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106884A - 排焦系统及排焦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排焦系统及排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06884A
CN114106884A CN202111356758.5A CN202111356758A CN114106884A CN 114106884 A CN114106884 A CN 114106884A CN 202111356758 A CN202111356758 A CN 202111356758A CN 114106884 A CN114106884 A CN 114106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hopper
semicoke
filter
lock
gasification furn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675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06884B (zh
Inventor
刘明
周三
赵达
马志超
方科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EN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675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1068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106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6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06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06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JPRODUCTION OF PRODUCER GAS, WATER-GAS, SYNTHESIS GAS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MATERIAL, OR MIXTURES CONTAINING THESE GASES; CARBURETTING AIR OR OTHER GASES
    • C10J3/00Production of combustible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rom solid carbonaceous fuels
    • C10J3/46Gasification of granular or pulverulent flues in suspension
    • C10J3/48Apparatus; Plants
    • C10J3/52Ash-removing devic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煤气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焦系统及排焦方法。本公开提供的排焦系统包括气化炉、锁斗和过滤器;所述锁斗与所述气化炉连通,用于将所述气化炉产生的半焦进行收集和发料;所述锁斗的顶部设有锁斗出料口,所述过滤器设有过滤器进料口,所述锁斗出料口与所述过滤器进料口通过排焦管道连通;沿从所述锁斗出料口到所述过滤器进料口的方向,所述排焦管道向上倾斜,所述排焦管道设有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用于打开所述排焦管道以使所述半焦通过所述锁斗与所述过滤器内的压差沿所述排焦管道向上发料。本公开通过泄压机构控制泄压流量,通过泄压瞬时将半焦带出,减少泄压时间和充压时间,避免造成气化炉半焦大量堆积。

Description

排焦系统及排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煤气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焦系统及排焦方法。
背景技术
煤加氢气化是煤粉与高温高压氢气发生加氢裂解、加氢气化等反应,生成富含甲烷的粗煤气,并副产轻质煤焦油及半焦的工艺过程。气化产生的高温高压半焦除了少量被粗煤气带到后系统,大部分从气化炉底部排出。
高温高压半焦目前的处理方法是先通过气化炉底部的冷却装置冷却至一定温度,然后通过半焦收集罐收集,依靠重力排至锁斗,与半焦收集罐断开后通过泄压过滤器泄压,再依靠重力排至半焦过滤器,最后通过半焦过滤器降至常温排出。锁斗和半焦收集罐断开泄压排焦过程中,半焦收集罐用来收集和缓冲;锁斗带料泄压至常压后,再和半焦过滤器贯通,半焦过滤器位于锁斗下方,半焦通过重力落入半焦过滤器,然后锁斗再由常压充压至气化炉压力。气化炉、半焦收集罐、锁斗和半焦过滤器四台设备从上到下依次布置,造成气化框架高,投资成本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排焦系统及排焦方法。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排焦系统,包括:气化炉、锁斗和过滤器;
所述锁斗与所述气化炉连通,用于将所述气化炉产生的半焦进行收集和发料;
