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6332A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56332A CN114156332A CN202111518173.9A CN202111518173A CN114156332A CN 114156332 A CN114156332 A CN 114156332A CN 202111518173 A CN202111518173 A CN 202111518173A CN 114156332 A CN114156332 A CN 1141563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xel
- sub
- pixels
- virtual
- adjac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1111 Fine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834 vap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016 vapor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368 organ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40 vapor depos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40954 Skin wrinkl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25 hole trans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303 wrinkle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6 layers by fun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664 nicotinic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omprising more than three subpixels, e.g. red-green-blue-white [RGBW]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Landscapes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像素排布结构,第一子像素具有与第一虚拟四边形的顶点重合的中心;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内;所述第二子像素具有比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更大的开口面积。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Real‑RGB显示,每一个像素都可以显示所有的颜色,显示细节较佳。另一方面,每一第一子像素的周围也由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所包围,从而起到防止色偏的作用。再一方面,第二子像素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开口面积,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因发射不同颜色光的有机发光材料衰减速率不同而造成的显示偏色。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技术,被视为下一代最具有潜力的新型平板显示技术。目前OLED显示面板,通常采用红(R)、蓝(B)以及绿(G)三种颜色的像素以固定结构进行排布,然而现有的像素排布结构仍然存在因有机发光材料的特性而影响OLED显示器件的显示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像素排布结构,能够实现Real-RGB显示,且改善了显示偏色。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包括:
第一子像素,具有与第一虚拟四边形的顶点重合的中心;
第二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内,且与所述第一子像素间隔开;以及
第三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内,且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间隔开;
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具有比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更大的开口面积。
上述像素排布结构,一方面,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Real-RGB显示,每一个像素都可以显示所有的颜色,显示细节较佳。另一方面,每一第一子像素的周围也由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所包围,从而起到防止色偏的作用。再一方面,第二子像素的开口面积大于第一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的开口面积,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因发射不同颜色光的有机发光材料衰减速率不同而造成的显示偏色。
在一实施例中,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以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位于其间的方式彼此间隔开。
在一实施例中,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连线,穿过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内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像素排布结构包括多个重复排布的第一虚拟四边形,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沿第一方向排布成行,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布成列;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共享共同的虚拟边。
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最小间距为第一间距X,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最小间距为第二间距Y,所述第一间距X和所述第二间距Y满足条件:
X=(0.8~1.2)Y。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距X和所述第二间距Y满足条件:X=Y。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具有多边形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均具有四边形形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形状被构造为由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像素边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顶角。
在一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中的每一子像素关于两者中心连线的延长线对称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每一子像素具有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像素边;
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中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像素边,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子像素中相邻的一条像素边彼此相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具有非等边的四边形形状;
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每一子像素皆具有沿第二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像素边和第二像素边;同一子像素的所述第一像素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像素边的长度;
