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947904A - 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47904A
CN107947904A CN201711186413.3A CN201711186413A CN107947904A CN 107947904 A CN107947904 A CN 107947904A CN 201711186413 A CN201711186413 A CN 201711186413A CN 107947904 A CN107947904 A CN 1079479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retransmission
terminal
determining
target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864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947904B (zh
Inventor
陈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864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947904B/zh
Publication of CN1079479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79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9479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479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及基站,用于降低上行负载,提升了时频资源利用效率。本申请实施例方法包括:计算译码失败的传输块TB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冗余度,所述TB由目标终端发送;根据所述HARQ冗余度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资源块RB数;根据所述目标RB数确定重传的目标调制编码策略MCS;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所述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携带所述目标RB数和所述目标MCS。

Description

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及基站。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采用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技术来保障物理层数据传输的可靠性。HARQ技术从时序上分为同步/异步模式,从时频资源分配形式上分为非自适应/自适应模式。在LTE中上行普遍采用同步非自适应HARQ,即重传发生在固定时刻,且时频资源、调制编码方式与上一次传输一致;LTE上行也支持同步自适应HARQ,通过在重传调度时调整时频资源大小、位置,以及重传调制编码方式,实现一些特殊的目的(例如降低丢包率、解决时频资源冲突问题等)。
现有技术中,针对某些特殊业务(如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采用一种重传扩展RB、降低MCS的方法,提升重传的比特级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SINR),从而达到降低传输误码率的目的。如果首次传输译码失败,且终端的上行发射功率并没有用满,则在重传时扩展其占用的RB数,并且基于上一次传输的数据块大小,将MCS降至合适的值。由于MCS降低,则比特级SINR上升,即重传的比特级SINR2是高于RB不变时的重传数据,因此HARQ合并后的误码率下降。
然而,现有技术通过额外占用RB资源来降低终端上行丢包率,而重传扩展RB会提升RB占用率,对于上行容量有负面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及基站,用于降低上行负载,提升时频资源利用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包括:计算译码失败的传输块TB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冗余度,其中所述TB由目标终端发送;得到HARQ冗余度后,根据所述HARQ冗余度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资源块RB数;再根据所述目标RB数确定重传的目标MCS;并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重传调度资源信息,其中所述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携带所述目标RB数和所述目标MCS。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计算HARQ冗余度主动缩减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降低上行负载,提升了时频资源利用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包括: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所述HARQ冗余度:
其中所述Nc为编码后的比特数,所述LLRi为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在所述译码过程中的对数似然比,所述H(x)表示信息熵,所述H(x)的取值范围为(0,1),所述Redu表示所述HARQ冗余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资源调度信息,所述资源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指示无线资源的位置,所述资源调度信息携带有为所述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分配的RB数和MCS。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HARQ冗余度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包括:按照如下方式计算第一RB数:RB1=RB0*Redu;其中,所述RB1表示所述第一RB数,所述RB0表示所述首次传输分配的RB数,所述Redu表示所述HARQ冗余度;当所述第一RB数满足预置标准值时,则确定所述第一RB数为所述目标RB数;当所述第一RB数不满足所述预置标准值时,则调整所述第一RB数,以使得所述第一RB数满足所述预置标准值;确定调整后的所述第一RB数为所述目标RB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RB数确定重传的目标MCS包括:根据所述目标RB数和所述资源调度信息确定所述重传的目标MCS,以使得所述重传调度对应的数据块的大小不小于所述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对应的数据块的大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HARQ冗余度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包括:确定目标小区内各待重传终端重传所需的初始RB数,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目标终端所在的小区,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待重传终端中的任一终端;根据所述初始RB数,确定所有所述待重传终端重传所需的第一RB总数;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所有待新数据调度的待首传终端所需的第二RB总数;若所述第一RB总数与所述第二RB总数的和大于所述目标小区的可用RB总数,则根据所述各待重传终端对应的HARQ冗余度和可缩减RB数,确定所述各待重传终端重传所需的最终重传RB数,以使得所述第一RB总数缩减的数目不大于所述可缩减RB数,所述第一RB总数缩减的数目为所述第一RB总数减去所有所述最终重传RB数的总和所得到的值;所述可缩减RB数的值为所述第一RB总数与所述第二RB总数的和,减去所述目标小区的可用RB总数所得到的值。所述目标终端重传所需的最终重传RB数为所述目标RB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还包括所述TB的个数M和复用层数N,所述M和所述N均为正整数;当所述M小于允许的最大TB数时,所述计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各复用层数下对应的各TB的频谱效率;根据重传第一TB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和所述目标终端各复用层数下对应的各TB的频谱效率,确定存在目标复用层数以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扩展TB处理,所述目标复用层数下对应的第一TB的频谱效率和初始复用层数下对应的第一TB的频谱效率满足预置条件;基于所述目标复用层数设置所述复用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预置条件为Si,j/Si,j0≥A,其中,所述Si,j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各复用层数下对应的各TB的频谱效率,所述i用于表示TB的序号,所述j用于表示复用层数,所述j0用于表示所述初始复用层数,所述A用于表示所述相对频谱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包括: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所述相对频谱效率:A=1-Redu;所述A用于表示所述相对频谱效率,所述Redu用于表示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最小重传频谱效率;计算所述目标终端与配对终端进行配对后,所述目标终端的频谱效率,所述配对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属于同一小区;若所述目标终端的频谱效率不小于所述最小重传频谱效率,则确定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配对终端进行时频复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最小重传频谱效率包括: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所述最小重传频谱效率:S1=S0*(1-Redu);所述S1用于表示所述最小重传频谱效率,所述S0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对应的频谱效率;所述Redu用于表示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译码失败的传输块TB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冗余度,所述TB由目标终端发送;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HARQ冗余度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资源块RB数;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RB数确定重传的目标调制编码策略MCS;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所述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携带所述目标RB数和所述目标MCS。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所述HARQ冗余度:
