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4245B - 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4245B
CN114114245B CN202210097377.8A CN202210097377A CN114114245B CN 114114245 B CN114114245 B CN 114114245B CN 202210097377 A CN202210097377 A CN 202210097377A CN 114114245 B CN114114245 B CN 1141142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peed train
measuring device
distance measuring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973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14245A (zh
Inventor
娄俊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exinda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Chengdu Industrial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Industrial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Industrial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Industrial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973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42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4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4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14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42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6Combinations of radar systems with non-radar systems, e.g. sonar, direction finde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02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f radio waves, e.g. primary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 G01S13/06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data of a target
    • G01S13/08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 G01S13/10System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nly using transmission of interrupted, pulse modulated wa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包括:通过配置于高速列车上的里程传感器对所述高速列车进行定位生成第一定位数据;所述第一定位数据为里程数据和时刻的对应关系;当所述高速列车抵达所述测距装置的预设范围时,通过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定位生成第二定位数据,并通过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进行对时;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为里程数据和时刻的对应关系;根据对时结果和所述第二定位数据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进行修正。本发明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通过持续性的定位修正保证了定位误差不会累计,有效提高了山区高速铁路中高速列车的定位精度;同时可以对既有线路进行有限改造试验,改造成本低廉。

Description

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速列车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高速铁路的运行安全,铁路运营部门需要对每一列运行中的高速列车进行定位。目前主要的列车定位方法包括有轨道电路法、应答器法、LTE-R法等诸多方式,其中LTE-R是目前的研究重点。
LTE-R技术依赖于不同的无线通信基站进行信号比对,从而实现列车定位。而目前大量新建高铁的隧道比例越来越高,例如西成高铁跨越秦岭段的隧道占比达到了94%,而成贵高铁全线的隧道占比也超过了80%。在这些隧道比例极高的线路中,如果使用LTE-R技术需要在隧道内搭设大量的基站和铺设泄漏电缆,维护非常不便;同时由于高铁列车的速度较快,也会造成较大的多普勒频移,影响无线信号传输;隧道本身对于无线信号的波导效应也会影响无线信号传输;上述原因造成了在很多高铁线路上,现有的列车定位技术精度不足,不利于大规模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应用于沿线配置有多个测距装置的高速铁路;
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配置于高速列车上的里程传感器对所述高速列车进行定位生成第一定位数据;所述第一定位数据为里程数据和时刻的对应关系;
当所述高速列车抵达所述测距装置的预设范围时,通过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定位生成第二定位数据,并通过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进行对时;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为里程数据和时刻的对应关系;
根据对时结果和所述第二定位数据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进行修正。
