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72909B - 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72909B
CN114172909B CN202111435588.XA CN202111435588A CN114172909B CN 114172909 B CN114172909 B CN 114172909B CN 202111435588 A CN202111435588 A CN 202111435588A CN 114172909 B CN114172909 B CN 1141729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data
access device
equipment
i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3558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72909A (zh
Inventor
杜金星
杜恩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nshida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nshida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nshida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nshida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3558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7290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729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29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729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7290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01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accessing one among a plurality of replicated servers
    • H04L67/1004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 H04L67/1023Server selection for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a hash applied to IP addresses or cos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及系统,属于信息处理及通信技术领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S10,接收接入设备的接入请求数据;S20,响应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交互,基于交互结果建立第一接入队列;S30,基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对所述第一接入队列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接入队列;S40,基于所述第二接入队列建立各接入设备与分布式处理设备的通信;本发明能够确定出更为合理的接入队列,从而使得分布式系统实现负载均衡。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数字化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移动智能终端逐渐普及,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加,使用者对于网络的要求不再局限于最初对信息的了解层面,而是致力于追求更为丰富的视听效应以及网络使用过程中的极致体验。与此同时,服务器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如果这个压力达到服务器无法承受的状态,就会产生崩溃反应。
为了尽可能避免发生这种情况,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分布式接入系统,即利用分布式系统架构来减轻各服务器的处理负荷。例如,专利文献1(CN103686757A)公开了一种多业务数字分布式接入系统,该接入系统包括多业务接入单元MAU、多业务扩展单元MEU、多业务远端单元MRU,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多业务接入单元MAU与多业务扩展单元MEU之间的连接方式设置为通过主从站的方式进行通信连接,以及将所述多业务扩展单元MEU与多业务远端单元MRU之间的连接方式设置为通过主从机的方式进行通信连接;采用如下规则来确定所述多业务接入单元MAU、多业务扩展单元MEU、多业务远端单元MRU的设备编号或地址:将所述多业务接入单元MAU的设备编号固定为预设值;根据所述多业务扩展单元MEU与多业务接入单元MAU的物理连接位置来自动确定所述多业务扩展单元MEU的设备编号;根据所述多业务远端单元MRU与多业务扩展单元MEU的物理连接位置来自动确定所述多业务远端单元MRU的地址;所述多业务接入单元MAU和多业务扩展单元MEU根据确定的设备编号及地址自动进行监控的开站工作,实现在网管中心的自动建站。专利文献2(CN11113167A)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接入服务处理方法,若通过服务网关接收到上层服务发送的服务请求,则通过所述服务网关对当前网元适配器NEA业务集群中的各NEA的负载情况进行分析,并确定第一NEA的业务进程对所述服务请求进行处理;当所述第一NEA的业务进程对所述服务请求进行处理后需要向目标网元下发命令时,通过南向网关将所述第一NEA的业务进程生成的命令发送给所述目标网元;若通过所述南向网关接收到所述目标网元根据所述命令生成的消息,则通过所述南向网关对当前NEA业务集群中的各NEA的负载情况进行分析,并确定第二NEA的业务进程对所述消息进行处理;当所述第二NEA的业务进程对所述消息进行处理后需要向所述上层服务发送处理后的数据时,通过所述服务网关将所述第二NEA的业务进程处理后的数据发送给所述上层服务。专利文献3(CN110958148A)公开了一种分布式接入设备的部署系统,包括:设备公共服务模块、品牌设备接入服务模块和第一接入设备;其中,所述品牌设备接入服务模块包括设备请求接口单元和公共缓存单元;所述设备请求接口单元,用于获取第一接入设备的标识信息;所述设备公共服务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的标识信息,在预设的设备信息库中匹配与所述第一接入设备的标识信息相对应的第一接入设备信息;所述公共缓存单元,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第一接入设备信息,从而实现第一接入设备的接入。
