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67641B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67641B
CN114167641B CN202111492593.4A CN202111492593A CN114167641B CN 114167641 B CN114167641 B CN 114167641B CN 202111492593 A CN202111492593 A CN 202111492593A CN 114167641 B CN114167641 B CN 1141676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electrode layer
dimming
polarizer
absorption ax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925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67641A (zh
Inventor
梅新东
叶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925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67641B/zh
Priority to US17/622,002 priority patent/US20230176418A1/en
Priority to PCT/CN2021/138390 priority patent/WO202310297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167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76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676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676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23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a switchable viewing angl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based on 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s, e.g. microencapsulated liquid crystals
    • G02F1/13345Network or three-dimensional g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1Polar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 of polariser or analyser ax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7Surface-induced orientation of the liquid crystal molecules, e.g. by alignment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第一调光元件,设置在面板主体一侧,第一调光元件具有第一配向方向;第二调光元件设置在面板主体远离第一调光元件一侧或第一调光元件与面板主体之间,第二调光元件具有第二配向方向,第一配向方向与第二配向方向垂直。通过设置调光元件使显示面板可在多种模式之间切换,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适用性,并且在特定模式下具有防偷窥作用。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个人信息的保护。在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类具有防偷窥功能的显示装置应运而生,这类显示装置可以仅让处于正视角的用户观看到显示装置所显示的画面,而处于侧面视角的旁观者无法观看显示画面,从而达到了保护用户隐私的效果。
目前,可以在显示装置的出光侧形成光栅结构,通过该光栅结构减小显示装置可视角范围,以实现防偷窥功能。但是,在显示装置的出光侧形成光栅结构后,该显示装置会始终处于防窥显示模式,使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式过于单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设置调光元件使显示面板可在多种模式之间切换,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适用性,并且在特定模式下具有防偷窥作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面板主体;
第一调光元件,设置在所述面板主体一侧,所述第一调光元件具有第一配向方向;
第二调光元件,设置在所述面板主体远离所述第一调光元件一侧或所述第一调光元件与所述面板主体之间,所述第二调光元件具有第二配向方向,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与第二配向方向垂直。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光元件包括第一偏光片和第一调光液晶层,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一调光液晶层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偏光片具有第一吸收轴方向,所述第一调光液晶层包括第一聚合物网络以及分布于所述第一聚合物网络中的第一液晶分子,所述第一聚合物网络沿所述第一配向方向排布,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吸收轴方向平行,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法线方向倾斜。
可选的,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第一调光液晶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极层,以及所述第一调光液晶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不通电时,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一配向方向排布;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通电时,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沿第一目标方向排布,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一目标方向相异。
可选的所述第二调光元件包括第二偏光片和第二调光液晶层,所述第二偏光片和所述第二调光液晶层层叠设置,所述第二偏光片具有第二吸收轴方向,所述第二调光液晶层包括第二聚合物网络以及分布于所述第二聚合物网络中的第二液晶分子,所述第二聚合物网络沿所述第二配向方向排布,所述第二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吸收轴方向垂直,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法线方向倾斜。
可选的,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第二调光液晶层之间设置有第三电极层,以及所述第二调光液晶层远离所述第三电极层一侧设置有第四电极层;
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不通电时,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二配向方向排布;
