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0877B - 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0877B
CN114110877B CN202111491502.5A CN202111491502A CN114110877B CN 114110877 B CN114110877 B CN 114110877B CN 202111491502 A CN202111491502 A CN 202111491502A CN 114110877 B CN114110877 B CN 1141108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xhaust pipe
air duct
guide plat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9150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10877A (zh
Inventor
马贺红
张海军
张驰
王瑞强
孙晓林
吕守河
张群慧
张兵
杨军慧
周灿辉
刘威
武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hua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uanghua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hua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uanghua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49150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08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0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08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108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08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2Roof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建筑通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包括建筑体和连通建筑体的通风管,还包括排风装置。排风装置包括排风管、导流组件、两个调节柱、两个风筒和复位装置。排风管可转动地设置在通风管的上端。分流体用于将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左右分流,导流板的上端设置有滑块,以在滑块在排风管上表面左右滑动时,带动导流板沿铰接轴转动。每个调节柱位于一个导流板的上方,且相应的导流板上的滑块可插入螺旋槽内。每个风筒通过摩擦传动带动一个调节柱转动。风筒上设置有迎风机构,迎风机构用于在气流的推动下带动风筒转动,以在气流变化时改变风筒转动角度,进而使气流在排风管内的流速一直处于一个稳定状态,以使排风装置能够稳定换气。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通风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
背景技术
现有生产生活中,建筑排风已经成为衡量建筑性能和生活工作舒适度的重要标准,当建筑排风速率小时会使得室内空气异味,滋生细菌,当建筑排风速率大时又会使得建筑保温效果降低,因此建筑排风装置需要将排风速率控制在一个稳定的状态。现有的建筑排风装置不能自我调节排风速率,以使保室内通风的舒适度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以解决现有的装置不能自我调节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包括建筑体和连通建筑体的通风管,还包括排风装置;排风装置包括排风管、导流组件、两个调节柱、两个风筒和复位装置;排风管呈四棱柱状,水平设置,前端为进风口,后端为出风口;排风管可转动地设置在通风管的上端,且与通风管相连通;导流组件设置在排风管内,包括两个导流板和分流体;分流体设置在排风管和通风管连通处的前侧,用于将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左右分流;两个导流板对称设置在分流体的两侧;导流板竖直设置,从前端到后端与分流体之间的距离逐渐靠近;导流板与排风管铰接,且铰接轴竖直设置;导流板的上端设置有可沿导流板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且滑块向上穿出排风管,以在滑块在排风管上表面左右滑动时,带动导流板沿铰接轴转动;调节柱周壁上设置有螺旋槽,可转动地设置在排风管的上方;每个调节柱位于一个导流板的上方,且相应的导流板上的滑块可插入螺旋槽内;风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排风管的上方,每个风筒通过摩擦传动带动一个调节柱转动;风筒上设置有迎风机构,迎风机构用于在气流的推动下带动风筒转动,以在气流变化时改变风筒转动角度;复位装置设置在两个风筒之间,以在风停止时,复位装置带动风筒恢复至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迎风机构为风道;风道呈螺旋状,设置在风筒内,风道的风道进口与排风管的进风口同向,风道的风道出口与排风管内相连通,以在气流从风道进口进入时,气流推动风筒转动。
