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83620A - 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及减振降噪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及减振降噪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83620A
CN114183620A CN202111308880.5A CN202111308880A CN114183620A CN 114183620 A CN114183620 A CN 114183620A CN 202111308880 A CN202111308880 A CN 202111308880A CN 114183620 A CN114183620 A CN 114183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bration
distance
values
value
impell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888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83620B (zh
Inventor
曹光明
林原胜
赵振兴
代路
李少丹
何涛
宋苹
徐广展
劳星胜
马灿
戴春辉
柳勇
陈列
廖梦然
吕伟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19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211130888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836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83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36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836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836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02Energy absorbers; Noise absorbers
    • F16L55/027Throttle passa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02Energy absorbers; Noise absorbers
    • F16L55/033Noise absorbers
    • F16L55/0333Noise absorbers by means of an active syste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04Devices damping pulsations or vibrations in fluids
    • F16L55/041Devices damping pulsations or vibrations in flui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eventing vibr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及减振降噪控制方法,涉及船舰管道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包括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叶轮,叶轮安装在滑杆上,间距调整装置,用于调整减振组件中相邻两个叶轮的间距;振动传感器,位于弯管内并用于检测振动强度值;控制器,用于根据振动强度值控制间距调整装置调整相邻两个叶轮的间距。本发明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叶轮对弯管内流经的液体进行缓冲,通过调节相邻叶轮的间距来调节缓冲程度,并根据振动强度值来调节相邻叶轮之间间距,使得减振组件快速达到对流体进行减振的状态,防止弯管工作时产生较大噪声。

Description

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及减振降噪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舰管道减振降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及减振降噪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舰船动力系统的管道中,通常存在流动的流体,当经过L型或U型管道等带有弯曲的管道结构时,会在管道弯曲段内及附近形成剧烈的湍流,从而在弯曲段发生回转,激起管道的振动并产生强烈的流致噪声。
当前,在船舰系统的不断升级中,其他噪声在有效的减缓,舰船中管道的流致噪声逐渐成为动力舱室的重要噪声源,影响船舰工作人员身心的同时,严重影响舰船的隐蔽性,尤其在船舰驶入出海口附近时的噪声需要着重减缓。因此,减小管道弯曲结构的流致振动是降低流致噪声水平与提高舰船隐蔽性的重要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及减振降噪控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船舰弯管由于流体流动产生剧烈的湍流,从而在弯曲段发生回转,激起管道的振动并产生强烈的流致噪声,影响船舰工作人员身心的同时,严重影响舰船隐蔽性的缺陷,实现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及减振降噪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包括:
减振组件,适于部分或全部位于弯管的弯曲段内,或者全部位于所述弯曲段的下游一侧,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滑杆与多个间隔排列的叶轮,所述叶轮安装在所述滑杆上;
间距调整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叶轮沿所述滑杆移动,并调节相邻两个叶轮的间距;
振动传感器,适于安装在所述弯管内,并位于所述减振组件垂直于液体流动方向的侧方,或者位于所述减振组件的下游一侧,用于检测振动强度值;
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振动强度值控制所述间距调整装置调整相邻两个所述叶轮的间距。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所述弯管减振降噪系统还包括固定架;
所述减振组件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弯管的内壁之间,或者所述固定架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架均固定在所述弯管的内壁上,所述减振组件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所述减振系统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叶轮相对于所述滑杆转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所述间距调整装置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叶轮沿所述滑杆移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所述间距调整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叶轮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弹性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环套在所述滑杆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相邻叶轮的间距依次调整至N个预设距离值,N大于1,获取每个预设距离值对应检测的振动强度值;
在N个预设距离值中根据N个振动强度值确定目标距离值;
控制相邻叶轮的间距调整至所述目标距离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所述在N个预设距离值中根据N个振动强度值确定目标距离值包括:
确定N个预设距离值对应的N个振动强度值中的最小振动强度值,确定所述最小振动强度值在N个预设距离值中对应的预设距离值为所述目标距离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在弯管内设有M个振动传感器时,M大于1,所述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相邻叶轮的间距依次调整至N个预设距离值,获得每个预设距离值对应的M个振动传感器检测的M个振动强度值,并计算每个预设距离值对应检测的M个振动强度值的振动强度值总和,确定N个预设距离值对应的N个振动强度值总和中的最小振动强度值总和,确定所述最小振动强度值总和在N个预设距离值中对应的预设距离值为所述目标距离值,控制相邻叶轮的间距调整至所述目标距离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所述控制相邻叶轮的间距依次调整至N个预设距离值,获得每个预设距离值对应的M个振动传感器检测的M个振动强度值,并计算每个预设距离值对应检测的M个振动强度值的振动强度值总和包括:
控制相邻叶轮的间距依次调整至N个预设距离值,并在调整至每个预设距离值时在预设时长内保持距离值不变,在所述预设时长获取振动传感器检测的K个振动强度值,K大于1,计算每个振动传感器检测的K个振动强度值的平均振动强度值,确定M个振动传感器对应的M个平均振动强度值总和为所述振动强度值总和。
本发明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叶轮对弯管内流经的液体进行缓冲,并通过调节相邻叶轮的间距来调节缓冲程度,通过获取减振组件缓冲后的液体振动强度值,根据振动强度值来调节相邻叶轮之间间距,以及通过振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的协同配合,以使得弯管减振降噪系统能够自动调整相邻叶轮的间距,使得减振组件快速达到对液体进行最佳缓冲的状态。
本发明基于湍流调制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舰船弯曲管道的减振降噪系统。首先,在舰船弯曲管道的内壁上设置一定数量间距可调的叶轮,以螺旋叶轮为例,当流体经过螺旋叶轮时,会形成围绕管道中轴旋转的大尺度涡旋,对湍流产生较强的调制作用;其次,在弯曲管道部署高精度振动传感器,实时监测管道内壁的振动强度;然后,在不同的管道运行工况下,自动调节螺旋叶轮的间距,进而调整湍流的调制效果,当实时监测的振动强度最小时确定为减振降噪系统的最佳工作状态;最终,弯曲管道能够在不同运行工况,保持较小的振动强度,减弱弯曲管道内壁的流致振动,从而有效缓解弯曲管道的流致噪声水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弯管减振降噪系统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弯管减振降噪系统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图1中Ⅰ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三;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减振组件; 110:叶轮; 120:滑杆;