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通电时,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沿第二目标方向排布,所述第二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目标方向相异。
可选的,在分享模式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通电,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一目标方向排布,以及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通电,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二目标方向排布。
可选的,在单显模式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通电,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一目标方向排布,以及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不通电,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二配向方向排布;或者,
在所述单显模式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不通电,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一配向方向排布,以及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通电,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二目标方向排布。
可选的,在双显模式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通电,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一目标方向排布,以及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通电,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二目标方向排布,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通电的时序与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通电的时序按照显示画面的帧数逐帧交替。
可选的,分享模式和单显模式对应的显示画面的显示频率相同,双显模式是分享模式和/或单显模式对应的显示画面的显示频率的两倍。
可选的,所述面板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偏光片和第四偏光片,所述第三偏光片具有第三吸收轴方向,所述第四偏光片具有第四吸收轴方向;
所述第一调光元件和所述第二调光元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三偏光片远离所述第四偏光片一侧,所述第一吸收轴方向、所述第二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三吸收轴方向平行;或者,
所述第一调光元件和所述第二调光元件均设置在所述第四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三偏光片一侧,所述第一吸收轴方向、所述第二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四吸收轴方向平行;或者,
所述第一调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偏光片远离所述第四偏光片一侧,所述第二调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四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三偏光片一侧,所述第一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三吸收轴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四吸收轴方向平行;或者,
所述第一调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四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三偏光片一侧,所述第二调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偏光片远离所述第四偏光片一侧,所述第一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四吸收轴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三吸收轴方向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光元件包括第一偏光片,所述第二调光元件包括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具有第一吸收轴方向,所述第二偏光片具有第二吸收轴方向,所述第一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一配向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向方向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调光元件、所述第二调光元件以及所述面板主体之间通过透明光学胶粘接,或者所述第一调光元件、所述第二调光元件以及所述面板主体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一侧。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准直背光源。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阴极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偏光层和基板,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光源,所述多个光源用于发出均匀的光线,所述多个光源按照阵列排布;和
所述面板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面板主体、第一调光元件和第二调光元件,第一调光元件设置在面板主体一侧,第一调光元件具有第一配向方向,第二调光元件设置在面板主体远离第一调光元件一侧或第一调光元件与面板主体之间,第二调光元件具有第二配向方向,第一配向方向与第二配向方向垂直。通过设置调光元件使显示面板可在多种模式之间切换,提高了显示面板的适用性,并且在特定模式下具有防偷窥作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场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场景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场景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相关技术中,在用户观看显示面板的过程中具有多个视线方向,比如从正面观看显示面板的正视线方向,从侧面观看显示面板的侧视线方向,其中,测试线方向可以包括第一视线方向和第二视线方向,第一视线方向可以为从显示面板的左侧观看的视线方向,第二视线方向可以为从显示面板的右侧观看的视线方向。
