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5641A - 耳机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耳机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5641A
CN114125641A CN202111514728.2A CN202111514728A CN114125641A CN 114125641 A CN114125641 A CN 114125641A CN 202111514728 A CN202111514728 A CN 202111514728A CN 114125641 A CN114125641 A CN 1141256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hole
trigger
main body
wind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1472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远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1472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564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56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56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25Accumulators or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5/00Stereophonic arrangements
    • H04R5/033Headphones for stereophonic communic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1/00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 A45C2011/001Receptacles for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45C1/00-A45C9/00 for portable audio devices, e.g. headphones or MP3-pla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耳机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耳机包括主体和活动件,主体与活动件活动连接;主体设置有收音腔,主体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收音腔连通,至少两个第一通孔沿主体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通孔包括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活动件的壳壁设有避让口,在活动件与主体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避让口与第一子通孔重合,活动件的壳壁覆盖第二子通孔;在活动件与主体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避让口与第二子通孔重合,活动件的壳壁覆盖第一子通孔。

Description

耳机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耳机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TWS(TrueWirelessStereo,真无线蓝牙耳机),即“真·无线立体声”的意思。消费者和市场对TWS耳机已经越来越痴迷。
在先技术中,得益于TWS耳机不仅仅是一个手机配件,未来更是一个独立的智能终端,TA比手机更有想象力,更有发展空间。并且因为其无线化,相比于普通蓝牙耳机体积更小、音质更好。
但TWS在风噪上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风正面吹到MIC(麦克风、话筒)的通孔时,耳机风噪会很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机,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耳机的风噪比较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主体和活动件,所述主体与所述活动件转动连接;
所述主体设置有收音腔,所述主体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收音腔连通,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孔沿所述主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所述活动件的壳壁设有避让口,在所述活动件与所述主体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避让口与第一子通孔重合,所述活动件的壳壁覆盖第二子通孔;
在所述活动件与所述主体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避让口与第二子通孔重合,所述活动件的壳壁覆盖第一子通孔;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孔包括所述第一子通孔和所述第二子通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充电盒以及如上述的耳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包括主体和活动件,主体用于承载耳机的各个电子元器件,主体与活动件活动连接,主体设置有收音腔,收音腔可以对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引导和过滤。主体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收音腔连通,至少两个第一通孔沿主体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通孔包括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活动件的壳壁设有避让口,在活动件与主体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避让口与第一子通孔重合,活动件的壳壁覆盖第二子通孔;在活动件与主体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避让口与第二子通孔重合,活动件的壳壁覆盖第一子通孔。可利用避让口在第一子通孔或第二子通孔之间的切换,调整耳机收音腔的收音方向,选择风噪较小的子通孔进行收音,以降低风噪对耳机收音的影响,提升耳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主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组件与麦克风、电路板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的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图6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挡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主体;11、外壳;111、第一壳体;112、第二壳体;113、第三壳体;12、收音腔;121、第一通孔;13、触发槽;131、第二通孔;14、麦克风;15、电路板;20、活动件;21、避让口;22、第三通孔;23、旋转轴;30、驱动组件;31、触发器;311、挡风板;312、弹性件;313、触发结构;32、驱动件;321、磁体;322、电磁继电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进行详细地说明。
