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23781A - 一种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3781A
CN114123781A CN202111394095.6A CN202111394095A CN114123781A CN 114123781 A CN114123781 A CN 114123781A CN 202111394095 A CN202111394095 A CN 202111394095A CN 114123781 A CN114123781 A CN 1141237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rsion circuit
buck conversion
preset threshold
buck
threshol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409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3781B (zh
Inventor
翟志伟
宋泽琳
殷童欢
朱永强
张岩
宋蒙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39409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237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23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3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3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37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7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with digital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08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generation of control voltages f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static conver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H02M3/158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including plural semiconductor devices as final control devices for a single loa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中,变换器包括降压式变换电路,该方法包括: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使能;确定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在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DC‑DC变换器存在启动瞬间输出电压、电感电流冲击过大,易造成元器件的损坏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汽车普及度的提高,对于其动力系统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了热点。电动汽车的动力能源来自于高压蓄电池,负载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驱动电机,为电动汽车直接提供动力,另一部分则是为低压辅助负载供电,包括头灯、雨刷电机、空调风机、音响等。现有技术中用于转变输入电压并有效输出固定电压的DC-DC变换器存在启动瞬间输出电压、电感电流冲击过大,易造成元器件的损坏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DC-DC变换器存在启动瞬间输出电压、电感电流冲击过大,易造成元器件的损坏的技术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一方面,首先提供了一种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变换器包括降压式变换电路,所述方法包括: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使能;确定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在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变换器的控制装置,变换器包括降压式变换电路,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使能;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的第四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使能;确定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在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也就是说,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只有在输入电压、中间电压、输出电压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才使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DC-DC变换器存在启动瞬间输出电压、电感电流冲击过大,易造成元器件的损坏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流程图之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变换器的控制方法流程图之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变换器的控制方法一示范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另一示范例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启动降压式变换器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变换器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变换器的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地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申请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变换器包括降压式变换电路,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2: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模拟数字转换器(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简称ADC)采集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输入电压;ADC触发采样的方式包括定时器触发,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PWM)触发,软件触发;第一预设阈值根据输入电压进行预设,可以是输入电压的1.05-1.1倍。
步骤104: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使能;
步骤106:确定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中间电压是指输入电压经过降压式变换电路第一次降压后的电压;输出电压是指以中间电压为输入电压经过降压式变换电路第二次降压后的电压;中间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大小已预先设定为固定值;第二预设阈值根据中间电压进行预设,可以是中间电压的1.05-1.1倍;第三预设阈值的根据输出电压进行预设,可以是输出电压的1.05-1.1倍。
步骤108:在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的上述步骤102至步骤106,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使能;确定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在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也就是说,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只有在输入电压、中间电压、输出电压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才使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DC-DC变换器存在启动瞬间输出电压、电感电流冲击过大,易造成元器件的损坏的技术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的降压式变换电路包括: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和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其中,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输入电压为电源的输出电压;中间电压为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即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为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出电压。
