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9124A - 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9124A
CN114189124A CN202111534910.4A CN202111534910A CN114189124A CN 114189124 A CN114189124 A CN 114189124A CN 202111534910 A CN202111534910 A CN 202111534910A CN 114189124 A CN114189124 A CN 1141891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piece
magnetic
meshing
power gen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49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89124B (zh
Inventor
马建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Original Assignee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filed Critical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Priority to CN2021115349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91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9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9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89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91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4/00Machines in which the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a plasma or flow of conductive liquid or of fluid-borne conductive or magnetic particles and a coil system or magnetic field converts energy of mass flow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vice versa
    • H02K44/08Magnetohydrodynamic [MHD] genera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44/00Machines in which the dynamo-electric interaction between a plasma or flow of conductive liquid or of fluid-borne conductive or magnetic particles and a coil system or magnetic field converts energy of mass flow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vice versa
    • H02K44/08Magnetohydrodynamic [MHD] generators
    • H02K44/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涉及到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防护腔体和磁流腔体,第二端部固定安装于防护腔体的一侧,且和防护腔体的内部相连通,磁流腔体固定于防护腔体的一侧,且和防护腔体的内部相连通。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由于导体绕组产生的电势能散发出的电离子在安装腔体的内部不断进行运动,由于各结构之间产生共振现象,安装腔体内部的转轴产生相应的上下运动,通过花键套和转轴表面的齿条相互配合,对转轴的上下运动位置进行检测,以达到电压输出,上述结构设置防止自身零件被加热同时解决电能传输需要摩擦接触,导致容易产生电火花以至于对外产生电磁辐射干扰、易燃易爆场合的消防隐患。

Description

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车工业是现代工业的标志,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目前与汽车配套使用的为刹车制动系统提供真空助力能量的真空泵和发电机是各自独立地安装在车驾上,既占据了空间又增加成本,所采用的发电机,普遍存在着低速照明效果差的现象,而且输出功率小,不能满足用户使用要求。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3036382A公开了混合励磁中频电机和混合动力AMT系统和移动发电车,该专利披露了转轴上设有与直流励磁调节绕组电连接的集电环,集电环与电刷连接,集电环也叫导电环、滑环、集流环、汇流环等,它可以用在任何要求连续旋转的同时,又需要从固定位置到旋转位置传输电源和信号的机电系统中,滑环能够提高系统性能,简化系统结构,避免导线在旋转过程中造成扭伤,摩擦接触导致容易产生电火花以至于对外产生电磁辐射干扰、易燃易爆场合的消防隐患,因为结构需要高强度钢材等金属作为配件组装,存在通过高频电流时容易发热导致强度下降甚至起火,所以无法应用在高频电流场合。
