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43840A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43840A CN114143840A CN202010924344.7A CN202010924344A CN114143840A CN 114143840 A CN114143840 A CN 114143840A CN 202010924344 A CN202010924344 A CN 202010924344A CN 114143840 A CN114143840 A CN 1141438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mmunication
- target
- terminal device
- network
- ope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58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800 disodium phosph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606 norma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8—Resource reservation for hando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upd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8—Selecting a network or a communication servi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使得支持双卡功能终端设备在经过目标区间之前,从网络设备获取即将经过的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并根据网络状态信息提前确定出终端设备经过目标区间时使用的目标SIM卡,后续当终端设备实际经过目标区间之前或者之时,能够提前切换为目标SIM卡进行通信,从而能够减少终端设备可能会在目标区间内遇到的由覆盖空洞造成的通信中断,进而提高终端设备通通信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而当用户在道路交通、轨道交通等通信场景中使用终端设备时,例如在高速运行的高铁列车内,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处于高速移动状态,此时,终端设备可能会随着列车运行的方向在运营商提供的铁路沿线的小区内频繁地切换,而终端设备的高速移动又相对减少了预留给终端设备进行切换的时间,最终导致终端设备可能在高速移动中发生小区切换失败而通信的中断。因此一些运营商在高铁的铁路沿线部署通信专网,来保证处于高速移动中的终端设备依然能够正常通信,同时,为了降低终端设备在移动中接入小区的失败概率,运营商或其他厂商可以给每个终端设备提供一个预设的切换顺序(或称为预置路径),终端设备按照预设的切换顺序接入运营商在铁路沿线设置的小区。
同时,一些手机等终端设备支持双卡功能,用户可以将两张不同的SIM卡(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识别卡)安装到同一个终端设备中,并选择其中一张SIM卡作为默认移动数据业务的卡进行通信(即将该SIM卡设为主卡),而当支持双卡功能的终端设备在高速移动的过程中,如果用户所选择的作为主卡的SIM卡所归属的运营商的蜂窝网络中存在一些覆盖空洞,还是会造成终端设备的通信中断,从而恶化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支持双卡功能的手机在通过用户选择的作为主卡的SIM卡所归属的运营商的蜂窝网络在覆盖空洞区域面临的终端设备通信中断的技术问题,具体通过终端设备在经过目标区间之前,提前确定终端设备中所安装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蜂窝网络中网络性能较好的目标SIM卡作为主卡进行通信,减少终端设备实际经过目标区间时终端设备可能会遇到的由覆盖空洞造成的通信中断,从而提升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与支持双卡功能终端设备,其中,在终端设备在经过目标区间之前,根据网络状态信息中两张SIM卡所归属的运营商的覆盖范围或覆盖性能提前确定出终端设备经过目标区间时,使用的通信性能较好的目标SIM卡进行通信,后续当终端设备实际经过目标区间之前或者之时,能够提前切换为目标SIM卡进行通信,从而避免了在目标区间内使用其他SIM卡导致通信中断等情况发生,在终端设备实际通过目标区间时获得更好的通信质量,从而减少了终端设备可能会遇到的由覆盖空洞造成的通信中断,进而提高终端设备通通信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具体先获取预置路径信息后,从预置路径信息中得到目标区间上的网络状态信息,进而根据目标区间内的网络状态信息确定目标SIM卡。其中,预置路径信息包括了终端设备所安装的全部至少两个SIM卡,分别在至少一条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并且这至少一条预设路径包括了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第一预设路径上,且第一预设路径上包括目标区间。因此,在本实施例三中,终端设备可以在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的情况下,由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预置路径信息或者预置路径信息中部分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减少了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并提高了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时的自主化程度,进而提高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具体可以获得网络设备发送的预置路径信息,或者,还可以在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来指示其使用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信息之后,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预置路径信息。其中,本实施例由终端设备主动请求或者网络设备主动发送预置路径信息,使得终端设备通过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即可确定目标SIM卡,网络设备可以不用向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来指示目标SIM卡,减少了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相关指示信息的交互以及指示信息的定义,也能够提高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效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可以是目标区间内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覆盖的小区ID,则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量化加权的方式,通过接收到的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对目标区间之内两张SIM卡对应的运营商设置的基站或小区的覆盖范围进行量化评估,覆盖范围越大得到的加权值越大,说明其通信性能更好。例如,具体可以将所述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覆盖范围进行加权,得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覆盖范围加权值之后,确定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网络的覆盖范围加权值最大的网络所对应的通信模块为目标通信模块。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网络状态信息中除了包括运营商提供覆盖的小区的ID,还包括了每个基站或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所述通信质量参数用于表示每个基站的通信性能。例如,基站的通信性能可以通过非切换时刻掉话率、掉网率、RRC重建率中一个或多个通信质量参数进行表示。则终端设备可以将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每个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进行加权,得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通信质量加权值之后,确定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通信质量参数加权值最大的通信模块为目标通信模块。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可以将终端设备前方一定数量的节点作为目标区间,例如将终端设备移动方向前方N个连续的个节点为目标区间,N可以取50、100等正整数,还可以将终端设备移动方向前方的两个目标位置之间的区间直接作为目标区间A-B,所述目标位置可以是车站、工厂、建筑物等能够标识位置的地点。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在目标区间的选择上具有比较明显的特征,易于选取与实现。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进行SIM卡的切换时,可以在不影响终端设备当前业务的情况下,选择位于两张SIM卡对应的运营商都有网络覆盖的节点进行,例如,当终端设备到达目标区间之前最后一个有两张SIM卡所归属的运营商都有网络覆盖的节点,或者终端设备还可以在到达目标区间之内第一个有两张SIM卡所归属的运营商都有网络覆盖的节点进行切换,从而在保证终端设备当前通信质量的基础上,再对目标区间之内的目标SIM卡进行切换,保证了终端设备在整个过程中的通信质量,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确定处于高铁模式之后,才执行本申请中确定目标SIM卡并进行切换的步骤,或者,当终端设备在确定处在高铁模式之后,若进一步确定终端设备在第一预设路径上移动,则可以执行本申请中确定目标SIM卡并进行切换的步骤。因此,本实施例可以在终端设备处于高铁模式或者在高铁上移动时,自动进行本申请中确定目标SIM卡以及切换的流程,提高了本申请的智能化程度以及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在经过目标区间之前,进行SIM卡的切换时,无需经过用户的指示、也无需告知用户,能够实现终端设备的“自动”切换。或者,也可以通过显示界面向用户显示切换提示信息,来通知用户进行切换至目标SIM卡的操作,则当终端设备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确认信息后,再进行目标SIM卡的切换。因此,本实施例能够在终端设备确定切换SIM卡后,对用户进行提示,并根据用户的选择确定进行切换,从而增加了用户对终端设备的多样化的选择,提供更多的解决思路,在用户许可后才进行切换,满足不同用户的要求。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内包括的多个通信模块可以是用户识别模块,且用户识别模块具体可以是SIM卡、USIM卡或者eSIM卡等。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应用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不同种类的通信模块中,从而丰富了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应用场景。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方面提供的终端设备的方法对侧的网络设备来执行,该方法具体包括:网络设备在接收到终端设备经过目标区间之前,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后,可以通过第二指示信息确定终端设备所使用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随后网络设备可以向终端设备发送预置路径信息,使得终端设备能够在经过目标区间之前,根据预置路径信息中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提前确定出终端设备经过目标区间时,使用的通信性能较好的目标SIM卡进行通信,后续当终端设备实际经过目标区间之前或者之时,能够提前切换为目标SIM卡进行通信,从而避免了在目标区间内使用其他SIM卡导致通信中断等情况发生,在终端设备实际通过目标区间时获得更好的通信质量,从而减少了终端设备可能会遇到的由覆盖空洞造成的通信中断,进而提高终端设备通通信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在连续的节点内,运营商网络提供覆盖的小区ID。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量化加权的方式,通过接收到的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对目标区间之内两张SIM卡对应的运营商设置的基站或小区的覆盖范围进行量化评估,覆盖范围越大得到的加权值越大,说明其通信性能更好。例如,具体可以将所述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覆盖范围进行加权,得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覆盖范围加权值之后,确定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网络的覆盖范围加权值最大的网络所对应的通信模块为目标通信模块。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网络状态信息中除了包括运营商提供覆盖的小区的ID,还包括了每个基站或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所述通信质量参数用于表示每个基站的通信性能。例如,基站的通信性能可以通过非切换时刻掉话率、掉网率、RRC重建率中一个或多个通信质量参数进行表示。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将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每个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进行加权,得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通信质量加权值之后,确定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通信质量参数加权值最大的通信模块为目标通信模块。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如本申请第一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例如,通信装置包括:确定模块,切换模块和通信模块,其中,确定模块用于在进入第一预设路径上的目标区间之前,根据预存的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所述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目标通信模块;或者,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通信模块,所述目标通信模块由所述网络设备基于预存的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所述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切换模块用于在进入所述目标区间之前或者进入所述目标区间时,将所述终端使用的通信模块由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使用所述目标通信模块通信。