步骤102进一步可以包括:在采集到的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和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均不使能;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预设阈值根据输入电压进行预设,可以是输入电压的1.05-1.1倍。
步骤106进一步可以包括:确定采集到的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才得到的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阈值根据中间电压进行预设,可以是中间电压的1.05-1.1倍;第三预设阈值的根据输出电压进行预设,可以是输出电压的1.05-1.1倍。
步骤108进一步可以包括:在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和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均不使能。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输入电压、中间电压、输出电压的大小分别对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和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进行控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可以包括:
在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启动变换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在在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第三预设阈值之后,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202:基于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与预设的第一控制函数确定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脉冲宽度调制)是指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来调制晶体管基极或MOS管栅极的偏置,来实现晶体管或MOS管导通时间的改变,从而实现开关稳压电源输出的改变的模拟控制方式;PWM信号占空比是指高电平在一个脉冲周期中所占的比例;第一预设阈值小于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耐压值。
步骤204:基于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与预设的第二控制函数确定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预设阈值小于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耐压值。
步骤206:通过调整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以使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的不同,输入电压在经过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后输出的中间电压大小不同。
步骤208:通过调整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以使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根据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的不同,中间电压在经过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后输出的输出电压大小不同。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控制方法通过调整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使得中间电压与输出电压的大小小于相应的预设阈值,达到防止启动瞬间输出电压过大、保护元器件的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控制方法,进一步可以包括:
第一控制函数的公式为:v(k1)=a1*d1(k)+b1
其中,v(k1)为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a1和b1为常数,d1(k)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输入不同幅值的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v(k1),并获取相应的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结合最小二乘法得到第一控制函数中的常数a1和b1,确定第一控制函数;第一控制函数用于编译启动降压式变换器控制程序,实现对变换器的控制。
第二控制函数的公式为:v(k1)=a2*d2(k)+b2
其中,v(k1)为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a2和b2为常数,d2(k)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输入不同幅值的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v(k1),并获取相应的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结合最小二乘法得到第一控制函数中的常数a2和b2,确定第二控制函数;第二控制函数用于编译启动降压式变换器控制程序,控制降压式变换器平稳启动。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根据输入电压和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得到用于控制降压式变换器平稳启动的控制函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一示范例基于两级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和DC-DC系统主控芯片,本示范例中的BUCK电路为交错式BUCK电路,如图3所示,包括直流输入端、开关管G1和G2、二极管D1和D2、电感L1和L2、电容器C1和G2、直流输出端,输入电压采样电路、输出电压采样电路及电感电流采样电路。电阻R1、R2、R3、R4、R5、R6、Rs1及Rs2为采样电阻,其中电阻R1和R2用于采集输入电压Vin,电阻R3和R4用于采集中间级电压Vfdb,电阻R3和R4用于采集输出电压Vout,电阻Rs1用于采集电感电流Ifdb1,电阻Rs2用于采集电感电流Ifdb2
在本示范例中,高压蓄电池作为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经滤波电路后输入电压Vin,通过第一级BUCK电路(包括BUCK电路1和BUCK电路2)降压到中间电压Vfdb,通过第二级BUCK电路(包括BUCK电路1和BUCK电路2)再降压稳定输出电压Vout,实现低压大电流直流电源稳定输出;其中,第一级BUCK电路对应的第一预设阈值小于开关管G1和G2、二极管D1和D2的耐压值;第二预设阈值小于开关管G3和G4、二极管D3和D4、电容器C1的耐压值;第三预设阈值小于电容器C2的耐压值。
在本示范例的实际应用中,输入端的电压和输出端的负载是变化的,电路中电流采样范围大,空载时电流极小,采样精确度低。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对控制算法要求高,传统的PID(Proportion Integral Differential,比例、积分和微分)算法易饱和输出驱动开关管PWM的信号占空比,导致在系统启动的瞬间,在占空比饱和的情况下,中间级电容C1和输出端电容C2的电压冲击过大,造成电路中的元器件烧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控制方法的另一示范例基于两级降压式变换电路(BUCK电路)和DC-DC系统主控芯片,如图4所示,集成在主控芯片中,包括:
步骤402:判断输入电压Vin是否小于第一预设阈值Vmax1;其中Vmax1小于开关管G1和G2、二极管D1和D2的耐压值;
步骤404:在Vin大于或等于Vmax1的情况下,BUCK电路(包括BUCK电路1和BUCK电路2)的驱动电路不使能;
步骤406:在Vin小于Vmax1的情况下,BUCK电路(包括BUCK电路1和BUCK电路2)的驱动电路开始使能;
步骤408:根据ADC触发时刻读取中间电压Vfdb和输出电压采样值Vout
步骤410:根据输入电压Vin,调用DC-DC系统启动控制程序,计算驱动开关管PWM信号占空比;
步骤412:根据PWM信号,BUCK电路(包括BUCK电路1和BUCK电路2)中开关管(G1、G2、G3及G4)动作,BUCK电路实现降压;
步骤414:判断中间电压Vfdb是否小于第二预设阈值Vmax2,输出电压采样值Vout是否小于第三预设阈值Vmax3
步骤416:在Vfdb大于或等于Vmax2,或者Vout大于或等于Vmax3的情况下,BUCK电路(包括BUCK电路1和BUCK电路2)的驱动电路不使能,DC-DC系统启动失败;其中,Vmax2小于开关管G3和G4、二极管D3和D4、电容器C1的耐压值;Vmax3小于电容器C2的耐压值;
步骤418:在Vfdb小于Vmax2且Vout小于Vmax3的情况下,DC-DC系统平稳启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启动降压式变换器(DC-DC变换器)控制程序的流程,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502:直流电源设定不同幅值的电压作为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
步骤504:在不同幅值的输入电压下,通过调整开关管G1、G2、G3及G4的开关PWM信号占空比,得到中间电压Vfdb和输出电压Vout的波形;
步骤506:在Vfdb和Vout的波形满足上升时间快、超调量小且纹波小情况下,记录开关管G1的PWM信号占空比d1(k)、开关管G3的PWM信号占空比d2(k);其中,开关管G2的PWM信号占空比为1-d1(k),开关管G4的PWM信号占空比为1-d2(k)
步骤508:将多组输入电压和开关管PWM信号占空比作为样本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估算出第一控制函数和第二控制函数中的常数a1、b1、a2和b2的值;其中,第一控制函数用于计算开关管G1的PWM信号占空比,第二控制函数用于计算开关管G3的PWM信号占空比;
