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8886B - 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8886B
CN114098886B CN202111351238.5A CN202111351238A CN114098886B CN 114098886 B CN114098886 B CN 114098886B CN 202111351238 A CN202111351238 A CN 202111351238A CN 114098886 B CN114098886 B CN 1140988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ring
bandage
circular ring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123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98886A (zh
Inventor
郭宝锋
张灵
任辉
刘逸然
贾胜男
史书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35123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988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98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88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988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88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32Tourniquets
    • A61B17/1322Tourniquets comprising a flexible encircling memb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5/00Auxiliary appliances for wound dressings; Dispensing containers for dressings or bandages
    • A61F15/005Bandage applica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5/00Auxiliary appliances for wound dressings; Dispensing containers for dressings or bandages
    • A61F15/006Bandage 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5/00Devices for applying media, e.g. remedies, on the human body
    • A61M35/10Wearable devices, e.g. garments, glasses or mas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架和电机架,四个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壳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转槽并通过转槽分别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第一圆环上固定连接有空心圆台,电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的输出轴,输出轴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太阳齿轮,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的相对面上进开设有转槽并通过定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转动轴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与太阳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行星齿轮啮合的齿圈。本发明通过整体结构的配合,达到了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自动进行消毒、包扎、涂药、初步固定的效果。

Description

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病人腋窝进行手术后,需要对手术部位进行包扎固定,从而促进手术部位愈合。
目前,大部分腋臭术后的腋窝在包扎时,都是医护人员进行包扎,浪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而且对医护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所以我们需要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具备无需医护人员包扎且包扎质量高的优点,解决了费时费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架和电机架,四个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均开设有转槽并通过转槽分别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所述第一圆环上固定连接有空心圆台,所述第二圆环上设有用于人工触碰按压的驱动机构,所述电机架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太阳齿轮,所述第一圆环和第二圆环的相对面上进开设有转槽并通过定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与太阳齿轮啮合的行星齿轮,所述壳体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行星齿轮啮合的齿圈,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用于为术后患者包扎的包扎机构。