此外,经检索中国专利CN200420086799。2公开了汽车双磁场发电机及与其配用的电压调节器,该专利披露了转子上装有永磁爪子、电励磁爪子,其永磁爪子的一个爪极和其相邻的电励磁爪子的一个爪极是一个整体或者是两个相互靠近的两个物体,电励磁爪子的励磁线圈与一个内设电流换向器的电压调节器的输出端连接。该专利描述的是由爪极结构的永磁转子和无碳刷爪极结构的电励磁转子组成的双磁场发电机,爪极结构的永磁转子把轴向充磁的永磁磁场通过爪极改变成多个极的径向磁场,磁场气隙多、漏磁大、材料利用率低。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来满足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防护腔体和磁流腔体,所述第二端部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护腔体的一侧,且和所述防护腔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磁流腔体固定于所述防护腔体的一侧,且和所述防护腔体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端部安装于所述磁流腔体的一侧,且和所述磁流腔体的内部相连接,防护腔体的内部安装有集电组件,所述集电组件包括衔接件、安装腔体和卡爪件;
所述安装腔体安装于所述衔接件的一侧,所述卡爪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的一侧,所述衔接件、安装腔体和卡爪件形成空腔筒状结构,所述卡爪件的一侧连接安装有连接腔体,所述连接腔体和所述卡爪件的内部相连通;
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件,所述卡爪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花键套,所述花键套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花键套相适配的齿条,所述滑动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缩件,所述卡爪件和安装腔体的内部安装有导体绕组,所述导体绕组安装于所述压缩件的一侧,所述压缩件和导体绕组之间留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转轴贯穿卡爪件、衔接件和安装腔体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卡爪件和衔接件的两端,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导体绕组的中心位置,所述导体绕组和所述安装腔体的内部形状相等,所述衔接件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二旋转件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所述衔接件的内侧和花键套的外侧。
优选地,所述环形槽和滑动件呈弧形状结构,所述压缩件的直径和所述环形槽、滑动件的直径相适配,所述衔接件、安装腔体、卡爪件和连接腔体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环形状结构,且分别和所述衔接件、安装腔体、卡爪件和连接腔体一侧的结构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磁流腔体的内部为空腔状结构,所述磁流腔体的内部连接安装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磁流腔体内腔的顶端和底端相连接,所述支撑件内腔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上压件和下压件,所述上压件和下压件的两侧为凸起状结构,且呈交错卡接状,所述上压件的一侧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磁流腔体内腔的顶端安装有与所述条形槽相适配的条形块。
优选地,所述上压件和下压件之间设有填充件,所述填充件为复合型导电高分子电磁屏蔽材料,所述上压件和下压件之间安装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和所述下压件、上压件的两侧相连接,且卡接于所述条形槽的内部,并和所述条形块相互抵接,所述卡接件的外侧呈逐级排列状结构均匀缠绕有励磁绕组,所述励磁绕组和所述卡接件形成环形空腔状结构。
优选地,所述卡接件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磁性体和第一磁性体,所述第二磁性体和第一磁性体极性相对,所述第二磁性体和卡接件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磁性体和卡接件的两侧分别通过支撑件固定安装,所述转轴贯穿磁流腔体的内部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磁性体和卡接件的内侧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磁性体和第一磁性体通过支撑件形成环形状结构,所述第二磁性体和卡接件形成环形状结构的内侧设有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转轴通过第一旋转件转动安装,所述磁流腔体和防护腔体之间的密封件、第一端部和磁流腔体之间的密封件为绝缘材质构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部的内部为密封空腔状结构,所述第二端部的内部安装有防护罩,所述第二端部的内部和防护罩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防护罩内壁的表面设有楔形齿,所述楔形齿呈倾斜状结构