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9030B - 一种电池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9030B
CN114189030B CN202111482653.4A CN202111482653A CN114189030B CN 114189030 B CN114189030 B CN 114189030B CN 202111482653 A CN202111482653 A CN 202111482653A CN 114189030 B CN114189030 B CN 1141890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apacitor
battery
groun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826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89030A (zh
Inventor
焦亮
李宁
杨奎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upont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upont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upont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upont Electric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826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90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90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90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890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90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5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with light sensitiv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2Overchar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6Overdischarge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8Electronic means for switching from one power supply to another power supply, e.g. to avoid parallel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300/00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characterised by decentralized, dispersed, or local generation
    • H02J2300/20The dispersed energy generation being of renewable origin
    • H02J2300/22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 H02J2300/24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 H02J2300/26The renewable source being solar energy of photovoltaic origin involvin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control for photovoltaic sou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控制系统。该电池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负载、MPPT电路和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其中,MPPT电路分别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池输入至第二电池的输出电压稳定在第一电池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上;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分别与MPPT电路、第二电池和负载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二电池向负载放电。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实现低成本的MPPT功能,同时避免了系统抖动,保证了电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力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可视化在线检测装置的供电电路通常由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共同组成,晚上的时候由蓄电池供电,白天的时候通过太阳能电池向负载供电,同时太阳能电池还在白天的时候对蓄电池充电,以确保晚上的时候蓄电池有足够的电量维持可视化在线检测装置的运行。
然而,现有的可视化在线检测装置的供电电路通常采用芯片来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功能,成本较高;并且当蓄电池电压在停止放电的电压值附近波动时,可视化在线检测装置会反复开启/关闭,导致系统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低成本的MPPT功能,同时避免了系统抖动,保证了电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负载、MPPT电路和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其中,
MPPT电路分别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池输入至第二电池的输出电压稳定在第一电池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上;
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分别与MPPT电路、第二电池和负载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二电池向负载放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负载、MPPT电路和电池放电滞回电路。MPPT电路采用常规的元件实现MPPT功能,与现有的芯片相比,MPPT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且易于控制;电池放电滞回电路能够控制第二电池向负载放电,保证了负载不会出现反复开启/关闭的情况,避免了系统抖动,保证了电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池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PPT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放电滞回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和电池充电滞回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另外,除非明确地描述,否则词语“包括”和诸如“包含”或“具有”的变形将被理解为暗示包含该元件,但不排除任意其它元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用“第一”和“第二”等来描述各种组件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限定特定顺序,这些组件不应该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并且,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
可视化在线检测装置的供电电路通常由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共同组成,晚上的时候由蓄电池供电,白天的时候通过太阳能电池向负载供电,同时太阳能电池还在白天的时候对蓄电池充电,以确保晚上的时候蓄电池有足够的电量维持可视化在线检测装置的运行。
现有的可视化在线检测装置的供电电路中,实现太阳能电池对蓄电池充电的方案有两种:第一种是使用具有MPPT功能的充电管理芯片实现,该方案可以通过蓄电池的电量改变充电模式,并且MPPT功能使蓄电池的充电速度更快;第二种是将太阳能电池的电压稳在蓄电池最大充电电压上,再通过一颗防反二极管直接向蓄电池充电,该方案设计简单,但当蓄电池的电压过低且太阳能电池功率较小时,蓄电池会把太阳能电池的电压拉低,导致太阳能电池无法再在最大功率点工作,大大降低了充电效率。
同时,现有的可视化在线检测装置的供电电路中,实现蓄电池向负载供电的方案大多采用蓄电池自带的充放电保护模块来实现,或当蓄电池的电压降低到一定值后停止放电。然而该方案在蓄电池的电量过低且负载不稳定时,会导致蓄电池电压在停止放电的电压值附近波动,可视化在线检测装置会反复开启/关闭,导致系统不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控制系统,能够实现低成本的MPPT功能,同时避免了系统抖动,保证了电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下面,对电池控制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电池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电池100、第二电池200、负载300、MPPT电路400和电池放电滞回电路500。
MPPT电路400分别与第一电池100和第二电池200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池100输入至第二电池200的输出电压稳定在第一电池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上。根据电池特性可知,当第一电池100输入至第二电池200的输出电压稳定在第一电池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上时,第一电池100输出的功率最大。为了防止负载300和第二电池200将第一电池100的输出电压拉低,就需要通过MPPT电路400来控制第一电池100的输出电压,从而保证第一电池100在第一电池最大功率点上向第二电池200充电,提高第二电池200的充电效率。