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二圆环远离壳体一端上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远离第二圆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术后患者触碰按压的气囊,所述连接架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气囊内的F形板,所述F形板上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限位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靠近连接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板,所述滑动杆远离抵板的一端与气囊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滑动杆弧形轮廓上的挡板和滑动架,所述滑动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挡板和滑动架固定连接,所述F形板上开设有滑动槽并通过滑动槽滑动限位滑动连接有抵块,所述抵块与滑动架相抵,所述滑动槽内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抵块和滑动槽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电机电性连接的压敏开关。
优选的,所述包扎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转动轴上的卡块,所述转动轴的弧形轮廓上轴向滑动连接有用于缠绕绷带的绷带筒,所述绷带筒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并通过卡槽与卡块卡合,所述绷带筒远离行星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杆,所述转动轴上套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行星齿轮和绷带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包扎机构还包括有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一圆环靠近绷带筒一端上的套环,所述第一圆环靠近绷带筒的一端上拆卸连接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二顶杆远离第一圆环的一端与套环相抵,所述套环远离第二顶杆的一端与第一顶杆相抵。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环上设有用于给术后患者消毒的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有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一圆环靠近绷带筒一端上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靠近空心圆台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给患者消毒的消毒棉,所述支撑块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支撑块的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圆环上设有用于为绷带涂抹药液的涂抹机构,所述涂抹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圆环靠近绷带筒一端上的活塞筒,所述活塞筒的内壁上轴向滑动连接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上固定连接有贯穿活塞筒的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远离密封塞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绷带筒相抵,所述活塞筒内放置有第四弹簧,所述第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塞筒和密封塞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涂抹机构还包括有进药管和输药管,所述活塞筒通过进药管与外界输药机构连通,所述第一圆环靠近绷带筒的一端开设有转槽并通过转槽轴向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为绷带涂抹药液的医用棉,所述活塞筒通过输药管与医用棉固定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上设有为术后患者初步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楔杆和第二楔杆,所述连接架上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与第一楔杆和第二楔杆限位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楔杆和第二楔杆远离连接架的一端均与空心圆台贴合,所述空心圆台上套接有橡皮筋,所述橡皮筋与第一楔杆和第二楔杆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整体结构的配合,达到了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自动进行消毒、包扎、涂药、初步固定的效果。
2、本发明通过设置消毒机构,达到了为术后患者在包扎之前消毒,避免腋窝伤口受到细菌感染引发疾病的效果。
3、本发明通过设置包扎机构,达到了为术后患者快速包扎腋窝且提高包扎质量的效果。
4、本发明通过设置涂抹机构,达到了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加快了术后患者的痊愈时间的效果。
5、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机构,达到了对术后患者在包扎完成后,进行初步固定,避免在患者拿出手臂时,绷带发生脱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驱动机构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包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包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涂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涂抹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支撑架;12、第一圆环;13、第二圆环;14、空心圆台;15、橡皮筋;2、电机;21、电机架;22、太阳齿轮;3、行星齿轮;31、齿圈;32、套环;33、绷带筒;34、第三弹簧;35、第一顶杆;36、第二顶杆;37、卡块;38、转动轴;4、气囊;41、连接架;42、连接杆;43、支撑块;44、挡板;5、F形板;51