本实施例实施时,需要高速铁路沿线配置有多个测距装置,测距装置可以通过现有高速铁路沿线的测速装置改装而来;其中高速铁路沿线的测速装置一般是多普勒雷达,通过反射回波的频率变化进行测速,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固件更新的方式实现回波时差计算从而实现测距进而将测速装置改造为测速测距双功能的设备。现有技术中的高铁测速装置一般安装在龙门架或者隧道顶部,不会像LTE基站那样受到桥隧影响,这样会便于进行定位数据的采集。
本申请实施例中,里程传感器可以采用现有的轮轴脉冲传感器或者惯性传感器,其中轮轴脉冲传感器受到轮对打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误差,而惯性传感器受到数据采样零偏和积分误差的影响也会产生误差;所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由测距装置采集的第二定位数据对里程传感器采集的第一定位数据进行修正。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人通过科学实践还发现,由于高铁列车本身处于高速运行状态,在进行定位时,毫秒级别的时间误差就可以造成数米的定位误差;基于上述原因,在通过第二定位数据对第一定位数据修正时,还需要对高速列车进行对时,保证第二定位数据的测距装置和高速列车的时间一致,从而保证对时的精度。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里程传感器的数据修正一般是通过配置于线路附近的应答器进行实现的,但是高速列车通过应答器时,无法和应答器进行对时,并且高速列车通过应答器时速度无法进行准确控制,使得应答器的响应时间也会对修正过程产生误差,随着应答器的增多,误差依然会进行累加。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测距装置进行第二定位数据获取,获取过程不需要响应时间,既可以对列车进行准确对时,也可以对列车进行准确定位。本申请实施通过设置上述方案,通过持续性的定位修正保证了定位误差不会累计,有效提高了山区高速铁路中高速列车的定位精度;同时可以对既有线路进行有限改造试验,改造成本低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定位生成第二定位数据包括:
当所述高速列车抵达所述测距装置的预设范围时,触发所述测距装置发出脉冲雷达波;
记录所述测距装置发出所述脉冲雷达波时所述测距装置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并记录所述测距装置收到所述脉冲雷达波的回波时所述测距装置的时刻作为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计算所述脉冲雷达波到达所述高速列车的时刻作为第三时刻,并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计算所述测距装置与所述高速列车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
根据所述测距装置的里程数据和所述第一距离计算所述高速列车的里程数据作为第一里程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里程数据和所述第三时刻生成第二定位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进行对时包括:
当触发所述测距装置发出脉冲雷达波时,同时向所述高速列车发送对时请求信号;
记录所述高速列车收到所述对时请求信号时所述高速列车的时刻作为第四时刻;
将所述第二定位数据发送至所述高速列车,并从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中提取所述第三时刻;
根据所述第四时刻和所述第三时刻的差异对所述高速列车的时间进行对时修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对时结果和所述第二定位数据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进行修正包括:
根据所述对时结果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的时间轴进行修正;
将所述第二定位数据的时间轴与修正后的第一定位数据的时间轴对齐,并将所述第二定位数据的里程数据替换修正后的第一定位数据中对应时刻的里程数据完成修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距离所述测距装置预设范围的线路上设置有触发装置;
当所述高速列车抵达所述测距装置的预设范围时,所述触发装置向所述测距装置发出触发信号;
所述测距装置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向所述高速列车方向发出脉冲雷达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距装置通过设置于线路上的测速装置改造而来。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速列车定位系统,包括:
测距装置,被配置于高速铁路沿线;
里程传感器,被配置于高速列车上,并对所述高速列车进行定位生成第一定位数据;所述第一定位数据为里程数据和时刻的对应关系;
当所述高速列车抵达所述测距装置的预设范围时,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定位生成第二定位数据;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进行对时;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为里程数据和时刻的对应关系;
处理器,被配置于高速列车上,根据对时结果和所述第二定位数据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进行修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高速列车抵达所述测距装置的预设范围时,触发所述测距装置发出脉冲雷达波;
所述测距装置记录发出所述脉冲雷达波时所述测距装置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并记录所述测距装置收到所述脉冲雷达波的回波时所述测距装置的时刻作为第二时刻;
所述测距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计算所述脉冲雷达波到达所述高速列车的时刻作为第三时刻,并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计算所述测距装置与所述高速列车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
所述测距装置根据所述测距装置的里程数据和所述第一距离计算所述高速列车的里程数据作为第一里程数据;
所述测距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里程数据和所述第三时刻生成第二定位数据并发送至所述高速列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触发所述测距装置发出脉冲雷达波时,所述测距装置同时向所述高速列车发送对时请求信号;