200:固定架;
300:间距调整装置; 310:弹性件; 320:伸缩装置;
400:振动传感器;
500:控制器;
610:处理器; 620:通信接口; 630:存储器;
640:通信总线;
710:前端管; 720:弯曲段; 730:后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与“第二”等是为了清楚说明产品部件进行的编号,不代表任何实质性区别。“上”“下”“内”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的前方指的是弯管内沿液体流动方向,靠近液体流入一侧方向为前方,靠近液体流出一侧方向为后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的描述“在…范围内”,包含两端端值。如“在10至20范围内”,包含范围两端的端值10与20。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7描述本发明的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及减振降噪控制方法。
具体地,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包括:减振组件100、固定架200、间距调整装置300、振动传感器400与控制器500。
具体地,减振组件100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叶轮110,其中,叶轮110对流经的液体进行缓冲,叶轮110有多种实施方式,如旋转叶轮、三叶叶轮或四叶叶轮等,能够对经流叶轮110的液体进行缓冲,防止液体在流经管道弯曲段720内及附近形成剧烈的湍流,防止液体在弯曲段720发生回转,减缓管道的振动并防止产生强烈的流致噪声。具体地,凡是能对流经的液体进行缓冲,防止形成剧烈湍流的叶轮110,不论形状与尺寸,均落入本发明对叶轮110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较好地,本实施例优选采用螺旋叶轮。
具体地,叶轮110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多个为两个及两个以上,本实施例以6个叶轮110为例。
较好地,串联连接的多个叶轮110可以有一列,也可有多列。当串联连接的多个叶轮110为一列时,较好地,叶轮110的中心线与弯管的中心线相重合;当串联连接的多个叶轮110为多列时,较好地,多列叶轮110沿弯管的中心线呈中心对称。
较好地,当串联连接的多个叶轮110有一列时,所述叶轮110的外直径与弯管内直径的比值大于1/2且小于1。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弯管,指的是因管路发生弯曲,管路内液体流动方向发生转变的管体,如C型管或L型管。具体可弯曲不同的角度,如图1所示的L管弯曲角度为90度。需要说明的是,弯管不仅仅只含有一根入流管,可以有多根入流官,多根入流官在同一弯曲段720汇入汇流管中。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弯曲段720,指的是所述管路中液体在流动时,因管路弯曲而使得液体流动方向发生弯曲改变的区域所对应的管路段;需要说明的是,液体因自身流动惯性而导致其在诸如直线管路中也发生流动方向改变时不属于本实施例所述的流动方向发生弯曲。以图1所示,液体在竖向的前端管710中向上流动时整体的流动方向为竖直向上,因管路在弯曲段720发生弯曲,导致液体流入弯曲段720后流动方向发生弯曲,并最终流入后端管730中,并且流动方向改变至水平向右。
较好地,将弯管外壁沿流体流动方向的曲率发生改变的区域确定为弯曲段720。如图1所示,前端管710与后端管720的外壁沿流体流动方向,其处于直线状态而曲率始终为零。弯曲段720的外壁沿流体流动方向的曲率不断发生改变。
本实施例所述的减振组件100部分或全部位于管路的弯曲段720内,以在弯管中的液体流向发生改变时及时进行缓冲,防止液体因流向的改变形成剧烈的湍流,减轻液体的振动,防止产生强烈的流致噪声。
或者,对于在弯曲段720内难以形成弯曲形状的减振组件100时,减振组件100的多个叶轮110沿直线间隔排列,并全部位于所述弯管的下游一侧,即调制组件100全部位于后端管730内并与所述弯曲段720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预设值,以对液体流经弯曲段720后,进入后端管730时进行减振缓冲,防止后端管730的入流口处发生剧烈湍流。具体地,依据管道的实际情况设定第一预设值的具体数值,如5公分、10公分或30公分,减振组件100越靠近弯曲段720的减振缓冲效果越好。
具体地,减振组件100还设置有滑杆120,滑杆120与弯管内壁固定连接,叶轮110安装在滑杆120上并适于沿所述滑杆120的轴线滑动,滑杆120依次穿过叶轮110的中心孔,确保叶轮110对流动液体进行缓冲。滑杆120的设置能够防止叶轮110在流动液体的冲击下发生沿管路径向方向的偏移。并且,叶轮110之间沿滑杆120轴线方向的距离可调,通过调整叶轮110之间的间距,调整减振组件100对流动液体的调制缓冲程度。
具体地,当叶轮110数量超过3个时,具有至少一组相邻设置的叶轮110,多组相邻叶轮110中,可对其中一组或多组间距进行调节,也可对所有组相邻叶轮110的间距进行调节,具体以实际需求为例。
具体地,固定架200用于将减振组件100固定在弯管内壁上,以使得减振组件100始终部分或全部位于管路的弯曲段720内,防止减振组件100因液体的流动发生较大距离的偏移。
