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4430B - 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4430B
CN114114430B CN202111422412.0A CN202111422412A CN114114430B CN 114114430 B CN114114430 B CN 114114430B CN 202111422412 A CN202111422412 A CN 202111422412A CN 114114430 B CN114114430 B CN 1141144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electrode
measuring
data
si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2241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14430A (zh
Inventor
张志勇
王寒冰
黄笑
刘钧沅
黄建乐
王春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filed Critical Beiji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Uranium Ge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42241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4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4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4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14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4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3/00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 G01V3/08Electric or magnetic 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Measuring magnetic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arth, e.g. declination, deviation operating with magnetic or electric fields produced or modified by objects or geological structures or by detec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ology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矩形的目标区域的每条边上等距离设置多个探测点;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以及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按照上述方法测得所有边上探测点的数据;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按照上述方法测量得到所有相邻的两边上探测点的数据;根据上述采集的数据,采用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视电阻率数据;对视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确定目标区域的地下电性信息。本发明能够准确探测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地区的地球物理调查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高度城市化地区,由于楼宇、房屋或其他类型障碍物的存在,进行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时不能布设由平行测线组成的测网对目标区域进行覆盖,其中,地下电性信息的探测一般为三维电阻率的测量;因此,对存在“障碍物”的调查区域进行三维电阻率测量是一项繁琐的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及系统,能够准确探测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包括:
获取矩形的目标区域,并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每条边上等距离设置多个探测点;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相邻边垂直;
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以及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返回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的步骤,直至使供电电极遍历所有的边,进而测得所有边上探测点的数据,确定第一数据阵列;所述第一边为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任意一边;
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并返回所述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的步骤,直至测量得到所有相邻的两边上探测点的数据,确定第二数据阵列;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阵列和所述第二数据阵列,采用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视电阻率数据;
对所述视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确定目标区域的地下电性信息。
可选地,所述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以及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具体包括:
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所述测量电极与供电电极设置在同一边;
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测量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
将所述供电电极移动至下一探测点,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直至供电电极遍历第一边上所有的探测点;
将第一边垂直的边替换第一边,并重复所述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所述测量电极与供电电极设置在同一边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以及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所述测量电极设置在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
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与第一边垂直的所有探测点的数据;
将所述供电电极移动至下一探测点,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与第一边垂直的所有探测点的数据,直至供电电极遍历第一边上所有探测点;
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于所述第一边垂直的边的端点处,所述测量电极设置在所有第一边上;
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
将所述供电电极移动至下一探测点,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直至供电电极遍历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
可选地,所述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具体包括:
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测量电极分别设置在供电电极所在的两个边上;
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测量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
将所述供电电极移动至下一探测点,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直至供电电极遍历两个边上所有的探测点。
可选地,所述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具体包括:
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测量电极同时设置在供电电极所在的两个边的任意一边上;
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测量供电电极所在的两个边中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
将所述供电电极移动至下一探测点,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两个边中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直至供电电极遍历两个边上所有的探测点。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阵列和所述第二数据阵列,采用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视电阻率数据,具体包括:
利用公式确定视电阻率;
其中,所述ρs为视电阻率,I为输入电流的大小,ΔV为电位差,K为装置系数,π为圆周率,AM、BM、AN、BN分别供电电极A、B与测量电极M、N之间的距离。
