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51970A - 一种加热机构和吹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热机构和吹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51970A
CN114151970A CN202111440401.5A CN202111440401A CN114151970A CN 114151970 A CN114151970 A CN 114151970A CN 202111440401 A CN202111440401 A CN 202111440401A CN 114151970 A CN114151970 A CN 114151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electrode
mounting
installation
electrod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040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振亮
蔡金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orion Nan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orion Nan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orion Nan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orion Nano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4040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519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51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51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5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air heaters
    • F24H9/186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02Details
    • H05B3/03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00Ohmic-resistance heating
    • H05B3/20Heating elements having extended surface area substantially in a two-dimensional plane, e.g. plate-heat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sistance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公开了一种加热机构和吹风机,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该加热机构包括安装筒和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多个串联的加热组,每个加热组均包括第一电极安装件、第二电极安装件以及多个加热片,第一电极安装件和第二电极安装件沿安装筒的轴向间隔布置,多个加热片并联设置于第一电极安装件和第二电极安装件之间,且每个加热片均沿安装筒的轴向延伸。一方面,加热片相较于加热丝而言加热面积更大,能保证加热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多个加热片并列设置,多个加热组串联设置,能有效地提高加热功率,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加热效率,提高升温速度。该吹风机,其包括上述的加热机构。因此,其也具有加热效率高,升温速度快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加热机构和吹风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吹风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热机构和吹风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吹风机的加热机构通常为加热丝,加热丝存在热转换效率低,升温速度慢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在于提供了一种加热效率高,升温速度快的加热机构和吹风机。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加热机构,包括:
安装筒;
加热组件,包括多个串联的加热组,每个加热组均包括第一电极安装件、第二电极安装件以及多个加热片,第一电极安装件和第二电极安装件沿安装筒的轴向间隔布置,多个加热片并联设置于第一电极安装件和第二电极安装件之间,且每个加热片均沿安装筒的轴向延伸。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加热组的多个第一电极安装件沿安装筒的周向呈环状间隔布置,且多个第一电极安装件形成的环状结构与安装筒同轴线设置;多个加热组的多个第二电极安装件沿安装筒的周向呈环状间隔布置,且多个第二电极安装件形成的环状结构与安装筒同轴线设置;
多个加热组的所有加热片沿安装筒的周向呈环形阵列布置,任意相邻两个加热片与安装筒之间形成一个加热腔室。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加热组件包括四个串联设置的加热组,每个第一电极安装件和每个第二电极安装件均呈四分之一圆弧状设置;每个加热组均包括七个加热片,七个加热片呈弧状间隔设置于对应的第一电极安装件和第二电极安装件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安装件和第二电极安装件分别位于安装筒轴向的两端。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电极安装件中的任意两个中分别设置有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且串联设置的任意相邻两个加热组中的两个第一电极安装件之间以及两个第二电极安装件之间通过电极连接件串联。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安装件上开设有与多个加热片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安装槽,第二电极安装件上开设有与多个加热片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安装槽,每个加热片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插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极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架和间隔设置于第一安装架上的多个第一延伸架体,每个第一延伸架体均包括间隔设置于第一安装架的两个第一延伸板,每个第一延伸板均沿安装筒的轴向延伸,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延伸板与第一安装架之间共同形成一个第一安装槽;