进一步地,复位装置包括涡卷弹簧和传动杆;传动杆水平设置在两个风筒之间,两端分别与两个风筒的轴心处固接;涡卷弹簧固套在传动杆上,且与排风管固接。
进一步地,排风管向上延伸出安装部;安装部内设置有弹簧槽、两个风筒槽和两个调节槽;每个调节杆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个调节槽内;涡卷弹簧固装在弹簧槽内;每个风筒可转动地安装在风筒槽内,风筒槽底部与排风筒内部相连通;安装部向前延伸出两个导流口,每个导流口与一个风道的进口向连通。
进一步地,每个导流孔呈扩口状。
进一步地,分流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前分流面和后分流面;前分流面为斜面,与导流板构成扩口结构,两个前分流面的前端固接;每个后分流面固接于一个前分流面的后端,且与排风管的侧壁相互平行。
进一步地,导流板分别为前板和后板;前板的前端通过铰接轴与排风管铰接,且前端与排风管的侧壁相接处;后板与排风管的侧壁平行设置,前端与前板的后端铰接;后板的上端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滑槽内。
进一步地,排风管外设有外壳部,外壳部的左右两侧从前到后逐渐变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因为具有排风装置,且排风装置包括排风管、导流组件、两个调节柱、两个风筒和复位装置。导流板和分流体构成导流通道,且导流通道为前大后小的扩口结构,以在气流从进风口进入,在导流通道的作用下使气流在排风管内的流速变快,进而使排风管内产生负压,使建筑体内的放空气通过通风管向外排出,已到达使室内通风换气的效果。同时气流推动迎风机构带动风筒转动,进而使调节柱转动,调节柱转动带动导流板绕铰接轴转动,使导流通道后端开口大小发生变化,进而使气流在排风管内的流速一直处于一个稳定状态,以使排风装置能够稳定换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的实施例的排风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的实施例的排风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的实施例的排风装置的安装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的实施例的排风装置的复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的实施例的排风装置的风筒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的实施例的排风装置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的实施例的排风装置俯视图;
图中:1、建筑体;2、排风装置;21、进风口;22、导流孔;23、出风口;24、排风管;25、风筒槽;26、安装部;27、调节槽;28、直槽;29、弹簧槽;3、通风管;4、导流板;41、前板;42、后板;43、滑槽;6、分流体;7、风筒;71、风道进口;72、风道出口;73、涡卷弹簧;74、传动杆;75、风道;8、调节柱;81、螺旋槽;9、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包括建筑体1和连通建筑体1的通风管3,通风管3竖直设置用于连通建筑体1内的各个房间,上端向上伸出建筑体1。还包括排风装置2,排风装置2可转动地安装在通风管3的上方。排风装置2包括排风管24、导流组件、两个调节柱8、两个风筒7和复位装置。排风管24呈四棱柱状,水平设置,前端为进风口21,后端为出风口23。排风管24外设有外壳部,外壳部的左右两侧从前到后逐渐变宽,起到自动调节的作用使进风口21始终处于迎风迎风面。排风管24可转动地设置在通风管3的上端,且与通风管3相连通,以在风形成的气流从进风口21进入从出风口23排出。导流组件设置在排风管24内,包括两个导流板4和分流体6。分流体6设置在排风管24和通风管3连通处的前侧,用于将进风口21进入的气流左右分流。两个导流板4对称设置在分流体6的两侧。导流板4竖直设置,从前端到后端与分流体6之间的距离逐渐靠近,一个导流板4与分流体6构成前大后小的导流通道,导流板4与排风管24铰接,且铰接轴竖直设置。