在本申请第二方面一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内包括的多个通信模块可以是用户识别模块,且用户识别模块具体可以是SIM卡、USIM卡或者eSIM卡等。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所应用的终端设备可以包括不同种类的通信模块中,从而丰富了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应用场景。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取预置路径信息,所述预置路径信息中包含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属运营商在至少一条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至少一条预设路径包含所述第一预设路径;根据所述预置路径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出目标通信模块。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获得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预置路径信息,所述预置路径信息中包含多个运营商在多个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多个运营商中包含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或者,
所述通信模块具体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信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含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预置路径信息。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预置路径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上在至少一条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至少一条路径中的第一预路径包括所述目标区间。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在连续的节点内,运营商网络提供覆盖的小区ID;其中,每个节点为预设路径上一段预设长度的区间;则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覆盖范围进行加权,得到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覆盖范围加权值;确定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网络的覆盖范围加权值最大的网络所对应的通信模块为所述目标通信模块。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信息包括:在连续的节点内,运营商网络提供覆盖的小区ID,以及每个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其中,每个节点为预设路径上一段预设长度的区间;则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每个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进行加权,得到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通信质量加权值;确定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通信质量参数加权值最大的通信模块为所述目标通信模块。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在进入所述目标区间之前的最后一个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目标通信模块都覆盖的小区内,或者,在进入所述目标区间之后的第一个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目标通信模块都覆盖的小区内,将所述终端使用的通信模块由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模块。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高铁模式;在所述终端处于所述高铁模式时,在所述在进入第一预设路径上的目标区间之前,根据预存的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所述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目标通信模块;或者,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路径上移动时,根据预存的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所述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目标通信模块。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切换提示信息;则所述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当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确认信息,将所述终端使用的通信模块由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模块。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为用户识别模块。
在本申请第三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识别模块包括: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全球用户识别USIM卡或者嵌入式用户识别模块eSIM卡。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可用于执行如本申请第二方面所述的通信方法,该装置包括:收发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安装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信息;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不同;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的网络状态信息的预置路径信息,所述预置路径信息包含所述至少两张通信模块在第一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第一预设路径上包含目标区间;或者,根据所述预置路径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出供所述终端在目标区间使用的目标通信模块,所述预置路径信息包含所述至少两张通信模块在第一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通信模块。
在本申请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在连续的节点内,运营商网络提供覆盖的小区ID;其中,每个节点为预设路径上一段预设长度的区间。
在本申请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覆盖范围进行加权,得到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覆盖范围加权值;确定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网络的覆盖范围加权值最大的网络所对应的通信模块为所述目标通信模块。
在本申请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在连续的节点内,运营商网络提供覆盖的小区ID,以及每个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
在本申请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每个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进行加权,得到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通信质量加权值;确定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通信质量参数加权值最大的通信模块为所述目标通信模块。
在本申请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通信模块为用户识别模块。
在本申请第四方面一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识别模块包括: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全球用户识别USIM卡或者嵌入式用户识别模块eSIM卡。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接口发送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上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接口发送数据;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作为一种可能的设计,上述通信装置还包括: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以使得所述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中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如本申请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作为终端设备、本申请第四方面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作为网络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所应用的技术背景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双卡功能的终端设备的场景示意图;
图3为不同运营商设置的基站及基站承载的小区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所应用场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所应用场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终端设备的一种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9为终端设备的一种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10为终端设备的一种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11为终端设备的一种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12为终端设备的一种显示界面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申请所应用的技术背景的示意图,其中,本申请应用于终端设备在道路交通、轨道交通等交通设备内,处于运动尤其是高速运动的情况下进行通信的场景中,所述通信包括但不限于:打电话、发短信或者通过互联网获取数据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终端等具有通信功能的电子设备,又可被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E等。如图1所示,以终端设备在高速运行的高铁列车上进行通信为例,当高铁列车1行驶在高铁轨道2上,列车1中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3安装了运营商X提供的通信模块(所述通信模块可以是SIM卡),则终端设备3在随着列车1在轨道2上移动时,可以通过连接轨道2旁运营商X提供的基站(或者具体是基站所承载的小区),享受由运营商提供的通信服务,终端设备3所连接的基站可以是运营商X专门为轨道2上运行的终端设备所设置的通信专网的基站,或者是运营商X根据运营需求而设置在轨道2旁的基站。
可选的,当列车1在如图1所示的轨道2上区间A-B之间移动时,终端设备3可以根据所经过的不同小区的覆盖范围,依次由运营商X提供的小区41切换至小区42、由小区42切换至小区43、由小区43切换至小区44,来保持终端设备3始终接入运营商X的小区,使得终端设备3在跟随列车1在区间A-B之间能够持续进行蜂窝通信而不会切到公网小区导致可能的中断。为终端提供蜂窝网络接入服务的小区可以承载在物理实体基站上,因此图1中以及本申请的其他图中,用基站的图例(塔形图例)来表示小区。每个基站可以承载一个或多个小区。
随着高铁列车的速度越来越高,如图1中终端设备3会更加频繁地在铁路沿线的小区内进行切换,并且留给终端设备3进行切换的时间越来越少,例如,当终端设备3处于小区41的覆盖范围之内时,可以通过小区41进行通信,当终端设备3跟随列车1移动至小区41和小区42重合的覆盖范围之内时,可以进行切换至小区42的测量、请求接入等小区切换准备工作后,由接入小区41切换至接入小区42,当后续终端设备3移动至小区42的覆盖范围之内时,可以通过小区42进行通信。然而,当列车1的速度越快,列车1经过小区41和小区42重合的覆盖范围的时间越短,使得终端设备3在这个区间内进行的切换准备工作的时间就越短,最终导致终端设备3可能在无法完成从小区41切换至小区42的情况下,就进入了小区42的覆盖范围,而造成通信的中断。
因此,在一些技术中,而为了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的切换成功率,减少终端设备在切换时由于切换准备工作时间较短造成的通信中断,服务提供商(比如,运营商或其他厂商)可以提前向终端设备发送将要切换的小区的信息,来减少终端设备的切换准备工作的时间。例如,以运营商提前提供小区切换的信息为例,在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3跟随列车1即将经过区间A-B时,终端设备3所使用的SIM卡所归属的运营商X可以提前向终端设备发送区间A-B内小区41-44的信息(例如,所述小区的信息包括通信频率等),使得终端设备3在经过区间A-B内的小区41和小区42重合的覆盖范围时,可以在不进行过多切换准备工作的情况下,直接使用运营商X所提供的小区42的信息,进行由接入小区41切换至接入小区42的切换,从而减少了终端设备3在小区之间切换所需的时间,在列车1的速度较快时也能够保证终端设备3及时在进入小区42之前完成从小区41到小区42的切换,保证终端设备3的通信不会中断。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对于运营商X或其他厂商需要提前确定部署在铁路沿线的小区信息,并将铁路沿线的小区信息按照沿轨道2的方向(单向或双向)按顺序排列,则当终端设备在需要时,可以向终端设备提供该终端设备将要经过的区间内的小区的信息,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按照区间内的小区的信息的进行切换。而所述运营商或者其他厂商可以根据每条轨道沿线小区的信息中,向终端设备提供每条轨道沿线小区的信息、终端设备所经过轨道沿线小区的信息或者将要经过的区间内的小区的信息,其中,放置到终端中的一条或多条铁路沿线所部署的部分或全部小区信息和网络状态信息可以称为一条预置路径,也即:每个运营商或者其他厂商都可以生成预置路径,预置路径中包含多条铁路沿线,以及每个铁路沿线中对应运营商布置的小区信息,例如:假设共有5条铁路线(记为铁路①、铁路②、铁路③、铁路④和铁路⑤),3个运营商(记为运营商Y1、运营商Y2和运营商Y3),则运营商Y1可以提供的预置路径包括铁路①沿线的小区信息、铁路②沿线的小区信息、铁路③沿线的小区信息、铁路④沿线的小区信息和铁路⑤沿线的小区信息,即,包括全部共五条铁路沿线的小区信息;同样地,运营商Y2的预置路径包括铁路①、铁路②、铁路③、铁路④和铁路⑤共五条铁路沿线的小区信息,运营商Y3的预置路径包括铁路①、铁路②、铁路③、铁路④和铁路⑤共五条铁路沿线的小区信息等。此时,对于终端设备3,在跟随高铁列车1在轨道2上运行时,可以在经过一个区间之前提前接收到运营商或其他厂商根据预置路径提供的目标区间内的小区信息,终端设备3就能够按照目标区间内的小区信息进行小区切换。终端设备在高铁上直接使用目标区间内的小区信息进行切换的通信可以被称为“高铁模式”通信。终端设备可以自动根据自身的状态例如加速度、运动速度等激活“高铁模式”,也可以由用户通过手动方式激活“高铁模式”,也可以根据通信信号的特征例如多普勒频偏估计、信号变化趋势等激活“高铁模式”。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设置预置路径,本发明实施例不作限制。