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系统,包括:
探测点设置模块,用于获取矩形的目标区域,并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每条边上等距离设置多个探测点;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相邻边垂直;
第一数据阵列确定模块,用于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以及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返回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的步骤,直至使供电电极遍历所有的边,进而测得所有边上探测点的数据,确定第一数据阵列;所述第一边为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任意一边;
第二数据阵列确定模块,用于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并返回所述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的步骤,直至测量得到所有相邻的两边上探测点的数据,确定第二数据阵列;
视电阻率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阵列和所述第二数据阵列,采用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视电阻率数据;
地下电性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视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确定目标区域的地下电性信息。
可选地,视电阻率数据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视电阻率确定单元,用于利用公式确定视电阻率;
其中,所述ρs为视电阻率,I为输入电流的大小,ΔV为电位差,K为装置系数,π为圆周率,AM、BM、AN、BN分别供电电极A、B与测量电极M、N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及系统,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以及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以及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即采用“L”型阵列和“角”型阵列的方式进行三维电阻率法勘探,无需布设传统的覆盖目标区域的测网,只需在目标区域周围部署发射和测量电极的方式,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按传统高密度电法的方式进行自动切换,即可获取该目标区域下方的信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L”型阵列的测量方式示意图;
图3为“L”型阵列拟深度点示意图;
图4为“角”型阵列的测量方式示意图;
图5为“角”型阵列拟深度点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及系统,能够准确探测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包括:
S101,获取矩形的目标区域,并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每条边上等距离设置多个探测点;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相邻边垂直;
S102,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以及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返回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的步骤,直至使供电电极遍历所有的边,进而测得所有边上探测点的数据,确定第一数据阵列;所述第一边为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任意一边;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S102具体包括:
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所述测量电极与供电电极设置在同一边;
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测量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
将所述供电电极移动至下一探测点,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直至供电电极遍历第一边上所有的探测点;
将第一边垂直的边替换第一边,并重复所述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所述测量电极与供电电极设置在同一边的步骤。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S102具体还包括:
所述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所述测量电极设置在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
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与第一边垂直的所有探测点的数据;
将所述供电电极移动至下一探测点,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与第一边垂直的所有探测点的数据,直至供电电极遍历第一边上所有探测点;
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于所述第一边垂直的边的端点处,所述测量电极设置在所有第一边上;
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
将所述供电电极移动至下一探测点,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直至供电电极遍历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
测量电极采集的探测点数据为拟深度点。
上述的测量方式为“L”型阵列的测量,“L”型阵列的测量方式如下图2所示,将高密度电法仪的电极布置在矩形目标区域外围的两条垂直边上。
图2(a)中,供电电极AB和测量电极MN均在同一条边上,供电电极AB位于一端时,测量电极MN在其他位置进行测量;之后将供电电极AB向前移动一个电极距的距离,测量电极MN在其他位置进行同样的测量,以此类推,直至AB移动至其所在边的另一端为止。
图2(b)中供电电极AB在测量电极MN在两条垂直边上。供电电极AB位于所在边的端点时,测量电极MN在与其垂直的边上进行测量;之后将供电电极AB向前移动一个电极距的距离,测量电极MN进行同样的测量,以此类推,直至AB移动至其所在边的另一端为止。
图2(c)为按照上述两种方式测量完成后得到的地下测量拟深度点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拟深度点已经覆盖了目标区域的很大一部分范围。
将AB和MN放在矩形目标区域外围的另外两条垂直边上进行测量,直至完成所有数据采集。得到如图3所示的结果。
S103,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并返回所述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的步骤,直至测量得到所有相邻的两边上探测点的数据,确定第二数据阵列;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S103具体包括:
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测量电极分别设置在供电电极所在的两个边上;
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测量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
将所述供电电极移动至下一探测点,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直至供电电极遍历两个边上所有的探测点。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S103具体包括:
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测量电极同时设置在供电电极所在的两个边的任意一边上;
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测量供电电极所在的两个边中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
将所述供电电极移动至下一探测点,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两个边中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直至供电电极遍历两个边上所有的探测点。
上述的测量为“角”型阵列的测量,“角”型阵列的测量方式如下图4所示,同样也是将高密度电法仪的电极布置在矩形目标区域外围的两条垂直边上。
图4(a)中,供电电极A、B分别位于两条垂直边的端点,测量电极M、N分别位于两条垂直边上进行测量;之后将供电电极向原点位置移动一个电极距的距离,测量电极进行同样的测量,以此类推,直至AB移动至原点。
图4(b)中供电电极A、B的位置和移动方式与图2(a)中相同,不同的是测量电极MN在同一条边上进行测量。
图4(c)为按照上述两种方式测量完成后得到的地下测量拟深度点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拟深度点已经覆盖了目标区域的很大一部分范围。
将AB和MN放在矩形目标区域外围的另外两条垂直边上进行测量,直至完成所有数据采集。得到如图5所示的结果。
S104,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阵列和所述第二数据阵列,采用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视电阻率数据;
S104具体包括:
利用公式确定视电阻率;
其中,所述ρs为视电阻率,I为输入电流的大小,ΔV为电位差,K为装置系数,π为圆周率,AM、BM、AN、BN分别供电电极A、B与测量电极M、N之间的距离。