在通常的显示面板防偷窥功能的应用过程中,用户可以在正视线方向观看到显示面板所显示的画面,而在侧视线方向无法观看到显示面板所显示的画面,其防偷窥功能是在正视线方向和侧视线方向之间的切换,而无法在某一特定视线方向起到防偷窥作用。比如在一应用场景中诸如车载中控显示面板,基于安全和隐私等因素需要,在主驾驶位的用户不需要观看显示画面而影响开车,而处于副驾驶位的用户可以观看显示画面,而二者均处于侧视线方向,因此,需要对某一特定视线方向下进行防偷窥诸如使主驾驶位观看不到显示画面。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请参阅图1及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场景示意图。其中,显示面板100可应用于显示装置,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面板主体110、第一调光元件120以及第二调光元件130。
其中,第一调光元件120设置在面板主体110的一侧,第一调光元件120具有第一配向方向121。第二调光元件130设置在面板主体110远离第一调光元件120一侧,或者第二调光元件130设置在第一调光元件120与面板主体110之间,第二调光元件130具有第二配向方向131,其中,第一配向方向121和第二配向方向131相互垂直。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显示面板100应用的显示装置为液晶显示装置,则第一调光元件120对应的第一配向方向121以及第二调光元件130对应的第二配向方向131是通过分别设置配向层实现的,而如果显示面板100应用的显示装置为LED或OLED等显示装置,则不需要设置配向层而显示装置本身具有配向方向。
第一调光元件120、第二调光元件130以及面板主体110之间可以通过透明光学胶粘接,如OCA或OCR等透明光学胶,也可以使第一调光元件120、第二调光元件130以及面板主体110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如图2所示,处于观测位A的第一视线方向10与第二配向方向131垂直,且与第一配向方向121呈锐角;处于观测位B的第二视线方向20与第一配向方向121垂直,且与第二配向方向呈锐角。上述锐角可以为45度夹角,也可以为其他适合用户观看的视角,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满足处于不同观测位对应的不同视线方向的用户的不同观看需求,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具有多种显示模式,如分享模式、单显模式以及双显模式等。在分享模式下,第一视线方向10和第二视线方向20均可接收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画面;在单显模式下,第一视线方向10或第二视线方向20可接收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画面;在双显模式下,第一视线方向10和第二视线方向20接收到显示面板100显示的画面不同。
其中,在第一单显模式下,处于第一视线方向10的用户a观看到显示画面,而处于第二视线方向20的用户b无法观看到显示画面;或者在第二单显模式下,处于第一视线方向10的用户a看不到显示画面,而处于第二视线方向20的用户b能看到显示画面,从而使得在不同单显模式下,可以对某一视线方向起到防偷窥作用。
进一步地,在实现防偷窥功能的基础上,如果第一视线方向10在第二单显模式下无法观看到显示画面,而用户A想通过显示面板100观看某些画面时,可以使第一视线方向10的显示画面与第二视线方向20的显示画面不同,从而达到两个视线方向相互防偷窥效果,但并未影响用户a和用户b的使用显示面板100,从而满足不同用户的观看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当未通过第一调光元件120和第二调光元件130进行调光时,显示面板100处于窄视角模式,即只有正视线方向可以观看到显示画面。而在显示面板100处于宽视角模式下,即侧视线方向,可以通过调光元件来实现上述多种模式的切换,如第一调光元件120和第二调光元件130均进行调光,以使显示面板100处于分享模式;第一调光元件120进行调光,且第二调光元件130未进行调光,或者第一调光元件120未进行调光,且第二调光元件130进行调光,以使显示面板100处于单显模式;第一调光元件120和第二调光元件130均进行调光,但二者调光的时序不同,以使显示面板100处于双显模式。
为实现通过调光元件使显示面板100在分享模式、单显模式和双显模式之间的切换,请继续参阅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调光元件120包括第一偏光片122和第一调光液晶层123,第一偏光片122和第一调光液晶层123层叠设置,第一偏光片122具有第一吸收轴方向1221,第一调光液晶层123包括第一聚合物网络1231以及分布于第一聚合物网络1231中的第一液晶分子1232,其中,第一聚合物网络1231沿第一配向方向121排布,第一配向方向121与第一吸收轴方向1221平行,且相对于第一偏光片122的法线方向倾斜,第一液晶分子1232沿第一聚合物网络1231排布方向进行排布即第一配向方向121,且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与第一配向方向121呈锐角。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一配向方向121在制程中,会得到沿第一配向方向121排布的第一聚合物网络1231,第一配向方向121为在配向过程中形成的预倾角方向。
第二调光元件130包括第二偏光片132和第二调光液晶层133,第二偏光片132具有第二吸收轴方向1321,第二调光液晶层133包括第二聚合物网络1331以及分布于第二聚合物网络1331中的第二液晶分子1332,其中,第二聚合物网络1331沿第二配向方向131排布,第二配向方向131与第二吸收轴方向1321垂直,且相对于第二偏光片132的法线方向倾斜,第二液晶分子1332沿第二聚合物网络1331排布方向进行排布即第二配向方向131,且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与第二配向方向131呈锐角。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配向方向131在制程中,会得到沿第二配向方向131排布的第二聚合物网络1331,第二配向方向131为在配向过程中形成的预倾角方向。
进一步地,第一偏光片122与第一调光液晶层123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极层124,以及第一调光液晶层123远离第一电极层124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极层125。在第一电极层124和第二电极层125之间不通电时,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沿第一配向方向121排布;在第一电极层124和第二电极层125之间通电时,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方向沿第一目标方向排布,第一配向方向121与第一目标方向相异,其中,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沿第一配向方向121排布时显示面板100的视角小于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方向沿第一目标方向排布时显示面板100的视角。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电极层124和第二电极层125之间不通电时,沿第一偏光片122的法线方向入射的第一光线可通过第一偏光片122,且沿倾斜于第一偏光片122的法线方向入射的第二光线被第一偏光片122阻挡或部分阻挡;而在第一电极层124和第二电极层125之间通电时,由于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方向与第一配向方向121相异,以使得更多的光线可以通过第一偏光片122,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视角范围,即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方向沿第一目标方向排布时显示面板100的视角大于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沿第一配向方向121排布时显示面板100的视角。