同时,一些终端设备具有“双卡通信功能”,即,终端设备中可以安装两个不同的通信模块,所述两个不同的通信模块可以是两张不同的SIM卡,用户可以选择其中一张SIM卡作为“主卡”,接打电话和/或数据通信业务可以设置为通过“主卡”的通信通道进行,而另一张SIM卡则对应地作为“副卡”,两张SIM卡可以来自不同的运营商、也可以支持不同的通信制式,即,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时可以安装不同的运营商的SIM卡进行通信,也可以安装相同的运营商的SIM卡进行通信。通信包括数据业务和/或接打电话。例如,图2为一种双卡功能的终端设备的场景示意图,其中,具有双卡功能的终端设备3随着列车1在轨道2上移动,终端设备3中安装了运营商X提供的第一SIM卡和运营商Y提供的第二SIM卡,当用户选择了第一SIM卡作为“主卡”,则终端设备3经过轨道2上区间a-b时,终端设备3将使用第一SIM卡接入运营商X提供的小区41进行通信;而当用户选择了第二SIM卡作为“主卡”,则终端设备3经过轨道2上区间a-b时,终端设备3将使用第二SIM卡接入运营商Y提供的小区51进行通信。当然,终端设备还可以安装三个以上的通信模块,其中一个为主通信模块,其他为副通信模块,其与终端设备包含两个通信模块类似,在此不再赘述。终端设备所安装的通信模块所属的运营商可以完全相同、完全不同、或者部分不同。
图3为不同运营商设置的基站及基站承载的小区的示意图,其中,在轨道的区间A-B上,运营商X依次设置了小区41-44,运营商Y依次设置了小区51-53,运营商X所设置的小区能够覆盖整个区间A-B,而运营商Y所设置的小区并不能覆盖区间A-B中的区间C-D,存在覆盖的空洞。则当终端设备3的用户选择了运营商X提供的第一SIM卡作为“主卡”,终端设备3经过轨道2上区间A-B时,可以按照预置路径中区间A-D内的小区信息的切换顺序,按照小区41-44的顺序进行切换并保持通信的连续不中断;而当终端设备3的用户选择了运营商Y提供的第二SIM卡作为“主卡”,终端设备3经过轨道2上区间A-B时,即使终端设备确定预置路径中区间A-D内的小区信息的切换顺序,以小区51-53依次切换,还是会在区间C-D内出现通信中断,从而降低了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SIM卡的运营商蜂窝网络覆盖空洞而造成终端设备通信终中断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能够在跟随列车在轨道上行驶并经过目标区间之前,提前根据目标区间内的小区信息,确定双卡中网络性能较好的目标SIM卡作为“主卡”进行通信,减少区间内终端设备的通信中断,从而提高终端设备的用户体验。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4为本申请所应用场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本申请应用在具有至少两个通信模块的终端设备上,所述通信模块可以是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全球用户识别(universal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USIM)卡、嵌入式用户识别模块(embedded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eSIM)卡或者其他可用于通信的模块,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仅以通信模块为SIM卡为例进行说明,而非对其进行限定。例如,当终端设备具有两个通信模块,并且通信模块为SIM卡,并且所述终端设备3具有双卡功能且两张SIM卡归属于不同运营商,终端设备3跟随高铁列车1在轨道2上高速运行时或者在此之前,终端设备3与网络设备6进行交互,使得终端设备3能够确定在经过目标区间A-B之前,提前确定在目标区间A-B内使用的目标SIM卡,并在后续终端设备实际经过目标区间A-B时,可使用目标SIM卡作为“主卡”进行通信。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6可以是运营商设置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的用户、SIM卡的运营商之外的第三方设置的服务器,可用于向终端设备3提供确定目标SIM卡的相关信息。
实施例一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的方法可应用于如图4所示的场景中,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
S101: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所安装的至少两张SIM卡的运营商的信息,其中,当终端设备安装了两张SIM卡,可以将终端设备安装的两张SIM卡记为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相应地,对于网络设备则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当然,终端还可以包含这两张SIM卡之外的其他SIM卡,也即终端包含两张以上的SIM卡。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激活“高铁模式”(或者确定进入高铁模式)之后,通过S101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以指示其安装的两张SIM卡的运营商的信息。其中,当终端设备激活高铁模式后,终端设备可以在高铁列车中跟随列车在高铁轨道上以固定的轨道的方向高速运动时,按照预设的切换顺序进行小区的切换。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高铁模式仅为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应用在终端设备跟随车辆等交通工具在高速路、普通道路、地铁轨道或者其他固定的路径行驶时,终端设备进入相应的模式,例如高速模式、公路模式等,本申请对终端设备具体执行S101时所处的模式不做限定。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用户的指示激活高铁模式,或者,终端设备可以自行检测并将终端设备由非高铁模式切换到高铁模式。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终端设备当前接入的基站/小区所在的位置位于高铁站/高铁轨道沿线,确定切换为高铁模式;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过去一段时间内经过的基站/小区所在的位置位于高铁轨道沿线,确定切换为高铁模式;或者,终端设备可以通过传感器判断加速度或运行速度超过阈值,说明终端设备跟随高铁移动,确定切换为高铁模式;或者,终端设备还可以获取使用终端设备的用户的出行信息(例如用户购买了16点由北京开往上海的高铁票),确定终端设备在16点之后切换至高铁模式等。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所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的SIM卡所归属的运营商的信息。例如,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当前所连接的基站/小区的运营商的信息,例如运营商的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通信网络),则将第一SIM卡的信息可以记为PLMN1、将第二SIM卡的信息可以记为PLMN2。进一步地,所述SIM卡的信息可以具体包括基站/小区的小区识别码(cell ID),则记终端设备中安装了运营商X提供的第一SIM卡和运营商Y提供的第二SIM卡,并且终端设备使用第一SIM卡接入的基站的识别码或标识符记为cell ID1、终端设备使用第二SIM卡接入的基站的识别码记为cell ID2,由于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运营商不同,终端设备使用两个SIM卡所接入的基站也不同,因此,根据cell ID1能够确定出提供基站的运营商X、根据cell ID2能够确定出提供基站的运营商Y。则在S101中,终端设备可以将cell ID1和cellID2发送给网络设备,使得网络设备根据第二指示信息即cell ID1和cell ID2,能够确定终端设备所安装的两个SIM卡对应的运营商为运营商X和运营商Y。又例如,在S101中,终端设备还可以直接将第一SIM卡所对应的运营商X和第二SIM卡对应的运营商Y的信息X和Y发送给网络设备,使得网络设备能够较为直接地确定终端设备所安装的两张SIM卡对应的运营商为运营商X和运营商Y。又例如,在S101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将第一SIM卡的卡号和第二SIM卡的卡号的全部或部分信息作为第二指示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使得网络设备能够较为直接地确定终端设备所安装的两张SIM卡对应的运营商为运营商X和运营商Y。
S101对应于图4的应用场景中,终端设备3在图4所示的状态(处于小区40和小区50的覆盖范围内)下,向网络设备6所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3当前使用第一SIM卡所接入的运营商X提供的小区40的cell ID1和终端设备3当前使用第二SIM卡所接入的运营商Y提供的小区50的cell ID2。可选地,终端设备3可以通过当前接入的小区40或者小区50,向网络设备6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或者,终端设备3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直接或间接向网络设备6发送该终端设备所安装的两张SIM卡的信息,本申请不做限定。
S102: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在目标区间内的多个运营商的网络状态信息。
具体地,当网络设备通过S101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可以确定终端设备所安装的两张SIM卡分别所归属的两个运营商。随后,网络设备可以在S102中将终端设备使用这两个运营商的SIM卡在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其中,目标区间是终端设备尚未经过、而且在接收到网络设备发送的多个运营商的网络状态信息之后,将要经过区域,对应于图4的场景中,终端设备3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通过S101向网络设备6所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并通过S102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多个运营商的网络状态信息,记终端设备完成S101和S102的时刻为当前时刻,则目标区间是当前时刻之后,终端设备将要经过的区间A-B。可选地,如图4所示的示例中,终端设备当前时刻处于小区40和小区50的覆盖范围内,并在移动出小区40和小区50的覆盖范围之后,就会达到目标区间A-B内的小区41和小区51的覆盖范围;而在其他可能的实现中,(小区40、小区50),和(小区41、小区51)之间还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小区,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完成S101和S102的当前时刻所在的位置,距离目标区间还可以有一定的距离,并且这个距离的具体大小不做限定。
以图4所示的场景为例,网络设备6可以在S102中向终端设备3发送该终端设备3跟随列车1在轨道2上移动时,即将经过目标区间A-B的运营商的网络状态信息,所发送的网络状态信息具体可以是运营商X的网络提供覆盖的小区41-44的小区ID(cell ID),和运营商Y的网络提供覆盖的小区51-53的小区ID(cell ID),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区间A-B的网络状态信息具体可以表示为“{[(cell41 ID,PLMN1),(cell45 ID,PLMN1)],(cell42 ID,PLMN1),(cell43 ID,PLMN1),(cell44 ID,PLMN1)}、{(cell51 ID,PLMN2),(cell52 ID,PLMN2),(cell53 ID,PLMN2)}”。
或者,所述目标区间A-B运营商的的网络状态信息还可以表示为如表1所示的表格形式,
表1
PLMN1(运营商X) | cell41 ID | cell42 ID | cell43 ID | cell44 ID |
cell45 ID | ||||
PLMN2(运营商Y) | cell51 ID | cell52 ID | cell53 ID |
其中,通过如表1所示表格的形式能够表示出更多的信息,例如,cell41和cell45可以是轨道上覆盖的相同位置处运营商提供的两个不同的小区,其分布如图6所示,其中,图6为本申请所应用场景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对于相同位置处的cell41和cell45可以由同一个运营商X提供。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单个小区的覆盖范围较小,因此运营商可以采用“小区合并”的方式,将多个小区合并为一个覆盖范围较大的小区,例如将多个抱杆上的RRU使用相同的频率f1的小区合并组成一个大小区cell41、同时这些RRU使用相同的频率f2的小区合并组成一个大小区cell45,cell41和cell45提供的信号覆盖范围在地理位置上大部分重合。
同时,如表1所示可以表示出小区或承载小区的基站对应的地理位置,例如,可以将列车在预设路径即轨道上行驶的距离划分为不同的节点,每个节点对应列车预设路径上的长度可以约为4公里,则网络设备每次可以确定四个节点作为如图6所示的目标区间A-B,将这四个节点记为节点1-4。其中,目标区间可以包括更多的节点数量(例如50个节点,此时目标区间对应轨道上的长度可以为200公里),本实施例为了便于说明,以目标区间包括4个节点作为示例,而非对其长度以及数量进行限定。则根据表1所示的网络状态信息可以确定在节点1-4处,终端设备可以依次连接运营商X提供的cell41/cell45、cell42、cell43和cel44;而对于运营商Y提供的cell51-53,在节点3处并没有覆盖,也就导致了终端设备在目标区间A-B中的节点3处无法使用运营商Y对应的第二SIM卡通信。
可选地,在S102中,由于终端设备在铁轨上跟随列车运行时,存在两个可能的移动方向,则网络设备在确定网络状态信息之前,还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首先确定目标区间。例如,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终端设备跟随从左向右行驶的列车向右运动(记为正方向),相反地,终端设备也可能跟随从右向左行驶的列车向左运动(记为反方向)。因此,若网络设备能够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则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在图中终端设备所移动方向前方的区间A-B作为目标区间。同时,网络设备在确定目标区间时,可以将终端设备前方一定数量的节点作为目标区间,例如将终端设备移动方向前方N个连续的个节点为目标区间,N可以取50、100等正整数,进而根据预置路径确定该目标区间内的网络状态信息,并将目标区间内的网络状态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例如,在如图6所示的场景中,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3跟随列车1运行的方向是图中向右侧的正方向后,取正方向上的50个节点作为目标区间,并进一步确定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3发送的是即将经过的、在终端设备正方向上目标区间A-B之间的网络状态信息。或者,还可以将终端设备移动方向前方的两个目标位置之间的区间直接作为目标区间A-B,所述目标位置可以是车站、工厂、建筑物等能够标识位置的地点。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终端设备的切换记录,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例如,在图6所示的场景中,当终端设备当前时刻处于小区40和小区50的覆盖范围内,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之后,网络设备根据当前时刻之前终端设备的小区切换记录,确定终端设备是从左向右的正方向移动。或者,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切换记录、或者根据定位模块等传感器,确定其自身的移动方向后,在S101向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中携带移动方向,使得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信息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
