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8650B - 一种综合抗逆浮游鱼的筛选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综合抗逆浮游鱼的筛选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8650B
CN114128650B CN202111531598.3A CN202111531598A CN114128650B CN 114128650 B CN114128650 B CN 114128650B CN 202111531598 A CN202111531598 A CN 202111531598A CN 114128650 B CN114128650 B CN 114128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sh
screening
time
fishes
ad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159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8650A (zh
Inventor
吕为群
刘成
师梦梦
李晓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53159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86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8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8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8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8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1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of fish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1/00Culture of aquatic animals
    • A01K61/90Sorting, grading, counting or marking live aquatic animals, e.g. sex determination
    • A01K61/95Sorting, grading, counting or marking live aquatic animals, e.g. sex determin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sh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Zoology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arming Of Fish And Shell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抗逆浮游鱼的筛选方法,包括:将幼鱼或繁殖用成鱼放入达标养殖系统;养殖用幼鱼用渔网追赶应激后游泳模式的恢复法进行定期筛选,繁殖用亲鱼用渔网追赶应激后游泳模式的恢复进行首次筛选;而后依次进行孤独应激后摄食恢复能力筛选、穿梭箱探索行为筛选、最大游泳速度和代谢筛选和镜面攻击性行为筛选,从筛选出的活泼健康成鱼中选择肥满度高的鱼作为繁殖用亲鱼。本发明根据浮游鱼类生理和行为特征的差异,采用多次筛选和淘汰体弱个体方法,从一般浮游鱼幼苗和繁殖用亲鱼群体中筛选出抗逆性强的个体,保持浮游鱼类幼苗和繁殖亲鱼群体健康,提高养殖产量和子代成活率。

Description

一种综合抗逆浮游鱼的筛选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产鱼类健康养殖和选育技术,特别是一种综合抗逆浮游鱼的筛选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养殖产量目前约占全球养殖产量的70%以上。然而,由于我国水产养殖管理和育种理论落后,导致水域环境恶化,种质资源衰退,造成病害频发。在浮游鱼正常养殖过程中,环境变化和人为胁迫不可避免,抗逆性差的个体会先发病,进而传染整个群体,造成大规模的病害。因此在养殖前挑选健康和抗逆性强的个体,然后进行饲养可以有效减少或避免养殖病害的发生。此外,抗逆性强的群体也可以提高繁育的良种率,降低养殖成本。因此,进行浮游鱼抗逆性的筛选对我国水产养殖管理和育种技术的提高和促进浮游鱼产业技术升级具有重大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抗逆浮游鱼的筛选方法,实现科学有效的浮游鱼健康状况筛选和评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抗逆浮游鱼的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养殖系统用消毒剂消毒后,经淡水冲洗并浸泡,注入过滤天然淡水或盐度为25–30‰的海水;若养殖系统为循环水系统还需投放硝化细菌,循环曝气两周以上,以培养循环水系统的过滤槽中的生物膜;
其中,步骤S1中,所述消毒剂为漂白粉溶液,消毒剂中有效余氯为30–38ppm;所述淡水冲洗的次数为3次以上;所述浸泡时间为一天以上;所述硝化细菌的投放标准为每克含活菌数量30亿个以上的制剂0.5ml/m3