在同一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中,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两条所述第一像素边彼此相邻且平行;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中的两条所述第二像素边彼此相邻且平行。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所述第二像素边具有第一长度L1;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最大宽度为第二长度L2;
其中,L2=(1.5~2.5)L1。
在一实施例中,位于同一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内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每一子像素,关于两者的中心连线的延长线对称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在同一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中,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两条第一像素边之间的间距为第四长度,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中,相邻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两条第二像素边之间的间距为第五长度;
其中,第四长度等于第五长度。
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像素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顶角;
该彼此相对的所述两个顶角中每一顶角的两条边向所述顶角的顶点延伸交汇的部分形成为一直线段以使得所述顶角成平倒角;其中所述直线段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像素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顶角;
该彼此相对的两个所述顶角中每一顶角的两条边向所述顶角的顶点延伸交汇的部分形成为一弧线段以使得所述顶角成圆倒角;其中所述弧形段的切线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像素具有一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像素边和该像素边相对的一顶角;
该顶角的两条边向所述顶角的顶点延伸交汇的部分形成为一直线段以使得所述顶角成平倒角;其中所述直线段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像素具有一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像素边和该像素边相对的一顶角;
该顶角的两条边向所述顶角的顶点延伸交汇的部分形成为一弧线段以使得所述顶角成圆倒角;其中所述弧形段的切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至少一条像素边被构造为向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内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向其中心内凹的像素边呈曲线或折线。
在一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任意相邻的四个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中的四个第二子像素具有与第二虚拟四边形的顶点重合的中心;
该任意相邻的四个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中的四个第三子像素具有与第三虚拟四边形的顶点重合的中心;
其中,所述第二虚拟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所述第四虚拟四边形的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第二虚拟四边形和所述第三虚拟四边形为具有相等边长的为等边四边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发光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发光颜色为蓝色,所述第三子像素的发光颜色为红色。
在一实施例中,位于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内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中心连线穿过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的中心。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
根据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实施例中的像素排布结构的排布示意图;
图2为用于制作图1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的掩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另一实施例中的像素排布结构的排布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又一实施例中的像素排布结构的排布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像素排布结构的排布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像素排布结构的排布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像素排布结构的排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应当理解,尽管本文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自然界的任何光色都可以由红、绿、蓝三种光色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而混合色的饱和度由前述的三种光色的比例来决定,混合色的亮度为三种光色的亮度之和。而人眼的每个视锥细胞都含有一种感光色素(感红色素、感绿色素、感蓝色素),这样它们就能够感知相应的颜色,因此,通过对红、绿、蓝三种颜色进行调和,人眼就能感知任何一种彩色变化。
显示面板中的子像素是指由显示图像的小格子组成,这些小格子都有一个明确的位置和被分配的色彩数值,而该明确的位置即由像素排布决定,被分配的色彩数值由像素电路决定。当需要显示不同颜色的时候,三个子像素分别以不同的亮度发光,由于这些小格子的尺寸非常小,在视觉上就会混合成所需要的颜色,因此,这些小格子的颜色和位置就决定该显示图像所呈现出来的样子,也即人眼所能感知的样子。
其中,评价显示质量的一个维度是显示分辨率,显示分辨率是指显示图像的精密度,具体是指,显示面板所能显示的子像素有多少。例如,常见的分辨率HD:720*1280,FHD:1080*1920,QHD:1440*2560,UHD(2K\4K):2160*3840。以FHD为例,其是指在某一方向上分别有1080个R子像素、1080个G子像素、1080个B子像素,在另一个方向上分别有1920个R子像素、1920个G子像素、1920个B子像素。
评价显示质量的另一个维度是PPI(Pixels Per Inch),也称作像素密度,其表示一英寸所拥有的像素的数量。例如,FHD的分辨率,5英尺的尺寸,则具有441PPI。因此,在显示面板的尺寸是一定的前提下,分辨率越高,则意味着PPI可能越高。
评价显示质量的又一个维度是开口率,通常我们在观看时,是没有发现显示面板没有不亮的地方,用放大镜看,却发现有很多,那这些黑色不亮的地方哪去了呢,就是被我们亮的地方覆盖了。也就是说,子像素发出的光均匀的分给了不发光的地方,本来子像素的亮度,分给了不发光的区域,就显着屏幕不是那么亮了,相应的均匀亮度就没有一个子像素的亮度高。因此,我们需要提高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即降低前述的黑色不发光的区域的面积,而增大发光区域的面积,以具有更佳的显示质量。同时,提高开口率,有利于提升子像素的寿命。
在液晶(Liquid Crystal Displa,LCD)显示技术中,以传统的Real-RGB像素排布居多,如图1所示,传统的Real-RGB像素排布的子像素大小比例为1:1:1,也即它把一个方块形的像素,平均分成三等分且并排排布,每一块赋予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彩色像素,以实现高独立性的像素,每一个像素都可以显示所有的颜色,显示细节较佳。
但是,对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以下简称OLED)显示技术,OLED显示面板为电流驱动,需要有像素驱动电路连接子像素的OLED器件,为OLED器件提供驱动电流而发光。OLED器件至少包括阳极、阴极和位于阳极和阴极之间的有机发光材料。以顶发光的OLED显示面板为例,有机发光材料由于稳定性差,无法使用传统的刻蚀工艺进行图案化,取而代之的是使用配有掩膜板的蒸镀工艺。将有机发光材料置于真空环境中,通过加热使得有机材料蒸发或者升华。蒸发有机材料的腔体和待蒸镀的显示基板之间设置有掩模板,掩模板上设置有对应于需要蒸镀区域的开口,不需要蒸镀的区域则没有开口。蒸发或者升华的有机材料分子通过开口附着到待蒸镀的显示基板上,从而直接形成图案化的有机材料层。对应蒸镀各个子像素发光材料层的掩模板为精细金属掩模板(FMM,Fine Metal Mask)简称精细掩模板,由于精细金属掩模板的制作难度非常大,特别是显示产品的分辨率越来越高,精细金属掩模板的开孔数量很大,制作难度越来越大,价格也十分昂贵。另外,精细金属掩模板的不良会导致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出现混色等缺陷,而且用的精细金属掩模板越多,越容易出现产品不良,从而降低产品的良率。