电池放电滞回电路500分别与MPPT电路400、第二电池200和负载300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二电池200向负载300放电。当第二电池200没电后,只有电量充到一定值后,才会再次开启;或者即使负载300需要大电流,负载300将第二电池200的电压拉低,也不会让第二电池200的电压降低到关闭值,保证负载不会出现反复开启/关闭的情况,避免了系统抖动,保证了电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池100为太阳能电池,第二电池200为蓄电池。
在图1所示的电池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电池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电池控制系统还包括:电池充电滞回电路600。其中,电池充电滞回电路600分别与MPPT电路400、电池放电滞回电路500和第二电池200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池100向第二电池200充电。
在图2所示的电池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电池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电池控制系统还包括:稳压电路700。其中,稳压电路700分别与MPPT电路400、电池放电滞回电路500和负载300电连接,稳压电路700可以控制电池输入至负载300的电压,对电池控制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上述图1-图3,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MPPT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MPPT电路包括:降压芯片U1、第一运算放大比较器US1、电感L、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
MPPT电路中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第一二极管D1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池POWER_SUN电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输出端与第二二极管D2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输出端接地;
第一电容C1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第二电容C2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第三电容C3的一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降压芯片U1的VC端电连接;
降压芯片U1的VIN端与第一二极管D1的输出端电连接,降压芯片U1的GND端接地,降压芯片U1的SW1端和SW2端均与第三二极管D3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二极管D3的输入端接地;
电感L的一端与第三二极管D3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感L的另一端与第四电容C4的一端电连接,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接地;第五电容C5的一端与电感L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电感L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电连接,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接地;
降压芯片U1的FB端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与电池放电滞回电路电连接(即MPPT电路的输出电压为POWER_MPPT);
第四二极管D4的输出端与降压芯片U1的FB端电连接,第四二极管D4的输入端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一运算放大比较器US1的输出端1电连接;
第一运算放大比较器US1的负电源端2接地,第一运算放大比较器US1的第一输入端3分别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和第六电阻R6的一端电连接,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接入预设电压V5P0,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运算放大比较器US1的第二输入端4分别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和第九电阻R9的一端电连接,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十电阻R10的一端电连接,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池POWER_SUN电连接,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第一运算放大比较器US1的正电源端5接入预设电压V5P0。
可选的,MPPT电路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电池POWER_SUN和第一二极管D1的输入端之间的第一保险丝RT1。
如上的MPPT电路,通过降压芯片U1令输出电压POWER_MPPT不会高于第二电池的最大充电电压,保证了第二电池不会过充。再通过第一运算放大比较器US1,检测第一电池POWER_SUN输入到降压芯片U1的电压,当负载将第一电池的电压拉低到低于第一电池最大功率点电压时,第一运算放大比较器US1输出高电平,关闭降压芯片U1,第一电池的电压便会升高。第一电池的电压升高后,第一运算放大比较器US1输出低电平,降压芯片U1开启,向负载供电,再通过电容滤波,提供稳定的输出。由于输出电压POWER_MPPT稳定在第一电池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上,保证第一电池POWER_SUN可以输出最大功率。如此,稳定了第一电池的输出功率,提高了第二电池的充电速度。并且与现有的芯片相比,MPPT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且易于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由于电池控制系统可以包括电池充电滞回电路,也可以不包括电池充电滞回电路,因此,电池控制系统包括电池充电滞回电路时的电池放电滞回电路的结构,与电池控制系统不包括电池充电滞回电路时的电池放电滞回电路的结构略有不同。
参考上述图1,当电池控制系统不包括电池充电滞回电路时,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放电滞回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
电池放电滞回电路中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第五二极管D5的输入端与MPPT电路电连接,第五二极管D5的输出端与第二电池POWER_BAT电连接;
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第二电池POWER_BAT电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电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接入预设电压V5P0,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接入预设电压V5P0,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第一输入端3电连接;
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正电源端5接入预设电压V5P0,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负电源端2接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第二输入端4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电连接;
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第一输入端3电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电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
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第一输入端3电连接,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第二输入端4电连接,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第一输入端3电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电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输出端1电连接;
第八电容C8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输出端1电连接,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第九电容C9的一端接入预设电压V5P0,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输出端1电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接入预设电压V5P0,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与第十电容C10的一端电连接,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电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电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三端接地,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与第五二极管D2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三端与第七二极管D7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输出端与负载V_main电连接;
