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10867A -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10867A
CN114110867A CN202111354314.8A CN202111354314A CN114110867A CN 114110867 A CN114110867 A CN 114110867A CN 202111354314 A CN202111354314 A CN 202111354314A CN 114110867 A CN114110867 A CN 1141108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mode
conditioning device
air conditioning
internal circul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431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铁军
邱倩
柴方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431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108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110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108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24F8/108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using dry filter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52Air quality properties of the outside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70Carbon dioxi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净化腔体内设有净化滤芯和加热部,净化滤芯用于吸附流经净化腔体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加热部用于加热净化滤芯以将净化滤芯上吸附的二氧化碳脱附下来。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n处于(n0,n2)区间内时,空气调节装置以内循环风模式工作,加热部关闭,室内空气循环流经净化腔体。在n大于n2时,该装置以换气模式工作,加热部关闭,室内空气经净化腔体流向室外,室外空气经净化腔体流入室内;内循环风模式和外循环风模式交替进行,该装置以外循环风模式工作时,加热部开启,室外空气循环流经净化腔体以去除吸附于净化滤芯上的二氧化碳。该装置能够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减少室内温度损失,降低空调系统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空气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针对PM2.5、细菌、病毒、甲醛、TVOC等常见空气污染,空气净化器或有净化功能的空调器可以实现净化,为用户提供相对洁净的空气环境。
家居环境二氧化碳污染也不容忽视,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会影响人的精神状态甚至身体健康。当前常用的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主要是新风换气,但进行引入新风换气的同时会造成室内冷/热变化,需要加大空调的调节能力,造成能源消耗。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可以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同时减少室内温度损失,降低空调系统能耗。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包括净化腔体,其内设有净化滤芯和加热部,所述净化滤芯用于吸附流经所述净化腔体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所述加热部用于加热所述净化滤芯以将所述净化滤芯上吸附的二氧化碳脱附下来;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内循环风模式、外循环风模式以及换气模式;
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n处于(n0,n2)区间内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以所述内循环风模式工作,所述加热部关闭,室内空气循环流经所述净化腔体以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n大于n2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以所述换气模式工作,所述加热部关闭,室内空气直接经所述净化腔体流向室外,而室外空气直接经所述净化腔体流入室内;
所述内循环风模式和所述外循环风模式交替进行,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以所述外循环风模式工作时,所述加热部开启,室外空气循环流经所述净化腔体以去除吸附于所述净化滤芯上的二氧化碳。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由所述内循环风模式切换至所述外循环风模式时,根据所述内循环风模式的工作时间来判断开启所述外循环风模式。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由所述内循环风模式切换至所述外循环风模式时,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来判断开启所述外循环风模式。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循环风模式至少包括第一内循环风模式和第二内循环风模式;
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模式下的风速小于所述第二内循环风模式下的风速;
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模式的运行时间≥所述第二内循环风模式的运行时间。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二氧化碳浓度区间(n0,n2)之间设置节点n1;
在n0<n≤n1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以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模式工作,直至n≤n0,停止工作;
在n1<n≤n2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以所述第二内循环风模式工作,直至n≤n1,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再以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模式工作。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工作模式与室外空气质量状态关联;