S2、监测养殖系统的养殖环境,直到符合养殖环境指标要求,得到达标的养殖系统;
其中,步骤S2中,所述养殖环境指标要求为:所述养殖系统内的水温为18–30℃,光照时间和黑暗时间分别为12小时,pH值为6.5–8.5,溶氧浓度≥6mg/L,总氨氮≤0.1mg/L,硫化物浓度≤0.1mg/L;
S3、将待筛选的幼鱼或繁殖用成鱼放入含有甲醛的养殖用水中浸泡消毒,再用备用养殖用水浸洗,然后放入S2中达标的养殖系统中;
其中,步骤S3中,所述含有甲醛的养殖用水中甲醛的含量为0.1‰,溶氧浓度≥6mg/L,浸泡时间10–15min;所述引进养殖系统的幼鱼的投放密度为1.5–2kg/m3;所述引进养殖系统的繁殖用成鱼的投放密度为5–7kg/m3;备用养殖用水为增氧泵曝气两周以上的淡水或盐度为25–30‰的海水,浸洗时间1–1.5h;
S4、对养殖用的幼鱼,用渔网追赶应激后群体游泳模式的恢复快慢进行首轮筛选,淘汰应激后行为模式恢复缓慢的幼鱼,筛选完毕停喂一天后再恢复投喂,养殖过程中每月重复幼鱼筛选步骤一次,直至同一组不再出现应激差异;对繁殖用的成鱼,用渔网追赶应激后群体游泳模式的恢复快慢进行首轮筛选,筛选出应激后恢复快的健康成鱼;
其中,步骤S4中,所述渔网追赶的方法为:用捞网进行驱赶3min,然后用网将鱼捞起,暴露在空气中1min;重复以上操作三次;迅速将应激的鱼放回养殖系统中,记录从鱼体放入系统到鱼开始绕养殖系统边缘环游所需的时间;采用的养殖桶是(幼鱼)直径为1m和高度为0.5m、(成鱼)直径为2m和高度为1.0m的圆桶,每个养殖桶均与养殖池塘的供水系统相连;
S5、对S4筛选出应激后游泳模式恢复快的繁殖用成鱼,单独将其捞出逐个放入独立的养殖桶,再用诱饵投掷筛选出摄食恢复快的健康成鱼,将恢复摄食时间数值从短到长排列,取前1/2的繁殖用成鱼进行之后的筛选;
其中,步骤S5中,诱饵投掷筛选的方法:在步骤S4筛选结束后将其单独捞出逐个放入独立的养殖桶,桶内光照强度为100–500LUX;在养殖桶的桶口未遮盖一侧投喂移动的鱼饵,记录从饵料鱼或饲料团放入系统到鱼开始摄食的时间,所述移动的鱼饵为准备一个鱼竿,用小木夹或小网兜代替鱼线一端的鱼钩,另一端系在鱼竿上,小木夹上夹一条要投喂的饵料鱼或网兜内放一团饲料团,移动鱼竿拖动鱼饵在水面游动;
S6、用穿梭箱筛选新环境下探索性强的成鱼,淘汰探索行为弱的成鱼,筛选完毕后让其恢复若干小时;
其中,步骤S6中,穿梭箱筛选的方法为:将鱼放入穿梭箱的一个箱体中抽出穿梭箱中间通道的挡板,记录8分钟内鱼从放入的箱体到第一次穿梭至另一个箱体中所需要的时间,将穿梭时间从短到长排列,选取穿梭时间前1/2的鱼进行后续筛选,筛选结束后将鱼放回养殖系统;
S7、利用鱼类泳道系统测定鱼的最大游泳速度,筛选最大游泳速度高的健康成鱼;
其中,步骤S7中,最大游泳速度筛选的方法为:将鱼放入鱼类泳道系统,鱼体安静2h后,开始筛选;然后每隔2分钟增加0.15倍体长流速,直至鱼贴在后壁超过20秒停止游动,停止筛选;记录鱼的最大游泳速度,将最大游泳速度数值从大到小排列,取前1/2的鱼进行后续筛选,筛选结束后将鱼放回养殖系统;
S8、利用鱼类泳道系统测定鱼在最大游泳速度下代谢水平,筛选代谢低的健康成鱼,筛选完毕需让其恢复若干小时;
其中,步骤S8中,最大游泳速度下代谢水平测定:将鱼放入鱼类泳道系统,鱼体安静2h后,开始筛选;然后每隔2分钟增加0.15倍体长流速,直至鱼贴在后壁超过20秒停止游动,停止筛选;记录鱼在最大游泳速度时的耗氧代谢值,将耗氧代谢数值从小到大排列,取前1/2的鱼进行后续筛选,筛选结束后将鱼放回养殖系统;
S9、利用镜面攻击行为测定鱼在镜面前的停留时间和对镜面撞击次数,筛选停留时间长且撞击次数少的健康成鱼,筛选完毕后让其恢复;
其中,步骤S9中,镜面攻击行为筛选的方法为:将鱼放入单镜面养殖箱中,用一块不透明的隔板将鱼置于不带镜子的一侧内适应10分钟后将隔板拿出,记录8分钟内鱼在镜面前停留时间长短和对镜面撞击次数按从大到小排列,选取在镜面前停留时间前1/2且对镜面撞击次数后1/2的健康成鱼进行后续筛选,筛选结束后将鱼放回养殖系统;
S10、在步骤S1至步骤S9中得到的活泼健康的成鱼中选择肥满度高的作为繁殖用亲鱼,自此繁殖用成鱼筛选结束,即该方法筛选的亲鱼子代具有极好的抗逆和抗病能力;
其中,所述肥满度是:(体重/体长3)×100,肥满度高是经过筛选过后的雄鱼、雌鱼分别取肥满度前1/2的鱼作为繁殖用亲鱼。
本发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利用应激的非特异性,依据不同体质、活泼性的浮游鱼在受到外界各种刺激后,应激表现、恢复时间不同的原理,对养殖用的幼鱼和繁殖用亲鱼进行筛选。
2、利用应激行为反应对不同浮游鱼类进行区分,将应激后恢复能力差和体质较弱的个体从鱼群中区分开来,保证鱼群整体抗逆能力而达到健康养殖的目的。
3、利用渔网对浮游鱼进行渔网追赶应激后游泳模式的恢复判断鱼的反应活动和恢复状况,作为幼鱼抗逆筛选指标;利用渔网对浮游鱼追赶应激后游泳模式的恢复判断鱼的反应活动和恢复状况,作为繁殖亲鱼第一步筛选指标。
4、利用孤独陌生环境和短期饥饿应激后摄食行为的恢复,作为繁殖亲鱼第二步筛选指标。
5、利用浮游鱼对新环境的探索反应作为繁殖亲鱼第三轮筛选指标。
6、利用新环境状态下的极限游泳能力和代谢作为繁殖亲鱼第四轮筛选指标。
7、利用浮游鱼攻击性行为反应作为繁殖亲鱼第五轮筛选指标。
8、浮游鱼的抗应激性能与抗病性能密切相关,本发明挑选出来的浮游鱼类个体具有总体抗逆性强的特点。
9、本发明通过多轮筛选出抗各种应激的健康型个体进行后续养殖、繁殖,有利于筛选抗病个体,减少群体中“亚健康”个体数目,提高鱼群整体抗病性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大规模水产养殖领域中。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浮游鱼类健康、抗逆个体的挑选方法,利用浮游鱼类对渔网追赶后应激的生理特性和应激后食欲恢复与疾病感染应激紧密相关的原理,再结合其探索行为,最大游泳速度和代谢水平和攻击性行为,采用多次筛选、淘汰体弱个体的方法,从一般浮游鱼类幼苗和繁殖用亲鱼群体中筛选出抗逆性强的浮游鱼类个体,提高养殖产量和子代成活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3中健康和不健康亲鱼的子代仔稚鱼发育至25dah在pH=7.5的养殖水体中的生存曲线图。