其中所述Nc为编码后的比特数,所述LLRi为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在所述译码过程中的对数似然比,所述H(x)表示信息熵,所述H(x)的取值范围为(0,1),所述Redu表示所述HARQ冗余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资源调度信息,所述资源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指示无线资源的位置,所述资源调度信息携带有为所述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分配的RB数和MCS。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包括:计算模块,用于按照如下方式计算第一RB数:RB1=RB0*Redu;其中,所述RB1表示所述第一RB数,所述RB0表示所述首次传输分配的RB数,所述Redu表示所述HARQ冗余度;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RB数满足预置标准值时,则确定所述第一RB数为所述目标RB数;当所述第一RB数不满足所述预置标准值时,则调整所述第一RB数,以使得所述第一RB数满足所述预置标准值;确定调整后的所述第一RB数为所述目标RB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目标RB数和所述资源调度信息确定所述重传的目标MCS,以使得所述重传调度对应的数据块的大小不小于所述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对应的数据块的大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具体包括:确定目标小区内各待重传终端重传所需的初始RB数,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目标终端所在的小区,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待重传终端中的任一终端;根据所述初始RB数,确定所有所述待重传终端重传所需的第一RB总数;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所有待新数据调度的待首传终端所需的第二RB总数;若所述第一RB总数与所述第二RB总数的和大于所述目标小区的可用RB总数,则根据所述各待重传终端对应的HARQ冗余度和可缩减RB数,确定所述各待重传终端重传所需的最终重传RB数,以使得所述第一RB总数缩减的数目不大于所述可缩减RB数,所述第一RB总数缩减的数目为所述第一RB总数减去所有所述最终重传RB数的总和所得到的值;所述可缩减RB数的值为所述第一RB总数与所述第二RB总数的和,减去所述目标小区的可用RB总数所得到的值。所述目标终端重传所需的最终重传RB数为所述目标RB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调度信息还包括所述TB的个数M和复用层数N,所述M和所述N均为正整数;当所述M小于允许的最大TB数时,所述基站还包括: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各复用层数下对应的各TB的频谱效率;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重传第一TB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和所述目标终端各复用层数下对应的各TB的频谱效率,确定存在目标复用层数以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扩展TB处理,所述目标复用层数下对应的第一TB的频谱效率和初始复用层数下对应的第一TB的频谱效率满足预置条件;基于所述目标复用层数设置所述复用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预置条件为Si,j/Si,j0≥A,其中,所述Si,j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各复用层数下对应的各TB的频谱效率,所述i用于表示TB的序号,所述j用于表示复用层数,所述j0用于表示所述初始复用层数,所述A用于表示所述相对频谱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所述相对频谱效率:A=1-Redu;所述A用于表示所述相对频谱效率,所述Redu用于表示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最小重传频谱效率;计算所述目标终端与配对终端进行配对后,所述目标终端的频谱效率,所述配对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属于同一小区;若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目标终端的频谱效率不小于所述最小重传频谱效率,则确定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配对终端进行时频复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实现方式中,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所述最小重传频谱效率:S1=S0*(1-Redu);所述S1用于表示所述最小重传频谱效率,所述S0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对应的频谱效率;所述Redu用于表示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计算译码失败的传输块TB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冗余度,所述TB由目标终端发送;根据所述HARQ冗余度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资源块RB数;根据所述目标RB数确定重传的目标调制编码策略MCS;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所述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携带所述目标RB数和所述目标MCS。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计算HARQ冗余度主动缩减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降低上行负载,提升了时频资源利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上行HARQ合并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重传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重传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重传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重传调度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及基站,用于降低上行负载,提升了时频资源利用效率。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目前的上行HARQ机制下,当基站对终端发送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数据译码失败时,如果按照相同时频资源、相同调制编码方式(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发送重传数据,则HARQ合并往往会导致译码能力溢出。例如,一次译码失败时,仅需要额外X dB的合并增益就可以正确译码,但重传提供了Y dB的合并增益,其中,Y>X,则多出的合并增益是冗余的。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上行HARQ合并的流程示意图:对于终端首次发送的PUSCH数据,如果接收测比特级SINR1偏低导致译码失败,则基站侧通知终端重新发送PUSCH数据,在8ms后基站侧收到PUSCH重传数据,且其比特级信干噪比为SINR2,故基站将重传PUSCH数据与上一次PUSCH数据进行合并译码,等效于对SINR1与SINR2进行累加。对于HARQ合并而言,如果正确译码所需的重传数据比特级干噪比为SINR3,且SINR3<SINR2,那么重传的部分SINR是冗余的。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该冗余量,进一步提升上行覆盖与容量。
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重传调度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201、基站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当基站完成对目标终端的上行资源调度时,基站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中包括资源调度消息,资源调度信息用于向目标终端指示无线资源的位置,该资源调度信息携带有为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分配的资源块序列号(resource block index,RBindex)序列号或者RB位置,和MCS。需要说明的是,MCS可以由基站通过主动测量目标终端上行发送的数据获取,如根据数据中携带的上行参考信号做测量或者其他信号,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的,该资源调度信息中还可包括基站配置的资源调度周期,实际应用中,该资源调度周期为可选参数,若该第一基站不将资源调度周期告知给第二基站,则该第一基站每次在调度资源之前都需向第二基站通知第一基站调度资源的时刻。