所述处理器记录所述高速列车收到所述对时请求信号时所述高速列车的时刻作为第四时刻;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中提取所述第三时刻,并根据所述第四时刻和所述第三时刻的差异对所述高速列车的时间进行对时修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对时结果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的时间轴进行修正;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二定位数据的时间轴与修正后的第一定位数据的时间轴对齐,并将所述第二定位数据的里程数据替换修正后的第一定位数据中对应时刻的里程数据完成修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通过持续性的定位修正保证了定位误差不会累计,有效提高了山区高速铁路中高速列车的定位精度;同时可以对既有线路进行有限改造试验,改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方法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实现场景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高速列车,2-测距装置,3-触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中附图仅起到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另外,应当理解,示意性的附图并未按实物比例绘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实现的操作。应该理解,流程图的操作可以不按顺序实现,没有逻辑的上下文关系的步骤可以反转顺序或者同时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内容的指引下,可以向流程图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操作,也可以从流程图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操作。
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上述基础上,请结合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所述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可以应用于图2中的一种高速列车定位系统,并应用于沿线配置有多个测距装置的高速铁路;进一步地,所述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步骤S3所描述的内容。
S1:通过配置于高速列车1上的里程传感器对所述高速列车1进行定位生成第一定位数据;所述第一定位数据为里程数据和时刻的对应关系;
S2:当所述高速列车1抵达所述测距装置2的预设范围时,通过所述测距装置2对所述高速列车1定位生成第二定位数据,并通过所述测距装置2对所述高速列车1进行对时;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为里程数据和时刻的对应关系;
S3:根据对时结果和所述第二定位数据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进行修正。
本实施例实施时,需要高速铁路沿线配置有多个测距装置2,测距装置2可以通过现有高速铁路沿线的测速装置改装而来;其中高速铁路沿线的测速装置一般是多普勒雷达,通过反射回波的频率变化进行测速,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固件更新的方式实现回波时差计算从而实现测距进而将测速装置改造为测速测距双功能的设备。现有技术中的高铁测速装置一般安装在龙门架或者隧道顶部,不会像LTE基站那样受到桥隧影响,这样会便于进行定位数据的采集。
本申请实施例中,里程传感器可以采用现有的轮轴脉冲传感器或者惯性传感器,其中轮轴脉冲传感器受到轮对打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产生误差,而惯性传感器受到数据采样零偏和积分误差的影响也会产生误差;所以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由测距装置2采集的第二定位数据对里程传感器采集的第一定位数据进行修正。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明人通过科学实践还发现,由于高铁列车本身处于高速运行状态,在进行定位时,毫秒级别的时间误差就可以造成数米的定位误差;基于上述原因,在通过第二定位数据对第一定位数据修正时,还需要对高速列车1进行对时,保证第二定位数据的测距装置2和高速列车1的时间一致,从而保证对时的精度。在现有技术中,对于里程传感器的数据修正一般是通过配置于线路附近的应答器进行实现的,但是高速列车1通过应答器时,无法和应答器进行对时,并且高速列车1通过应答器时速度无法进行准确控制,使得应答器的响应时间也会对修正过程产生误差,随着应答器的增多,误差依然会进行累加。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的是测距装置2进行第二定位数据获取,获取过程不需要响应时间,既可以对列车进行准确对时,也可以对列车进行准确定位。本申请实施通过设置上述方案,通过持续性的定位修正保证了定位误差不会累计,有效提高了山区高速铁路中高速列车的定位精度;同时可以对既有线路进行有限改造试验,改造成本低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所述测距装置2对所述高速列车1定位生成第二定位数据包括:
当所述高速列车1抵达所述测距装置2的预设范围时,触发所述测距装置2发出脉冲雷达波;
记录所述测距装置2发出所述脉冲雷达波时所述测距装置2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并记录所述测距装置2收到所述脉冲雷达波的回波时所述测距装置2的时刻作为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计算所述脉冲雷达波到达所述高速列车1的时刻作为第三时刻,并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计算所述测距装置2与所述高速列车1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
根据所述测距装置2的里程数据和所述第一距离计算所述高速列车1的里程数据作为第一里程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里程数据和所述第三时刻生成第二定位数据。