但是,上述所列的分布式接入系统主要依靠的是硬件架构及服务器的负载均衡调节,缺少对接入设备的分析,而移动智能终端等接入设备越来越多,系统的访问客户是海量的、随机的,客户的属性及需求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现有技术中的分布式接入系统仍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无法做到良好的负载均衡,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提升分布式系统的负载均衡效果。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接收接入设备的接入请求数据;
S20,响应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交互,基于交互结果建立第一接入队列;
S30,基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对所述第一接入队列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接入队列;
S40,基于所述第二接入队列建立各接入设备与分布式处理设备的通信。
可选地,步骤S20中,所述响应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交互,包括:
向各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并发送指定的接入测试命令,其中,各接入设备执行所述接入测试命令,并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及接入测试命令的执行结果计算得出第二数据;
接收各接入设备反馈的所述第二数据。
可选地,所述各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及接入测试命令的执行结果计算得出第二数据,包括:
若所述执行结果为接入成功,则计算各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为第一值;
若所述执行结果为接入失败,则计算各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为:Pi=ai(1-pi)/bi,式中,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ai为发送给第i个接入设备的第一数据,ai∈(0,1];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接入成功率;bi为后调系数;
若所述执行结果为非接入成功且非接入失败,则计算各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为:Pi=ai×pi,式中,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ai为发送给第i个接入设备的第一数据,ai∈(0,1];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接入成功率;
将所述第一概率作为所述第二数据。
可选地,各接入设备在发出接入请求数据之前还生成第一随机数据,所述各接入设备还基于所述第一随机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匹配计算;
若所述第一随机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匹配,则调度该接入设备转入下一周期进行接入,并赋值下一周期的第一概率为:Pi=1-a′i+a′i(1-pi)/bi
式中,a′i为第i个接入设备在下一周期的第一数据;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接入成功率;bi为后调系数。
可选地,所述第i个接入设备在下一周期的第一数据a′i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出:
式中,a′i为第i个接入设备在下一周期的第一数据;ai为当前周期发送给第i个接入设备的第一数据,ai∈(0,1];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接入成功率;vi为所述第i个接入设备在执行所述接入测试命令时接通成功期间的平均接通速率。
可选地,所述基于交互结果建立第一接入队列,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数据中的第一概率对各接入设备的初始序号进行修正以获得各接入设备的新序号,基于所述新序号建立所述第一接入队列。
可选地,所述接入请求数据包括接入设备类型;
则步骤S30中,所述基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对所述第一接入队列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接入队列,包括:
将所述第一接入队列中第一概率为第一值的接入设备作为主接入设备,其他接入设备作为次接入设备;
基于所述接入设备类型确定各次接入设备的通信需求指标,基于所述接入设备类型、所述通信需求指标和预设条件将各主接入设备与各次接入设备进行配对分组,进而得出修正后的第一接入序列即第二接入序列;
其中,各分组对应不同的分布式处理设备。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系统,包括处理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连接;其中,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处理模块与接入设备的通信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调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所述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执行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接收接入设备的接入请求数据,响应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交互,基于交互结果建立第一接入队列,基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对所述第一接入队列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接入队列,基于所述第二接入队列建立各接入设备与分布式处理设备的通信。本发明的方案充分考虑了接入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而确定出更为合理的接入队列,以便接通分布式处理设备与对应的接入设备,从而实现整个分布式接入系统的负载均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接收接入设备的接入请求数据;
S20,响应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交互,基于交互结果建立第一接入队列;
S30,基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对所述第一接入队列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接入队列;
S40,基于所述第二接入队列建立各接入设备与分布式处理设备的通信。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本发明在接收到海量接入设备的接入请求之后,并非直接确定各接入设备与分布式处理设备的接通方案,而是先与接入设备进行交互,基于交互结果确定出初步的第一接入队列,再基于接入请求数据对第一接入队列进行修正,从而获得更为合理的第二接入队列,最终基于第二接入队列来接通各接入设备与分布式处理设备的通信。本发明的方案充分考虑了接入设备的相关信息,进而确定出更为合理的接入队列,以便接通分布式处理设备与对应的接入设备,从而实现整个分布式接入系统的负载均衡。
