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8692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8692A
CN112788692A CN201911094451.5A CN201911094451A CN112788692A CN 112788692 A CN112788692 A CN 112788692A CN 201911094451 A CN201911094451 A CN 201911094451A CN 112788692 A CN112788692 A CN 1127886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fi access
wifi
access point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944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0944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869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86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6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speed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从一个WiFi网络切换至另一个WiFi网络时造成业务中断的问题。本申请中,在第一区域的第一位置,通过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分别接入第一WiFi网络,第一区域中部署N个WiFi接入点;再通过该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链路;终端设备移动到第二位置时,通过该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除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外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网络,基于该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二WiFi网络与服务器建立第二通信链路。通过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实现WiFi网络的切换,可不影响第一通信链路的业务交互。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通信导航、自动控制、人工智能、机器视觉、精密传感器、高精度地图等高新技术与先进汽车技术的快速融合,智能汽车(或无人驾驶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已经成为汽车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汽车产业增长的新动力。
现有技术中,汽车可以通过无线高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与网络服务器和其它终端进行通信。例如:自主代客泊车(autonomous valet parking,AVP)服务器通过WiFi网络获取汽车的当前位置。由于单个WiFi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以及信号强度有限,因此,需要部署多个WiFi接入点。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需要切换WiFi接入点,汽车需要先断开与原WiFi接入点的连接,之后再与新的WiFi接入点建立连接,在这个过程会造成业务中断。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尽可能避免终端设备在不同的WiFi网络之间切换时,造成终端设备的业务中断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在第一区域的第一位置,可通过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分别接入第一WiFi网络,之后可通过接入第一WiFi网络的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一WiFi网络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链路,第一通信链路用于终端设备与服务器进行第一业务交互;当终端设备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终端设备可通过接入第一WiFi网络的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除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外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网络,再通过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二WiFi网络与服务器建立第二通信链路,第二通信链路用于终端设备与服务器进行第二业务交互;其中,第一区域中部署N个WiFi接入点,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WiFi网络为第一WiFi接入点对应的网络,第一WiFi接入点为地图信息中包括的N个WiFi接入点中的一个,第二WiFi网络为第二WiFi接入点对应的网络,第二WiFi接入点为地图信息中包括的N个WiFi接入点中除第一WiFi接入点外的一个,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为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除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外的一个。
基于该方案,终端设备在第一区域的第一位置处,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接入第一WiFi网络,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链路,终端设备与服务器可在第一通信链路上进行第一业务交互。当终端设备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终端设备可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网络,此时,终端设备可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仍与服务器进行正常的第一业务交互。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网络,不影响第一通信链路上的第一业务的正常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地图信息,所述地图信息包括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
终端设备通过接收包括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地图信息,从而可根据当前自身的位置和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确定出是否处于重叠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完成第一业务交互后,终端设备可断开第一通信链路。进一步,终端设备可以在启动第二通信链路后,断开第一通信链路。
通过在完成第一业务后,再断开第一通信链路,有助于避免第一业务的中断。进一步,终端设备在启用第二通信链路后,再断开第一通信链路既有助于避免因终端设备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网络,造成第一业务的中断,又可保证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之间的连续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地图信息包括将第一区域划分的N个网格,N个网格中任一网格对应一个WiFi接入点,任一网格所对应的区域以对应WiFi接入点为中心,以对应的WiFi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为半径。
通过将第一区域划分为N个网格,可便于终端设备高效的确定出是否处于相邻网格的重叠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位置处于相邻网格的重叠区域,若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时,终端设备将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的一个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接入点对应的第二WiFi网络。
进一步,可选地,终端设备可将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位于行驶路径上的一个WiFi接入点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其中,行驶路径是为该终端设备在第一区域中规划的行驶路径;或者,终端设备将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距离行驶路径最近的一个WiFi接入点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