本实施例实施时,为了实现对高速列车1位置的准确定位,通过配置于轨道的触发装置3实现触发,此为现有技术,常用于高速铁路信号灯触发等技术中,在此不多做复述;测距装置2发出脉冲雷达波到达高速列车1后,会产生回波,通过接收回波的时间差就可以计算出测距装置2到达高速列车1的距离;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时刻表征脉冲雷达波到达所述高速列车1的时刻,可以通过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计算得出,一般为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的中间值;测距装置2本身的位置是固定的,而且会对应相应的里程数据,通过测距结果就可以计算出脉冲雷达波到达所述高速列车1时,高速列车1精确的位置,将这个数据作为第二定位数据就可以用来修正第一定位数据。应当理解的是,第一距离的计算属于现有技术,一般还需要考虑回波角度等计算诸元进行第一距离的计算,在此不多做复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所述测距装置2对所述高速列车1进行对时包括:
当触发所述测距装置2发出脉冲雷达波时,同时向所述高速列车1发送对时请求信号;
记录所述高速列车1收到所述对时请求信号时所述高速列车1的时刻作为第四时刻;
将所述第二定位数据发送至所述高速列车1,并从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中提取所述第三时刻;
根据所述第四时刻和所述第三时刻的差异对所述高速列车1的时间进行对时修正。
本实施例实施时,为了实现对列车的精确对时,在发出脉冲雷达波的同时,发出的对时请求信号也会随着脉冲雷达波同步到达高速列车1;对时请求信号和脉冲雷达波同时到达高速列车1的时刻在测距装置2上是第三时刻,而在高速列车1上的时刻是第四时刻,通过第三时刻和第四时刻之间的差异就可以对高速列车1上的时间进行修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对时结果和所述第二定位数据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进行修正包括:
根据所述对时结果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的时间轴进行修正;
将所述第二定位数据的时间轴与修正后的第一定位数据的时间轴对齐,并将所述第二定位数据的里程数据替换修正后的第一定位数据中对应时刻的里程数据完成修正。
本实施例实施时,由于在上述实施例中实现了对时和第二定位数据的获取,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对时结果对第一定位数据的时间轴进行修正,修正后将第二定位数据与第一定位数据对齐后完成替换修正。
示例的,第二定位数据为至少一个点值数据,每个点值数据是一个时刻和一个里程数据组成的数对,通过将点值数据替换到第一定位数据中,并对各点值数据之间的数值进行拟合就可以完成第一定位数据的修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距离所述测距装置2预设范围的线路上设置有触发装置3;
当所述高速列车1抵达所述测距装置2的预设范围时,所述触发装置3向所述测距装置2发出触发信号;
所述测距装置2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向所述高速列车1方向发出脉冲雷达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测距装置2通过设置于线路上的测速装置改造而来。
在一个具体的实现方式中,请参阅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具体实现的交互环境。在图3中,实线表示雷达波,虚线表示无线通信信号波。高速列车1行驶到触发装置3处,由触发装置3发出触发信号,测距装置2发出脉冲雷达波,并记录当前的时刻为第一时刻t1;同时测距装置2还发出对时请求信号。对时请求信号和脉冲雷达波同时抵达高速列车1,此时高速列车1记录当前时刻为第四时刻t4;脉冲雷达波在高速列车1上反射形成脉冲雷达波回波并由测距装置2接收,测距装置2记录接收时刻为第二时刻t2,并计算第三时刻t3:t3=(t1+t2)/2;测距装置2将第二定位数据发送至高速列车1,高速列车1通过第三时刻t3和第四时刻t4完成对时,并通过第二定位数据对第一定位数据进行修正。
请参阅图2,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还提供了一种高速列车定位系统,关于所述 一种高速列车定位系统的详细描述如下。
包括:
测距装置,被配置于高速铁路沿线;
里程传感器,被配置于高速列车上,并对所述高速列车进行定位生成第一定位数据;所述第一定位数据为里程数据和时刻的对应关系;
当所述高速列车抵达所述测距装置的预设范围时,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定位生成第二定位数据;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进行对时;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为里程数据和时刻的对应关系;
处理器,被配置于高速列车上,根据对时结果和所述第二定位数据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进行修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高速列车抵达所述测距装置的预设范围时,触发所述测距装置发出脉冲雷达波;
所述测距装置记录发出所述脉冲雷达波时所述测距装置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并记录所述测距装置收到所述脉冲雷达波的回波时所述测距装置的时刻作为第二时刻;
所述测距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计算所述脉冲雷达波到达所述高速列车的时刻作为第三时刻,并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计算所述测距装置与所述高速列车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
所述测距装置根据所述测距装置的里程数据和所述第一距离计算所述高速列车的里程数据作为第一里程数据;
所述测距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里程数据和所述第三时刻生成第二定位数据并发送至所述高速列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触发所述测距装置发出脉冲雷达波时,所述测距装置同时向所述高速列车发送对时请求信号;
所述处理器记录所述高速列车收到所述对时请求信号时所述高速列车的时刻作为第四时刻;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中提取所述第三时刻,并根据所述第四时刻和所述第三时刻的差异对所述高速列车的时间进行对时修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对时结果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的时间轴进行修正;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二定位数据的时间轴与修正后的第一定位数据的时间轴对齐,并将所述第二定位数据的里程数据替换修正后的第一定位数据中对应时刻的里程数据完成修正。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格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沿线配置有多个测距装置的高速铁路;
