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9336A - 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及吹瓶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及吹瓶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9336A
CN114179336A CN202111389657.8A CN202111389657A CN114179336A CN 114179336 A CN114179336 A CN 114179336A CN 202111389657 A CN202111389657 A CN 202111389657A CN 114179336 A CN114179336 A CN 114179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age
opening
shaft
die
clo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8965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9336B (zh
Inventor
李立基
雷甜
钟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Guozhu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Guozhu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Guozhu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Guozhu Packag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8965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93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9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93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93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93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56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及吹瓶机,包括开合模组、底模组以及联动装置,开合模组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底模组具有与开合模组对接的对接状态和与开合模组脱离的脱离状态;联动装置包括与开合模组联动的连杆机构、与底模组联动的丝杆机构以及用于使连杆机构和丝杆机构联动的联动机构,连杆机构能够驱动开合模组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变换,丝杆机构能够驱动底模组在对接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变换。联动机构可以实现连杆机构和丝杆机构之间的动作的联动,从而使得开合模组与底模组能够同步进行,使得开合模组与底模组的配合精度更高,从而使用该联动结构吹制形成的瓶子成品率更高,且噪音更小、不易损坏。

Description

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及吹瓶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吹瓶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及吹瓶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旋转式吹瓶机有多个吹瓶站,每个吹瓶站有独立的模架组成,包括底模和开合模,一般采用底模沿着滑块做升降运动,具体为底模上的滚动轴承与底模升降凸轮轨道接触,底模根据底模升降凸轮轨道实现升降运动。随时主机运转速度提高,滚动轴承与底模升降凸轮轨道的配合精度要求更高,底模升降凸轮轨道加工难度更大,接触瞬间冲击力更大,从而导致运转噪音越来越大,长期高速运转,容易导致滚动轴承损坏或者底模升降凸轮轨道磨损严重,另外,由于相关技术中的底模与开合模是独立运行,致使底模与开合模之间的配合不佳,容易导致该吹瓶机制成的瓶子出现残缺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噪音更小、不易损坏的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及吹瓶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所述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包括开合模组、底模组以及联动装置,所述开合模组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底模组具有与所述开合模组对接的对接状态和与所述开合模组脱离的脱离状态;
所述联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开合模组联动的连杆机构、与所述底模组联动的丝杆机构以及用于使所述连杆机构和所述丝杆机构联动的联动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开合模组在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之间变换,所述丝杆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底模组在所述对接状态和所述脱离状态之间变换;
所述丝杆机构包括与所述底模组螺纹连接的丝杆、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的移动件以及与所述丝杆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丝杆沿其轴线转动,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联动机构联动连接;
所述底模组包括与移动件固定连接的所述底模、滑轨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底模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的第一位置沿垂直于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凹陷形成有避让槽,所述导向件移动至所述避让槽内,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底模组处于对接状态。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主轴、转臂、转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转臂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主轴上,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转臂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合模组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合模组连接,转动所述转臂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形成的夹角变化,以驱动所述开合模组在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之间变换,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主轴联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移动件相对所述丝杆上升时的旋转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避让槽形成于所述滑轨上正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基板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齿轮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丝杆固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二齿轮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联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和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之比为预设值。