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4746A - 背光模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114746A CN114114746A CN202010879209.5A CN202010879209A CN114114746A CN 114114746 A CN114114746 A CN 114114746A CN 202010879209 A CN202010879209 A CN 202010879209A CN 114114746 A CN114114746 A CN 11411474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backlight module
- light emitting
- opening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属于液晶显示技术领域。该背光模组应用于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发光组件和导光组件。其中,所述导光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导光组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第一开口,并在所述第二面上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小于所述第二开口。所述导光组件接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输出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导向至所述第一面除去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射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液晶显示屏包括背光模组和显示模组。其中,背光模组提供光源,以供显示模组进行图像显示。
高屏占比是当前电子设备中显示屏的热门发展趋势。但是,电子设备中的显示屏还需与前置摄像头等光学模组配合。光学模组在工作时需要接收由电子设备外部入射的光线。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兼顾显示屏的高屏占比和与光学模组的配合成为了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缺陷。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应用于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发光组件和导光组件;
所述导光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所述导光组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第一开口,并在所述第二面上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小于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导光组件接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输出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导向至所述第一面除去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射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开口指向第二开口的方向,所述通孔的径向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与所述导光组件连接的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二发光组件输出的光线由所述第一开口处射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通孔侧壁相连的支撑件,所述第二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保护件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下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面连接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安装孔;
所述第二发光组件位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包括:
电路板,与所述支撑件相连;以及
发光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液晶显示组件,以及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组件下方。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光学模组,以及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包括背光模组,所述光学模组对应所述背光模组的通孔设置,并感应于由所述通孔的第一开口入射的光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二发光组件位于所述光学模组的视野范围外。
本公开提供的背光模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采用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屏能够与电子设备中的光学模组配合。在显示屏中,背光模组的第一面朝向液晶显示组件设置,使得背光模组向液晶显示组件输出光线。光学模组对应通孔设置,通孔使得电子设备外入射的光线得以穿透背光模组,进而被光学模组接收。此时,背光组件的第一面除去第一开口之外的部分均可为显示组件提供背光源。并且,由于第一开口较小,因此在保证通孔能够与光学模组配合的情况下,缩小背光模组无法提供背光源的面积,进而优化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1和图4-2是根据不同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5-1和图5-2是根据不同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示例。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除非另作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除非另行指出,“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公开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100包括第一发光组件110和导光组件120。可选地,第一发光组件110设置在导光组件120的一侧,以使第一发光组件110输出的光线射入导光组件120。示例地,第一发光组件110包括发光件,和与发光件连接的电路板。通过电路板与控制组件电性连接,以接收控制信号来控制发光件启闭。
导光组件1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120a和第二面120b。如图1所示,导光组件120的上表面为第一面120a,导光组件120的下表面为第二面120b。示例地,导光组件120包括层叠设置的保护层121、反光层122、导光层123以及扩散层124。扩散层124背离导光层123的一面形成第一面120a,保护层121背离反光层122的一面形成第二面120b。
其中,导光层123包括棱镜和导光板,在棱镜和导光板的作用下将第一发光组件110输出的光线导向扩散层124。通过扩散层124将由导光层123射出的光线均匀地由第一面120a射出导光组件120。反光层122位于导光层123朝向第二面120b的一侧,用于反射导光层123向下射出的光线,提高背光模组100的整体光利用率。保护层121用作导光组件120的支撑基板,保障结构稳定。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导光组件120上设置有通孔125。其中,通孔125在第一面120a上形成第一开口125a,在第二面120b上形成第二开口125b。此时,导光组件120将第一发光组件110输出的光线导向至第一面120a,并由第一面120a除去第一开口125a的部分射出。
采用该背光模组100的显示屏能够与电子设备中的光学模组配合。具体来说,在显示屏中,背光模组100的第一面120a朝向液晶显示组件设置,为液晶显示组件提供背光源。光学模组对应通孔125设置,通孔125使得电子设备外入射的光线得以穿透背光模组100,进而被光学模组接收。
并且,通孔125的第一开口125a小于第二开口125b。此时,背光组件100的第一面120a除去第一开口125a之外的部分均可为显示组件提供背光源。因此,显示组件对应背光模组100第一开口125a之外的部分均可正常显示。由于第一开口125a较小,因此在保证通孔125能够与光学模组配合的情况下,缩小背光模组100上无法提供背光源的区域的面积,以提高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屏的屏占比。
可选地,沿第一开口125a指向第二开口125b的方向,通孔125的径向截面面积逐渐增大。如图1所示,通孔125的轴向截面为梯形。据此,通孔125靠近第二开口125b处形成较大空间,为光学模组预留足够的安装空间。
