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4308B - 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4308B
CN114124308B CN202111444638.0A CN202111444638A CN114124308B CN 114124308 B CN114124308 B CN 114124308B CN 202111444638 A CN202111444638 A CN 202111444638A CN 114124308 B CN114124308 B CN 1141243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cs
increment
target
data
analysis res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4463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4308A (zh
Inventor
李文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Chengdu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Chengdu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Chengdu Branch filed Critical New H3C Technologies Co Ltd Chengdu Branch
Priority to CN20211144463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43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4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4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4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4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signal quality detector
    • H04L1/203Details of error rate determination, e.g. BER, FER or W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本申请可以在检测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中不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时,依据该解析结果计算出目标MCS增量,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相比相关技术中只在检测到数据解析失败的结果时,才下调MCS对应的阶数以调整调制编码方式,本申请中还可以在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数据的解析结果中未检测到解析失败的结果时,通过对该解析结果进行分析,对MCS实现更精确的调整,提高了保障数据传输中高误码率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对数据具有高可靠要求的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s,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业务,对5G网络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因此,为了保障传输的数据具有高可靠性,5G网络支持多次重复传输数据。
同时,为了保障传输的数据具有高可靠性,还需要及时对传输数据时使用的编码方式进行调整。相关技术中,进行AMC(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自适应调制编码)的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编码策略)调整的方式,是数据接收端针对基于不同RV(RedundancyVersion,冗余版本)多次重复传输的结果对MCS进行调整,该方案是基于一定的采样统计来预测下一步可能的信道情况,只有经过多次重复传输的数据最终还是出现误码的情况时(比如当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为4,一个数据被重传了4次后,数据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依旧是存在错误的),才会考虑调整MCS降阶,无法很好地保障5G网络可以达到高可靠业务进行数据传输时所要求的高误码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以提高保障数据传输中高误码率的可靠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该方法包括:
获取上一统计周期内调度的每一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
检测所述解析结果中是否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若不存在,则依据所述解析结果和已获得的调制编码策略MCS增量的初始值计算出第一MCS增量,将所述第一MCS增量确定为目标MCS增量;若存在,则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减去指定值得到第二MCS增量,将所述第二MCS增量确定为目标MCS增量;
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目标MCS对应的阶数,所述目标MCS对应的不同阶数指示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以调整调度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
可选的,所述指定值为1;
若检测到所述解析结果中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则所述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目标MCS对应的阶数,包括:
将小于等于所述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的最大整数作为所述目标MCS需要调整的目标阶数;
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下调所述目标MCS对应的阶数,并初始化所述目标MCS增量。
可选的,若检测到所述解析结果中不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则所述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目标MCS对应的阶数,包括:
若所述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大于等于1,则确定所述目标MCS需要调整的目标阶数为小于等于所述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的最大整数;
判断所述目标MCS增量的值是否小于0,若所述目标MCS增量的值小于0,则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下调所述目标MCS对应的阶数,若所述目标MCS增量的值大于0,则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上调所述目标MCS对应的阶数。
可选的,若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上行数据,则所述上行数据的解析结果通过本设备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析获得;
若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下行数据,则所述下行数据的解析结果通过接收终端返回的反馈信息获得,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反馈终端对接收到的从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的结果。
可选的,若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下行数据,并且分配给所述终端用于传输反馈信息的比特数大于等于log2(N),其中N为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则所述反馈信息至少包括:
用于指示本次数据传输结果的HARQ-ACK信息,和指示第M次重复的传输解析成功的信息,所述M为大于等于0小于N的任一整数值。
可选的,若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下行数据,并且分配给所述终端用于传输反馈信息的比特数小于log2(N),其中N为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则所述反馈信息至少包括:
用于指示本次数据传输结果的HARQ-ACK信息,和指示首次传输解析成功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依据所述解析结果和已获得的MCS增量的初始值计算出第一MCS增量,包括:
依据所述解析结果计算出第0次至第N-1次解析成功的数据在所述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所有数据中所占的各比率,其中N为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
将所述各比率分别与预设的MCS调整比例相乘,通过将得到的乘积相加并加上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得到所述第一MCS增量。
可选的,所述依据所述解析结果和已获得的MCS增量的初始值计算出第一MCS增量,包括:
依据所述解析结果计算出首次传输解析成功的数据在所述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所有数据中所占的比率;
若该比率小于下调阈值,则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减去预先设置的下调值得到所述第一MCS增量,若该比率大于上调阈值,则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加上预先设置的上调值得到所述第一MCS增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编码调整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网络侧设备,该装置包括:
解析结果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一统计周期内调度的每一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
MCS增量计算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解析结果中是否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若不存在,则依据所述解析结果和已获得的调制编码策略MCS增量的初始值计算出第一MCS增量,将所述第一MCS增量确定为目标MCS增量;若存在,则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减去指定值得到第二MCS增量,将所述第二MCS增量确定为目标MCS增量;
编码调整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目标MCS对应的阶数,所述目标MCS对应的不同阶数指示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以调整调度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所述的编码调整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的方案可以通过获取一个统计周期内调度的每一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不仅可以在检测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中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时,计算出目标MCS增量,并依据目标MCS增量调整调度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同时在检测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中不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时,可以依据该解析结果计算出目标MCS增量,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相比相关技术中只在检测到数据解析失败的结果时,才下调MCS对应的阶数以调整调制编码方式,本申请中还可以在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数据的解析结果中未检测到解析失败的结果时,通过对该解析结果进行分析,对MCS实现更精确的调整,提高了保障数据传输中高误码率的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说明书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说明书的原理。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数据进行解析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调整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并使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调整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实施例应用于网络侧设备,如通信网络中的基站等。
如图1所示,该方法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上一统计周期内调度的每一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
作为一个实施例,为了定时针对信道环境对数据的编码方案进行调整,本实施例预先在网络侧设备设置了用于统计目标类型的数据的调度情况的统计周期,比如设置一个统计周期的时长为T,以定时在一个统计周期结束时,根据统计周期中获得的统计数据对调度数据使用的调制编码方案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行数据是指由终端(即UE,User Equipment)发送给网络侧设备的数据,下行数据是指由网络侧设备发送给UE的数据。当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类型的数据是上行数据时,下面的数据接收端是指网络侧设备,数据发送端是指UE,当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类型的数据是下行数据时,下面的数据接收端是指UE,数据发送端是指网络侧设备。本实施例目标类型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可以通过如图2所示的方式获取,该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1,当数据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发送端第M次发送的数据时,将第M次接收到的数据和第M次之前接收到的和该数据相同的数据进行合并,得到合并数据。
作为一个实施例,本步骤1011中的M为大于等于0小于N的任一整数,其中N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的数据重传的最大重传次数,当M等于0时,第M次发送数据为该数据首次被发送。
作为一个实施例,对不同次重传的相同数据进行合并,可以参照数据重传的相关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1012,对该合并数据进行解析,若解析成功,则记录该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为第M次解析成功。
在具体实现时,对合并数据进行校验可以指:数据接收端根据crc(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校验码对合并数据进行校验,若校验成功就表示,第M次重复发送的数据解析成功,若校验失败就表示第M次重复发送的数据解析失败。
步骤1013,若步骤1012中解析失败,则判断所述M是否小于N-1,若是,则向数据发送端发送重传请求,在接收到数据发送端再次重传的数据时,将该次重传的数据作为第M次发送的数据,返回步骤1011。
作为一个实施例,在数据发送端接收到重传请求后,数据发送端可以基于不同于上一次发送的数据的编码比特分组的规则对数据中的比特进行分组,将数据中的比特分为多个比特的集合,然后使用被分配的调度资源重新发送该数据。