、滑动杆;52、滑动架;53、第一弹簧;54、抵板;55、抵块;56、第二弹簧;57、压敏开关;58、滑动槽;6、活塞筒;61、活塞杆;62、连接板;63、密封塞;64、进药管;65、输药管;66、第四弹簧;7、转动杆;71、医用棉;8、第一楔杆;81、第二楔杆;82、绷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包括四个支撑架11和电机架21,四个支撑架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1,壳体1的两端均开设有转槽并通过转槽分别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圆环12和第二圆环13,第一圆环12上固定连接有空心圆台14,第二圆环13上设有用于人工触碰按压的驱动机构,电机架2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1的输出轴,输出轴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太阳齿轮22,第一圆环12和第二圆环13的相对面上进开设有转槽并通过定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8,转动轴38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与太阳齿轮22啮合的行星齿轮3,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行星齿轮3啮合的齿圈31,转动轴38上设有用于为术后患者包扎的包扎机构。
参阅图1、图2和图5,当电机2启动时,输出轴带动太阳齿轮22转动,由于行星齿轮3与太阳齿轮22啮合且行星齿轮3与齿圈31同时啮合,使得行星齿轮3在转动时,即以太阳齿轮22为圆心进行公转,同时以自身为圆心进行自转的效果。
进一步的,驱动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二圆环13远离壳体1一端上的连接架41,连接架41远离第二圆环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术后患者触碰按压的气囊4,连接架41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气囊4内的F形板5,F形板5上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限位滑动连接有滑动杆51,滑动杆51靠近连接架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板54,滑动杆51远离抵板54的一端与气囊4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驱动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滑动杆51弧形轮廓上的挡板44和滑动架52,滑动杆51上套接有第一弹簧53,第一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挡板44和滑动架52固定连接,F形板5上开设有滑动槽58并通过滑动槽58滑动限位滑动连接有抵块55,抵块55与滑动架52相抵,滑动槽58内放置有第二弹簧56,第二弹簧56的两端分别与抵块55和滑动槽58固定连接,滑动槽5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电机2电性连接的压敏开关57。
参阅图3和图4,术后患者将手臂伸直,与身体呈九十度,随后将手臂通过空心圆台14上空心的位置将手臂伸入,直至腋窝位于空心圆台14内,此时,术后患者的手触碰在气囊4上且对气囊4进行挤压。
进一步的,包扎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转动轴38上的卡块37,转动轴38的弧形轮廓上轴向滑动连接有用于缠绕绷带82的绷带筒33,绷带筒33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并通过卡槽与卡块37卡合,绷带筒33远离行星齿轮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杆35,转动轴38上套接有第三弹簧34,第三弹簧34的两端分别与行星齿轮3和绷带筒33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包扎机构还包括有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一圆环12靠近绷带筒33一端上的套环32,第一圆环12靠近绷带筒33的一端上拆卸连接有第二顶杆36,第二顶杆36远离第一圆环12的一端与套环32相抵,套环32远离第二顶杆36的一端与第一顶杆35相抵。
参阅图2、图5和图6,通过行星齿轮3进行自转,使得转动轴38转动,从而绷带筒33转动,且由于第一圆环12通过销轴铰接有套环32,且第二顶杆36与套环32相抵,使得套环32为倾斜状态,当绷带筒33带动第一顶杆35转动至靠近第二顶杆36的一端时,此时第一顶杆35带动绷带筒33在转动的同时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当绷带筒33带动第一顶杆35转动至远离第二顶杆36的一端时,由于第一顶杆35与套环32不接触,使得第三弹簧34的弹力得已释放,从而绷带筒33带动第一顶杆35在转动的同时向第一圆环12方向滑动,如此往复,使得绷带筒33在自转的同时又往复滑动,进而达到了为术后患者快速包扎腋窝且提高包扎质量的效果。
参阅图2、图5和图6,通过设置第二顶杆36与第一圆环12为拆卸连接,达到了可通过更换第二顶杆36来控制为术后患者包扎的范围。
进一步的,第一圆环12上设有用于给术后患者消毒的消毒机构,消毒机构包括有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一圆环12靠近绷带筒33一端上的支撑块43,支撑块43的靠近空心圆台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给患者消毒的消毒棉,支撑块43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2,连接杆42远离支撑块43的一端与挡板44固定连接。
参阅图3、图4,在术后患者刚与气囊4接触时,气囊4轻微形变,使得滑动杆51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使得挡板44带动连接杆42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从而支撑块43以销轴为圆心转动,进而使得支撑块43上的消毒棉在腋窝进行滑动,达到了在腋窝消毒的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圆环12上设有用于为绷带82涂抹药液的涂抹机构,涂抹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圆环12靠近绷带筒33一端上的活塞筒6,活塞筒6的内壁上轴向滑动连接有密封塞63,密封塞63上固定连接有贯穿活塞筒6的活塞杆61,活塞杆61远离密封塞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2,连接板62与绷带筒33相抵,活塞筒6内放置有第四弹簧66,第四弹簧66的两端分别与活塞筒6和密封塞63固定连接。