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臂、第一联动轴、第二联动臂、第二联动轴、第三联动轴以及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联动臂的一端固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一联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联动臂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联动轴和所述第三联动轴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联动臂的两端上,所述第二联动轴连接在所述丝杆机构上,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轴和所述第三联动轴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联动轴上的微调座、固设在所述微调座上的轴套、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联动轴上的连接杆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轴套内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微调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驱动臂、驱动轴以及驱动轴承,所述驱动臂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上,所述驱动轴设置在所述驱动臂的另一端,所述驱动轴承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开合模组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中心轴、转动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的左开模、固设在所述左开模上的左连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的右开模以及固设在所述右开模上的右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左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右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主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吹瓶机,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通过开合模组和底模组的配合能够完成吹瓶,具体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开合模组打开为打开状态,并将底模组移动至脱离状态,然后向开合模组内放入瓶坯,之后将底模组移动至对接状态,且将开合模组关闭为关闭状态,然后将瓶坯吹制成型为瓶子,具体的,通过连杆机构能够驱动开合模组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变换,通过丝杆机构能够驱动底模组在对接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变换,而联动机构又可以实现连杆机构和丝杆机构之间的动作的联动,从而使得开合模组与底模组能够同步进行,使得开合模组与底模组的配合精度更高,从而使用该联动结构吹制形成的瓶子成品率更高。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联动结构使用开合模组与底模组通过联动装置联动的结构,从而不会像相关技术中的吹瓶机一样采用滚动轴承与凸轮轨道接触的运转方式,从而可以避免轴承与凸轮轨道的接触点产生巨大冲击力,以避免碰撞的噪音。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联动结构省去了加工难度大的底模凸轮轨道,节约了设备成本,简化底模的结构。此外,用丝杠机构实现底模的升降,配合精度高,可靠性更高。
除此之外,通过设置避让槽至少有两个效果,第一:在冷却退模的时候,最先转动时,底模不会下降,而是转动以移出避让槽,此时,底模相对吹好的瓶子会相对转动,能够使底模与瓶子快速脱离,从而大大提高脱模的效果,而且可防止底模直接下移时将瓶子底部拉扯损坏。第二:在导向件位于避让槽内时,可以起到支撑底模的作用,降低了丝杆和移动件上的螺纹在竖直方向上的压力,不易损坏螺纹,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所述的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开合模组与连杆机构连接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联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丝杆机构和底模组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开合模组;110、机架;120、中心轴;130、左开模;140、左连接轴;150、右开模;160、右连接轴;200、底模组;210、滑轨;211、避让槽;220、底模;230、限位板;300、联动装置;310、连杆机构;311、主轴;312、转臂;313、转轴;314、第一连杆;315、第二连杆;320、丝杆机构;321、丝杆;322、传动组件;3221、基板;3222、第一齿轮;3223、第二齿轮;323、移动件;330、联动机构;331、第一联动臂;332、第一联动轴;333、第二联动臂;334、第二联动轴;335、第三联动轴;336、连接组件;3361、微调座;3362、轴套;3363、连接杆;3364、调节杆;337、驱动臂;338、驱动轴;339、驱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考图1-图5,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为了方便描述,下文中通过联动结构指代本实施例中的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具体地,该联动结构包括开合模组100、底模组200以及联动装置300,开合模组100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底模组200具有与开合模组100对接的对接状态和与开合模组100脱离的脱离状态;联动装置300包括与开合模组100联动的连杆机构310、与底模组200联动的丝杆机构320以及用于使连杆机构310和丝杆机构320联动的联动机构330,连杆机构310能够驱动开合模组100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变换,丝杆机构320能够驱动底模组200在对接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变换。