图2为实施例3中健康和不健康亲鱼的子代仔稚鱼发育至25dah在盐度=17的养殖水体中的生存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案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利用应激的非特异性,依据不同体质、活泼性的浮游鱼在受到外界各种刺激后,应激表现、恢复时间不同的原理:在鱼类受到外界刺激后,因鱼体体质、活动性不同,对受到外界刺激产生的应激恢复时间也不同。体质好活泼性强的鱼在受到刺激后会迅速逃离危险区,刺激消失后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游泳和摄食行为;体质差活泼性弱的鱼在受到刺激后不会逃离危险区,刺激消失后不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但是筛选时需使用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既避免鱼因筛选强度过大而死亡,又能够准确选出健康活泼的幼鱼或繁殖亲鱼,故需依据合理的筛选方法和健康评价方法。
下面结合实施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S1、准备养殖系统:
将现有技术中的养殖系统用余氯为30ppm的漂白粉消毒液消毒并浸泡一天后,经淡水冲洗3次,注入天然淡水;循环水系统还需投放硝化细菌制剂0.5ml/m3(每克含活菌数量30亿个以上),运转循环水系统至少15天,培养过滤槽中的生物膜。
S2、监测养殖环境,检查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环境指标:
养殖系统内的水温为18–25℃;光照时间需为12小时(7:00–19:00),黑暗时间为12小时(19:00–次日7:00);pH值为6.5、溶氧浓度为6.8mg/L、总氨氮为0.1mg/L,硫化物浓度为0.1mg/L。
S3、经S2检测合格后,将需要引入养殖系统的异育银鲫幼鱼和成鱼先放入含有0.1‰甲醛的养殖用水中浸泡10–15min,浸泡后再将异育银鲫幼鱼和成鱼用曝气淡水浸洗,然后放入养殖系统;
其中,0.1‰甲醛的淡水溶氧浓度为6.8mg/L。引入养殖系统的异育银鲫幼鱼,投放密度为1.5–2kg/m3,引入养殖系统的异育银鲫繁殖亲鱼投放密度为5–7kg/m3
S4、进行筛选前一天应对异育银鲫幼鱼或繁殖亲鱼停止投喂食物。早上8:00左右,首先用捞网在其附近缓慢滑动进行模拟抓捕。如果在渔网缓慢接近的过程中鱼迅速逃跑,则继续用网追捕3min;相反在模拟抓捕时渔网触碰到鱼体仍无反应的鱼,用捞网进行驱赶3min;然后用网将鱼捞起,暴露在空气中1min;重复以上操作三次。迅速将幼鱼或繁殖亲鱼放回养殖系统中,记录鱼从放入系统到开始绕养殖系统边缘环游所需的时间,选取恢复时间前3/4的异育银鲫幼鱼,捞出放入单独的养殖系统中,养殖桶是直径为1m、高度为0.5m的圆桶,确保所有养殖系统内水质状况相同以减少应激,用渔网将恢复时间后1/4的异育银鲫幼鱼捞出来进行淘汰,待所有异育银鲫幼鱼都筛选过后结束筛选,自此异育银鲫幼鱼筛选结束,筛选出的异育银鲫幼鱼需停喂一天后再恢复投喂,养殖过程中每月重复幼鱼筛选步骤一次,至同一组不再出现应激恢复差异。对异育银鲫繁殖用成鱼进行第一轮筛选时,选取恢复时间前1/2的异育银鲫成鱼进行进一步筛选,并将其捞出放入单独的养殖系统中,养殖桶是直径为1m、高度为0.5m的圆桶。
S5、利用应激后摄食恢复行为的方法筛选应激后摄食恢复快的成鱼。桶内光照强度约为100–150LUX,使成鱼能够观察到“猎物”即可;在养殖桶桶口未遮盖的一侧投喂移动的鱼饵;记录从鱼饵放入系统到鱼开始摄食的时间。其中,所述移动的鱼饵可以为准备一个鱼竿,用小网兜代替鱼线一端的鱼钩,另一端系在鱼竿上,网兜内放一团要投喂的饵料,移动鱼竿拖动鱼饵在水面游动。记录从鱼饵放入系统到鱼开始摄食的时间;选取恢复摄食时间前1/2的繁殖用鱼进行之后的筛选。
S6、利用穿梭箱筛选探索性强的成鱼。将成鱼放入穿梭箱的一个箱体后抽出穿梭箱中间的挡板,记录8分钟内繁殖用鱼第一次从放入的箱体穿梭至另一个箱体中所需要的时间,桶内光照强度约为100–150LUX;将时间从短到长排列,选取穿梭时间前1/2的繁殖用鱼进行之后的筛选。
S7、利用鱼类泳道系统测定鱼的最大游泳速度,筛选当天早上8点,将鱼放入鱼类泳道系统,鱼体安静2h后,开始筛选;然后每隔2分钟增加0.15倍体长流速,直至鱼贴在后壁超过20秒停止游动,停止筛选;记录鱼的最大游泳速度,将最大游泳速度数值从大到小排列,取前1/2的鱼进行后续筛选。
S8、利用鱼类泳道系统测定鱼在最大游泳速度时的代谢水平,筛选当天早上8点,将鱼放入泳道系统,鱼体安静2h后,开始筛选;然后每隔2分钟增加0.15倍体长流速,直至鱼贴在后壁超过20秒停止游动,停止筛选;记录鱼在最大游泳速度时的耗氧代谢值,将耗氧代谢数值从小到大排列,取前1/2的鱼进行后续筛选。
S9、利用镜面攻击行为测定鱼在镜面前的停留时间和对镜面撞击次数,筛选当天早上8点,将鱼放入单镜面养殖箱中,用一块不透明的隔板将鱼置于不带镜子的一侧内适应10分钟后开始筛选,将隔板拿出,记录8分钟内鱼在镜面前停留时间长短和对镜面撞击次数按从大到小排列,选取在镜面前停留时间前1/2且对镜面撞击次数后1/2的鱼进行后续筛选。
S10、在步骤S1至S9中得到的活泼健康的异育银鲫中选择肥满度高的作为繁殖用亲鱼;计算肥满度(体重/体长3)×100,在雄鱼和雌鱼中各取肥满度前50%的鱼作为繁殖用亲鱼,自此异育银鲫繁殖用健康型亲鱼筛选结束,该子代有极好的抗逆能力。