通过将位于行驶路径上的一个WiFi接入点或将距离行驶路径最近的一个WiFi接入点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如此,有助于减小终端设备切换WiFi网络的频率,而且终端设备切换到该第二WiFi接入点对应的第二WiFi网络的信号可能较强。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将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合并于第一区域的地图文件中,生成地图信息,N为大于1的整数。
基于该方案,可实现将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嵌入第一区域的地图中,生成地图信息。也就是说,地图信息中可包括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
该方法可由服务器执行,即该方法可应用于服务器,服务器为用于为终端设备提供业务,例如,可终端设备提供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
进一步,可选地,该服务器可向终端设备发送地图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以N个WiFi接入点中的每个WiFi接入点为中心,每个WiFi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为半径,将第一区域分为N个网格,N为大于1的整数。如此,可使得终端设备基于该地图信息,高效的确定出自身是否处于相邻网格的重叠区域。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地图信息,该地图信息中包括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WiFi接入点的信息包括WiFi接入点的物理位置及覆盖范围。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地图,该地图中包括N个网格,N个网格是以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中的每个WiFi接入点为中心,每个WiFi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为半径,将第一区域划分得到的,N为大于1的整数。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有益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一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和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该处理器可被配置为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以上所示终端设备的相应功能,该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接入WiFi网络。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可包括收发器,收发器用于支持该通信设备和服务器等之间的通信,其中,收发器可以为独立的接收器、独立的发射器、集成收发功能的收发器、或者是接口电路。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在第一区域的第一位置,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分别接入第一WiFi网络,第一区域中部署N个WiFi接入点,N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第一WiFi网络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链路,第一通信链路用于通信装置与服务器进行第一业务交互;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网络,通过第二WiFi网络与服务器建立第二通信链路,第二通信链路用于通信装置与服务器进行第二业务交互。其中,第一WiFi网络为第一WiFi接入点对应的网络,第一WiFi接入点为地图信息中包括的N个WiFi接入点中的一个;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为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的一个,第二WiFi网络为第二WiFi接入点对应的网络,第二WiFi接入点为地图信息中包括的N个WiFi接入点中除第一WiFi接入点外的一个,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为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除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外的一个。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器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地图信息,地图信息包括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具体用于在完成第一业务后,断开第一通信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地图信息包括将第一区域划分的N个网格,N个网格中的任一网格对应一个WiFi接入点,任一网格所对应的区域以对应的WiFi接入点为中心,对应的WiFi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为半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位置处于相邻网格的重叠区域;若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时,处理器具体用于将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的一个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具体用于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接入点对应的第二WiFi网络。
进一步,可选地,处理器具体用于将在所述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位于行驶路径上的一个WiFi接入点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行驶路径是为该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规划的行驶路径;或者,将在所述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距离行驶路径最近的一个WiFi接入点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是服务器。有益效果可参见上述第二方面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器。该处理器可被配置为支持该通信装置执行以上所示服务器的相应功能。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可包括收发器,该收发器用于支持该通信装置与终端设备等之间的通信。其中,收发器可以为独立的接收器、独立的发射器、集成收发功能的收发器、或者是接口电路。可选地,该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该通信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
处理器用于获取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将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合并于第一区域的地图文件中,生成地图信息,N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器具体用于以N个WiFi接入点中的每个WiFi接入点为中心,每个WiFi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为半径,将第一区域分为N个网格,N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收发器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地图信息。