本实施例中的联动结构,通过开合模组100和底模组200的配合能够完成吹瓶,具体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开合模组100打开为打开状态,并将底模组200移动至脱离状态,然后向开合模组100内放入瓶坯,之后将底模组200移动至对接状态,且将开合模组100关闭为关闭状态,然后将瓶坯吹制成型为瓶子,具体的,通过连杆机构310能够驱动开合模组100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变换,通过丝杆机构320能够驱动底模组200在对接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变换,而联动机构330又可以实现连杆机构310和丝杆机构320之间的动作的联动,从而使得开合模组100与底模组200能够同步进行,使得开合模组100与底模组200的配合精度更高,从而使用该联动结构吹制形成的瓶子成品率更高。
具体地,通过联动装置300能够使得开合模组100在自关闭状态转换为打开状态的同时,底模组200正自对接状态转换为脱离状态;或者开合模组100在自打开状态转换为关闭状态的同时,底模组200正自脱离状态转换为对接状态。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联动结构使用开合模组100与底模组200通过联动装置300联动的结构,而不是像相关技术中的吹瓶机一样采用滚动轴承与凸轮轨道接触的运转方式,从而可以避免轴承与凸轮轨道的接触点产生巨大冲击力,以避免碰撞的噪音。另外,本实施例中的联动结构省去了加工难度大的底模220凸轮轨道,节约了设备成本,简化底模220的结构。此外,用丝杠机构实现底模220的升降,配合精度高,可靠性更高。
请参考图1-图5,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丝杆机构320包括与底模组200螺纹连接的丝杆321、与丝杆321螺纹连接的移动件323以及与丝杆321连接的传动组件322,传动组件322能够驱动丝杆321沿其轴线转动,传动组件322与联动机构330联动连接;具体地,丝杆321与底模220螺纹连接,丝杆321转动能够带动底模220沿着丝杆321的长度方向移动。
请参考图5,进一步地,底模组200包括与移动件323固定连接的底模220、滑轨210以及滑动安装在滑轨210上的导向件,导向件与底模220固定连接,在滑轨210的第一位置沿垂直于滑轨210的长度方向凹陷形成有避让槽211,导向件移动至避让槽211内,在第一位置时,底模组200处于对接状态。
通过设置避让槽211至少有两个效果,第一:在冷却退模的时候,最先转动时,底模220不会下降,而是转动以移出避让槽211,此时,底模220相对吹好的瓶子会相对转动,能够使底模220与瓶子快速脱离,从而大大提高脱模的效果,而且可防止底模220直接下移时将瓶子底部拉扯损坏。第二:在导向件位于避让槽211内时,可以起到支撑底模220的作用,降低了丝杆321和移动件323上的螺纹在竖直方向上的压力,不易损坏螺纹,寿命更长。
请参考图2,在一实施例中,开合模组100包括机架110、设置在机架110上的中心轴120、转动安装在中心轴120上的左开模130、固设在左开模130上的左连接轴140、转动安装在中心轴120上的右开模150以及固设在右开模150上的右连接轴160。本实施例中,通过推、拉左连接轴140可以带动左开模130绕着中心轴120转动,通过推、拉右连接轴160可以带动左开模130绕着中心轴120转动,在左连接轴140和右连接轴160被同时推或同时拉时,能够使得左开模130和右开模150相对打开或相对闭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开合模组100包括机架110、设置在机架110上的中心轴120、转动安装在中心轴120上的左开模130、安装在中心轴120上的右开模150、具有内齿的内齿轮、具有外齿的外齿轮以及啮合连接在内齿轮和外齿轮之间的传动齿轮,外齿轮固设在中心轴120上,内齿轮套设在外齿轮上,内齿轮、外齿轮以及中心轴120的中心轴120线重合,右开模150固设在内齿轮上。本实施例中,主轴311转动能够带动左开模130和内齿轮朝相反的方向转动,进而使得主轴311能够驱动左开模130和右开模150绕中心轴120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从而仅需转动主轴311即可实现开合模组100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变换。
进一步地,底模组200还包括限位板230,限位板230固设在机架110上,并设置在底模220移动的路径上,进而可以避免底模组200移动距离超出预设范围而与开合模组100碰撞。
请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连杆机构310包括主轴311、转臂312、转轴313、第一连杆314和第二连杆315,转臂312的一端转动设置在主轴311上,转轴313设置在转臂312的另一端上,第一连杆314的一端和第二连杆315的一端分别与转动连接在转轴313上,第一连杆314的另一端与开合模组100连接,第二连杆315的另一端与开合模组100连接,联动机构330与主轴311联动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主轴311的转动能够带动转臂312环绕主轴311转动,转臂312的转动又能够带动转轴313以及第一连杆314和第二连杆315环绕主轴311转动,此时,第一连杆314和第二连杆315在位移变化之后会相对转轴313转动,使得第一连杆314和第二连杆315形成的夹角变化,由于第一连杆314的另一端与开合模组100连接,第二连杆315的另一端与开合模组100连接,进而可以使得该开合模组100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变换。
进一步地,第一连杆314的另一端与左连接轴140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3363的另一端与右连接轴160转动连接,主轴311转动设置在机架110上。由于主轴311和中心轴120均安装在机架110上,使得主轴311和中心轴120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从而可以提高连杆机构310驱动中心轴120转动的精度,可提高该联动结构的工作精度。
在另一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连杆机构310包括主连杆、转动连接在主连杆两端上的两个传动连杆,主连杆的中部转动安装在机架110上,两个传动连杆的自由端分别与左开模130和右开模150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连杆机构310同样能够左开模130和右开模150相反转动,以实现开合模组100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转换。
请参考图3,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传动组件322包括基板3221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3222和第二齿轮3223,丝杆321转动设置在基板3221上,第一齿轮3222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丝杆321固设在第一固定槽内,第二齿轮3223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联动机构330连接在第二固定槽内,第一齿轮3222的齿数和第二齿轮3223的齿数之比为预设值,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第一齿轮3222的齿数和第二齿轮3223的齿数之比,进而通过控制丝杆321的转动角度,进而可以控制底模组200的移动距离。大大提高了该联动结构的适用性能,也更加方便安装调节。
具体地,用户可根据需求更换为不同齿数的第一齿轮3222和第二齿轮3223,进而可以调节第一齿轮3222的齿数和第二齿轮3223的齿数之比,从而可以根据需求调节丝杆321的转动角度,进而可以调节底模组200的移动距离。
在某些实施例中(图中未示出),第一齿轮3222和第二齿轮3223之间未啮合,传动组件322还包括分别与第一齿轮3222和第二齿轮3223啮合的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可转动地安装在齿轮轴上,齿轮轴可移动地设置在基板3221上,进而可以通过调节第三齿轮的齿数以调节第一齿轮3222和第二齿轮3223之间的传动比,以根据需求调节丝杆321的转动角度,进而可以调节底模组200的移动距离。另外,由于齿轮轴可移动地设置在基板3221上,进而可以方便地更换不同齿数的第三齿轮,使得第三齿轮的安装更为方便。