实施例2
S1、准备养殖系统:
将现有技术中的养殖系统用余氯为30ppm的漂白粉消毒液消毒并浸泡一天后,经淡水冲洗3次,注入天然淡水;循环水系统还需投放硝化细菌制剂0.5ml/m3(每克含活菌数量30亿个以上),运转循环水系统至少15天,培养过滤槽中的生物膜。
S2、监测养殖环境,检查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环境指标:
养殖系统内的水温为26–30℃;光照时间需为12小时(7:00–19:00),黑暗时间为12小时(19:00–次日7:00);pH值为7.5、溶氧浓度为6.8mg/L、总氨氮为0.1mg/L,硫化物浓度为0.1mg/L。
S3、经S2检测合格后,将需要引入养殖系统的罗非鱼幼鱼和成鱼先放入含有0.1‰甲醛的养殖用水中浸泡10–15min,浸泡后再将罗非鱼幼鱼和成鱼用曝气淡水浸洗,然后放入养殖系统;
其中,含有0.1‰甲醛的淡水溶氧浓度为6.8mg/L。引入养殖系统的罗非鱼幼鱼,投放密度为1.5–2kg/m3,引入养殖系统的罗非鱼繁殖亲鱼投放密度为5–7kg/m3
S4、进行筛选前一天应对罗非鱼幼鱼或繁殖亲鱼停止投喂食物。早上8:00左右,首先用捞网在其附近缓慢滑动进行模拟抓捕。如果在渔网缓慢接近的过程中鱼迅速逃跑,则继续用网追捕3min;相反在模拟抓捕时渔网触碰到鱼体仍无反应的鱼,用捞网进行驱赶3min;然后用网将鱼捞起,暴露在空气中1min;重复以上操作三次。迅速将幼鱼或繁殖亲鱼放回养殖系统中,记录鱼从放入系统到开始绕养殖系统边缘环游所需的时间,选取恢复时间前3/4的罗非鱼幼鱼,捞出放入单独的养殖系统中,养殖桶是直径为1m、高度为0.5m的圆桶,确保所有养殖系统内水质状况相同以减少应激,用渔网将恢复时间后1/4的罗非鱼幼鱼捞出来进行淘汰,待所有罗非鱼幼鱼都筛选过后结束筛选,自此罗非鱼幼鱼筛选结束,筛选出的罗非鱼幼鱼需停喂一天后再恢复投喂,养殖过程中每月重复幼鱼筛选步骤一次,至同一组不再出现应激恢复差异。对罗非鱼繁殖用成鱼进行第一轮筛选时,选取恢复时间前1/2的罗非鱼成鱼进行进一步筛选健康抗逆的罗非鱼繁殖用亲鱼,并将其捞出放入单独的养殖系统中,养殖桶是直径为1m、高度为0.5m的圆桶。
S5、利用应激后摄食恢复行为的方法筛选应激后摄食恢复快的成鱼。桶内光照强度约为300–500LUX,使成鱼能够观察到“猎物”即可;在养殖桶桶口未遮盖的一侧投喂移动的鱼饵;记录从鱼饵放入系统到鱼开始摄食的时间。其中,所述移动的鱼饵可以为准备一个鱼竿,用小网兜代替鱼线一端的鱼钩,另一端系在鱼竿上,网兜内放一团要投喂的饵料,移动鱼竿拖动鱼饵在水面游动。记录从鱼饵放入系统到鱼开始摄食的时间;选取恢复摄食时间前1/2的繁殖用鱼进行之后的筛选。
S6、利用穿梭箱筛选探索性强的成鱼。将成鱼放入穿梭箱的一个箱体后抽出穿梭箱中间的挡板,记录8分钟内繁殖用鱼第一次从放入箱体穿梭至另一个箱体中所需要的时间,桶内光照强度约为300–500LUX;将时间从短到长排列,选取穿梭时间前1/2的繁殖用鱼进行之后的筛选。
S7、利用鱼类泳道系统测定鱼的最大游泳速度,筛选当天早上8点,将鱼放入鱼类泳道系统,鱼体安静2h后,开始筛选;然后每隔2分钟增加0.15倍体长流速,直至鱼贴在后壁超过20秒停止游动,停止筛选;记录鱼的最大游泳速度,将最大游泳速度数值从大到小排列,取前1/2的鱼进行后续筛选。
S8、利用鱼类泳道系统测定鱼在最大游泳速度时的代谢水平,筛选当天早上8点,将鱼放入鱼类泳道系统,鱼体安静2h后,开始筛选;然后每隔2分钟增加0.15倍体长流速,直至鱼贴在后壁超过20秒停止游动,停止筛选;记录鱼在最大游泳速度时的耗氧代谢值,将耗氧代谢数值从小到大排列,取前1/2的鱼进行后续筛选。
S9、利用镜面攻击行为测定鱼在镜面前的停留时间和对镜面撞击次数,筛选当天早上8点,将鱼放入单镜面养殖箱中,用一块不透明的隔板将鱼置于不带镜子的一侧内适应10分钟后开始筛选,将隔板拿出,记录8分钟内鱼在镜面前停留时间长短和对镜面撞击次数按从大到小排列,选取在镜面前停留时间前1/2且对镜面撞击次数后1/2的鱼进行后续筛选。
S10、在步骤S1至步骤S9中得到的活泼健康的罗非鱼中选择肥满度高的作为繁殖用亲鱼,计算肥满度(体重/体长3)×100,在雄鱼和雌鱼中各取肥满度前50%的鱼作为繁殖用亲鱼,自此罗非鱼繁殖用健康型亲鱼筛选结束,该子代有极好的抗逆能力。
实施例3
S1、准备养殖系统:
将现有技术中的养殖系统用余氯为30ppm的漂白粉消毒液消毒并浸泡一天后,经淡水冲洗3次,注入盐度为25–30‰的海水;循环水系统还需投放硝化细菌制剂0.5ml/m3(每克含活菌数量30亿个以上),运转循环水系统至少15天,培养过滤槽中的生物膜。
S2、监测养殖环境,检查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环境指标:
养殖系统内的水温为18–25℃;光照时间需为12小时(7:00–19:00),黑暗时间为12小时(19:00–次日7:00);pH值为8.0、溶氧浓度为6.8mg/L、总氨氮为0.1mg/L,硫化物浓度为0.1mg/L。
S3、经S2检测合格后,将需要引入养殖系统的大黄鱼幼鱼和成鱼先放入含有0.1‰甲醛的养殖用水中浸泡10–15min,浸泡后再将大黄鱼幼鱼和成鱼用曝气养殖用水浸洗,然后放入养殖系统;
其中,0.1‰甲醛的养殖用水溶氧浓度为6.8mg/L。引入养殖系统的大黄鱼幼鱼,投放密度为1.5–2kg/m3,引入养殖系统的大黄鱼繁殖亲鱼投放密度为5–7kg/m3