,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组,所述防护罩内部安装有啮合腔体,所述啮合腔体的外侧设与所述楔形齿的结构相等,所述第一转动组和所述啮合腔体外侧的楔形齿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啮合腔体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组,所述啮合腔体的内侧和所述啮合腔体的外侧结构相等,且和所述第二转动组的一侧相啮合,所述转轴贯穿第二端部、防护罩、啮合腔体转动安装于所述啮合腔体的内部,所述啮合腔体内部转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环形齿,所述第二转动组和所述环形齿的表面相啮合,所述第一转动组和第二转动组为齿轮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导体绕组通过外部的电流产生电势能,在压缩件的两侧产生相应的电能磁场,将安装腔体和卡爪件的内部充斥电能势,其中压缩件为磁性压缩体结构,且压缩件沿安装腔体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压缩件为极性相对状态,导体绕组不断在卡爪件和安装腔体的内部进行运动的同时,不断向两个极性相对的压缩件进行冲击,在冲击过程中,滑动件沿环形槽的内部不间断的滑动,通过调整两个压缩件的滑动方向和导体绕组产生的电势能对任意工作场景进行调换发射端接收端。
2、上述方案,进一步地,通过设置由于导体绕组产生的电势能散发出的电离子在安装腔体的内部不断进行运动,并附着于安装腔体内部转轴的表面,由于各结构之间产生共振现象,安装腔体内部的转轴产生相应的上下运动,值得注意的是,转轴上下运动幅度取决于共振的大小,共振的势能要小于压缩件产生的频率势能,为了防止和谐共振产生,影响收发的准确性能,通过花键套和转轴表面的齿条相互配合,对转轴的上下运动位置进行检测,以达到电压输出,上述结构设置防止自身零件被加热同时解决电能传输需要摩擦接触,导致容易产生电火花以至于对外产生电磁辐射干扰、易燃易爆场合的消防隐患。
3、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励磁绕组均匀缠绕于卡接件上,产生的磁场直接面对第二磁性体和第一磁性体之间的间隙,磁场的力度通过第二磁性体、第一磁性体和励磁绕组共同提供,磁场强度大,对励磁绕组通电的电流的大小、方向进行调整,使励磁绕组产生的磁场和第二磁性体、第一磁性体产生的磁场相结合,合成后的磁场可以调节,发电机输出电压稳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集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集电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磁流腔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4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磁流位置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转轴行程补偿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第一端部;2、第二端部;3、防护腔体;4、磁流腔体;5、集电组件;6、转轴;
21、防护罩;22、楔形齿;23、第一转动组;24、啮合腔体;25、第二转动组;
41、支撑件;42、上压件;43、填充件;44、下压件;45、励磁绕组;46、第一磁性体;47、第一旋转件;48、第二磁性体;49、卡接件;
51、衔接件;52、安装腔体;53、卡爪件;54、连接腔体;55、环形槽;56、滑动件;57、花键套;58、第二旋转件;59、压缩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在该实施例中,参考图1-3所示的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包括第一端部1、第二端部2和防护腔体3和磁流腔体4,其中,防护腔体3的内部安装有集电组件5集电组件5包括衔接件51、安装腔体52和卡爪件53;
在该实施例中,安装腔体52安装于衔接件51的一侧,卡爪件53固定安装于安装腔体52的一侧,衔接件51、安装腔体52和卡爪件53形成空腔筒状结构卡爪件53的一侧连接安装有连接腔体54,连接腔体54和卡爪件53的内部相连通,为转轴6提供转动通道;
安装腔体52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55,环形槽55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件56,卡爪件5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花键套57,花键套57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转轴6,转轴6的表面开设有与花键套57相适配的齿条,滑动件5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缩件59,卡爪件53和安装腔体52的内部安装有导体绕组,导体绕组安装于压缩件59的一侧,压缩件59和导体绕组之间留有间隙;
环形槽55和滑动件56呈弧形状结构;
导体绕组通过外部的电流产生电势能,在压缩件59的两侧产生相应的电能磁场,将安装腔体52和卡爪件53的内部充斥电能势,其中压缩件59为磁性压缩体结构,且压缩件59沿安装腔体52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个压缩件59为极性相对状态,导体绕组不断在卡爪件53和安装腔体52的内部进行运动的同时,不断向两个极性相对的压缩件59进行冲击,在冲击过程中,滑动件56沿环形槽55的内部不间断的滑动,通过调整两个压缩件59的滑动方向和导体绕组产生的电势能对任意工作场景进行调换发射端接收端;