第七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或者用于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方法,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分别用于实现以上方法中的步骤。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可为终端设备,该通信装置可以括处理模块,可选地,还可包括收发模块。这些模块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终端设备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可以是服务器,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处理模块,可选地,还可包括收发模块。这些模块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服务器的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八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使得该通信装置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或者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地图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确定是否需要切换WiFi网络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规划路径与WiFi接入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规划路径与WiFi接入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WiFi技术
WiFi技术是一种可以实现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以无线方式相互通信的技术。WiFi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势:(a)覆盖范围较广,其中,覆盖半径可达100米左右。(b)速度快且可靠性高,最高带宽为11兆比特每秒(million bits per second,Mbps),在信号较弱或者有干扰的情况下,带宽可自动调整为5.5Mbps、2Mbps或1Mbps,从而可有效的保障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c)无需布线,适合可移动的终端设备接入互联网的场景。
2)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SSID)
SSID可以将一个无线局域网分为几个需要不同身份验证的子网络,每一个子网络都需要独立的身份验证,只有通过身份验证的用户才可以进入相应的子网络,防止未被授权的用户进入本网络。最多可以有32个字符,无线通信模块设置了不同的SSID就可以进入不同网络。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述的无线通信模块,其具体形式不限,如,可以是无线网卡、通信芯片、或通信模组等。
3)车辆识别号码(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VIN)
VIN,用于汽车上的一组独一无二的号码,可以唯一的识别汽车。
图1是本申请的可应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可包括网络设备101和网络设备102、终端设备103和服务器104。终端设备可通过无线的方式与网络设备相互通信,终端设备可通过无线方式与服务器相互通信。终端设备是可移动的。图1仅是示意图,该通信系统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网络设备,如还可以包括无线中继设备和无线回传设备,在图1中未画出。本申请对该通信系统中包括的服务器、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网络设备是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该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可以是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或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中的WiFi接入点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终端设备可以是具备通信功能的机动车(如车辆),非机动车,便携设备,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终端,平板电脑,虚拟现实终端设备、增强现实终端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等;终端设备还可以是功能模块或装置,如车辆中的车载盒子(Telematics BOX,T-Box),域控制器(Domian Controller,DC),多域控制器(Multi-DomianController,MDC),车载单元(On board Unit,OBU),车联网芯片等。本申请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通过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也可以同时通过授权频谱和免授权频谱进行通信。本申请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所使用的频谱资源不做限定。
上述通信系统可应用于各种自动驾驶或智能交通相关的业务场景,如AVP场景,空港智能调度场景,加油站或高速公路服务区的服务器向车辆提供智能服务的场景等。以AVP场景为例,第一区域可以为自动泊车区域,网络设备可以为无线接入点(例如WiFi接入点),终端设备可为车载终端,服务器可为AVP服务器,车载终端可在停车场中自动泊车,当停车场为一层时,第一区域可以是整个停车场;当停车场为多层时,第一区域可以是停车场中的某一层。车载终端与AVP服务器可通过WiFi网络进行通信。当车载终端从一个WiFi网络切换至另一个WiFi网络时,终端设备需要先断开已连接的无线接入点,再与新的无线接入点建立连接,在这个过程中,终端设备可能会出现业务中断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系统架构以及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系统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鉴于此,提供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终端设备驶入第一区域后,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接入第一WiFi网络,接入第一WiFi网络的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的一个无线通信模块(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链路,在第一通信链路上可实现终端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第一业务交互。当终端设备需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个WiFi网络时,终端设备可将接入第一WiFi网络的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不与服务器连接的一个无线通信模块(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个WiFi网络,并通过该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服务器建立第二通信链路。当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个WiFi网络的过程中,终端设备可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仍可与服务器进行正常的第一业务交互。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可参见图2,为该通信方法的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上图1所示的通信系统中。另外,该方法可由终端设备和服务器执行,下面以终端设备和服务器执行该方法为例,对本申请提供的通信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终端设备携带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服务器获取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N为大于1的整数。
此处,WiFi接入点的信息可包括WiFi接入点的位置信息和WiFi接入点的覆盖范围(即WiFi接入点辐射信号的有效范围)等,其中,WiFi接入点的位置信息指WiFi接入点在第一区域中的坐标,覆盖范围可以指WiFi接入点辐射信号所能覆盖的有效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通常存储于网络规划配置文件中,网络规划配置文件通常存储于配置文件服务器。当服务器启动后,可以从配置文件服务器中获取需要的网络规划配置文件,服务器从获取的网络规划配置文件中,确定出该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其中,配置文件服务器和该服务器可以是两个独立的物理服务器,或者也可以是部署于一个物理服务器上的两个虚拟服务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202,服务器将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合并于第一区域的地图文件中,生成地图信息。