S4、进行筛选前一天应对大黄鱼幼鱼或繁殖亲鱼停止投喂食物。早上8:00左右,首先用捞网在其附近缓慢滑动进行模拟抓捕。如果在渔网缓慢接近的过程中鱼迅速逃跑,则继续用网追捕3min;相反在模拟抓捕时渔网触碰到鱼体仍无反应的鱼,用捞网进行驱赶3min;然后用网将鱼捞起,暴露在空气中1min;重复以上操作三次。迅速将幼鱼或繁殖亲鱼放回养殖系统中,记录鱼从放入系统到开始绕养殖系统边缘环游所需的时间,选取恢复时间前3/4的大黄鱼幼鱼,捞出放入单独的养殖系统中,养殖桶是直径为1m、高度为0.5m的圆桶,确保所有养殖系统内水质状况相同以减少应激,用渔网将恢复时间后1/4的大黄鱼幼鱼捞出来进行淘汰,待所有大黄鱼幼鱼都筛选过后结束筛选,自此大黄鱼幼鱼筛选结束,筛选出的大黄鱼幼鱼需停喂一天后再恢复投喂,养殖过程中每月重复幼鱼筛选步骤一次,至同一组不再出现应激恢复差异。对大黄鱼繁殖用成鱼进行第一轮筛选时,选取恢复时间前1/2的大黄鱼成鱼进行进一步筛选健康抗逆的大黄鱼繁殖用亲鱼,并将其捞出放入单独的养殖系统中,养殖桶是直径为1m、高度为0.5m的圆桶。
S5、利用应激后摄食恢复行为的方法筛选应激后摄食恢复快的成鱼。桶内光照强度约为100–200LUX,使成鱼能够观察到“猎物”即可;在养殖桶桶口未遮盖的一侧投喂移动的鱼饵;记录从鱼饵放入系统到鱼开始摄食的时间。其中,所述移动的鱼饵可以为准备一个鱼竿,用小木夹代替鱼线一端的鱼钩,另一端系在鱼竿上,木夹上夹一条要投喂的小鱼,移动鱼竿拖动小鱼在水面游动。记录从鱼饵放入系统到鱼开始摄食的时间;选取恢复摄食时间前1/2的繁殖用鱼进行之后的筛选。
S6、利用穿梭箱筛选探索性强的成鱼。将成鱼放入穿梭箱的一个箱体后抽出穿梭箱中间的挡板,记录8分钟内繁殖用鱼第一次从放入的箱体穿梭至另一个箱体中所需要的时间,桶内光照强度约为100–200LUX;将时间从短到长排列,选取穿梭时间前1/2的繁殖用鱼进行之后的筛选。
S7、利用鱼类泳道系统测定鱼的最大游泳速度,筛选当天早上8点,将鱼放入鱼类泳道系统,鱼体安静2h后,开始筛选;然后每隔2分钟增加0.15倍体长流速,直至鱼贴在后壁超过20秒停止游动,停止筛选;记录鱼的最大游泳速度,将最大游泳速度数值从大到小排列,取前1/2的鱼进行后续筛选。
S8、利用鱼类泳道系统测定鱼在最大游泳速度时的代谢水平,筛选当天早上8点,将鱼放入鱼类泳道系统,鱼体安静2h后,开始筛选;然后每隔2分钟增加0.15倍体长流速,直至鱼贴在后壁超过20秒停止游动,停止筛选;记录鱼在最大游泳速度时的耗氧代谢值,将耗氧代谢数值从小到大排列,取前1/2的鱼进行后续筛选。
S9、利用镜面攻击行为测定鱼在镜面前的停留时间和对镜面撞击次数,筛选当天早上8点,将鱼放入单镜面养殖箱中,用一块不透明的隔板将鱼置于不带镜子的一侧内适应10分钟后开始筛选,将隔板拿出,记录8分钟内鱼在镜面前停留时间长短和对镜面撞击次数按从大到小排列,选取在镜面前停留时间前1/2且对镜面撞击次数后1/2的鱼进行后续筛选。
S10、在步骤S1至步骤S9中得到的活泼健康的大黄鱼中选择肥满度高的作为繁殖用亲鱼,计算肥满度(体重/体长3)×100,在雄鱼和雌鱼中各取肥满度前50%的鱼作为繁殖用亲鱼,自此大黄鱼繁殖用健康型亲鱼筛选结束,该子代有极好的抗逆能力。
实施例4
S1、准备养殖系统:
将现有技术中的养殖系统用余氯为30ppm的漂白粉消毒液消毒并浸泡一天后,经淡水冲洗3次,注入盐度为25–30‰的海水;循环水系统还需投放硝化细菌制剂0.5ml/m3(每克含活菌数量30亿个以上),运转循环水系统至少15天,培养过滤槽中的生物膜。
S2、监测养殖环境,检查是否符合预先设定的环境指标:
养殖系统内的水温为18–25℃;光照时间需为12小时(7:00–19:00),黑暗时间为12小时(19:00–次日7:00);pH值为7.5、溶氧浓度为6.8mg/L、总氨氮为0.1mg/L,硫化物浓度为0.1mg/L。
S3、经S2检测合格后,将需要引入养殖系统的鲻鱼幼鱼和成鱼先放入含有0.1‰甲醛的养殖用水中浸泡10–15min,浸泡后再将鲻鱼幼鱼和成鱼用曝气养殖用水浸洗,然后放入养殖系统;
其中,0.1‰甲醛的养殖用水溶氧浓度为6.8mg/L。引入养殖系统的鲻鱼幼鱼,投放密度为1.5–2kg/m3,引入养殖系统的鲻鱼繁殖亲鱼投放密度为5–7kg/m3
S4、进行筛选前一天应对鲻鱼幼鱼或繁殖亲鱼停止投喂食物。早上8:00左右,首先用捞网在其附近缓慢滑动进行模拟抓捕。如果在渔网缓慢接近的过程中鱼迅速逃跑,则继续用网追捕3min;相反在模拟抓捕时渔网触碰到鱼体仍无反应的鱼,用捞网进行驱赶3min;然后用网将鱼捞起,暴露在空气中1min;重复以上操作三次。迅速将幼鱼或繁殖亲鱼放回养殖系统中,记录鱼从放入系统到绕养殖系统边缘环游所需的时间,选取恢复时间前3/4的鲻鱼幼鱼,捞出放入单独的养殖系统中,养殖桶是直径为1m、高度为0.5m的圆桶,确保所有养殖系统内水质状况相同以减少应激,用渔网将恢复时间后1/4的鲻鱼幼鱼捞出来进行淘汰,待所有鲻鱼幼鱼都筛选过后结束筛选,自此鲻鱼幼鱼筛选结束,筛选出的鲻鱼幼鱼需停喂一天后再恢复投喂,养殖过程中每月重复幼鱼筛选步骤一次,至同一组不再出现应激恢复差异。对鲻鱼繁殖用成鱼进行第一轮筛选时,选取恢复时间前1/2的鲻鱼成鱼进行进一步筛选健康抗逆的鲻鱼繁殖用亲鱼,并将其捞出放入单独的养殖系统中,养殖桶是直径为1m、高度为0.5m的圆桶。
S5、利用应激后摄食恢复行为的方法筛选应激后摄食恢复快的成鱼。桶内光照强度约为200–300LUX,使成鱼能够观察到“猎物”即可;在养殖桶桶口未遮盖的一侧投喂移动的鱼饵;记录从鱼饵放入系统到鱼开始摄食的时间。其中,所述移动的鱼饵可以为准备一个鱼竿,用小网兜代替鱼线一端的鱼钩,另一端系在鱼竿上,网兜内放一团要投喂的饵料,移动鱼竿拖动鱼饵在水面游动。记录从鱼饵放入系统到鱼开始摄食的时间;选取恢复摄食时间前1/2的繁殖用鱼进行之后的筛选。
S6、利用穿梭箱筛选探索性强的成鱼。将成鱼放入穿梭箱的一个箱体后抽出穿梭箱中间的挡板,记录8分钟内繁殖用鱼第一次从放入箱体穿梭至另一个箱体中所需要的时间,桶内光照强度约为200–300LUX;将时间从短到长排列,选取穿梭时间前1/2的繁殖用鱼进行之后的筛选。
S7、利用鱼类泳道系统测定鱼的最大游泳速度,筛选当天早上8点,将鱼放入鱼类泳道系统,鱼体安静2h后,开始筛选;然后每隔2分钟增加0.15倍体长流速,直至鱼贴在后壁超过20秒停止游动,停止筛选;记录鱼的最大游泳速度,将最大游泳速度数值从大到小排列,取前1/2的鱼进行后续筛选。