请参考图3,在一实施例中,联动机构330包括第一联动臂331、第一联动轴332、第二联动臂333、第二联动轴334、第三联动轴335以及连接组件336,第一联动臂331的一端固设在主轴311上,第一联动轴332转动连接在第一联动臂331的另一端上,第二联动轴334和第三联动轴335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联动臂333的两端上,第二联动轴334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槽内,连接组件336分别与第一联动轴332和第三联动轴335转动连接。本实施例中,主轴311转动能够驱动第一联动臂331环绕主轴311转动,第一联动臂331环绕主轴311转动会导致连接组件336移动,连接组件336移动位置又能够带动第二联动臂333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联动轴334转动,由于第二联动轴334固定安装在第二固定槽内,第二转动轴又能够带动第二齿轮3223转动,从而带动丝杆321转动,最终驱动底模组200在对接状态和脱离状态之间变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省去连接组件336,直接将第二联动臂333和第一联动臂331转动连接,同样能够实现驱动第二齿轮3223转动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该联动结构的适用性能,请参考图4,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36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三联动轴335上的微调座3361、固设在微调座3361上的轴套3362、转动连接在第一联动轴332上的连接杆3363以及螺纹连接在轴套3362内的调节杆3364,调节杆3364的一端与连接杆3363螺纹连接,调节杆3364的另一端抵接在微调座3361上。由于调节杆3364分别与轴套3362和连接杆3363螺纹连接,进而可以调节第一联动轴332和第三联动轴335之间的距离。进而在主轴311转动相同角度的基础上,能够调节第二联动臂333的移动距离,并最终能够调节丝杆321转动的角度,以调节底模组200的移动距离。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杆3364分别与轴套3362和连接杆3363螺纹连接,进而可以提高调节精度,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该联动结构的适用性能,也更加方便用户安装调节。
优选地,丝杆321上设有刻度,以供用户方便准确的调节第一联动轴332和第三联动轴335之间的距离,以提高调节精度。
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联动机构330还包括驱动臂337、驱动轴338以及驱动轴承339,驱动臂337的一端固定安装在主轴311上,驱动轴338设置在驱动臂337的另一端,驱动轴承339套设在驱动轴338上。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轴承339设置在吹瓶机上的凸轮轨道内,驱动轴承339在凸轮轨道内移动时,能够带动驱动轴338转动,且带动驱动臂337转动,从而通过驱动臂337的转动带动主轴311进行转动,最终带动开合模组100和底模组200联动。
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吹瓶机,该吹瓶机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的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进而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吹瓶机噪声更小,精度更高,制成的瓶子成品率更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包括开合模组、底模组以及联动装置,所述开合模组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所述底模组具有与所述开合模组对接的对接状态和与所述开合模组脱离的脱离状态;
所述联动装置包括与所述开合模组联动的连杆机构、与所述底模组联动的丝杆机构以及用于使所述连杆机构和所述丝杆机构联动的联动机构,所述连杆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开合模组在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之间变换,所述丝杆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底模组在所述对接状态和所述脱离状态之间变换;
所述丝杆机构包括与所述底模组螺纹连接的丝杆、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的移动件以及与所述丝杆连接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能够驱动所述丝杆沿其轴线转动,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联动机构联动连接;
所述底模组包括与移动件固定连接的所述底模、滑轨以及滑动安装在所述滑轨上的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与所述底模固定连接,在所述滑轨的第一位置沿垂直于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凹陷形成有避让槽,所述导向件移动至所述避让槽内,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底模组处于对接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主轴、转臂、转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转臂的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主轴上,所述转轴设置在所述转臂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转动连接在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合模组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合模组连接,转动所述转臂能够驱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形成的夹角变化,以驱动所述开合模组在所述打开状态和所述关闭状态之间变换,所述联动机构与所述主轴联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相对所述丝杆上升时的旋转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避让槽形成于所述滑轨上正对于所述第一方向的一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基板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丝杆转动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齿轮上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丝杆固设在所述第一固定槽内,所述第二齿轮上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联动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槽内,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和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之比为预设值。