具体地,间距调整装置300用于调整减振组件100中相邻两个叶轮110的间距;具体地,间距调整装置300有多种实施方式,凡是能够调节减振组件100中相邻两个叶轮110间距的调整装置,均落入本发明对间距调整装置300所限定的保护范围内。
振动传感器400,位于所述弯管内,并位于所述减振组件100垂直于液体流动方向的侧方,或者位于所述减振组件100的下游一侧,即位于减振组件100的后方并与所述减振组件100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二预设值,用于获取弯管内的振动强度值;具体地,振动传感器400安装在减振组件100的径向侧方或后方,所述后方指的是减振组件100沿液体流动方向的后侧。当振动传感器400位于减振组件100的后方时,振动传感器400与减振组件100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二预设值,依据管道的实际情况设定第二预设值的具体数值,如5公分、10公分或30公分,以对减振组件100缓冲后的液体区域的管路进行振动检测,振动传感器400越靠近减振组件100的振动检测效果越好。
本实施例将振动传感器400安装在减振组件100的侧方或后方,对减振组件100缓冲后的液体与管路振动情况进行检测,获取经减振组件100缓冲后的液体与管路的振动强度值。
较好地,振动传感器400可设置多个,以用来检测弯管内多个区域的振动强度值。较好地,多个振动传感器400呈环状围绕在减振组件100外侧,并且多个振动传感器400等距设置。
控制器500,用于根据振动强度值控制间距调整装置300调整相邻两个叶轮110的间距。
本实施例所述的弯管减振降噪系统,通过间隔设置的多个叶轮110对弯管内流经的液体进行缓冲,并通过调节相邻叶轮110的间距来调节缓冲程度,通过获取减振组件100缓冲后的液体振动强度值,根据振动强度值来调节相邻叶轮110之间间距,以及通过振动传感器400与控制器的协同配合,以使得弯管减振降噪系统能够自动调整相邻叶轮110的间距,使得减振组件100快速达到对液体进行最佳缓冲的状态。
本发明基于湍流调制原理,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舰船弯曲管道的减振降噪系统。首先,在舰船弯曲管道的内壁上设置一定数量间距可调的叶轮,以螺旋叶轮为例,当流体经过螺旋叶轮时,会形成围绕管道中轴旋转的大尺度涡旋,对湍流产生较强的调制作用,使湍流的能量向大尺度涡旋传递,从而减弱湍流与弯曲管道内壁的相互作用,同时大尺度涡旋绕管道中轴旋转,与弯曲管道内壁的相互作用也不明显,从而降低流体与弯曲管道内壁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流致噪声;其次,在弯曲管道部署高精度振动传感器,实时监测管道内壁的振动强度;然后,在不同的管道运行工况下,自动调节螺旋叶轮的间距,改变大尺度涡旋的流速,进而调整湍流的调制效果,当实时监测的振动强度最小时确定为减振降噪系统的最佳工作状态;最终,弯曲管道能够在不同运行工况,保持较小的振动强度,减弱弯曲管道内壁的流致振动,从而有效缓解弯曲管道的流致噪声水平。
具体地,结合图2所示,减振组件100连接在固定架200与弯管的内壁之间,减振组件100的一端固定在弯管内壁上,减振组件100的另一端通过固定架200与另一位置的弯管内壁固定连接。
可选地,结合图1所示,固定架200至少有两个,两个固定架200均固定在弯管的内壁上,减振组件100连接在两个固定架200之间。通过两个固定架200将减振组件100固定在弯管内壁上,并可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减振组件100在弯管内的安装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间距调整装置300的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3所示,间距调整装置300包括弹性件310与伸缩装置320,弹性件310连接在相邻两个叶轮110之间,每相邻的两个叶轮11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弹性件310。
伸缩装置320连接在减振组件100与固定架200之间,或者伸缩装置320连接在相邻两个叶轮110之间,或者伸缩装置320连接在滑杆120与减振组件100之间,伸缩装置320用于控制弹性件310伸缩至不同长度。
具体地,弹性件310可以为弹簧或弹片,本实施例以弹簧为例,叶轮110之间通过弹性件310实现可伸缩连接,并且由于弹簧或弹片的设置,多个叶轮110之间无法相互独立的进行转动。较好地,弹簧在工作时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以使得减振组件100不会出现大幅度的下垂,不会随液体的流动产生较大程度的偏移与晃动。
伸缩装置320连接在减振组件100与固定架200之间,或者连接在相邻两个叶轮110之间,伸缩装置320能够进行伸缩,进而调整自身长度值,对减振组件100进行拉伸,并在拉伸过程中弹性件310延展至不同长度,实现伸缩装置320对相邻叶轮110之间间距的可调。
具体地,本实施例所述的伸缩装置320包括步进电机、气缸与油缸中的至少一个。优选采用步进电机,通过伸缩式步进电机带动减振组件100中相邻叶轮110调整至不同间距值。
较好地,本实施例所述的减振组件100,减振组件100与固定架200同样通过弹性件310连接,减振组件100与弯管内壁也通过弹性件310连接。
较好地,所述减振组件100还包括滑动螺栓,滑动螺栓穿过叶轮110的中心孔并与叶轮110固定连接,相邻的滑动螺栓之间通过弹性件310连接,实现相邻叶轮110之间的可伸缩式连接。
具体地,滑动螺栓滑动安装在滑杆120上。较好地,滑动螺栓沿其中轴线设有通孔,滑杆120穿过通孔实现滑动螺栓与滑杆120的滑动连接,当弹性件310为弹簧时,弹簧环套在滑杆120上。
较好地,本实施例所述的滑杆120可以为圆形杆,对应的滑动螺栓中心孔为与圆形杆相匹配的圆形。或者为椭圆形杆,或者为非圆形杆,如多边形杆,如三角形或四边形等。椭圆形与多边形的滑杆120与叶轮110之间沿滑杆120的轴线周向方向相对固定,即叶轮110不会沿滑杆120转动,防止叶轮110在流动液体的冲击下转动而影响其对流经液体的缓冲效果。