此处,服务器可以以N个WiFi接入点中的每个WiFi接入点为中心,每个WiFi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为半径,将第一区域分为N个网格,生成地图信息,N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地图的示意图。该地图可以是根据上述地图信息形成的。该地图以终端设备操作系统所支持的格式,按照固定的规则命名,来反映第一区域情况的地图。第一区域的情况可包括:过道分布、障碍物分布、N个网格,N个网格是对第一区域划分得到的。例如,N个网格中的每个网格可以是以部署的WiFi接入点为中心,该WiFi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为半径的圆,第一区域中部署有N个WiFi接入点,因此可将第一区域分为N个网格。固定规则可为:由障碍物名称、WiFi接入点和地图比例构成,地图比例表示地图的像素和第一区域实际尺寸的对应比例关系。进一步,可选地,该地图还可以包括第一区域中每个WiFi接入点的位置信息,例如,每个WiFi接入点在第一区域中的坐标。
需要说明的是,N个网格的形状还可以是方形,或者是其它不规则的图形,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图3所示的圆形是示例性地说明。
步骤203,终端设备在第一区域的第一位置,通过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分别接入第一WiFi网络。
此处,第一WiFi网络为第一WiFi接入点对应的网络,第一WiFi接入点为地图信息中包括的N个WiFi接入点中的一个。其中,WiFi网络可用SSID标识,例如,第一WiFi网络可用SSID_1标识,第二WiFi网络可用SSID_2标识。
示例性地,终端设备驶入第一区域后,首次搜索到WiFi网络时所处的位置为第一位置,首次搜索到的WiFi网络为第一WiFi网络。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在第一位置处首次搜索到第一WiFi网络。终端设备在搜索到第一WiFi网络后,可通过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分别接入第一WiFi网络。例如,终端设备包括三个无线通信模块,在第一位置处,终端设备可通过终端设备中的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分别接入第一WiFi网络;或者也可以通过三个无线通信模块分别接入第一WiFi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2,与步骤203之间没有先后顺序,可以先执行步骤201至步骤202,再执行步骤203;也可以先执行步骤203,再执行步骤201至步骤202;也可以步骤201至步骤202,与步骤203同时执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204,服务器向终端设备发送地图信息。相应地,终端设备可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地图信息。
该步骤204为可选地步骤。
此处,地图信息中包括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N为大于1的整数。示例性地,服务器可通过第一WiFi网络向终端设备发送该地图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通过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接入第一WiFi网络后,终端设备中的接入第一WiFi网络的任一个无线通信模块,可通过第一WiFi网络向服务器发送第一请求消息,该第一请求消息用于向服务器请求地图信息。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第一请求消息后,确定所请求的该第一区域的地图信息,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响应消息,其中,第一响应消息中可包括该第一区域的地图信息。示例性地,第一请求消息中可包括第一区域的标识和终端设备的VIN。当停车场为一层时,第一区域的标识可以为该停车场标识;当停车场为多层时,第一区域的标识可为停车场标识和停车场分层标识。
步骤205,终端设备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一WiFi网络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链路。
此处,终端设备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为终端设备中接入第一WiFi网络的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的一个。例如,终端设备包括三个无线通信模块,在第一位置处,终端设备通过终端设备中的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分别接入第一WiFi网络,则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为接入第一WiFi网络的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的一个。再比如,在第一位置处,终端设备通过终端设备中的三个无线通信模块接入第一WiFi网络,则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为接入第一WiFi网络的三个无线通信模块中的一个。
第一通信链路用于终端设备与服务器进行第一业务交互。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可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向服务器发送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相应地,服务器可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一业务请求消息。该第一业务请求消息用于向服务器请求第一业务。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业务请求消息可包括终端设备的VIN、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端口号,其中终端设备的VIN、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IP地址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端口号三者之间一一对应。
进一步,可选地,服务器可将第一业务请求消息中的终端设备的VIN、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IP地址和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的端口号进行保存,便于服务器准确及时的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业务响应消息。
步骤206,终端设备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网络。
此处,第二WiFi网络为第二WiFi接入点对应的网络,第二WiFi接入点为地图信息中包括的N个WiFi接入点中除第一WiFi接入点外的一个,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为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除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外的一个。也可以理解为,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为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未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链路的无线通信模块中的任一个。例如,终端设备包括三个无线通信模块,在第一位置处,终端设备通过终端设备中的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分别接入第一WiFi网络,则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为接入第一WiFi网络中的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除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外的一个。再比如,在第一位置处,终端设备通过终端设备中的三个无线通信模块接入第一WiFi网络,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为接入第一WiFi网络的三个无线通信模块中除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外的一个。
本申请中,若终端设备具有定位功能,则可通过自身的定位功能直接确定移动至了第二位置。若终端设备不具备定位功能,服务器可以通过场端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定位,并将确定出的终端设备的位置发送至该终端设备。例如,服务器通过场端设备定位到终端设备移动至第二位置,服务器可将确定出的第二位置发送至终端设备。示例性地,场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毫米波雷达。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位置可以为地图中相邻网格的重叠区域。也就是说,该第二位置被至少两个WiFi接入点的WiFi网络所覆盖。