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包括第一联动臂、第一联动轴、第二联动臂、第二联动轴、第三联动轴以及连接组件,所述第一联动臂的一端固设在所述主轴上,所述第一联动轴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联动臂的另一端上,所述第二联动轴和所述第三联动轴分别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联动臂的两端上,所述第二联动轴连接在所述丝杆机构上,所述连接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联动轴和所述第三联动轴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三联动轴上的微调座、固设在所述微调座上的轴套、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联动轴上的连接杆以及螺纹连接在所述轴套内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微调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还包括驱动臂、驱动轴以及驱动轴承,所述驱动臂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主轴上,所述驱动轴设置在所述驱动臂的另一端,所述驱动轴承套设在所述驱动轴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模组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中心轴、转动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的左开模、固设在所述左开模上的左连接轴、转动安装在所述中心轴上的右开模以及固设在所述右开模上的右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左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右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主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9.一种吹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
CN202111389657.8A 2021-11-19 2021-11-19 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及吹瓶机 Active CN1141793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9657.8A CN114179336B (zh) 2021-11-19 2021-11-19 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及吹瓶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89657.8A CN114179336B (zh) 2021-11-19 2021-11-19 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及吹瓶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9336A true CN114179336A (zh) 2022-03-15
CN114179336B CN114179336B (zh) 2022-12-13

Family

ID=80541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89657.8A Active CN114179336B (zh) 2021-11-19 2021-11-19 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及吹瓶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933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0376A (ja) * 2000-04-28 2001-11-06 Nissei Asb Mach Co Ltd ブロー成形機の型締め機構
US20040213870A1 (en) * 2003-04-25 2004-10-28 Bekum Maschinenfabriken Gmbh Blow molding machine
CN102962989A (zh) * 2012-11-22 2013-03-13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吹瓶机边模与底模的联动机构
CN204488550U (zh) * 2014-12-12 2015-07-22 重庆宏立至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带安装支脚的座椅滑轨组件
CN210589831U (zh) * 2019-07-31 2020-05-22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混凝土工程模具
CN210705973U (zh) * 2019-09-19 2020-06-09 张士生 一种结构简单的吹瓶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310376A (ja) * 2000-04-28 2001-11-06 Nissei Asb Mach Co Ltd ブロー成形機の型締め機構
US20040213870A1 (en) * 2003-04-25 2004-10-28 Bekum Maschinenfabriken Gmbh Blow molding machine
CN102962989A (zh) * 2012-11-22 2013-03-13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吹瓶机边模与底模的联动机构
CN204488550U (zh) * 2014-12-12 2015-07-22 重庆宏立至信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带安装支脚的座椅滑轨组件
CN210589831U (zh) * 2019-07-31 2020-05-22 西安科技大学 一种混凝土工程模具
CN210705973U (zh) * 2019-09-19 2020-06-09 张士生 一种结构简单的吹瓶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9336B (zh) 2022-1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32878B (zh) 一种吹瓶机及其底模与开合模动作联动凸轮机构
CN102602033B (zh) 一种高速压力机滑块装模高度调节装置
EP4238738A1 (en) Single mold opening mechanism of a bottle blowing machine
CN209601594U (zh) 一种搬运机械手
CN114179336B (zh) 旋转式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结构及吹瓶机
EP2977169B1 (en) Blow mould with linkage mechanism between single shaft die opening and closing and bottom die clamping
CN113580118A (zh) 一种注塑机运转机械手及其伸缩装置
CN111559067A (zh) 一种底模联动式吹瓶机模组
CN110590137B (zh) 一种西林瓶制瓶机伺服控制成型台
CN110744804A (zh) 一种吹瓶机用底模联动装置
CN209063527U (zh) 一种用于吹瓶机模架联动的连杆机构
CN107932879B (zh) 一种旋转式吹瓶机
WO2020098237A1 (zh) 一种用于吹瓶机模架联动的连杆机构
CN108127897B (zh) 一种吹瓶机、左右模锁止机构及其左右模锁止方法
CN211591267U (zh) 一种吹瓶机的联动机构
CN210851278U (zh) 一种吹瓶机用底模联动装置
CN115090720A (zh) 一种电控伺服折弯机
CN110561803B (zh) 一种高效三轴动态滚压装置
CN211031303U (zh) 一种高效三轴动态滚压装置
CN111645303A (zh) 一种吹瓶机开合模与底模联动的组合连杆机构
CN103737585B (zh) 一种新型五轴组合式机械手
CN111590866A (zh) 一种联动式带缓冲的吹瓶机模组
CN110919529A (zh) 一种电机转子轴加工用自动上料卸料装置
CN212352859U (zh) 一种底模联动式吹瓶机模组
CN217731940U (zh) 一种翻面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