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7702B - 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7702B
CN114157702B CN202111437925.9A CN202111437925A CN114157702B CN 114157702 B CN114157702 B CN 114157702B CN 202111437925 A CN202111437925 A CN 202111437925A CN 114157702 B CN114157702 B CN 1141577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cable tunnel
data
linkage
contro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379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57702A (zh
Inventor
徐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Power Supply Bureau of Guangdong Power Gri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379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77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77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77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577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77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02Mechanical actuation of the alarm, e.g. by the breaking of a wire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2Level alarms, e.g. alarms responsive to variables exceeding a threshol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12Manually actuated calamity alarm transmitting arrangements emergency non-personal manually actuated alarm, activators, e.g. details of alarm push buttons mounted on an infrastruc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和方法,通过各区域控制单元和消防控制主机统一汇集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的监测数据并共享至中央控制平台,各区域控制单元和控制主机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取对应的联动策略控制辅助设备动作实现联动,由于是通过区域控制单元进行分区控制,在某一分区故障时,其他分区仍然可正常工作,而各区域控制单元的数据又可共享至中央控制单元进行统一监控,因而解决了现有的电缆隧道环境监控系统的各组件之间缺少联动,存在信息孤岛,解决环境问题存在滞后性,无法实现监测数据统一采集和综合联动应用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隧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电缆隧道是指用于容纳大量敷设在电缆支架上的电缆的走廊或隧道式构筑物。随着电缆隧道精益化管理和智能化环境监测的持续深化应用,智能监测传感设备及其监控系统为电力人员提供了更便捷的远程运维手段。电缆隧道常用的环境类监测传感器主要有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氧气、温湿度、水位、火灾报警等传感器,环境类控制设备主要有风机、水泵、照明和消防等联动。
为了使电缆隧道满足人员巡视和试验的安全条件,需要根据获取电缆隧道现场的环境量信息,通过联动控制使现场恢复正常的空气质量和运行环境。现有的风机采用本地定时启动,水泵采用浮球高低水位启动,照明采用本地开关按钮启动,消防根据本地火灾报警探测联动,现场控制存在滞后性,不同的环境类监测传感器之间也互不关联,存在信息孤岛,无法实现监测数据统一采集和综合联动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和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电缆隧道环境监控系统的各组件之间缺少联动,存在信息孤岛,解决环境问题存在滞后性,无法实现监测数据统一采集和综合联动应用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包括: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控制主机、门禁单元、辅助设备和中央控制平台;
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和控制主机连接;
控制主机和门禁单元均与中央控制平台连接;
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将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上送至控制主机;
控制主机用于对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辅助设备动作,并将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和辅助设备状态上送至中央控制平台;
门禁单元用于实时向中央控制平台上报门禁状态数据,接受中央控制平台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进行动作;
中央控制平台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显示。
可选地,还包括报警输入设备;
报警输入设备包括红外探测器、水浸探测器、温感探测器、火灾手报按钮和烟感探测器,用于获取电缆隧道内部的对应的报警输入开关量数据,将电缆隧道内部的报警输入开关量数据上送至控制主机。
可选地,控制主机包括区域控制单元和消防控制主机;
区域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辖管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的数据,对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辅助设备动作;
消防控制主机用于接收所辖管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的数据,对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辅助设备动作。
可选地,区域控制单元和消防控制主机在分析得到电缆隧道内部环境状态异常后,根据分析结果查询对应的联动策略,根据查询到的联动策略触发联动,控制辅助设备进行相应的动作。
可选地,联动策略为:
当存在气体和水位异常时,区域控制单元联动辅助设备风机和水泵动作;
当存在烟感、温感和火灾手报报警输入时,消防控制主机联动辅助设备风机、防火门和声光报警器动作,进行消防联动。
可选地,区域控制单元和消防控制主机在向中央控制平台发送数据之前,根据物联网协议的接口调用向中央控制平台发送连接鉴权请求,在通过鉴权后向中央控制平台发送数据。
可选地,系统与终端数据互联传输的物联网协议为基于MQTT协议框架进行的接口规范定义。
可选地,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控制主机、门禁、辅助设备和报警输入设备均定义LIOT协议的通用格式状态码。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方法,包括:
控制主机获取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监测的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对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进行分析;
控制主机根据分析结果控制辅助设备动作,并将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和辅助设备状态上送至中央控制平台;
门禁单元实时向中央控制平台上报门禁状态数据;