参见图1至图9,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耳机,包括主体10和活动件20,所述活动件20套设于所述主体10,所述主体10与所述活动件20转动连接;所述主体10设置有收音腔12,所述主体10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21,所述第一通孔121与所述收音腔12连通,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21沿所述主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活动件20的壳壁设有避让口21,在所述活动件20与所述主体10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避让口21与第一子通孔重合,所述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二子通孔;在所述活动件20与所述主体10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避让口21与第二子通孔重合,所述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一子通孔;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21包括所述第一子通孔和所述第二子通孔。
具体的,本申请的主体10包括外壳11以及处于外壳11内的各个元器件或部件,其中,外壳11包括第一壳体111、第二壳体112和第二壳体113,第一壳体111、第二壳体112和第二壳体113可以围合成装配腔,各个元器件装配于装配腔内,上述的收音腔12可以认为是从装配腔上分割出来的腔室。主体10的装配腔内可以设置有麦克风14、电路板15、扬声器等结构。电路板15上可以设置有蓝牙组件以及处理芯片等。
主体10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21,第一通孔121与收音腔12连通,收音腔12通过第一通孔121进行收音。第一通孔12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三个或更多,可以根据主体10的尺寸进行选择,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主体10的下部为圆柱结构,第一通孔121沿主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例如,第一通孔12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分别包括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在主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且位于同一高度处。优选地,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在主体10上对称设置,与收音腔12连通,形成一组对称的收音孔。
活动件20与主体10转动连接,且与主体10之间具有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在活动件20的壳壁设有避让口21,避让口21的尺寸与第一子通孔以及第二子通孔相匹配。
在第二子通孔处风力较大时,可使活动件20与主体1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避让口21与第一子通孔重合,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二子通孔,从而收音腔12可通过第一子通孔以及避让口21进行收音;第二子通孔被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无法进行收音,能够降低第二子通孔处风噪的影响。在第一子通孔处风力较大时,可使活动件20与主体1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避让口21与第二子通孔重合,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一子通孔;从而收音腔12可通过第二子通孔以及避让口21进行收音。第一子通孔被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无法进行收音,能够降低第一子通孔处风噪的影响。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包括主体10和活动件20,主体10用于承载耳机的各个电子元器件,主体10与活动件20活动连接,主体10设置有收音腔12,收音腔12可以对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引导和过滤。主体10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21,第一通孔121与收音腔12连通,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21沿主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21包括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活动件20的壳壁设有避让口21,在活动件20与主体10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避让口21与第一子通孔重合,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二子通孔;在活动件20与主体10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避让口21与第二子通孔重合,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一子通孔。可利用避让口21在第一子通孔或第二子通孔之间的切换,调整耳机收音腔12的收音方向,选择风噪较小的子通孔进行收音,以降低风噪对耳机收音的影响,提升耳机的性能。
可选地,参照图3至图7所示,所述主体10包括驱动组件30,所述驱动组件30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件20相对所述主体10转动,或所述驱动组件30用于驱动所述主体10相对于所述活动件20转动;其中,在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所述驱动组件30驱动所述活动件20或驱动所述主体10转动至第一相对位置;在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所述驱动组件30驱动所述活动件20或驱动所述主体10转动至第二相对位置。