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与第五二极管D5的输出端电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三端电连接;
第六二极管D6的输入端与MPPT电路电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输出端与负载V_main电连接;第八二极管D8的输入端与负载V_main电连接,第八二极管D8的输出端接地。
参考上述图2和图3,当电池控制系统包括电池充电滞回电路时,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和电池充电滞回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第三开关管Q3、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八电容C8、第九电容C9、第十电容C10、第十一电容C11、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第十九电阻R19、第二十电阻R20、第二十一电阻R21。
电池充电滞回电路包括: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US3、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电容C12、第十三电容C13、第十四电容C14、第十五电容C15、第十六电容C16、第二十二电阻R22、第二十三电阻R23、第二十四电阻R24、第二十五电阻R25、第二十六电阻R26、第二十七电阻R27、第二十八电阻R28、第二十九电阻R29、第三十电阻R30、第三十一电阻R31、第三十二电阻R32。
其中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为: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与第二电池POWER_BAT电连接,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电连接,第十二电阻R12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一电容C11的一端接入预设电压V5P0,第十一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三电阻R13的一端接入预设电压V5P0,第十三电阻R13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第一输入端3电连接;
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正电源端5接入预设电压V5P0,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负电源2端接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第二输入端4与第十二电阻R12的一端电连接;
第十四电阻R14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第一输入端3电连接,第十四电阻R14的另一端与第十五电阻R15的一端电连接,第十五电阻R15的另一端接地;
第六电容C6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第一输入端3电连接,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接地;第七电容C7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第二输入端4电连接,第七电容C7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六电阻R16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第一输入端3电连接,第十六电阻R16的另一端与第十七电阻R17的一端电连接,第十七电阻R17的另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输出端1电连接;
第八电容C8的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输出端1电连接,第八电容C8的另一端接地;第九电容C9的一端接入预设电压V5P0,第九电容C9的另一端接地;
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一端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的输出端1电连接,第一开关管Q1的第二端接入预设电压V5P0,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与第十电容C10的一端电连接,第十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八电阻R18的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电连接,第十八电阻R18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开关管Q2的第一端与第一开关管Q1的第三端电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第二端与第二十电阻R20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开关管Q3的第三端接地,第二十电阻R20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与电池充电滞回电路(即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三端)电连接,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三端与第七二极管D7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输出端与负载V_main电连接;
第十九电阻R19的一端与电池充电滞回电路(即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三端)电连接,第十九电阻R19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的一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管Q3的第三端电连接;
第六二极管D6的输入端与MPPT电路电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输出端与负载V_main电连接;第八二极管D8的输入端与负载V_main电连接,第八二极管D8的输出端接地。
第二十二电阻R22的一端与第二电池POWER_BAT电连接,第二十二电阻R22的另一端与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十三电阻R23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二电容C12的一端接入预设电压V5P0,第十二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四电阻R24的一端接入预设电压V5P0,第二十四电阻R24的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US3的第一输入端3电连接;
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US3的正电源端5接入预设电压V5P0,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US3的负电源端2接地,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US3的第二输入端4与第二十三电阻R23的一端电连接;
第二十五电阻R25的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US3的第一输入端3电连接,第二十五电阻R25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六电阻R26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十六电阻R26的另一端接地;
第十三电容C13的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US3的第一输入端3电连接,第十三电容C13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四电容C14的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US3的第二输入端4电连接,第十四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
第二十七电阻R27的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US3的第一输入端3电连接,第二十七电阻R27的另一端与第二十八电阻R28的一端电连接,第二十八电阻R28的另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US3的输出端1电连接;
第十五电容C15的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US3的输出端1电连接,第十五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六电容C16的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US3的输出端1电连接,第十六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第二十九电阻R29的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US3的输出端1电连接,第二十九电阻R29的另一端接地;
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一端与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US3的输出端1电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第二端与第三十一电阻R31的一端电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第三端接地,第三十一电阻R31的另一端与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端与第九二极管D9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三端与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电连接,第九二极管D9的输入端与MPPT电路电连接;