并且,在通孔125的侧壁上设置反光层,以避免光线通过导光层123向通孔125内部射出。示例地,导光组件120的反光层122延伸至通孔125内。或者,在通孔125的侧壁涂布反光涂层。以此方式,提高发光组件110输出光线的光线利用率,使得尽可能多的光线由导光组件120的第一面120a射出。
图2、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背光模组100还包括与导光组件120连接的第二发光组件130。该第二发光组件130输出的光线由第一开口125a处射出。
采用这样的方式,第二发光组件130解决了背光模组100对应第一开口125a处无背光的问题。进而,采用该背光模组100的显示屏,不存在因缺失背光无法显示图像的问题,使得显示屏呈现全面屏显示效果。
第二发光组件130包括发光件131和电路板132,其中发光件131设置在电路板132上。发光件131可选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电路板132可选为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通过电路板132实现发光件131和控制组件的电性连接,使得发光件131受控启闭。示例地,在光学模组未工作的情况下,发光件131受控发光,以保障显示屏以全面屏效果进行显示。并且,在光学模组工作的情况下,发光件131受控熄灭,以避免影响光学模组输出数据的准确性。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发光组件130设置在通孔125内。以此方式,提高背光模组100的结构集成度,减小整体背光模组100体积。
可选地,在通孔125内设置有与通孔125侧壁相连的支撑件140。第二发光组件130与支撑件140相连。
例如,第二发光组件130中的电路板132固定在支撑件140上。可选地,第二发光件130包括至少两个发光件131,至少两个发光件131围绕通孔125的轴线设置。
在该示例中,支撑件140还与导光组件120的保护层121相连。例如,支撑件140与保护层121为一体成型结构。相当于导光组件120的保护层121延伸至通孔125内,并与通孔125的侧壁相贴合。采用这样的方式,提高导光组件120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发光组件130设置在通孔125的下方,以此方式,降低第二发光组件130的安装难度,便于实现量产。
可选地,在导光组件120的第二面120b连接有支撑件140。且该支撑件140具有与通孔125连通的安装孔141。第二发光组件130位于安装孔141内,并与支撑件140连接。
例如,第二发光件130的电路板132固定在支撑件140的内壁上。可选地,第二发光件130包括至少两个发光件131,至少两个发光件131围绕安装孔141的轴线设置。
此外,支撑件140还包括设置在外壁上的耳板142,耳板142与导光组件120的第二面120b相连(例如贴合或紧固件连接)。通过耳板142增加支撑件140与导光组件120的连接面积,保障二者稳定连接。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通孔125使得背光模组100外的光线得以通过,进而被光学组件接收。通过集成在通孔125周围的第二发光组件130为导光组件120第一面120a上第一开口125a处提供背光源,进而,使得包含该背光模组100的显示屏实现全面屏显示效果。
并且,第一开口125a小于第二开口125b,据此,在第二发光组件130不发光的情况下,采用较小的第一开口125a缩小背光模组100不发光的区域面积;在第二发光组件130发光的情况下,第二发光组件130输出的光线能够全面自第一开口125a处输出,进而导光组件120的第一面125a均匀发光,使得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显示屏实现全面屏显示效果。
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图4-1和图4-2是根据不同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1和图4-2所示,显示屏包括液晶显示组件200,以及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其中,背光模组100设置在液晶显示组件200的下方。具体来说,背光模组100中导光组件120的第一面120a朝向液晶显示组件200设置。
可选地,液晶显示组件200包括第一偏光层210,液晶显示层220和第二偏光层230。其中,第一偏光层210相对靠近背光模组100,第二偏光层230相对远离背光模组100。并且,第一偏光层210和第二偏光层230的偏振方向垂直。
背光模组100输出的光线由第一偏振层210射入液晶显示组件200。液晶显示层220包括液晶和驱动电路。驱动电路驱动液晶翻转,以改变通过第一偏光层210入射的光线的偏振方向。当光线的偏振方向平行于第二偏振层230时,光线得以射出液晶显示组件;当光线的偏振方向垂直于第二偏振层230时,光线无法射出液晶显示组件。
并且,液晶显示组件100包括若干像素点,每个像素点均包含有液晶。驱动电路独立驱动每个像素点对应的液晶,进而实现液晶显示屏100中不同像素的亮灭,使得该液晶显示组件200实现图像显示。
本公开实施例体用的显示屏能够与光学模组配合,显示屏背光模组中通孔125对应光学模组设置,使得光学模组得以接收穿透显示屏的光线。并且,由于背光模组100上通孔125的第一开口125a较小,因此液晶显示组件100无背光源的面积较小,进而提升整体显示屏的屏占比,优化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并且,在背光模组100包括第二发光组件130的情况下,当第一发光组件110发光、第二发光组件130不发光时,通过较小的第一开口125a缩小显示屏上无法显示的部分。在第一发光组件110和第二发光组件130均发光时,显示屏实现全面屏显示效果,并且由于第一开口125a较小,因此显示屏呈现均匀的背光和显示效果。
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通了一种电子设备。图5-1和图5-2是根据不同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显示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1和图5-2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光学模组300和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显示屏。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膝上型/手持型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
光学模组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模组、光学指纹识别模组、红外距检测模组、结构光模组等。
光学模组300设置在显示屏的背光模组100的通孔125处,以接收通过通孔125的第一开口125a入射的光线。在背光模组100还包括第二发光组件130的情况下,第二发光组件130位于光学模组100的视野(Field of view,FOV)范围之外,保障光学模组300接收充足的光线。
在一个示例中,如图5-1所示,光学模组300设置在通孔125内。此时,背光模组100的第二发光组件130也设置在通孔125内。采用这样的方式,避免光学模组300遮挡第二发光组件130输出的光线。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图5-2所示,光学模组300设置通孔125下方。此时,背光模组100还包括支撑件140,光学模组300设置在支撑件140的安装孔141内。采用这样的方式,降低光学模组300的安装难度,且能够减小第二开口125b的面积,进而进一步减小第一开口125a的面积。
并且,在该示例中,第二发光组件130可以设置在安装孔141内或者设置在通孔125中。其中,第二发光组件130设置在安装孔141内能够降低第二发光组件130的安装难度。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中,光学模组300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能够接收穿透显示屏中通孔125的光线。并且,利用通孔125较小的第一开口125a,减小显示屏上无法显示的区域面积,提高显示屏屏占比。
特别地是,在显示屏中背光模组100包括第二发光组件130的情况下,光学模组300不工作时,第二发光组件130向第一开口125a处输出光线,此时显示屏实现全面屏显示效果。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形、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上述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1)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应用于液晶显示屏,包括:第一发光组件和导光组件;
所述导光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
所述导光组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在所述第一面上形成第一开口,并在所述第二面上形成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小于所述第二开口;
所述导光组件接收所述第一发光组件输出的光线,并将所述光线导向至所述第一面除去所述第一开口的部分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开口指向第二开口的方向,所述通孔的径向截面面积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与所述导光组件连接的第二发光组件,