202、目标终端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目标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一消息后,获得该第一消息中包含的资源调度信息,由于该资源调度信息中包括MCS和RB index或者RB位置,故目标终端从该资源调度信息中的内容确定了基站分配的无线资源的时频位置以及MCS,故目标终端基于该资源调度信息在基站指定的时频资源处,按照基站分配的MCS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该上行数据可以为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y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数据。
203、基站对上行数据进行译码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误码率,实际应用中,发送端即本申请中的目标终端可以将上行数据依次进行编码、调制、映射成帧、快速傅里叶逆变换和加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等操作,然后通过信道传输给接收端即本申请中的基站,因此,对应的,基站接收到目标终端发送的上行数据后,对接收到的上行数据依次进行去CP、快速傅里叶变换、数据抽取、信道估计、均衡、解调和译码处理。本申请中,对编码后的上行数据进行译码操作可以采用现有的技术手段,具体本申请不再赘述。
204、计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
由于从MAC层发往物理层的数据是以传输块(transport block,TB)的形式组织的,一个TB对应包含一个MAC PDU的数据块,该数据块为HARQ重传的单位。故当基站译码失败时,则基于译码过程中的中间数据计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具体的,HARQ冗余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所述Nc为编码后的比特数,所述LLRi为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在所述译码过程中的对数似然比,所述H(x)表示信息熵,所述H(x)的取值范围为(0,1),所述Redu表示所述HARQ冗余度。需要说明的是,Nc和LLRi等参数可以在基站在解调译码过程中获取得到。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公式的变换性,本申请实施例中,HARQ冗余度的计算方式有多种,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205、根据HARQ冗余度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
基站计算得到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后,根据该HARQ冗余度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具体包括,通过该HARQ冗余度计算第一RB数,计算方式为:
RB1=RB0*Redu;
其中,RB1表示第一RB数,RB0表示基站为目标终端上行调度分配的RB数,Redu表示HARQ冗余度。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存在对于上行调度分配的RB数有约束的情形,即上行调度分配的RB数需满足预置标准值,例如LTE中,单个终端PUSCH占用RB数必须仅包含2/3/5因子,因此,若计算得到的第一RB数满足该预置标准值,则将该第一RB数确定为目标RB数;相应的,若该第一RB数不满足该预置标准值,则调整该第一RB数,使得调整后的第一RB数满足该预置标准值,并将该调整后的第一RB数确定为目标RB数,可以理解的是,对该第一RB数的调整包括上调或者下调。另外,由于Redu的值为小数,故得到的第一RB数可能也是小数,而实际应用中,重传分配的RB数必须为正整数,因此若第一RB数为小数时,对该第一RB数的调整还包括需要对该第一RB数做整数化处理,以使得调整后的第一RB数为正整数。
206、根据目标RB数确定重传的目标MCS;
基站确定目标RB数后,根据该目标RB数确定重传的目标MCS。具体地,基站根据目标RB数和基站为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分配的数据块大小,重新确定重传的目标MCS,使得重传调度对应的数据块的大小不小于该首次传输分配的数据块大小。其中重传的目标MCS的方式可以为通过查表得到。例如,如表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能的MCS-RB数映射表,已知的是,基站完成目标终端的上行调度,并为目标终端的首次传输确定了MCS以及所需RB数,假设首次传输的MCS为表中的MCS2,首次传输所需的RB数为RB1,故查表可知首次传输分配的数据块大小为TB12,若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变为RB3,为了保证数据块的正常传输,应使得重传调度对应的数据块的大小不小于首次传输分配的数据块大小,进而找出满足条件的数据块的大小,将其中最小的数据块的大小所对应的MCS作为目标MCS。例如,在表1中RB3对应的行中确定不小于TB12的数据块的大小,假设TB31和TB33均大于TB12,且TB31>TB33,则可以将TB33对应的MCS3作为重传。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从满足条件的数据块的大小中随机选择一个数据块的大小,将其对应的MCS作为目标MCS,故目标MCS的确定方式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表1
MCS1 MCS2 MCS3
RB1 TB11 TB12 TB13
RB2 TB21 TB22 TB23
RB3 TB31 TB32 TB33
另外,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存在上行调制编码方式序号有上限的情形,例如LTE上行MCS最高为28,而通过步骤205获得的目标RB数即使在最高阶MCS的条件下,其对应的数据块的大小也小于首次传输分配的数据块大小,则需要上调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直到上调后的目标RB数在最高阶MCS的条件下,其对应的数据块的大小不小于首次传输分配的数据块大小。
207、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消息。
基站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以及目标MCS后,通过控制信道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重传调度资源信息,该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携带有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以及目标MCS,以使得目标终端根据该重传调度资源信息,向基站发送重传数据。
本实施例中,基站对于上行数据译码失败的目标终端,额外计算译码失败的各TB的HARQ冗余度信息,并根据该冗余度信息主动缩减重传调度的RB数,保证了译码正确率的情况下降低目标终端重传占用的目标RB数,从而达到降低上行负载的目的。
请参阅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重传调度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301、基站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该第一消息包括资源调度信息,该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终端在指定时频资源处,按照指定调制编码方式发送PUSCH数据。
302、目标终端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303、基站对上行数据进行译码处理;
304、计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301至步骤304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01至步骤204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305、确定目标小区内所有需要重传调度的终端重传所需的第一RB总数;
为便于描述,将目标终端所在的小区称为目标小区,故基站确定目标小区内所有需要重传调度的各终端重传所需的初始RB数,需要说明的是,基站确定该初始RB的方式可以为将需要重传调度的各终端在首次传输所需的RB数作为其重传所需的初始RB数,或者采用其他不缩减重传RB数的方式确定重传所需的初始RB数,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基站根据需要重传调度的各终端在重传时所需的初始RB数,计算获得目标小区内所有需要重传调度的终端重传所需的总的RB数,即第一RB总数。需要说明的是,计算该第一RB总数的方式可以为:将需要重传调度的各终端在重传时所需的初始RB数进行相加得到第一RB总数,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306、确定目标小区内所有待新数据调度的终端所需的第二RB总数;
基站为目标小区内所有待新数据调度的各终端分配首次传输所需的首传RB数,并根据该首传RB数,计算获得目标小区内所有待新数据调度的终端在首次传输时所需的总的RB数,即第二RB总数。需要说明的是,基站根据首传RB数计算第二RB总数的方式与本实施例步骤305中基站根据初始RB数计算第一RB总数的方式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指出的是,基站通过步骤305确定第一RB总数,通过步骤306确定第二RB总数,实际应用中,这两个步骤之间并无绝对的时序关系,即可以先执行步骤305,也可以先执行步骤306,或者同时执行,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307、若第一RB总数与第二RB总数的和大于目标小区的可用RB总数,计算各终端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
基站可以通过目标小区的上报消息获得目标小区的可用RB总数,若存在第一RB总数与第二RB总数的和大于目标小区的可用RB总数即目标小区的可用RB总数不足以满足当前负载的情况,则基站可以缩减重传调度所需的RB总数,并计算可缩减RB数,具体计算方式可以为:可缩减RB数=第一RB总数+第二RB总数-可用RB总数。