又可选地,在S102中,若网络设备无法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则网络设备可以将图6中终端设备3当前所在的节点两侧一定数量的节点,例如小区40和小区50左侧50个节点以及右侧50个节点,共100个节点作为目标区间,将目标区间内的网络状态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当前所在节点对应的两个车站之间的区间作为目标区间,例如,网络设备确定当前终端设备所在的基站位于车站P和车站Q之间,则网络设备可以将车站P和Q之间作为目标区间,向终端设备3发送目标区间P-Q之间的网络状态信息。
S103:在进入目标区间之前,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安装的两个SIM卡中确定经过目标区间时使用的目标SIM卡。
具体地,终端设备根据S102中接收到的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第一SIM卡和第二SIM之间确定一张SIM卡作为目标SIM卡,从而能够在经过目标区间时使用该目标SIM卡作为语音和/或数据业务的主卡进行通信。而为了确定目标SIM卡,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网络状态信息,对目标区间之内终端设备使用第一SIM卡通信时的通信质量与终端设备使用第二SIM卡通信时的性能进行比较,从而从终端设备所安装的两张SIM卡中确定通信性能更好的SIM卡为所述目标SIM卡。
在一种具体的实现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量化加权的方式,通过接收到的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对目标区间之内两张SIM卡对应的运营商设置的基站或小区的覆盖范围进行量化评估,覆盖范围越大得到的加权值越大,说明其通信性能更好。例如,以图6所示的场景作为示例,表2示出了一种对目标区间A-B内终端设备的两张SIM卡对应的运营商部署的基站的覆盖范围进行量化的方式,
表2
节点1 | 节点2 | 节点3 | 节点4 | |
PLMN1(运营商X) | cell41 ID | cell42 ID | cell44 ID | cell44 ID |
cell45 ID | ||||
PLMN1权重值 | 1.1 | 1 | 1 | 1 |
PLMN2(运营商Y) | cell51 ID | cell52 ID | cell53 ID | |
PLMN2权重值 | 1 | 1 | 1 |
其中,对于运营商X提供的PLMN1,终端设备在节点1可以使用第一SIM卡接入cell41或cell45,因此可以赋予权值1+0.1=1.1(若节点包括更多的基站或小区,除了第一个基站或小区赋予权值1之外,其他基站或小区都赋值为0.1),终端设备在节点2-4各自可以连接一个基站或小区,都可以赋值为1。同样地,对于运营商Y提供的PLMN2,终端设备在节点1可以使用第二SIM卡接入cell51、在节点2接入cell52以及在节点4接入cell53,都可以赋值为1。
随后,可以根据如下公式1计算两个SIM卡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各自对应的加权值:
其中,k表示待计算的PLMN的编号,将运营商X的网络的小区按照覆盖范围并加权后得到的W1记为第一SIM卡所归属的运营商X的PLMN1的加权值,所得到的加权值W1可作为运营商X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覆盖性能、将运营商X的网络的小区按照覆盖范围并加权后得到的W2记为第二SIM卡所归属的运营商Y的PLMN2的加权值,所得到的加权值W2可作为运营商Y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覆盖性能。N表示目标区间内的节点数量;Mi表示第i个节点上的小区总数,ai,j,k表示每个cell的权重,对应于表1中的权重值,则当j=1时,ai,j,k=1,当j>1时,ai,j,k=0.1。PLMN的加权值,可以由运营商或其他厂商的网络设备提供。
最终经过公式1的计算,可以得到终端设备的第一SIM卡所归属的运营商X的网络在目标区间A-B之间网络覆盖的加权值为W1=4.1,终端设备的第二SIM的运营商Y在目标区间A-B之间的网络覆盖的加权值为W2=3。此时,由于W1>W2,说明在目标区间A-B之间运营商X设置的基站的网络覆盖范围大于运营商Y设置的基站的网络覆盖范围,终端设备在经过目标区间A-B时,使用运营商X提供的第一SIM卡进行通信时能够更少地因覆盖空洞而中断通信,从而在目标区间A-B内实现更好的通信质量而性能更好,因此,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SIM卡为目标SIM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图6所示的实施例仅为示例性的说明,在具体的实现中,目标区间内可能包括50个、100个或者更多的节点,终端设备都可以根据公式1计算目标区间内两张SIM卡的网络覆盖的加权值,并最终确定加权值较大的SIM卡为目标SIM卡。
可选地,若网络设备不能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则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网络状态信息,可以是当前所在节点两侧方向一定数量的节点作为的目标区间、或者可能是两个车站之间节点作为的目标区间。此时,在S103中,终端设备确定目标SIM卡之前,还根据终端设备的切换记录判断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并根据移动方向确定前方即将经过的节点作为目标区间,并通过上述公式1确定目标SIM卡。
S104:终端设备根据S103中所确定的目标SIM卡,在进入目标区间之前或者进入目标区间时,将终端设备所使用的SIM卡由第一SIM卡切换至目标SIM卡。
其中,假设在S104之前,终端设备使用第一SIM卡通信,并在确认目标SIM卡与第一SIM卡不同时,在进入目标区间之前或者进入目标区间时,将终端设备所使用的SIM卡由第一SIM卡切换至目标SIM卡。
可选地,终端设备在进行SIM卡的切换时,可以在不影响终端设备当前业务的情况下,选择位于两张SIM卡对应的运营商都有网络覆盖的节点进行,例如,在如图6所示的示例中,若终端设备3在经过区间A-B之前使用第一SIM卡作为主卡通信,并确定了目标SIM卡为第二SIM卡后,则当终端设备到达区间A-B之前最后一个有两张SIM卡所归属的运营商都有网络覆盖的节点(例如图中第一SIM卡对应的运营商的小区40和第二SIM卡对应的运营商的小区50覆盖的节点)时,进行主卡从第一SIM卡切换为第二SIM卡的切换,来提前将终端设备经过目标区间时的目标SIM卡切换为主卡,来提高终端设备在经过目标区间时的通信质量,并且在切换SIM卡时还能够保证通信的连续性,整个切换过程可以减少用户的参与,还能够提高用户的体验。又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在到达区间A-B之内第一个有两张SIM卡所归属的运营商都有网络覆盖的节点(例如图中第一SIM卡对应的运营商的小区41和第二SIM卡对应的运营商的小区51覆盖的节点)时,进行主卡从第一SIM卡切换为第二SIM卡的切换。
S105:在目标区间内使用目标SIM卡通信。
最终,在S105中,终端设备在经过目标区间时,使用目标SIM卡进行通信,其中,对于支持双卡功能且双卡属不同运营商的终端设备,所述使用目标SIM卡通信可以是将终端设备中安装的目标SIM卡作为主卡进行通信。
例如,在图6所示的场景中,终端设备3跟随列车1在轨道2上高速移动时,在经过目标区间A-B之前,通过上述S101-S103确定出目标区间内使用第二SIM卡作为目标SIM卡进行通信时,通信质量更佳。若终端设备3在到达目标区间A-B之前,终端设备3的用户已经选择了第二SIM卡作为该终端设备3的主卡进行通信,则当终端设备3到达目标区间A-B后,即可保持第二SIM卡作为主卡即可;而若终端设备3在到达目标区间A-B之前,终端设备3的用户选择了第一SIM卡作为该终端设备3的主卡进行通信,则当终端设备3到达目标区间A-B之前,需要对主卡进行切换,由第一SIM卡切换为第二SIM卡作为终端设备3的主卡进行通信。
可选地,若终端设备需要进行SIM卡的切换,可以由终端设备直接执行,而切换过程对用户不可见,或者,终端设备还可以提示用户对SIM卡进行切换,在得到用户的指示后进行SIM卡的切换。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持续跟随列车在J市向K市的轨道方向上移动(或者当终端设备一直处于高铁模式),且终端设备所获取的切换路径信息中的目标区间仅包括J市和K市之间轨道的部分区域时,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连续从网络设备获取不同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例如,记J市向K市之间的轨道上可以包括连续的目标区间1、目标区间2……,则终端设备通过S101-S103从网络设备获取目标区间1的网络状态信息,并使用第一目标SIM卡经过目标区间1,在终端设备将要离开目标区间1时(可以是目标区间1内最后1-2个节点,或者目标区间1内最后一个同时有两个运营商覆盖的节点),再次通过S101-S103从网络设备获取目标区间2的网络状态信息,并确定经过目标区间2使用的第二目标SIM卡,随后在经过目标区间2之前切换为第二目标SIM卡。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使得支持双卡功能终端设备在经过目标区间之前,从网络设备获取即将经过的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并根据网络状态信息中两张SIM卡所归属的运营商的覆盖范围或覆盖性能提前确定出终端设备经过目标区间时,使用终端设备所安装的两张SIM卡中在目标区间内通信性能较好,即通信质量较好或网络覆盖性能较好的目标SIM卡进行通信,后续当终端设备实际经过目标区间之前或者之时,能够提前切换为目标SIM卡进行通信,即可避免在目标区间内使用其他SIM卡导致通信中断等情况发生,在终端设备实际通过目标区间时获得更好的通信质量,从而减少了终端设备可能会遇到的由覆盖空洞造成的通信中断,进而提高终端设备通通信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同时,由于实施例由终端设备通过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即可确定目标SIM卡,网络设备可以不用向终端设备发送信息来指示目标SIM卡,减少了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相关指示信息的交互以及指示信息的定义,也能够提高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效率。
实施例二
在上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运营商部署的基站或小区的覆盖范围对使用SIM卡的通信质量进行衡量,而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目标区间内SIM卡所连接的基站/小区的通信质量对SIM卡的通信质量进行衡量。则此时,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小区信息包括小区的cell ID和每个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
具体地,本实施例可同样参考如图5所示的流程,作为对如图5所示实施例中,S102和S103的等效替换。则网络设备在S102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网络状态信息中,除了包括运营商提供覆盖的小区的cell ID,还包括了每个基站或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所述通信质量参数用于表示每个基站的通信性能。例如,基站的通信性能可以通过非切换时刻掉话率、掉网率、RRC重建率中一个或多个通信质量参数进行表示,这些工作参数进行归一化后,得到[0,1]之间的取值作为通信质量参数,通信质量参数的数值越大说明基站或小区的通信性能越好、数值越小说明基站的通信性能越差。此时,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所发送的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可以如下表3所示,
表3
其中,同样以如图4所示的场景作为示例,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发送的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中,还携带了每个基站或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
则对于终端设备,在S103中,可以根据如下公式2对两张SIM卡各自的通信质量参数进行加权后,根据加权的结果确定目标SIM卡。
其中,k表示待计算的PLMN的编号,将W1记为第一SIM卡的运营商X的PLMN1的加权值、将W2记为第二SIM卡的运营商Y的PLMN2的加权值。N表示目标区间内的节点数量;Mi表示第i个节点上的小区总数,a_(i,j,k)表示表3中每个cell的通信质量参数。PLMN的加权值可以由运营商或其他厂商的设备提供。
则经过公式2的计算,可以得到终端设备的第一SIM卡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之间通信质量参数的加权值为W1=1+0.8+1+0.7+0.9=4.4,第二SIM卡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之间通信质量参数的加权值为W2=1+1+0.6=2.6。此时,由于W1>W2,说明终端设备在目标区间A-B之间使用第一SIM卡所连接的基站或小区的整体通信性能优于使用第二SIM卡所连接的基站或小区的整体通信性能,因此终端设备在经过目标区间A-B时,使用运营商X提供的第一SIM卡进行通信时能够具有更好的通信性能,从而在目标区间A-B内实现更好的通信质量,因此,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第一SIM卡为目标SIM卡。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了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另一种以基站或小区的通信性能确定终端设备使用的SIM卡的通信性能的方法,同样能够使终端设备在经过目标区间之前,提前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确定出终端设备经过目标区间时使用的通信性能更好的目标SIM卡,后续当终端设备实际经过目标区间时,即可通过目标SIM卡获得更好的通信质量,从而减少了终端设备在目标区间使用其他SIM卡时可能会遇到的由覆盖空洞造成的通信中断,进而提高终端设备通通信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三
在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终端设备为了从网络设备获取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需要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来指示其安装的两个SIM卡的信息(即如图5所示的S101),但是会增加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交互的信息量。