具体的,主体10包括驱动组件30,驱动组件30可以为马达、压电陶瓷等装置,能够实现活动件20与主体10的相对转动即可。活动件20与主体10的相对转动的方式可以为:驱动组件30驱动活动件20相对主体10转动;或者驱动组件30驱动主体10相对于活动件20转动。只要能够实现避让口21在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之间切换即可。
在通过第二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第一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驱动组件30驱动活动件20或驱动主体10转动至第一相对位置;避让口21与第一子通孔重合,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二子通孔,从而收音腔12可通过第一子通孔以及避让口21进行收音;第二子通孔被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无法进行收音,能够降低第二子通孔处风噪的影响。
在通过第一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第二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驱动组件30驱动活动件20或驱动主体10转动至第二相对位置;避让口21与第二子通孔重合,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一子通孔;从而收音腔12可通过第二子通孔以及避让口21进行收音。第一子通孔被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无法进行收音,能够降低第一子通孔处风噪的影响。
通过设置驱动组件30,能够根据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处的风力大小,实现避让口21在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之间的快速切换,以降低耳机风噪。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7所示,所述主体10包括容纳腔,所述驱动组件3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主体10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131,所述第二通孔131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通孔121的数量相同,一个所述第一通孔121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13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活动件20包括第三通孔22,所述第三通孔22与所述避让口21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耳机的耳柄的纵向;在所述活动件20与所述主体10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通孔22与所述第三子通孔重合,所述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四子通孔;在所述活动件20与所述主体10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通孔22与所述第四子通孔重合,所述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所述第三子通孔;所述第三子通孔与所述第一子通孔对应,所述第四子通孔与所述第二子通孔对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通孔131包括所述第三子通孔和所述第四子通孔;其中,在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四子通孔的风力触发所述驱动组件30,所述驱动组件30驱动所述活动件20或驱动所述主体10转动至第一相对位置;在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三子通孔的风力触发所述驱动组件30,所述驱动组件30驱动所述活动件20或驱动所述主体10转动至第二相对位置。
具体的,主体10包括容纳腔,驱动组件30设置于容纳腔中,主体10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131,第二通孔131的数量与第一通孔121的数量相同,如第一通孔121的数量为两个,对应的第二通孔131的数量也为两个,包括第三子通孔和第四子通孔。第一通孔121与第二通孔13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方向为耳机耳柄的纵向。第一通孔121与第二通孔131的间隔距离可以根据耳机的尺寸进行选择。
活动件20设置有第三通孔22,第三通孔22与避让口21也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并且第三通孔22与第二通孔131的位置相对应。
在活动件20与主体10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第三通孔22与第三子通孔重合,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四子通孔;在活动件20与主体10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第三通孔22与第四子通孔重合,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三子通孔。
由于第一子通孔和第三子通孔处于耳机的同一侧,第二子通孔和第四子通孔处于耳机的同一侧,因此,第一子通孔和第三子通孔处的风力相同,第二子通孔和第四子通孔处的风力相同。
在通过第二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第一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通过第四子通孔的风力触发驱动组件30,驱动组件30驱动活动件20或驱动主体10转动至第一相对位置;避让口21与第一子通孔重合,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二子通孔,从而收音腔12可通过第一子通孔以及避让口21进行收音;第二子通孔被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无法进行收音,能够降低第二子通孔处风噪的影响。
在通过第一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第二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通过第三子通孔的风力触发所述驱动组件30,驱动组件30驱动活动件20或驱动主体10转动至第二相对位置;避让口21与第二子通孔重合,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一子通孔;从而收音腔12可通过第二子通孔以及避让口21进行收音。第一子通孔被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无法进行收音,能够降低第一子通孔处风噪的影响。
驱动组件30的设置可以在特定条件触发下来改变活动件20上的第二通孔131位置,具体可以通过第三通孔22处的风力大小来判断,在风力大于预设值后,触发上述的驱动组件30,进而带动活动件20活动,以使第二通孔131切换至与另一第一通孔121连通的位置。可以通过触发式开关、压力传感器、霍尔传感器、行进方向感应组件等方式来触发。
