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4316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网络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网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4316A
CN114124316A CN202010903646.6A CN202010903646A CN114124316A CN 114124316 A CN114124316 A CN 114124316A CN 202010903646 A CN202010903646 A CN 202010903646A CN 114124316 A CN114124316 A CN 1141243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packet
node
node device
packet
node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036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惠娟
耿亮
付月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Ltd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9036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43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43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43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Time-out mechanis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4Routing performance; Theoretical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17Interaction among intermediate nodes, e.g. hop by h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4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ensuring sequence integrity, e.g. using sequence numbers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网络,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一节点设备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在网络层提供数据包的分段重传,降低丢包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网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网络。
背景技术
从云计算、边缘计算的发展大趋势下,未来社会中会在靠近用户的不同距离遍布许多不同规模的算力,通过全球网络为用户提供各类个性化的服务。从百亿量级的智能终端,到全球十亿量级的家庭网关,再到每个城市中未来MEC(移动电子商务)带来的数千个具备计算能力的边缘云,以及每个国家数十个大型的云数据中心DC,形成海量的泛在算力从各处接入互联网,形成计算和网络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
如图1所示,网络中的计算资源融入到网络的各个角落,使每一个网络节点都可以成为资源的提供者,用户的请求可以通过调用最近的节点资源来满足,不再局限于某一特定节点,避免造成连接和网络调度资源的浪费。
而传统的网络只是提供数据通信的管道,以连接为基础,受制于固定的网络寻址机制,在更高更苛刻的QoE(Quality of Experience,体验质量)要求下往往无法满足。
此外随着微服务的发展,传统的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模式被解构,服务器侧的应用解构成功能组件布放在云平台上,由API gateway(应用程序接口网关)统一调度,可以做到按需动态实例化,服务器中的业务逻辑转移到客户端侧,客户端只需要关心计算功能本身,而无需关心服务器、虚拟机、容器等计算资源,从而实现做一个服务器的功能。
基于当前的TCP/IP互联网协议架构,网络的传输可靠性通过TCP层和数据链路层保证,IP只负责尽力而为的转发。由于有的网络的数据链路层有差错控制,有的链路层没有,导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网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数据传输可靠性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一节点设备,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
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
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
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所述数据包还携带算力资源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算力资源请求以及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逐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或者,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将多个数据包一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经由至少一个路由节点设备,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后,还包括:
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前,若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接收到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则删除存储的所述数据包;
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后,若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确认信息,则确定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
可选的,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将存储的所述序列号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或者,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将多个数据包中没有收到确认信息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所述网络层数据包为IP数据包。
可选的,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将所述数据包通过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所述链路层具有数据包流量控制或者点到点重传机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一节点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
重传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节点设备,所述节点设备为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一节点设备,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包括:
收发机,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网络,包括:至少一个节点设备;
所述至少一个节点设备中的第一节点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具有算力感知能力;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
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逐包传输至所述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节点设备;或者,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将多个数据包一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经由至少一个路由节点设备,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前,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接收到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则删除存储的所述数据包;
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后,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确认信息,则确定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
可选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所述第一节点将存储的所述序列号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或者,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所述第一节点将多个数据包中没有收到确认信息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数据传输网络还包括: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将所述数据包传输至网络中的算力服务节点。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方案,通过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一节点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在算力感知网络中,通过在网络层提供分段重传,降低丢包,避免在链路层的端到端重传,降低重传的开销,提高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网络计算融合发展趋势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IP数据包的格式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SRV6消息格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混合组网情况下的数据传输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混合组网情况下,数据传输方法采用逐包确认策略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混合组网情况下,数据传输方法采用聚合确认策略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链路层重传机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算力感知网络架构一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一节点设备,包括:
步骤21,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这里的网络层数据包可以为IP数据包。具体的,如图3和图4所示,可以通过IP数据包的扩展头的hop-by-hop options header,destination options header等扩展头的预留比特携带数据包的序列号和确认策略信息。也可以通过比如SRH头的字段的TLV格式中携带。