步骤1014,若上述步骤1013中,判断出所述M等于N-1,则记录该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
作为一个实施例,通过上述步骤1011至步骤1014得到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之后,若上述的数据接收端为网络侧设备,则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直接记录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至网络侧设备,若上述的数据接收端为UE,则UE得到上述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后,还需要通过反馈信息,将该解析结果发送给网络侧设备。
步骤102,检测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中是否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若存在,则执行步骤103,否则,执行步骤104。
步骤103,若检测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中不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则依据所述解析结果和已获得的调制编码策略MCS增量的初始值计算出第一MCS增量,将所述第一MCS增量确定为目标MCS增量,然后执行步骤105。
作为一个实施例,若检测到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中不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并通过步骤103得到的所述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大于等于1,则本实施例可以根据该目标MCS增量对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目标MCS对应的阶数进行调整。本实施例中,目标MCS对应的不同阶数指示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因此当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目标MCS对应的阶数时,调度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也会随之改变,其中,目标MCS对应的阶数越高,该阶数对应的调制编码方式对信道环境的稳定性等要求越高。
进一步的,在确定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大于等于1之后,本实施例中可以确定目标MCS需要调整的目标阶数为小于等于所述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的最大整数。若所述目标MCS增量的值小于0,则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下调目标MCS对应的阶数,而若所述目标MCS增量的值大于0,则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上调目标MCS对应的阶数。
而若本实施例中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小于1,由于目标MCS对应的阶数为整数值,本实施例中将不对目标MCS对应的阶数进行更新。
本实施例中目标MCS增量的获取方法包括多种方式,将在介绍文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之后进行详述,这里暂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目标MCS增量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比如限制-3.0≤目标MCS增量≤3.0,若步骤103和步骤104中计算出的目标MCS增量超出了该范围,比如目标MCS增量为-3.2或者4.0,则将值为-3.2的目标MCS增量更新为-3,值为4.0的目标MCS增量更新为3。
步骤104,若检测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中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则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减去指定值得到第二MCS增量,将所述第二MCS增量确定为目标MCS增量,然后执行步骤105。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若检测到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中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则可以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减去指定值得到第二MCS增量,这里指定值可以为1,也可以是根据上一统计周期中解析结果为解析失败的数据在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所有数据中的比率确定的指定值,进一步本实施例可以将小于等于所述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的最大整数作为目标MCS需要调整的目标阶数,然后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下调目标MCS对应的阶数,并初始化目标MCS增量。
可选的,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减去指定值得到第二MCS增量的方法,若检测到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中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本申请中也可以先将MCS增量的初始值初始化为0,然后将MCS增量的初始值减去1,即得到第二MCS增量的值为-1,通过将第二MCS增量作为目标MCS增量,直接将目标MCS对应的阶数下调一阶,并初始化目标MCS增量的值再次为0。
步骤105,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目标MCS对应的阶数,所述目标MCS对应的不同阶数指示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以调整调度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
至此,完成图1所示的方法实施例。
可以看出,本方法实施例可以通过获取一个统计周期内调度的每一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不仅可以在检测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中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时,计算出目标MCS增量,并依据目标MCS增量调整调度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同时在检测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中不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时,可以依据该解析结果计算出目标MCS增量,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相比相关技术中只在检测到数据解析失败的结果时,才下调MCS对应的阶数以调整调制编码方式,本申请中还可以在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数据的解析结果中未检测到解析失败的结果时,通过对该解析结果进行分析,对MCS实现更精确的调整,提高了保障数据传输中高误码率的可靠性。
下面对在检测所述解析结果中不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时,根据解析成功的解析结果计算出作为目标MCS增量的第一MCS增量的过程进行详述:
作为一个实施例,若上述目标类型的数据为上行数据,由于上行数据直接由网络侧设备中的物理层模块进行解析,因此网络侧设备可以直接解析上一统计周期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得到上行数据对应的统计结果并上报至网络侧设备中的MAC模块,以指示MAC模块根据上述统计结果计算第一MCS增量。其中物理层模块和MAC模块为网络侧设备的组成模块,详细信息可以参照相关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上述统计结果包括调度的上行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第0次至第N-1次解析成功的上行数据的个数:DataTranOkCnt[0]、…、DataTranOkCnt[N-1],和解析失败的上行数据的个数:DataTranFail,根据以上统计的数值,可以得到以下数据:
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上行数据的总次数DataAllocCnt:DataAllocCnt=DataTranFail+DataTranOkCnt[0]+…+DataTranOkCnt[N-1];
第M次解析成功的比率(%)=100*DataTranOkCnt[M]/DataAllocCnt,其中0≤M<N;
首次解析成功的比率(%)=100*DataTranOkCnt[0]/DataAllocCnt。
根据上述统计结果获得的各数据,若DataTranFail=0,则可以确定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中不存在解析失败。进一步的,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计算第一MCS增量detaMCS_1:
detaMCS_1=detaMCS_0+第i次解析成功率*MCS调整比例,i=0,1,…,(N-1);其中,detaMCS_0为在上一统计周期中更新得到的MCS增量的初始值,MCS调整比例可以依据实际应用场景预先设置。
通过该公式,可以将第0次至第N-1次解析成功的比率分别与MCS调整比例相乘得到的结果、以及在上一统计周期中更新得到的MCS增量的初始值detaMCS_0进行相加,将得到的相加的结果作为detaMCS_1。
示例性的,依据解析成功对应的重传次数的大小,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计算detaMCS_1,以上述N为4为例,则上述detaMCS为:
detaMCS_1=detaMCS_0+第0次解析成功率*MCS调整比例+第1次解析成功率*MCS调整比例+第2次解析成功率*MCS调整比例+第3次解析成功率*MCS调整比例。
作为另一个实施例,若上述目标类型的数据为下行数据,由于下行数据由UE进行解析,因此网络侧设备需要通过UE返回的反馈信息获得上一统计周期发送到的下行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然后将下行数据对应的统计结果并上报至网络侧设备中的MAC,以指示MAC根据上述统计结果计算第一MCS增量。
本实施例中,受到分配给UE反馈信息使用的反馈资源的限制,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计算第一MCS增量(即detaMCS):
第一种方式,若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下行数据,并且分配给所述终端用于传输反馈信息的比特数大于等于log2(N),则所述UE返回的反馈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本次数据传输结果的HARQ-ACK信息,和指示第M次重复的传输解析成功的信息,所述M为大于等于0小于N的任一整数值。因此,该方式下网络侧设备最终得到下行数据的统计信息和上述实施例中上行数据的统计信息类似,至少包括下行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第0次至第N-1次解析成功的下行数据的个数:DataTranOkCnt[0]、…、DataTranOkCnt[N-1],和解析失败的下行数据的个数:DataTranFail。
根据以上统计的数值,可以得到以下数据:
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下行数据的总次数DataAllocCnt:DataAllocCnt=DataTranFail+DataTranOkCnt[0]+…+DataTranOkCnt[N-1];
第M次解析成功的比率(%)=100*DataTranOkCnt[M]/DataAllocCnt,其中0≤M<N;
首次解析成功的比率(%)=100*DataTranOkCnt[0]/DataAllocCnt。
在该方式下,可以通过公式detaMCS_1=detaMCS_0+第i次解析成功率*MCS调整比例,i=0,1,…,(N-1),计算出detaMCS_1。
在本实施例中,用于指示本次下行数据传输结果的HARQ-ACK信息需要1bit资源,指示第M次重复的传输解析成功的信息需要1~log2(N),因此,在传递指示第M次重复的传输解析成功的信息时,需要为该信息预留至少log2(N)bit位的资源。
示例性的,当上述M为4(对应的比特值为100)时,需要3bit资源表示第M次重复的传输解析成功的信息。
第二种方式,若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下行数据,并且分配给所述终端用于传输反馈信息的比特数小于log2(N),则所述反馈信息至少包括:用于指示本次数据传输结果的HARQ-ACK信息,和指示首次传输解析成功的信息。因此,该方式下网络侧设备最终得到下行数据的统计信息和上述实施例中上行数据的统计信息不同,只包括下行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和第0次解析成功(即首次传输解析成功)的下行数据的个数:DataTranOkCnt[0],和解析失败的下行数据的个数:DataTranFail,解析成功的下行数据的个数:DataTranOk。
上一统计周期中调度下行数据的总次数DataAllocCnt:DataAllocCnt=DataTranFail+DataTranOk;
首次解析成功的比率(%)=100*DataTranOkCnt[0]/DataAllocCnt。
在该方式下,若上述首次解析成功的比率小于下调阈值,则表示当前使用的编码方案存在误码风险,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减去预先设置的下调值得到所述第一MCS增量,若该首次解析成功的比率大于上调阈值,则表示当前使用的编码方案不存在误码风险,将MCS增量的初始值加上预先设置的上调值得到所述第一MCS增量。
示例性的,首次解析成功的比率小于下调阈值93%,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减去预先设置的下调值0.5,若该首次解析成功的比率大于上调阈值99%,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加上预先设置的上调值0.1。
进一步的,若由于通过上一统计周期之前的前一统计周期中的统计数据,最终获得的detaMCS的绝对值小于1,导致该detaMCS并未被用于调整MCS对应的阶数,则该detaMCS的值将会作为本次计算detaMCS_1时MCS增量的初始值detaMCS_0,若通过上一统计周期之前的统计周期中的统计数据,在上一统计周期最终获得的detaMCS的绝对值大于等于1,则该detaMCS会被用于调整MCS对应的阶数,然后初始化为0,则本次计算detaMCS_1时detaMCS_0的值将为0。
而在本实施例中,在detaMCS_0加上上述的上调值,或者下调值之后,若得到的detaMCS_1的绝对值大于等于1,则将确定所述目标MCS需要调整的目标阶数为小于等于detaMCS_1的绝对值的最大整数,然后在detaMCS_1小于0时,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下调目标MCS对应的阶数,在detaMCS_1大于0时,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上调目标MCS对应的阶数。
在调整目标MCS对应的阶数之后,可以进一步将detaMCS_1初始化为0,然后作为下一个统计周期中MCS增量的初始值。
至此,完成第一MCS增量的计算方法的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UE返回反馈信息使用的HARQ-ACK反馈码本,由网络侧设备通过以下信令:
pdsch-HARQ-ACK-Codebook或pdsch-HARQ-ACK-CodebookList-r16信令指示。
示例性的,相关技术中,HARQ-ACK反馈码本至少包括3种:Type-1HARQ-ACKcodebook,Type-2 HARQ-ACK codebook或Type-3 HARQ-ACK codebook。其中,针对UE使用Type-1 HARQ-ACK codebook返回反馈信息的场景,由于Type-1 HARQ-ACK codebook是基于PDSCH反馈机会决定负载大小,所以该场景下UE会被分配固定的bit位承载反馈信息(即HARQ-ACK反馈码本),并且HARQ-ACK反馈码本大小>1bit。并且在数据重复传输的场景中,实际上每次数据传输UE都会有一个反馈机会,而相关技术中在UE接收到下行数据发送反馈信息时,该反馈信息中仅使用了1bit资源传输此次信息的传输结果HARQ-ACK:数据解析成功时该bit值为1,数据解析失败时该bit值为0。因此,当本实施例中第M次数据传输的解析成功后,UE可以通过分配给Type-1 HARQ-ACK codebook的其他固定bit传输”第M次重复的传输解析成功”这一信息。