通过在主体10上设置第二通孔131,在活动件20上设置第三通孔22,利用第三通孔22在第三子通孔和第四子通孔之间的切换,使第三子通孔和第四子通孔分别导通,以控制驱动组件30的开启。无需在第一通孔121以及收音腔12内设置触发机构,避免影响耳机的正常收音功能。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8所示,所述驱动组件30包括驱动件32和至少两个触发器31,所述驱动件32与所述至少两个触发器31连接,其中,所述触发器31与所述第二通孔131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在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四子通孔的风力通过第一子触发器触发所述驱动件32,所述驱动件32驱动所述活动件20或驱动所述主体10转动至第一相对位置;在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三子通孔的风力通过第一子触发器触发所述驱动件32,所述驱动件32驱动所述活动件20或驱动所述主体10转动至第二相对位置;所述至少两个触发器31包括所述第一子触发器和所述第二子触发器。
具体的,驱动组件30包括驱动件32和至少两个触发器31,驱动件32与至少两个触发器31连接,触发器31在触发的情况下,可以控制驱动件32带动活动件20相对于主体10转动。触发器31与第二通孔131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例如,第二通孔131的数量为两个,对应的触发器31的数量也为两个,分别为第一子触发器和第二子触发器。触发器31不限于对风力的检测或感应,也可以根据需要通过对方位、磁场等的感应来触发上述的触发器31。
在通过第二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第一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通过第四子通孔的风力通过第一子触发器触发驱动件32,驱动件32驱动活动件20或驱动主体10转动至第一相对位置;避让口21与第一子通孔重合,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二子通孔,从而收音腔12可通过第一子通孔以及避让口21进行收音;第二子通孔被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无法进行收音,能够降低第二子通孔处风噪的影响。
在通过第一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第二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通过第三子通孔的风力通过第一子触发器触发驱动件32,驱动件32驱动活动件20或驱动主体10转动至第二相对位置;避让口21与第二子通孔重合,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一子通孔;从而收音腔12可通过第二子通孔以及避让口21进行收音。第一子通孔被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无法进行收音,能够降低第一子通孔处风噪的影响。
可选地,参照图3所示,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21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通孔131连通,所述至少两个触发器31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
具体的,本申请中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可通过设置隔板的方式形成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即为收音腔12,第一容纳腔与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21连通,以实现收音腔12的收音功能。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至少两个触发器31以及驱动件32。
将容纳腔分隔为两个独立空间,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中的功能器件互不干扰,避免了触发器31以及驱动件32在工作时,对收音腔12的收音效果产生影响。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7所示,所述耳机还包括电路板15,所述触发器31通过所述电路板15与所述驱动件32连接,所述电路板15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以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
具体的,在对驱动件32进行控制时,先通过风力导通触发器31,触发器31将导通信号传输至电路板15,进而通过电路板15与驱动件32的连接,控制驱动件32的转动。电路板15设置于容纳腔中,代替隔板的功能,将容纳腔分隔为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大大提升了耳机内部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9所示,所述触发器31包括挡风板311、弹性件312和触发结构313,所述挡风板311连接在所述弹性件312的第一端,所述弹性件312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路板15连接,所述触发结构313固定连接于所述电路板15,并通过所述电路板15与所述驱动件32连接;其中,所述弹性件312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挡风板311处于第一位置,所述挡风板311与所述触发结构313间隔设置;所述弹性件312在弹性形变状态下,所述挡风板311处于第二位置,所述挡风板311与所述触发结构313接触,所述触发结构313触发并启动所述驱动件32。
具体的,挡风板311的设置可以提高风阻,进而最大限度地将风力承接下来以克服弹性件312的弹力,进而配合触发结构313在特定风力下启动驱动件32。弹性件312可以为弹簧、弹片、卷簧等结构。
挡风板311处于第一位置时,弹性件312处于初始状态,挡风板311与触发结构313间隔设置,触发结构313未被触发,驱动件32也保持静止状态。挡风板311处于第二位置时,弹性件312在弹性形变状态下,挡风板311与触发结构313接触,触发结构313触发并启动驱动件32。完成触发后,挡风板311在弹性件312的弹力作用下回复至第一位置,使触发结构313处于未触发状态,以待下次触发。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7所示,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触发槽13,包括第一触发槽13和第二触发槽13,所述第一子触发器处于所述第一触发槽13内,所述第二子触发器处于所述第二触发槽13内,所述第一触发槽13与所述第四子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触发槽13与所述第三子通孔连通;所述第一子触发器包括第一子挡风板311、第一子弹性件和第一子触发结构;所述第二子触发器包括第二子挡风板311、第二子弹性件和第二子触发结构;在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子挡风板311处于所述第一位置,通过所述第四子通孔的风力使所述第一子挡风板31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在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挡风板311处于所述第一位置,通过所述第三子通孔的风力使第二子挡风板311处于所述第二位置。