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配置于高速列车上的里程传感器对所述高速列车进行定位生成第一定位数据;所述第一定位数据为里程数据和时刻的对应关系;
当所述高速列车抵达所述测距装置的预设范围时,通过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定位生成第二定位数据,并通过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进行对时;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为里程数据和时刻的对应关系;
根据对时结果和所述第二定位数据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进行修正;
通过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定位生成第二定位数据包括:
当所述高速列车抵达所述测距装置的预设范围时,触发所述测距装置发出脉冲雷达波;
记录所述测距装置发出所述脉冲雷达波时所述测距装置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并记录所述测距装置收到所述脉冲雷达波的回波时所述测距装置的时刻作为第二时刻;
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计算所述脉冲雷达波到达所述高速列车的时刻作为第三时刻,并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计算所述测距装置与所述高速列车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
根据所述测距装置的里程数据和所述第一距离计算所述高速列车的里程数据作为第一里程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里程数据和所述第三时刻生成第二定位数据;
通过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进行对时包括:
当触发所述测距装置发出脉冲雷达波时,同时向所述高速列车发送对时请求信号;
记录所述高速列车收到所述对时请求信号时所述高速列车的时刻作为第四时刻;
将所述第二定位数据发送至所述高速列车,并从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中提取所述第三时刻;
根据所述第四时刻和所述第三时刻的差异对所述高速列车的时间进行对时修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对时结果和所述第二定位数据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进行修正包括:
根据所述对时结果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的时间轴进行修正;
将所述第二定位数据的时间轴与修正后的第一定位数据的时间轴对齐,并将所述第二定位数据的里程数据替换修正后的第一定位数据中对应时刻的里程数据完成修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距离所述测距装置预设范围的线路上设置有触发装置;
当所述高速列车抵达所述测距装置的预设范围时,所述触发装置向所述测距装置发出触发信号;
所述测距装置收到所述触发信号时向所述高速列车方向发出脉冲雷达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距装置通过设置于线路上的测速装置改造而来。
5.使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方法的一种高速列车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距装置,被配置于高速铁路沿线;
里程传感器,被配置于高速列车上,并对所述高速列车进行定位生成第一定位数据;所述第一定位数据为里程数据和时刻的对应关系;
当所述高速列车抵达所述测距装置的预设范围时,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定位生成第二定位数据;所述测距装置对所述高速列车进行对时;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为里程数据和时刻的对应关系;
处理器,被配置于高速列车上,根据对时结果和所述第二定位数据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进行修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高速列车抵达所述测距装置的预设范围时,触发所述测距装置发出脉冲雷达波;
所述测距装置记录发出所述脉冲雷达波时所述测距装置的时刻作为第一时刻,并记录所述测距装置收到所述脉冲雷达波的回波时所述测距装置的时刻作为第二时刻;
所述测距装置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所述第二时刻计算所述脉冲雷达波到达所述高速列车的时刻作为第三时刻,并根据所述第一时刻和第二时刻计算所述测距装置与所述高速列车的距离作为第一距离;
所述测距装置根据所述测距装置的里程数据和所述第一距离计算所述高速列车的里程数据作为第一里程数据;
所述测距装置根据所述第一里程数据和所述第三时刻生成第二定位数据并发送至所述高速列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当触发所述测距装置发出脉冲雷达波时,所述测距装置同时向所述高速列车发送对时请求信号;
所述处理器记录所述高速列车收到所述对时请求信号时所述高速列车的时刻作为第四时刻;
所述处理器从所述第二定位数据中提取所述第三时刻,并根据所述第四时刻和所述第三时刻的差异对所述高速列车的时间进行对时修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速列车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对时结果对所述第一定位数据的时间轴进行修正;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第二定位数据的时间轴与修正后的第一定位数据的时间轴对齐,并将所述第二定位数据的里程数据替换修正后的第一定位数据中对应时刻的里程数据完成修正。
CN202210097377.8A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1142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7377.8A CN114114245B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97377.8A CN114114245B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4245A CN114114245A (zh) 2022-03-01