所述锁斗的顶部设有锁斗出料口,所述过滤器设有过滤器进料口,所述锁斗出料口与所述过滤器进料口通过排焦管道连通;
沿从所述锁斗出料口到所述过滤器进料口的方向,所述排焦管道向上倾斜,所述排焦管道设有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用于打开所述排焦管道以使所述半焦通过所述锁斗与所述过滤器内的压差沿所述排焦管道向上发料。
进一步的,所述泄压机构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半焦流速的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阀体和设置于所述阀体的调节件,所述阀体内设有过流通道,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过流通道开口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件包括阀杆和补偿插板,所述阀体设有行程腔,所述补偿插板设置于所述行程腔;
其中,所述阀杆与所述补偿插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补偿插板上下移动,以控制所述过流通道开口的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补偿插板设有过流孔,所述过流孔与所述过流通道的截面形状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排焦管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满足:30°≤α≤60°;
优选的,所述排焦管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45°。
进一步的,所述锁斗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锁斗内料位的锁斗低料位检测机构,所述排焦管道位于所述锁斗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锁斗低料位检测机构的下方;
所述排焦管道位于所述过滤器的一端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平部和弯曲部,所述水平部自所述过滤器进料口向所述过滤器的中心延伸,所述弯曲部自所述过滤器的中心向下弯曲。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的容积为所述锁斗容积的2倍。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排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气化炉内的半焦冷却后,所述半焦依靠重力下料至锁斗;
所述半焦在所述锁斗底部局部流化后,进入输送管道,所述锁斗内的半焦依靠重力流动下落到底部以补充空间,所述锁斗内的半焦连续自下而上沿所述输送管道发料至下游过滤器。
作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化炉内的低料位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半焦位于底料位的信息后,或,所述锁斗内的锁斗高料位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半焦位于高料位的信息后,所述锁斗与所述气化炉断开,所述气化炉停止下料;
打开泄压机构,所述锁斗内半焦通过伸入锁斗内的输送管道带出,所述锁斗泄压至一定压力,所述锁斗内的锁斗低料位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半焦位于底料位的信息后,关闭所述泄压机构,停止泄压;
所述锁斗从停止泄压时的压力充压至与所述气化炉压力一直,将所述锁斗与所述气化炉贯通,所述气化炉内的半焦依靠重力下料至所述锁斗直至所述气化炉内的高料位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半焦的高料位信息后所述锁斗与所述气化炉断开,所述气化炉停止下料;
循环操作以上步骤。
作为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根据所述半焦的临界流化速度确定所述锁斗泄压时的半焦界面速度;
由所述锁斗的直筒段截面积和所述锁斗泄压时的界面速度来计算所述锁斗的泄压流量,根据所述泄压流量计算阀体内过流通道的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锁斗泄压时的半焦界面速度为所述半焦的临界流化速度的2倍。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排焦系统中锁斗的顶部设有锁斗出料口,过滤器设有过滤器进料口,锁斗出料口与过滤器进料口通过排焦管道连通;沿从锁斗出料口到过滤器进料口的方向,排焦管道向上倾斜,排焦管道设有泄压机构,泄压机构用于打开排焦管道以使半焦通过锁斗与过滤器内的压差沿排焦管道向上发料。通过泄压机构快速泄压,短时间内将半焦随泄压气体带入到过滤器,锁斗不必全部泄压,减少了锁斗泄至常压的时间,省去了单独排焦步骤,同时也减少了充压时间,优化了排焦时序。将过滤器放在泄压机构后边,将过滤器由高压设备降为常压设备,加工难度降低;快速泄压降低了泄压时间和充压时间,整体时序变短了,并且省略了半焦收集罐也不会造成气化炉半焦大量堆积,既减少了高压设备,又降低了框架高度。