具体的,触发器31的设置可以在特定条件下启动驱动件32,上述的触发槽13和触发器31的配合,可以在风力作用下启动驱动件32,进而改变活动件20的位置。
第二容纳腔内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触发槽13,包括第一触发槽13和第二触发槽13。第一触发槽13和第二触发槽13沿耳柄的方向延伸。第一子触发器处于第一触发槽13内,第二子触发器处于第二触发槽13内,第一触发槽13与第四子通孔连通,第二触发槽13与第三子通孔连通。
第一子触发器和第二子触发器的结构可以相同。可通过触发第一子触发器或第二子触发器,以控制活动件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或第二相对位置。
可选地,参照图3至图8所示,所述挡风板311为金属板,或者所述挡风板311靠近所述触发结构313的一侧设置有金属触发部;所述触发结构313为间隔设置的两个金属棒,所述两个金属棒并行并间隔设置,所述两个金属棒长度相同;其中,所述金属板或所述金属触发部用于导通所述两个金属棒,所述两个金属棒通过所述电路板15连接于所述驱动件32;在所述挡风板311与所述两个金属棒抵接的情况下,所述两个金属棒相互导通并触发所述驱动件32。
具体的,挡风板311与触发结构313接触后,实现触发电路的导通。触发结构313为两个金属棒,两个金属棒间隔设置。为实现挡风板311与触发结构313的导通,挡风板311可采用金属板,也可以仅在挡风板311朝向触发结构313的一侧设置金属触发部,能够实现挡风板311与触发结构313的导通即可。
金属板或者金属触发部在与两个金属棒抵接后,使两个金属棒导通,进而启动驱动件32,带动活动件20转动,以使活动件20和主体10在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
可选地,参照图1至图7所示,所述驱动件32包括磁体321和至少两个电磁继电器322;所述磁体321与所述活动件20连接;至少两个所述电磁继电器322安装于所述电路板15,所述电磁继电器322与所述第二通孔131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至少两个所述电磁继电器322配合所述磁体321带动所述活动件20转动。
具体的,驱动件32的具体结构包括磁体321和至少两个电磁继电器322,磁体321与活动件20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为粘接、卡接或者螺纹连接等。至少两个电磁继电器322环绕在磁体321磁极的两侧,可通过触发对应的电磁继电器322,以使电磁继电器322和磁体321之间产生吸引力或排斥力,从而磁体321发生转动,进而带动活动件20在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之间切换。磁体321和电磁继电器322的磁极排布方式可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确定,能实现磁体321的转动与活动件20上避让口21以及第三通孔22的位置相匹配即可。
可选地,参照图4至图6所示,所述活动件20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旋转轴23,所述磁体321套设于所述旋转轴23,且与所述旋转轴23同步转动。
具体的,磁体321与活动件20连接,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活动件20朝向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旋转轴23,旋转轴23与活动件20采用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或者旋转轴23通过粘接、卡接的方式与活动件20固定,旋转轴23与活动件20保持同步转动。磁体321套设于旋转轴23,磁体321与旋转轴23相对固定且同步转动,在磁体321转动时,能够通过旋转轴23带动活动件20同步转动。
可选地,参照图5所示,所述驱动件32包括三个所述电磁继电器322,所述第一通孔121和所述第二通孔131的数量为三,三个所述第一通孔121分别与所述收音腔12连通,三个所述第二通孔131与三个所述电磁继电器322一一对应;三个所述电磁继电器322环绕所述磁体321,所述触发器31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触发器31与三个所述电磁继电器322交错导通;其中,三个所述触发器31包括第一子触发器、第二子触发器和第三子触发器,三个所述电磁继电器322包括第一子电磁继电器、第二子电磁继电器和第三子电磁继电器;所述第一子触发器被触发的情况下,所述电路板15与所述第二子电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二子触发器被触发的情况下,所述电路板15与所述第三子电磁继电器导通;所述第三子触发器被触发的情况下,所述电路板15与所述第一子电磁继电器导通。
具体的,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例中,驱动件32包括三个电磁继电器322,包括第一子电磁继电器、第二子电磁继电器和第三子电磁继电器,能够对磁体321的调节角度进一步细化。对应的,第一通孔121和第二通孔131的数量分别也为三个,三个第一通孔121分别与收音腔12连通,从而收音腔12的收音方向可以从三个方向进行切换。三个第二通孔131中分别设置第一子触发器、第二子触发器和第三子触发器。
三个电磁继电器322环绕磁体321,三个触发器31与三个电磁继电器322交错导通。具体的触发方式可以为;第一子触发器被触发的情况下,电路板15与第二子电磁继电器导通,第二子电磁继电器吸引磁体321转动;第二子触发器被触发的情况下,电路板15与第三子电磁继电器导通,第三子电磁继电器吸引磁体321转动;第三子触发器被触发的情况下,电路板15与第一子电磁继电器导通,第一子电磁继电器吸引磁体321转动。
通过三个电磁继电器322的触发,分别使磁体321转动,带动活动件20与主体10相对转动,实现收音方向的切换。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充电盒以及如上述的耳机。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包括主体10和活动件20,主体10用于承载耳机的各个电子元器件,主体10与活动件20活动连接,主体10设置有收音腔12,收音腔12可以对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进行引导和过滤。主体10还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21,第一通孔121与收音腔12连通,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21沿主体10的周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第一通孔121包括第一子通孔和第二子通孔。活动件20的壳壁设有避让口21,在活动件20与主体10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避让口21与第一子通孔重合,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二子通孔;在活动件20与主体10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避让口21与第二子通孔重合,活动件20的壳壁覆盖第一子通孔。可利用避让口21在第一子通孔或第二子通孔之间的切换,调整耳机收音腔12的收音方向,选择风噪较小的子通孔进行收音,以降低风噪对耳机收音的影响,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3)