中央控制平台接收控制主机和门禁单元的数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显示。
可选地,还包括:
控制主机获取报警输入设备上送的电缆隧道内部的报警输入开关量数据,对电缆隧道内部的报警输入开关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辅助设备动作。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通过控制主机统一汇集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监测数据并共享至中央控制平台,控制主机根据分析结果控制辅助设备动作,门禁单元实时向中央控制平台上报门禁状态数据,中央控制平台接收控制主机和门禁单元的数据,集中处理分析和显示,由于可以由控制主机进行分区控制,在某一分区故障时,其他分区仍然可正常工作,而各控制主机的数据又可共享至中央控制平台进行统一监控,因而解决了现有的电缆隧道环境监控系统的各组件之间缺少联动,存在信息孤岛,解决环境问题存在滞后性,无法实现监测数据统一采集和综合联动应用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请参阅图1,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的实施例,包括: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控制主机、门禁单元、辅助设备和中央控制平台;
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和控制主机连接;
控制主机和门禁单元均与中央控制平台连接;
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将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上送至控制主机;
控制主机用于对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辅助设备动作,并将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和辅助设备状态上送至中央控制平台;
门禁单元用于实时向中央控制平台上报门禁状态数据,接受中央控制平台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进行动作;
中央控制平台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显示。
需要说明的是,门禁单元支持门状态上报及远程开/关门,可支持远程授权管理以及门禁事件上报。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包括检测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氧气、沉降等的传感器。控制主机包括消防控制主机和区域控制单元,辅助设备包括风机、水泵、灯光控制、防火门和声光报警器等设备。报警输入设备为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包括红外探测器、水浸探测器、温感探测器、火灾手报按钮和烟感探测器等,通常作为子设备经区域控制单元接入至中央控制平台。区域控制单元和消防控制主机分别汇集所辖区域预置标准物模型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和报警输入设备的监测数据。区域控制单元和中央控制平台存储有多种类型的联动策略,与多种环境异常类型对应,支持联动策略更新和添加。区域控制单元和消防控制主机分别接收所辖管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和报警输入设备的数据,对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辅助设备动作。区域控制单元主要根据气体、水位等对辅助设备风机、水泵、照明等进行联动控制操作,而消防控制主机主要根据烟感、温感、手报等报警输入对辅助设备风机、防火门、声光报警器等进行消防联动操作。具体地,当存在气体和水位异常时,区域控制单元联动辅助设备风机和水泵动作;当存在烟感、温感和火灾手报报警输入时,消防控制主机联动辅助设备风机、防火门和声光报警器动作,进行消防联动。比如甲烷、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环境监测传感器越限超标,则联动辅助设备风机启动排风;水浸探测器越限超标,则联动辅助设备水泵启动抽水;温感或烟感或火灾手报按钮等开关量异常,则联动辅助设备声光报警器启动和防火门关闭;温度或湿度传感器越限超标,则联动辅助设备风机启动抽风。
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和环境控制主机均定义LIOT协议的通用格式状态码,每一终端的标准物模型都具有定义完整的基础设备信息、属性、命令和消息类型定义,供标准化接入区域控制单元发布。区域控制单元和消防控制主机在向中央控制平台发送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之前,需要根据MQTT物联网协议的接口调用向中央控制平台发送连接鉴权请求,在通过鉴权后向中央控制平台发送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通过控制主机统一汇集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监测数据并共享至中央控制平台,控制主机根据分析结果控制辅助设备动作,门禁单元实时向中央控制平台上报门禁状态数据,中央控制平台接收控制主机和门禁单元的数据,集中处理分析和显示,由于可以由控制主机进行分区控制,在某一分区故障时,其他分区仍然可正常工作,而各控制主机的数据又可共享至中央控制平台进行统一监控,因而解决了现有的电缆隧道环境监控系统的各组件之间缺少联动,存在信息孤岛,解决环境问题存在滞后性,无法实现监测数据统一采集和综合联动应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中提供了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方法的实施例,包括:
步骤S1、控制主机获取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监测的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对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进行分析;
步骤S2、控制主机根据分析结果控制辅助设备动作,并将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和辅助设备状态上送至中央控制平台;
步骤S3、门禁单元实时向中央控制平台上报门禁状态数据;
步骤S4、中央控制平台接收控制主机和门禁单元的数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显示。
在步骤S1之前还可以包括:
步骤S0、对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控制主机、门禁单元、辅助设备和报警输入设备配置对应的物模型和状态码。
控制主机获取报警输入设备上送的电缆隧道内部的报警输入开关量数据,对电缆隧道内部的报警输入开关量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辅助设备动作。
控制主机包括区域控制单元和消防控制主机;
区域控制单元和消防控制主机分别接收所辖管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的数据,对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辅助设备动作。区域控制单元和消防控制主机在向中央控制平台发送数据之前,根据物联网协议的接口调用向中央控制平台发送连接鉴权请求,在通过鉴权后向中央控制平台发送数据。区域控制单元和消防控制主机在分析得到电缆隧道内部环境状态异常后,根据分析结果查询对应的联动策略,根据查询到的联动策略触发联动,控制辅助设备进行相应的动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方法,通过各区域控制单元和控制主机统一汇集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的监测数据并共享至中央控制平台,各区域控制单元和控制主机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调取对应的联动策略控制辅助设备动作实现联动,由于是通过区域控制单元进行分区控制,在某一分区故障时,其他分区仍然可正常工作,而各区域控制单元的数据又可共享至中央控制单元进行统一监控,因而解决了现有的电缆隧道环境监控系统的各组件之间缺少联动,存在信息孤岛,解决环境问题存在滞后性,无法实现监测数据统一采集和综合联动应用的技术问题。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控制主机、门禁单元、辅助设备和中央控制平台;