步骤207,终端设备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二WiFi网络与服务器建立第二通信链路。
此处,第二通信链路用于终端设备与服务器进行第二业务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完成所述第一业务后,终端设备可断开第一通信链路。如此,有助于避免第一业务的中断。
进一步,可选地,终端设备在与服务器建立第二通信链路后,可以先不进行第二业务交互,在完成第一业务后,终端设备可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二通信链路与服务器进行第二业务交互。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执行完步骤206,且第一业务交互流程完成后,再执行上述步骤207。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切换至第二WiFi网络后,在完成第一业务后,再进行第二业务交互。如此,第一业务和第二业务之间也不会出现业务中断的问题。进一步,可选地,终端设备可在确定第二通信链路可以进行正常的业务交互后,再断开第一通信链路。从而有助于避免第二通信链路不能进行正常的业务交互,且第一通信链路断开,使得终端设备不能与服务器进行业务交互的问题。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上述步骤207之后,终端设备可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第二WiFi网络向服务器发送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第二业务请求消息用于向服务器请求第二业务。相应地,服务器可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并根据第二业务请求确定第二业务响应消息。第二业务请求中可包括终端设备的VIN、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IP地址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端口号,其中,终端设备的VIN、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IP地址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端口号三者之间一一对应。
进一步,可选地,服务器可用第二业务请求中包括的终端设备的VIN替换本地保存的终端设备的VIN,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IP地址替换本地保存的IP地址,用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的端口号替换本地保存的端口号。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业务请求消息可以是新一轮的业务请求。第二业务可以与第一业务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从上述步骤201至步骤207可以看出,终端设备在第一区域的第一位置处,可通过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接入第一WiFi网络,基于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链路,终端设备与服务器可在第一通信链路上进行第一业务交互。当终端设备移动到第二位置时,终端设备可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切换至第二WiFi网络,此时,终端设备可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仍与服务器进行正常的第一业务交互。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网络,不影响第一通信链路上的第一业务的正常交互。
本申请中,终端设备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后,需确定是否需要进行WiFi网络切换。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确定是否需要切换WiFi网络的方法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终端设备移动到一个新的位置,对地图信息进行遍历,确定该新的位置所处的网格。
此处,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自身的定位功能确定该新的位置的位置信息,也可以接收来自服务器通过场端设备定位的该新的位置。
步骤402,终端设备确定该新的位置是否为相邻网格的重叠区域;若是,执行步骤403,若否,执行步骤406。
此处,终端设备可根据地图上每个网格的中心和半径确定出相邻网格的重叠区域,在确定新的位置是否在相邻网格的重叠区域。若该新的位置处于相邻网格的重叠区域,则该新的位置即为第二位置。其中,重叠区域可参见上述图1所示的阴影区域,或者也可参见上述图3所示的阴影区域。
步骤403,终端设备确定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的数量是否大于或等于1;若是,执行步骤404和步骤405;若否,执行步骤406。
此处,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时,终端设备可能需要进行WiFi网络的切换。
结合上述图1,重叠区域由两个WiFi接入点覆盖,分别为WiFi接入点101和WiFi接入点102,终端设备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WiFi接入点的数量可能是1个,也可能是2个,也可能是0个。结合上述图3,重叠区域由三个WiFi接入点覆盖,分别为WiFi接入点1、WiFi接入点2和WiFi接入点3,终端设备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的数量可能是3个,也可能是2个,也可能是1个,也可能是0个。
步骤404,终端设备将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的一个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
在该步骤404中,可根据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的数量分以下两种情形。
情形一,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的数量大于1。
在该情形一中,终端设备可将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的一个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
终端设备可根据获取到的为终端设备在第一区域中规划的行驶路径(即在第一区域中的泊车路径),若行驶路径上有在该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则终端设备可将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位于行驶路径上的一个WiFi接入点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如图5所示,WiFi接入点A和WiFi接入点B均不在规划的行驶路径上,WiFi接入点C在规划的行驶路径上,可将WiFi接入点C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
若规划的行驶路径上没有该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即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均不在规划的行驶路径上,则终端设备可将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距离行驶路径最近的一个WiFi接入点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示例性地,终端设备可以确定重叠区域中包括的各个WiFi接入点距离行驶路径的垂直距离,将垂直距离最近的一个WiFi接入点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结合图6,WiFi接入点a距离规划的行驶路径的距离为Ha,WiFi接入点b距离规划的行驶路径的距离为Hb,WiFi接入点c距离规划的行驶路径的距离为Hc,其中,Hb>Ha>Hc,终端设备可将WiFi接入点c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
情形二,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的数量等于1。
在该情形二中,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该WiFi接入点与第一WiFi接入点不同。应理解,当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该WiFi接入点与第一WiFi接入点相同时,终端设备不需要进行WiFi网络的切换。
步骤405,终端设备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接入点对应的第二WiFi网络。
也可以理解为,终端设备可基于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与第二WiFi接入点建立连接。
