外观整体更加美观。拓印的材料可以是UV性的,也可以是热固化型,还可以是UV加热固化型胶水都可以满足要求。
本实施例提供的膜片,通过设计一种柱状透镜层与条纹光栅图案配合的结构形式,使得该膜片在不同视场角度,或被移动位置时,可以呈现多彩颜色,是一种颜色变换的效果;通过与柱状透镜层配合,条纹光栅图案具有更大的可视角度,有层次感,给观察者带来颜色变换的体验,这种颜色变换,是永久性的,不容易受光照,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而发生体验感下降,该膜片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特点。另外,通过设置外观增效层以及外纹理层等结构层,可以使得膜片具有丰富的外观效果,提高用户体验。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请参阅图8,图8是本申请壳体组件一实施例的层叠结构示意图,该壳体组件10包括透明壳体200以及膜片100,关于膜片100的详细层叠结构特征请参阅前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其中,本实施例中仅以一种膜片100的结构(图1实施例中)为例进行说明。所述透明壳体200与所述膜片100粘接。透明壳体200的材质可以为玻纤环氧树脂或者玻璃等。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壳体组件,其膜片通过设计一种柱状透镜层与条纹光栅图案配合的结构形式,使得该膜片在不同视场角度,或被移动位置时,可以呈现多彩颜色,是一种颜色变换的效果;通过与柱状透镜层配合,条纹光栅图案具有更大的可视角度,有层次感,给观察者带来颜色变换的体验,这种颜色变换,是永久性的,不容易受光照,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而发生体验感下降,该壳体组件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特点。
进一步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请一并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实施例中B-B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显示屏30、壳体组件10以及控制电路板20。其中,壳体组件10的结构如前述实施例中所述。
可选地,所述显示屏30与所述壳体组件10配合形成容纳空间1000,所述控制电路板20设于容纳空间1000内,控制电路板20与显示屏30电连接,控制电路板20用于控制所述显示屏30工作。关于电子设备其他部分结构的详细技术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亦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组成框图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本实施例图示以手机为例。该电子设备的结构可以包括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即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屏3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wifi模块970、处理器980(可以为前述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板20)以及电源990等。其中,RF电路910、存储器920、输入单元930、显示单元940、传感器950、音频电路960以及wifi模块970分别与处理器980连接;电源990用于为整个电子设备10提供电能。
具体而言,RF电路910用于接发信号;存储器920用于存储数据指令信息;输入单元930用于输入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触控面板931以及操作按键等其他输入设备932;显示单元940则可以包括显示面板941等;传感器950包括红外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等,用于检测用户接近信号、距离信号等;扬声器961以及传声器(或者麦克风)962通过音频电路960与处理器980连接,用于接发声音信号;wifi模块970则用于接收和发射wifi信号,处理器980用于处理电子设备的数据信息。关于电子设备具体的结构特征,请参阅上述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详细介绍。
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其壳体组件的膜片通过设计一种柱状透镜层与条纹光栅图案配合的结构形式,使得该膜片在不同视场角度,或被移动位置时,可以呈现多彩颜色,是一种颜色变换的效果;通过与柱状透镜层配合,条纹光栅图案具有更大的可视角度,有层次感,给观察者带来颜色变换的体验,这种颜色变换,是永久性的,不容易受光照,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而发生体验感下降,该电子设备的壳体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特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包括:
透明基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
柱状透镜层,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一表面;
图案层,设于所述透明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图案层包括至少两种颜色的条纹,不同颜色的条纹相互间隔设置,所述颜色条纹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柱状透镜层中柱状透镜的延伸方向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透镜层中柱状透镜的冠高30~50um,曲率半径为80~120u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透镜层的材质为聚碳酸树脂、聚氨酯酯、聚氨酯改性树脂以及环氧树脂等一种或多种树脂的组合,折射率在1.55~1.8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透镜层的柱状透镜线数在50lpi-500lpi。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材质为聚碳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还包括外观膜层,所述外观膜层设于所述图案层背离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表面;所述外观膜层包括纹理层、光学镀层以及盖底油墨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还包括外观增效层,所述外观增效层设于所述柱状透镜层背离所述透明基板的一侧表面;所述外观增效层包括基板以及丝印于所述基板上的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膜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还包括外纹理层,所述外纹理层设于所述外观增效层背离所述柱状透镜层的一侧表面。
9.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透明壳体以及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膜片,所述膜片与所述透明壳体贴合。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控制电路板以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与所述显示屏配合形成有容纳空间,所述控制电路板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显示屏电连接。
CN202111486367.5A 2021-12-07 2021-12-07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膜片 Active CN114190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6367.5A CN114190031B (zh) 2021-12-07 2021-12-07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膜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6367.5A CN114190031B (zh) 2021-12-07 2021-12-07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膜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0031A true CN114190031A (zh) 2022-03-15
CN114190031B CN114190031B (zh) 2024-04-12

Family

ID=80603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86367.5A Active CN114190031B (zh) 2021-12-07 2021-12-07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膜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9003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05800U (zh) * 2017-06-23 2018-03-16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薄膜及电子产品壳体
CN108966552A (zh) * 2018-07-27 2018-12-0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KR20200005035A (ko) * 2018-07-05 2020-01-15 (주)엘지하우시스 유리외관 효과의 데코레이션 필름
CN111726952A (zh) * 2020-06-22 2020-09-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113677115A (zh) * 2020-05-14 2021-11-19 苹果公司 具有可调节外观外壳结构的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105800U (zh) * 2017-06-23 2018-03-16 昇印光电(昆山)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薄膜及电子产品壳体
KR20200005035A (ko) * 2018-07-05 2020-01-15 (주)엘지하우시스 유리외관 효과의 데코레이션 필름
CN108966552A (zh) * 2018-07-27 2018-12-0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3677115A (zh) * 2020-05-14 2021-11-19 苹果公司 具有可调节外观外壳结构的电子设备
CN111726952A (zh) * 2020-06-22 2020-09-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90031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66209A (zh) 装饰功能膜及电子设备后盖模组
US20200404086A1 (en) Film Structure, Shell,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029575A1 (zh) 一种壳体及移动终端
CN208828422U (zh) 装饰功能膜及电子设备后盖模组
US20220294949A1 (en)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070279B1 (ko)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에 구비되는 케이스의 제조 방법
CN113966113B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膜材以及膜材的制备方法
CN107305300A (zh) 显示装置
KR20190011005A (ko) 합지 공정을 이용한 멀티 색상 구현 장식필름 제조방법
US20170146698A1 (en) Window member,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device
US2021025043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decorative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CN103369074B (zh) 移动终端以及设置于其上的图像模块的制造方法
CN113895129A (zh)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US20070035739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hangeable col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0933209A (zh) 一种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10868819A (zh) 壳体的制备方法、壳体和电子设备
CN112449520A (zh) 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14126282A (zh) 壳体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13703210A (zh) 膜片及其制备方法、壳体以及电子设备
CN114190031B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膜片
CN111935346A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212046656U (zh) 终端盖板以及终端设备
CN111225534B (zh) 一种盖板上色方法、盖板及电子设备
CN112848563B (zh) 玻璃壳体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12187969A (zh) 光学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