可选地,步骤S20中,所述响应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交互,包括:
向各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并发送指定的接入测试命令,其中,各接入设备执行所述接入测试命令,并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及接入测试命令的执行结果计算得出第二数据;
接收各接入设备反馈的所述第二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端在与接入设备进行交互时,向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和指定的接入测试命令,其中,指定的接入测试命令可以包括指定的接入测试链路及接入测试次数,接入设备就可以基于该接入测试命令通过指定的测试链路与目标分布式处理设备进行指定接入测试次数的连接请求,于是,接入设备就可以获得执行结果,例如,接入成功数据。接着,接入设备就可以基于第一数据及执行接入测试命令的执行结果计算得出第二数据,再将第二数据反馈给处理端,这样,处理端就可以获得接入设备侧的相关信息。
其中,为了使所述执行结果更为准确,目标分布式处理设备可以选择为与接入设备具有更强的匹配性,例如,接入设备A为视频流媒体设备,其对应的分布式处理设备为A类型,则可以将目标分布式处理设备选择为A类型或与A类型接近的分布式处理设备(例如,音频流媒体类型)。另外,对于目标分布式处理设备,其既可以是专职用于测试的分布式处理设备,也可以是分布式系统中工作用的分布式处理设备,如果是工作用的分布式处理设备,则优选处理负荷达到一定比例的,这样可以使得测试结果更有参考价值。
可选地,所述各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及接入测试命令的执行结果计算得出第二数据,包括:
若所述执行结果为接入成功,则计算各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为第一值;
若所述执行结果为接入失败,则计算各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为:Pi=ai(1-pi)/bi,式中,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ai为发送给第i个接入设备的第一数据,ai∈(0,1];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接入成功率;bi为后调系数;
若所述执行结果为非接入成功且非接入失败,则计算各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为:Pi=ai×pi,式中,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ai为发送给第i个接入设备的第一数据,ai∈(0,1];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接入成功率;
将所述第一概率作为所述第二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设备执行接入测试命令的结果包括成功、失败、部分成功三种情况,三种情况可以通过成功率阈值来区分,例如,如果成功率为90%以上则划定为成功,成功率为10%以下则划定为失败,其余情况为部分成功,当然,该划分方式仅为举例示意,并非用于表示仅限定于该种划分方式,即不用于限定保护范围。各接入设备在发起接入请求时的接入请求数据可以包含时刻数据,处理端据此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确定各接入设备的初始序号,而上述不同的执行结果可以决定对应接入设备是否还维持在当前位置上,即是还为其保留初始序号,还是将其按照一定的规则往后调整。具体而言:若执行结果为接入成功,说明该接入设备与指定的分布式处理设备的接通成功率较高,此时将该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设置为预设的第一值(例如可以为100%),即使其保持在当前序号位置处,即不将其后调;若执行结果为接入失败,则说明该接入设备与指定的分布式处理设备的接通成功率较低,则将该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设置为Pi=ai(1-pi)/bi,即将其后调;而对于接入成功率中等的接入设备来说,则将该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设置为Pi=ai×pi。可见,本发明的方案对各接入设备的序号位置进行了分情况的分析,进而有利于获得更为良好的接通序列。
可选地,各接入设备在发出接入请求数据之前还生成第一随机数据,所述各接入设备还基于所述第一随机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匹配计算;
若所述第一随机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匹配,则调度该接入设备转入下一周期进行接入,并赋值下一周期的第一概率为:Pi=1-a′i+a′i(1-pi)/bi
式中,a′i为第i个接入设备在下一周期的第一数据;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接入成功率;bi为后调系数。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入设备在发出接入请求数据之前还生成第一随机数据,在接收到处理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之后,就可以进行匹配性计算,只有在匹配性计算合理时才考虑将其放置于第一接通序列,如此,就可以限制进入第一接通序列的接入设备的数量,避免即便进行均衡负载调控也不能保证分布式处理设备的超负荷甚至奔溃的情况出现,当然,该种方式可以在周期内接收到的接入设备超出了警戒阈值时才执行。其中,第一随机数据与第一数据均可以是[0,1],而设置的匹配规则可以是第一随机数据大于第一数据时判定为不匹配,具体的匹配规则可以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自由确定,本申请不作限定;但是,需要通过一定的措施来确保第一随机数据是在接入设备发起接入请求之前生成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获得处理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之后基于匹配原则而针对性生成符合匹配原则的第一随机数据的作弊行为的出现,作为一种改进,匹配原则也可以与第一数据一同发送给接入设备,且第一数据和匹配原则也是随机生成的,这样进一步降低了作弊现象的发生概率。
另外,对于那些没有通过匹配性计算的接入设备来说,则将其划入下一周期进行接入,但将其在下一周期的第一概率设置为Pi=1-ai+ai(1-pi)/bi,这样使得该接入设备可以在下一周期获得相对较高的第一概率,同时,该第一概率可以对应于该接入设备在当前周期的初始序号,例如,接入设备A在当前周期的初始序号为102,则将其划入下一周期时,设置其初始序号仍然为102,同时其保持于102位置的第一概率为Pi=1-a′i+a′i(1-pi)/bi。这样,对于这类接入设备来说,也达到了一种相对的平衡,使其可以在下一周期获得较为良好的接通优先级。