基站在获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后,根据该HARQ冗余度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具体确定的方式与图2的步骤205所述的基站根据HARQ冗余度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的方式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因此,基站在确定了所有需要重传调度的终端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以及可缩减RB数后,限制每个需要重传调度的终端重传缩减的RB数,使得所有需要重传调度的终端重传缩减的RB总数不大于可缩减的RB数。为便于理解,假设终端A~C均为需要重传调度的终端,且终端A~C所在小区的可缩减RB数为5,若终端A~C首次传输所需的RB数分别为5,10,15,且基站确定缩减终端A~C重传调度的RB总数,并根据各自的HARQ冗余度计算终端A~C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分别为4,7,12,则终端A~C重传缩减的RB总数为(5-4)+(10-7)+(15-12)=7>5,因此基站限制终端A~C重传缩减的RB数,使得重传缩减的RB总数不大于5,即可将终端A的目标RB数不变,将终端B的目标RB数调整为8,终端C的目标RB数调整为13,以达到重传缩减的RB总数不大于可缩减RB数的目的。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达到该目的,还可以将需要重传调度的各终端的目标RB数调整至其他值,例如,将终端A的目标RB数调整为4,将终端B的目标RB数调整为9,终端C的目标RB数调整为13,故具体调整方式是本申请不做限定。
可选的,实际应用中,若第一RB总数与第二RB总数的和不大于目标小区的可用RB总数,则可以不对第一RB总数进行缩减处理。
308、根据目标RB数确定重传的目标MCS;
基站在确定了需要重传调度的各终端最终的重传RB数即目标RB数后,根据该目标RB数确定重传的目标MCS,需要说明的是,本步骤中,基站根据目标RB数确定重传的目标MCS的方式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06所述的基站根据目标RB数确定重传的目标MCS的方式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309、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消息。
基站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以及目标MCS后,通过控制信道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重传调度资源信息,该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携带有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以及目标MCS,以使得目标终端根据该重传调度资源信息,向基站发送重传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还向待新数据调度的终端发送第三消息,以向待新数据调度的终端指示分配的无线资源的位置,该第三消息携带的内容与第一消息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对于上行数据译码失败的目标终端,额外计算译码失败的各TB的HARQ冗余度信息,并在需要缩减重传调度的RB数时,根据该冗余度信息主动缩减重传调度的RB数,保证了译码正确率的情况下降低重传所需时频资源,提升多用户高负载场景下的上行容量。
对于支持上行空分复用的终端,基站依据其上行频谱效率选择最佳的复用层数。如果终端的上行信道条件较差,则上行数据发送不适宜采用更多的复用层数。对于此类终端,在发生上行重传时,基于其上行HARQ冗余度计算重传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并且基于该频谱效率重新判断是否可以提升复用层数。如果用户的上行HARQ冗余度较高,则重传提升复用层数后,可以在保证重传数据高译码正确率的情况下,额外发送新的上行数据,从而提升该用户的上行速率。
有鉴于此,请参阅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重传调度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
401、基站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401基站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消息的方式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01基站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消息的方式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消息还包括TB的数目M和复用层数的数目N,其中M和N均为正整数。
另外,在LTE/5G场景中,M≤N,且M与N有一定的映射关系。
402、目标终端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402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02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403、基站对上行数据进行译码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403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03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若TB的数目M小于允许的最大TB数,则执行步骤404;若TB的数目M等于允许的最大TB数,则目标终端不存在扩展TB的空间,则不计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基站也不进行扩展TB的处理。
404、计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404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04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405、计算对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
基站计算得到了各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后,根据该HARQ冗余度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具体计算方式可以如下:
A=1-Redu;其中,A表示重传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有其他计算相对频谱效率的方式,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
406、获取目标终端各复用层数下的各TB的频谱效率;
通过对各复用层数下的测量信息维护,故可以基于基站历史上行测量结果,例如LTE/5G中的上行SRS信道测量,获取目标终端各个复用层数下对应的各TB的频谱效率,各TB的频谱效率的表达式可以为Si,j,其中i表示TB的序号,j表示复用层数。若步骤401所述的第一消息中包括的复用层数的数目为j0,则继续判断是否存在复用层数j满足如下预置条件:Si,j/Si,j0≥A,若存在,则确定可以提升复用层数,进而可以在保证重传数据高译码正确率的情况下,额外发送新的上行数据;若不存在,则不对目标终端进行扩展TB处理。
其中,若存在复用层数j满足预置条件,则从满足预置条件的复用层数j中选择最大的j来设置复用层数,实际应用中,也可以从满足预置条件的复用层数j中随机选择一个j来设置复用层数,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407、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消息。
基站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以及目标MCS并通过控制信道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重传调度资源信息,该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携带有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以及目标MCS,以使得目标终端根据该重传调度资源信息,向基站发送重传数据。
可选的,基站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以及目标MCS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基站可以将为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分配的RB数作为目标RB数,以及将首次传输的MCS作为目标MCS;或者本实施例中,基站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的方式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05类似,基站确定重传的目标MCS的方式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06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因此本申请中基站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以及目标MCS的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二消息中还包括新数据传输的其他TB以及传输该新数据对应的MCS,以使得目标终端还可以根据第二消息在新数据传输的其他TB上承载新的发送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保证较高的重传译码正确率的前提下牺牲了重传TB的部分频谱效率,主动叠加新数据TB,提升了上行视频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提升了上行容量和覆盖。
另外,无线通信上行传输允许多个终端进行部分或者完全的时频资源复用,从而达到提升上行容量的目的。虽然实现时频资源复用的终端之间存在显著的上行干扰,使得各自的频谱效率有所降低,但是由于时频资源利用率提升,终端的频谱效率总和可以获得提升。例如,非复用情况下终端M频谱效率为A,复用情况下终端1频谱效率下降至B,另一个复用终端N的频谱效率为C,那么只要B+C>A,则复用的容量提升。由于多终端的时频资源复用原则是最大化整体的频谱效率,所以并不是所有终端都适合彼此的配对复用。另外,对于频谱效率较低的终端而言,与其它终端配对会导致其上行速率进一步下降,从而影响上行覆盖,此类终端也不适合进行时频资源复用。
有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可能的重传调度方法的流程图,请参阅图5,该方法包括:
501、基站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一消息;
502、目标终端向基站发送上行数据;
503、基站对上行数据进行译码处理;
504、计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501至步骤504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01至步骤204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505、计算重传所需的最小重传频谱效率;