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和控制主机连接;
控制主机和门禁单元均与中央控制平台连接;
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将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上送至控制主机;
控制主机包括区域控制单元;区域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辖管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的数据,对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辅助设备动作,并将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和辅助设备状态上送至中央控制平台;区域控制单元在分析得到电缆隧道内部环境状态异常后,根据分析结果查询对应的联动策略,根据查询到的联动策略触发联动,控制辅助设备进行相应的动作;
门禁单元用于实时向中央控制平台上报门禁状态数据,接受中央控制平台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进行动作;
中央控制平台用于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
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包括红外探测器、水浸探测器、温感探测器、火灾手报按钮和烟感探测器,用于获取电缆隧道内部的对应的报警输入开关量数据,将电缆隧道内部的报警输入开关量数据上送至控制主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主机还包括消防控制主机;
消防控制主机用于接收所辖管的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的数据,对环境监测传感器和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控制辅助设备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消防控制主机在分析得到电缆隧道内部环境状态异常后,根据分析结果查询对应的联动策略,根据查询到的联动策略触发联动,控制辅助设备进行相应的动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联动策略为:
当存在气体和水位异常时,区域控制单元联动辅助设备风机和水泵动作;
当存在烟感、温感和火灾手报报警输入时,消防控制主机联动辅助设备风机、防火门和声光报警器动作,进行消防联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区域控制单元和消防控制主机在向中央控制平台发送数据之前,根据物联网协议的接口调用向中央控制平台发送连接鉴权请求,在通过鉴权后向中央控制平台发送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系统与终端数据互联传输的物联网协议为基于MQTT协议框架进行的接口规范定义。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控制主机、门禁、辅助设备和开关量型报警输入设备均定义LIOT协议的通用格式状态码。
9.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主机获取各类环境监测传感器监测的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对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进行分析;
控制主机获取报警输入设备上送的电缆隧道内部的报警输入开关量数据,对电缆隧道内部的报警输入开关量数据进行分析;
控制主机根据分析结果控制辅助设备动作;控制主机包括区域控制单元,区域控制单元在分析得到电缆隧道内部环境状态异常后,根据分析结果查询对应的联动策略,根据查询到的联动策略触发联动,控制辅助设备进行相应的动作,并将电缆隧道的内部环境状态数据和辅助设备状态上送至中央控制平台;
门禁单元实时向中央控制平台上报门禁状态数据;
中央控制平台接收控制主机和门禁单元的数据,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显示。
CN202111437925.9A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41577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7925.9A CN114157702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37925.9A CN114157702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7702A CN114157702A (zh) 2022-03-08
CN114157702B true CN114157702B (zh) 2022-11-29

Family

ID=80784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37925.9A Active CN114157702B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7702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R112013027456B1 (pt) * 2011-04-27 2021-08-24 Telecom Italia S.P.A. Sistema de monitoração, e, método para monitorar uma condição ambiental de uma área
CN107942961A (zh) * 2017-10-25 2018-04-20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电缆隧道辅助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991999A (zh) * 2017-11-09 2018-05-04 北京许继电气有限公司 电力电缆隧道综合监控系统和方法
CN108519127A (zh) * 2017-12-19 2018-09-1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一种电缆隧道智能监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7702A (zh)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27137B1 (ko) 통신구 관리시스템
CN103488154A (zh) 一种变电站运行环境远程综合监控系统及其联动控制方法
KR100625256B1 (ko) 비닐 하우스 원격 관리장치
CN213518557U (zh) 一种城市消防物联网监控管理系统
CN106571972B (zh) 服务器的监控方法及装置
CN213690892U (zh) 一种综合管廊智能监控及运维系统
CN108565963B (zh) 配电网智能运行维护系统
CN111131478A (zh) 一种轻钢别墅监控管理系统
CN105375627A (zh) 一种配电变电站运行状态监测及安全预警装置
CN114705959A (zh) 一种电力电缆及通道在线监测系统
CN114660982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安全巡检方法及装置
CN112284450A (zh) 一种基于mems的配电站环境状态监测及自动化运维系统
CN116966468A (zh) 智慧消防设备监管系统
CN209055141U (zh) 隧道综合监控系统
CN110553686A (zh) 一种冷镦机运行状态监测系统
CN114157702B (zh) 一种电缆隧道环境控制联动系统和方法
CN206805260U (zh) 档案室环境参数检测终端
CN211878460U (zh) 一种配变环境智能综合监控系统
CN210324484U (zh) 一种窨井盖监控系统
KR101002428B1 (ko) 영상을 이용한 원방 감시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6720995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
CN114745615B (zh) 工业设备运行数据采集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0763279A (zh) 综合管廊智能监控系统
CN115766776A (zh) 一种实现电力通道实时状态监测的方法及边缘物联终端
CN205540136U (zh) 一种汽车试验监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