可选地,所述第i个接入设备在下一周期的第一数据a′i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出:
式中,a′i为第i个接入设备在下一周期的第一数据;ai为当前周期发送给第i个接入设备的第一数据,ai∈(0,1];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接入成功率;vi为所述第i个接入设备在执行所述接入测试命令时接通成功期间的平均接通速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接入设备被划入下一周期的接入队列时,本发明除了通过调优的第一概率的公式来增强其处于靠前序号位置之外,还对第一数据进行了调整,通过将原先发送给接入设备的第一数据ai替换为a′i,这更有利于接入设备在该下一周期时获得合理的队列序号。
可选地,所述基于交互结果建立第一接入队列,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数据中的第一概率对各接入设备的初始序号进行修正以获得各接入设备的新序号,基于所述新序号建立所述第一接入队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出各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之后,就可以基于第一概率进行重新排序,其中,第一概率为第一值的接入设备保持当前位置不变,而对于其它接入设备则基于第一概率来确定其新序号,从而完成了第一接入队列的建立。
其中,由于成功率中等时的第一概率相比于第一值要小,但相比于接通失败的第一概率要大,于是,本发明的能够分情况合理的确定各接入设备的序号位置,而且接通成功的接入设备可以保持在各自位置,而接通失败和部分成功的接入设备可以基于各自的第一概率值来修正各自的初始序号位置最终获得合理的位置,本发明的方案同时兼顾了先来后到和接通成功率,使得整体确定出的第一接通序列更为合理。
可选地,所述接入请求数据包括接入设备类型;
则步骤S30中,所述基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对所述第一接入队列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接入队列,包括:
将所述第一接入队列中第一概率为第一值的接入设备作为主接入设备,其他接入设备作为次接入设备;
基于所述接入设备类型确定各次接入设备的通信需求指标,基于所述接入设备类型、所述通信需求指标和预设条件将各主接入设备与各次接入设备进行配对分组,进而得出修正后的第一接入序列即第二接入序列;
其中,各分组对应不同的分布式处理设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确定出第一接入序列之后,本发明的实施例仍然没有直接基于第一接入序列直接接通分布式处理设备与各接入设备,而是继续基于接入请求类型来将各接入设备进行分组,以实现具有相同或类似接入请求类型的接入设备可以分为一组,进而以组为单位整体匹配出对应的分布式处理设备。同时,对于主接入设备一般会优先保障其通信优先级,但是,次接入设备也应答在此基础上获得相对合理的通信资源。针对于此,本发明还基于接入设备类型确定各次接入设备的通信需求指标,再基于通信需求指标和预设条件将各主接入设备与各次接入设备进行配对分组。
下面以通信需求指标为最大通信速率来举例说明,
首先,基于接入设备的所述接入设备类型确定主、次接入设备的各项通信指标,并采用如下计算公式计算次接入设备的最大通信速率:
式中,Vj为分组内第j个次接入设备的最大通信速率;W为分布式处理处理设备对应的信道j的信道宽度;为主接入设备在信道j中的衰减系数,/>为次接入设备在信道j中的衰减系数;Hfir为主接入设备的信号功率,Hsec为次接入设备的信号功率;/>为信道j中噪声的方差值;
然后,判断最大通信速率Vj是否大于理论限值,若是,则使其保持在该分组内,否则选择其它分组。
于是,本发明的方案是先将主接入设备作为各分组的首节点,然后再将与各主接入设备的接入设备类型相同或类似的次接入设备纳入对应组内,最后再基于通信需求指标和预设条件对组内无法获得通信保障的次接入设备进行调整,以选择更合适的其它分组。经过上述步骤即可获得最终的第二接入序列,此时,处理端只需基于各组中主接入设备的接入设备类型匹配合理的分布式处理设备,进而将组内的各接入设备与该分布式处理设备接通即可。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系统(100),包括处理模块(101)、存储模块(102)、通信模块(103),所述处理模块(101)分别与所述存储模块(102)和所述通信模块(103)连接;其中,
所述存储模块(102),用于存储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所述通信模块(103),用于实现所述处理模块(101)与接入设备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模块(101),用于通过调用所述存储模块(102)中的所述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执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
该实施例中的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系统的具体功能参照上述实施例一,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系统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存储模块(102)、实施例三中的存储器、实施例四中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均可为,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等。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

1.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接收接入设备的接入请求数据;
S20,响应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交互,基于交互结果建立第一接入队列;
S30,基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对所述第一接入队列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接入队列;
S40,基于所述第二接入队列建立各接入设备与分布式处理设备的通信;
所述基于交互结果建立第一接入队列,包括:
基于所述第二数据中的第一概率对各接入设备的初始序号进行修正以获得各接入设备的新序号,基于所述新序号建立所述第一接入队列;
所述接入请求数据包括接入设备类型;
则步骤S30中,所述基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对所述第一接入队列进行修正,以得到第二接入队列,包括:
将所述第一接入队列中第一概率为第一值的接入设备作为主接入设备,其他接入设备作为次接入设备;
基于所述接入设备类型确定各次接入设备的通信需求指标,基于所述接入设备类型、所述通信需求指标和预设条件将各主接入设备与各次接入设备进行配对分组,进而得出修正后的第一接入序列即第二接入序列;
其中,各分组对应不同的分布式处理设备;
步骤S20中,所述响应于所述接入请求数据与所述接入设备进行交互,包括:
向各接入设备发送第一数据,并发送指定的接入测试命令,其中,各接入设备执行所述接入测试命令,并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及接入测试命令的执行结果计算得出第二数据;
