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9274A - 颈部按摩仪 - Google Patents

颈部按摩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9274A
CN114099274A CN202111405534.9A CN202111405534A CN114099274A CN 114099274 A CN114099274 A CN 114099274A CN 202111405534 A CN202111405534 A CN 202111405534A CN 114099274 A CN114099274 A CN 1140992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space
neck
pillow body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0553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丹
李文飞
卢锦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o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o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o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oyu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40553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992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992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92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7/00Devices for suction-kneading massage; Devices for massaging the skin by rubbing or brush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H7/007Knea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14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cool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02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heated or cooled
    • A61H2201/0221Mechanism for heating or cooling
    • A61H2201/025Mechanism for heating or cooling by direct air flow on the patient's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4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neck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颈部按摩仪,包括枕体、按摩件以及风力发生结构;其中,枕体上设有按摩空间,按摩空间设置成用于围绕使用者的脖颈部;枕体内设有导风腔室,枕体设有多个通风口,多个通风口均与导风腔室相贯通,至少部分通风口延伸到按摩空间;按摩件设置在枕体,且按摩件的按摩发生部延伸到按摩空间内;风力发生结构设置在导风腔室,以在风力发生结构工作时,所产生的气流吹送到导风腔室内。气流从导风腔室内通过通风口吹送到按摩空间内,加速了按摩空间与外界空间的气流的流动,即风力发生结构所产生的气流吹送到使用者的脖颈处,为使用者的脖颈提供了干爽清凉的环境,提高了产品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颈部按摩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颈部按摩仪。
背景技术
按摩颈枕是一种常见的保健按摩产品,主要是针对人体的脖颈部位进行按摩刺激。现有的主流按摩颈枕大多采用富有柔韧弹性的保温材质制成,使用时围绕在使用者的脖颈上,长时间使用或者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下,使用者的脖颈部会因空气不流通而产生闷热感,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湿疹、痱子等皮肤问题,可见现有的按摩颈枕存在着易产生闷热感的缺点,降低了产品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颈部按摩仪,其包括:枕体、按摩件以及风力发生结构;其中,枕体上设有按摩空间,按摩空间设置成用于围绕使用者的脖颈部;枕体内设有导风腔室,枕体设有多个通风口,多个通风口均与导风腔室相贯通,至少部分通风口延伸到按摩空间;按摩件设置在枕体,且按摩件的按摩发生部延伸到按摩空间内;风力发生结构设置在导风腔室,以在风力发生结构工作时,所产生的气流吹送到导风腔室内。