因此,在本申请另一种实施例三中,终端设备可以在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的情况下,由网络设备“主动”向终端设备发送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也就是说,在实施例三中,仅包括如图5所示的S102-S105的步骤。此时,网络设备根据是否能够确定终端设备的位置以及SIM卡的信息,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具体的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网络设备无法确定终端设备的位置(所在轨道)、也无法确定终端设备的SIM卡的信息,则网络设备可以将其存储的所有运营商的预置路径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进行存储,并在随后需要时,从存储空间中获取预置路径信息,并自行确定目标区间对应的网络状态信息之后,再根据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两个SIM卡中确定出目标SIM卡。其中,所述预置路径信息包括了终端设备所安装的全部至少两个SIM卡,分别在至少一条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并且这至少一条预设路径包括了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第一预设路径上,且第一预设路径上包括目标区间。示例性地,预置路径信息可以包括:轨道1、轨道2和轨道3的三条预设路径上,分别来自运营商P、运营商Q和运营商L在3条预设路径上的共9条网络状态信息,则网络设备可以在终端设备激活高铁模式,或者确定进入高铁模式之后,或者在终端设备激活高铁模式之前,即可将网络设备所存储的包括9条网络状态信息的预置路径信息都通过S102发送给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收到9条预置路径之后,根据其所在的轨道以及所安装的SIM卡信息,结合当前所在位置和行驶方向,首先从预置路径信息中筛选出即将经过的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然后根据前述实施例中的S103所描述的方法从两个SIM卡中确定目标SIM卡。
第二种实现方式中,若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SIM卡信息、但不能确定终端设备的位置(所在轨道),则可以将其存储的预置路径信息中与终端设备的SIM卡对应的网络状态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同样例如,网络设备存储的预置路径信息包括轨道1、轨道2和轨道3的三条预设路径上,分别来自运营商P、运营商Q和运营商L的共9条网络状态信息,并且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使用运营商P和运营商Q的SIM卡后,将轨道1、轨道2和轨道3上,运营商P、运营商Q的共6条网络状态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同样根据S103自行确定目标SIM卡。
第三种实现方式中,若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所在的轨道,但不能确定终端设备的SIM卡信息,则可以将终端设备所在轨道上,所有运营商的网络状态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同样例如,网络设备存储预置路径信息包括轨道1、轨道2和轨道3的三条路径上,分别来自运营商P、运营商Q和运营商L的共9条网络状态信息,并且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当前位置位于轨道1上,则网络设备可将运营商P、运营商Q和运营商L在轨道1上的3条网络状态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同样根据S103-S104自行确定目标区间的小区信息。
第四种实现方式中,若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位置(所在轨道)、也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SIM卡的信息,则网络设备可以直接将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根据S103自行确定目标SIM卡。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不执行S101的情况下,由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预置路径信息或者预置路径信息中部分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减少了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并提高了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时的自主化程度,进而提高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通信效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应用于实施例三中,终端设备在确定目标SIM卡时,可以不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来指示其安装的SIM卡的运营商的信息,此时,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在注册时或者在高铁模式时向网络设备所发送的SIM卡的运营商的信息进行存储,从而在执行上述实施例三时,能够确定终端设备的SIM卡的信息。
例如,终端设备的用户在安装两张SIM卡,并使得终端设备使用SIM卡接入网络进行通信之后,网络设备即可记录该终端设备使用的两张SIM卡的运营商的信息。网络设备可以在终端设备也可以在开机、重启等初始化的阶段获取终端设备的SIM卡的运营商的信息并记录。又或者,在终端设备激活高铁模式,或者确定进入高铁模式之后,网络设备即可获取与终端设备的两张SIM卡的运营商的信息。
实施例五
在上述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四中,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终端设备安装的SIM卡的信息之后,网络设备将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确定目标区间所使用的目标SIM卡,而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由网络设备直接确定终端设备在目标区间使用的目标SIM卡之后,直接将目标SIM卡发送给终端设备,能够减少终端设备所需的计算量。
例如,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的方法同样可应用于如图4所示的场景中,由网络设备6确定终端设备3经过目标区间A-B时使用的目标SIM卡。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
S201: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所安装的两张SIM卡的运营商的信息。
如图7所示的S201具体实现方式与如图5所示的S101相同,不再赘述。
S202: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经过目标区间时使用的目标SIM卡。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的S202中,当网络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之后,可以从终端设备所使用的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中确定一张SIM卡作为终端设备经过目标区间时使用的目标SIM卡。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在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可以确定终端设备所安装的两张SIM卡分别对应的两个运营商,并进一步确定终端设备使用这两个运营商的SIM卡在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随后,根据公式1或者公式2计算出终端设备使用两张SIM卡的权重值之后,确定权重值更大的运营商的网络对应的SIM卡作为目标SIM卡。也就是说,本步骤S202中,将如图5所示实施例中S103由终端设备根据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确定目标SIM卡的操作由网络设备代替终端设备执行,从而减少了终端设备的计算量。其具体计算原理及方式相同,不再赘述。
可选地,网络设备在确定目标SIM卡之前,还可以确定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从而确定终端设备移动方向前方的目标区间,其中,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终端设备上报的过去一段时间切换的若干个例如5个基站或小区的信息,确定终端设备跟随列车在轨道上的移动方向。
S203: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设备经过目标区间时使用的目标SIM卡。
随后,当网络设备通过S202确定目标SIM卡之后,在S203中向终端设备指示所确定的目标SIM卡。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可以具体通过较为简单的目标比特位取值为“0”或“1”来指示,例如目标比特位为“0”时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一SIM卡为目标SIM卡,目标比特位为“1”时指示终端设备的第二SIM卡为目标SIM卡。
S204:终端设备根据S203中所确定的目标SIM卡,在进入目标区间之前或者进入目标区间时,将终端设备所使用的SIM卡由第一SIM卡切换至目标SIM卡。
S205:终端设备在目标区间使用目标SIM卡通信。
如图7所示的S204-S205具体实现方式与如图5所示的S104-S105相同,不再赘述。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能够当支持双卡功能且两张SIM卡归属于不同运营商时终端设备在经过目标区间之前,网络设备能够根据终端设备安装的两张SIM卡的信息,提前确定出终端设备经过目标区间时,使用终端设备所安装的两张SIM卡中的目标SIM卡进行通信能够获得更好的通信质量,并指示终端设备经过目标区间时使用目标SIM卡。因此,当后续终端设备实际经过目标区间时,即可根据网络设备的指示通过目标SIM卡获得更好的通信质量,从而减少了终端设备可能会遇到的由覆盖空洞造成的通信中断,进而提高终端设备通通信效率,提高了用户体验。此外,本申请由于终端设备不需通过计算确定目标SIM卡,只需根据网络设备的指示即可确定目标SIM卡,还减少了终端设备的计算量、节省了终端设备的计算资源、并减少了终端设备存储切换路径信息所需的存储空间,从而减少高铁模式下终端设备的耗电量,同样能够提高用户体验。
实施例六
在上述实施例五的S202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一侧可以提前存储有在不同区间内,所有SIM卡的优先级排序,所述优先级可以是通信质量越高的SIM卡的优先级越高、通信质量越低的SIM卡的优先级越低。示例性地,假设轨道1上包括运营商P、运营商Q和运营商L三个运营商的小区覆盖,则网络设备可以以区间(每个区间的长度与目标区间相同)为单位,存储每个区间内的优先级顺序例如:区间1-“PQL”、区间2-“QLP”……。则当在S202中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的目标SIM卡时,可以根据终端设备当前所在的区间2,以及终端设备所使用的SIM归属与运营商L和运营商P,则根据区间2对应的优先级排序“QLP”,确定优先级更高的运营商L对应的SIM卡为目标SIM卡。
可选地,所述优先级排序可以以表格的形式存储,所述优先级排序可以是预置的,所述优先级排序还可以是测试人员乘坐列车使用终端设备实际测量后得到的,所述优先级排序还可以是经过目标区间的其他设备计算后,发送给网络设备进行存储的。
实施例七
在上述图7所示的实施例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上述实施例S201-S203,网络设备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在目标区间所使用的目标SIM卡,可以理解的是,当终端设备的移动方向确定后,由于轨道是固定的,因此终端设备在车站P-车站Q之间移动时经过的区间也是固定的,因此,在如图7所示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
网络设备通过S201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后,网络设备在S202中可以确定终端设备即将经过的多个目标区间中每个目标区间内使用的目标SIM卡,并在S203中将多个目标区间与多个目标区间的目标SIM卡一次发送给终端设备,可以理解的是,每个目标区间内的目标SIM卡是终端设备的两张SIM卡中的一张SIM卡。对于终端设备,在S204中可以在后续连续经过该多个目标区间时,根据网络设备的指示,使用每个目标区间对应的目标SIM卡通信。
因此,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由网络设备提前将终端设备会经过的多个目标区间中每个目标区间使用的目标SIM卡一起发送给终端设备,使得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通过这一次信息交互即可确定多个目标区间的目标SIM卡,若终端设备仍然在高铁模式下,终端设备可以在通过这多个目标区间之后再次执行本申请,从而减少了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了通信效率。
实施例八
在上述图7的实施例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在开机、重启、软件升级等初始化的阶段,当获取了其所安装的两张SIM卡的信息后,即可执行S201,向网络设备提前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来指示两张SIM卡的运营商的信息,网络设备可以在其存储设备中存储终端设备的两张SIM卡的信息。
随后,当网络设备确定终端设备进入高铁模式后,在S202中网络设备根据所存储的终端设备的SIM卡的信息确定目标区间的目标SIM卡,并通过S203发送至终端设备。此时,使得网络设备在后续确定目标SIM卡时,可以不再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SIM卡的运营商的信息,而是更快地从存储设备中获取终端设备的SIM卡的运营商的信息,并能够尽快根据SIM卡的信息确定终端设备在目标区间对应的目标SIM卡,并尽快发送指示信息,从而节省了网络设备确定目标SIM卡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实施例九
进一步地,在上述如图5和图7所示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S104和S204中都会在目标区间使用目标SIM卡进行通信,而如果终端设备在目标区间之前使用的SIM卡与目标SIM卡不同,还存在切换SIM卡的场景,在理想状况下,整个图5-图7所示的步骤对用户都是不可见的,也就是说,即使终端设备在目标区间之前使用的SIM卡与目标SIM卡不同,对于用户所使用的终端设备,在目标区间之前使用安装的一张SIM卡进行通信、在目标区间中使用目标SIM卡进行通信,用户可以一直使用终端设备进行通信,而无需手动对SIM卡进行切换,也不会出现终端设备信号较差的SIM卡通信中断后,用户再切换SIM卡的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8为终端设备的一种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其中,假设终端设备中安装了支持4G制式的第一SIM卡和支持5G制式的第二SIM卡,并且终端设备经过目标区间之前,用户选择了第一SIM卡作为主卡进行通信,则显示装置所显示的显示界面1A中,可以通过图标1显示出当前SIM卡的信号强度,并通过图标2中的“1”显示出用户所选择的第一SIM卡作为主卡。若此时终端设备根据如图5或者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确定目标SIM卡为第一SIM卡,即,当前使用的SIM卡与目标SIM卡相同,则终端设备在经过目标区间时不需要对SIM卡进行切换,保持使用第一SIM卡作为主卡即可,因此,图8所示的显示界面1B为终端设备经过目标区间时的显示界面,可以看出,显示界面1B与显示界面1A相比没有发生变化,用户也没有感知到终端设备实际执行了确定目标SIM卡的过程。
图9为终端设备的一种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图9中,假设终端设备经过目标区间之前,用户选择了第二SIM卡作为主卡进行通信,则显示装置所显示的显示界面1A中,可以通过图标3显示出当前SIM卡的信号强度,并通过图标4中的“2”显示出用户所选择的第二SIM卡作为主卡。若此时终端设备根据如图5或者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确定目标SIM卡为第一SIM卡,而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与目标SIM卡不同,需要将终端设备使用的主卡从第二SIM卡进行切换至第一SIM卡,因此,当终端设备完成SIM卡的切换,并经过目标区间时的显示界面2B中,通过图标1显示出当前SIM卡的信号强度,并通过图标2中的“1”显示当前终端设备将第一SIM卡作为主卡。则对于用户来说,可以通过显示界面2A-显示界面2B的变化,知道终端设备此时所使用的主卡发生了切换。