基站计算得到了目标终端各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后,根据该HARQ冗余度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最小重传频谱效率,具体计算方式可以如下:S1=S0*(1-Redu),其中S1表示最小重传频谱效率,S0表示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对应的的频谱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有其他计算最小重传频谱效率的方式,具体本申请不做限定。
506、计算配对后目标终端的频谱效率;
若目标终端所在的小区即目标小区中,有其他待调度终端需要进行多终端复用,则基站遍历计算需要复用的各个终端与目标终端配对后目标终端的频谱效率,将配对后目标终端的频谱效率用S2表示,若目标终端与终端1配对后,配对后的S2满足S2≥S1,则允许目标终端与终端1进行上行时频资源复用;反之,若配对后的S2不满足S2≥S1,则目标终端与终端1不能进行上行时频资源复用,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相同时频资源允许更多个终端复用,则每一次在判断是否能复用时都需要计算S2,并且每一次仅当S2≥S1时才允许该次的时频资源复用。为便于理解,举例来说,即若相同时频资源允许3个终端,当目标终端与终端X配对后,S2≥S1,则允许目标终端与终端X进行上行时频资源复用;当目标终端与终端Y配对,且该次配对后的S2<S1,则不允许目标终端与终端Y进行上行时频资源复用。
507、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消息。
若配对后目标终端的频谱效率S2满足预设条件即S2≥S1,则基站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以及目标MCS并通过控制信道向目标终端发送第二消息,该第二消息包括重传调度资源信息,该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携带有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以及目标MCS,以使得目标终端根据该重传调度资源信息,向基站发送重传数据。
可选的,基站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以及目标MCS的方式有多种,例如:基站可以将为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分配的RB数作为目标RB数,以及将首次传输的MCS作为目标MCS;或者本实施例中,基站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的方式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05类似,基站确定重传的目标MCS的方式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06类似,具体此处不再赘述,因此本申请中基站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以及目标MCS的方式,本申请不做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重传用户与其它用户的配对复用,基于目标终端的HARQ冗余度计算其需求的频谱效率,在复用时只要保证复用后的频谱效率不低于该值即可保证较高的正确译码率,达到提升复用比例的目的,也可进一步提升多用户配对的比率,获取更大的上行容量。
上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重传调度方法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进行描述,请参阅图6,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的一个实施例包括:
计算单元601,用于计算译码失败的传输块TB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冗余度,所述TB由目标终端发送;
确定单元602,用于根据所述HARQ冗余度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资源块RB数;
所述确定单元602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RB数确定重传的目标调制编码策略MCS;
收发单元603,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所述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携带所述目标RB数和所述目标MCS。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计算单元601具体用于:
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所述HARQ冗余度:
其中所述Nc为编码后的比特数,所述LLRi为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在所述译码过程中的对数似然比,所述H(x)表示信息熵,所述H(x)的取值范围为(0,1),所述Redu表示所述HARQ冗余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603还用于: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资源调度信息,所述资源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指示无线资源的位置,所述资源调度信息携带有为所述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分配的RB数和MCS。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602具体包括:
计算模块6021,用于按照如下方式计算第一RB数:
RB1=RB0*Redu;其中,所述RB1表示所述第一RB数,所述RB0表示所述首次传输分配的RB数,所述Redu表示所述HARQ冗余度;
确定模块6022,用于当所述第一RB数满足预置标准值时,则确定所述第一RB数为所述目标RB数;当所述第一RB数不满足所述预置标准值时,则调整所述第一RB数,以使得所述第一RB数满足所述预置标准值;确定调整后的所述第一RB数为所述目标RB数。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602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RB数和所述资源调度信息确定所述重传的目标MCS,以使得所述重传调度对应的数据块的大小不小于所述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对应的数据块的大小。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602具体用于:
确定目标小区内各待重传终端重传所需的初始RB数,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目标终端所在的小区,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待重传终端中的任一终端;
根据所述初始RB数,确定所有所述待重传终端重传所需的第一RB总数;
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所有待新数据调度的待首传终端所需的第二RB总数;
若所述第一RB总数与所述第二RB总数的和大于所述目标小区的可用RB总数,则根据所述各待重传终端对应的HARQ冗余度和可缩减RB数,确定所述各待重传终端重传所需的最终重传RB数,以使得所述第一RB总数缩减的数目不大于所述可缩减RB数,所述第一RB总数缩减的数目为所述第一RB总数减去所有所述最终重传RB数的总和所得到的值;所述可缩减RB数的值为所述第一RB总数与所述第二RB总数的和,减去所述目标小区的可用RB总数所得到的值。所述目标终端重传所需的最终重传RB数为所述目标RB数。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确定单元602具体用于:
所述资源调度信息还包括所述TB的个数M和复用层数N,所述M和所述N均为正整数;
当所述M小于允许的最大TB数时,所述基站还包括:
所述计算单元601,还用于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
获取单元604,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各复用层数下对应的各TB的频谱效率;
所述确定单元602,还用于根据重传第一TB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和所述目标终端各复用层数下对应的各TB的频谱效率,确定存在目标复用层数以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扩展TB处理,所述目标复用层数下对应的第一TB的频谱效率和初始复用层数下对应的第一TB的频谱效率满足预置条件;基于所述目标复用层数设置所述复用层数。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计算单元602具体用于:
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所述相对频谱效率:A=1-Redu;所述A用于表示所述相对频谱效率,所述Redu用于表示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
所述计算单元601还用于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最小重传频谱效率;计算所述目标终端与配对终端进行配对后,所述目标终端的频谱效率,所述配对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属于同一小区;
若所述确定单元602还用于,若所述目标终端的频谱效率不小于所述最小重传频谱效率,则确定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配对终端进行时频复用。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计算单元601具体用于:
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所述最小重传频谱效率:
S1=S0*(1-Redu);所述S1用于表示所述最小重传频谱效率,所述S0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对应的频谱效率;所述Redu用于表示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