S8、利用鱼类泳道系统测定鱼在最大游泳速度时的代谢水平,筛选当天早上8点,将鱼放入鱼类泳道系统,鱼体安静2h后,开始筛选;然后每隔2分钟增加0.15倍体长流速,直至鱼贴在后壁超过20秒停止游动,停止筛选;记录鱼在最大游泳速度时的耗氧代谢值,将耗氧代谢数值从小到大排列,取前1/2的鱼进行后续筛选。
S9、利用镜面攻击行为测定鱼在镜面前的停留时间和对镜面撞击次数,筛选当天早上8点,将鱼放入单镜面养殖箱中,用一块不透明的隔板将鱼置于不带镜子的一侧内适应10分钟后开始筛选,将隔板拿出,记录8分钟内鱼在镜面前停留时间长短和对镜面撞击次数按从大到小排列,选取在镜面前停留时间前1/2且对镜面撞击次数后1/2的鱼进行后续筛选。
S10、在步骤S1至步骤S9中得到的活泼健康的鲻鱼中选择肥满度高的作为繁殖用亲鱼,计算肥满度(体重/体长3)×100,在雄鱼和雌鱼中各取肥满度前50%的鱼作为繁殖用亲鱼,自此鲻鱼繁殖用健康型亲鱼筛选结束,该子代有极好的抗逆能力。
测试结果
以实施例3为测试样本,其他实施例效果类似于实施例3。
将用本发明方法选出的繁殖用健康亲鱼与不健康成鱼各自挑选出三对鱼,各三个家系,总共六个家系。实验选取了六个家系的子代孵化后发育成6个群体,并将雄鱼和雌鱼分开进行抗逆测试,形成12个测试群体(健康亲鱼
Figure BDA0003411620820000111
健康亲鱼1♀,健康亲鱼
Figure BDA0003411620820000112
健康亲鱼2♀,健康亲鱼
Figure BDA0003411620820000113
健康亲鱼3♀,不健康鱼
Figure BDA0003411620820000114
不健康鱼1♀,不健康鱼
Figure BDA0003411620820000115
不健康鱼2♀,不健康鱼
Figure BDA0003411620820000116
不健康鱼3♀)。
(1)子代仔稚鱼的环境抗逆性测试
1)应激后游泳模式恢复所用的时间(T1,min);2)应激后恢复摄食所用的时间(T2,min);3)8min内第一次从一个箱体穿梭至另一箱体中所需要的时间(S,s);4)最大游泳速度(V:体长/s);5)最大游泳速度下代谢(MO2:mgO2/kg/hr);6)8min内在镜面前停留时间(T3,s)和对镜面撞击次数(F),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411620820000121
由表1可以看出繁殖用健康亲鱼的子代在环境抗逆性测试中抗逆性能力更好。
(2)子代仔稚鱼发育至25d的在pH=7.5的存活率
测试结果见图1所示,由图可见繁殖用健康亲鱼子代比不健康成鱼子代仔稚鱼发育至25d的生存能力更强。
(3)子代仔稚鱼发育至25d的在盐度=17的存活率
测试结果见图2所示,由图可见繁殖用健康亲鱼子代比不健康成鱼子代仔稚鱼发育至25d的生存能力更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

1.一种综合抗逆浮游鱼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循环养殖系统用消毒剂消毒后,经淡水冲洗并浸泡,注入干净的淡水或盐度为25–30‰的海水,其循环系统内投放硝化细菌,循环曝气两周以上;所述消毒剂为漂白粉溶液,消毒剂中有效氯为30–38ppm;所述养殖用水冲洗次数为3次以上;所述浸泡时间为一天以上;所述硝化细菌的投放标准为每克含活菌数量30亿个以上的制剂0.5mL/m3
S2、监测养殖系统的养殖环境,直到符合养殖指标要求,获得合格的循环养殖系统,所述要求的环境指标为:所述养殖系统内的水温为18–30℃,日光照时间和黑暗时间分别为12小时,pH值为6.5–8.5,溶氧浓度≥6mg/L,总氨氮≤0.1mg/L,硫化物浓度≤0.1mg/L;
S3、待筛选的繁殖用成鱼先放入含有甲醛的备用养殖用水中浸泡消毒后,用备用养殖用水浸洗,放入S2中的合格养殖系统中;所述含有甲醛的备用养殖用水中甲醛的含量为0.1‰,溶氧浓度≥6mg/L,浸泡时间10–15min;引进养殖系统的繁殖用成鱼的投放密度为5–7kg/m3;所述浸洗的备用养殖用水为增氧泵曝气两周以上的养殖用水,浸洗时间1–1.5h;
S4、对繁殖用成鱼,利用渔网追赶应激后群体游泳模式的恢复快慢筛选出应激后恢复快的健康成鱼,而后将其逐个放入独立的养殖桶中,再用诱饵投掷筛选方法筛选出孤独应激后摄食恢复快的健康成鱼,然后让其恢复若干小时;所述渔网追赶应激后游泳模式的恢复方法为:在繁殖用成鱼停喂一天后,将鱼用网捞追逐3min,空气暴露1min,重复三次,立即将鱼放回养殖系统,记录鱼从放入系统到开始绕养殖系统边缘环游所需的时间,将时间从短到长排列,选取恢复时间前1/2的繁殖用成鱼进行之后的筛选;将筛选出的应激后恢复快的健康成鱼逐个放入单独的养殖桶中,养殖桶用盖子遮住一半桶口半避光放置,且每个养殖桶均与养殖的供水系统相连保证水质状况相同,然后对健康成鱼进行诱饵投掷,记录从饵料放入系统到鱼开始摄食所需的时间,将恢复摄食时间数值从短到长排列,选取恢复时间前1/2的繁殖用成鱼进行之后的筛选;
S5、用穿梭箱筛选新环境下探索性强的活泼健康的成鱼,将探索性强和弱的个体分开饲养,然后让其恢复若干小时;所述穿梭箱筛选方法为:将鱼放入穿梭箱的一个箱体中,抽出穿梭箱中间通道的挡板,记录8分钟内鱼从放入的箱体到第一次穿梭至另一个箱体中所需要的时间,桶内光照强度为100–500LUX,将第一次穿梭到另一箱体的时间从短到长排列,选取穿梭时间前1/2的繁殖用成鱼进行之后的筛选;
S6、用鱼类泳道系统测定鱼的最大游泳速度,筛选最大游泳速度高的健康成鱼,将最大游泳速度高和低的个体分开饲养;所述最大游泳速度筛选方法为:将鱼放入鱼类泳道系统,鱼体安静2h后,开始筛选,每隔2分钟增加0.15倍体长流速,直至鱼贴在后壁超过20秒停止游动,停止筛选;记录鱼的最大游泳速度,将最大游泳速度从大到小排列,选取最大游泳速度前1/2的繁殖用成鱼进行后续筛选;
S7、用鱼类泳道系统测定鱼在最大游泳速度下代谢值,筛选代谢低的健康成鱼,将代谢高和低的个体分开饲养,让其恢复若干小时;最大呼吸代谢筛选方法为:将鱼放入泳道系统,鱼体安静2h后,开始筛选;每隔2分钟增加0.15倍体长流速,直至鱼贴在后壁超过20秒停止游动,停止筛选;记录鱼的最大呼吸代谢;将耗氧代谢数值从大到小排列,选取最大呼吸代谢后1/2的繁殖用成鱼进行后续筛选;