如图2所示,在OLED显示技术中,采用传统的Real-RGB像素排布,如果两个子像素的间距(bridge)过小,这使得对应掩膜板的两个蒸镀开口之间的连接部分的间距(bridge)具有断线的风险,且掩膜板和子像素的对位区空间会缩小,有可能产生缺色或混色的缺陷,若增加了连接部分的宽度,则需要缩小子像素的大小,影响OLED显示屏的开口率,不利于高分辨率的实现。因此,在OLED显示技术中采用传统的Real-RGB像素排布,子像素之间的距离较大,导致同等分辨率的条件下,子像素的开口面积较小,不仅影响开口率,还需要增大驱动电流才能满足显示的亮度要求,如此不利于显示面板的寿命。
对此,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对传统的Real-RGB像素排布进行改进的RGB-Pentil像素排布。每一行的子像素行中,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交替排布,每一种颜色的子像素排布成一列。相较于传统的Real-RGB像素排布,子像素的数量减少了,红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的面积增大,从而可以在同样亮度下视觉亮度更高,以及成本更低(子像素数量少)。但是,在显示例如黄色时,显示色彩分割区的时候,分割线会产生锯齿状边缘,同时,绿色子像素的成列排布容易造成彩边,且子像素数量减小,显示细节不如传统的RealRGB。
基于此,现有技术提出了另一种Real-RGB像素排布,如图3所示,其将红色子像素和绿色子像素排布成一列,蓝色子像素排布成一列。但这种像素排布,因为其蓝色子像素距离太近,对于低PPI显示(例如,低于300PPI),容易产生显示面板中蓝色显示不均匀的现象,以及显示出现蓝色条纹,从而使得显示面板无法实现均匀的显示效果,影响用户体验,与人们追求的视觉效果背道而驰。
现有技术提出了又一种Real-RGB像素排布,如图4所示,以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形成一个重复单元在行方向上重复排列,相邻行的重复单元错位排布,以使每一列的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交替排布。但是,这种像素排布绿色子像素在列方向上存在错位,同样例如在显示黄色时,显示色彩分割区的时候,分割线会产生锯齿状边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通过新的Real-RGB像素排布,不仅每一个像素都可以显示所有的颜色,显示细节较佳,且提高了开口率的同时,提高了显示均匀性,改善显示偏色和锯齿感。此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像素排布,在低PPI显示(例如,低于300PPI)中,不会出现显示条纹,保证较佳地显示质量。
需要指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道,基于本申请的像素排布结构,各个子像素应尽可能地均匀分布。
图5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图6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的平面示意图。
参阅图5和图6,本申请至少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12和非显示区域14,显示区域12通过排布显示区域12的多个子像素来显示图像。具体地,显示区域12可以为矩形,非显示区域14环绕显示区域12设置;当然,显示区域12和非显示区域14的形状和布置包括但不限于上述的示例,例如,当显示面板用于佩戴在用户上的可穿戴设备时,显示区域12可以具有像手表一样的圆形形状;当显示基板用于车辆上进行显示时,显示区域12及非显示区域14可采用例如圆形、多边形或其他形状。显示区域12设有发射不同颜色光的多个子像素。
图7示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截面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像素排布结构的排布示意图。
参阅图7及图8,本申请公开的至少一实施例中的像素排布结构20,包括多个第一子像素22、多个第二子像素24和多个第三子像素26。
子像素表征为用于发射光的最小单元(例如,显示面板的最小可寻址单元)。例如,显示面板可以为OLED显示面板,子像素至少包括阳极30和阴极50,以及位于阳极30和阴极50之间的发光单元40,驱动电路向阳极30和阴极50之间施加电压,激发载流子迁移,作用于发光单元40中的有机发光层,从而发射出不同颜色的光线。可以理解,本申请中的发光单元40,具体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等,其中,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和空穴注入层可以为采用通用金属掩膜板(Common Metal Mask,CMM)形成的整层结构,以电子注入层为例,即多个子像素的电子注入层彼此相连、共同构成一个连续的整层结构,而有机发光层则是与每个子像素对应的、图案化的层结构,即采用FMM掩膜板形成的膜层。
多个第一子像素22彼此间隔开排列,并具有与第一虚拟四边形M的顶点重合的中心。例如,在如图8所示的像素排布中,多个第一子像素22沿第一方向排列成行,并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列成列,四个相邻的第一子像素22的中心连线形成矩形状的第一虚拟四边形M。其中,第一子像素22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例如,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像素22可以具有相同的四边形形状(诸如正方形或菱形),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子像素22可以具有诸如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等多种多边形形状中的一种或多种。
第二子像素24位于第一虚拟四边形M内,且与第一子像素22间隔开,第三子像素26也位于第一虚拟四边形M内,且分别与第一子像素22和第二子像素24间隔开。也即,四个第一子像素22形成的第一虚拟四边形M环绕一个第二子像素24和一个第三子像素26,该第二子像素24和该第三子像素26与该四个第一子像素22间隔开,且两者彼此之间也间隔开。其中,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均可以具有多边形形状,例如,在如图8所示的像素排布结构20中,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具有与第一子像素22不同的四边形形状。
需要指出,为保证各子像素能够均匀分布,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例,第一子像素22可以具有与第一虚拟四边形M的顶点重合的中心。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子像素的中心亦可以与第一虚拟四边形M的顶点之间存在误差范围内的偏移。因此,本申请中指出的子像素与虚拟四边形的顶点重合,不应当理解为要求第一子像素22的中心与第一虚拟四边形M的中心100%的重合,而造成对保护范围的限制。
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子像素的形状较为规则,则子像素的中心可以是子像素图形的几何中心,此时,子像素的发光颜色的中心与子像素图形的几何中心重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受子像素的形状设计的影响,子像素的发光颜色的中心与子像素图形的几何中心并不重合,此时,子像素的中心亦可以是子像素的发光颜色的中心,在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22、第二子像素24、第三子像素26可以分别为红色的子像素、蓝色的子像素和绿色的子像素中的一种。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22、第二子像素24、第三子像素26还可以为发射红色、绿色和蓝色之外其他颜色光的子像素,例如,白色或黄色,在此不作限定。