步骤510:根据第一启动控制函数和第二启动控制函数编译启动降压式变换器控制程序。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可以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只有在输入电压、中间电压、输出电压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才使能,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DC-DC变换器存在启动瞬间输出电压、电感电流冲击过大,易造成元器件的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换器的控制装置,变换器包括降压式变换电路,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62,用于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
第二控制模块64,用于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使能;
第一确定模块66,用于确定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
第三控制模块68,用于在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控制装置,变换器包括降压式变换电路,通过第一控制模块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通过第二控制模块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使能;通过第一确定模块确定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通过第三控制模块在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也就是说,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只有在输入电压、中间电压、输出电压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才使能,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DC-DC变换器存在启动瞬间输出电压、电感电流冲击过大,易造成元器件的损坏的技术问题。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降压式变换电路包括: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和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其中,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包括:在采集到的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和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均不使能;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包括:确定采集到的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才得到的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
第五控制模块,用于在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包括:在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第二预设阈值,且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和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均不使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控制装置,进一步可以包括:
启动模块,用于在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且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启动变换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如图7所示,进一步可以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72,用于基于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与预设的第一控制函数确定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
第四确定模块74,用于基于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与预设的第二控制函数确定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
第一调整模块76,用于通过调整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以使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
第二调整模块78,用于通过调整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以使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变换器的控制装置,进一步可以包括:
第一控制函数的公式为:v(k1)=a1*d1(k)+b1
其中,v(k1)为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a1和b1为常数,d1(k)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
第二控制函数的公式为:v(k1)=a2*d2(k)+b2
其中,v(k1)为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a2和b2为常数,d2(k)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包括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存储器803和通信总线804,其中,处理器801,通信接口802,存储器803通过通信总线80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80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801,用于执行存储器80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图1中的方法步骤,其所起到的作用与图1中的方法步骤一样,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终端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终端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变换器的控制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包括降压式变换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
在采集到的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使能;
确定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
在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包括: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和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
所述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包括:在采集到的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和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均不使能;
所述确定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包括:确定采集到的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以及才得到的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
所述在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包括:在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和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均不使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启动所述变换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与预设的第一控制函数确定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
基于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与预设的第二控制函数确定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
通过调整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以使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通过调整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以使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函数的公式为:v(k1)=a1*d1(k)+b1
其中,v(k1)为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a1和b1为常数,d1(k)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
所述第二控制函数的公式为:v(k1)=a2*d2(k)+b2