或者,如图8和图9所示的图标表示方式、以及图标的具体设计仅为示例性的说明,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上也可以不设置如图8和图9中的图标1-4,此时对于用户来说在使用终端设备时不会从显示界面上直接感受到主卡是否切换,也就不会干扰影响用户对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上其他功能的使用。
实施例十
可选地,在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在经过目标区间之前,进行SIM卡的切换时,无需经过用户的指示、也无需告知用户,能够实现终端设备的“自动”切换,而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10为终端设备的一种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其中,在如图9所示的显示界面2A的基础上,若此时终端设备根据如图5或者如图7所示的实施例确定目标SIM卡为第一SIM卡,而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SIM卡与目标SIM卡不同,需要将终端设备使用的主卡从第二SIM卡进行切换至第二SIM卡,但是终端设备并不会立即进行切换,而是通过显示界面3弹出的对话框向用户显示切换提示信息,来通知用户“建议切换SIM卡”,随后,当终端设备接收到用户对显示界面3中的控件“切换”的点击所发出的确认信息后,再执行主卡从当前使用的SIM卡进行切换至目标SIM卡的切换动作,并在切换之后,通过显示界面2B中的图标1显示出当前SIM卡的信号强度,并通过图标2中的“1”显示当前终端设备将第一SIM卡作为主卡。
实施例十一
又可选地,在如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终端设备进行的SIM卡切换是“自动”的,若目标SIM卡出现流量不足、欠费等问题,终端设备直接“自动”切换,并且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图11为终端设备的一种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其中,终端设备可以在切换之前,对将要切换的目标SIM卡是否流量不足、是否欠费等问题进行判断,一旦确定目标SIM卡流量不足,可以通过显示界面4中弹出的对话框向用户通知“切换后的SIM卡”流量不足,让用户选择是否进行切换,假设用户正在将进行紧急的电话会议,即使流量不足也需要进行切换,可以点击“切换”控件,使得终端设备接收到用户对对“切换”控件的点击后,再执行主卡从第二SIM卡进行切换至第二SIM卡的切换动作,并在切换之后,通过显示界面2B中的图标1显示出当前SIM卡的信号强度,并通过图标2中的“1”显示当前终端设备将第一SIM卡作为主卡。
实施例十二
可选地,图12为终端设备的一种显示界面的示意图,其中,终端设备允许用户设置是否开启高铁模式,例如,用户可以在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5A上点击“设置”功能对应的图标控件后,在设置功能的显示界面5B中,将“高铁模式”对应的开关设置为开启或关闭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将高铁模式的开关设置为开启状态,则终端设备会在确定终端设备处于高铁模式之后,执行如图5或图7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SIM卡的运营商的信息、自动切换SIM卡等;而当用户将高铁模式的开关设置为关闭状态,则终端设备不会执行如图5或图7所示的通信方法,不会自动切换SIM卡。或者,终端设备还可以确定在第一预设路径上移动,且当前存储的预置路径信息中包括第一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时,执行如图5或图7所示的通信方法,可以向网络设备上报SIM卡的运营商的信息、自动切换SIM卡等。
在前述实施例中,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了介绍,而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作为执行主体的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可以包括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例如,图13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的通信装置1300可作为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执行由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具体地,如图13所示的装置包括:确定模块1301,切换模块1302和通信模块1303。通信模块1303可以是终端设备中具有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之一,或者可以是两个通信模块中作为主卡的通信模块,或者是其他通信模块。其中,确定模块1301用于在进入第一预设路径上的目标区间之前,根据预存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目标通信模块;或者,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通信模块,目标通信模块由网络设备基于预存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切换模块1302用于在进入目标区间之前或者进入目标区间时,将终端使用的通信模块由第一通信模块切换至目标通信模块;通信模块1303用于使用目标通信模块通信。
可选地,确定模块1301具体用于,获取预置路径信息,预置路径信息中包含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属运营商在至少一条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至少一条预设路径包含第一预设路径;根据预置路径信息从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出目标通信模块。
可选地,确定模块1301具体用于,获得网络设备发送的预置路径信息,预置路径信息中包含多个运营商在多个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多个运营商中包含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或者,通信模块1303具体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信息;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包含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预置路径信息。
可选地,预置路径信息包括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上在至少一条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至少一条路径中的第一预路径包括目标区间。
可选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在连续的节点内,运营商网络提供覆盖的小区ID;其中,每个节点为预设路径上一段预设长度的区间;则确定模块1301具体用于,将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覆盖范围进行加权,得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覆盖范围加权值;确定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网络的覆盖范围加权值最大的网络所对应的通信模块为目标通信模块。
可选地,网络信息包括:在连续的节点内,运营商网络提供覆盖的小区ID,以及每个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其中,每个节点为预设路径上一段预设长度的区间;则确定模块1301具体用于,将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每个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进行加权,得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通信质量加权值;确定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通信质量参数加权值最大的通信模块为目标通信模块。
可选地,切换模块1302具体用于,在进入目标区间之前的最后一个第一通信模块和目标通信模块都覆盖的小区内,或者,在进入目标区间之后的第一个第一通信模块和目标通信模块都覆盖的小区内,将终端使用的通信模块由第一通信模块切换至目标通信模块。
可选地,确定模块1301具体用于,确定终端处于高铁模式;在终端处于高铁模式时,在在进入第一预设路径上的目标区间之前,根据预存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目标通信模块;或者,在终端在第一预设路径上移动时,根据预存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目标通信模块。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切换提示信息;则确定模块1301具体用于,当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确认信息,将终端使用的通信模块由第一通信模块切换至目标通信模块。
可选地,通信模块为用户识别模块。可选地,用户识别模块包括: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全球用户识别USIM卡或者嵌入式用户识别模块eSIM卡。
有关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可参照如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其实现方式与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图14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的通信装置1400可作为本申请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执行由网络设备执行的方法,具体地,如图14所示的装置包括:收发模块1401和处理模块1402;其中,收发模块14011401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终端所安装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信息;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不同;收发模块1401还用于,向终端发送包含至少两个通信模块的网络状态信息的预置路径信息,预置路径信息包含至少两张通信模块在第一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第一预设路径上包含目标区间;或者,根据预置路径信息从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出供终端在目标区间使用的目标通信模块,预置路径信息包含至少两张通信模块在第一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向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通信模块。
可选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在连续的节点内,运营商网络提供覆盖的小区ID;其中,每个节点为预设路径上一段预设长度的区间。
可选地,处理模块1402具体用于,将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覆盖范围进行加权,得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覆盖范围加权值;确定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网络的覆盖范围加权值最大的网络所对应的通信模块为目标通信模块。
可选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在连续的节点内,运营商网络提供覆盖的小区ID,以及每个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
可选地,处理模块1402具体用于,将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每个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进行加权,得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目标区间内的通信质量加权值;确定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通信质量参数加权值最大的通信模块为目标通信模块。
可选地,通信模块为用户识别模块。可选地,用户识别模块包括: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全球用户识别USIM卡或者嵌入式用户识别模块eSIM卡。
有关本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的具体实现方式及原理可参照如本申请前述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其实现方式与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装置的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一种逻辑功能的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集成到一个物理实体上,也可以物理上分开。且这些模块可以全部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全部以硬件的形式实现;还可以部分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用软件的形式实现,部分模块通过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处理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确定模块的功能。其它模块的实现与之类似。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外一种可应用于实现本申请提供的终端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的通信装置结构,图15为本申请提供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所示,通信装置1500中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510、处理器1520。可选的,通信装置1500中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530。其中,存储器1530可以设置于通信装置内部,还可以设置于通信装置外部。
示例性地,本申请前述各实施例中由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动作均可以由处理器1520实现。处理器1520通过通信接口1510发送数据。在实现过程中,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52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终端设备所执行的方法。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处理器152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530中。存储器1530和处理器1520连接,如耦合连接等。