应当理解的是,不同颜色光具有不同的波长,波长越高意味着光的能量越高,能量高的光容易引起有机发光材料的衰变,使得发射能量高的光子的子像素更容易衰减。公知地,蓝光波长相较于红光波长和绿光波长短,因此,蓝光的能量更高,发射蓝光的有机发光材料更容易发生衰变,导致像素单元中发出的光容易偏红,造成白光色偏现象。且,每个子像素发射的光通过微腔效应在阳极30和阴极50之间重复反射和再反射,进行放大和相长干涉,光的亮度增加,色偏情况进一步被放大。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像素24具有比所述第一子像素22和所述第三子像素26的更大的开口面积,即可以将第二子像素24设置为发射蓝色光的子像素,第一子像素22和第三子像素26设置为发射绿色光和红色光的子像素。这样,可以一定程度降低因发射不同颜色光的有机发光材料衰减速率不同而造成的显示不良。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例,可以将第一子像素22设置为发射绿色光的子像素,第二子像素24设置为发射蓝色光的子像素,第三子像素26设置为发射红色光的子像素。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Real-RGB显示,可以使各子像素排布更为紧凑,提高了各子像素的开口率;另一方面,每一绿色子像素的周围也由蓝色子像素和红色的子像素所包围,从而起到防止色偏的作用。例如,当通过红光、绿光和蓝光进行混色形成白光时,可以按照大致30%的红光、60%的绿光和10%的蓝光的比例进行混合。相较其他形式的排布方式,将第一子像素22设置为绿色子像素,可以使混色更均匀,且能够较佳地改善色偏。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像素排布结构20包括多个重复排列的第一虚拟四边形M,多个第一虚拟四边形M以共享虚拟边的方式排布形成阵列。具体到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M沿第一方向排布成行,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布成列,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虚拟四边形M共享共同的虚拟边。如此,可以使子像素可以紧凑排布,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了开口率。
可以理解,多个第一虚拟四边形M呈阵列排布表示多个第一虚拟四边形M的中心沿至少两个方向交错设置而形成阵列。例如,多个第一虚拟四边形M可以沿相互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错设置而呈阵列排布。其中,显示面板中第一虚拟四边形M排布的行和列是相对的,呈行排布的第一虚拟四边形M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是呈列排布的第一虚拟四边形M。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虚拟四边形M可以为矩形,即第一子像素22沿第一方向排布成行,沿第二方向排布成列。如此,在第一子像素22设置为人眼敏感度较高的绿色子像素时,可以使第一子像素22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直线排列,即沿第一方向排布成行的多个第一子像素22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沿第二方向排布成列的多个第一子像素22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像素排布结构20在视觉上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亦可使位于第一虚拟四边形M中的第二子像素24沿第一方向呈直线排列,即沿第一方向排布成行的多个第二子像素24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同样,第三子像素26也沿第一方向呈直线排行,即沿第一方向排布成行的多个第三子像素26的中心位于同一直线。如此,一方面,在第一方向上,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能够形成一致性较佳的直线排列,配合呈直线排列的第一子像素22,使得像素排布结构2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像素排布更加均匀;另一方面,还使得像素排布结构20中形成的白点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显示质量。
一些实施例中,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第一子像素22以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位于其间的方式彼此间隔开。较佳地,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22的中心连线,穿过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M内的所述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如此,一方面,可以将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合理地布置于第一虚拟四边形M内,从而可以兼顾子像素的排列紧密度和子像素之间的间距,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使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相对第一子像素22的排布位置以及间距更为紧凑和均匀,从而使混色更均匀,进而能够较佳地改善色偏。另一方面,有利于提高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与第一子像素22的混色均匀性,进一步防止色偏。
应当理解的是,像素排布结构20直接决定着显示效果,为保证显示均匀,各子像素通常会沿着行方向和列方向呈一定规则尽可能均匀排布,但受发射不同颜色光的有机发光材料的特性影响,仍然无法避免出现色偏。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位于第一虚拟四边形M内的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的中心连线穿过第一虚拟四边形M的中心。如此,在尽可能保证子像素均匀排布的同时,可以让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上交替地排布,可降低单一颜色累积的色偏风险,从而提高画面质量。
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任意相邻的四个第一虚拟四边形M中的四个第二子像素24具有与第二虚拟四边(图未标)形的顶点重合的中心,该任意相邻的四个第一虚拟四边形M中的四个第三子像素26具有与第三虚拟四边形的顶点重合的中心。其中,第二虚拟四边形的面积等于第四虚拟四边形的面积。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虚拟四边形M、第二虚拟四边形和第三虚拟四边形均为等边四边形;且,第一虚拟四边形M、第二虚拟四边形和所述第三虚拟四边形具有相等的边长。
如此,可以进一步地使得像素排布结构20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像素排布更加均匀,从而提高显示质量。
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像素定义层60,像素定义层60界定出了多个像素开口,子像素的有机发光层设于像素开口中,以避免相邻的子像素之间发生串色或干扰。因此,子像素的像素边,即是像素定义层60的像素开口的边界,子像素开口的面积即为像素开口的开口面积,亦是子像素的发光面积,子像素之间的间距即是子像素的像素边之间的间距。另外,受限于目前的蒸镀技术,为保证发光材料完全蒸镀于像素开口内,通常,Mask(掩膜板)的开口面积大于像素开口的面积,以留有蒸镀余量。示例地,各子像素的每一像素边与Mask(掩膜板)的蒸镀开口在显示基板上的投影的轮廓边界之间的间距即为前述的蒸镀余量。较佳地,Mask(掩膜板)的蒸镀开口在显示基板上的投影的轮廓边界,与对应的子像素的像素边之间应保持彼此平行且垂直距离相等。这样可以使得最终的子像素排列更为均匀和规则,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子像素的发光层的制作精度和良率,并降低Mask张网时产生褶皱风险。
可以理解,为达到更高的PPI,子像素的排布应更为紧凑,因此,一些实施例中,在满足极限工艺的条件下,相邻的两个子像素邻近的像素边之间的间距等于蒸镀该相邻的两个子像素的蒸镀余量之和。也就是说,在满足极限工艺的条件下,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对应的Mask(掩膜板)的蒸镀开口在显示基板上的投影的轮廓边界具有重叠部分,该重叠部分即为相邻的两个子像素之间的分隔线。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部分子像素的排布可以相较于满足极限工艺条件的排布较疏松,即相邻的两个子像素的像素边之间的间距大于蒸镀该相邻的两个子像素的蒸镀余量之和。此时,相邻的两个子像素对应的Mask(掩膜板)的蒸镀开口在显示基板上的投影的轮廓边界彼此间隔。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相邻的两个子像素邻近的像素边彼此平行,此时,相邻的两个子像素之间的分隔线即为相邻的两个子像素邻近的像素边的垂线的垂直平分线。
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像素22之间的最小间距为第一间距X,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像素22之间的最小间距为第二间距Y。所述第一间距X和所述第二间距Y满足条件:X=(0.8~1.2)Y。例如,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22具四边形形状,所述第一子像素22的形状被构造为由不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像素边限定,即每一第一子像素22的每条像素边可与第一方向成角度设置,且与第二方向成角度设置。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像素22之间的最小间距即为该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像素22的两个顶角的顶点之间的距离。同样地,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像素22之间的最小间距即为该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像素22的两个顶角的顶点之间的距离。如此,可以将第一子像素22设置为人眼敏感度较高的绿色子像素,第一子像素22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距离相近,进一步地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像素排布结构20在视觉上更加均匀。