步骤406,终端设备不需要进行网络切换。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可以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循环执行上述图4的过程。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服务器和终端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7a为本申请的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终端设备103。
如图7a所示,该通信装置700a包括该处理模块701a、第一无线通信模块702a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703a。该通信装置700a用于实现上述图2或图4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700a用于实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功能时:在第一区域的第一位置,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例如第一无线通信模块702a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703a)用于分别接入第一WiFi网络,其中,第一区域中部署N个WiFi接入点,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第一WiFi网络为第一WiFi接入点对应的网络,第一WiFi接入点为地图信息中包括的N个WiFi接入点中的一个;第一无线通信模块702a用于通过第一WiFi网络与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链路,第一无线通信模块702a为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的一个,第一通信链路用于终端设备与服务器进行第一业务交互;处理模块701a确定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二无线通信模块703a用于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网络,通过第二WiFi网络与服务器建立第二通信链路,第二WiFi网络为第二WiFi接入点对应的网络,第二WiFi接入点为地图信息中包括的N个WiFi接入点中除第一WiFi接入点外的一个,第二无线通信模块703a为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除第一无线通信模块702a外的一个,第二通信链路用于与服务器进行第二业务交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还可包括收发模块704a,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地图信息,所述地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701a具体用于在完成第一业务后,断开第一通信链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地图信息包括将第一区域划分的N个网格,N个网格中的任一网格对应一个WiFi接入点,任一网格所对应的区域以对应的WiFi接入点为中心,WiFi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为半径的区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位置处于相邻网格的重叠区域;若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时,处理模块701a具体用于将在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的一个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第二无线通信模块703a用于从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接入点对应的第二WiFi网络。
进一步,可选地,处理模块701a具体用于将在所述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位于行驶路径上的一个WiFi接入点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行驶路径是为该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区域中规划的行驶路径;或者,将在所述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距离行驶路径最近的一个WiFi接入点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
图7b为本申请的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服务器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图1所示的服务器103。
当通信装置700b用于实现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的服务器的功能时:处理模块701b用于获取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将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合并于第一区域的地图文件中,生成地图信息,N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模块701b具体用于以N个WiFi接入点中的每个WiFi接入点为中心,每个WiFi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为半径,将第一区域分为N个网格,N为大于1的整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还可包括收发模块702b,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地图信息。
有关上述处理模块701b和收发模块702b更详细的描述可以参考图2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上述内容和相同构思,如图8a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800a。该通信装置800a可包括处理器801a和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图8a以第一无线通信模块802a和第二无线通信模块803a为例说明)。可选地,该通信装置800a还可包括收发器804a。可选地,通信装置800a还可包括存储器805a,用于存储处理器801a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801a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801a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800a用于实现图2所示的终端设备侧的方法时,处理器801a用于执行上述处理模块701a的功能,收发器804a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702a或第二无线通信模块703a的功能,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基于上述内容和相同构思,如图8b所示,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800b。该通信装置800b可包括处理器801b和收发器802b。处理器801b和收发器802b之间相互耦合。可选地,通信装置800b还可包括存储器803b,用于存储处理器801b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801b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801b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800b用于实现图2所示的服务器侧的方法时,处理器801b用于执行上述处理模块701b的功能,收发器802b用于执行上述收发模块702b的功能,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rive,SSD)。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至少两个”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Claims (23)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在第一区域的第一位置,通过所述终端设备中的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分别接入第一WiFi网络,所述第一WiFi网络为第一WiFi接入点对应的网络,所述第一区域中部署N个无线高保真WiFi接入点,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WiFi接入点为所述N个WiFi接入点中的一个;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第一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所述第一WiFi网络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为所述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的一个,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进行第一业务交互;