又示例性地,本申请前述各实施例中由网络设备所执行的动作均可以由处理器1520实现。处理器1520通过通信接口1510发送控制信号以及通信数据,并用于实现网络设备所执行的任一方法。在实现过程中,处理流程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52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网络设备所执行的方法。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处理器152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所执行的程序代码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530中。存储器1530和处理器1520连接,如耦合连接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特征可以由处理器1520执行存储器1530中的程序指令或者软件代码来完成/支持。存储器1530上在加载的软件组件可以从功能或者逻辑上进行概括。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到的任一通信接口可以是电路、总线、收发器或者其它任意可以用于进行信息交互的装置。比如通信装置1500中的通信接口1510,示例性地,该其它装置可以是与该通信装置相连的设备,比如,当通信装置是终端设备时,其他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当通信装置是网络设备时,其他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模块或模块之间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模块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
处理器可能和存储器协同操作。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之间的具体连接介质。比如存储器、处理器以及通信接口之间可以通过总线连接。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当然,处理器与存储器之间的连接总线,并非为前述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总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20)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上安装有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述终端使用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的第一通信模块通信,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不同,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进入第一预设路径上的目标区间之前,根据预存的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所述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目标通信模块;或者,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通信模块,所述目标通信模块由所述网络设备基于预存的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所述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
在进入所述目标区间之前或者进入所述目标区间时,将所述终端使用的通信模块由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模块;
使用所述目标通信模块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预存的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所述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目标通信模块,包括:
获取预置路径信息,所述预置路径信息中包含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属运营商在至少一条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至少一条预设路径包含所述第一预设路径;
根据所述预置路径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出目标通信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预置路径信息,包括:
获得网络设备发送的所述预置路径信息,所述预置路径信息中包含多个运营商在多个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多个运营商中包含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
或者,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信息;接收所述网络设备发送的包含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预置路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置路径信息包括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上在至少一条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至少一条路径中的第一预路径包括所述目标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在连续的节点内,运营商网络提供覆盖的小区ID;其中,每个节点为预设路径上一段预设长度的区间;
所述根据预存的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所述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目标通信模块,包括:
将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覆盖范围进行加权,得到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覆盖范围加权值;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网络的覆盖范围加权值最大的网络所对应的通信模块为所述目标通信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信息包括:在连续的节点内,运营商网络提供覆盖的小区ID,以及每个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其中,每个节点为预设路径上一段预设长度的区间;
所述根据预存的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所述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目标通信模块,包括:
将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每个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进行加权,得到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通信质量加权值;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通信质量参数加权值最大的通信模块为所述目标通信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区间为所述第一预设路径上,在所述终端移动方向前方的N个连续节点之间的区间,N为正整数;
或者,所述目标区间为所述第一预设路径上,在所述终端移动方向前方的两个目标位置之间的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进入所述目标区间之前或者进入所述目标区间时,将所述终端使用的通信模块由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模块,包括:
在进入所述目标区间之前的最后一个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目标通信模块都覆盖的小区内,或者,在进入所述目标区间之后的第一个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和所述目标通信模块都覆盖的小区内,将所述终端使用的通信模块由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进入第一预设路径上的目标区间之前,根据预存的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所述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目标通信模块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终端处于高铁模式;
在所述终端处于所述高铁模式时,在所述在进入第一预设路径上的目标区间之前,根据预存的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所述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目标通信模块;或者,
在所述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路径上移动时,根据预存的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在所述目标区间的网络状态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目标通信模块。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终端使用的通信模块由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模块,包括:
在显示界面上显示切换提示信息;
当接收到来自用户的确认信息,将所述终端使用的通信模块由所述第一通信模块切换至所述目标通信模块。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信模块为用户识别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识别模块包括:用户身份识别模块SIM卡、全球用户识别USIM卡或者嵌入式用户识别模块eSIM卡。
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所安装的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信息;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不同;
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的网络状态信息的预置路径信息,所述预置路径信息包含所述至少两张通信模块在第一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所述第一预设路径上包含目标区间;或者,根据所述预置路径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确定出供所述终端在目标区间使用的目标通信模块,所述预置路径信息包含所述至少两张通信模块在第一预设路径上的网络状态信息;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通信模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在连续的节点内,运营商网络提供覆盖的小区ID;其中,每个节点为预设路径上一段预设长度的区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覆盖范围进行加权,得到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覆盖范围加权值;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网络的覆盖范围加权值最大的网络所对应的通信模块为所述目标通信模块。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网络状态信息包括:在连续的节点内,运营商网络提供覆盖的小区ID,以及每个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指示信息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的每个通信模块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小区按照每个小区的通信质量参数进行加权,得到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分别所归属的运营商的网络在所述目标区间内的通信质量加权值;
确定所述至少两个通信模块中,所归属运营商的通信质量参数加权值最大的通信模块为所述目标通信模块。
1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可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或者如权利要求13-1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1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
所述通信接口用于实现所述通信装置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或者13-1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或者13-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24344.7A CN114143840B (zh) | 2020-09-04 | 2020-09-04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US18/044,023 US20230328170A1 (en) | 2020-09-04 | 2021-08-05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EP21863461.6A EP4195732A4 (en) | 2020-09-04 | 2021-08-05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PCT/CN2021/110989 WO2022048393A1 (zh) | 2020-09-04 | 2021-08-05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924344.7A CN114143840B (zh) | 2020-09-04 | 2020-09-04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43840A true CN114143840A (zh) | 2022-03-04 |
CN114143840B CN114143840B (zh) | 2023-11-17 |
Family
ID=80438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924344.7A Active CN114143840B (zh) | 2020-09-04 | 2020-09-04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328170A1 (zh) |
EP (1) | EP4195732A4 (zh) |
CN (1) | CN114143840B (zh) |
WO (1) | WO2022048393A1 (zh) |
Citation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68900A1 (en) * | 2005-05-25 | 2006-11-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Local switching of calls setup by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
