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5093B -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5093B
CN114155093B CN202210117607.2A CN202210117607A CN114155093B CN 114155093 B CN114155093 B CN 114155093B CN 202210117607 A CN202210117607 A CN 202210117607A CN 114155093 B CN114155093 B CN 1141550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rance
default
overdue
application request
coeffic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1760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55093A (zh
Inventor
吴亮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fanghan Interne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fanghan Interne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fanghan Internet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fanghan Interne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11760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50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50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50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550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50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3Credit; Loans; Processing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6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involving fraud or risk level assessment in transaction proc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8Insur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涉及电子保函技术领域,包括区块链智能合约、电子保函管理平台和信用风险评估模块;用户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向电子保函管理平台发送投保请求,电子保函管理平台在接收到投保请求后,调用信用风险评估模块验证对应用户身份,判断该投保请求是否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然后将通过信用风险评估的请求返回至保函签发模块,保函签发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投保请求进行分析,并根据风险系数大小依次对投保请求进行审核批复;保函分发模块用于通过保函接入网关将电子保函加密后通过指定的传送方式分发到电子保函管理平台指定的存储地址,有效避免电子保函被篡改,提高数据安全性。

Description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保函技术领域,具体是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保函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同纸质保函一样,由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或其他担保人应投保人的请求,向受益人开立的一种电子化担保凭证,保证在申请人未能按双方协议履行其责任或义务时,由担保人代其履行一定金额、一定时限范围内的某种支付或经济赔偿责任。
然而现有的电子保函系统缺乏有效的征信系统和完善的风险防范措施,难以根除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供应链内产品的假冒伪劣问题及其引发的信贷风险;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或其他担保人除了担心投保人的履约能力和履约意愿以外,还需投入人力物力去验证交易的真伪,这就增加了额外的风控成本,同时现有的电子保函数据信息的可信度低且容易被篡改,为此,我们提出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包括区块链智能合约、电子保函管理平台以及信用风险评估模块;
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电子保函管理平台;
用户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向电子保函管理平台发送投保请求,所述电子保函管理平台在接收到投保请求后,调用信用风险评估模块验证对应用户身份,根据信誉分XY判断该投保请求是否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验证成功后,获取通过信用风险评估的请求返回至与对应担保机构相连接的保函签发模块;
所述保函签发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投保请求进行风险系数分析,并根据风险系数FZ大小依次对投保请求进行审核批复,其中批复包括签发和驳回,签发完成后获取电子保函管理平台上对应的存储地址和传送方式;
所述保函签发模块用于将签发的电子保函发送至保函分发模块,所述保函分发模块用于通过保函接入网关将所述电子保函加密后通过所述传送方式分发到电子保函管理平台指定的存储地址,其中所述保函接入网关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所述电子保函进行加密。
进一步地,所述信用风险评估模块的具体验证步骤为:
获取发送投保请求的用户身份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通过信息交互渠道获取用户的征信记录和投保记录,根据征信记录和投保记录分析得到用户的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