上面图6从模块化功能实体的角度分别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进行详细描述,下面从硬件处理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基站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7,本申请实施例中基站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的结构示意图,该基站700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s,CPU)701(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709,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707或数据706的存储介质708(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709和存储介质708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708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支付平台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处理器701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708通信,在支付平台700上执行存储介质708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基站70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702,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703,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704,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705,例如Windows Server,Mac OS X,Unix,Linux,FreeBSD等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7中示出的支付平台结构并不构成对支付平台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7对基站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存储器7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7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709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基站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7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广播功能)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支付平台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转账路径列表等)等。此外,存储器7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重传调度的程序和接收到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709中,当需要使用时,处理器701从存储器709中调用。
处理器701是基站的控制中心,可以按照设置的重传调度方法进行重传调度。处理器7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基站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7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709内的数据,执行基站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降低上行负载,提升时频资源利用效率。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4)

1.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译码失败的传输块TB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冗余度,所述TB由目标终端发送;
根据所述HARQ冗余度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资源块RB数;
根据所述目标RB数确定重传的目标调制编码策略MCS;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所述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携带所述目标RB数和所述目标MC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包括:
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所述HARQ冗余度:
<mrow> <mtable> <mtr> <mtd> <mrow> <mi>Re</mi> <mi>d</mi> <mi>u</mi> <mo>=</mo> <munderover> <mi>&amp;Sigma;</mi>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sub> <mi>N</mi> <mi>c</mi> </msub> </munderover> <mrow> <mo>(</mo> <mrow> <mn>1</mn> <mo>-</mo> <mi>H</mi> <mrow> <mo>(</mo> <mfrac> <mn>1</mn> <mrow> <mn>1</mn> <mo>+</mo> <mi>exp</mi> <mrow> <mo>(</mo> <mrow> <msub> <mi>LLR</mi> <mi>i</mi> </msub> </mrow> <mo>)</mo> </mrow> </mrow> </mfrac> <mo>)</mo> </mrow> </mrow> <mo>)</mo> </mrow> <mo>/</mo> <msub> <mi>N</mi> <mi>c</mi> </msub>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i>H</mi> <mrow> <mo>(</mo> <mi>x</mi> <mo>)</mo> </mrow> <mo>=</mo> <mo>-</mo> <mi>x</mi> <mi> </mi> <msub> <mi>log</mi> <mn>2</mn> </msub> <mrow> <mo>(</mo> <mi>x</mi> <mo>)</mo> </mrow> <mo>-</mo> <mrow> <mo>(</mo> <mrow> <mn>1</mn> <mo>-</mo> <mi>x</mi> </mrow> <mo>)</mo> </mrow> <msub> <mi>log</mi> <mn>2</mn> </msub> <mrow> <mo>(</mo> <mrow> <mn>1</mn> <mo>-</mo> <mi>x</mi> </mrow> <mo>)</mo> </mrow> <mo>,</mo> <mi>x</mi> <mo>&amp;Element;</mo> <mrow> <mo>(</mo> <mrow> <mn>0</mn> <mo>,</mo> <mn>1</mn> </mrow>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able> <mo>;</mo> </mrow>
其中所述Nc为编码后的比特数,所述LLRi为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在所述译码过程中的对数似然比,所述H(x)表示信息熵,所述H(x)的取值范围为(0,1),所述Redu表示所述HARQ冗余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资源调度信息,所述资源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指示无线资源的位置,所述资源调度信息携带有为所述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分配的RB数和MCS。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HARQ冗余度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包括:
按照如下方式计算第一RB数:
RB1=RB0*Redu;
其中,所述RB1表示所述第一RB数,所述RB0表示所述首次传输分配的RB数,所述Redu表示所述HARQ冗余度;
当所述第一RB数满足预置标准值时,则确定所述第一RB数为所述目标RB数;
当所述第一RB数不满足所述预置标准值时,则调整所述第一RB数,以使得所述第一RB数满足所述预置标准值;
确定调整后的所述第一RB数为所述目标RB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RB数确定重传的目标MCS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RB数和所述资源调度信息确定所述重传的目标MCS,以使得所述重传调度对应的数据块的大小不小于所述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对应的数据块的大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HARQ冗余度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RB数包括:
确定目标小区内各待重传终端重传所需的初始RB数,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目标终端所在的小区,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待重传终端中的任一终端;
根据所述初始RB数,确定所有所述待重传终端重传所需的第一RB总数;
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所有待新数据调度的待首传终端所需的第二RB总数;
若所述第一RB总数与所述第二RB总数的和大于所述目标小区的可用RB总数,则根据所述各待重传终端对应的HARQ冗余度和可缩减RB数,确定所述各待重传终端重传所需的最终重传RB数,以使得所述第一RB总数缩减的数目不大于所述可缩减RB数,所述第一RB总数缩减的数目为所述第一RB总数减去所有所述最终重传RB数的总和所得到的值;所述可缩减RB数的值为所述第一RB总数与所述第二RB总数的和,减去所述目标小区的可用RB总数所得到的值。所述目标终端重传所需的最终重传RB数为所述目标RB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调度信息还包括所述TB的个数M和复用层数N,所述M和所述N均为正整数;
当所述M小于允许的最大TB数时,所述计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
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各复用层数下对应的各TB的频谱效率;