参阅图7和图8,在绷带筒33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时,连接板62同步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使得活塞杆61和密封塞63同时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在绷带筒33向第一圆环12方向滑动时,此时,连接板62与绷带筒33不接触,第四弹簧66的弹力得以释放,使得活塞杆61和密封塞63同时向第一圆环12方向滑动,进而使得活塞筒6内压力反复变化。
进一步的,涂抹机构还包括有进药管64和输药管65,活塞筒6通过进药管64与外界输药机构连通,第一圆环12靠近绷带筒33的一端开设有转槽并通过转槽轴向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转动杆7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为绷带82涂抹药液的医用棉71,活塞筒6通过输药管65与医用棉71固定连通。
参阅图7和图8,活塞杆61和密封塞63在活塞筒6内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时,在单向阀的配合下,产生负压,从而通过进药管64将外界输药机构的药物吸入活塞筒6内,在活塞杆61和密封塞63在活塞筒6内向第一圆环12方向滑动时,在单向阀的配合下,产生高压,从而使得活塞筒6内的气体通过输药管65送入医用棉71内,使得医用棉71上附着有药物,进而在绷带82为患者包扎时,在医用棉71上滑动,使得为术后患者包扎的绷带82上涂有药物,进而达到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加快了术后患者的痊愈时间。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更进一步的是,连接架41上设有为术后患者初步固定的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楔杆8和第二楔杆81,连接架41上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与第一楔杆8和第二楔杆81限位滑动连接,第一楔杆8和第二楔杆81远离连接架41的一端均与空心圆台14贴合,空心圆台14上套接有橡皮筋15,橡皮筋15与第一楔杆8和第二楔杆81贴合。
参阅图2和图9,当为术后患者包扎完成后,此时,滑动架52滑动至F形板5靠近第二圆环13的一端,使得第二弹簧56的弹力得以释放,从而带动抵块55向上滑动,进而使得压敏开关57关闭,电机2停止工作。
参阅图2和图9,在滑动架52滑动至F形板5靠近第二圆环13的一端时,此时抵板54与第一楔杆8和第二楔杆81相抵,使得第一楔杆8和第二楔杆81沿各自的斜面向相离方向滑动,从而第一楔杆8和第二楔杆81与空心圆台14不接触,使得空心圆台14上的橡皮筋15滑落至术后患者的腋窝附近,达到了对术后患者在包扎完成后,进行初步固定,避免在患者拿出手臂时,绷带82发生脱落。
工作原理:该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使用时,首先,术后患者将手臂伸直,与身体呈九十度,随后将手臂通过空心圆台14上空心的位置将手臂伸入,直至腋窝位于空心圆台14内,此时,术后患者的手触碰在气囊4上且对气囊4进行挤压,且此时医护人员或术后患者用另一只手将绷带筒33上的绷带82边缘拉至腋窝处且按压在腋窝附近的皮肤表面上。
在术后患者刚与气囊4接触时,气囊4轻微形变,使得滑动杆51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使得挡板44带动连接杆42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从而支撑块43以销轴为圆心转动,进而使得支撑块43上的消毒棉在腋窝进行滑动,达到了在腋窝消毒的效果。
随后在术后患者继续与气囊4的接触中,由于挡板44持续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使得第一弹簧53持续积攒弹力,在达到第一弹簧53的临界值时,第一弹簧53释放弹力,同时,滑动架52受弹力的影响,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使得抵块55向下滑动,与压敏开关57接触,从而电机2启动。
当电机2启动时,输出轴带动太阳齿轮22转动,由于行星齿轮3与太阳齿轮22啮合且行星齿轮3与齿圈31同时啮合,使得行星齿轮3在转动时,即以太阳齿轮22为圆心进行公转,同时以自身为圆心进行自转的效果。
通过行星齿轮3进行自转,使得转动轴38转动,从而绷带筒33转动,且由于第一圆环12通过销轴铰接有套环32,且第二顶杆36与套环32相抵,使得套环32为倾斜状态,当绷带筒33带动第一顶杆35转动至靠近第二顶杆36的一端时,此时第一顶杆35带动绷带筒33在转动的同时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当绷带筒33带动第一顶杆35转动至远离第二顶杆36的一端时,由于第一顶杆35与套环32不接触,使得第三弹簧34的弹力得已释放,从而绷带筒33带动第一顶杆35在转动的同时向第一圆环12方向滑动,如此往复,使得绷带筒33在自转的同时又往复滑动,进而达到了为术后患者快速包扎腋窝且提高包扎质量的效果。
通过设置第二顶杆36与第一圆环12为拆卸连接,达到了可通过更换第二顶杆36来控制为术后患者包扎的范围。
在绷带筒33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时,连接板62同步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使得活塞杆61和密封塞63同时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在绷带筒33向第一圆环12方向滑动时,此时,第四弹簧66的弹力得以释放,使得活塞杆61和密封塞63同时向第一圆环12方向滑动,进而使得活塞筒6内压力反复变化,详细说明如下:
在上文中,活塞杆61和密封塞63在活塞筒6内向第二圆环13方向滑动时,在单向阀的配合下,产生负压,从而通过进药管64将外界输药机构的药物吸入活塞筒6内,在活塞杆61和密封塞63在活塞筒6内向第一圆环12方向滑动时,在单向阀的配合下,产生高压,从而使得活塞筒6内的气体通过输药管65送入医用棉71内,使得医用棉71上附着有药物,进而在绷带82为患者包扎时,在医用棉71上滑动,使得为术后患者包扎的绷带82上涂有药物,进而达到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且加快了术后患者的痊愈时间。
输药机构为现为设备,可为利用阀门接入储药桶的管路等,所以未在图中显示,且同时不进行详细说明,在使用时,可根据需求安装符合的输药机构。