CN103167408A (zh) * | 2012-05-25 | 2013-06-19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lbs的双卡自动切换系统及方法 |
US20130211706A1 (en) * | 2010-08-13 | 2013-08-15 | Wavemarket, Inc. | Systems, methods, and processor readable media for traffic flow measurement |
WO2015013929A1 (en) * | 2013-07-31 | 2015-02-05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n incoming communication request while a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is in an active communication mode |
EP2875661A1 (en) * | 2012-07-19 | 2015-05-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echnique for managing subscriptions |
CN105264946A (zh) * | 2013-10-31 | 2016-0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加速方法以及装置 |
CN105813086A (zh) * | 2016-05-31 | 2016-07-2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目标网络覆盖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106211123A (zh) * | 2015-05-29 | 2016-12-07 | 苹果公司 | 用于多sim设备的运营商网络访问 |
CN106465213A (zh) * | 2014-01-28 | 2017-02-22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移动通信网络的订户终端的切换 |
CN106953652A (zh) * | 2016-01-05 | 2017-07-14 | 黑莓有限公司 | 用于多sim选择的方法及设备 |
WO2017166202A1 (zh) * | 2016-03-31 | 2017-10-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搜索移动通信网络的方法 |
US20170331670A1 (en) * | 2016-05-13 | 2017-11-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CN107548114A (zh) * | 2017-08-28 | 2018-01-05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sim卡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US20180160256A1 (en) * | 2016-12-06 | 2018-06-07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Werable device as service enabler |
WO2018142194A1 (en) * | 2017-02-02 | 2018-08-09 | Yosef Mintz | Integrative system and methods to apply predictive dynamic city-traffic load balancing and perdictive parking control that may further contribute to cooperative safe driving |
US20190380073A1 (en) * | 2017-01-05 | 2019-12-12 | Sony Corporation |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
CN110611941A (zh) * | 2019-08-23 | 2019-12-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11246389A (zh) * | 2020-01-09 | 2020-06-05 | 爱讯智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选网方法及装置、系统 |
CN111447659A (zh) * | 2020-04-03 | 2020-07-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119039B2 (en) * | 2012-09-06 | 2015-08-25 | Dell Products, Lp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nection context aware radio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with predictive mobile path |
CN106068673B (zh) * | 2014-05-21 | 2019-07-12 | 柏思科技有限公司 | 多个sim卡的使用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15180126A1 (en) * | 2014-05-30 | 2015-12-03 | Apple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multiple subscriber identiti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06211242A (zh) * | 2015-04-29 | 2016-12-0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06068015A (zh) * | 2016-08-19 | 2016-11-02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
CN106332194A (zh) * | 2016-08-22 | 2017-01-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
2020
- 2020-09-04 CN CN202010924344.7A patent/CN114143840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8-05 WO PCT/CN2021/110989 patent/WO2022048393A1/zh unknown
- 2021-08-05 EP EP21863461.6A patent/EP4195732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08-05 US US18/044,023 patent/US20230328170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268900A1 (en) * | 2005-05-25 | 2006-11-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Local switching of calls setup by multimedia core network |
US20130211706A1 (en) * | 2010-08-13 | 2013-08-15 | Wavemarket, Inc. | Systems, methods, and processor readable media for traffic flow measurement |
CN103167408A (zh) * | 2012-05-25 | 2013-06-19 |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lbs的双卡自动切换系统及方法 |
EP2875661A1 (en) * | 2012-07-19 | 2015-05-27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echnique for managing subscriptions |
WO2015013929A1 (en) * | 2013-07-31 | 2015-02-05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n incoming communication request while a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is in an active communication mode |
CN105264946A (zh) * | 2013-10-31 | 2016-01-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业务加速方法以及装置 |
CN106465213A (zh) * | 2014-01-28 | 2017-02-22 | 诺基亚通信公司 | 移动通信网络的订户终端的切换 |
CN106211123A (zh) * | 2015-05-29 | 2016-12-07 | 苹果公司 | 用于多sim设备的运营商网络访问 |
US20190174403A1 (en) * | 2016-01-05 | 2019-06-06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sim selection |
CN106953652A (zh) * | 2016-01-05 | 2017-07-14 | 黑莓有限公司 | 用于多sim选择的方法及设备 |
WO2017166202A1 (zh) * | 2016-03-31 | 2017-10-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搜索移动通信网络的方法 |
US20170331670A1 (en) * | 2016-05-13 | 2017-11-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Network Architecture,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
CN105813086A (zh) * | 2016-05-31 | 2016-07-27 |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目标网络覆盖检测方法及系统 |
US20180160256A1 (en) * | 2016-12-06 | 2018-06-07 |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 Werable device as service enabler |
US20190380073A1 (en) * | 2017-01-05 | 2019-12-12 | Sony Corporation | Terminal device and method |
WO2018142194A1 (en) * | 2017-02-02 | 2018-08-09 | Yosef Mintz | Integrative system and methods to apply predictive dynamic city-traffic load balancing and perdictive parking control that may further contribute to cooperative safe driving |
CN107548114A (zh) * | 2017-08-28 | 2018-01-05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sim卡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10611941A (zh) * | 2019-08-23 | 2019-12-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
CN111246389A (zh) * | 2020-01-09 | 2020-06-05 | 爱讯智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的智能选网方法及装置、系统 |
CN111447659A (zh) * | 2020-04-03 | 2020-07-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网络接入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328170A1 (en) | 2023-10-12 |
EP4195732A1 (en) | 2023-06-14 |
WO2022048393A1 (zh) | 2022-03-10 |
CN114143840B (zh) | 2023-11-17 |
EP4195732A4 (en) | 2024-01-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447277B (zh) | 一种指纹定位方法及相关设备 | |
US20060143266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9357400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haring a radio node | |
US20070248032A1 (en) | Method of providing route update messages and paging access terminals | |
KR101217058B1 (ko) | 루트 업데이트 메시지들을 제공하고 액세스 단말기들에 메시지들을 제공하는 방법 | |
CN110691384A (zh) | 一种网络切片使用方法及装置 | |
US8625538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ssociation control in mobile wireless networks | |
CN106664640B (zh) | 控制用户设备接入高速移动工具通信网络的方法 | |
CN101365242A (zh) | 基于移动预测的群体切换方法及系统 | |
US10154522B2 (en) |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providing communication services via a plurality of communication paths | |
CN101902794B (zh) | V2i通信中基于运动预测的二层快速切换方法 | |
CN110290473A (zh) | 切换方法与装置 | |
CN106465328A (zh) | 用于估计至少两个用户设备之间的地理距离或地理距离的范围的方法和系统、移动通信网络、用户设备、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
CN115706923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20150124650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gnitive radio communications | |
JP2002539734A (ja) | 加入者エリアを決定する移動無線電話システム用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適切な方法 | |
CN101247298A (zh) | 分类区域中的处理方法、系统及装置 | |
US11140604B2 (en) | Device and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4143840A (zh)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5792119A (zh) | 一种无线导航系统及方法 | |
CN111356193B (zh) | 一种终端的越区方法及通信终端 | |
CN112788692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CN101208910A (zh) | 执行快速切换的设备和方法 | |
CN102695197B (zh) | 一种信号冲突检测方法、检测方法及装置 | |
CN103108297A (zh) | 基站标识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