若无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则判定该投保请求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若有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则对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作进一步分析,具体为:
采集预设时间内用户所有的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根据还款逾期数据对用户的逾期系数YQ进行评估;根据违约数据对用户的违约系数WY进行评估;利用公式XY=100-YQ×b1-WY×b2计算得到用户的信誉分XY,其中b1、b2为系数因子,其中信誉分满分为100分;
若XY大于信誉阈值,则判定该投保请求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并将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的投保请求返回至与对应担保机构相连接的保函签发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还款逾期数据包括逾期时间和对应的逾期金额;所述违约数据包括违约时间以及对应的违约金额;其中违约指的是用户未按电子保函对应的协议履行其责任或义务,违约金额指的是用户违约时担保机构代其履行的赔偿金。
进一步地,所述逾期系数YQ的具体评估过程为:
统计用户的还款逾期次数为C1,将用户每次的逾期金额累加形成逾期总金额Z1;截取相邻逾期时间之间的时间段为逾期缓冲时段,统计每个逾期缓冲时段内用户的还款次数为逾期缓冲频次H1;
统计H1小于逾期频次阈值的次数为P1,当H1小于逾期频次阈值时,获取H1与逾期频次阈值的差值并求和得到逾期差频值ZT1;利用公式CP1=P1×g1+ZT1×g2计算得到逾期差频系数CP1,其中g1、g2为系数因子;利用公式YQ=C1×a1+Z1×a2+CP1×a3计算得到逾期系数YQ,其中a1、a2、a3为系数因子。
进一步地,所述违约系数WY的具体评估过程为:
统计用户的违约次数为C2,将用户每次的违约金额累加形成违约总金额Z2;截取相邻违约时间之间的时间段为违约缓冲时段,统计每个违约缓冲时段内用户的履约次数为违约缓冲频次H2;
统计H2小于违约频次阈值的次数为P2,当H2小于违约频次阈值时,获取H2与违约频次阈值的差值并求和得到违约差频值ZT2,利用公式CP2=P2×g3+ZT2×g4计算得到违约差频系数CP2,其中g3、g4为系数因子;利用公式WY=C2×a4+Z2×a5+CP2×a6计算得到违约系数WY,其中a4、a5、a6为系数因子。
进一步地,所述投保请求用于获取担保机构向受益人开立的电子保函,所述投保请求包括履约资源信息、履约日期、转出方信息、担保机构信息以及受益方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保函签发模块的具体工作步骤为:
当保函签发模块接收到投保请求时,记录此时的请求进入时刻;将请求进入时刻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等待时长DT;
若DT≥等待时长阈值,则保函签发模块向关联的移动终端发送包括该投保请求的提醒信息,以提醒移动终端的管理人员尽快处理该投保请求;
若等待时长DT<等待时长阈值,则采集投保请求的访问数据进行风险系数FZ分析,并根据风险系数FZ大小依次对投保请求进行审核批复。
进一步地,所述风险系数FZ的具体分析过程为:
获取投保请求进入保函签发模块后的访问数据,访问数据表示为该投保请求办理进度的访问记录;统计该投保请求的访问总次数为FW1;
将相邻的访问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访问间隔Gi;统计Gi小于间隔阈值的次数为F1;当Gi小于间隔阈值时,获取Gi与间隔阈值的差值并求和得到差隔总值GZ;利用公式FZ=DT×g5+FW1×g6+F1×g7+GZ×g8计算得到风险系数FZ,其中g5、g6、g7、g8均为系数因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电子保函管理平台在接收到投保请求后,调用信用风险评估模块验证对应用户身份,判断该投保请求是否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首先根据用户征信记录和投保记录分析得到用户的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根据还款逾期数据对用户的逾期系数进行评估,根据违约数据对用户的违约系数进行评估,利用公式XY=100-YQ×b1-WY×b2计算得到用户的信誉分XY,通过信誉分XY对投保请求进行初步筛选,过滤掉明显逾期、征信不佳以及履约能力低的用户的投保请求,有效控制担保风险,同时有效减少的投保请求的处理量,提高风险评估效率,进而缩短投保请求的批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本发明中保函签发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投保请求进行审核批复,若DT≥等待时长阈值,则保函签发模块向关联的移动终端发送包括该投保请求的提醒信息,以提醒移动终端的管理人员尽快处理该投保请求,避免业务积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若等待时长DT<等待时长阈值,则采集投保请求的访问数据进行风险系数分析,并根据风险系数FZ大小依次对投保请求进行审核批复,提高用户体验感,使得业务办理更加有层次,有条不紊,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3、本发明中保函分发模块用于通过保函接入网关将电子保函加密后通过所述传送方式分发到电子保函管理平台指定的存储地址,有效避免电子保函被篡改,提高数据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包括区块链智能合约、电子保函管理平台、信用风险评估模块、保函签发模块、保函分发模块以及保函接入网关;
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电子保函管理平台,以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
用户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向电子保函管理平台发送投保请求,投保请求用于获取担保机构向受益人开立的电子保函,投保请求包括履约资源信息、履约日期、转出方信息、担保机构信息以及受益方信息;
电子保函管理平台在接收到投保请求后,调用信用风险评估模块验证对应用户身份,判断该投保请求是否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验证成功后,获取通过信用风险评估的请求返回至与对应担保机构相连接的保函签发模块;具体验证步骤为:
电子保函管理平台接收到投保请求后,获取发送投保请求的用户身份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通过信息交互渠道获取用户的征信记录和投保记录;根据征信记录和投保记录分析得到用户的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还款逾期数据包括逾期时间和对应的逾期金额;违约数据包括违约时间以及对应的违约金额;此处的违约指的是用户未按电子保函对应的协议履行其责任或义务,违约金额指的是用户违约时担保机构代其履行的赔偿金;
若无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则判定该投保请求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
若有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则对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作进一步分析,具体为:
采集预设时间内用户所有的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
根据还款逾期数据对用户的逾期系数进行评估,具体为:
统计用户的还款逾期次数为C1,将用户每次的逾期金额累加形成逾期总金额Z1;截取相邻逾期时间之间的时间段为逾期缓冲时段,统计每个逾期缓冲时段内用户的还款次数为逾期缓冲频次H1;
将逾期缓冲频次H1与逾期频次阈值相比较,统计H1小于逾期频次阈值的次数为P1,当H1小于逾期频次阈值时,获取H1与逾期频次阈值的差值并求和得到逾期差频值ZT1,利用公式CP1=P1×g1+ZT1×g2计算得到逾期差频系数CP1,其中g1、g2为系数因子;
利用公式YQ=C1×a1+Z1×a2+CP1×a3计算得到逾期系数YQ,其中a1、a2、a3为系数因子;
根据违约数据对用户的违约系数进行评估,具体为:
统计用户的违约次数为C2,将用户每次的违约金额累加形成违约总金额Z2;截取相邻违约时间之间的时间段为违约缓冲时段,统计每个违约缓冲时段内用户的履约次数为违约缓冲频次H2;
将违约缓冲频次H2与违约频次阈值相比较,统计H2小于违约频次阈值的次数为P2,当H2小于违约频次阈值时,获取H2与违约频次阈值的差值并求和得到违约差频值ZT2,利用公式CP2=P2×g3+ZT2×g4计算得到违约差频系数CP2,其中g3、g4为系数因子;
利用公式WY=C2×a4+Z2×a5+CP2×a6计算得到违约系数WY,其中a4、a5、a6为系数因子;
利用公式XY=100-YQ×b1-WY×b2计算得到用户的信誉分XY,其中b1、b2为系数因子,其中信誉分满分为100分;
将信誉分XY与信誉阈值相比较;若XY大于信誉阈值,则判定该投保请求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并将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的投保请求返回至与对应担保机构相连接的保函签发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信誉分XY判断投保请求是否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对投保请求进行初步筛选,过滤掉明显逾期、征信不佳以及履约能力低的用户的投保请求,有效控制担保风险,同时有效减少的投保请求的处理量,提高风险评估效率,进而缩短投保请求的批复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保函签发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投保请求进行审核批复,其中批复包括签发和驳回,签发完成后获取电子保函管理平台上对应的存储地址和传送方式;具体步骤为:
当保函签发模块接收到投保请求时,记录此时的请求进入时刻;
将请求进入时刻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等待时长DT;将等待时长DT与等待时长阈值相比较,若DT≥等待时长阈值,则保函签发模块向关联的移动终端发送包括该投保请求的提醒信息,以提醒移动终端的管理人员尽快处理该投保请求,避免业务积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若等待时长DT<等待时长阈值,则采集投保请求的访问数据进行风险系数分析,具体为:
获取投保请求进入保函签发模块后的访问数据,访问数据表示为该投保请求办理进度的访问记录;
统计该投保请求的访问总次数为FW1,将每次访问的访问时刻按照时间先后进行排序,将相邻的访问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访问间隔Gi;
将访问间隔Gi与间隔阈值相比较,统计Gi小于间隔阈值的次数为F1;
当Gi小于间隔阈值时,将Gi与间隔阈值进行差值计算,并将所有的差值进行求和得到差隔总值GZ;利用公式FZ=DT×g5+FW1×g6+F1×g7+GZ×g8计算得到风险系数FZ,其中g5、g6、g7、g8均为系数因子;
将投保请求按照风险系数FZ大小进行排序,生成投保请求处理表信息,保函签发模块用于根据业务请求处理表信息依次对投保请求进行审核批复,使得业务办理更加有层次,有条不紊,提高业务办理效率;
保函签发模块用于将签发的电子保函发送至保函分发模块,保函分发模块用于通过保函接入网关将电子保函加密后通过传送方式分发到电子保函管理平台指定的存储地址;其中保函接入网关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电子保函进行加密。
上述公式均是去除量纲取其数值计算,公式是由采集大量数据进行软件模拟得到最接近真实情况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预设参数和预设阈值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或者大量数据模拟获得。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在工作时,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电子保函管理平台,以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用户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向电子保函管理平台发送投保请求,电子保函管理平台在接收到投保请求后,调用信用风险评估模块验证对应用户身份,判断该投保请求是否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首先根据用户身份信息通过信息交互渠道获取用户的征信记录和投保记录;根据征信记录和投保记录分析得到用户的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根据还款逾期数据对用户的逾期系数进行评估,根据违约数据对用户的违约系数进行评估,利用公式XY=100-YQ×b1-WY×b2计算得到用户的信誉分XY,若XY大于信誉阈值,则判定该投保请求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并将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的投保请求返回至与对应担保机构相连接的保函签发模块,对投保请求进行初步筛选,有效控制担保风险;