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泄压机构控制泄压流量,通过泄压瞬时大流量将半焦带出,减少泄压时间和充压时间,避免造成气化炉半焦大量堆积。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排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排焦系统中泄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所述排焦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附图标记:1、粉煤;2、氢气;3、气化炉;4、锁斗;5、过滤器;6、泄压机构;61、阀体;611、过流流道;612、行程腔;613、限流孔板;62、阀杆;63、补偿插板;631、过流孔;64、固定插板;65、密封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传统的高温高压半焦目前的处理装置包括气化炉、半焦收集罐、锁斗和半焦过滤器,气化炉、半焦收集罐、锁斗和半焦过滤器四台设备从上到下依次布置,造成气化框架高,投资成本大。
锁斗的泄压过滤器和锁斗是连通的,都是高压设备,快速泄压时,由于半焦堆密度较轻,半焦很容易被气体带起进入泄压过滤器内,泄压过滤器内堆满半焦,造成过滤器滤芯压差过大而损坏,由于泄压过滤器和锁斗一样都是高压、低压不断切换,属于疲劳设备,如果为了避免半焦堆满而加大泄压过滤器容积,设备加工难度进一步加大,难以实现;如果缓慢泄压,泄压至常压后再充压,排焦时间过长,半焦在半焦收集罐堆积时间较长,甚至造成气化炉底部大量堆积,不仅容易堵塞气化炉底部排焦口,还会被粗煤气大量带出到后系统,使后系统粗煤气过滤器过滤半焦负荷增加,加大了粗煤气过滤器滤芯断裂的风险,系统不能连续稳定运行。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焦系统及排焦方法,以解决排焦锁斗泄压时序长,泄压过滤器滤芯容易断裂,气化框架高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能力。
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排焦系统包括气化炉3、锁斗4和过滤器5,粉煤1在气化炉3与高温高压氢气2反应产生半焦,大部分半焦通过气化炉3底部排出。气化炉3底部有冷却器,半焦依靠重力连续通过冷却器中的换热器冷却至一定温度,如300℃至350℃,该温度下气体中的油品不会冷凝,避免在气化炉3底部或锁斗4内与半焦混合结块。
锁斗4与气化炉3连通,用于将气化炉3产生的半焦进行收集和发料。即气化炉3中的半焦依靠重力可以下落至锁斗4。
气化炉3底部设有低料位检测机构和高料位检测机构。高料位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气化炉3内的高料位信息,并将检测到的料位信息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得到的信息控制泄压机构6的打开和关闭。低料位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气化炉3内的低料位信息,并将检测到的料位信息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得到的信息控制泄压机构6的打开和关闭,可以保持气化炉3内的冷却器有半焦覆盖,料位低于气化炉3的低料位后停止下料,保持半焦连续冷却。低料位检测机构和高料位检测机构均可以是传感器。
锁斗4的顶部设有锁斗出料口,过滤器5设有过滤器5进料口,锁斗出料口与过滤器5进料口通过排焦管道连通;沿从锁斗出料口到过滤器5进料口的方向,排焦管道向上倾斜,排焦管道设有泄压机构6,泄压机构6用于打开排焦管道以使半焦通过锁斗4与过滤器5内的压差沿排焦管道向上发料。通过泄压机构6快速泄压,短时间内将半焦随泄压气体带入到过滤器5,锁斗4不必全部泄压,减少了锁斗泄至常压的时间,省去了单独排焦步骤,同时也减少了充压时间,优化了排焦时序。将过滤器5放在泄压机构6后边,将过滤器5由高压设备降为常压设备,加工难度降低;快速泄压降低了泄压时间和充压时间,整体时序变短了,并且省略了半焦收集罐也不会造成气化炉3半焦大量堆积,既减少了高压设备,又降低了框架高度。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泄压机构6控制泄压流量,通过泄压瞬时大流量将半焦带出,减少泄压时间和充压时间,避免造成气化炉3半焦大量堆积。
锁斗4设有锁斗低料位检测机构和锁斗高料位检测机构。锁斗低料位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锁斗内的低料位信息并将将测到的低料位信息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得到的信息控制泄压机构6的打开和关闭。锁斗高料位检测机构用于检测锁斗内的高料位信息并将将测到的高料位信息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得到的信息控制泄压机构6的打开和关闭。