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间距X和所述第二间距Y满足条件:X=Y。具体到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虚拟四边形M为正方形。
特别强调的是,参阅图7和图8,像素定义层60界定出了用于设置有机发光层的像素开口,当环境光源以特定角度入射到像素开口边缘62时,环境光被漫反射,此时,经过漫反射的光线可以被特定角度观看显示面板的用户所感知,这会降低显示面板的环境对比度。而将第一子像素22的形状构造为由不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像素边限定,使来自外部的环境光被不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像素开口边缘62漫反射,从而改变经漫反射的散射光的方向。在改变方向的情况下,散射光不会被用户所感知,且阻止了经漫反射的散射光与来自子像素的有机发光层自发光混合,从而增强了环境对比度。
相似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亦可将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的形状构造为具有不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像素边,同样可以阻止经漫反射的散射光与来自子像素的有机发光层自发光混合,从而增强了环境对比度。
一些实施例中,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像素22之间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顶角。应当理解,在使可能进入用户视野的经漫反射的散射光的量最小化的同时,还需考虑精细金属掩模板的制作和张网难度。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在显示面板制作时,例如,沿第一方向拉伸掩膜板,沿非拉伸方向(例如,第二方向)掩膜板会出现内缩。在掩膜板拉伸时,拉伸力会使得沿拉伸力方向(例如,第一方向)相对的顶角对应的像素开口上的角向角度增大的方向变化,像素开口上与沿拉伸力方向相对的顶角对应的角可以对内缩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避免拉伸时掩膜板出现褶皱,导致像素开口位置改变,蒸镀的子像素位置改变,与其他子像素出现混色。同时,蒸镀开口上与子像素沿非拉伸方向(例如,第二方向)的另一组顶角对应的角同样可以对内缩起到抵消作用,从而进一步避免拉伸时掩膜板出现褶皱。此外,由于每一第一子像素22相对的一组顶角向远离子像素的中心的方向外凸,则拉伸时,像素开口中与该相对的一组顶角对应的角的顶点有向邻近像素开口的中心的方向移动的趋势,两者相互抵消,可以减小像素开口的形状和位置变化,进一步避免出现混色。
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例,任意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像素22中的每一第一子像素22关于两者的中心连线的延长线对称设置。具体到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像素22的中心连线的延长线,经过前述的第一顶角α和第二顶角β的顶点;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像素22的中心连线的延长线,经过第一子像素22另外一组相对的顶角的顶点。如此,使得掩膜板中蒸镀开口在掩膜板拉伸时受力均匀,避免受力不均导致像素开口出现较大形变,影响子像素的有机发光层的蒸镀。同时,可以使子像素的形状更为规则,有利于子像素均匀排布,提高了显示质量。
此外,通常子像素的几何中心即为其视觉重心,而将第一子像素22的形状构造为由不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像素边限定,且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像素22设置为关于两者的中心连线的延长线对称设置,可以使第一子像素22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宽度呈规律性地连续、均匀地变化,使相邻的两个第一子像素22的视觉重心之间的距离处在合理的范围内,人眼能够准确区分两个相邻设置且颜色相同的子像素,保证了显示面板的视觉分辨率与其物理分辨率相同,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中线条细腻清晰,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还可以理解的是,蒸镀工艺中使用的掩膜板的蒸镀开口的尺寸对应有机发光功能层的尺寸,第一子像素22的顶角过小时,掩膜板的蒸镀开口中对应的角尺寸较小,掩膜板的制备难度较大,且采用蒸镀工艺形成具有较小顶角的图形化膜层结构时,较小的工艺误差均会导致上述顶角较大的变化,因此第一子像素22的顶角过小会增大显示面板的制备难度。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子像素22的顶角在80°-100°内取值时,制备第一子像素22中有机发光层的掩膜板的制备难度较小,且显示面板的制备工艺难度较低。
需要指出,前述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22的顶角在80°-100°,还可以减少显示画面的边缘锯齿,提升显示画面品质。
此外,在像素排布结构20中,各个子像素之间应当紧凑、均匀排布,同时需要兼顾不同子像素的开口面积和开口率。而将第一子像素22的顶角设置在80°-100°,相邻的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中靠近该顶角的角设置呈钝角,可以使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的形状至少与两个第一子像素22的部分的形状互补,从而能够有效利用显示面板的空间,减少了相邻子像素之间的空置区域的面积,增大了显示面板的开口率。
应当理解的是,在第一子像素22的形状被构造为由不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像素边限定时,为有效利用显示面板的空间,减少了相邻子像素之间的空置区域的面积,增大了显示面板的开口率,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像素24和所述第三子像素26中的每一子像素具有不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像素边。其中,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中不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像素边,与相邻的第一子像素22中相邻的一条像素边彼此相对。例如,如图8所示,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分别具有与相邻的第一子像素22对应的像素边相邻且相对设置的像素边,该像素边亦被构造为不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即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设置为具有非等边的四边形形状,在第二方向上,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中的每一子像素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像素边(图未标)和第二像素边(图未标),同一子像素的第一像素边的长度大于该第二像素边。在同一第一虚拟四边形M中,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的两条第一像素边彼此相邻且平行,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虚拟四边形M中的两条第二像素边彼此相邻且平行。该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中的每一子像素还具有连接于其第一像素边和第二像素边之间的第三像素边和第四像素边,该第三像素边和第四像素边与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呈夹角设置。进一步地,该第二子像素24和该第三子像素26的第一像素边和第二像素边均平行于第一方向。如此,不仅在显示面板尺寸相同的情况下,保证了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的开口面积,以获得较高的分辨率,同时减小不同颜色子像素之间发生蒸镀混色的风险。还在前述的条件约束下,满足了极限工艺条件,使得像素排布结构20中每个子像素的开口率得以最大化。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像素24的第二像素边具有第一长度L1,在第一方向上,第一子像素22的最大宽度为第二长度L2,其中,L2=(1.5~2.5)L1。容易理解,由于第一子像素22的形状被构造为由不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像素边限定,因此,第一子像素22的宽度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沿第二方向并不是恒定的,而是呈规律性变化。例如,具体到如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在第一方向上,经过第一子像素22彼此相对的第一顶角α和第二顶角β的顶点的连线,经过该第一子像素22的中心;在第二方向上,经过第一子像素22另外一组彼此相对的顶角的顶点的连线,也经过该第一子像素22的中心。则第一子像素22在第一方向上的宽度沿第二方向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第一子像素22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为其彼此相对的第一顶角和第二顶角的顶点的连线的距离。