这样,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本发明的枕体佩戴在脖颈上,使用者的脖颈嵌入到按摩空间内,然后使用者开启按摩件,延伸到按摩空间内的按摩发生部产生按摩效果,以对使用者的脖颈进行按摩;当使用者所处的使用环境温度较高,感觉到脖颈处产生闷热感时,开启风力发生结构,风力发生结构所产生的气流吹送到导风腔室内,由于至少部分通风口延伸到按摩空间,那么气流从导风腔室内通过通风口吹送到按摩空间内,加速了按摩空间与外界空间的气流的流动,即风力发生结构所产生的气流吹送到使用者的脖颈处,为使用者的脖颈提供了干爽清凉的环境,提高了产品的舒适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枕体设置成弧形,以形成呈弧形状的按摩空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多个通风口均设置在枕体朝向按摩空间的侧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风力发生结构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第一风扇设置在导风腔室的第一末端,第二风扇设置在导风腔室的第二末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摩件设置在枕体的中间位置,且按摩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在导风腔室,按摩件的按摩发生部延伸到按摩空间的中间区域。
这样,使用者开启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后,第一风扇产生第一方向气流,第二风扇产生第二方向气流,第一方向气流与第二方向气流相向对吹,并汇集在位于中间位置的按摩件,以对按摩件进行降温散热。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摩件包括第一按摩单元和第二按摩单元,其中第一按摩单元设有第一按摩头,第二按摩单元设有第二按摩头,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组成按摩发生部。
这样,第一按摩单元和第二按摩单元可以产生覆盖范围更广的按摩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按摩空间的中间区域上设有用于与使用者的颈椎对齐的颈椎按摩区域;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分别设置在颈椎按摩区域的两侧。
这样,当使用者佩戴好本发明后,使用者脖颈的脊椎部是与按摩空间的颈椎按摩区域对齐的,而分别设置在颈椎按摩区域两侧的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分别可以分别对使用者脊椎的两侧肌肉组织进行按摩,起到缓解脊椎的两侧肌肉组织疲劳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按摩单元设置成用于驱动第一按摩头围绕第一虚拟转轴转动,第一按摩头设有第一偏心按摩部和多个第一按摩凸起,多个第一按摩凸起围绕第一虚拟转轴圆形阵列排布,第一偏心按摩部相对于第一按摩凸起远离第一虚拟转轴设置,以使得第一偏心按摩部的转动轨迹能够进入颈椎按摩区域。
这样,第一按摩单元工作时,驱动多个第一按摩凸起围绕第一虚拟转轴转动,以对使用者脊椎的两侧肌肉组织进行按摩;由于第一偏心按摩部相对于第一按摩凸起远离第一虚拟转轴设置,使得第一偏心按摩部能够转动到颈椎按摩区域,进而使得第一偏心按摩部能够对使用者的颈椎进行按压按摩,这样,第一按摩单元驱动第一按摩头围在一个转动周期内,既可以对使用者脊椎的两侧肌肉组织进行按摩,又可以对使用者的颈椎进行按压按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按摩单元设置成用于驱动第二按摩头围绕第二虚拟转轴转动,第二按摩头设有第二偏心按摩部和多个第二按摩凸起,多个第二按摩凸起围绕第二虚拟转轴圆形阵列排布,第二偏心按摩部相对于第二按摩凸起远离第二虚拟转轴设置,以使得第二偏心按摩部的转动轨迹能够进入颈椎按摩区域。
这样,第二按摩单元工作时,驱动多个第二按摩凸起围绕第二虚拟转轴转动,以对使用者脊椎的两侧肌肉组织进行按摩;由于第二偏心按摩部相对于第二按摩凸起远离第二虚拟转轴设置,使得第二偏心按摩部能够转动到颈椎按摩区域,进而使得第二偏心按摩部能够对使用者的颈椎进行按压按摩,这样,第二按摩单元驱动第二按摩头围在一个转动周期内,既可以对使用者脊椎的两侧肌肉组织进行按摩,又可以对使用者的颈椎进行按压按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枕体还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一端延伸到枕体外部,进风口的另一端延伸到风力发生结构的入风端。
这样,风力发生结构工作时,通过进风口将外部新鲜空气吸入后,再吹送出去,提升了产品的凉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颈部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颈部按摩仪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按摩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第一偏心按摩部和第二偏心按摩部转动到颈椎按摩区域后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颈部按摩仪的俯视图;
图6为图5沿A-A的剖视图;
图7为图5所示颈部按摩仪的右视图;
图8为图7沿B-B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方式的颈部按摩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颈部按摩仪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枕体;2、导风腔室;11、第一夹持部;12、第二夹持部;13、中间部;14、通风口;3、按摩件;31、第一按摩单元;311、第一按摩头;3111、第一按摩凸起;3112、第一偏心按摩部;32、第二按摩单元;321、第二按摩头;3211、第二按摩凸起;、3212第二偏心按摩部;33、按摩发生部;41、第一风扇;42、第二风扇;5、按摩空间;6、颈椎按摩区域;7、第一方向气流;8、第二方向气流;9、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图1~8示意性地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颈部按摩仪。