S8、用镜面攻击行为测定鱼在镜面前停留时间长短和对镜面撞击次数多少筛选在镜面前停留时间长和对镜面撞击次数少的健康成鱼,将攻击性强和弱的个体分开饲养,然后让其恢复;所述镜面攻击行为筛选方法为:将繁殖用成鱼放入单镜面养殖箱中,将在镜面前停留时间长短和对镜面撞击次数从大到小排列,选取在镜面前停留时间前1/2且对镜面撞击次数后1/2的繁殖用成鱼进行后续筛选;
S9、依据步骤S1至步骤S8中得到的活泼健康的成鱼中选择肥满度高的作为繁殖用亲鱼;其中所述肥满度是指:(体重/体长3)×100,肥满度高是指经过筛选过后的雄鱼和雌鱼各取肥满度前1/2的鱼作为繁殖用亲鱼。
CN202111531598.3A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综合抗逆浮游鱼的筛选方法 Active CN1141286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1598.3A CN114128650B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综合抗逆浮游鱼的筛选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1598.3A CN114128650B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综合抗逆浮游鱼的筛选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8650A CN114128650A (zh) 2022-03-04
CN114128650B true CN114128650B (zh) 2023-03-21

Family

ID=80382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1598.3A Active CN114128650B (zh) 2021-12-15 2021-12-15 一种综合抗逆浮游鱼的筛选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8650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2418A (en) * 1996-04-08 1999-08-03 Naiad Systems, Inc. Fish embryo screening test for genotoxic agents using three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life stages
CN113616795A (zh) * 2021-08-31 2021-11-0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Pp2a激动剂防治由正常衰老或pp2a活性或表达降低所导致的精神障碍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507965D0 (en) * 2005-04-20 2005-05-25 Univ The Glasgow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fluencing fish swimming behaviour
CN101946721A (zh) * 2010-08-09 2011-01-19 福建闽威水产实业有限公司 大黄鱼高产优质抗逆新品质选育方法
EP2740353A1 (en) * 2012-12-06 2014-06-11 Max-Planck-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Wissenschaften e.V. Novel inducible animal models of stress behavior
CN103858805B (zh) * 2014-03-28 2015-09-02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一种评估鱼类游泳能力的方法及应用
CN106172129A (zh) * 2016-07-20 2016-12-07 四川农业大学 一种鱼类生长和多个抗逆性能综合选育及验证方法
CN107568131B (zh) * 2017-09-11 2020-06-30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综合抗逆鲆鲽鱼筛选方法
KR101970303B1 (ko) * 2018-07-31 2019-04-19 대한민국 어군탐지기에서의 수심별 어류유영패턴 분석을 통한 사료 자동 공급방법
CN111165414B (zh) * 2020-01-15 2020-11-17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光-声耦合技术的游泳型鱼类自适应投喂装置及方法
CN111557270A (zh) * 2020-05-29 2020-08-2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一种无损伤测试鱼类生境选择的试验装置及其应用