泄压机构6的前端还设有阀门,当锁斗4内的半焦到达高料位后,锁斗4与气化炉3断开,打开与过滤器5连通的阀门,通过泄压机构6泄压,锁斗4内的半焦通过伸入锁斗4内的输送管道带出,锁斗4泄压至一定压力,锁斗4低料位触发,停止泄压。锁斗4从半焦全部带出时的压力充压至气化炉3压力,然后和气化炉3贯通,继续收料至高料位,循环操作以上步骤。通过快速泄压,短时间内将半焦随泄压气体带入到过滤器5,锁斗4不必全部泄压,减少了锁斗4泄至常压的时间,省去了单独排焦步骤,同时也减少了充压时间,优化了排焦时序。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排焦系统解决了排焦锁斗泄压时序长,气化框架高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能力。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泄压机构6包括用于调节半焦流速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阀体61和设置于阀体61的调节件,阀体61内设有过流通道,调节件用于调节过流通道开口的大小。用于泄压时速度较快,容易磨蚀过流通道的内壁,造成泄压速度的不可控,因此阀体61中设置了调节件,阀体61可以包括前后两块限流孔板613,调节件与前后限流孔板613紧密贴合,通过调节件可以调节限流孔板613开口的大小或孔径,既可以补偿磨蚀,又可以控制泄压速度。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调节件包括阀杆62和补偿插板63,阀杆62通过密封腔65密封来防止外漏,阀体61设有行程腔612,补偿插板63设置于行程腔612;其中,阀杆62与补偿插板63连接,用于驱动补偿插板63上下移动,以控制过流通道开口的大小。补偿插板63在固定插板64中心的行程腔612内上下移动,配合限流孔板613上下移动,调节限流孔板613孔径,既可以补偿磨蚀,又可以控制泄压速度。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补偿插板63设有过流孔631,过流孔631与过流通道的截面形状相同。阀杆62在驱动补偿插板63上下移动时,通过发干驱动补偿插板63上下移动,使过流孔631和过流通道产生错位来调节限流孔板613实际开口的大小或孔径,既可以补偿磨蚀,又可以控制泄压速度。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排焦管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满足:30°≤α≤60°,一方面可以减少半焦在排焦管道的磨蚀,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下游设备的高度,如可以降低过滤器5的高度。
优选的,排焦管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45°,可以减少半焦在排焦管道的磨蚀,另一方面可以降低下游设备的高度,还可以减少半焦在排焦管道的阻力,利于排焦。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锁斗4设有用于检测锁斗4内料位的锁斗低料位检测机构,排焦管道为耐磨内衬管道,防止泄压时半焦磨蚀。排焦管道位于锁斗4的一端设置于锁斗低料位检测机构的下方,排焦管道位于过滤器5的一端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平部和弯曲部,水平部自过滤器5进料口向过滤器5的中心延伸,弯曲部自过滤器5的中心向下弯曲,使锁斗4上行排焦管道在锁斗4侧沿着中心伸入到锁斗4底部的低料位以下,利于锁斗4内的半焦全部带出,在过滤器5侧水平伸入到设备中心后弯曲向下,利于半焦的惯性分离。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过滤器5的容积为锁斗4容积的2倍。
过滤器5内设有冷却器,使过滤器5和冷却器一体化,将泄压、过滤和冷却功能合并,常压设备加工难度低,也节约了过滤器5和冷却器之间的管道阀门,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过滤器5在锁斗4的侧面布置,不影响气化框架的整体高度设计。泄压过滤冷却器有效容积优选是锁斗4容积的2倍,提高了泄压缓冲空间,并可以容纳锁斗4的全部半焦,避免半焦堆满过滤器5后造成滤芯压差过大而损坏,同时过滤器5设有料位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料位信息并将检测到的料位信息传递给控制器,保持过滤器5内的冷却器有半焦覆盖,料位低于过滤器5的低料位后停止外排,保证半焦的连续冷却。
如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气化炉3内的半焦冷却后,半焦依靠重力下料至锁斗4;半焦在锁斗4底部局部流化后,进入输送管道,锁斗4内的半焦依靠重力流动下落到底部以补充空间,锁斗4内的半焦连续自下而上沿输送管道发料至下游过滤器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排焦方法通过快速泄压,短时间内将半焦随泄压气体带入到过滤器5,锁斗4不必全部泄压,减少了锁斗泄至常压的时间,省去了单独排焦步骤,同时也减少了充压时间,优化了排焦时序。另外,通过泄压瞬时大流量将半焦带出,减少泄压时间和充压时间,避免造成气化炉3半焦大量堆积。
作为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
粉煤1在气化炉3与高温高压氢气2反应产生半焦,大部分半焦通过气化炉3底部排出。气化炉3内的低料位检测机构检测到半焦位于底料位的信息后,或,锁斗内的锁斗高料位检测机构检测到半焦位于高料位的信息后,锁斗4与气化炉3断开,气化炉3停止下料;打开泄压机构6,锁斗4内半焦通过伸入锁斗4内的输送管道带出;
锁斗4泄压至一定压力,锁斗4内的锁斗低料位检测机构检测到半焦位于底料位的信息后,关闭泄压机构6,停止泄压;锁斗4从停止泄压时的压力充压至与气化炉3压力一致,将锁斗4与气化炉3贯通,气化炉3内的半焦依靠重力下料至锁斗4直至气化炉3内的高料位检测机构检测到半焦的高料位信息后锁斗4与气化炉3断开,气化炉3停止下料;循环操作以上步骤。