第二电极安装件包括第二安装架和间隔设置于第二安装架上的多个第二延伸架体,每个第二延伸架体均包括间隔设置于第二安装架的两个第二延伸板,每个第二延伸板均沿安装筒的轴向延伸,任意相邻两个第二延伸板与第二安装架之间共同形成一个第二安装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加热片均包括第一电极区、第二电极区以及发热材料喷涂区,第一电极区和第二电极区分别位于加热片的两端,第一电极区用于与第一电极安装件连接,第二电极区用于与第二电极安装件连接,发热材料喷涂区位于第一电极区和第二电极区之间。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安装筒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隔热筒和第二隔热筒,第二隔热筒套设于第一隔热筒外,第一隔热筒和第二隔热筒之间形成安装区域,每个第一电极安装件和每个第二电极安装件均与第一隔热筒和/或第二隔热筒连接,多个加热组的所有加热片均设置于安装区域内。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吹风机,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加热机构。
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备以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机构,其包括安装筒和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多个串联的加热组,每个加热组均包括第一电极安装件、第二电极安装件以及多个加热片,第一电极安装件和第二电极安装件沿安装筒的轴向间隔布置,多个加热片并联设置于第一电极安装件和第二电极安装件之间,且每个加热片均沿安装筒的轴向延伸。一方面,加热片相较于加热丝而言加热面积更大,能保证加热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多个加热组串联,每个加热组内的多个加热片并列设置,还能有效地提高加热功率,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加热效率,提高升温速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其包括上述的加热机构。因此,其也具有加热效率高,升温速度快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加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安装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的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加热机构;101-安装筒;103-第一隔热筒;105-第二隔热筒;107-加热组件;109-加热组;111-第一电极安装件;113-第二电极安装件;115-加热片;117-加热腔室;119-输入端子;121-输出端子;123-电极连接件;125-第一安装槽;127-第二安装槽;129-第一安装架;131-第一延伸板;133-第二安装架;135-第二延伸板;137-第一插接槽;139-第二插接槽;141-第一电极区;143-第二电极区;145-发热材料喷涂区;147-留白区;149-加热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相关技术中,吹风机的加热机构通常为加热丝,加热丝存在热转换效率低,升温速度慢的缺点。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其加热机构由加热片组成,相较于加热丝而言加热片的加热面积更大,能保证加热效率和质量;同时,其加热机构采用多个加热组串联,每个加热组内的多个加热片并列设置的方案,还能有效地提高加热功率,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加热效率,提高升温速度。下面对该吹风机的结构进行详细地介绍。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100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100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100的加热组件107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风机,其包括外筒(图未示出)和设置于外筒内的图1至图3所示的加热机构100,加热机构100在外接电源后能进出加热作业。由于吹风机的其他结构并未进行实质改进,本实施例主要介绍加热机构100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详细地,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加热机构100具体包括安装筒101和加热组件107。
安装筒101为加热机构100的主体结构,用于保证加热组件107能正常进行加热作业。加热组件107包括多个串联的加热组109,每个加热组109均包括第一电极安装件111、第二电极安装件113以及多个加热片115,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和第二电极安装件113沿安装筒101的轴向间隔布置,多个加热片115并联设置于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和第二电极安装件113之间,且每个加热片115均沿安装筒101的轴向延伸。
一方面,每个加热组109均包括多个加热片115,使得加热片115的数量较多,且加热片115相较于加热丝而言加热面积更大,从而能充分地保证加热效率和质量;另一方面,多个加热组109串联,每个加热组109内的多个加热片115并列设置,还能有效地提高加热功率,从而还能进一步地提高加热效率,提高升温速度。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1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请参阅图4与图5,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加热组109的多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沿安装筒101的周向呈环状间隔布置,且多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形成的环状结构与安装筒101同轴线设置,将多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呈环状布置,能充分利用安装筒101的安装空间,使得加热片115的安装空间更大,更能增加换热面积,从而保证加热效率和质量。