根据重传第一TB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和所述目标终端各复用层数下对应的各TB的频谱效率,确定存在目标复用层数以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扩展TB处理,所述目标复用层数下对应的第一TB的频谱效率和初始复用层数下对应的第一TB的频谱效率满足预置条件;
基于所述目标复用层数设置所述复用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条件为Si,j/Si,j0≥A,其中,所述Si,j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各复用层数下对应的各TB的频谱效率,所述i用于表示TB的序号,所述j用于表示复用层数,所述j0用于表示所述初始复用层数,所述A用于表示所述相对频谱效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包括:
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所述相对频谱效率:
A=1-Redu;
所述A用于表示所述相对频谱效率,所述Redu用于表示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最小重传频谱效率;
计算所述目标终端与配对终端进行配对后,所述目标终端的频谱效率,所述配对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属于同一小区;
若所述目标终端的频谱效率不小于所述最小重传频谱效率,则确定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配对终端进行时频复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重传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最小重传频谱效率包括:
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所述最小重传频谱效率:
S1=S0*(1-Redu);
所述S1用于表示所述最小重传频谱效率,所述S0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对应的频谱效率;所述Redu用于表示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
12.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计算单元,用于计算译码失败的传输块TB的混合自动重传HARQ冗余度,所述TB由目标终端发送;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HARQ冗余度确定重传所需的目标资源块RB数;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RB数确定重传的目标调制编码策略MCS;
收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所述重传调度资源信息携带所述目标RB数和所述目标MCS。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所述HARQ冗余度:
<mrow> <mtable> <mtr> <mtd> <mrow> <mi>Re</mi> <mi>d</mi> <mi>u</mi> <mo>=</mo> <munderover> <mi>&amp;Sigma;</mi> <mrow> <mi>i</mi> <mo>=</mo> <mn>1</mn> </mrow> <msub> <mi>N</mi> <mi>c</mi> </msub> </munderover> <mrow> <mo>(</mo> <mrow> <mn>1</mn> <mo>-</mo> <mi>H</mi> <mrow> <mo>(</mo> <mfrac> <mn>1</mn> <mrow> <mn>1</mn> <mo>+</mo> <mi>exp</mi> <mrow> <mo>(</mo> <mrow> <msub> <mi>LLR</mi> <mi>i</mi> </msub> </mrow> <mo>)</mo> </mrow> </mrow> </mfrac> <mo>)</mo> </mrow> </mrow> <mo>)</mo> </mrow> <mo>/</mo> <msub> <mi>N</mi> <mi>c</mi> </msub> </mrow> </mtd> </mtr> <mtr> <mtd> <mrow> <mi>H</mi> <mrow> <mo>(</mo> <mi>x</mi> <mo>)</mo> </mrow> <mo>=</mo> <mo>-</mo> <mi>x</mi> <mi> </mi> <msub> <mi>log</mi> <mn>2</mn> </msub> <mrow> <mo>(</mo> <mi>x</mi> <mo>)</mo> </mrow> <mo>-</mo> <mrow> <mo>(</mo> <mrow> <mn>1</mn> <mo>-</mo> <mi>x</mi> </mrow> <mo>)</mo> </mrow> <msub> <mi>log</mi> <mn>2</mn> </msub> <mrow> <mo>(</mo> <mrow> <mn>1</mn> <mo>-</mo> <mi>x</mi> </mrow> <mo>)</mo> </mrow> <mo>,</mo> <mi>x</mi> <mo>&amp;Element;</mo> <mrow> <mo>(</mo> <mrow> <mn>0</mn> <mo>,</mo> <mn>1</mn> </mrow> <mo>)</mo> </mrow> </mrow> </mtd> </mtr> </mtable> <mo>;</mo> </mrow>
其中所述Nc为编码后的比特数,所述LLRi为每个编码后的比特在所述译码过程中的对数似然比,所述H(x)表示信息熵,所述H(x)的取值范围为(0,1),所述Redu表示所述HARQ冗余度。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
向所述目标终端发送资源调度信息,所述资源调度信息用于向所述目标终端指示无线资源的位置,所述资源调度信息携带有为所述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分配的RB数和MCS。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计算模块,用于按照如下方式计算第一RB数:
RB1=RB0*Redu;
其中,所述RB1表示所述第一RB数,所述RB0表示所述首次传输分配的RB数,所述Redu表示所述HARQ冗余度;
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RB数满足预置标准值时,则确定所述第一RB数为所述目标RB数;当所述第一RB数不满足所述预置标准值时,则调整所述第一RB数,以使得所述第一RB数满足所述预置标准值;
确定调整后的所述第一RB数为所述目标RB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RB数和所述资源调度信息确定所述重传的目标MCS,以使得所述重传调度对应的数据块的大小不小于所述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对应的数据块的大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包括:
确定目标小区内各待重传终端重传所需的初始RB数,所述目标小区为所述目标终端所在的小区,所述目标终端为所述待重传终端中的任一终端;
根据所述初始RB数,确定所有所述待重传终端重传所需的第一RB总数;
确定所述目标小区内所有待新数据调度的待首传终端所需的第二RB总数;
若所述第一RB总数与所述第二RB总数的和大于所述目标小区的可用RB总数,则根据所述各待重传终端对应的HARQ冗余度和可缩减RB数,确定所述各待重传终端重传所需的最终重传RB数,以使得所述第一RB总数缩减的数目不大于所述可缩减RB数,所述第一RB总数缩减的数目为所述第一RB总数减去所有所述最终重传RB数的总和所得到的值;所述可缩减RB数的值为所述第一RB总数与所述第二RB总数的和,减去所述目标小区的可用RB总数所得到的值。所述目标终端重传所需的最终重传RB数为所述目标RB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调度信息还包括所述TB的个数M和复用层数N,所述M和所述N均为正整数;
当所述M小于允许的最大TB数时,所述基站还包括: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目标终端各复用层数下对应的各TB的频谱效率;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重传第一TB所需的相对频谱效率和所述目标终端各复用层数下对应的各TB的频谱效率,确定存在目标复用层数以对所述目标终端进行扩展TB处理,所述目标复用层数下对应的第一TB的频谱效率和初始复用层数下对应的第一TB的频谱效率满足预置条件;基于所述目标复用层数设置所述复用层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条件为Si,j/Si,j0≥A,其中,所述Si,j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各复用层数下对应的各TB的频谱效率,所述i用于表示TB的序号,所述j用于表示复用层数,所述j0用于表示所述初始复用层数,所述A用于表示所述相对频谱效率。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所述相对频谱效率:
A=1-Redu;
所述A用于表示所述相对频谱效率,所述Redu用于表示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
所述计算单元还用于计算对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进行重传时,所需的最小重传频谱效率;计算所述目标终端与配对终端进行配对后,所述目标终端的频谱效率,所述配对终端与所述目标终端属于同一小区;
若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目标终端的频谱效率不小于所述最小重传频谱效率,则确定所述目标终端与所述配对终端进行时频复用。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具体用于:
按照如下方式计算所述最小重传频谱效率:
S1=S0*(1-Redu);
所述S1用于表示所述最小重传频谱效率,所述S0用于表示所述目标终端首次传输对应的频谱效率;所述Redu用于表示所述各译码失败的TB的HARQ冗余度。
2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1186413.3A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及基站 Active CN1079479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86413.3A CN107947904B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86413.3A CN107947904B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7904A true CN107947904A (zh) 2018-04-20