步骤22,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
步骤23,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
步骤24,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该实施例,通过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在算力感知网络中,通过在网络层提供分段重传,降低丢包,避免在链路层的端到端重传,降低重传的开销,提高传输效率。
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包还携带算力资源请求;步骤22可以包括:
步骤221,根据所述算力资源请求以及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第二节点设备。这里,第一节点设备可以根据控制面资源状况和数据包携带的算力资源请求,为数据包确定最佳服务节点,即第二节点设备。
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23可以包括:
步骤231,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逐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或者,
步骤232,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将多个数据包一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当然,这里的逐包确认策略以及聚合确认策略仅为举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数据传输中,采用的数据包的确认策略不限于这些策略。
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经由至少一个路由节点设备,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如图5至图7所示,一种可实现的网络架构中,由算力感知的网络节点和传统网络节点(指无算力感知的节点)混合组网,这里的无算力感知的节点设备对数据包只进行路由转发。因此,数据包可以通过至少一个路由节点设备传输至第二节点设备,当然,第一节点设备也可以直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后,还可以包括:
步骤233,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前,若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接收到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则删除存储的所述数据包;
步骤234,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后,若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确认信息,则确定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
这里,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数据包时,可以启动一重传定时器,在该重传定时器超时前,若收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接收到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则说明数据包成功被接收,第一节点设备缓存的数据包可以删除,这样节省缓存空间,提高存储效率。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后,若没有收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确认信息,说明数据包传输没有成功被接收,因此,需要该数据包需要重传。
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24可以包括:
步骤241,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将存储的所述序列号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或者,
步骤242,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将多个数据包中没有收到确认信息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这里,步骤241在实现时,例如,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数据序列号为SN的数据包,同时缓存该数据包,启动重传定时器,如果重传定时器到期,仍未收到序列号为SN的数据包的确认,那么第一节点设备将重传SN数据包,直到收到序列号为SN确认后。第一节点设备收到序列号为SN的确认后,第一节点设备将SN数据包从缓存中删除;第二节点设备将序列号为SN数据包按照传统IP路由协议转发,将SN数据包发送至算力服务节点处理。
步骤242在实现时,例如,第一节点设备发送数据序列号SN到SN+5的数据包,同时缓存数据包,并启动重传定时器,如果重传定时器到期,仍未收到数据包的确认,那么第一节点设备将重传SN 0到SN+5数据包,直到收到包序列号为SN+5确认数据包;如果收到确认信息的数据包的确认序列号为SN+4,那么证明SN+4之前的数据包都已经确认,第一节点设备重新发送SN+5包,直到收到SN+5的包的ACK信息。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方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
1.终端TE向R1(第一节点设备,具有算力感知,即具有计算资源)发送IP数据包,数据包携带serviceID(服务标识,用于标识算力服务节点),具备算力需求的SLA。同时可以基于传统的IPv6协议扩展,利用扩展头的预留比携带包序列号(sequence number)和确认策略(ACK策略)。其中该序列号被用来跟踪该端发送的数据量。每一个包中都包含序列号,在接收端则通过确认号用来通知发送端数据成功接收。
2.R1接收到数据包后,根据控制面已知计算和网络资源状况,结合数据包携带的算力资源请求,为数据包确定最佳服务节点。并向网络下一跳R2(这里的R2可以路由转发节点,可以不具有算力感知能力,即不具有计算资源)发送数据包,同时缓存该数据包。
3.R2接收到数据包,基于传统IP路由协议直转发给下一跳网络节点R3(即上述第二节点设备,可以具有算力感知能力,具有计算资源)。
4.R3收到数据包后,会发送ACK给R1,数据包可支持多种ACK确策略:例如,1)逐包确认策略:Data-ACK;2)聚合性重传策略:data-data-ACK;
本方案中由于网络节点R1,R3具备存储和算力,可存储已经发送的数据包,R2,R4作为传统网络节点只是转发。一旦数据包丢失,数据包可以在网络节点之间在R1和R3之间分段重传,增强网络传输性能,而无需在TE和算力服务节点之间的进行端到端重传,降低重传开销。
如图6所示,一种可实现的实例中,算力感知网络是由算力感知的网络节点和传统网络节点(指无算力感知的节点)混合组网,R2,R4是传统网络节点,R1,R3作为算力感知的网络节点。
实施例1:逐包确认策略的分段确认(R1与R3之间)
1)终端TE发送数据包,数据包携带service ID(服务标识,用于标识算力服务节点),具备算力需求的SLA,序列号,确认策略选为逐包确认策略;
2)R1根据控制面资源状况和数据包携带的算力资源请求,为data确定最佳服务节点。发送数据序列号为SN的数据包,同时该数据包缓存数据包,并启动重传计时器;
3)如果重传计时器到期,仍未收到序列号为SN的数据包的确认,那么R1将重传SN数据包,直到收到序列号为SN确认后;
4)R1收到序列号为SN的确认后,R1将SN数据包从缓存中删除;
5)R4将序列号为SN数据包按照传统IP路由协议转发,将SN数据包发送至算力服务节点处理。
实施例2:基于聚合确认策略的分段重传方案
如图7所示,此实施例和上述实施1区别之处,TE发送的数据包的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即接收的网络节点接收多个数据包后一起回复ACK数据包:
1)终端TE发送数据包,数据包携带携带service ID(服务标识,用于标识算力服务节点),具备算力需求的SLA,序列号,确认策略选为聚合确认策略;
2)R1根据控制面携带的算力资源请求,为数据包确定最佳服务节点。发送数据SN到SN+5的数据包,同时缓存数据包,并启动重传计时器;
3)如果重传计时器到期,仍未收到数据包的确认,那么R1将重传SN 0到SN+5数据包,直到收到包序列号为SN+5确认数据包后;
4)如果收到的确认的数据确认序列号为SN+4,那么证明SN+4之前的数据包都已经确认,R1重新发送SN+5包,直到收到SN+5的包的ACK信息。
本发明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将所述数据包通过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所述链路层具有数据包流量控制或者点到点重传机制。
如图8所示,为基于当前的TCP/IP互联网协议架构,网络层在分段传输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在链路层进行数据包的流量控制或者点到点重传机制,例如,图中所示的数据包在TCP层需要重传时,网络层的数据包重新传输到链路层,由链路层传输至物理层,最终传输至对端接收设备。这里可以使数据包的传输效率进一步的得到提高,丢包率进一步降低。
当然,在IP层可以保证数据包传输的可靠性的情况下,链路层也可以采用传统的机制进行传输,即不进行数据包的流量控制或者点到点重传机制,这样也可以减轻数据包传输的复杂度,提高传输效率。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应用于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一节点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
重传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所述数据包还携带算力资源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算力资源请求以及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逐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或者,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将多个数据包一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经由至少一个路由节点设备,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后,还包括:
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前,若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接收到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则删除存储的所述数据包;
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后,若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确认信息,则确定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
可选的,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将存储的所述序列号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或者,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将多个数据包中没有收到确认信息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所述网络层数据包为IP数据包。
可选的,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将所述数据包通过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所述链路层具有数据包流量控制或者点到点重传机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装置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节点设备,所述节点设备为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一节点设备,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包括:
收发机,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所述数据包还携带算力资源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算力资源请求以及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逐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或者,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将多个数据包一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经由至少一个路由节点设备,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后,还包括:
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前,若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接收到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则删除存储的所述数据包;
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后,若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确认信息,则确定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
可选的,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将存储的所述序列号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或者,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将多个数据包中没有收到确认信息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所述网络层数据包为IP数据包。
可选的,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将所述数据包通过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所述链路层具有数据包流量控制或者点到点重传机制。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节点设备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网络,包括:至少一个节点设备;
所述至少一个节点设备中的第一节点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具有算力感知能力;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
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逐包传输至所述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或者,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将多个数据包一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经由至少一个路由节点设备,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前,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接收到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则删除存储的所述数据包;
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后,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确认信息,则确定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
可选的,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所述第一节点将存储的所述序列号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或者,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所述第一节点将多个数据包中没有收到确认信息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可选的,数据传输网络,还包括: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将所述数据包传输至网络中的算力服务节点。
如图9所示,上述第一节点设备和第二节点设备可以为如图8所示的算力感知网络架构中的节点,而第一节点设备和第二节点设备以外的其它节点设备可以为传统的网络中具有数据转发功能的节点设备即可。
上述图2至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数据传输网络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设备的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实现方式均适用于该实施例中,也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能够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的全部或者任何步骤或者部件,可以在任何计算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等)或者计算装置的网络中,以硬件、固件、软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加以实现,这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发明的说明的情况下运用他们的基本编程技能就能实现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在任何计算装置上运行一个程序或者一组程序来实现。所述计算装置可以是公知的通用装置。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也可以仅仅通过提供包含实现所述方法或者装置的程序代码的程序产品来实现。也就是说,这样的程序产品也构成本发明,并且存储有这样的程序产品的存储介质也构成本发明。显然,所述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公知的存储介质或者将来所开发出来的任何存储介质。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的装置和方法中,显然,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发明的等效方案。并且,执行上述系列处理的步骤可以自然地按照说明的顺序按时间顺序执行,但是并不需要一定按照时间顺序执行。某些步骤可以并行或彼此独立地执行。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一节点设备,包括:
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
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
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
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还携带算力资源请求;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根据所述算力资源请求以及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第二节点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逐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或者,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将多个数据包一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经由至少一个路由节点设备,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后,还包括:
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前,若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接收到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则删除存储的所述数据包;
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后,若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确认信息,则确定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将存储的所述序列号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或者,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将多个数据包中没有收到确认信息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层数据包为IP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将所述数据包通过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所述链路层具有数据包流量控制或者点到点重传机制。
9.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一节点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
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
重传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10.一种节点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节点设备为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一节点设备,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包括:
收发机,用于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根据所述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11.一种数据传输网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节点设备;
所述至少一个节点设备中的第一节点设备接收终端发送的网络层数据包,所述数据包携带序列号以及确认策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具有算力感知能力;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的算力资源和网络资源,确定所述数据包传输的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第二节点设备;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并存储所述数据包;
在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时,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数据传输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根据所述确认策略,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逐包传输至所述下一跳具有算力感知能力的节点设备;或者,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按照数据包的序列号,将多个数据包一起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传输网络,其特征在于,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节点设备经由至少一个路由节点设备,将数据包传输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数据传输网络,其特征在于,