同理,多个加热组109的多个第二电极安装件113沿安装筒101的周向呈环状间隔布置,且多个第二电极安装件113形成的环状结构与安装筒101同轴线设置。与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呈环状布置类似,多个第二电极安装件113设置为呈环状布置,能保证加热片115能沿安装筒101的轴向延伸布置于安装筒101内,能保证加热片115的尺寸,从而能保证加热效率和质量。
同时,多个加热组109的所有加热片115沿安装筒101的周向呈环形阵列布置,任意相邻两个加热片115与安装筒101之间形成一个加热腔室117。通过将多个加热片115呈环状阵列布置,使得形成的每个加热腔室117均具有较大尺寸,能保证加热面积,从而充分保证加热效率。
详细地,加热组件107具体包括四个串联设置的加热组109。其中,每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和每个第二电极安装件113均呈四分之一圆弧状设置,使得四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呈环形结构,使得四个第二电极安装件113也呈环形结构设置。并且,每个加热组109均包括七个加热片115,七个加热片115呈弧状间隔设置于对应的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和第二电极安装件113之间,使得四个加热组109的二十八个加热片115能呈环状阵列布置。
通过这样设置,假设每片加热片115的电阻为140Ω,每个加热组109的七个加热片115并联后的电阻为10Ω,共四个加热组109,四个加热组109串联,得到总的加热组件107的电阻为40Ω,因而当输入电压为180V,总功率设置800W时,加热时间20s即可输出温度达65℃的热风,当输入电压为220V,总功率设置1200W时,加热时间8s即可输出温度达65℃的热风,能充分保证加热效率,提高升温速度,从而改善吹风机的使用体验。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吹风机的输入电压和功率还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节,加热片115的电阻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同时,加热组109的数量、每个加热组109内加热片115的数量均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以满足用户的各种使用需求,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作为可选的方案,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3,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和第二电极安装件113分别位于安装筒101轴向的两端,以使得四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形成的环状结构以及四个第二电极安装件113形成的环状结构分别位于安装筒101的两端,从而能充分利用安装筒101内的空间,增大加热片115的尺寸,保证加热腔室117的尺寸,保证加热面积,从而有效地提高加热效率和质量,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进一步可选地,请再次参阅图1至图5,为了保证四个加热组109能稳定串联,在本实施例中,四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中的任意两个中分别设置有输入端子119和输出端子121,输入端子119和输出端子121分别与电源的正负极连接,以通入电流。同时,串联设置的任意相邻两个加热组109中的两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之间以及两个第二电极安装件113之间通过电极连接件123串联。
例如,如图4所示,左侧的四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中,位于右上方的第一电极安装件111上设置有输入端子119,位于左上方的第一电极安装件111设置有输出端子121,剩余左下方的第一电极安装件111与右下方的第一电极安装件111之间通过电极连接件123串联。同理,如图5所示,右侧的四个第二电极安装件113中,左上方和右上方的两个第二电极安装件113之间通过一个电极连接件123串联,左下方和右下方的两个第二安装件之间也通过一个电极连接件123串联。
通过这样设置,当电流从输入端子119输入后,电流先经过图4中右上方的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后通过对应的加热片115流向图5中的左下方的第二电极安装件113,然后通过电极连接件123流向右下方的第二电极安装件113,接着再通过对应的加热片115流向图4中右下方的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再然后经过电极连接件123后流向图4中左下方的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并通过对应的加热片115流向图5中右上方的第二电极安装件113,其次再通过电极连接件123流向图5中左上方的第二电极安装件113,并通过对应的加热片115后流向图4中左上方的第一电极安装件111,最后通过输出端子121形成完整的电流通路,以有效地提高加热效率和质量。
更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4与图5,为了保证每个加热组109内的七个加热片115能稳定地并联,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上开设有与七个加热片115一一对应设置的七个第一安装槽125,每个第一安装槽125的槽口均朝向加热片115的一端。同理,第二电极安装件113上开设有与七个加热片115一一对应设置的七个第二安装槽127,每个第二安装槽127的槽口均朝向加热片115的另一端,以使得每个加热片115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第一安装槽125和第二安装槽127插接,从而保证七个加热片115能稳定地并联。
一方面,通过第一安装槽125和第二安装槽127的设置,能提高加热片115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加热作业的稳定性和加热效率,另一方面,通过插接的方式安装加热片115,也方便拆卸、安装以及维护作业的进行,能充分提高拆卸、安装以及维护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具体地,请再次参阅图4,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包括第一安装架129和间隔设置于第一安装架129上的多个第一延伸架体。其中,第一安装架129呈板状结构,一端呈弧形,另一端延伸出多个卡爪,多个每个第一延伸架体均包括间隔设置于第一安装架129的每个卡爪上的两个第一延伸板131,每个延伸板均沿安装筒101的轴向延伸,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延伸板131与对应位置的卡爪之间共同形成一个第一安装槽125。通过这样设置,使得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呈圆弧卡爪结构,能充分保证加热片115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进一步地提高加热效率和质量。