例如,根据图3所示的剖面方向,左侧的压缩件59为交流电压输入发射端,右侧压缩件59为电能接受端,发射端和接收端也可以相互交换,发射端产生电流磁场;
进一步地,转轴6贯穿卡爪件53、衔接件51和安装腔体52分别转动安装于卡爪件53和衔接件51的两端,转轴6安装于导体绕组的中心位置,导体绕组和安装腔体52的内部形状相等,均匀的充斥于安装腔体52的内部,衔接件5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旋转件58,第二旋转件58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于衔接件51的内侧和花键套57的外侧,第二旋转件58为轴承;
转轴6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导体绕组产生的电势能散发出的电离子在安装腔体52的内部不断进行运动,并附着于安装腔体52内部转轴6的表面,由于各结构之间产生共振现象,安装腔体52内部的转轴6产生相应的上下运动,值得注意的是,转轴6上下运动幅度取决于共振的大小,共振的势能要小于压缩件59产生的频率势能,为了防止和谐共振产生,影响收发的准确性能,通过花键套57和转轴6表面的齿条相互配合,对转轴6的上下运动位置进行检测,以达到电压输出,上述结构设置防止自身零件被加热同时解决电能传输需要摩擦接触。
本公开实施例于上述实施例区别在于,压缩件59的直径和环形槽55、滑动件56的直径相适配,保证压缩件59在位置改变时的一致性,衔接件51、安装腔体52、卡爪件53和连接腔体54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件,密封件为环形状结构,且分别和衔接件51、安装腔体52、卡爪件53和连接腔体54一侧的结构相适配,对上述连接点进行密封,防止进水或者漏气的现象对安装腔体52和卡爪件53的内部产生势能之间的发生效果。
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中,参考图4-6所示的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磁流腔体4的内部为空腔状结构,磁流腔体4的内部连接安装有支撑件41,支撑件41的两端分别和磁流腔体4内腔的顶端和底端相连接,支撑件41内腔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上压件42和下压件44,上压件42和下压件44的两侧为凸起状结构,且呈交错卡接状,上压件42的一侧开设有条形槽,磁流腔体4内腔的顶端安装有与条形槽相适配的条形块,对上压件42进行固定;
在该实施例中,上压件42和下压件44之间设有填充件43,填充件43为复合型导电高分子电磁屏蔽材料,防止上压件42和下压件44之间的电磁现象进行泄露;
其中,填充件43为填充型导电塑料,采用导电填料分散共混复合法制备的导电塑料和导电涂料,防止电磁进行泄露,保证电磁在上压件42和下压件44之间的稳定性;
上压件42和下压件44之间安装有卡接件49,卡接件49和下压件44、上压件42的两侧相连接,且卡接于条形槽的内部,并和条形块相互抵接,对上压件42进行固定的同时,对卡接件49进行稳定支撑,减少安装空间;
卡接件49的外侧呈逐级排列状结构均匀缠绕有励磁绕组45,励磁绕组45和卡接件49形成环形空腔状结构;
卡接件49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磁性体48和第一磁性体46,第二磁性体48和第一磁性体46极性相对,如图5所示的N极和S极,第二磁性体48和卡接件49之间设有间隙,防止过紧贴合安装,产生大的斥力,造成第二磁性体48或者卡接件49位置的偏移,第二磁性体48和卡接件49的两侧分别通过支撑件41固定安装,转轴6贯穿磁流腔体4的内部转动安装于第二磁性体48和卡接件49的内侧一端。
进一步地,第二磁性体48和第一磁性体46通过支撑件41形成环形状结构,第二磁性体48和卡接件49形成环形状结构的内侧设有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和转轴6通过第一旋转件47转动安装,磁流腔体4和防护腔体3之间的密封件、第一端部1和磁流腔体4之间的密封件为绝缘材质构成,防止电流的溢出,造成安全隐患;
其中,第二磁性体48和第一磁性体46包括但不限于瓦片、永磁钢等磁性安装结构;
其中,励磁绕组45均匀缠绕于卡接件49上,产生的磁场直接面对第二磁性体48和第一磁性体46之间的间隙,磁场的力度通过第二磁性体48、第一磁性体46和励磁绕组45共同提供,磁场强度大,对励磁绕组45通电的电流的大小、方向进行调整,使励磁绕组45产生的磁场和第二磁性体48、第一磁性体46产生的磁场相结合,合成后的磁场可以调节,发电机输出电压稳定。
其中,第一磁性体46和第二磁性体48产生的切割磁力线沿转子铁芯进行运动,进而带动转子铁芯两端的转轴6进行相等方向的转动。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磁性体46和第二磁性体48与转子铁芯的间距至少为10mm,防止间距过小产生吸引导致火花的现象发生。
实施例3
参考图7所示的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2区别在于,第二端部2的内部为密封空腔状结构,防止外界水分和空气的进入对第二端部2的内部产生腐蚀的现象;
第二端部2的内部安装有防护罩21,第二端部2的内部和防护罩21之间设有绝缘层,例如橡胶结构,防止在发电过程中,电流释放传导,导致电连接的现象发生,防护罩21内壁的表面设有楔形齿22,防护罩2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组23,防护罩21内部安装有啮合腔体24,啮合腔体24的外侧设与楔形齿22的结构相等,第一转动组23和啮合腔体24外侧的楔形齿22相啮合。