导流板4的上端设置有可沿导流板4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9,且滑块9向上穿出排风管24,以在滑块9在排风管24上表面左右滑动时,带动导流板4沿铰接轴转动,通过滑块9的滑动进而使,导流通道后侧出口的大小发生改变,进而改变气流在排风管24内的速度。排风管24上表面设有直槽28,滑块9可在直槽28内滑动。调节柱8周壁上设置有螺旋槽81,可转动地设置在排风管24的上方。每个调节柱8位于一个导流板4的上方,且相应的导流板4上的滑块9可插入螺旋槽81内,以在调节柱8顺时针转动时,通过螺旋槽81带动滑块9向远离中心的一侧滑动,使导流通道的后端出口变大,在调节柱8逆时针转动时,通过螺旋槽81带动滑块9向远离中心的一侧滑动,使导流通道的后端出口变小。风筒7可转动地设置在排风管24的上方,每个风筒7通过摩擦传动和一个调节柱8相连接,风筒7和调节柱8摩擦接触,以带动调节柱8转动,以在风筒7转动时带动调节柱8转动。风筒7上设置有迎风机构,迎风机构用于在气流的推动下带动风筒7转动,以在气流越大时带动风筒7转动角度越大,迎风机构可为风车,风车在被气流吹动转动时,带动风筒7转动。复位装置设置在两个风筒7之间,以在风停止时,复位装置带动风筒7恢复至初始状态。以在气流停止时,复位弹簧带动风筒7恢复至初始状态。复位装置包括涡卷弹簧73和传动杆74。传动杆74水平设置在两个风筒7之间,两端分别与两个风筒7的轴心处固接。涡卷弹簧73固套在传动杆74上,且与排风管24固接,以在风筒7转动时通过传动杆74带动涡卷弹簧73蓄力,以在涡卷弹簧73释放弹力时使风筒7复位。
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迎风机构为风道75,风道75呈螺旋状,设置在风筒7内,风道75的风道进口71与排风管24的进风口21同向,风道75的风道出口72与排风管24内相连通,以在气流从风道进口71进入时,气流推动风筒7逆时针转动,进而带动调节柱8转动。同时风道75的风道出口72与排风管24内导流通道后端相连通,以在风道75内的气流使导流通道内的气流相互作用,使导流通道内的气流流速产生相应变化,以在气流流速较小时,使导流通道内的气流增速,在气流流速较大时,使导流通道内的气流减速。
本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6所示,排风管24向上延伸出安装部26。安装部26内设置有弹簧槽29、两个风筒槽25和两个调节槽27;每个调节杆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个调节槽27内。涡卷弹簧73固装在弹簧槽29内。每个风筒7可转动地安装在风筒槽25内,风筒槽25底部与排风筒7内部相连通。安装部26向前延伸出两个导流口,每个导流口与一个风道75的风道进口71向连通。每个导流孔22呈扩口状。安装部26上表面为前低后高的斜面。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分流体6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前分流面和后分流面。前分流面为斜面,与导流板4构成扩口结构,两个前分流面的前端固接,以使导流通道逐渐变窄,使气流流速逐渐变快;每个后分流面固接于一个前分流面的后端,且与排风管24的侧壁相互平行。前分流面和后分流面的上端均与排风管24的上表面密封接触。导流板4分别为前板41和后板42。前板41的前端通过铰接轴与排风管24铰接,且前端与排风管24的侧壁相接处。后板42与排风管24的侧壁平行设置,前端与前板41的后端铰接。后板42的上端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43。滑块9可滑动地安装在滑槽43内。滑块9向两侧滑动时,带动相应的后板42水平向外,进而带动前板41绕铰接轴转动,进而使导流通道后端出口变宽。
工作时,装置安装完成后,在排风管24的外壳部流线形的作用下,排风口前端的进风口21始终朝向自然风吹来的方向,风形成的气流从进风口21进入,气流被分流体6进行左右分流,分别进入两侧的导流通道。气流在导流通道前大后小的作用下,使得气流在排风管24内流速加快,进而使排风管24内压强降低,使的建筑体1内气压高的地方的气体通过通风管3进去排风管24,并从排风管24的出风口23排出,以达到换气的效果。同时气流从安装部26上的导流口进去风道75,气流在风道75的螺旋结构的作用下使风筒7逆时针转动。风筒7逆时针转动带动调节柱8顺时针转动,以在螺旋槽81的引导下带动滑块9远离风流体。滑块9带动导流板4的后板42向靠近排风管24侧壁的一侧移动,进而使导流板4的前板41沿铰接轴转动,以使前板41的后端和前分流面的后端之间的距离变大,进而改变气流在排气管内的流速。
当自然风风速较小时,进入进风口21和导流口的气流流速较小,风筒7在低速气流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的角度较小,进而使调节柱8转动相应的角度较小,从而使滑块9向排风管24侧壁方向移动的距离增加较小,最终使导流板4的前板41的后端和前分流面的后端之间的距离一直处于较小状态。由文丘里原理可知,气流通过较窄的间隙气流的流速增速加大,同时气流从风道出口71向排风管24内排出时,使导流通道内的气流的流速进一步增加,故在风筒7、导流板4和分流体6的共同作用下,使排风管24内的气流流速维持在正常值。
当自然风风速较大时,进入进风口21和导流口的气流流速较大,风筒7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逆时针转动的角度较大,进而使调节柱8转动相应的角度增加,从而使滑块9向排风管24侧壁方向移动的距离增加,最终使导流板的前板41的后端和前分流面的后端之间的距离增大,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处于较大的状态。由文丘里原理可知,气流通过较宽的间隙气流的流速增速较小,同时在风道75的风道出口72的干扰下使气流流速比自然风速下的气流流速低,故在风筒7、导流板4和分流体6的共同作用下,使排风管24内的气流流速维持在正常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包括建筑体和连通建筑体的通风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风装置;排风装置包括:
排风管,排风管呈四棱柱状,水平设置,前端为进风口,后端为出风口;排风管可转动地设置在通风管的上端,且与通风管相连通;
导流组件,导流组件设置在排风管内,包括两个导流板和分流体;分流体设置在排风管和通风管连通处的前侧,用于将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左右分流;两个导流板对称设置在分流体的两侧;导流板竖直设置,从前端到后端与分流体之间的距离逐渐靠近;导流板与排风管铰接,且铰接轴竖直设置;导流板的上端设置有可沿导流板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且滑块向上穿出排风管,以在滑块在排风管上表面左右滑动时,带动导流板沿铰接轴转动;
两个调节柱,调节柱周壁上设置有螺旋槽,可转动地设置在排风管的上方;每个调节柱位于一个导流板的上方,且相应的导流板上的滑块可插入螺旋槽内;
两个风筒,风筒可转动地设置在排风管的上方,每个风筒通过摩擦传动带动一个调节柱转动;风筒上设置有迎风机构,迎风机构用于在气流的推动下带动风筒转动,以在气流变化时改变风筒转动角度;
复位装置,复位装置设置在两个风筒之间,以在风停止时,复位装置带动风筒恢复至初始状态;
分流体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前分流面和后分流面;前分流面为斜面,与导流板构成扩口结构,两个前分流面的前端固接;每个后分流面固接于一个前分流面的后端,且与排风管的侧壁相互平行;导流板分别为前板和后板;前板的前端通过铰接轴与排风管铰接,且前端与排风管的侧壁相接处;后板与排风管的侧壁平行设置,前端与前板的后端铰接;后板的上端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滑槽;滑块可滑动地安装在滑槽内;当自然风风速较小时,使导流板的前板的后端和前分流面的后端之间的距离一直处于较小状态;当自然风风速较大时,使导流板的前板的后端和前分流面的后端之间的距离增大,且两者之间的距离处于较大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其特征在于:
迎风机构为风道;风道呈螺旋状,设置在风筒内,风道的风道进口与排风管的进风口同向,风道的风道出口与排风管内相连通,以在气流从风道进口进入时,气流推动风筒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其特征在于:
复位装置包括涡卷弹簧和传动杆;传动杆水平设置在两个风筒之间,两端分别与两个风筒的轴心处固接;涡卷弹簧固套在传动杆上,且与排风管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其特征在于:
排风管向上延伸出安装部;安装部内设置有弹簧槽、两个风筒槽和两个调节槽;每个调节杆可转动地安装在一个调节槽内;涡卷弹簧固装在弹簧槽内;每个风筒可转动地安装在风筒槽内,风筒槽底部与排风筒内部相连通;安装部向前延伸出两个导流口,每个导流口与一个风道的进口向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其特征在于:
每个导流孔呈扩口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其特征在于:
排风管外设有外壳部,外壳部的左右两侧从前到后逐渐变宽。
CN202111491502.5A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 Active CN1141108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1502.5A CN114110877B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91502.5A CN114110877B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0877A CN114110877A (zh) 2022-03-01
CN114110877B true CN114110877B (zh) 2022-11-25

Family

ID=80368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91502.5A Active CN114110877B (zh) 2021-12-08 2021-12-08 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0877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52106A1 (fr) * 1989-09-20 1991-03-22 Barbarin Laurent Bouche d'entree d'air autoreglable a clapet ainti-retour integre pour la ventilation des locaux.