具体地,第一电极层124与第二电极层125之间的电压差小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沿第一配向方向121排布,第一电极层124与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压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沿第一目标方向排布,且该第一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调光液晶层123的第一聚合物网络1231沿第一配向方向121排布,且第一配向方向121相对于第一偏光片122的法线方向倾斜,进而可以给第一液晶分子1232提供一个定向作用,使得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也倾斜于第一配向方向121,由于第一液晶分子1232本身对于光线的偏转特性,进而使得第一光线通过第一偏光片122,以及使得第二光线被第一偏光片122阻挡或部分阻挡。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00能对不同方向的光线进行选择性透过,进而起到特定视角防偷窥作用。比如,在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沿第一配向方向121排布时,穿过第一偏光片122的光线无法被处于与其对应的观测位B的第二视线方向20所接收到,从而对用户b起到防偷窥作用。
由于第一光线沿第一偏光片122的法线方向入射,在三维空间内,第一光线与第一液晶分子1232处于同一平面内,且第一光线偏振方向只通过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因此,第一光线通过第一调光液晶层123后不发生相位差,即不发生偏转,可通过第一偏光片122。
第二光线沿倾斜于第一偏光片122的法线方向入射,在三维空间内,第二光线的偏振方向与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呈一定的角度,因此,第二光线通过第一调光液晶层123后将发生相位差,即发生偏转,且偏振方向发生改变,进而无法直接通过第一偏光片122。若第二光线偏转后的光线的偏振方向垂直于第一偏光片122的排布方向,则该光线将被第一偏光片122完全阻挡,此时,只有正视线方向可以观看到显示面板所显示的画面,而对处于侧视线方向的第二视线方向起到防窥作用;若第二光线偏转后的光线的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122的排布方向呈锐角,则沿第一偏光片122的排布方向分解的部分光线可以通过第一偏光片122,此时,正视线方向正常观看显示面板100,在第二视线方向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会较暗。
当第一电极层124与第二电极层125之间通电时,可以控制第一液晶分子1232发生偏转,使得第一液晶分子1232沿第一目标方向排布,且第一目标方向与第一配向方向121相异,以使第一调光元件120对显示面板100进行调光。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当第一液晶分子1232为正性液晶时,则第一目标方向平行于第一偏光片122的法线方向,此时,第一光线与第二光线的偏振方向均平行于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短轴,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在通过第一调光液晶层123时,均不发生偏转,则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均可通过第一偏光片122,从而使得处于第二视线方向20的用户b可以观看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画面。
另外,当第一液晶分子1232为负性液晶时,则第一目标方向垂直于第一偏光片122的法线方向,此时,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的偏振方向均平行于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在通过第一调光液晶层123时,均不发生偏转,则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均可通过第一偏光片122,从而使得处于第二视线方向20的用户b可以观看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电极层124和第二电极层125之间通电后,由于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排布方向与第一聚合物网络1231的排布方向不同,进而第一光线和第二光线在通过第一调光液晶层123时,均会发生散射,使得出射光的视角范围更加均匀化,从而提高处于第二视线方向20的用户b观看到的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
同理,第二偏光片132与第二调光液晶层133之间设置有第三电极层134,以及第二调光液晶层133远离第三电极层134一侧设置有第四电极层135。在第三电极层134和第四电极层135之间不通电时,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沿第二配向方向131排布;在第三电极层134和第四电极层135之间通电时,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方向沿第二目标方向排布,第二配向方向131与第二目标方向相异,其中,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沿第二配向方向131排布时显示面板100的视角小于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方向沿第二目标方向排布时显示面板100的视角。具体地,第三电极层134与第四电极层135之间的电压差小于第二预设阈值时,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沿第二配向方向131排布,第三电极层134与第四电极层135之间的电压差大于第一预设阈值时,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沿第二目标方向排布,且该第二预设阈值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电极层134和第四电极层135之间不通电时,沿第二偏光片132的法线方向入射的第三光线可通过第二偏光片132,且沿倾斜于第二偏光片132的法线方向入射的第四光线被第二偏光片132阻挡或部分阻挡;而在第三电极层134和第四电极层135之间通电时,由于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方向与第二配向方向131相异,以使得更多的光线可以通过第二偏光片132,从而提高显示面板100的视角范围,即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方向沿第二目标方向排布时显示面板100的视角大于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沿第二目标方向排布时显示面板100的视角。
本实施例中将第二调光液晶层133的第二聚合物网络1331沿第二配向方向131排布,且第二配向方向131相对于第二偏光片132的法线方向倾斜,进而可以给第二液晶分子1332提供一个定向作用,使得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也倾斜于第二配向方向131,由于第二液晶分子1332本身对于光线的偏转特性,进而使得第三光线通过第二偏光片132,以及使得第四光线被第二偏光片132阻挡或部分阻挡。从而使得显示面板100能对不同方向的光线进行选择性透过,进而起到特定视角防偷窥作用。比如,在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沿第二配向方向131排布时,穿过第二偏光片132的光线无法被处于与其对应的观测位A的第一视线方向10所接收到,从而对用户a起到防偷窥作用。