1.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和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套设于所述主体,所述主体与所述活动件转动连接;
所述主体设置有收音腔,所述主体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收音腔连通,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孔沿所述主体的周向间隔设置;
所述活动件的壳壁设有避让口,在所述活动件与所述主体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避让口与第一子通孔重合,所述活动件的壳壁覆盖第二子通孔;
在所述活动件与所述主体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避让口与第二子通孔重合,所述活动件的壳壁覆盖第一子通孔;
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孔包括所述第一子通孔和所述第二子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活动件相对所述主体转动,或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主体相对于所述活动件转动;
其中,在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活动件或驱动所述主体转动至第一相对位置;
在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活动件或驱动所述主体转动至第二相对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容纳腔,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主体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一通孔的数量相同,一个所述第一通孔与一个所述第二通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活动件包括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避让口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耳机的耳柄的纵向;
在所述活动件与所述主体具有第一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三子通孔重合,所述活动件的壳壁覆盖第四子通孔;
在所述活动件与所述主体具有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四子通孔重合,所述活动件的壳壁覆盖所述第三子通孔;
所述第三子通孔与所述第一子通孔对应,所述第四子通孔与所述第二子通孔对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通孔包括所述第三子通孔和所述第四子通孔;
其中,在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四子通孔的风力触发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活动件或驱动所述主体转动至第一相对位置;
在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三子通孔的风力触发所述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活动件或驱动所述主体转动至第二相对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和至少两个触发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至少两个触发器连接,其中,所述触发器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
在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四子通孔的风力通过第一子触发器触发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活动件或驱动所述主体转动至第一相对位置;
在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第三子通孔的风力通过第一子触发器触发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活动件或驱动所述主体转动至第二相对位置;
所述至少两个触发器包括所述第一子触发器和所述第二子触发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一通孔连通,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通孔连通,所述至少两个触发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电路板,所述触发器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驱动件连接,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中以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器包括挡风板、弹性件和触发结构,所述挡风板连接在所述弹性件的第一端,所述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触发结构固定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并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驱动件连接;
其中,所述弹性件在初始状态下,所述挡风板处于第一位置,所述挡风板与所述触发结构间隔设置;所述弹性件在弹性形变状态下,所述挡风板处于第二位置,所述挡风板与所述触发结构接触,所述触发结构触发并启动所述驱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触发槽,包括第一触发槽和第二触发槽,所述第一子触发器处于所述第一触发槽内,所述第二子触发器处于所述第二触发槽内,所述第一触发槽与所述第四子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触发槽与所述第三子通孔连通;
所述第一子触发器包括第一子挡风板、第一子弹性件和第一子触发结构;
所述第二子触发器包括第二子挡风板、第二子弹性件和第二子触发结构;
在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子挡风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通过所述第四子通孔的风力使所述第一子挡风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
在通过所述第一子通孔的风力大于通过所述第二子通孔的风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挡风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通过所述第三子通孔的风力使第二子挡风板处于所述第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为金属板,或者所述挡风板靠近所述触发结构的一侧设置有金属触发部;所述触发结构为间隔设置的两个金属棒,所述两个金属棒并行并间隔设置,所述两个金属棒长度相同;其中,所述金属板或所述金属触发部用于导通所述两个金属棒,所述两个金属棒通过所述电路板连接于所述驱动件;