第三十电阻R30的一端与第九二极管D9的输出端电连接,第三十电阻R30的另一端与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三十二电阻R32的一端与第五开关管Q5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三十二电阻R32的另一端与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三端电连接。
可选的,电池充电滞回电路还包括:设置在第五开关管Q5的第三端和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之间的第二保险丝RT2。
如上的滞回电路通过运算放大比较器搭建,当第二电池的电压降低到设定的关闭值VL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输出低电平,关闭第三开关管Q3,第二电池不再向负载供电;当第二电池的电压升至VL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继续输出低电平,直至第二电池的电压升至设定的开启值VH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输出高电平,第三开关管Q3开启,第二电池向负载供电。若第二电池再次放电,当第二电池的电压降低到VH后,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US2继续输出高电平,直到第二电池的电压降低到VL为止。由于VH和VL的值不同,VH和VL的差值,保证了第二电池不会出现反复开启/关闭的情况,相应地负载也不会出现反复开启/关闭的情况,避免了系统抖动,保证了电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控制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负载、MPPT电路和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其中,MPPT电路分别与第一电池和第二电池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一电池输入至第二电池的输出电压稳定在第一电池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上;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分别与MPPT电路、第二电池和负载电连接,用于控制第二电池向负载放电。MPPT电路采用常规的元件实现MPPT功能,与现有的芯片相比,MPPT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且易于控制;电池放电滞回电路能够控制第二电池向负载放电,保证了负载不会出现反复开启/关闭的情况,避免了系统抖动,保证了电池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8)

1.一种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池、第二电池、负载、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电路和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其中,
所述MPPT电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池输入至所述第二电池的输出电压稳定在第一电池最大功率点对应的电压上;
所述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分别与所述MPPT电路、所述第二电池和所述负载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池向所述负载放电;
所述MPPT电路包括:降压芯片、第一运算放大比较器、电感、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其中,
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输出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降压芯片的VC端电连接;
所述降压芯片的VIN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降压芯片的GND端接地,所述降压芯片的SW1端和SW2端均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输入端接地;
所述电感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电感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感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降压芯片的FB端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池放电滞回电路电连接;
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降压芯片的FB端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负电源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入预设电压,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和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运算放大比较器的正电源端接入所述预设电压;
所述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其中,
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MPPT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
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接入预设电压,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接入所述预设电压,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正电源端接入所述预设电压,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负电源端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接入所述预设电压,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入所述预设电压,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十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
所述第十九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电连接;
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MPPT电路电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输出端接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池充电滞回电路;
其中,所述电池充电滞回电路分别与所述MPPT电路、所述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和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池向所述第二电池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MPPT电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和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输入端之间的第一保险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电池控制系统包括电池充电滞回电路,
所述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包括: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第一开关管、第二开关管、第三开关管、第六二极管、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一电容、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其中,
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十一电容的一端接入预设电压,所述第十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接入所述预设电压,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正电源端接入所述预设电压,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负电源端接地,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七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八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九电容的一端接入所述预设电压,所述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二端接入所述预设电压,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十电容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十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十八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第三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十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电池充电滞回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七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
所述第十九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池充电滞回电路电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第三端电连接;