保函签发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投保请求进行审核批复,若DT≥等待时长阈值,则保函签发模块向关联的移动终端发送包括该投保请求的提醒信息,若等待时长DT<等待时长阈值,则采集投保请求的访问数据进行风险系数分析,根据风险系数大小依次对投保请求进行审核批复,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同时签发完成后获取电子保函管理平台上对应的存储地址和传送方式,保函分发模块用于通过保函接入网关将电子保函加密后通过传送方式分发到电子保函管理平台指定的存储地址,避免电子保函被篡改,提高数据安全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区块链智能合约、电子保函管理平台以及信用风险评估模块;
通过区块链技术,搭建电子保函管理平台;
用户通过区块链智能合约向电子保函管理平台发送投保请求,电子保函管理平台在接收到投保请求后,调用信用风险评估模块验证对应用户身份,根据信誉分XY判断该投保请求是否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具体为:
获取发送投保请求的用户身份信息,根据用户身份信息通过信息交互渠道获取用户的征信记录和投保记录,根据征信记录和投保记录分析得到用户的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
若无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则判定该投保请求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若有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则对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作进一步分析,具体为:
采集预设时间内用户所有的还款逾期数据和违约数据,根据还款逾期数据对用户的逾期系数YQ进行评估;根据违约数据对用户的违约系数WY进行评估;利用公式XY=100-YQ×b1-WY×b2计算得到用户的信誉分XY,其中b1、b2为系数因子,其中信誉分满分为100分;
若XY大于信誉阈值,则判定该投保请求在信用风险安全等级内,并将该投保请求返回至与对应担保机构相连接的保函签发模块;
所述保函签发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投保请求进行风险系数分析,包括:
当保函签发模块接收到投保请求时,记录此时的请求进入时刻;将请求进入时刻与系统当前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等待时长DT;
若DT≥等待时长阈值,则保函签发模块向关联的移动终端发送包括该投保请求的提醒信息,以提醒移动终端的管理人员尽快处理该投保请求;
若等待时长DT<等待时长阈值,则采集投保请求的访问数据进行风险系数FZ分析,具体分析过程为:
获取投保请求进入保函签发模块后的访问数据,访问数据表示为该投保请求办理进度的访问记录;统计该投保请求的访问总次数为FW1;
将相邻的访问时刻进行时间差计算得到访问间隔Gi;统计Gi小于间隔阈值的次数为F1;当Gi小于间隔阈值时,获取Gi与间隔阈值的差值并求和得到差隔总值GZ;利用公式FZ=DT×g5+FW1×g6+F1×g7+GZ×g8计算得到风险系数FZ,其中g5、g6、g7、g8均为系数因子;
所述保函签发模块用于根据风险系数FZ大小依次对投保请求进行审核批复,其中批复包括签发和驳回,签发完成后获取电子保函管理平台上对应的存储地址和传送方式;
所述保函签发模块用于将签发的电子保函发送至保函分发模块,所述保函分发模块用于通过保函接入网关将所述电子保函加密后通过指定的传送方式分发到电子保函管理平台指定的存储地址,其中所述保函接入网关通过非对称加密算法对所述电子保函进行加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还款逾期数据包括逾期时间和对应的逾期金额;所述违约数据包括违约时间以及对应的违约金额;其中违约指的是用户未按电子保函对应的协议履行其责任或义务,违约金额指的是用户违约时担保机构代其履行的赔偿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逾期系数YQ的具体评估过程为:
统计用户的还款逾期次数为C1,将用户每次的逾期金额累加形成逾期总金额Z1;截取相邻逾期时间之间的时间段为逾期缓冲时段,统计每个逾期缓冲时段内用户的还款次数为逾期缓冲频次H1;
统计H1小于逾期频次阈值的次数为P1,当H1小于逾期频次阈值时,获取H1与逾期频次阈值的差值并求和得到逾期差频值ZT1;利用公式CP1=P1×g1+ZT1×g2计算得到逾期差频系数CP1,其中g1、g2为系数因子;
利用公式YQ=C1×a1+Z1×a2+CP1×a3计算得到逾期系数YQ,其中a1、a2、a3为系数因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违约系数WY的具体评估过程为:
统计用户的违约次数为C2,将用户每次的违约金额累加形成违约总金额Z2;截取相邻违约时间之间的时间段为违约缓冲时段,统计每个违约缓冲时段内用户的履约次数为违约缓冲频次H2;
统计H2小于违约频次阈值的次数为P2,当H2小于违约频次阈值时,获取H2与违约频次阈值的差值并求和得到违约差频值ZT2,利用公式CP2=P2×g3+ZT2×g4计算得到违约差频系数CP2,其中g3、g4为系数因子;
利用公式WY=C2×a4+Z2×a5+CP2×a6计算得到违约系数WY,其中a4、a5、a6为系数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投保请求用于获取担保机构向受益人开立的电子保函,所述投保请求包括履约资源信息、履约日期、转出方信息、担保机构信息以及受益方信息。
CN202210117607.2A 2022-02-08 2022-02-08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 Active CN1141550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7607.2A CN114155093B (zh) 2022-02-08 2022-02-08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117607.2A CN114155093B (zh) 2022-02-08 2022-02-08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5093A CN114155093A (zh) 2022-03-08
CN114155093B true CN114155093B (zh) 2022-04-19

Family

ID=80450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17607.2A Active CN114155093B (zh) 2022-02-08 2022-02-08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50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72937B (zh) * 2023-09-11 2024-04-19 深圳市融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智能电子保函业务管理系统