在所述挡风板与所述两个金属棒抵接的情况下,所述两个金属棒相互导通并触发所述驱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磁体和至少两个电磁继电器;
所述磁体与所述活动件连接;
至少两个所述电磁继电器安装于所述电路板,所述电磁继电器与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
至少两个所述电磁继电器配合所述磁体带动所述活动件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置有旋转轴,所述磁体套设于所述旋转轴,且与所述旋转轴同步转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三个所述电磁继电器,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数量为三,三个所述第一通孔分别与所述收音腔连通,三个所述第二通孔与三个所述电磁继电器一一对应;
三个所述电磁继电器环绕所述磁体,所述触发器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触发器与三个所述电磁继电器交错导通;
其中,三个所述触发器包括第一子触发器、第二子触发器和第三子触发器,三个所述电磁继电器包括第一子电磁继电器、第二子电磁继电器和第三子电磁继电器;
所述第一子触发器被触发的情况下,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二子电磁继电器导通;
所述第二子触发器被触发的情况下,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三子电磁继电器导通;
所述第三子触发器被触发的情况下,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子电磁继电器导通。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盒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耳机。
CN202111514728.2A 2021-12-10 2021-12-10 耳机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41256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4728.2A CN114125641A (zh) 2021-12-10 2021-12-10 耳机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14728.2A CN114125641A (zh) 2021-12-10 2021-12-10 耳机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5641A true CN114125641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65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14728.2A Pending CN114125641A (zh) 2021-12-10 2021-12-10 耳机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564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79712A1 (en) * 2008-05-07 2009-11-12 Plantronics, Inc. Microphone Boom With Adjustable Wind Noise Suppression
CN107396227A (zh) * 2017-08-24 2017-11-24 吴贝琪 户外主播耳麦挡风器
CN209088940U (zh) * 2018-12-07 2019-07-09 深圳市炫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nfc功能的户外智能防风减噪型通讯设备
CN213586238U (zh) * 2021-01-06 2021-06-29 惠州市多得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收音孔的耳机线
WO2021155901A1 (en) * 2020-02-03 2021-08-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headset with improved wind noise resistan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79712A1 (en) * 2008-05-07 2009-11-12 Plantronics, Inc. Microphone Boom With Adjustable Wind Noise Suppression
CN107396227A (zh) * 2017-08-24 2017-11-24 吴贝琪 户外主播耳麦挡风器
CN209088940U (zh) * 2018-12-07 2019-07-09 深圳市炫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nfc功能的户外智能防风减噪型通讯设备
WO2021155901A1 (en) * 2020-02-03 2021-08-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Wireless headset with improved wind noise resistance
CN213586238U (zh) * 2021-01-06 2021-06-29 惠州市多得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收音孔的耳机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0428B2 (en) Portable listening device with accelerometer
EP1186352A4 (en) DEVICE FOR GENERATING VIBRATIONS AND POWER MECHANISM THEREFOR
JP2001127855A (ja) 開閉角度検出装置及び折り畳み式機器
DK180836B1 (en) Case with magnetic over-center mechanism
CN114125641A (zh) 耳机及电子设备
WO2001069964A3 (en) Acoustic switch with electronic switching capability
CN204993481U (zh) 一种移动终端
EP1302092A2 (en) An assembly comprising an electrical element
KR101532954B1 (ko) 귀 장착형 음향 출력수단의 연결장치
CN112911456B (zh) 蓝牙耳机及耳机套件
KR20050044830A (ko) 1개의 보이스 코일과 1개의 고정코일에 의해 진동이발생되는 골전도형 양방향 마이크로 스피커
KR101592217B1 (ko) 휴대단말기 액세서리의 이어플러그와 이러한 이어플러그가 구비된 액세서리 및 휴대단말기 액세서리용 구동모듈
KR100512339B1 (ko) 평편형 진동 모터
KR20050038366A (ko) 통신기기용 진동 모터 일체형 스피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