CN107947904B CN107947904B (zh) 2021-01-29

Family

ID=619310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86413.3A Active CN107947904B (zh) 2017-11-23 2017-11-23 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94790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1558A (zh) * 2019-10-16 2019-12-24 深圳前海中电慧安科技有限公司 采集移动终端信息的方法、装置、采集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84768A (zh) * 2018-06-11 2020-11-0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692002A (zh) * 2021-08-30 2021-11-23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免调度传输效率提升方法及系统
CN114124308A (zh) * 2021-11-30 2022-03-0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23700A1 (en) * 2022-07-25 2024-02-01 Jio Platform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optimized rate recovery and harq combining in a network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54552B1 (ko) * 2001-12-28 2007-09-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고속 공통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1595747A (zh) * 2006-06-22 2009-12-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94546A (zh) * 2012-02-14 2014-10-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接收质量和传输格式的冗余版本选择
CN105284151A (zh) * 2013-06-14 2016-01-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170222749A1 (en) * 2016-02-01 2017-08-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54552B1 (ko) * 2001-12-28 2007-09-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순방향 패킷 접속 방식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고속 공통 제어 채널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01595747A (zh) * 2006-06-22 2009-12-02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发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4094546A (zh) * 2012-02-14 2014-10-08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基于接收质量和传输格式的冗余版本选择
CN105284151A (zh) * 2013-06-14 2016-01-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20170222749A1 (en) * 2016-02-01 2017-08-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Downlink control signaling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V13.9.0"", 《3GPP TS 36.300》 *
柏森森: ""LTE下行链路信道估计与自适应传输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84768A (zh) * 2018-06-11 2020-11-03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1884768B (zh) * 2018-06-11 2024-04-09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通信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0611558A (zh) * 2019-10-16 2019-12-24 深圳前海中电慧安科技有限公司 采集移动终端信息的方法、装置、采集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692002A (zh) * 2021-08-30 2021-11-23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免调度传输效率提升方法及系统
CN113692002B (zh) * 2021-08-30 2023-11-07 中信科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免调度传输效率提升方法及系统
CN114124308A (zh) * 2021-11-30 2022-03-0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124308B (zh) * 2021-11-30 2024-03-01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编码调整方法、装置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47904B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2320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ncoding and decoding channel in communication or broadcasting system
CN107947904B (zh) 一种重传调度方法及基站
EP3590214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ed spectral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of transmissions without grant
CN116405165A (zh) 发送harq-ack/nack的方法和设备及下行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1871267B2 (en) Transport block siz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0391870B (zh) 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以及解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139241A (ko) 모바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신호 송수신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15015762A (ja) マルチキャリア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
KR2020001409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신 시간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358255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688983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EP391085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37019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of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0001270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전송 시간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US2021032129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116186A1 (en) Scheduling harq transmissions in mini-slots
KR2020002878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mcs를 이용한 데이터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9691006B (zh) 反馈应答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06459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and control signal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445151B1 (ko) 통신 또는 방송 시스템에서 채널 부호화/복호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414543A (zh) 一种调整harq缓存量的方法及终端
WO2020112325A2 (en) Scheduling harq transmissions in mini-slots based on fading conditions
EP3905819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port block size, and device
CN111149410B (zh) 新无线电中未授权传输或与之相关的改进
KR20220137486A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최대 데이터 레이트에 기반한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