其中,v(k1)为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a2和b2为常数,d2(k)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
6.一种变换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包括降压式变换电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采集到的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使能;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包括: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和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其中,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连接,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所述在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包括:在采集到的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大于所述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和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均不使能;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所述确定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以及采集到的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阈值,包括:确定采集到的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以及才得到的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
第五控制模块,用于所述在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降压式变换电路不使能,包括:在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大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且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大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和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均不使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与预设的第一控制函数确定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入电压与预设的第二控制函数确定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通过调整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以使所述第一降压式变换电路中间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
第二调整模块,用于通过调整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中开关管的PWM信号占空比,以使所述第二降压式变换电路输出电压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阈值。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111394095.6A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1237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4095.6A CN114123781B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4095.6A CN114123781B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3781A true CN114123781A (zh) 2022-03-01
CN114123781B CN114123781B (zh) 2023-10-10

Family

ID=80440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4095.6A Active CN114123781B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23781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2727A (zh) * 2002-05-28 2004-03-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直流—直流变换器
CN101087105A (zh) * 2006-06-09 2007-12-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直流-直流变换器和直流-直流变换器的控制
JP2016149834A (ja) * 2015-02-10 2016-08-18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Dc/dcコンバータ
JP2018098973A (ja) * 2016-12-15 2018-06-21 ローム株式会社 昇降圧dc/dcコンバータ
CN109661764A (zh) * 2016-09-30 2019-04-19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低静态电流dc至dc变换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2727A (zh) * 2002-05-28 2004-03-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直流—直流变换器
CN101087105A (zh) * 2006-06-09 2007-12-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直流-直流变换器和直流-直流变换器的控制
JP2016149834A (ja) * 2015-02-10 2016-08-18 新電元工業株式会社 Dc/dcコンバータ
CN109661764A (zh) * 2016-09-30 2019-04-19 赛普拉斯半导体公司 低静态电流dc至dc变换器
JP2018098973A (ja) * 2016-12-15 2018-06-21 ローム株式会社 昇降圧dc/dcコンバー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3781B (zh)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08519B2 (en) Switching converter with adaptive off time control and the method thereof
US8717002B2 (en) Constant on-time convert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0491111B2 (en) Switched capacitor converter inrush current limitation via voltage ramping at initial power switch
US6717390B2 (en)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S8248040B2 (en) Time-limiting mode (TLM) for an interleaved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PFC) converter
US8330440B2 (en) Power supply device with gain changing error amplifier
EP0932858A1 (en) Hybrid regulator
TW201102799A (en) Soft start circuit and method for a switching regulator
CN108566082B (zh) 一种支持多种输入电压的直流atx电源
US11742746B2 (en) Switching control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CN103683889A (zh) 应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软启动电路
CN107078643A (zh) 转换器的预偏置启动
US20230318452A1 (en) Control circuit with peak current limit for switching converter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DE102020118112A1 (de) 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laden eines pufferkondensators
KR102096171B1 (ko) Dc-dc 컨버터용 소프트 스타트 장치 및 방법
EP2747262A1 (en) Dc-dc converter
JPH1042553A (ja) 電源装置
CN112736851B (zh) 电压检测与处理电路和方法、开关电源电路、驱动芯片
US9647445B2 (en) Over-current protection circuit and method
CN114123781A (zh) 一种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504832B (zh) 用于高压buck开关变换器的控制电路及方法
KR101397920B1 (ko) 역률 보상 제어 회로
JP4832240B2 (ja) 多出力電源装置
TWI829015B (zh) 用於升降壓變換器的電荷共用自舉充電控制系統
CN203590013U (zh) 一种应用于dc-dc转换器的软启动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