在均匀半空间模型下,对于任意四电极阵列,当其供电电极A、B的坐标分别为(XA,YA,0)、(XB,YB,0),测量电极M、N的坐标分别为(XM,YM,0)、(XN,YN,0),其测量的拟深度点的坐标为(Xe,Ye,Ze)。其中Xe、Ye可由上面两个式子计算得到。
Xe=((XA+(XM+XN)/2)/2+(XB+(XM+XN)/2)/2)/2;
Ye=((YA+(YM+YN)/2)/2+(YB+(YM+YN)/2)/2)/2;
Ze可通过包含电极位置的函数KK来表示:
式中,U为关于Ze的函数。由上式可以计算出Ze的值。由此可以计算得到拟深度点的坐标(Xe,Ye,Ze)。
S105,对所述视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确定目标区域的地下电性信息。
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若仪器通道数足够多,可一次性将电极布置在目标区域外围的四条边上,采集过程可参考上述内容,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图6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系统,包括:
探测点设置模块601,用于获取矩形的目标区域,并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每条边上等距离设置多个探测点;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相邻边垂直;
第一数据阵列确定模块602,用于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以及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返回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的步骤,直至使供电电极遍历所有的边,进而测得所有边上探测点的数据,确定第一数据阵列;所述第一边为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任意一边;
第二数据阵列确定模块603,用于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并返回所述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的步骤,直至测量得到所有相邻的两边上探测点的数据,确定第二数据阵列;
视电阻率数据确定模块6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阵列和所述第二数据阵列,采用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视电阻率数据;
地下电性信息确定模块605,用于对所述视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确定目标区域的地下电性信息。
视电阻率数据确定模块604具体包括:
视电阻率确定单元,用于利用公式确定视电阻率;
其中,所述ρs为视电阻率,I为输入电流的大小,ΔV为电位差,K为装置系数,π为圆周率,AM、BM、AN、BN分别供电电极A、B与测量电极M、N之间的距离。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矩形的目标区域,并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每条边上等距离设置多个探测点;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相邻边垂直;
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以及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返回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的步骤,直至使供电电极遍历所有的边,进而测得所有边上探测点的数据,确定第一数据阵列;所述第一边为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任意一边;
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并返回所述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的步骤,直至测量得到所有相邻的两边上探测点的数据,确定第二数据阵列;
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阵列和所述第二数据阵列,采用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视电阻率数据;
对所述视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确定目标区域的地下电性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以及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具体包括:
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所述测量电极与供电电极设置在同一边;
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
将所述供电电极移动至下一探测点,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直至供电电极遍历第一边上所有的探测点;
将第一边垂直的边替换第一边,并重复所述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所述测量电极与供电电极设置在同一边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以及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具体包括:
所述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所述测量电极设置在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
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
将所述供电电极移动至下一探测点,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直至供电电极遍历第一边上所有探测点;
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于所述第一边垂直的边的端点处,所述测量电极设置在所有第一边上;
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
将所述供电电极移动至下一探测点,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直至供电电极遍历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具体包括:
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测量电极分别设置在供电电极所在的两个边上;
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
将所述供电电极移动至下一探测点,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直至供电电极遍历两个边上所有的探测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具体包括:
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测量电极同时设置在供电电极所在的两个边的任意一边上;
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供电电极所在的两个边中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
将所述供电电极移动至下一探测点,利用所述测量电极测量两个边中供电电极没有遍历的探测点的数据,直至供电电极遍历两个边上所有的探测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阵列和所述第二数据阵列,采用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视电阻率数据,具体包括:
利用公式确定视电阻率;
其中,所述ρs为视电阻率,I为输入电流的大小,ΔV为电位差,K为装置系数,π为圆周率,AM、BM、AN、BN分别供电电极A、B与测量电极M、N之间的距离。
7.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探测点设置模块,用于获取矩形的目标区域,并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每条边上等距离设置多个探测点;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相邻边垂直;
第一数据阵列确定模块,用于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第一边以及与第一边垂直的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返回将供电电极同时设置在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第一边的端点处的步骤,直至使供电电极遍历所有的边,进而测得所有边上探测点的数据,确定第一数据阵列;所述第一边为所述矩形的目标区域的任意一边;
第二数据阵列确定模块,用于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并利用供电电极和测量电极测量相互垂直的两个边上所有探测点的数据;并返回所述将供电电极分别设置在相互垂直的两个边的端点处的步骤,直至测量得到所有相邻的两边上探测点的数据,确定第二数据阵列;
视电阻率数据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数据阵列和所述第二数据阵列,采用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确定视电阻率数据;
地下电性信息确定模块,用于对所述视电阻率数据进行反演,确定目标区域的地下电性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视电阻率数据确定模块具体包括:
视电阻率确定单元,用于利用公式确定视电阻率;
其中,所述ρs为视电阻率,I为输入电流的大小,ΔV为电位差,K为装置系数,π为圆周率,AM、BM、AN、BN分别供电电极A、B与测量电极M、N之间的距离。