而针对UE使用Type-2 HARQ-ACK codebook返回反馈信息的场景,由于Type-2HARQ-ACK codebook是基于实现调度次数来决定分配给其HARQ-ACK反馈码本的大小,而调度次数是不确定的,所以针对数据重复传输的场景,是通过下发给UE的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字域中的DAI(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下行分配索引)为HARQ-ACK反馈码本分配bit资源,并触发UE利用分配到的bit资源返回反馈信息。在该方案中,DAI一般会给HARQ-ACK反馈码本分配多个bit资源,可以使用1bit反馈HARQ-ACK,然后当数据传输成功,使用其他bit资源反馈”第M次重复的传输解析成功”这一信息。
以上完成了对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实施例的详述,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装置实施例进行简述,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解析结果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上一统计周期内调度的每一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
MCS增量计算单元302,用于检测所述解析结果中是否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若不存在,则依据所述解析结果和已获得的调制编码策略MCS增量的初始值计算出第一MCS增量,将所述第一MCS增量确定为目标MCS增量;若存在,则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减去指定值得到第二MCS增量,将所述第二MCS增量确定为目标MCS增量。
编码调整单元303,用于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目标MCS对应的阶数,所述目标MCS对应的不同阶数指示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以调整调度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
可选的,所述指定值为1;
若MCS增量计算单元302检测到所述解析结果中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则所述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目标MCS对应的阶数,包括:
将小于等于所述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的最大整数作为所述目标MCS需要调整的目标阶数;
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下调所述目标MCS对应的阶数,并初始化所述目标MCS增量。
可选的,若MCS增量计算单元302检测到所述解析结果中不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则所述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目标MCS对应的阶数,包括:
若所述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大于等于1,则确定所述目标MCS需要调整的目标阶数为小于等于所述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的最大整数;
判断所述目标MCS增量的值是否小于0,若所述目标MCS增量的值小于0,则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下调所述目标MCS对应的阶数,若所述目标MCS增量的值大于0,则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上调所述目标MCS对应的阶数。
可选的,若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上行数据,则所述上行数据的解析结果通过本设备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获得;
若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下行数据,则所述下行数据的解析结果通过接收终端返回的反馈信息获得,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反馈终端对接收到的从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的结果。
可选的,若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下行数据,并且分配给所述终端用于传输反馈信息的比特数大于等于log2(N),其中N为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则所述反馈信息至少包括:
用于指示本次数据传输结果的HARQ-ACK信息,和指示第M次重复的传输解析成功的信息,所述M为大于等于0小于N的任一整数值。
可选的,若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下行数据,并且分配给所述终端用于传输反馈信息的比特数小于log2(N),其中N为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则所述反馈信息至少包括:
用于指示本次数据传输结果的HARQ-ACK信息,和指示首次传输解析成功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MCS增量计算单元302依据所述解析结果和已获得的MCS增量的初始值计算出第一MCS增量,包括:
依据所述解析结果计算出第0次至第N-1次解析成功的数据在所述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所有数据中所占的各比率,其中N为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
将所述各比率分别与预设的MCS调整比例相乘,通过将得到的乘积相加并加上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得到所述第一MCS增量。
可选的,所述MCS增量计算单元302依据所述解析结果和已获得的MCS增量的初始值计算出第一MCS增量,包括:
依据所述解析结果计算出首次传输解析成功的数据在所述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所有数据中所占的比率;
若该比率小于下调阈值,则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减去预先设置的下调值得到所述第一MCS增量,若该比率大于上调阈值,则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加上预先设置的上调值得到所述第一MCS增量。
至此,完成图3所示的装置实施例。
对应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图,具体如图4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为上述实施编码调整方法的设备。如图4所示,该硬件结构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上所示的所对应的编码调整方法的方法实施例。
作为一个实施例,存储器可以是任何电子、磁性、光学或其它物理存储装置,可以包含或存储信息,如可执行指令、数据,等等。例如,存储器可以是:易失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具体地,存储器可以是RAM(Ra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闪存、存储驱动器(如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任何类型的存储盘(如光盘、DVD等),或者类似的存储介质,或者它们的组合。
至此,完成图4所示电子设备的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编码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该方法包括:
获取上一统计周期内调度的每一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