由于第三光线沿第二偏光片132的法线方向入射,在三维空间内,第三光线与第二液晶分子1332处于同一平面,且第三光线偏振方向只通过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因此,第三光线通过第二调光液晶层133后不发生相位差,即不发生偏转,可通过第二偏光片132。
第四光线沿倾斜于第二偏光片132的法线方向入射,在三维空间内,第四光线的偏振方向与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呈一定的角度,因此,第四光线通过第二调光液晶层133后将发生相位差,即发生偏转,且偏振方向发生改变,进而无法直接通过第二偏光片132。若第四光线偏转后的光线的偏振方向垂直于第二偏光片132的排布方向,则该光线将被第二偏光片132完全阻挡,此时,只有正视线方向可以观看到显示面板所显示的画面,而对处于侧实现方向的第一视线方向起到防窥作用;若第四光线偏转后的光线的偏振方向与第二偏光片132的排布方向呈锐角,则沿第二偏光片132的排布方向分解的部分光线可以通过第二偏光片132,此时,正视线方向正常观看显示面板100,在第一视线方向显示面板100的显示亮度会较暗。
当第三电极层134与第四电极层135之间通电时,可以控制第二液晶分子1332发生偏转,使得第二液晶分子1332沿第二目标方向排布,且第二目标方向与第二配向方向131相异,以使第二调光元件130对显示面板100进行调光。
请继续参阅图3,当第二液晶分子1332为正性液晶时,则第二目标方向平行于第二偏光片132的法线方向,此时,第三光线与第四光线的偏振方向均平行于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短轴,第三光线和第四光线在通过第二调光液晶层133时,均不发生偏转,则第三光线和第四光线均可通过第二偏光片132,从而使得处于第一视线方向10的用户a可以观看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画面。
另外,当第二液晶分子1332为负性液晶时,则第二目标方向垂直于第二偏光片132的法线方向,此时,第三光线和第四光线的偏振方向均平行于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第三光线和第四光线在通过第二调光液晶层133时,均不发生偏转,则第三光线和第四光线均可通过第二偏光片132,从而使得处于第一视线方向10的用户a可以观看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画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三电极层134和第四电极层135之间通电后,由于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排布方向与第二聚合物网络1331的排布方向不同,进而第三光线和第四光线在通过第二调光液晶层133时,均会发生散射,使得出射光的视角范围更加均匀化,从而提高处于第一视线方向10的用户a观看到的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1,其中,面板主体110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偏光片141和第四偏光片142,第三偏光片141具有第三吸收轴方向1411,以及第四偏光片142具有第四吸收轴方向1421,通过第三偏光片141、面板主体110以及第四偏光片142的层叠设置可以实现面板主体110的正常显示功能,并通过调光元件的调光使得显示面板100在不同显示模式下切换,在提高适用性的同时起到了防偷窥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光元件120和第二调光元件130可以均设置在第三偏光片141远离第四偏光片142一侧,其中,第一吸收轴方向1221、第二吸收轴方向1321与第三吸收轴1411方向平行,因此穿过第三偏光片141的光线可以完全或部分穿过第一偏光片122以及第二偏光片132,从而实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功能。
可以理解的是,当光线由第三偏光片141一侧射出,则说明第三偏光片141处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面一侧,即从第三偏光片141一侧可以观看到显示画面,因此,将第一调光元件120和第二调光元件130设置在第三偏光片141远离第四偏光片142一侧。
但是,显示面板100也可以将第四偏光片142一侧作为显示面,即从第四偏光片142一侧可以观看到显示画面。因此,可以将第一调光元件120和第二调光元件130均设置在第四偏光片142远离第三偏光片141一侧,其中,为实现显示功能,第一吸收轴方向1221、第二吸收轴方向1321与第四吸收轴方向1421平行。
当然,显示面板100也可以具有双面显示功能,即从第三偏光片141和第四偏光片142一侧均可以观看到显示画面。因此,可以将第一调光元件120设置在第三偏光片141远离第四偏光片142一侧,第二调光元件130设置在第四偏光片142远离第三偏光片141一侧,其中,第一吸收轴方向1221与第三吸收轴方向1411平行,第二吸收轴方向1321与第四吸收轴方向1421平行;或者可以将第一调光元件120设置在第四偏光片142远离第三偏光片141一侧,第二调光元件130设置在第三偏光片141远离第四偏光片142一侧,其中,第一吸收轴方向1221与第四吸收轴方向1421平行,第二吸收轴方向1321与第三吸收轴方向1411平行。
可以理解的是,在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只设置一个调光元件如第一调光元件120或第二调光元件130,在对第一调光元件120或第二调光元件130通电后,会使得第一液晶分子1232或第二液晶分子1332发生偏转,从而使得第二视线方向20或第一视线方向10可以观看到显示画面,实现侧视线方向观看显示画面的效果;而在对第一调光元件120或第二调光元件130不通电时,第一液晶分子1232或第二液晶分子1332不发生偏转,从而使得第二视线方向20或第一视线方向10不能观看到显示画面,只有正视线方向能观看到显示画面,起到防偷窥的作用。
请参阅图3和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场景示意图。图中所示为显示面板100处于分享模式下的示意图,在分享模式下,第一电极层124和第二电极层125之间通电,使得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沿第一目标方向排布,以及第三电极层134和第四电极层135之间通电,使得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沿第二目标方向排布,以使第一视线方向10和第二视线方向20均接收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画面,其中,第一视线方向10接收到的是第二偏光片132的出射光,第二视线方向20接收到的是第一偏光片122的出射光,从而使得正视线方向和侧视线方向均可观看显示画面,达到了显示画面共享的效果,并且由于第一液晶分子1232和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散射效果,使得出射光的视角范围更加均匀化,以进一步提高显示画面的显示效果。
请参阅图5至图8,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三种场景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四种场景示意图。图中所示为显示面板100处于单显模式下的示意图,该单显模式可以包括第一单显模式和第二单显模式,在第一单显模式下,第一电极层124和第二电极层125之间通电,使得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沿第一目标方向排布,以及第三电极层134和第四电极层135之间不通电,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沿第二配向方向131排布,以使第二视线方向20接收到显示画面,且在侧视线方向上只有第二视线方向20可接收到显示画面,从而实现对第一视线方向10的防偷窥效果。