如图1~8所示,颈部按摩仪包括:枕体、按摩件以及风力发生结构;其中,枕体上设有按摩空间,枕体设有多个通风口,多个通风口均与导风腔室相贯通,至少部分通风口延伸到按摩空间;按摩件设置在枕体,且按摩件的按摩发生部延伸到按摩空间内;风力发生结构设置在导风腔室,以在风力发生结构工作时,所产生的气流吹送到导风腔室内。
这样,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本发明的枕体佩戴在脖颈上,使用者的脖颈嵌入到按摩空间内,然后使用者开启按摩件,延伸到按摩空间内的按摩发生部产生按摩效果(例如震动按摩效果、热敷按摩效果等),以对使用者的脖颈进行按摩;当使用者所处的使用环境温度较高,感觉到脖颈处产生闷热感时,开启风力发生结构,风力发生结构所产生的气流吹送到导风腔室内,由于至少部分通风口延伸到按摩空间,那么气流从导风腔室内通过通风口吹送到按摩空间内,加速了按摩空间与外界空间的气流的流动,即风力发生结构所产生的气流吹送到使用者的脖颈处,为使用者的脖颈提供了干爽清凉的环境,提高了产品的舒适度。
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多个通风口均设置在枕体朝向按摩空间的侧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部分通风口设置在枕体朝向按摩空间的侧上,另外一部分通风口设置在枕体的其他部位上。
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按摩件设置在导风腔室内,这样,按摩件工作时所产生的废热散发到导风腔室内,然后再由风力发生结构所产生的气流带走,起到散热的效果,减缓了按摩件工作时产生的废热对使用者的干扰,提高了产品的舒适程度。
在本实施例中,枕体包括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以及中间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设置在中间部的两端,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以及中间部共同围合形成按摩空间,详细地,枕体由记忆棉材料制成。这样,使用者在佩戴使用本发明时,使用者的脖颈的左侧、右侧以及后颈侧被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以及中间部围绕,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夹持使用者的脖颈的左侧和右侧,使得本发明更加稳定地佩戴在使用者脖颈上。
详细地,枕体设置成弧形,以形成呈弧形状的按摩空间。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以及中间部均设置成弧形,以共同围合形成呈弧形状的按摩空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按摩空间的具体形状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宜性调整。这样,通过将按摩空间设置为弧形状,使得按摩空间更加贴合使用者脖颈的外形,增加了佩戴舒适感。
导风腔室由第一夹持部,经过中间部延伸到第二夹持部,且多个通风口均匀地沿着导风腔室排布。这样,由于使用者在佩戴本发明时,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以及中间部依次围绕在使用者的脖颈的外周,通过将导风腔室设置成由第一夹持部,经过中间部延伸到第二夹持部,那么使得与导风腔室相贯通设置的多个通风口尽可能多地覆盖使用者的脖颈,提高了散热功效。
如图8所示,风力发生结构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第一风扇设置在导风腔室的第一末端,第二风扇设置在导风腔室的第二末端。这样,使用者开启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后,第一风扇产生第一方向气流,第二风扇产生第二方向气流,第一方向气流与第二方向气流相向对吹,并汇集在位于中间位置的按摩件,以对按摩件进行降温散热。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风扇设置在导风腔室的位于第一夹持部的空间,第二风扇设置在导风腔室的位于第二夹持部的空间。这样,通过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对应设置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使用者开启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后,第一风扇产生第一方向气流,第二风扇产生第二方向气流,第一方向气流与第二方向气流相向对吹,并汇集在位于中间位置的按摩件,以对按摩件进行降温散热,并且第一方向气流与第二方向气流分别向按摩空间吹送的气流,从而产生换气降温效果。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部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一圆弧过渡部,第二夹持部的自由端上设有第二圆弧过渡部,第一圆弧过渡部与第二圆弧过渡部相对设置,第一圆弧过渡部与第二圆弧过渡部间隔设置,并形成佩戴引导空间。这样,使用者在佩戴本发明时,将脖颈部插入第一圆弧过渡部与第二圆弧过渡部之间的佩戴引导空间内,脖颈部在第一圆弧过渡部与第二圆弧过渡部的引导下,逐渐将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撑开,并最终进入到按摩空间内。
在本实施例中,按摩件设置在枕体的中间位置,按摩件的按摩发生部延伸到按摩空间的中间区域。这样,使用者在使用本发明时,按摩件的按摩发生部对使用者的脖颈中间区域进行按摩。