具体地,在上述弯管减振降噪系统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结合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控制相邻叶轮的间距依次调整至N个预设距离值,N大于1,获取每个预设距离值对应检测的振动强度值;
具体地,控制器中存储有N个预设距离值,如步进电机设置有N个档位,步进电机运行至不同档位时,相邻叶轮110的间距调整至不同的距离值。
需要说明的是,当调节多个叶轮110中任意相邻两个叶轮110间距时,不同叶轮110之间的距离值调整会存在偏差,此时相邻叶轮110的间距为所有叶轮110中所有相邻两个叶轮110间距的平均值。
具体地,在控制相邻叶轮110的间距依次调整至多个预设距离值的过程中,在调整至其中一个预设距离值时,获取一次振动传感器400检测的振动强度值;若相邻叶轮110的间距依次调整至N个预设距离值,则获取N个振动强度值。
步骤S200、在N个预设距离值中根据N个振动强度值确定目标距离值。
具体地,根据N个预设距离值对应的N个振动强度值,确定N个预设距离值中的目标距离值;
具体地,在检测出N个振动强度值后,根据振动强度值的大小,来确定合适的振动强度值所匹配的目标距离值,该目标距离值为N个预设距离值中的一个。
步骤S300、控制相邻叶轮110的间距调整至目标距离值。
具体地,在确定出目标距离值后,控制相邻叶轮110的间距调整至目标距离值,此时减振组件100对流经液体的缓冲效果满足振动合适范围,并且产生的噪声也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本发明通过传感器控制叶轮110的间距,并通过振动传感器来实时获取振动强度值,依据振动强度值来确定目标距离值,实现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的自调节过程。
较好地,在控制相邻叶轮110间距调整至目标距离值后,实时检测振动强度值,在振动强度值大于预设强度值时,运行本实施例所述的步骤S100至步骤S300的控制过程。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的步骤S200中,根据在N个预设距离值中根据N个振动强度值确定目标距离值包括:
确定N个预设距离值对应的N个振动强度值中的最小振动强度值,确定所述最小振动强度值在N个预设距离值中对应的预设距离值为所述目标距离值。
在获取所有预设距离值检测的振动强度值后,确定所有振动强度值中的最小振动强度值,最小振动强度值在所有预设距离值中对应的预设距离值为目标距离值。在控制相邻叶轮110间距调整至目标距离值时,弯管内振动强度降低至最小,以使得弯管的振动噪声降至最低。
可选的,本实施例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相邻叶轮110的间距依次调整至N个预设距离值的过程中,在调整至其中一个预设距离值时,获取一次振动传感器400检测的振动强度值,并确定当前距离值对应的振动强度值是否小于预设强度值,若是,则控制相邻叶轮110间距保持当前距离值不变;若否,则继续控制相邻叶轮110的间距调整至下一个预设距离值,重新获取振动强度值并与预设强度值进行判断,直至振动强度值小于振动强度值。
若在控制相邻叶轮110的间距调整至每个预设距离值后,振动强度值均大于预设强度值,则确定所有振动强度值中的最小振动强度值对应的预设距离值作为目标距离值。
较好地,在弯管内设有多个振动传感器400时,结合图5所示,所述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控制相邻叶轮的间距依次调整至N个预设距离值,获得每个预设距离值对应的M个振动传感器检测的M个振动强度值;
具体地,控制器中存储有N个预设距离值,如步进电机设置有N个档位,步进电机运行至不同档位时,相邻叶轮110的间距调整至不同的距离值。
具体地,振动传感器400有M个,每个预设距离值检测M个振动强度值,N个预设距离值则检测N×M个振动强度值;
步骤S210、计算每个预设距离值对应检测的M个振动强度值的振动强度值总和;每个预设距离值检测M个振动强度值,计算该M个振动强度值的总和;N个预设距离值则对应N个振动强度值总和;
步骤S220、确定N个预设距离值对应的N个振动强度值总和中的最小振动强度值总和,确定所述最小振动强度值总和在N个预设距离值中对应的预设距离值为所述目标距离值;
具体地,确定N个振动强度值总和中的最小振动强度值总和,该最小振动强度总在N个预设距离值中对应的预设距离值为目标距离值。
步骤S300、控制相邻叶轮110的间距调整至目标距离值。
本实施例通过多个振动传感器400进行检测,并通过多个传感器400检测的振动强度值总和作为弯管振动噪声的判断条件,使得减振降噪的判断过程更加准确。
较好地,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在弯管内设有多个振动传感器400时,结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111、控制相邻叶轮的间距依次调整至N个预设距离值,在调整至每个预设距离值时在预设时长内保持距离值不变,在所述预设时长获取振动传感器检测的K个振动强度值,K大于1;
具体地,当相邻叶轮110调整至某个预设距离值时,控制相邻叶轮110之间间距不变并保持预设时长,在预设时长内,每间隔一定时长测量一次振动强度值,如检测K个振动强度值。
步骤S221、计算单个振动传感器检测出的K个所述振动强度值的平均振动强度值,确定M个振动传感器检测的M个平均振动强度值总和为所述振动强度值总和,在控制相邻所述叶轮的间距依次调整至每个预设距离值时获得N个预设距离值对应的N个振动强度值总和;
具体地,在检测出K个振动强度值后,计算K个振动强度值的平均振动强度值;并确定M个振动强度值在一个预设距离值下的M个平均振动强度值,计算M个平均振动强度值的总和为振动强度值总和;并在相邻叶轮110的间距调整至每个预设距离值时,共确定N个振动强度值总和;