其中,半焦在锁斗4底部局部流化后,进入半焦上行输送管道。锁斗4上方的半焦依靠重力流动下落到底部来补充空间,继续流化进入半焦上行输送管道,半焦连续自下而上沿着上行输送管道发料至下游过滤器5。半焦输送完毕后,锁斗4低料位触发,停止锁斗4泄压,锁斗4压力不必泄压至常压,缩短了泄压时间。锁斗4停止泄压后,锁斗4可以在一定压力的基础上及时充压来继续接料,缩短了充压时间,排焦的时序大幅缩短,保证了气化炉3排焦的连续性。利用锁斗4的高压,通过泄压机构6对流速的控制,实现锁斗4部分降压来完成半焦的上行输送,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作为本实施例所述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根据半焦的临界流化速度确定锁斗4泄压时的半焦界面速度;由锁斗4的直筒段截面积和锁斗4泄压时的界面速度来计算锁斗4的泄压流量,根据泄压流量计算阀体61内过流通道的截面积。
优选的,锁斗4泄压时的半焦界面速度为半焦的临界流化速度的2倍。
具体地,当半焦依靠重力下料至锁斗4,锁斗4高料位触发后,停止收料。根据半焦的临界流化速度,确定锁斗泄压时的半焦界面速度,优选两倍的流化速度作为锁斗泄压时的界面速度,两倍流化速度利于半焦的流化,半焦在进入上行输送管道的周围形成流化态,更好的促进半焦在锁斗4内的流动和输送。由锁斗4的直筒段截面积和锁斗泄压时的界面速度来计算锁斗的泄压流量,再根据泄压流量计算过流通道和过流孔631的截面积,最后通过可调补偿插板63和补偿插板63上的过流孔631进一步调节节流面积或补偿因为半焦磨蚀带来的节流面积变化。
上行发料的锁斗4代替了常规的收集和锁斗系统,将过滤器5降为常压设备和冷却器一体化,加大泄压缓冲空间,控制泄压速度将半焦带出,不仅减少了排焦时序,降低了操作难度,保证了排焦的连续性和系统的稳定性,还降低了框架的整体高度,节约了投资成本;另外优选限流控制器来控制泄压流速,实现了金属补偿插板63实时补偿和半焦带出的有效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排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化炉(3)、锁斗(4)和过滤器(5);
所述锁斗(4)与所述气化炉(3)连通,用于将所述气化炉(3)产生的半焦进行收集和发料;
所述锁斗(4)的顶部设有锁斗出料口,所述过滤器(5)设有过滤器(5)进料口,所述锁斗出料口与所述过滤器(5)进料口通过排焦管道连通;
沿从所述锁斗出料口到所述过滤器(5)进料口的方向,所述排焦管道向上倾斜,所述排焦管道设有泄压机构(6),所述泄压机构(6)用于打开所述排焦管道以使所述半焦通过所述锁斗(4)与所述过滤器(5)内的压差沿所述排焦管道向上发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机构(6)包括用于调节所述半焦流速的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阀体(61)和设置于所述阀体(61)的调节件,所述阀体(61)内设有过流通道,所述调节件用于调节所述过流通道开口的大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件包括阀杆(62)和补偿插板(63),所述阀体(61)设有行程腔(612),所述补偿插板(63)设置于所述行程腔(612);
其中,所述阀杆(62)与所述补偿插板(6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补偿插板(63)上下移动,以控制所述过流通道开口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插板(63)设有过流孔(631),所述过流孔(631)与所述过流通道的截面形状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焦管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满足:30°≤α≤60°;
优选的,所述排焦管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为4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斗(4)设有用于检测所述锁斗(4)内料位的锁斗低料位检测机构,所述排焦管道位于所述锁斗(4)的一端设置于所述锁斗低料位检测机构的下方;
所述排焦管道位于所述过滤器(5)的一端包括相互连通的水平部和弯曲部,所述水平部自所述过滤器(5)进料口向所述过滤器(5)的中心延伸,所述弯曲部自所述过滤器(5)的中心向下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5)的容积为所述锁斗(4)容积的2倍。
8.一种排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气化炉(3)内的半焦冷却后,所述半焦依靠重力下料至锁斗(4);
所述半焦在所述锁斗(4)底部局部流化后,进入输送管道,所述锁斗(4)内的半焦依靠重力流动下落到底部到以补充空间,所述锁斗(4)内的半焦连续自下而上沿所述输送管道发料至下游过滤器(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炉(3)内的低料位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半焦位于底料位的信息后,或,所述锁斗内的锁斗高料位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半焦位于高料位的信息后,所述锁斗(4)与所述气化炉(3)断开,所述气化炉(3)停止下料;