同理,请再次参阅图5,第二电极安装件113包括第二安装架133和间隔设置于第二安装架133上的多个第二延伸架体。其中,第二安装架133与第一安装架129结构相同,均呈板状结构,一端呈弧形,另一端延伸出多个卡爪,多个每个第二延伸架体均包括间隔设置于第二安装架133的每个卡爪上的两个第二延伸板135,每个第二延伸板135均沿安装筒101的轴向延伸,任意相邻两个第二延伸板135与对应位置的卡爪之间共同形成一个第二安装槽127。通过这样设置,使得第二电极安装件113呈圆弧卡爪结构,能充分保证加热片115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进一步地提高加热效率和质量。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100的安装筒101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6,为了进一步地保证每个加热组109的加热效率,以及安装后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筒101具体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隔热筒103和第二隔热筒105。第一隔热筒103和第二隔热筒105均为隔热材料制备而成的圆筒状结构,且第二隔热筒105套设于第一隔热筒103外。第一隔热筒103和第二隔热筒105之间形成安装区域,四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形成的环状结构和四个第二电极安装件113形成的环状结构分布设置于第一隔热筒10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隔热筒103的两端连接,多个加热组109的所有加热片115均设置于安装区域内。
一方面,由于第一隔热筒103和第二隔热筒105均由隔热材料制备而成,因而第一隔热筒103所围成的区域内可用于放置一些导线或一些吹风机需要远离高温的部件,以保证部件的安全性,同时第二隔热筒105外的吹风机的外筒也不至于温度过高而烫伤用户,从而能保证吹风机的使用寿命,改善吹风机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将多个加热片115布置于安装区域内,使得加热区域149集中在安装区域内,能减少热量散失,以充分保证加热效率和质量。
更详细地,为了保证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和第二电极安装件113均能稳定地与第一隔热筒10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均开设有弧状的第一插接槽137,第一插接槽137的槽口朝向第一隔热筒103一端的端部,以与第一隔热筒103一端的端部插接,从而保证每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的稳定性。同理,每个第二电极安装件113均开设有弧状的第二插接槽139,第一插接槽137的槽口朝向第一隔热筒103另一端的端部,以与第一隔热筒103的另一端的端部插接,从而保证每个第二电极安装件113的稳定性。也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安装件111与第一隔热筒103之间,以及第二电极安装件113与第一隔热筒103之间均采用插接的方式连接配合,这样设置既能方便安装、拆卸以及维护作业的进行,又能保证安装后的稳固性,从而能进一步地保证加热质量和效率。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和第二电极安装件113均设置为与第二隔热筒105连接,或者同时与第一隔热筒103和第二隔热筒105连接,能充分保证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和第二电极安装件113的稳定性即可,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图7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机构100的加热片115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7,为了进一步地保证加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加热片115均可以选择为石英玻璃、云母片或陶瓷片等结构,且每个加热片115均包括第一电极区141、第二电极区143以及发热材料喷涂区145。其中,第一电极区141和第二电极区143分别位于加热片115的两端,为喷涂或涂布的电极材料形成的区域,第一电极区141用于与第一电极安装件111连接,第二电极区143用于与第二电极安装件113连接,发热材料喷涂区145为喷涂有石墨烯发热材料的区域,发热材料喷涂区145位于第一电极区141和第二电极区143之间,以充分保证每个加热片115均具有较高的发热效率,从而保证整个加热组件107的加热效率和质量。
作为可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加热片115的周向边缘均具有留白区147,既没有喷涂电极材料,也没有喷涂石墨烯发热材料。由于制备过程中加热片115的周向容易残留赃物,因而周向留白区147的设置,不仅能保证外观的美观性,还能缓解或改善赃物滞留所带来的短路问题,以充分地保证加热作业的效率以及安全性。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吹风机的安装过程、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进行详细地介绍:
该吹风机进行安装作业时,将组装好的加热机构100安装于吹风机的外筒内即可。其中,在组装加热机构100的过程中,可先将第一隔热筒103的两端的周向分别插入四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的第一插接槽137内以及四个第二电极安装件113的第二插接槽139内,且每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和对应位置的第二电极安装件113之间设置七个加热片115,每个加热片1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安装槽125和第二安装槽127插接,然后将两个串联的加热组109的两个第一电极安装件111通过电极连接件123连接,两个第二电极安装件113通过电极连接件123连接,最后将第二隔热筒105套设于加热组件107外即可。
该吹风机的加热机构100通入电流后,电流从输入端子119输入,先经过图4中右上方的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后通过对应的加热片115流向图5中的左下方的第二电极安装件113,然后通过电极连接件123流向右下方的第二电极安装件113,接着再通过对应的加热片115流向图4中右下方的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再然后经过电极连接件123后流向图4中左下方的第一电极安装件111,并通过对应的加热片115流向图5中右上方的第二电极安装件113,其次再通过电极连接件123流向图5中左上方的第二电极安装件113,并通过对应的加热片115后流向图4中左上方的第一电极安装件111,最后通过输出端子121形成完整的电流通路。