所述终端设备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从所述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网络,所述第二WiFi网络为第二WiFi接入点对应的网络,所述第二WiFi接入点为所述地图信息中包括的N个WiFi接入点中除所述第一WiFi接入点外的一个,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为所述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除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外的一个;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通过所述第二WiFi网络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第二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用于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服务器进行第二业务交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地图信息,所述地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完成所述第一业务后,所述终端设备断开所述第一通信链路。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图信息包括将所述第一区域划分的N个网格,所述N个网格中的任一网格对应一个WiFi接入点,任一网格所对应的区域以对应的WiFi接入点为中心,以对应的WiFi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为半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处于相邻网格的重叠区域;
所述终端设备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从所述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网络,包括:
若在所述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时,所述终端设备将在所述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的一个作为所述第二WiFi接入点;
所述终端设备基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从所述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WiFi接入点对应的所述第二WiFi网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将在所述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的一个作为第二WiFi接入点,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在所述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位于行驶路径上的一个WiFi接入点作为所述第二WiFi接入点,所述行驶路径是为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区域中规划的行驶路径;或者,
所述终端设备将在所述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距离所述行驶路径最近的一个WiFi接入点作为所述第二WiFi接入点。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无线高保真WiFi接入点的信息,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将所述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合并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地图文件中,生成地图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合并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地图文件中,生成地图信息,包括:
以所述N个WiFi接入点中的每个WiFi接入点为中心,每个WiFi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为半径,将所述第一区域分为M个网格,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地图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业务。
1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和处理模块;
在第一区域的第一位置,所述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用于分别接入第一WiFi网络,所述第一WiFi网络为第一WiFi接入点对应的网络,所述第一区域中部署N个无线高保真WiFi接入点,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第一WiFi接入点为所述N个WiFi接入点中的一个;
第一无线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WiFi网络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第一通信链路,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为所述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的一个,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用于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服务器进行第一业务交互;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移动至第二位置;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用于从所述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第二WiFi网络,通过所述第二WiFi网络与所述服务器建立第二通信链路,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用于所述通信装置与所述服务器进行第二业务交互,所述第二WiFi网络为第二WiFi接入点对应的网络,所述第二WiFi接入点为所述地图信息中包括的N个WiFi接入点中除所述第一WiFi接入点外的一个,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为所述至少两个无线通信模块中除所述第一无线通信模块外的一个。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服务器的地图信息,所述地图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完成所述第一业务后,断开所述第一通信链路。
14.如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图信息包括将所述第一区域划分的N个网格,所述N个网格中的任一网格对应一个WiFi接入点,任一网格所对应的区域以对应的WiFi接入点为中心,以对应的WiFi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为半径。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位置处于相邻网格的重叠区域;
若在所述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的数量大于或等于1时,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在所述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的一个作为所述第二WiFi接入点;
所述第二无线通信模块,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WiFi网络切换至所述第二WiFi接入点对应的所述第二WiFi网络。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将在所述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位于行驶路径上的一个WiFi接入点作为所述第二WiFi接入点,所述行驶路径是为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第一区域中规划的行驶路径;或者,