同理,在第二单显模式下,第一电极层124和第二电极层125之间不通电,使得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沿第一配向方向121排布,以及第三电极层134和第四电极层135之间通电,使得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沿第二目标方向排布,以使第一视线方向10接收到显示画面,且在侧视线方向上只有第一视线方向10可接收到显示画面,从而实现对第二视线方向20的防偷窥效果。
请继续参阅图3至图8,在双显模式下,第一电极层124和第二电极层125之间通电,使得第一液晶分子1232的长轴沿第一目标方向排布,以及第三电极层134和第四电极层135之间通电,使得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长轴沿第二目标方向排布,以使第一视线方向10和第二视线方向20均接收到显示面板100的显示画面。但是,与分享模式不同的是,第一电极层124和第二电极层125之间通电的时序与第三电极层134和第四电极层135之间通电的时序不同,按照所显示画面的帧数逐帧交替通电,以使第一视线方向10和第二视线方向20所接收到的显示面板100显示的画面不同,从图6和图8看出,双显模式是由单显模式下交替通电得到的。
具体地,在对第一调光元件120通电时,不对第二调光元件130通电,而在下一帧再对第二调光元件130通电;而在对第二调光元件130通电时,不对第一调光元件120通电,而在下下一帧再对第一调光元件120通电。也就是说,第一调光元件120和第二调光元件130通电的时序按照显示画面的帧数来交替循环通电,而对应第一视线方向10和第二视线方向20的显示画面也逐帧交替播放,从而在第一视线方向10所显示的画面对第二视线方向20具有防偷窥作用,在第二视线方向20所显示的画面对第一视线方向10具有防偷窥作用,通过同一显示面板100实现不同用户的不同观看需求,以适用于更多应用场景。
其中,分享模式和单显模式下对应的显示画面的显示频率可以相同,而双显模式下对应的显示画面的显示频率可以为分享模式和/或单显模式对应的显示画面的显示频率的两倍。
由上可知,本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0通过设置第一调光元件120和第二调光元件130对显示面板100进行调光,使得显示面板100可在分享模式、单显模式以及双显模式之间切换,提高了显示面板100的适用性,并且在特定模式下具有防偷窥作用,如单显模式和双显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请参阅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LCD等,该显示装置200可以包括显示面板100和背光模组210。
显示面板100可以包括面板主体110、第一调光元件120和第二调光元件130。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特征请参阅上述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其中,背光模组210设置在显示面板100的一侧,具体地,若第一调光元件120和第二调光元件130设置在面板主体110的同一侧,则背光模组210设置在远离面板主体110远离第一调光元件120和第二调光元件130一侧;若第一调光元件120和第二调光元件130设置在面板主体110的不同侧,则背光模组210包括第一背光模组和第二背光模组,且第一背光模组设置在第一调光元件120与面板主体110之间,第二背光模组设置在第二调光元件130与面板主体110之间。
背光模组210可以为显示面板100提供背光源,该背光模组210可以包括准直背光源,使得显示装置200中,当显示面板100中的调光元件未进行调光时,可以增加沿第一偏光片122的法线方向和第二偏光片132的法线方向入射的光线的量,从而增加了在正视线方向观看到的显示画面的显示亮度;而当显示面板100中的第一调光元件120和/或第二调光元件130进行调光时,由于第一液晶分子1232和/或第二液晶分子1332的排布方向与第一聚合物网络1231和/或第二聚合物网络1331的排布方向不同,将会对通过第一调光液晶层123和/或第二调光液晶层133的光线产生散射作用,使得准直背光源的光线发射,以提高侧视线方向的大视角可视性,提高显示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背光模组210并不限于准直背光源,也可以为其他常规背光源如侧入背光源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为LED或OLED等自发光式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可以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阴极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偏光层和基板,发光层也可以为像素层,发光层包括多个光源和光源体,多个光源设置在光源体上,多个光源用于发出均匀的光线,所述多个光源按照阵列排布,如按照点阵的方式排列。
其中,显示面板的具体特征可参阅上述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主体;
第一调光元件,设置在所述面板主体一侧,所述第一调光元件具有第一配向方向,所述第一调光元件包括第一偏光片和第一调光液晶层,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一调光液晶层层叠设置,所述第一偏光片具有第一吸收轴方向,所述第一调光液晶层包括第一聚合物网络以及分布于所述第一聚合物网络中的第一液晶分子,所述第一聚合物网络沿所述第一配向方向排布,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一吸收轴方向平行,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偏光片的法线方向倾斜;
所述第一偏光片与所述第一调光液晶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电极层,以及所述第一调光液晶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层一侧设置有第二电极层;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不通电时,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一配向方向排布;
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通电时,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沿第一目标方向排布,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一目标方向相异,其中,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一配向方向排布时所述显示面板的视角小于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一目标方向排布时所述显示面板的视角;
第二调光元件,设置在所述面板主体远离所述第一调光元件一侧或所述第一调光元件与所述面板主体之间,所述第二调光元件具有第二配向方向,所述第一配向方向与第二配向方向垂直;
所述第二调光元件包括第二偏光片和第二调光液晶层,所述第二偏光片和所述第二调光液晶层层叠设置,所述第二偏光片具有第二吸收轴方向,所述第二调光液晶层包括第二聚合物网络以及分布于所述第二聚合物网络中的第二液晶分子,所述第二聚合物网络沿所述第二配向方向排布,所述第二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吸收轴方向垂直,且相对于所述第二偏光片的法线方向倾斜;
所述第二偏光片与所述第二调光液晶层之间设置有第三电极层,以及所述第二调光液晶层远离所述第三电极层一侧设置有第四电极层;
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不通电时,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二配向方向排布;