在上述过程中,该加热机构100的加热片115相较于加热丝而言加热片115的加热面积更大,能保证加热效率和质量;同时,其加热机构100采用多个加热组109串联,每个加热组109内的多个加热片115并列设置的方案,还能有效地提高加热功率,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加热效率,提高升温速度。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热效率高,升温速度快的加热机构100和吹风机。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筒;
加热组件,包括多个串联的加热组,每个所述加热组均包括第一电极安装件、第二电极安装件以及多个加热片,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件和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件沿所述安装筒的轴向间隔布置,多个所述加热片并联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件和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件之间,且每个所述加热片均沿所述安装筒的轴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加热组的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件沿所述安装筒的周向呈环状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件形成的环状结构与所述安装筒同轴线设置;多个所述加热组的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件沿所述安装筒的周向呈环状间隔布置,且多个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件形成的环状结构与所述安装筒同轴线设置;
多个所述加热组的所有加热片沿所述安装筒的周向呈环形阵列布置,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加热片与所述安装筒之间形成一个加热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四个串联设置的所述加热组,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件和每个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件均呈四分之一圆弧状设置;每个所述加热组均包括七个所述加热片,七个所述加热片呈弧状间隔设置于对应的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件和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件和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件分别位于所述安装筒轴向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件中的任意两个中分别设置有输入端子和输出端子;且串联设置的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加热组中的两个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件之间以及两个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件之间通过电极连接件串联。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件上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加热片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件上开设有与多个所述加热片一一对应设置的多个第二安装槽,每个所述加热片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所述第一安装槽和所述第二安装槽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件包括第一安装架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的多个第一延伸架体,每个所述第一延伸架体均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两个第一延伸板,每个所述第一延伸板均沿所述安装筒的轴向延伸,任意相邻两个第一延伸板与所述第一安装架之间共同形成一个所述第一安装槽;
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件包括第二安装架和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的多个第二延伸架体,每个所述第二延伸架体均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架的两个第二延伸板,每个所述第二延伸板均沿所述安装筒的轴向延伸,任意相邻两个第二延伸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架之间共同形成一个所述第二安装槽。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加热片均包括第一电极区、第二电极区以及发热材料喷涂区,所述第一电极区和所述第二电极区分别位于所述加热片的两端,所述第一电极区用于与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件连接,所述第二电极区用于与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件连接,所述发热材料喷涂区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区和所述第二电极区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筒包括同轴线设置的第一隔热筒和第二隔热筒,所述第二隔热筒套设于第一隔热筒外,所述第一隔热筒和所述第二隔热筒之间形成安装区域,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安装件和每个所述第二电极安装件均与所述第一隔热筒和/或所述第二隔热筒连接,多个所述加热组的所有加热片均设置于所述安装区域内。
10.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机构。