将在所述重叠区域中搜索到的WiFi接入点中距离所述行驶路径最近的一个WiFi接入点作为所述第二WiFi接入点。
1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区域中部署的N个无线高保真WiFi接入点的信息,将所述N个WiFi接入点的信息合并于所述第一区域的地图文件中,生成地图信息;所述N为大于1的整数。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以所述N个WiFi接入点中的每个WiFi接入点为中心,每个WiFi接入点的覆盖范围为半径,将所述第一区域分为M个网格,所述M为大于1的整数。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还包括收发模块;
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向通信装置发送所述地图信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服务器,所述服务器用于为所述终端设备提供业务。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并运行所述存储器内的指令或程序,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或7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或7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3.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或7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1094451.5A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278869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4451.5A CN112788692A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94451.5A CN112788692A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8692A true CN112788692A (zh) 2021-05-11

Family

ID=75749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94451.5A Pending CN112788692A (zh) 2019-11-11 2019-11-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869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1531A (zh) * 2021-05-25 2021-08-24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自动驾驶测试的网络接入系统、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3626A (zh) * 2005-09-12 2007-03-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双模移动终端
CN101405692A (zh) * 2006-05-31 2009-04-08 思科技术公司 无线网格分级结构的信息显示的图形选择
CN104980981A (zh) * 2014-04-14 2015-10-14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支持多接入点平滑切换的通信设备、系统及平滑切换方法
CN109257783A (zh) * 2018-11-09 2019-01-22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漫游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33626A (zh) * 2005-09-12 2007-03-21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双模移动终端
CN101405692A (zh) * 2006-05-31 2009-04-08 思科技术公司 无线网格分级结构的信息显示的图形选择
CN104980981A (zh) * 2014-04-14 2015-10-14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 支持多接入点平滑切换的通信设备、系统及平滑切换方法
CN109257783A (zh) * 2018-11-09 2019-01-22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漫游切换方法、装置、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01531A (zh) * 2021-05-25 2021-08-24 上海商汤临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自动驾驶测试的网络接入系统、方法和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72009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vehicular network service over a 5G network
Yang et al.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5G-enabled vehicular networks
CN112188533B (zh) 一种网络性能的上报方法及装置
KR101558685B1 (ko) 차량 기반 통신 서비스 지원 방법 및 시스템과 이를 지원하는 차량
CN108064062B (zh) 一种跨基站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US7650162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356161B (zh) 无线网络通信方法、基站、终端及通信装置
KR102569131B1 (ko) 차량 통신 서비스를 수행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CN111246365B (zh) 一种移动路线的管控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740642B (zh) 通信方法及多接入边缘计算服务器
Hagenauer et al. Parked cars as virtual network infrastructure: Enabling stable V2I access for long-lasting data flows
CN116233890A (zh) 5g专网配置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505254A (zh) 一种车辆编队行驶的通信方法、系统和终端
CN106210625A (zh) 一种视频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4040450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0285094B2 (en) Mobile base station network
US10687250B2 (en) Mobile base station network
KR101964175B1 (ko) 차량통신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차량통신 서비스 제공 단말
CN112702744A (zh) 基于蜂窝网络的专有小区建立方法、业务运行方法及装置
CN112788692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423239B (zh) 广播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5086946B (zh) 通信方法、系统、无线接入设备及接入控制器
US11894887B2 (e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amera data and sensor data
EP3446508B1 (en) Mobile base station network
CN112929394A (zh) 车联网通信方法、装置及机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209

Address after: 550025 Huawei cloud data center, jiaoxinggong Road, Qianzhong Avenue, Gui'an New District, Guiyang City, Guizho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wei Cloud Comput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29 Bantian HUAWEI headquarters office building, Longgang District, Guangdong, Shenzhen

Applicant before: 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