CN114114245B true CN114114245B (zh) 2022-04-12

Family

ID=80361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97377.8A Active CN114114245B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4245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16738Y (zh) * 2006-08-01 2008-02-06 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列车gps里程自动修正系统
CN102230807A (zh) * 2011-07-12 2011-11-02 南京理工大学 里程计校验装置
CN102981173A (zh) * 2012-12-25 2013-03-20 天泽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里程计算的自适应修正方法
CN103575265A (zh) * 2012-07-27 2014-02-12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基于高铁线性标志/卫星/里程仪的里程定位方法
CN104401366A (zh) * 2014-10-21 2015-03-1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一种ato测速测距系统
CN104773190A (zh) * 2015-03-03 2015-07-15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的牵引控制辅助系统
CN104990554A (zh) * 2015-05-04 2015-10-21 南京邮电大学 Gnss盲区中基于vanet车辆间协作的惯性导航定位方法
CN106871924A (zh) * 2017-01-26 2017-06-20 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卫星定位信号的车辆行驶里程计算方法
CN107340407A (zh) * 2017-05-25 2017-11-10 中国铁路总公司 列控系统测速定位方案验证方法
CN109348739A (zh) * 2016-02-25 2019-02-15 凝聚技术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参考信号封装
WO2020037944A1 (zh) * 2018-08-24 2020-02-27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车辆三维定位系统
CN110907976A (zh) * 2019-12-18 2020-03-24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基于北斗卫星的高速铁路组合导航系统
CN111536972A (zh) * 2020-06-19 2020-08-14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里程计刻度系数修正的车载dr导航方法
CN111638525A (zh) * 2020-07-21 2020-09-08 武汉珞珈伊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及激光测距方法
CN211765598U (zh) * 2019-06-28 2020-10-27 成都九壹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地铁列车精确定位的追踪系统
CN113799849A (zh) * 2021-11-16 2021-12-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轮径校准方法、车载控制器、列车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61497B (zh) * 2018-03-06 2019-12-06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列车卫星定位局域完好性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8981692B (zh) * 2018-06-14 2021-04-30 兰州晨阳启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惯导/视觉里程计的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
FI20195031A1 (fi) * 2019-01-18 2020-07-19 Exalocus Oy Signaalien kulkuaikaeroon pohjautuva paikannus
CN113008178A (zh) * 2021-02-24 2021-06-2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轨道检测系统数据同步关联采集装置、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3037416B (zh) * 2021-02-25 2023-04-18 广州导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同步方法、装置、车载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16738Y (zh) * 2006-08-01 2008-02-06 铁道科学研究院基础设施检测研究所 列车gps里程自动修正系统
CN102230807A (zh) * 2011-07-12 2011-11-02 南京理工大学 里程计校验装置
CN103575265A (zh) * 2012-07-27 2014-02-12 中国航空工业第六一八研究所 一种基于高铁线性标志/卫星/里程仪的里程定位方法
CN102981173A (zh) * 2012-12-25 2013-03-20 天泽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里程计算的自适应修正方法
CN104401366A (zh) * 2014-10-21 2015-03-11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一种ato测速测距系统
CN104773190A (zh) * 2015-03-03 2015-07-15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的牵引控制辅助系统
CN104990554A (zh) * 2015-05-04 2015-10-21 南京邮电大学 Gnss盲区中基于vanet车辆间协作的惯性导航定位方法