在室外空气质量状态m<系统预设空气质量状态m0时、且n>n2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以所述换气模式工作,直至n≤n2,而后转入所述内循环风模式工作;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在m≥m0、且n>n2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先以所述第二内循环风模式工作、后以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模式工作。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循环风模式、所述外循环风模式、以及所述换气模式下的风速可调节。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的加热温度可调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申请所公开的空气调节装置将室内空气循环流经净化腔体、利用净化滤芯吸附二氧化碳的技术手段达到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目的,相较于直接从室外引入新风,该空气调节装置在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同时,不会影响室内温度,也就不会增加室内空调系统的能耗。
同时通过加热部对净化滤芯进行加热,以将净化滤芯上吸附的二氧化碳脱附下来,保持净化滤芯的洁净,提高净化滤芯的吸附能力。
内循环风模式用于吸附室内二氧化碳,外循环风模式用于二氧化碳脱附并排出,换气模式用于实现室内快速换气,根据室内外的空气质量状态,该空气调节装置通过内循环风模式、外循环风模式以及换气模式的合理切换,保证室内空气净化效果。
结合附图阅读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发明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在内循环风模式下的气流示意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在外循环风模式下的气流示意图;
图4为根据实施例的空气调节装置在换气模式下的气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净化腔体,11-室内进风口,12-室内出风口,13-室外进风口,14-室外出风口;
20-净化滤芯;
30-加热部;
40-送风部;
50-控制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发明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室内空气的二氧化碳浓度。
参照图1,该空气调节装置主要包括净化腔体10、净化滤芯20、加热部30、送风部40、控制部50等,净化滤芯20、加热部30以及送风部40均设于净化腔体10内。
净化腔体10上设有与室内连通的室内进风口11及室内出风口12、与室外连通的室外进风口13及室外出风口14,室内进风口11和室内出风口12设于净化腔体10的一侧,室外进风口13和室外出风口14设于净化腔体10的另一侧。
室内进风口11、室内出风口12、室外进风口13以及室外出风口14通过合理的风道设计及风阀控制,实现不同工况下所对应的不同的气体流通通道,具体的:
室内进风口11处设有第一风阀(未图示),室内出风口12处设有第二风阀(未图示),室外进风口13处设有第三风阀(未图示),室外出风口14处设有第四风阀(未图示),第一风阀、第二风阀、第三风阀以及第四风阀独立动作,由控制部50控制。
净化滤芯20用于吸附流经净化腔体10的气体中含有的二氧化碳。
加热部30用于加热净化滤芯20,以将净化滤芯20上吸附的二氧化碳脱附下来,保持净化滤芯20的洁净,提高净化滤芯20的吸附能力。
送风部40为气体流动提供动力,使室内空气与净化腔体10之间、室外空气与净化腔体10之间、以及室内与室外之间形成气体循环流路。
该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内循环风模式、外循环风模式以及换气模式。
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n处于(n0,n2)区间内时,控制部50控制空气调节装置以内循环风模式工作。
参照图2,在内循环风模式下,室内空气循环流经净化腔体10以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具体的: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开启,送风部40开启,第三风阀和第四风阀关闭,避免室外空气进入净化腔体内,加热部30关闭,室内空气依次流经室内进风口11、净化滤芯20以及室内出风口12,利用净化滤芯20实现对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吸附,以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n大于n2时,说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此时控制部50控制空气调节装置以换气模式工作,加热部30关闭,室内空气直接经净化腔体10流向室外,而室外空气直接经净化腔体10流入室内,实现室内快速换气,具体的:送风部40开启,室内空气经室内进风口11、净化滤芯20以及室外出风口14流向室外;同时,室外空气经室外进风口13、净化滤芯20以及室内出风口12流入室内。
在利用内循环风模式对室内二氧化碳进行吸附一段时间后,净化滤芯20上会吸附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此时控制部30控制空气调节装置以外循环风模式运行。
内循环风模式和外循环风模式交替进行,在外循环风模式下,参照图3,加热部30开启,室外空气循环流经净化腔体10以去除吸附于净化滤芯上的二氧化碳,具体的:第三风阀和第四风阀开启,送风部40开启,室外空气依次流经室外进风口13、净化滤芯20以及室外出风口14,同时加热部30开启,对净化滤芯20进行加热,将净化滤芯20上吸附的二氧化碳脱附下来、并随气流流出室外。第一风阀和第二风阀关闭,避免脱附下来的二氧化碳气体再回流至室内,保证室内空气质量。
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装置由内循环风模式切换至外循环风模式时,根据内循环风模式的工作时间来判断开启外循环风模式。
比如,系统设定空气调节装置以内循环风模式工作时间T后自动切换至外循环风模式工作。
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中,空气调节装置由内循环风模式切换至外循环风模式时,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来判断开启外循环风模式。
比如,系统记录以内循环风模式工作前室内二氧化碳浓度N1,在以内循环风模式持续运行的过程中,系统实时检测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N2,当N1与N2之间的差值△N达到设定值时,说明净化滤芯20上已经吸附了足够多的二氧化碳,此时空气调节装置切换至外循环风模式进行工作,以及时对净化滤芯上吸附的二氧化碳进行脱附。