所述第二发光组件输出的光线由所述第一开口处射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孔内设置有与所述通孔侧壁相连的支撑件,所述第二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支撑件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面连接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具有与所述通孔连通的安装孔;
所述第二发光组件位于所述安装孔内,并与所述支撑件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或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组件包括:
电路板,与所述支撑件相连;以及
发光件,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9.一种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包括液晶显示组件,以及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组件下方。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光学模组,以及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包括背光模组,所述光学模组对应所述背光模组的通孔设置,并接收由所述通孔的第一开口入射的光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发光组件,所述第二发光组件位于所述光学模组的视野范围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79209.5A CN114114746A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背光模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79209.5A CN114114746A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背光模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114746A true CN114114746A (zh) | 2022-03-01 |
Family
ID=80374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879209.5A Pending CN114114746A (zh) | 2020-08-27 | 2020-08-27 | 背光模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114746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55467A (zh) * | 2022-11-24 | 2023-03-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46677A (zh) * | 2018-05-03 | 2018-08-24 | 东莞市美光达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屏幕下方的指纹识别模组 |
CN208609032U (zh) * | 2018-08-31 | 2019-03-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10286521A (zh) * | 2019-06-10 | 2019-09-2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10619814A (zh) * | 2019-09-23 | 2019-12-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CN110824778A (zh) * | 2019-11-29 | 2020-02-2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1198458A (zh) * | 2020-03-02 | 2020-05-2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
2020
- 2020-08-27 CN CN202010879209.5A patent/CN114114746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46677A (zh) * | 2018-05-03 | 2018-08-24 | 东莞市美光达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屏幕下方的指纹识别模组 |
CN208609032U (zh) * | 2018-08-31 | 2019-03-1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
CN110286521A (zh) * | 2019-06-10 | 2019-09-27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10619814A (zh) * | 2019-09-23 | 2019-12-27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
CN110824778A (zh) * | 2019-11-29 | 2020-02-21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CN111198458A (zh) * | 2020-03-02 | 2020-05-26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755467A (zh) * | 2022-11-24 | 2023-03-07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597267B (zh) |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模组 | |
CN100378537C (zh) | 背光组件和具有该背光组件的液晶显示装置 | |
KR101621535B1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WO2017071334A1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340485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fingerprint module | |
US11086071B2 (en) | Display device | |
US10209545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mold frame having accommodation holes for housing height-constraint electronic components | |
CN109599029B (zh) | 显示屏、显示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 |
JP2005084510A (ja) |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
WO2019140942A1 (zh) | 显示装置 | |
US20080137366A1 (en) |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9407403B (zh)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
KR100822052B1 (ko) | 엘이디 표시부와 백라이트 유닛이 결합된 엘씨디 모듈 | |
CN111965911B (zh) | 显示模组及其应用方法、显示装置 | |
CN208488623U (zh) | 光源组件、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2130377B (zh) |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4114746A (zh) | 背光模组、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 |
JP2005099619A (ja) | 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この電気光学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
KR20080039637A (ko) | 발광 다이오드 유닛,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 |
KR20160038148A (ko) |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CN107608122B (zh) | 显示屏、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 |
CN111308782B (zh) | 电子设备 | |
KR20100071533A (ko) |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 |
KR20180079045A (ko) | 액정표시장치 | |
KR20070035189A (ko) | 액정 표시 패널 어셈블리 및 그를 이용한 액정 표시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