在本实施例中,按摩件包括第一按摩单元和第二按摩单元,其中第一按摩单元设有第一按摩头,第二按摩单元设有第二按摩头,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组成按摩发生部。这样,第一按摩单元和第二按摩单元可以产生覆盖范围更广的按摩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按摩空间的中间区域上设有用于与使用者的颈椎对齐的颈椎按摩区域;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分别设置在颈椎按摩区域的两侧。这样,当使用者佩戴好本发明后,使用者脖颈的脊椎部是与按摩空间的颈椎按摩区域对齐的,而分别设置在颈椎按摩区域两侧的第一按摩头和第二按摩头分别可以分别对使用者脊椎的两侧肌肉组织进行按摩,起到缓解脊椎的两侧肌肉组织疲劳的功能。
如图2-4所示,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按摩单元设置成用于驱动第一按摩头围绕第一虚拟转轴转动,第一按摩头设有第一偏心按摩部和多个第一按摩凸起,多个第一按摩凸起围绕第一虚拟转轴圆形阵列排布,第一偏心按摩部相对于第一按摩凸起远离第一虚拟转轴设置,以使得第一偏心按摩部的转动轨迹能够进入颈椎按摩区域。这样,第一按摩单元工作时,驱动多个第一按摩凸起围绕第一虚拟转轴转动,以对使用者脊椎的两侧肌肉组织进行按摩;由于第一偏心按摩部相对于第一按摩凸起远离第一虚拟转轴设置,使得第一偏心按摩部能够转动到颈椎按摩区域,进而使得第一偏心按摩部能够对使用者的颈椎进行按压按摩,这样,第一按摩单元驱动第一按摩头围在一个转动周期内,既可以对使用者脊椎的两侧肌肉组织进行按摩,又可以对使用者的颈椎进行按压按摩。
进一步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按摩单元设置成用于驱动第二按摩头围绕第二虚拟转轴转动,第二按摩头设有第二偏心按摩部和多个第二按摩凸起,多个第二按摩凸起围绕第二虚拟转轴圆形阵列排布,第二偏心按摩部相对于第二按摩凸起远离第二虚拟转轴设置,以使得第二偏心按摩部的转动轨迹能够进入颈椎按摩区域。这样,第二按摩单元工作时,驱动多个第二按摩凸起围绕第二虚拟转轴转动,以对使用者脊椎的两侧肌肉组织进行按摩;由于第二偏心按摩部相对于第二按摩凸起远离第二虚拟转轴设置,使得第二偏心按摩部能够转动到颈椎按摩区域,进而使得第二偏心按摩部能够对使用者的颈椎进行按压按摩,这样,第二按摩单元驱动第二按摩头围在一个转动周期内,既可以对使用者脊椎的两侧肌肉组织进行按摩,又可以对使用者的颈椎进行按压按摩。
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按摩单元包括第一驱动电机、第一减速箱以及第一按摩头,第一驱动电机与第一减速箱传动设置,第一减速箱与第一按摩头传动设置,以在第一驱动电机工作时,通过第一减速箱的减速传动后,驱动第一按摩头转动。
更加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按摩头包括第一基盘、第一中心轴以及多个第一按摩凸起,第一基盘设置在第一中心轴上,第一中心轴与第一减速箱联动设置,多个第一按摩凸起围绕第一中心轴圆形阵列排布在第一基盘上。第一中心轴与第一虚拟转轴同轴设置。
第二按摩单元包括第二驱动电机、第二减速箱以及第二按摩头,第二驱动电机与第二减速箱传动设置,第二减速箱与第二按摩头传动设置,以在第二驱动电机工作时,通过第二减速箱的减速传动后,驱动第二按摩头转动。更加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按摩头包括第二基盘、第二中心轴以及多个第二按摩凸起,第二基盘设置在第二中心轴上,第二中心轴与第二减速箱联动设置,多个第二按摩凸起围绕第二中心轴圆形阵列排布在第二基盘上。第二中心轴与第二虚拟转轴同轴设置。
详细地,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包括枕套(图中未示出),枕体、按摩件以及风力发生结构均设置在枕套内,枕套嵌套在枕体上;枕套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以使得按摩件产生的按摩动作能够通过枕套传导;枕套采用网面材料制成,以使得风力发生结构产生的气流能够透过枕套。这样,通过在本发明上套设枕套,避免外界灰尘杂质进入到本发明内部,不易损坏内部结构,当需要清洗时可以脱下枕套进行清洗即可,此外由于枕套采用柔性材料制成,使得按摩件产生的按摩动作能够通过枕套传导给使用者的脖颈;枕套采用网面材料制成,以使得风力发生结构产生的气流能够透过枕套吹送给使用者的脖颈,具有方便又卫生的特点。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如图9和图10所示,枕体还设有进风口,进风口的一端延伸到枕体外部,进风口的另一端延伸到风力发生结构的入风端。这样,风力发生结构工作时,通过进风口将外部新鲜空气吸入后,再吹送出去,提升了产品的凉爽效果。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枕体、按摩件以及风力发生结构;
其中,所述枕体上设有按摩空间,所述按摩空间设置成用于围绕使用者的脖颈部;
所述枕体内设有导风腔室,所述枕体设有多个通风口,多个所述通风口均与所述导风腔室相贯通,至少部分所述通风口延伸到所述按摩空间;
所述按摩件设置在所述枕体,且所述按摩件的按摩发生部延伸到所述按摩空间内;
所述风力发生结构设置在所述导风腔室,以在所述风力发生结构工作时,所产生的气流吹送到所述导风腔室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设置成弧形,以形成呈弧形状的所述按摩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风口均设置在所述枕体朝向所述按摩空间的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力发生结构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设置在所述导风腔室的第一末端,所述第二风扇设置在所述导风腔室的第二末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件设置在所述枕体的中间位置,且所述按摩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在所述导风腔室,所述按摩件的按摩发生部延伸到所述按摩空间的中间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件包括第一按摩单元和第二按摩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按摩单元设有第一按摩头,所述第二按摩单元设有第二按摩头,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组成所述按摩发生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空间的中间区域上设有用于与使用者的颈椎对齐的颈椎按摩区域;