空气调节装置以外循环风模式工作一定时间后,若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依然较高,重复上述内循环风吸附和外循环风脱附的工作模式,直至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至设定数值范围内或收到关闭指令。
对于内循环风模式,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内循环风模式至少包括第一内循环风模式和第二内循环风模式。
第一内循环风模式下的风速小于第二内循环风模式下的风速,第一内循环风模式的运行时间≥第二内循环风模式的运行时间。
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具体情况,空气调节装置开启合适的内循环风模式,在实现洁净空气的同时,还有助于降低能耗。
具体的,控制部获取室内二氧化碳浓度n,与预设浓度n0、n1、n2比较,n0≤n1≤n2;
在n≤n0时,说明室内空气质量较好,空气调节装置停止工作;
在n0<n≤n1时,空气调节装置以第一内循环风模式工作,直至n≤n0,停止工作;
在n1<n≤n2时,此时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空气调节装置先以第二内循环风模式工作,对室内空气进行快速地吸附二氧化碳,直至n≤n1,空气调节装置再以第一内循环风模式工作。
在n>n2时,说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此时是否需要开启换气模式还要取决于室外空气质量状态,也就是说,换气模式是否开启与室外空气质量状态关联。
具体的,控制部50获取室外空气质量状态m,包括室外颗粒物污染状态和/或有害气体污染状态和/或异味污染状态和/或湿度状态,将m与系统预设空气质量状态m0相比较。
当m<m0、n>n2时,说明此时室外空气质量状态可以、而室内空气污染严重,通过换气模式实现室内空气的快速净化,直至n≤n2,而后转入内循环风模式工作。
在m≥m0、n>n2时,说明此时室外空气污染严重,为避免室外污染空气进入室内,不开启换气模式,而是先以第二内循环风模式工作、后以第一内循环风模式工作。
内循环风模式、外循环风模式、以及换气模式下的风速可调节,对于内循环风模式而言,可以实现不同的送风感;对于外循环风模式而言,可以提高外循环效率,加速二氧化碳脱附;对于换气模式而言,可以提高换气效率。
加热部30的加热温度可调节,根据净化滤芯的材质及吸附情况来调节加热部的加热温度,提高脱附效果。
以下对该空气调节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简述:
(1)控制部50获取室内二氧化碳浓度n,与预设浓度n0、n1、n2比较,n0≤n1≤n2。
①若n≤n0,室内空气质量较好,空气调节装置停止工作。
②若n0<n≤n1,则以第一内循环风模式工作,后以外循环风模式工作,直至n≤n0,停止工作。
③若n1<n≤n2,则以第二内循环风模式工作,后以外循环风模式工作,直至n≤n1,进入②工作模式。
④若n>n2,再判断室外空气质量状态,控制部获取室外空气质量状态m,与系统预设空气质量状态m0做比较;
A、当m<m0时,即室外污染较小时,以换气模式工作(室内污染严重,室外污染较小,通过换气模式实现快速净化),直至n≤n2,进入③工作模式。
B、当m≥m0时,即室外污染较严重时,以第二内循环风模式工作(防止室外污染进入室内),后以外循环风模式工作,直至n≤n2,进入③工作模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用于调节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其特征在于:
包括净化腔体,其内设有净化滤芯和加热部,所述净化滤芯用于吸附流经所述净化腔体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所述加热部用于加热所述净化滤芯以将所述净化滤芯上吸附的二氧化碳脱附下来;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具有内循环风模式、外循环风模式以及换气模式;
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n处于(n0,n2)区间内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以所述内循环风模式工作,所述加热部关闭,室内空气循环流经所述净化腔体以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
在室内二氧化碳浓度n大于n2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以所述换气模式工作,所述加热部关闭,室内空气直接经所述净化腔体流向室外,而室外空气直接经所述净化腔体流入室内;
所述内循环风模式和所述外循环风模式交替进行,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以所述外循环风模式工作时,所述加热部开启,室外空气循环流经所述净化腔体以去除吸附于所述净化滤芯上的二氧化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由所述内循环风模式切换至所述外循环风模式时,根据所述内循环风模式的工作时间来判断开启所述外循环风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由所述内循环风模式切换至所述外循环风模式时,根据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来判断开启所述外循环风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循环风模式至少包括第一内循环风模式和第二内循环风模式;
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模式下的风速小于所述第二内循环风模式下的风速;
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模式的运行时间≥所述第二内循环风模式的运行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二氧化碳浓度区间(n0,n2)之间设置节点n1;
在n0<n≤n1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以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模式工作,直至n≤n0,停止工作;
在n1<n≤n2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以所述第二内循环风模式工作,直至n≤n1,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再以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模式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调节装置的工作模式与室外空气质量状态关联;
在室外空气质量状态m<系统预设空气质量状态m0时、且n>n2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以所述换气模式工作,直至n≤n2,而后转入所述内循环风模式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m≥m0、且n>n2时,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先以所述第二内循环风模式工作、后以所述第一内循环风模式工作。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循环风模式、所述外循环风模式、以及所述换气模式下的风速可调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部的加热温度可调节。