步骤S222、确定N个预设距离值对应的N个振动强度值总和中的最小振动强度值总和,确定所述最小振动强度值总和在N个预设距离值中对应的预设距离值为所述目标距离值;
具体地,确定N个振动强度值总和中的最小振动强度值总和,该最小振动强度总在N个预设距离值中对应的预设距离值为目标距离值。
步骤S300、控制相邻叶轮110的间距调整至目标距离值。
本实施例通过传感器在预设时长内检测的多个振动强度值的平均值作为该状态下的振动强度值,以确保液体在流动一段时长内强度的平均值,防止液体流动中某个时刻或某个时间段内的振动发生异常而造成振动强度值检测出现偏差,防止因偏差而使得目标距离值确定错误,确保对相邻叶轮110间距的调整使得减振组件100对弯管内液体达到最佳的缓冲降噪作用。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控制器进行描述,所述控制器如一种电子设备,下文描述的电子设备与上文描述的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图7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6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620、存储器(memory)630和通信总线640,其中,处理器610,通信接口620,存储器630通过通信总线6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610可以调用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6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提供的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减振组件,适于部分或全部位于弯管的弯曲段内,或者全部位于所述弯曲段的下游一侧,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滑杆与多个间隔排列的叶轮,所述叶轮安装在所述滑杆上;
间距调整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叶轮沿所述滑杆移动,并调节相邻两个叶轮的间距;
振动传感器,适于安装在所述弯管内,并位于所述减振组件垂直于液体流动方向的侧方,或者位于所述减振组件的下游一侧,用于检测振动强度值;
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振动强度值控制所述间距调整装置调整相邻两个所述叶轮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弯管减振降噪系统还包括固定架;
所述减振组件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弯管的内壁之间,或者所述固定架至少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架均固定在所述弯管的内壁上,所述减振组件连接在两个所述固定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系统还包括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叶轮相对于所述滑杆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整装置包括伸缩机构,所述伸缩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叶轮沿所述滑杆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整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每相邻的两个所述叶轮之间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所述弹簧环套在所述滑杆上。
7.一种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相邻叶轮的间距依次调整至N个预设距离值,N大于1,获取每个预设距离值对应检测的振动强度值;
在N个预设距离值中根据N个振动强度值确定目标距离值;
控制相邻叶轮的间距调整至所述目标距离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N个预设距离值中根据N个振动强度值确定目标距离值包括:
确定N个预设距离值对应的N个振动强度值中的最小振动强度值,确定所述最小振动强度值在N个预设距离值中对应的预设距离值为所述目标距离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弯管内设有M个振动传感器时,M大于1,所述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相邻叶轮的间距依次调整至N个预设距离值,获得每个预设距离值对应的M个振动传感器检测的M个振动强度值,并计算每个预设距离值对应检测的M个振动强度值的振动强度值总和,确定N个预设距离值对应的N个振动强度值总和中的最小振动强度值总和,确定所述最小振动强度值总和在N个预设距离值中对应的预设距离值为所述目标距离值,控制相邻叶轮的间距调整至所述目标距离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弯管减振降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相邻叶轮的间距依次调整至N个预设距离值,获得每个预设距离值对应的M个振动传感器检测的M个振动强度值,并计算每个预设距离值对应检测的M个振动强度值的振动强度值总和包括:
控制相邻叶轮的间距依次调整至N个预设距离值,并在调整至每个预设距离值时在预设时长内保持距离值不变,在所述预设时长获取振动传感器检测的K个振动强度值,K大于1,计算每个振动传感器检测的K个振动强度值的平均振动强度值,确定M个振动传感器对应的M个平均振动强度值总和为所述振动强度值总和。