可以理解,受工艺技术和成本的限制,通常选择是将精细金属掩模板沿纵向张网,蒸镀开口沿纵向(例如,第一方向)延伸,方能保证较佳的蒸镀效果。而考虑到子像素的开口率、显示均一性,以及掩膜板的制作难度,蒸镀开口的形状、横向上的尺寸、纵向上的尺寸具有关联关系。相应地,子像素的形状、横向上的尺寸、纵向上的尺寸也具有对应的关联关系。因此,第一子像素22在第一方向上的最大宽度会限制第一子像素22的形状和尺寸,而为使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的形状至少与两个第一子像素22的形状互补,从而减少了相邻子像素之间的空置区域的面积,增大了显示面板的开口率,则同样需要限定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与相邻的第一子像素22间距均匀。此时,在显示面板面积、分辨率、PPI和开口率等参数为定量时,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的第二像素边的长度会影响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的形状和面积大小。
而将L2设置为(1.5~2.5)L1,使各个子像素的形状和尺寸更为合理,一方面有利于子像素均匀排布,提高了显示质量,另一方面,降低了掩膜板的张网难度,又一方面,满足极限工艺的条件下,使得像素排布结构20中每个子像素的开口率得以最大化。
相应地,第三子像素26的第二像素边具有第三长度,L2=(1.5~2.5)倍的第三长度。
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子像素24的第一像素边的长度,大于第三子像素26的第一像素边的长度,第二子像素24的第二像素边的长度,大于第三子像素26的第二像素边的长度。如此,使第二子像素24的开口面积具有比第一子像素22和第三子像素26更大的开口面积。
作为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位于同一第一虚拟四边形M内的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中的每一子像素关于两者的中心连线的延长线对称设置。如此,可以保证子像素的形状更为规则,有利于子像素的均匀排布,从而提高显示均一性。
作为另一种可选地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在同一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M中,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的两条第一像素边之间的间距为第四长度,与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虚拟四边形M中,相邻的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的两条所述第二像素边之间的间距为第五长度。其中,第四长度等于第五长度,如此,有利于子像素的均匀排布,从而提高显示均一性。
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的像素排布结构的排布示意图。
参阅图9,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像素24具有一沿第一方向设置的像素边和该像素边相对的一顶角θ,该顶角θ的两条边向所述顶角θ的顶点延伸交汇的部分形成为一直线段以使得所述顶角θ成平倒角;其中所述直线段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顶角θ的两条边向所述顶角θ的顶点延伸交汇的部分形成为一弧线段以使得所述顶角θ成圆倒角;其中所述弧形段的切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如此,一方面,形成平倒角和圆倒角可以降低掩膜板的制备难度和蒸镀工艺的蒸镀难度,另一方面,使相邻的两个第一虚拟四边形M中的两个第二子像素沿第二方向之间的间距H增大,进一步降低了掩膜板的制备难度和蒸镀工艺的蒸镀难度。
一些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像素24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顶角,例如,具体到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二子像素24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三顶角γ和第四顶角δ。该彼此相对的两个顶角(第三顶角γ和第四顶角δ)中每一顶角的两条边向所述顶角的顶点延伸交汇的部分形成为一直线段以使得所述顶角成平倒角。其中,该直线段相对第一方向倾斜设置。如此,可以增大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二子像素24的有机发光层之间的间隙,可以有效改善有机发光层顶角处的混色风险,且易于制备。与此同时,使任一第二子像素与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一个第二子像素24之间的间距V,和该任一第二子像素与沿第二方向相邻的第一虚拟四边形M中的另一个第二子像素24之间的间距H之间趋于接近,从而使子像素的排布更佳均匀,提高了显示效果。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彼此相对的两个顶角(第三顶角γ和第四顶角δ)中每一顶角的两条边向所述顶角的顶点延伸交汇的部分亦可以形成为一弧线段以使得所述顶角成圆倒角。其中所述弧形段的切线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同样可以增大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第二子像素24的有机发光层之间的间隙,可以有效改善有机发光层顶角处的混色风险,且易于制备。
另外,本申请中的“圆倒角”是指多边形的角倒圆角所形成的角,“平倒角”是指将上述圆倒角的弧线段替换为直线段后所形成的角。
这里,还需要强调的是,显示区域12边缘区域锯齿感也是影响显示质量的一个因素。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不同行上的子像素沿边缘区域的延伸方向形成阶梯状,从而使显示面板在显示图像时,在该边缘区域处图像锯齿感加重,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因此,第一子像素22的形状被构造为由不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像素边限定,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具有不平行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像素边,可以使位于显示区域12的边缘,尤其是异形边缘的多个子像素的像素边的连线与例如异形边缘的切线趋于重合或平行,从而使多个子像素边缘的连线更为圆滑而接近异形边缘的形状,进而能够降低在异形边缘处图像的锯齿感,有利于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图10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的像素排布结构的排布示意图。
参阅图10,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22的至少一条像素边222被构造为向第一子像素22的中心内凹。如此,在同等工艺条件下可以使第一子像素22、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紧密排列,尽可能的减小相邻子像素之间的间距。并且,将第一子像素22的形状设置为凹多边形或由曲线构成的内凹图形,进而可以进一步减小第一子像素22与相邻第二子像素24和第三子像素26之间的间距,从而在同等分辨率的条件下可以增大子像素的开口面积,提高了开口率,降低了子像素的驱动电流,进而增加显示面板的寿命。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子像素22向其中心内凹的像素边222呈曲线或折线。可以理解,由于蒸镀工艺的限制,子像素的边缘上的角越少,即边缘越呈弧线,蒸镀时应力越不容易聚集,从而越容易蒸镀。因此,作为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第一子像素22向其中心内凹的像素边222呈曲线,例如,具体到如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22向其中心内凹的像素边222呈圆弧状。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子像素22与相邻的第二子像素24或第三子像素26相对的像素边之间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的比值范围为1~1.5,具体地,比如可以是1.1、1.2、1.3或1.4。如此,尽可能保证相邻的子像素之间的间距保持均匀,提高了显示的均匀性。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5和图6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该显示装置100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