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通电时,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沿第二目标方向排布,所述第二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目标方向相异,其中,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二配向方向排布时所述显示面板的视角小于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二目标方向排布时所述显示面板的视角;
在分享模式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通电,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一目标方向排布,以及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通电,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二目标方向排布;
在单显模式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通电,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一目标方向排布,以及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不通电,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二配向方向排布;或者,
在所述单显模式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不通电,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一配向方向排布,以及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通电,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二目标方向排布;
在双显模式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通电,所述第一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一目标方向排布,以及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通电,所述第二液晶分子的长轴沿所述第二目标方向排布,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通电的时序与所述第三电极层和所述第四电极层之间通电的时序按照显示画面的帧数逐帧交替;
其中,所述分享模式和所述单显模式对应的所述显示画面的显示频率相同,所述双显模式是所述分享模式和/或所述单显模式对应的所述显示画面的显示频率的两倍;
所述第一调光元件、所述第二调光元件以及所述面板主体之间具有空气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主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三偏光片和第四偏光片,所述第三偏光片具有第三吸收轴方向,所述第四偏光片具有第四吸收轴方向;
所述第一调光元件和所述第二调光元件均设置在所述第三偏光片远离所述第四偏光片一侧,所述第一吸收轴方向、所述第二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三吸收轴方向平行;或者,
所述第一调光元件和所述第二调光元件均设置在所述第四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三偏光片一侧,所述第一吸收轴方向、所述第二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四吸收轴方向平行;或者,
所述第一调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偏光片远离所述第四偏光片一侧,所述第二调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四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三偏光片一侧,所述第一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三吸收轴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四吸收轴方向平行;或者,
所述第一调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四偏光片远离所述第三偏光片一侧,所述第二调光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三偏光片远离所述第四偏光片一侧,所述第一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四吸收轴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三吸收轴方向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光元件包括第一偏光片,所述第二调光元件包括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一偏光片具有第一吸收轴方向,所述第二偏光片具有第二吸收轴方向,所述第一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一配向方向垂直,所述第二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二配向方向平行。
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准直背光源。
6.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阴极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偏光层和基板,所述发光层包括多个光源,所述多个光源用于发出均匀的光线,所述多个光源按照阵列排布;和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1492593.4A 2021-12-08 2021-12-0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1676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2593.4A CN114167641B (zh) 2021-12-08 2021-12-0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17/622,002 US20230176418A1 (en) 2021-12-08 2021-12-15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PCT/CN2021/138390 WO2023102977A1 (zh) 2021-12-08 2021-12-15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2593.4A CN114167641B (zh) 2021-12-08 2021-12-0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67641A CN114167641A (zh) 2022-03-11
CN114167641B true CN114167641B (zh) 2023-11-28

Family

ID=80484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92593.4A Active CN114167641B (zh) 2021-12-08 2021-12-08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67641B (zh)