CN202111308880.5A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及减振降噪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1836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8880.5A CN114183620B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及减振降噪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8880.5A CN114183620B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及减振降噪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3620A true CN114183620A (zh) 2022-03-15
CN114183620B CN114183620B (zh) 2023-06-23

Family

ID=80601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8880.5A Active CN114183620B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及减振降噪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836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7135A (zh) * 2022-05-10 2022-08-09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电池包水管的固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7002440A1 (en) * 1985-10-11 1987-04-23 WÖLFEL, Horst Process and device for suppressing standing waves in pipelines
CN1118876A (zh) * 1994-05-19 1996-03-20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喘振检测器及其涡轮机
DE19532751A1 (de) * 1995-09-05 1997-03-06 Volkswagen Ag Ansauggeräuschdämpfer und Verfahren hierzu
CN204359009U (zh) * 2014-12-18 2015-05-2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应用于制冷系统中的叶轮式发电节流装置
CN204986199U (zh) * 2015-09-06 2016-01-20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螺旋叶片排水管
CN108327503A (zh) * 2017-01-20 2018-07-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的主动减振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081261A (zh) * 2019-03-15 2019-08-02 中国煤层气集团有限公司 减压降噪装置
CN110107763A (zh) * 2019-05-17 2019-08-09 浙江大学 一种多级孔板缓冲螺旋型导轨稳压装置及其方法
CN110573804A (zh) * 2017-02-23 2019-12-13 米内特克投资有限公司 用于管道通风的系统和方法
CN111522372A (zh) * 2020-04-13 2020-08-1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带隙特性的管路振动主动控制系统
CN113202819A (zh) * 2021-05-31 2021-08-03 河海大学 基于可调节叶片数量的轴伸贯流泵用导流装置及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87002440A1 (en) * 1985-10-11 1987-04-23 WÖLFEL, Horst Process and device for suppressing standing waves in pipelines
CN1118876A (zh) * 1994-05-19 1996-03-20 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 喘振检测器及其涡轮机
DE19532751A1 (de) * 1995-09-05 1997-03-06 Volkswagen Ag Ansauggeräuschdämpfer und Verfahren hierzu
CN204359009U (zh) * 2014-12-18 2015-05-27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应用于制冷系统中的叶轮式发电节流装置
CN204986199U (zh) * 2015-09-06 2016-01-20 中国电子系统工程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螺旋叶片排水管