打开泄压机构(6),所述锁斗(4)内半焦通过伸入锁斗(4)内的输送管道带出,所述锁斗(4)泄压至一定压力,所述锁斗(4)内的锁斗低料位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半焦位于底料位的信息后,关闭所述泄压机构(6),停止泄压;
所述锁斗(4)从停止泄压时的压力充压至与所述气化炉(3)压力一直,将所述锁斗(4)与所述气化炉(3)贯通,所述气化炉(3)内的半焦依靠重力下料至所述锁斗(4)直至所述气化炉(3)内的高料位检测机构检测到所述半焦的高料位信息后所述锁斗(4)与所述气化炉(3)断开,所述气化炉(3)停止下料;
循环操作以上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焦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半焦的临界流化速度,确定所述锁斗(4)泄压时的半焦界面速度;
由所述锁斗(4)的直筒段截面积和所述锁斗(4)泄压时的界面速度来计算所述锁斗(4)的泄压流量,根据所述泄压流量计算阀体(61)内过流通道的截面积;
优选的,所述锁斗(4)泄压时的半焦界面速度为所述半焦的临界流化速度的2倍。
CN202111356758.5A 2021-11-16 2021-11-16 排焦系统及排焦方法 Active CN114106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6758.5A CN114106884B (zh) 2021-11-16 2021-11-16 排焦系统及排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6758.5A CN114106884B (zh) 2021-11-16 2021-11-16 排焦系统及排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6884A true CN114106884A (zh) 2022-03-01
CN114106884B CN114106884B (zh) 2022-08-30

Family

ID=80395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6758.5A Active CN114106884B (zh) 2021-11-16 2021-11-16 排焦系统及排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106884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0362Y (zh) * 2003-11-20 2005-01-12 西北化工研究院 气流床反应器排灰装置
JP2013112734A (ja) * 2011-11-28 2013-06-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スラグ排出システム
CN204529738U (zh) * 2015-03-06 2015-08-05 中美新能源技术研发(山西)有限公司 一种半焦干法冷却装置
CN206109326U (zh) * 2016-07-25 2017-04-19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系统
CN206706035U (zh) * 2017-04-27 2017-12-05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中高压流化床气化炉干湿法结合排渣装置
CN206814712U (zh) * 2017-05-31 2017-12-29 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强制返料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
CN108679602A (zh) * 2018-05-18 2018-10-19 东南大学 增压流化床二次风协同进料装置及方法
CN110699095A (zh) * 2019-09-23 2020-01-17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温高压半焦降温降压方法
CN210214114U (zh) * 2019-06-14 2020-03-31 安徽耐力德气力输送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稳压的气力输送系统
CN212025275U (zh) * 2020-03-19 2020-11-27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半焦锁斗过滤泄压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70362Y (zh) * 2003-11-20 2005-01-12 西北化工研究院 气流床反应器排灰装置
JP2013112734A (ja) * 2011-11-28 2013-06-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スラグ排出システム
CN204529738U (zh) * 2015-03-06 2015-08-05 中美新能源技术研发(山西)有限公司 一种半焦干法冷却装置
CN206109326U (zh) * 2016-07-25 2017-04-19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一种循环流化床气化系统