CN202111422412.0A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114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2412.0A CN114114430B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22412.0A CN114114430B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4430A CN114114430A (zh) 2022-03-01
CN114114430B true CN114114430B (zh) 2023-09-19

Family

ID=80370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22412.0A Active CN114114430B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4430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45084C1 (ru) * 1992-08-07 1995-09-27 Сибир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еологии, геофизики и минерального сырья Способ геоэлектроразведки
JP2005180981A (ja) * 2003-12-16 2005-07-07 Nisshin Denshi Kogyo Kk 曲面摺接用電極、曲面摺接用電極と被摺動体との摺接方法および摺接装置
RU49576U1 (ru) * 2005-07-11 2005-11-27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узбас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ГУ КузГТУ)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удельного электросопротивления образцов грунтов
CN101334484A (zh) * 2008-07-22 2008-12-31 江苏大学 三维高分辨电阻率勘探及直接成像方法
RU2014145908A (ru) * 2014-11-14 2016-06-10 Владимир Сергеевич Могилатов Способ прямого поиска залежей нефти
CN206114923U (zh) * 2016-01-14 2017-04-19 科电睿信(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电磁采集站固定结构
JP2018109578A (ja) * 2017-01-05 2018-07-12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絶縁抵抗測定装置
CN208155932U (zh) * 2018-04-25 2018-11-27 桂林市光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重金属检测电极容纳装置
JP2018205052A (ja) * 2017-06-01 2018-12-27 聡 出雲谷 電気探査システム及び電気探査方法
CN111679325A (zh) * 2020-03-27 2020-09-1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平面静电感应电极阵列的电荷源运动高度识别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045084C1 (ru) * 1992-08-07 1995-09-27 Сибир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геологии, геофизики и минерального сырья Способ геоэлектроразведки
JP2005180981A (ja) * 2003-12-16 2005-07-07 Nisshin Denshi Kogyo Kk 曲面摺接用電極、曲面摺接用電極と被摺動体との摺接方法および摺接装置
RU49576U1 (ru) * 2005-07-11 2005-11-27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Кузбас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технически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ГУ КузГТУ)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мерения удельного электросопротивления образцов грунтов
CN101334484A (zh) * 2008-07-22 2008-12-31 江苏大学 三维高分辨电阻率勘探及直接成像方法
RU2014145908A (ru) * 2014-11-14 2016-06-10 Владимир Сергеевич Могилатов Способ прямого поиска залежей нефти
CN206114923U (zh) * 2016-01-14 2017-04-19 科电睿信(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海洋电磁采集站固定结构
JP2018109578A (ja) * 2017-01-05 2018-07-12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絶縁抵抗測定装置
JP2018205052A (ja) * 2017-06-01 2018-12-27 聡 出雲谷 電気探査システム及び電気探査方法
CN208155932U (zh) * 2018-04-25 2018-11-27 桂林市光明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重金属检测电极容纳装置
CN111679325A (zh) * 2020-03-27 2020-09-18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平面静电感应电极阵列的电荷源运动高度识别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考虑激电效应和电磁效应的复电阻率法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张志勇;刘固望;谭捍东;腰善丛;黄笑;付振兴;;中国矿业(04);全文 *
高密度电法在城市浅层地质勘察中的应用;王轩;;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06);全文 *
高密度电阻率法勘察技术及其应用;尹兵祥;徐凯军;刘展;;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03);全文 *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城市地下水网管道探测中的应用;张玮;肖宏跃;钟宙灿;;工程勘察(07);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4430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34484B (zh) 三维高分辨电阻率勘探及直接成像方法
CN106706715A (zh) 基于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污染土检测方法
Longoni et al. Surface and subsurface non-invasive investigations to improve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a fractured rock mass
CN206378448U (zh) 基于综合物探方法的污染土检测测线布置结构
CN102914795B (zh) 一种炮检对照明度确定方法
CN108333617B (zh) 一种海水中放射性物质检测的快速寻峰方法
CN111708094A (zh) 一种基于广域电磁法的砂岩型铀矿砂体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3954842A (zh) 一种确定大型接地系统接地阻抗值的方法
CN108287368A (zh) 基于综合物探的污染土全覆盖检测方法及其测线布置结构
CN107085240A (zh) 一种边坡磁流体探测系统及方法
CN110306414B (zh) 一种路面构造深度检测方法
CN106646621A (zh) 一种基于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地源热泵前期勘查方法及系统
CN109521476B (zh) 堤坝电阻率层析成像观测系统
CN114114430B (zh) 一种城市地区的地下电性信息探测方法及系统
CN206348292U (zh) 基于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的污染土检测测线布置结构
CN111947596A (zh) 一种植物覆盖下原地貌地形快速测量装置
CN115421206B (zh) 一种基于电法勘探的地块快速调查的测量方法
KR101475155B1 (ko) 전기 비저항을 이용한 터널 막장 전방 지반조건 예측방법
CN110967767A (zh) 一种跨孔激发极化探测溶洞的方法
CN113433595B (zh) 基于自然电场隧道裂隙水的超前预报方法
Jiang et al. Applic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in urban zones by arbitrary electrode distribution survey design
Urruela et al. Improving the resolution of investigation using ERT instruments with a reduced number of electrodes
CN105372710A (zh) 一种导线探测方法及系统
CN112462432B (zh) 煤田火区空洞高精度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11721830A (zh) 基于三维层析成像的航道整治坝体内部侵蚀探测、监测与预警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