CN202111440401.5A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加热机构和吹风机 Pending CN1141519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0401.5A CN114151970A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加热机构和吹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0401.5A CN114151970A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加热机构和吹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51970A true CN114151970A (zh) 2022-03-08

Family

ID=80455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0401.5A Pending CN114151970A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加热机构和吹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51970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9303Y (zh) * 2005-02-05 2006-05-10 合基实业有限公司 电热风机
KR20100108679A (ko) * 2009-03-30 2010-10-08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파이프 발열장치
JP2011065007A (ja) * 2009-09-18 2011-03-3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筒状発熱体の製造方法
CN204460739U (zh) * 2014-12-30 2015-07-08 谭汉生 一种发热组件及使用该发热组件的吹风机
CN206687362U (zh) * 2017-05-02 2017-12-01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一种低风阻静音电吹风
CN209484566U (zh) * 2018-12-24 2019-10-11 桂林清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加热实验用薄片型加热器
CN111457715A (zh) * 2020-05-09 2020-07-28 宁波恒普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体及多区域控温的真空炉
CN112063993A (zh) * 2020-07-23 2020-12-11 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真空炉加热机构
CN213785875U (zh) * 2020-11-03 2021-07-27 广东华能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电吹风
CN113349539A (zh) * 2021-05-19 2021-09-07 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无线电吹风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9303Y (zh) * 2005-02-05 2006-05-10 合基实业有限公司 电热风机
KR20100108679A (ko) * 2009-03-30 2010-10-08 엘에스전선 주식회사 파이프 발열장치
JP2011065007A (ja) * 2009-09-18 2011-03-31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筒状発熱体の製造方法
CN204460739U (zh) * 2014-12-30 2015-07-08 谭汉生 一种发热组件及使用该发热组件的吹风机
CN206687362U (zh) * 2017-05-02 2017-12-01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一种低风阻静音电吹风
CN209484566U (zh) * 2018-12-24 2019-10-11 桂林清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蒸汽加热实验用薄片型加热器
CN111457715A (zh) * 2020-05-09 2020-07-28 宁波恒普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热体及多区域控温的真空炉
CN112063993A (zh) * 2020-07-23 2020-12-11 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种立式真空炉加热机构
CN213785875U (zh) * 2020-11-03 2021-07-27 广东华能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低噪电吹风
CN113349539A (zh) * 2021-05-19 2021-09-07 深圳创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无线电吹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83230B (zh) 红外线灯泡及加热装置
CN103047625A (zh) 电连接件及使用该电连接件的led灯
KR100982783B1 (ko) 관형태의 면상 발열장치
CN104039030A (zh) 一种发热圈
CN114151970A (zh) 一种加热机构和吹风机
US20110044736A1 (en) Heat generating unit and heating apparatus
US7230215B2 (en) Heat generating device formed of heat generating diaphragm plates
KR100986263B1 (ko) 면상 가열장치
CN210489713U (zh) 带过流保护的电池模组
CN110553395B (zh) 一种加热组件
CN114286487A (zh) 等离子加热组件及电火灶
CN206449432U (zh) 电连接器以及led灯
CN207217898U (zh) 高温、高真空环境下多插孔电器连接组件
CN207269063U (zh) 一种便于自动化装配的插座
CN210899660U (zh) 一种mch陶瓷电加热器
CN211352473U (zh) 一种平面发热架
CN214708085U (zh) 一种发热架
CN205882127U (zh) 一种加热电芯模块及其电芯模组
CN205648020U (zh) 电加热元件以及工业用加热装置
CN220544038U (zh) 电芯组件及串并联电池模组
CN219976558U (zh) 一种发热装置及电暖器
CN213462372U (zh) 微晶玻璃发热器板
CN212777938U (zh) 一种气体加热装置及气体加热管
CN219679794U (zh) 一种加热组件
CN218382525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泳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