CN112931311B (zh) * 2021-02-09 2022-11-11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鲆鲽鱼类健康状况评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2418A (en) * 1996-04-08 1999-08-03 Naiad Systems, Inc. Fish embryo screening test for genotoxic agents using three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life stages
CN113616795A (zh) * 2021-08-31 2021-11-09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Pp2a激动剂防治由正常衰老或pp2a活性或表达降低所导致的精神障碍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青斌 ; 关爽 ; 黄子强 ; 金麟雨 ; 蔡岩 ; 万冬梅 ; 李东来 ; .越南黑叉尾斗鱼展示行为的偏侧化及其对镜面影像的响应.2018,53(04),第545-553页. *
郭建丽 ; 马爱军 ; 岳亮 ; 田岳强 ; 王广宁 ; .鱼类抗逆性状选育研究进展.2013,37(10),第148-15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8650A (zh) 2022-03-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aRoe The culture and maintenance of the loliginid squids Sepioteuthis sepioidea and Doryteuthis plei
CN104472412B (zh) 一种刀鲚阶梯式繁育方法
CN112931311B (zh) 一种鲆鲽鱼类健康状况评价方法
CN106804496B (zh) 罗氏沼虾高密度分层式集约化养殖方法
CN100388881C (zh) 对虾与滤食性鱼类分隔式混合养殖的方法
CN107568131B (zh) 一种综合抗逆鲆鲽鱼筛选方法
Rosburg et al. Vertically-suspended environmental enrichment structures improve the growth of juvenile landlocked fall Chinook salmon
Lichak et al. Care and use of Siamese fighting fish (Betta Splendens) for Research
Kovitvadhi et al. Optimization of diet and culture environment for larvae and juvenile freshwater pearl mussels, Hyriopsis (Limnoscapha) myersiana Lea, 1856
CN106688970A (zh) 一种狐篮子鱼室内人工育苗的方法
Shikano et al. Successful Propagation in Seawater of the Guppy Poecilia reticulta wity Reference to High Salinity Tolerance at Birth
CN106259118A (zh) 一种大鳞鲃鱼苗培育方法
Peebles Molting and mortality in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Withler et al. Effect of triploidy on growth and survival of pre-smolt and post-smolt coho salmon (Oncorhynchus kisutch)
CN114128650B (zh) 一种综合抗逆浮游鱼的筛选方法
Anil et al. Growth, behavior, and mating of pharaoh cuttlefish (Sepia pharaonis Ehrenberg) in captivity
Thiel et al. A Primer in taxonomy, morphology and biology
JPH089821A (ja) 魚類の稚仔の飼育方法
Saraiva et al. Farming fish
Lavilla-Pitogo et al. Diseases of penaeid shrimps in the Philippines
Woods Aquaculture of the big-bellied seahorse Hippocampus abdominalis Lesson 1827 (Teleostei: Syngnathidae)
Hesni et al.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salinity on survival and moulting of the narrow-clawed crayfish, Astacus leptodactylus Eschscholtz, 1823 (Decapoda, Astacidea).
Kovitvadhi et al. Effects of rearing density and sub-sand filters on growth performance of juvenile freshwater mussels (Chamberlainia hainesiana) reared under recirculating system conditions
JP7174062B2 (ja) マダコ(octopus vulgaris)の幼生の培養方法
CN112205330A (zh) 一种猪耳丽蚌的规模化人工繁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