所述第一按摩头和所述第二按摩头分别设置在所述颈椎按摩区域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摩单元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按摩头围绕第一虚拟转轴转动,所述第一按摩头设有第一偏心按摩部和多个第一按摩凸起,多个所述第一按摩凸起围绕所述第一虚拟转轴圆形阵列排布,所述第一偏心按摩部相对于所述第一按摩凸起远离所述第一虚拟转轴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偏心按摩部的转动轨迹能够进入所述颈椎按摩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摩单元设置成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按摩头围绕第二虚拟转轴转动,所述第二按摩头设有第二偏心按摩部和多个第二按摩凸起,多个所述第二按摩凸起围绕所述第二虚拟转轴圆形阵列排布,所述第二偏心按摩部相对于所述第二按摩凸起远离所述第二虚拟转轴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二偏心按摩部的转动轨迹能够进入所述颈椎按摩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部按摩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枕体还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一端延伸到所述枕体外部,所述进风口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风力发生结构的入风端。
CN202111405534.9A 2021-11-24 2021-11-24 颈部按摩仪 Pending CN1140992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5534.9A CN114099274A (zh) 2021-11-24 2021-11-24 颈部按摩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05534.9A CN114099274A (zh) 2021-11-24 2021-11-24 颈部按摩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9274A true CN114099274A (zh) 2022-03-01

Family

ID=80372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05534.9A Pending CN114099274A (zh) 2021-11-24 2021-11-24 颈部按摩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992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0662A (zh) * 2022-04-29 2022-07-15 佛山市贵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多功能车载护颈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50662A (zh) * 2022-04-29 2022-07-15 佛山市贵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多功能车载护颈枕
CN114750662B (zh) * 2022-04-29 2024-02-27 佛山市贵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多功能车载护颈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765316A (en) Scalp stimulator
US7815583B2 (en) Body part treatment device with air diverter
CN114099274A (zh) 颈部按摩仪
CN211067281U (zh) 一种甲状腺术后颈部护理装置
CN216985631U (zh) 颈部按摩仪
CN208659855U (zh) 辅助运动员释放心理压力的按摩装置
KR20180033617A (ko) 목마사지기
CN216985655U (zh) 按摩枕
CN209092086U (zh) 美容刷
CN208582700U (zh) 一种便携式拍打祛痰仪
CN114306006B (zh) 一种利用相变材料调整按摩力度的充气式按摩头枕
CN205964428U (zh) 胸部理疗仪
CN216985654U (zh) 颈枕结构
CN217660714U (zh) 一种多功能深层穴位按摩器
CN208926986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u型旅行枕
CN219127339U (zh) 一种护理用按摩器
CN213464610U (zh) 一种多功能二合一护颈椎枕
CN215022244U (zh) 一种艾灸盒
CN213822022U (zh) 一种新型中医眼科理疗仪
CN218605809U (zh) 一种舒适型办公按摩坐垫
CN213346695U (zh) 一种单电机的多功能按摩装置
CN219001062U (zh) 按摩结构
CN216365893U (zh) 石墨烯发热颈枕枕芯及石墨烯发热颈枕
KR20200000933U (ko) 지압기
CN213218964U (zh) 一种妇产科护理用腰部按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