CN117237123B (zh) * 2023-11-15 2024-03-01 山东政信大数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信用风险智能管控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1554B (zh) * 2016-11-24 2021-08-17 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队列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US20180268489A1 (en) * 2017-03-17 2018-09-20 Service First Insurance Group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risk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CN108492001A (zh) * 2018-02-13 2018-09-04 天津大学 一种用于担保贷款网络风险管理的方法
CN113779072A (zh) * 2020-06-09 2021-12-10 杭州一建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e建保的电子保函业务管理平台
CN111866101B (zh) * 2020-07-08 2023-05-26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请求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100034A (zh) * 2020-09-29 2020-12-18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12529458A (zh) * 2020-12-22 2021-03-19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力市场履约风险的闭环管控方法
CN113034267A (zh) * 2021-03-26 2021-06-25 广东中盈盛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供应链的电子保函系统
CN113469662A (zh) * 2021-07-21 2021-10-01 陕西中控普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投标保函服务方法
CN113538151A (zh) * 2021-07-29 2021-10-2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保函数据处理方法、节点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5093A (zh) 2022-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22996B (zh) 基于区块链进行贸易险融资的方法、存储介质
CN114155093B (zh) 基于区块链的电子保函全流程管理及风险管控系统
US743028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unauthorized access using a voice signature
US20170262852A1 (en) Database monitoring system
Eze et al. Electronic banking and profitabilit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Nigeria
US20020120559A1 (en) Tiered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and mitigating merchant risk
US811709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dentifying fraudulent account activity
CN110503547A (zh) 基于区块链的贷款管理方法及系统、金融机构节点
Swire The surprising virtues of the new financial privacy law
CN110414914A (zh) 业务数据监控方法和装置
CN109636569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征信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8536746A (zh) 客户信息合并方法及系统
CN111259077A (zh) 基于区块链进行托收项下进口押汇的方法、存储介质
CN111199479B (zh) 基于区块链进行进口海外代付的方法、存储介质
CN111539724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架构的电子商业承兑汇票融资方法及装置
CN114862110A (zh) 商业银行业务中台构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28568A (zh) 一种面向征信空白客户的授信额度方法以及系统
US8036978B1 (en) Method of upgrading third party functionality in an electronic fraud management system
CN111210342B (zh) 基于区块链进行出口买方信贷的方法、存储介质
CN114091793A (zh) 建筑工程全过程监控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5564591A (zh) 一种融资产品的确定方法及相关设备
Akinbowale et al. Development of a multi-objectives integer programming model for allocation of anti-fraud capacities during cyberfraud mitigation
CN110147998A (zh) 客户入网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66616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工程领域供应链金融风险评估系统
Tomaszewski The Pandora's Box of Cyberspace: State Regulation of Digital Signatures and the Dormant Commerce Clau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