CN109348739A (zh) * 2016-02-25 2019-02-15 凝聚技术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参考信号封装
CN106871924A (zh) * 2017-01-26 2017-06-20 安徽中科美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卫星定位信号的车辆行驶里程计算方法
CN107340407A (zh) * 2017-05-25 2017-11-10 中国铁路总公司 列控系统测速定位方案验证方法
WO2020037944A1 (zh) * 2018-08-24 2020-02-27 中铁武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铁路车辆三维定位系统
CN211765598U (zh) * 2019-06-28 2020-10-27 成都九壹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地铁列车精确定位的追踪系统
CN110907976A (zh) * 2019-12-18 2020-03-24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通信信号研究所 基于北斗卫星的高速铁路组合导航系统
CN111536972A (zh) * 2020-06-19 2020-08-14 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里程计刻度系数修正的车载dr导航方法
CN111638525A (zh) * 2020-07-21 2020-09-08 武汉珞珈伊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测距装置及激光测距方法
CN113799849A (zh) * 2021-11-16 2021-12-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轮径校准方法、车载控制器、列车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ast mileage deviation correction method for track dynamic inspection system based on data fusion technology;Qin HY;《IEEE IAEAC 2018》;20190219;全文 *
基于应答机定位的路程校正技术;郝跃军;《电气自动化》;20190130;全文 *
基于轨排特征的中低速磁浮轨道检测里程校正方法;李中秀;《铁道建筑 》;20210420;全文 *
高速铁路动检车检测数据里程误差评估与修正;汪鑫;《铁道标准设计》;2017092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4245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8476B (zh) 一种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2139704A (zh) 一种基于射频技术的高精度列车定位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CN105882684A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公里标定标方法
EP2927705A1 (en) Drive test locat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0244337B (zh) 一种隧道内目标对象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2980589A (zh) 一种通过gps速度自动计算车辆脉冲系数的方法及装置
CN110687564A (zh) 一种基于rfid的列车隧道内高精度定位系统
CN106443724A (zh) 导航接收机伪距差分定位精度测试方法与系统
CN110203253A (zh) 一种非固定式虚拟应答器实现方法
CN104717609B (zh) 用于铁路的lte网络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1791921A (zh) 获取列车的位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14431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 real time evaluation of doppler frequency and angle of antenna beam deviation from a normal line of a moving air vehicle
CN114114245B (zh) 一种高速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09856648B (zh) 一种网约车计程计时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5009329A (zh) 一种基于北斗卫星的列车初始定位计算方法及定位系统
CN112082519B (zh) 轨道交通中地面应答器位置校核方法及装置
CN211123287U (zh) 一种基于rfid的列车隧道内高精度定位系统
CN104986188A (zh) 一种轨道列车定位系统及方法
CN210191499U (zh) 适用于轨道交通的lte定位装置
CN104590325A (zh) 铁路站场线路及区段绝缘点gps坐标自动测绘系统方法
CN109218978B (zh) 一种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7018187A (zh) 驾培驾考考试评判系统
JPH07294622A (ja) 列車位置測定方法
CN116634357A (zh) 一种铁路无线网络信号采集方法和优化系统
CN113928373A (zh) 列车定位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4

Address after: No.866, Tongwang Roa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Qingbai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Industrial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Chengdu Hexinda Automation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866, Tongwang Roa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Qingbaijiang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Industrial Aviation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