啮合腔体2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组25,啮合腔体24的内侧和啮合腔体24的外侧结构相等,且和第二转动组25的一侧相啮合,转轴6贯穿第二端部2、防护罩21、啮合腔体24转动安装于啮合腔体24的内部,啮合腔体24内部转轴6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环形齿,第二转动组25和环形齿的表面相啮合,第一转动组23和第二转动组25为齿轮结构;
上述实施例1-2中,转轴6在受到转子铁芯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二端部2内部的转轴6表面的环形齿进行相等方向的转动,在环形齿转动的同时,环形齿的外侧啮合第二转动组25进行转动,第二转动组25啮合啮合腔体24内侧的楔形齿22进行等向的转动,其中,啮合腔体24和防护罩21的内腔一侧为轴承装配结构;
啮合腔体24在进行等向转动的同时,啮合腔体24外侧的楔形齿22啮合第一转动组23进行相等的方向进行转动,第一转动组23进行转动,啮合防护罩21内壁的楔形齿22进行等向的转动;
如图7所示,环形齿和第二转动组25的直径相等,啮合腔体24内侧的楔形齿22整体结构的直径大于第二转动组25的直径,第一转动组23的直径小于啮合腔体24外侧楔形齿22整体结构和防护罩21内壁楔形齿22整体结构的直径,在转轴6和环形齿进行转动的同时,进行增加传输速度比,在转轴6的转动势能不足时,进行相应的补偿;
其中,楔形齿22呈倾斜状结构,该楔形齿22的结构所指上述啮合腔体24两侧和防护罩21内壁的楔形齿22,增加第一转动组23和第二转动组25的契合度,使牙与牙之间进行过度的平滑运动,替代了传统的直角齿轮或者锥形齿因长时间啮合传动造成磨损。
上述实施例1-3中,第二端部2固定安装于防护腔体3的一侧,且和防护腔体3的内部相连通,磁流腔体4固定于防护腔体3的一侧,且和防护腔体3的内部相连通,第一端部1安装于磁流腔体4的一侧,且和磁流腔体4的内部相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包括第一端部(1)、第二端部(2)和防护腔体(3)和磁流腔体(4),所述第二端部(2)固定安装于所述防护腔体(3)的一侧,且和所述防护腔体(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磁流腔体(4)固定于所述防护腔体(3)的一侧,且和所述防护腔体(3)的内部相连通,所述第一端部(1)安装于所述磁流腔体(4)的一侧,且和所述磁流腔体(4)的内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防护腔体(3)的内部安装有集电组件(5),所述集电组件(5)包括衔接件(51)、安装腔体(52)和卡爪件(53);
所述安装腔体(52)安装于所述衔接件(51)的一侧,所述卡爪件(53)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腔体(52)的一侧,所述衔接件(51)、安装腔体(52)和卡爪件(53)形成空腔筒状结构,所述卡爪件(53)的一侧连接安装有连接腔体(54),所述连接腔体(54)和所述卡爪件(53)的内部相连通;
所述安装腔体(52)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槽(55),所述环形槽(55)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动件(56),所述卡爪件(5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花键套(57),所述花键套(57)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花键套(57)相适配的齿条,所述滑动件(5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压缩件(59),所述卡爪件(53)和安装腔体(52)的内部安装有导体绕组,所述导体绕组安装于所述压缩件(59)的一侧,所述压缩件(59)和导体绕组之间留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贯穿卡爪件(53)、衔接件(51)和安装腔体(52)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卡爪件(53)和衔接件(51)的两端,所述转轴(6)安装于所述导体绕组的中心位置,所述导体绕组和所述安装腔体(52)的内部形状相等,所述衔接件(51)的一侧转动安装有第二旋转件(58),所述第二旋转件(58)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安装于所述衔接件(51)的内侧和花键套(57)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55)和滑动件(56)呈弧形状结构,所述压缩件(59)的直径和所述环形槽(55)、滑动件(56)的直径相适配,所述衔接件(51)、安装腔体(52)、卡爪件(53)和连接腔体(54)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为环形状结构,且分别和所述衔接件(51)、安装腔体(52)、卡爪件(53)和连接腔体(54)一侧的结构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流腔体(4)的内部为空腔状结构,所述磁流腔体(4)的内部连接安装有支撑件(41),所述支撑件(41)的两端分别和所述磁流腔体(4)内腔的顶端和底端相连接,所述支撑件(41)内腔的两侧对称安装有上压件(42)和下压件(44),所述上压件(42)和下压件(44)的两侧为凸起状结构,且呈交错卡接状,所述上压件(42)的一侧开设有条形槽,所述磁流腔体(4)内腔的顶端安装有与所述条形槽相适配的条形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件(42)和下压件(44)之间设有填充件(43),所述填充件(43)为复合型导电高分子电磁屏蔽材料,所述上压件(42)和下压件(44)之间安装有卡接件(49),所述卡接件(49)和所述下压件(44)、上压件(42)的