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前,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接收到数据包的确认信息,则删除存储的所述数据包;
在重传定时器超时后,若所述第一节点设备没有接收到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反馈的确认信息,则确定所述数据包需要重传。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传输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设备将存储的需要重传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逐包确认策略,所述第一节点将存储的所述序列号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或者,
若所述确认策略为聚合确认策略,所述第一节点将多个数据包中没有收到确认信息的数据包,重传至所述第二节点设备。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5所述的数据传输网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二节点设备将所述数据包传输至网络中的算力服务节点。
17.一种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903646.6A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网络 Pending CN1141243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3646.6A CN114124316A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网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903646.6A CN114124316A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网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4316A true CN114124316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603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03646.6A Pending CN114124316A (zh) 2020-09-01 2020-09-0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网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431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2879A (zh) * 2022-12-06 2023-01-03 北京邮电大学 算力感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23602A (zh) * 2022-12-19 2023-01-17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资源重选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8635A (ja) * 2006-02-01 2007-08-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ノード、パケット通信方法、及び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CN104038322A (zh) * 2014-06-16 2014-09-10 北京邮电大学 中间节点、通信网络及其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CN106254041A (zh) * 2015-08-20 2016-12-21 北京智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CN107395500A (zh) * 2017-08-25 2017-11-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感知计算存储一体化的智能网络架构及实现方法
CN109041156A (zh) * 2018-08-29 2018-12-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具有逐跳确认机制的无线路由方法
CN109525304A (zh) * 2018-12-06 2019-03-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感知计算存储一体化的空间智能网络架构
CN110636546A (zh) * 2019-09-26 2019-12-31 中科睿微(宁波)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数据帧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08635A (ja) * 2006-02-01 2007-08-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ノード、パケット通信方法、及び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
CN104038322A (zh) * 2014-06-16 2014-09-10 北京邮电大学 中间节点、通信网络及其数据传输控制方法
CN106254041A (zh) * 2015-08-20 2016-12-21 北京智谷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其装置
CN107395500A (zh) * 2017-08-25 2017-11-2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感知计算存储一体化的智能网络架构及实现方法
CN109041156A (zh) * 2018-08-29 2018-12-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具有逐跳确认机制的无线路由方法
CN109525304A (zh) * 2018-12-06 2019-03-2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感知计算存储一体化的空间智能网络架构
CN110636546A (zh) * 2019-09-26 2019-12-31 中科睿微(宁波)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局域网数据帧传输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学杰: "计算机网络与网络操作系统", vol. 1, 30 November 2011, 研究出版社, pages: 57 - 60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62879A (zh) * 2022-12-06 2023-01-03 北京邮电大学 算力感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623602A (zh) * 2022-12-19 2023-01-17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资源重选方法及装置
CN115623602B (zh) * 2022-12-19 2023-04-07 浪潮通信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资源重选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97490B2 (ja) 路車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および移動局装置
US798449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policy enforc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indgren et al. Probabilistic routing protocol for intermittently connected networks
US20160112544A1 (en) Transparent Proxy Architecture for Multi-Path Data Connections
US10355961B2 (en) Network traffic capture analysis
JP2014524092A (ja) 単一ソケットポイントツーマルチポイント性能による高信頼性仮想双方向データストリーム通信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090245252A1 (e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retransmission request method
EP3522479A1 (en) Techniques for efficient multipath transmission
US20190334825A1 (en) Handling Of Data Packet Transfer Via A Proxy
JP3639792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とその通信帯域制御方法
CN11412431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数据传输网络
CN104660550A (zh) 一种在多服务器之间进行会话迁移的方法
CN112039955A (zh) 一种文件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3543232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终端、用户面功能实体及服务器
WO2022268137A1 (zh) Tcp连接方法、系统、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Bansal et al. Enhancing 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 using message option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CN113347681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JP3665309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3207190B (zh) 接入层ip包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11007825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a connection in a connection oriented in-order delivery environment
EP4124117A1 (en) Service transmiss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3093804A1 (zh) 一种丢包管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Liu et al. Mpmtp-ar: Multipath message transport protocol based on application-level relay
CN115514830A (zh) 终端控制方法及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7768066A (zh) 增强重传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