CN202111354314.8A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Pending CN1141108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4314.8A CN114110867A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4314.8A CN114110867A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10867A true CN114110867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95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4314.8A Pending CN114110867A (zh) 2021-11-16 2021-11-16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1086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06849A (ja) * 2007-10-30 2009-05-21 Japan Vilene Co Ltd 吸脱着エレメン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二酸化炭素濃度調整装置、二酸化炭素濃度調整システム、並びに二酸化炭素濃度調整方法。
CN206145942U (zh) * 2016-08-23 2017-05-03 段小刚 一种可自清洁的空气净化器和窗户、交通工具、房屋
CN107869790A (zh) * 2016-09-23 2018-04-03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壁挂式空气净化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09999660A (zh) * 2019-05-20 2019-07-12 江苏久朗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气集中净化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2673537U (zh) * 2020-07-13 2021-03-0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自调节的带除湿净化功能的光伏集热蓄热墙系统
CN112762590A (zh) * 2021-01-04 2021-05-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清洁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106849A (ja) * 2007-10-30 2009-05-21 Japan Vilene Co Ltd 吸脱着エレメン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二酸化炭素濃度調整装置、二酸化炭素濃度調整システム、並びに二酸化炭素濃度調整方法。
CN206145942U (zh) * 2016-08-23 2017-05-03 段小刚 一种可自清洁的空气净化器和窗户、交通工具、房屋
CN107869790A (zh) * 2016-09-23 2018-04-03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壁挂式空气净化器及其实现方法
CN109999660A (zh) * 2019-05-20 2019-07-12 江苏久朗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室内空气集中净化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12673537U (zh) * 2020-07-13 2021-03-0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自调节的带除湿净化功能的光伏集热蓄热墙系统
CN112762590A (zh) * 2021-01-04 2021-05-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清洁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35114A (zh) 一种基于内循环的节能净化装置、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136061B1 (ko) 친환경 에너지 절감형 공조장치
CN207394975U (zh) 立柜式室内新风净化空调
CN112762590B (zh) 用于空调器的空气清洁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205065957U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111981588A (zh) 一种新风净化机组系统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CN106642435B (zh) 空调器
CN216481265U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KR20050080287A (ko) 공기청정장치 일체형 환기시스템
CN112283805B (zh) 空气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KR20130078117A (ko) 하이브리드형 흡착모듈, 이를 이용한 실내 공기정화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09999660B (zh) 一种室内空气集中净化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4110867A (zh) 一种空气调节装置
CN216716494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243107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4664970U (zh) 一种多通路循环新风机
CN211400129U (zh) 一种单向流新风净化换气装置
CN211476117U (zh) 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KR100587313B1 (ko) 공기청정장치 일체형 환기시스템
CN217817090U (zh) 空调除湿一体机
CN205055636U (zh) 过滤组件
CN216844915U (zh) 全热交换器
CN110486810A (zh) 柜式空调室内机
CN212431076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9607254U (zh) 空气调节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