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MPPT电路电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输出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负载电连接,所述第八二极管的输出端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滞回电路包括: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第四开关管、第五开关管、第九二极管、第十二电容、第十三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十六电容、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五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二十九电阻、第三十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三十二电阻;其中,
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十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十二电容的一端接入所述预设电压,所述第十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一端接入所述预设电压,所述第二十四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的正电源端接入所述预设电压,所述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负电源端接地,所述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十三电阻的一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六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十三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四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四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十五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五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六电容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十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运算放大比较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十一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管的第三端接地,所述第三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三端与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MPPT电路电连接;
所述第三十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九二极管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十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十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十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三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充电滞回电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五开关管的第三端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之间的第二保险丝。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压电路;其中,所述稳压电路分别与所述MPPT电路、所述电池放电滞回电路和所述负载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电池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为太阳能电池,所述第二电池为蓄电池。
CN202111482653.4A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电池控制系统 Active CN1141890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2653.4A CN114189030B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电池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82653.4A CN114189030B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电池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9030A CN114189030A (zh) 2022-03-15
CN114189030B true CN114189030B (zh) 2024-07-05

Family

ID=80542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82653.4A Active CN114189030B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电池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903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8155A (zh) * 2014-08-08 2014-11-19 广西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的平衡保护电路
CN107834645A (zh) * 2017-11-18 2018-03-23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终端后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8319A (ja) * 1997-06-24 1999-01-22 Hitachi Ltd 電力貯蔵型電力変換器
US8947157B2 (en) * 2010-04-20 2015-02-03 Rf Micro Devices, Inc. Voltage multiplier charge pump buck
CN201937327U (zh) * 2010-11-24 2011-08-17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光伏发电控制系统
CN204423224U (zh) * 2015-02-02 2015-06-24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基于mppt的太阳能系统控制结构
CN207572950U (zh) * 2017-11-03 2018-07-03 深圳市博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端进电led灯管的漏电保护电路
CN212518430U (zh) * 2020-05-25 2021-02-09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配网后备电源中蓄电池恒流充放电管理电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58155A (zh) * 2014-08-08 2014-11-19 广西卓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锂电池的平衡保护电路
CN107834645A (zh) * 2017-11-18 2018-03-23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终端后备超级电容的充电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9030A (zh) 2022-03-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24671A (zh) 电致变色器件的控制电路
JP2024511284A (ja) 正逆方向昇降圧充放電回路及び電動工具
CN215300494U (zh) 一种降压型dcdc变换器及其欠压保护电路
CN110350653A (zh) 一种用于机载光电稳定平台的稳定直流供电转换控制电路
CN114189030B (zh) 一种电池控制系统
CN102118016B (zh) 一种充电器保护电路、含有该电路的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034595B (zh) 一种备份电源管理装置及车载设备
CN214412269U (zh) 一种电源安全保护装置
CN212969138U (zh) 一种利用电容模拟可充电电池特性的装置
CN209748236U (zh) 一种分立式电源充电电路
CN211508882U (zh) 一种拓宽输入电压范围的自举启动电路
CN206272281U (zh) 具有改进的线损补偿电路结构的车载usb充电器
CN220673389U (zh) 一种车载娱乐设备电源输入高效防护系统
CN220754343U (zh) 一种欠压保护电路、dc/dc控制系统和储能电源
CN212649124U (zh) 电池过放保护电路
CN215185840U (zh) 一种带保护的高驱输出电门锁acc供电电路
CN220711347U (zh) 一种升压控制电路及电动车辆
CN218449519U (zh) 一种带电池电子产品的保护电路
CN212210579U (zh) 一种用于配电终端的法拉电容电池
CN117526080B (zh) 激光器及其控制保护电路
JPH1198709A (ja) チャージポンプ式充電回路装置
CN213879350U (zh) 一种直流发电管理系统及便携式发电装置
CN214674320U (zh) 一种锂电池组供电保护电路
CN221202215U (zh) 大功率太阳能充电装置
CN115912560A (zh) 锂电池低压差限流电路及对应的锂电池充电保护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