接收各接入设备反馈的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各接入设备基于所述第一数据及接入测试命令的执行结果计算得出第二数据,包括:
若所述执行结果为接入成功,则计算各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为第一值;
若所述执行结果为接入失败,则计算各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为:
Pi=ai(1-pi)/bi,式中,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ai为发送给第i个接入设备的第一数据,ai∈(0,1],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接入成功率;bi为后调系数;
若所述执行结果为非接入成功且非接入失败,则计算各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为:Pi=ai×pi,式中,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第一概率;ai为发送给第i个接入设备的第一数据,ai∈(0,1];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接入成功率;
将所述第一概率作为所述第二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各接入设备在发出接入请求数据之前还生成第一随机数据,所述各接入设备还基于所述第一随机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进行匹配计算;
若所述第一随机数据与所述第一数据不匹配,则调度该接入设备转入下一周期进行接入,并赋值下一周期的第一概率为:Pi=1-a′i+a′i(1-pi)/bi
式中,a′i为第i个接入设备在下一周期的第一数据;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接入成功率;bi为后调系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个接入设备在下一周期的第一数据a′i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得出:
式中,a′i为第i个接入设备在下一周期的第一数据;ai为当前周期发送给第i个接入设备的第一数据,ai∈(0,1];pi为第i个接入设备的接入成功率;vi为所述第i个接入设备在执行所述接入测试命令时接通成功期间的平均接通速率。
4.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系统,包括处理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所述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存储模块和所述通信模块连接;其中,
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存储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实现所述处理模块与接入设备的通信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通过调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所述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5.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有可执行程序代码的存储器;
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6.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435588.XA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17290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5588.XA CN114172909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5588.XA CN114172909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2909A CN114172909A (zh) 2022-03-11
CN114172909B true CN114172909B (zh) 2024-01-30

Family

ID=80481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35588.XA Active CN114172909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7290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5736B1 (en) * 1998-12-11 2003-03-1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riably delaying access reques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9600429A (zh) * 2018-11-28 2019-04-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分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00324A (zh) * 2018-11-23 2019-04-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视频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31094A (zh) * 2019-11-06 2020-04-17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IoT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78436A (zh) * 2019-12-18 2020-04-28 上海金仕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0486A (zh) * 2020-07-30 2020-11-1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任务选取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25620A (zh) * 2021-02-24 2021-06-08 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的任务调度系统和方法
CN113127904A (zh) * 2021-04-26 2021-07-16 北京中启赛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控制策略智能优化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15008A (ja) * 2005-10-20 2007-05-10 Toshiba Corp アクセス優先順位設定装置及び方法