CN108327503A (zh) * 2017-01-20 2018-07-2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及其的主动减振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0573804A (zh) * 2017-02-23 2019-12-13 米内特克投资有限公司 用于管道通风的系统和方法
CN110081261A (zh) * 2019-03-15 2019-08-02 中国煤层气集团有限公司 减压降噪装置
CN110107763A (zh) * 2019-05-17 2019-08-09 浙江大学 一种多级孔板缓冲螺旋型导轨稳压装置及其方法
CN111522372A (zh) * 2020-04-13 2020-08-11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具有带隙特性的管路振动主动控制系统
CN113202819A (zh) * 2021-05-31 2021-08-03 河海大学 基于可调节叶片数量的轴伸贯流泵用导流装置及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杜;杨策;陈山;张志强;: "离心压气机弯管进口畸变非定常特性", 内燃机学报, no. 05, pages 469 - 474 *
蒋亚礼;杨德庆;林新志;鲍明慧;: "船舶通液管道振动噪声分析简易方法", 中国造船, no. 04, pages 46 - 58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7135A (zh) * 2022-05-10 2022-08-09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电池包水管的固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877135B (zh) * 2022-05-10 2024-04-05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电池包水管的固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83620B (zh) 2023-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83620A (zh) 一种弯管减振降噪系统及减振降噪控制方法
Araya et al. Transition to bluff-body dynamics in the wake of vertical-axis wind turbines
Kirk et al. Vortex shedding within laminar separation bubbles forming over an airfoil
CN102673760B (zh) 提高能量效率的船舶驱动系统的前喷嘴
Wang et al. Control of the aerodynamic forces of a finite-length square cylinder with steady slot suction at its free end
Zhao et al. Towards the control of blade cavitation in a waterjet pump with inlet guide vanes: Passive control by obstacles
KR101647100B1 (ko) 와류 저감형 스크류 베인
KR20140136382A (ko) 풀-아웃형 입축 펌프
Yuehui et al.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analysis on the non-uniform inflow characteristics of a reactor coolant pump with a steam generator channel head
Kang et al. Influence of stator vane number on performance of the axial-flow pump
CN114198589B (zh) 一种弯管结构疲劳缓解系统及结构疲劳缓解控制方法
CN205447902U (zh) 一种吸油烟机实际流量测量装置
CN114198583B (zh) 一种交汇管热疲劳缓解系统及热疲劳缓解控制方法
CN112901502B (zh) 一种轴流泵空间导叶入口安放角设置方法
CN111680372B (zh) 考虑自然预旋时离心风机叶轮做功能力的一维计算方法
CN111706579B (zh) 适用于弯管后端流体流速分布调整的流动调整器
CN211718331U (zh) 一种微风风速仪的检定装置
CN112067063A (zh) 一种可稳流的超声波流量计
CN107180659B (zh) 变阻力式管道流速限制装置
CN213014547U (zh) 污水排放扩散器
Pfister et al. Cavitation risk estimation at orifice spillway based on UVP and dynamic pressure measurements
KR101861291B1 (ko) 동적 진동 저감형 단일유로펌프 및 이의 설계방법
Guo et al. Investigation on the influence of number of blades on flow-induced nois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a centrifugal pump
CN116892983B (zh) 一种水流流向流速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CN113865411B (zh) 用于换热器的扰流防垢装置及其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