具体地,该显示装置100可以应用于手机终端、仿生电子、电子皮肤、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物联网设备及人工智能设备等领域。例如,上述显示装置100可以为手机、平板、掌上电脑、ipod、智能手表等数码设备。
在使用本文中描述的“包括”、“具有”、和“包含”的情况下,除非使用了明确的限定用语,例如“仅”、“由……组成”等,否则还可以添加另一部件。除非相反地提及,否则单数形式的术语可以包括复数形式,并不能理解为其数量为一个。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子像素,具有与第一虚拟四边形的顶点重合的中心;
第二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内,且与所述第一子像素间隔开;以及
第三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内,且与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二子像素间隔开;
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具有比所述第一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更大的开口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以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位于其间的方式彼此间隔开;
优选地,位于对角线上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连线,穿过位于对应的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内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排布结构包括多个重复排布的第一虚拟四边形,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沿第一方向排布成行,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排布成列;
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共享共同的虚拟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最小间距为第一间距X,沿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的最小间距为第二间距Y,所述第一间距X和所述第二间距Y满足条件:
X=(0.8~1.2)Y;
优选地,所述第一间距X和所述第二间距Y满足条件:X=Y。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具有多边形形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子像素、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均具有四边形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形状被构造为由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像素边限定的多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之间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顶角。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子像素中的每一子像素关于两者中心连线的延长线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每一子像素具有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像素边;
其中,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中不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的像素边,与相邻的所述第一子像素中相邻的一条像素边彼此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具有非等边的四边形形状;
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每一子像素皆具有沿第二方向彼此相对的第一像素边和第二像素边;同一子像素的所述第一像素边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像素边的长度;
在同一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中,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两条所述第一像素边彼此相邻且平行;在第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中的两条所述第二像素边彼此相邻且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所述第二像素边具有第一长度L1;
在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最大宽度为第二长度L2;
其中,L2=(1.5~2.5)L1。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同一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内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中的每一子像素,关于两者的中心连线的延长线对称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子像素具有彼此相对的两个顶角;
该彼此相对的所述两个顶角中每一顶角的两条边向所述顶角的顶点延伸交汇的部分形成为一直线段以使得所述顶角成平倒角;其中所述直线段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或者
该彼此相对的所述两个顶角中每一顶角的两条边向所述顶角的顶点延伸交汇的部分形成为一弧线段以使得所述顶角成圆倒角;其中所述弧形段的切线相对所述第一方向倾斜设置。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像素具有一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像素边和该像素边相对的一顶角;
该顶角的两条边向所述顶角的顶点延伸交汇的部分形成为一直线段以使得所述顶角成平倒角;其中所述直线段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或者
该顶角的两条边向所述顶角的顶点延伸交汇的部分形成为一弧线段以使得所述顶角成圆倒角;其中所述弧形段的切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
15.根据权利要求1~14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至少一条像素边被构造为向所述第一子像素的中心内凹;
优选地,所述第一子像素向其中心内凹的像素边呈曲线或折线。
16.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任意相邻的四个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中的四个第二子像素具有与第二虚拟四边形的顶点重合的中心;
该任意相邻的四个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中的四个第三子像素具有与第三虚拟四边形的顶点重合的中心;
其中,所述第二虚拟四边形的面积等于所述第四虚拟四边形的面积;
优选地,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第二虚拟四边形和所述第三虚拟四边形为具有相等边长的为等边四边形。
17.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的发光颜色为绿色,所述第二子像素的发光颜色为蓝色,所述第三子像素的发光颜色为红色。
18.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内的所述第二子像素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中心连线穿过所述第一虚拟四边形的中心。
19.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8任一项所述的像素排布结构。