两侧相连接,且卡接于所述条形槽的内部,并和所述条形块相互抵接,所述卡接件(49)的外侧呈逐级排列状结构均匀缠绕有励磁绕组(45),所述励磁绕组(45)和所述卡接件(49)形成环形空腔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49)的内部安装有第二磁性体(48)和第一磁性体(46),所述第二磁性体(48)和第一磁性体(46)极性相对,所述第二磁性体(48)和卡接件(49)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第二磁性体(48)和卡接件(49)的两侧分别通过支撑件(41)固定安装,所述转轴(6)贯穿磁流腔体(4)的内部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二磁性体(48)和卡接件(49)的内侧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体(48)和第一磁性体(46)通过支撑件(41)形成环形状结构,所述第二磁性体(48)和卡接件(49)形成环形状结构的内侧设有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和所述转轴(6)通过第一旋转件(47)转动安装,所述磁流腔体(4)和防护腔体(3)之间的密封件、第一端部(1)和磁流腔体(4)之间的密封件为绝缘材质构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部(2)的内部为密封空腔状结构,所述第二端部(2)的内部安装有防护罩(21),所述第二端部(2)的内部和防护罩(21)之间设有绝缘层,所述防护罩(21)内壁的表面设有楔形齿(22),所述楔形齿(22)呈倾斜状结构,所述防护罩(2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组(23),所述防护罩(21)内部安装有啮合腔体(24),所述啮合腔体(24)的外侧设与所述楔形齿(22)的结构相等,所述第一转动组(23)和所述啮合腔体(24)外侧的楔形齿(22)相啮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啮合腔体(24)的内部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组(25),所述啮合腔体(24)的内侧和所述啮合腔体(24)的外侧结构相等,且和所述第二转动组(25)的一侧相啮合,所述转轴(6)贯穿第二端部(2)、防护罩(21)、啮合腔体(24)转动安装于所述啮合腔体(24)的内部,所述啮合腔体(24)内部转轴(6)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环形齿,所述第二转动组(25)和所述环形齿的表面相啮合,所述第一转动组(23)和第二转动组(25)为齿轮结构。
CN202111534910.4A 2021-12-15 2021-12-15 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 Active CN1141891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4910.4A CN114189124B (zh) 2021-12-15 2021-12-15 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4910.4A CN114189124B (zh) 2021-12-15 2021-12-15 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9124A true CN114189124A (zh) 2022-03-15
CN114189124B CN114189124B (zh) 2022-12-20

Family

ID=80543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4910.4A Active CN114189124B (zh) 2021-12-15 2021-12-15 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912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5116A (en) * 1995-11-02 1998-10-20 Denso Corporation AC generator for vehicle having combined structure of field coil and permanent magnet
US20060033396A1 (en) * 2004-08-12 2006-02-1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lternator having a stator core with inclined teeth
CN101877522A (zh) * 2009-11-24 2010-11-03 张学义 带真空泵的混合励磁发电装置
CN105655087A (zh) * 2016-04-11 2016-06-08 焦作市华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高性能电磁执行器
CN105811622A (zh) * 2016-05-11 2016-07-27 山东理工大学 汽车用电磁与内嵌永磁混联式稳压发电机
CN108448757A (zh) * 2018-05-08 2018-08-24 大连碧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爪极式变极发电机转子