WO (1) WO2023102977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7173A (zh) * 2015-09-15 2015-1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780477A (zh) * 2019-11-28 2020-02-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其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11554556U (zh) * 2019-12-30 2020-09-22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929943A (zh) * 2020-08-21 2020-11-13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65863A (zh) * 2020-08-26 2020-11-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79550A (zh) * 2020-11-13 2021-02-19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552741A (zh) * 2021-08-13 2021-10-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防窥膜、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486350B2 (en) * 2005-12-23 2009-02-0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isplay device, viewing angle control device, electronic display device, and multiple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10618547B (zh) * 2019-09-24 2022-02-15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0764322B (zh) * 2019-11-28 2022-09-23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1045265B (zh) * 2020-01-03 2022-09-23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47173A (zh) * 2015-09-15 2015-11-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驱动电路、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0780477A (zh) * 2019-11-28 2020-02-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屏、其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11554556U (zh) * 2019-12-30 2020-09-22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929943A (zh) * 2020-08-21 2020-11-13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65863A (zh) * 2020-08-26 2020-11-2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2379550A (zh) * 2020-11-13 2021-02-19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13552741A (zh) * 2021-08-13 2021-10-26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防窥膜、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凤翙.液晶相位光栅大屏幕投影.真空电子技术.1994,(第06期),45-46. *
李福明,潘宝荣,杨玉良.一种新型的电光显示材料――PDLC.功能高分子学报.1990,第03卷(第04期),65-66. *
胡金良 ; 徐超 ; 吴少君 ; 陆红波 ; .聚合物稳定胆甾相滤色液晶光阀的显示研究.液晶与显示.2016,第31卷(第04期),347-34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02977A1 (zh) 2023-06-15
CN114167641A (zh) 2022-03-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758099B2 (ja) 反射型立体ディスプレイ
CN113552741A (zh) 防窥膜、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9299298B2 (en) Display unit
JP4650279B2 (ja)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0780477A (zh) 一种液晶显示屏、其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JP5862018B2 (ja) 表示素子、表示素子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KR100478804B1 (ko) 광학시프터 및 광학표시시스템
US20090102990A1 (en) Display
US8223279B2 (en) Three-dimensional (3D)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US7697204B2 (en) Electroopt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09020293A (ja) 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視野角制御装置
KR20020070261A (ko) 스태거형 파장판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프라이버시보호용 스크린
CN111948839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JP2008096458A (ja) 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視野角制御装置
JP2020118965A (ja) 表示装置及其光源モジュール
KR20120014869A (ko) 입체 표시 장치 및 액정 배리어 장치
CN11115818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08064790A (ja) 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視野角制御装置
KR101311303B1 (ko)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KR20090087570A (ko) 시야각 조절이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4167641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1033368A (zh) 光学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JP3506418B2 (ja) 表示装置
US2023017641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5134689A (ja) 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