检测所述解析结果中是否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若不存在,则依据所述解析结果和已获得的调制编码策略MCS增量的初始值计算出第一MCS增量,将所述第一MCS增量确定为目标MCS增量;若存在,则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减去指定值得到第二MCS增量,将所述第二MCS增量确定为目标MCS增量;
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目标MCS对应的阶数,所述目标MCS对应的不同阶数指示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以调整调度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
其中,若检测到所述解析结果中不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则所述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目标MCS对应的阶数,包括:
若所述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大于等于1,则确定所述目标MCS需要调整的目标阶数为小于等于所述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的最大整数;
判断所述目标MCS增量的值是否小于0,若所述目标MCS增量的值小于0,则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下调所述目标MCS对应的阶数,若所述目标MCS增量的值大于0,则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上调所述目标MCS对应的阶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定值为1;
若检测到所述解析结果中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则所述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目标MCS对应的阶数,包括:
将小于等于所述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的最大整数作为所述目标MCS需要调整的目标阶数;
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下调所述目标MCS对应的阶数,并初始化所述目标MCS增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上行数据,则所述上行数据的解析结果通过本设备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进行解析获得;
若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下行数据,则所述下行数据的解析结果通过接收终端返回的反馈信息获得,所述反馈信息用于反馈终端对接收到的从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下行数据进行解析的结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下行数据,并且分配给所述终端用于传输反馈信息的比特数大于等于log2(N),其中N为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则所述反馈信息至少包括:
用于指示本次数据传输结果的HARQ-ACK信息,和指示第M次重复的传输解析成功的信息,所述M为大于等于0小于N的任一整数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下行数据,并且分配给所述终端用于传输反馈信息的比特数小于log2(N),其中N为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则所述反馈信息至少包括:
用于指示本次数据传输结果的HARQ-ACK信息,和指示首次传输解析成功的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解析结果和已获得的MCS增量的初始值计算出第一MCS增量,包括:
依据所述解析结果计算出第0次至第N-1次解析成功的数据在所述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所有数据中所占的各比率,其中N为数据的最大重传次数;
将所述各比率分别与预设的MCS调整比例相乘,通过将得到的乘积相加并加上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得到所述第一MCS增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解析结果和已获得的MCS增量的初始值计算出第一MCS增量,包括:
依据所述解析结果计算出首次传输解析成功的数据在所述调度的目标类型的所有数据中所占的比率;
若该比率小于下调阈值,则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减去预先设置的下调值得到所述第一MCS增量,若该比率大于上调阈值,则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加上预先设置的上调值得到所述第一MCS增量。
8.一种编码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网络侧设备,该装置包括:
解析结果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上一统计周期内调度的每一目标类型的数据对应的解析结果,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指上行数据或者下行数据;
MCS增量计算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解析结果中是否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若不存在,则依据所述解析结果和已获得的调制编码策略MCS增量的初始值计算出第一MCS增量,将所述第一MCS增量确定为目标MCS增量;若存在,则将所述MCS增量的初始值减去指定值得到第二MCS增量,将所述第二MCS增量确定为目标MCS增量;
编码调整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目标MCS对应的阶数,所述目标MCS对应的不同阶数指示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以调整调度所述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调制编码方式;
其中,若检测到所述解析结果中不存在解析失败的结果,则所述通过所述目标MCS增量更新当前调度目标类型的数据时使用的目标MCS对应的阶数,包括:
若所述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大于等于1,则确定所述目标MCS需要调整的目标阶数为小于等于所述目标MCS增量的绝对值的最大整数;
判断所述目标MCS增量的值是否小于0,若所述目标MCS增量的值小于0,则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下调所述目标MCS对应的阶数,若所述目标MCS增量的值大于0,则按照所述目标阶数上调所述目标MCS对应的阶数。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机器可执行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并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444638.0A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141243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4638.0A CN114124308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44638.0A CN114124308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4308A CN114124308A (zh) 2022-03-01
CN114124308B true CN114124308B (zh) 2024-03-01

Family