CN210927241U (zh) * 2019-12-17 2020-07-03 浙江昕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电机的爪极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825116A (en) * 1995-11-02 1998-10-20 Denso Corporation AC generator for vehicle having combined structure of field coil and permanent magnet
US20060033396A1 (en) * 2004-08-12 2006-02-1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Alternator having a stator core with inclined teeth
CN101877522A (zh) * 2009-11-24 2010-11-03 张学义 带真空泵的混合励磁发电装置
CN105655087A (zh) * 2016-04-11 2016-06-08 焦作市华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高性能电磁执行器
CN105811622A (zh) * 2016-05-11 2016-07-27 山东理工大学 汽车用电磁与内嵌永磁混联式稳压发电机
CN108448757A (zh) * 2018-05-08 2018-08-24 大连碧蓝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爪极式变极发电机转子
CN210927241U (zh) * 2019-12-17 2020-07-03 浙江昕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发电机的爪极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宁银行等: "混合励磁电机的技术现状及新进展", 《电机与控制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9124B (zh) 202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131349U (zh) 轴向间隙型永磁铁同步电动机
KR102078684B1 (ko) 모터와 알터네이터를 융합한 구동기계
CN203082102U (zh) 基于Halbach永磁阵列的电磁式馈能减震器
CN106253590A (zh) 用于缠绕转子同步电动机的滑环和刷的结构
CN114189124B (zh) 电动汽车用混合励磁发电装置
CN201869064U (zh) 双定子单转子稀土永磁电动机
CN203482063U (zh) 定子铁心线圈轴向可调式无刷永磁电机及其控制系统
US20170005541A1 (en) Starter for a thermal engine of a motor vehicle provided with a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an improved projecting pole inductor and corresponding pole shoe
CN110417173A (zh) 用于驱动压缩机的设备以及用于安装设备的方法
CN113364222B (zh) 接地装置、电机及车辆
CN104319975A (zh) 单槽单极圆筒动磁直线交流发电机
CN204465289U (zh) 外加保持架式无刷爪极发电机
CN108551247B (zh) 双支撑双定子永磁同步曳引机
CN200994095Y (zh) 汽车电控机械式变速器用电机
CN109660076A (zh) 汽车eps用无刷电机
CN114123601B (zh) 一种高可靠性减速空心杯电机
CN111668950A (zh) 一种二级复合直驱电机
CN101247071A (zh) 新式直流电机
CN205544789U (zh) 一种汽车飞轮发电装置
CN105790459B (zh) 外转子电机
CN104467250A (zh) 一种新型起动机
CN211701629U (zh) 一种筒式永磁复合直驱电机
CN218216853U (zh) 一种多功能微特电机
CN214480005U (zh) 一种新型smt马达结构
CN203691077U (zh) 全地形车用电动助力转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5

Assignee: HEBEI AN GU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Ltd.,Corp.

Assignor: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4934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Hybrid excitation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22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130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15

Assignee: Hebei Ouyi Auto Parts Co.,Ltd.

Assignor: XINGTAI POLYTECHNIC College

Contract record no.: X2023980050653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Hybrid excitation power generation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22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31207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