JP2009133526A (ja) * 2007-11-29 2009-06-18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換気塔利用式自然換気システム及びこの自然換気システム用の導風装置
CN107957116A (zh) * 2017-11-15 2018-04-24 南宁晟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系统
CN207674700U (zh) * 2017-12-20 2018-07-31 四川国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定风量均匀送风口
TW201900996A (zh) * 2017-05-24 2019-01-01 建造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通風散熱裝置
CN210239061U (zh) * 2019-05-24 2020-04-03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送风功能的无动力风帽
CN111306686A (zh) * 2020-02-04 2020-06-19 中原工学院 一种用于建筑的新型通风装置
CN210832424U (zh) * 2019-11-18 2020-06-23 侯娇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通风装置
KR20200080736A (ko) * 2018-12-27 2020-07-07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누기량 예측 및 실내풍량 제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503808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建造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屋顶通风散热装置
CN112611054A (zh) * 2021-01-13 2021-04-06 李晓东 一种高层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
CN113719216A (zh) * 2021-08-05 2021-11-30 北京和居智能窗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应急通风功能的厨房用平开窗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52106A1 (fr) * 1989-09-20 1991-03-22 Barbarin Laurent Bouche d'entree d'air autoreglable a clapet ainti-retour integre pour la ventilation des locaux.
JP2009133526A (ja) * 2007-11-29 2009-06-18 Takenaka Komuten Co Ltd 換気塔利用式自然換気システム及びこの自然換気システム用の導風装置
TW201900996A (zh) * 2017-05-24 2019-01-01 建造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通風散熱裝置
CN107957116A (zh) * 2017-11-15 2018-04-24 南宁晟景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楼房建筑的通风系统
CN207674700U (zh) * 2017-12-20 2018-07-31 四川国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定风量均匀送风口
KR20200080736A (ko) * 2018-12-27 2020-07-07 주식회사 경동나비엔 누기량 예측 및 실내풍량 제어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11503808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建造金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屋顶通风散热装置
CN210239061U (zh) * 2019-05-24 2020-04-03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送风功能的无动力风帽
CN210832424U (zh) * 2019-11-18 2020-06-23 侯娇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的通风装置
CN111306686A (zh) * 2020-02-04 2020-06-19 中原工学院 一种用于建筑的新型通风装置
CN112611054A (zh) * 2021-01-13 2021-04-06 李晓东 一种高层建筑室内空气通风净化与加湿装置
CN113719216A (zh) * 2021-08-05 2021-11-30 北京和居智能窗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应急通风功能的厨房用平开窗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乡村住宅中通风设计探析;邢燕 乔景顺;《现代经济信息》;20131231;第349、35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0877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25070B (zh) 风管机
CN106196305A (zh) 导风装置、空调柜机及其送风方法
CN112113274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4110877B (zh) 一种节能型通风建筑
CN111351132A (zh) 空调室内机
CN201191047Y (zh) 柜式空调器
CN206222455U (zh) 导风装置和空调柜机
CN206073396U (zh) 导风装置和空调柜机
CN214289918U (zh) 一种实验室通风柜导风结构
CN113266411B (zh) 一种气幕导流控尘风筒
CN112378064B (zh) 风道结构、控制方法及空调柜机
CN215058444U (zh) 一种基于离心风机的分布式风道风扇
CN209195786U (zh) 一种可调式多方位排风离心通风机
CN210861385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11041161U (zh) 一种出风结构及室内空调
CN221005239U (zh) 一种静压箱气流调节装置
CN219464305U (zh) 一种通风柜流速控制装置
CN220541328U (zh) 均匀送风装置及送风装置组
CN220314671U (zh) 一种隐藏式出风口总成以及车辆
CN220567364U (zh) 空调器
CN210088992U (zh) 空调室外机风扇罩栅格
CN21630817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4717871U (zh) 一种空调器的室内挂机
CN21723577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9294082U (zh) 一种塔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