ID=803686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44638.0A Active CN114124308B (zh) 2021-11-30 2021-11-30 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430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034A (zh) * 2011-06-16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调制编码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57691A (zh) * 2012-06-04 2013-12-1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下行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
WO2014119413A1 (ja) * 2013-01-29 2014-08-0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適応変調符号化方法
CN106712891A (zh) * 2015-07-17 2017-05-2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调制编码方案等级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7947904A (zh) * 2017-11-23 2018-04-2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及基站
CN108521853A (zh) * 2017-07-31 2018-09-1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的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13595698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信道质量指标cqi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33034A (zh) * 2011-06-16 2012-12-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调制编码方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3457691A (zh) * 2012-06-04 2013-12-1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下行自适应调制编码方法
WO2014119413A1 (ja) * 2013-01-29 2014-08-0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適応変調符号化方法
CN106712891A (zh) * 2015-07-17 2017-05-2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调制编码方案等级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08521853A (zh) * 2017-07-31 2018-09-11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包的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7947904A (zh) * 2017-11-23 2018-04-20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及基站
CN113595698A (zh) * 2020-04-30 2021-1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信道质量指标cqi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daptive MCS selection in OFDM Systems based on channel Frequency coherence;Muayad S. AI-Janabi 等;《2009 fifth advanc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lecommunications》;全文 *
基于HARQ的水声信道链路自适应技术;周泽锋;周卫星;丁良辉;;信息技术(第10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4308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92268B (zh) 用於無線多載體系統中混合自動重複請求之方法及配置
RU2353062C2 (ru) Эффективные способы и устройства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запроса повторения
CN102651678B (zh)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EP3487098B1 (en)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a corresponding terminal for receiv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CN101478383B (zh)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的下行子帧应答信息的反馈方法
KR102511738B1 (ko) 채널 품질 표시자 피드백 향상 방법, 장치, 시스템, 사용자 기기 및 기지국
EP1020052B1 (en) Methods and arrangement in a digital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986591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方法及终端、基站
US11569941B2 (en) Configuring puncture bundles of data for a first service in a transmission of a second service
KR20210128448A (ko)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EP258208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on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JP6868001B2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送信方法、ユーザ機器、および基地局
CN110876204A (zh)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数据调度方法
CN108631950B (zh) 发送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58223A (zh) 一种长期演进lte网络下的视频上行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933642B (zh) 一种基于码块分组的下行重传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2111802A (zh) 测量传输错误信息方法和网络设备
CN109152071B (zh) 数据传输指示及数据传输方法、基站、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902850A (zh) Arq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1741526B (zh) 一种发送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361162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configuration
CN114124308B (zh) 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18171320A1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EP320367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a retransmission scheme
EP2154805A1 (en) A method and a device of distributing tfis and distinguishing feedback in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