CA2951454A1 (en) * 2015-12-16 2017-06-16 Wal-Mart Stores, Inc. Publisher-subscriber queue provisioning
US11531493B2 (en) * 2019-12-19 2022-12-20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Request throttling in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35736B1 (en) * 1998-12-11 2003-03-1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riably delaying access request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9600324A (zh) * 2018-11-23 2019-04-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视频通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00429A (zh) * 2018-11-28 2019-04-09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分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31094A (zh) * 2019-11-06 2020-04-17 远景智能国际私人投资有限公司 IoT系统中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78436A (zh) * 2019-12-18 2020-04-28 上海金仕达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930486A (zh) * 2020-07-30 2020-11-1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任务选取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25620A (zh) * 2021-02-24 2021-06-08 北京润尼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分布式的任务调度系统和方法
CN113127904A (zh) * 2021-04-26 2021-07-16 北京中启赛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控制策略智能优化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72909A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0005A (zh) 一种防御微服务雪崩效应的方法
CN109729131A (zh) 一种应用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US20140122574A1 (en) Remot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adaptive sess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CN112261135A (zh) 基于一致性协议的节点选举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US20230161541A1 (en) Screen proj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10802896B2 (en) Rest gateway for messaging
CN111949404B (zh) 调整服务器负载的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
EP4329358A1 (en) Network slice self-optimiz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US11271714B2 (en) Time synchronization system, time master, management master, and time synchronization method
CN114172909B (zh) 一种智能分布式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5868002B (zh) 一种用于在分布式计算中处理重发请求的方法与设备
CN111614526B (zh) 一种hinoc链路快速维护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US9692685B2 (en) Heterogeneous network system, network apparatus, and rendezvous path selection method thereof
US10104571B1 (en)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data using a designated device
CN111901425B (zh) 基于Pareto算法的CDN调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9788222B2 (en) Network, and network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5119230A (zh) 确定主设备和从设备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33744B (zh) 一种会议状态显示方法、会议状态更新方法及装置
CN103905341A (zh) 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873001A (zh) 一种基于http请求分类的负载均衡优化方法
CN110971716B (zh) 地址配置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10263A (zh) 云平台中的虚拟机的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300966A (zh) 流量控制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电子设备
CN110941404A (zh) 激光打印机的共享打印方法及系统
CN111092959A (zh) 一种集群中服务器的请求处理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210, Liangji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0120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Jinshida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0 Liangjing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Kingstar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