CN206706035U (zh) * 2017-04-27 2017-12-05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中高压流化床气化炉干湿法结合排渣装置
CN206814712U (zh) * 2017-05-31 2017-12-29 安徽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强制返料循环流化床气化装置
CN108679602A (zh) * 2018-05-18 2018-10-19 东南大学 增压流化床二次风协同进料装置及方法
CN210214114U (zh) * 2019-06-14 2020-03-31 安徽耐力德气力输送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稳压的气力输送系统
CN110699095A (zh) * 2019-09-23 2020-01-17 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温高压半焦降温降压方法
CN212025275U (zh) * 2020-03-19 2020-11-27 新能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半焦锁斗过滤泄压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06884B (zh) 2022-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8550C (zh) 一种干煤粉加压气化方法
JP4769873B2 (ja) 粉鉄鉱石の装入及び排出を改善した溶鉄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溶鉄製造装置
AU667562B2 (en) Process for gas pressure regulation in the retort of a coke oven
EP2032899B1 (en) Cooling system for dry extraction of heavy bottom ash for furnaces during the storing step at the hopper
US822593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viding a stream of solids
CN114106884B (zh) 排焦系统及排焦方法
CN207142299U (zh) 一种物料输送系统
CN107539788B (zh) 一种物料输送系统及方法
US754089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ripping toxigas from a powder
CN103215080B (zh) 一种针对高温高压灰颗粒的排灰装置及其排灰方法
EP3250662B1 (en) Standpipe-fluid bed hybrid system for char collection, transport, and flow control
KR20070029950A (ko) 분환원철 함유 괴성체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용철제조장치
CN211570544U (zh) 半焦冷却输送系统
RU221841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нарушения кипящего слоя,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ое для восстановительного реактора с кипящим слоем
UA73768C2 (en) A method and a mechanism for melting metal
CN104673393B (zh) 一种煤气化系统、煤气化方法及固体激冷器
CN208166945U (zh) 循环流化床定量排渣系统
RU2001118469A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редотвращения нарушения кипящего слоя, предназначенное для восстановительного реактора с кипящим слоем
KR20110018183A (ko) 환원철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용철 제조 장치 및 방법
RU2409612C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синтез-газа и установка газификации
KR20110033996A (ko) 연속적인 고체 배출을 갖는 가스화 장치
CN203269881U (zh) 一种针对高温高压灰颗粒的排灰装置
CN208308797U (zh) 固态物料分离装置及气化炉
KR100332927B1 (ko) 유동환원로의 백업가스 공급장치
RU88018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роизводства синтез-газа и установка газификаци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