2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18173.9A CN114156332A (zh) | 2021-12-13 | 2021-12-13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KR1020237031450A KR20230140592A (ko) | 2021-12-13 | 2022-08-29 | 픽셀 배열 구조,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EP22905942.3A EP4297065A4 (en) | 2021-12-13 | 2022-08-29 |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PCT/CN2022/115438 WO2023109186A1 (zh) | 2021-12-13 | 2022-08-29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18/472,499 US20240016020A1 (en) | 2021-12-13 | 2023-09-22 |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518173.9A CN114156332A (zh) | 2021-12-13 | 2021-12-13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56332A true CN114156332A (zh) | 2022-03-08 |
Family
ID=804504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518173.9A Pending CN114156332A (zh) | 2021-12-13 | 2021-12-13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016020A1 (zh) |
EP (1) | EP4297065A4 (zh) |
KR (1) | KR20230140592A (zh) |
CN (1) | CN114156332A (zh) |
WO (1) | WO2023109186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09186A1 (zh) * | 2021-12-13 | 2023-06-22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7119850A (zh) * | 2023-08-31 | 2023-11-24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以及显示基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189025B1 (ko) * | 2010-05-31 | 2012-10-0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의 화소배열구조 |
CN104681594B (zh) * | 2015-03-11 | 2018-01-12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排列结构和显示装置 |
CN110137210A (zh) * | 2018-02-09 | 2019-08-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及相关装置 |
CN110137209A (zh) * | 2018-02-09 | 2019-08-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排布结构、高精度金属掩模板及显示装置 |
CN110277436A (zh) * | 2019-06-28 | 2019-09-24 |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 像素排列结构及显示面板 |
CN114156332A (zh) * | 2021-12-13 | 2022-03-08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2021
- 2021-12-13 CN CN202111518173.9A patent/CN114156332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8-29 WO PCT/CN2022/115438 patent/WO202310918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8-29 EP EP22905942.3A patent/EP4297065A4/en active Pending
- 2022-08-29 KR KR1020237031450A patent/KR20230140592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23
- 2023-09-22 US US18/472,499 patent/US20240016020A1/en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109186A1 (zh) * | 2021-12-13 | 2023-06-22 |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7119850A (zh) * | 2023-08-31 | 2023-11-24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像素结构以及显示基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109186A1 (zh) | 2023-06-22 |
EP4297065A1 (en) | 2023-12-27 |
US20240016020A1 (en) | 2024-01-11 |
EP4297065A4 (en) | 2024-10-16 |
KR20230140592A (ko) | 2023-10-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436029B (zh)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2436031B (zh)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1725288B (zh) | 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 |
CN110335892B (zh)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2436032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9148543B (zh) | 一种像素结构及显示面板 | |
US11482575B2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9713027B (zh) |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布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 |
CN112436030B (zh)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0364558B (zh) | 像素排布结构及显示面板 | |
CN112186022A (zh) | 像素排列结构、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 |
CN112038375B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EP4203655A1 (en) |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WO2023109186A1 (zh)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4122093A (zh)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4512521A (zh)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195882B2 (en) | 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0827706A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2366219B (zh)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20240206272A1 (en) | Arr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8660572A (zh) | 像素排布结构、显示面板、像素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 |
CN116390586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1883558A (zh) | 像素排列结构、发光器件及显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