当为术后患者包扎完成后,此时,滑动架52滑动至F形板5靠近第二圆环13的一端,使得第二弹簧56的弹力得以释放,从而带动抵块55向上滑动,进而使得压敏开关57关闭,电机2停止工作。
在滑动架52滑动至F形板5靠近第二圆环13的一端时,此时抵板54与第一楔杆8和第二楔杆81相抵,使得第一楔杆8和第二楔杆81沿各自的斜面向相离方向滑动,从而第一楔杆8和第二楔杆81与空心圆台14不接触,使得空心圆台14上的橡皮筋15滑落至术后患者的腋窝附近,达到了对术后患者在包扎完成后,进行初步固定,避免在患者拿出手臂时,绷带82因未完全绑扎固定而会发生脱落的情况。
在术后患者完成初步固定拿出手臂后,医护人员将绷带83剪断,方便下一个术后患者的使用,并对其进行彻底固定,完成对术后患者的包扎。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包括电机架(21)和四个支撑架(11),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支撑架(1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两端均开设有转槽并通过转槽分别定轴转动连接有第一圆环(12)和第二圆环(13),所述第一圆环(12)上固定连接有空心圆台(14),所述第二圆环(13)上设有用于人工触碰按压的驱动机构,所述电机架(21)上固定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贯穿壳体(1)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太阳齿轮(22),所述第一圆环(12)和第二圆环(13)的相对面上开设有转槽并通过定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轴(38),所述转动轴(38)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与太阳齿轮(22)啮合的行星齿轮(3),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与行星齿轮(3)啮合的齿圈(31),所述转动轴(38)上设有用于为术后患者包扎的包扎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二圆环(13)远离壳体(1)一端上的连接架(41),所述连接架(41)远离第二圆环(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术后患者触碰按压的气囊(4),所述连接架(41)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气囊(4)内的F形板(5),所述F形板(5)上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限位滑动连接有滑动杆(51),所述滑动杆(51)靠近连接架(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板(54),所述滑动杆(51)远离抵板(54)的一端与气囊(4)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有固定连接在滑动杆(51)弧形轮廓上的挡板(44)和滑动架(52),所述滑动杆(51)上套接有第一弹簧(53),所述第一弹簧(53)的两端分别与挡板(44)和滑动架(52)固定连接,所述F形板(5)上开设有滑动槽(58)并通过滑动槽(58)限位滑动连接有抵块(55),所述抵块(55)与滑动架(52)相抵,所述滑动槽(58)内放置有第二弹簧(56),所述第二弹簧(56)的两端分别与抵块(55)和滑动槽(58)固定连接,所述滑动槽(5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电机(2)电性连接的压敏开关(57);
所述包扎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转动轴(38)上的卡块(37),所述转动轴(38)的弧形轮廓上轴向滑动连接有用于缠绕绷带(82)的绷带筒(33),所述绷带筒(33)的内壁上开设有卡槽并通过卡槽与卡块(37)卡合,所述绷带筒(33)远离行星齿轮(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杆(35),所述转动轴(38)上套接有第三弹簧(34),所述第三弹簧(34)的两端分别与行星齿轮(3)和绷带筒(3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扎机构还包括有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一圆环(12)靠近绷带筒(33)一端上的套环(32),所述第一圆环(12)靠近绷带筒(33)的一端上拆卸连接有第二顶杆(36),所述第二顶杆(36)远离第一圆环(12)的一端与套环(32)相抵,所述套环(32)远离第二顶杆(36)的一端与第一顶杆(35)相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12)上设有用于给术后患者消毒的消毒机构,所述消毒机构包括有通过销轴铰接在第一圆环(12)靠近绷带筒(33)一端上的支撑块(43),所述支撑块(43)的靠近空心圆台(1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给患者消毒的消毒棉,所述支撑块(43)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42)远离支撑块(43)的一端与挡板(44)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环(12)上设有用于为绷带(82)涂抹药液的涂抹机构,所述涂抹机构包括有固定连接在第一圆环(12)靠近绷带筒(33)一端上的活塞筒(6),所述活塞筒(6)的内壁上轴向滑动连接有密封塞(63),所述密封塞(63)上固定连接有贯穿活塞筒(6)的活塞杆(61),所述活塞杆(61)远离密封塞(6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2),所述连接板(62)与绷带筒(33)相抵,所述活塞筒(6)内放置有第四弹簧(66),所述第四弹簧(66)的两端分别与活塞筒(6)和密封塞(63)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抹机构还包括有进药管(64)和输药管(65),所述活塞筒(6)通过进药管(64)与外界输药机构连通,所述第一圆环(12)靠近绷带筒(33)的一端开设有转槽并通过转槽轴向转动连接有转动杆(7),所述转动杆(7)的弧形轮廓上固定连接有用于为绷带(82)涂抹药液的医用棉(71),所述活塞筒(6)通过输药管(65)与医用棉(71)固定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41)上设有为术后患者初步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第一楔杆(8)和第二楔杆(81),所述连接架(41)上开设有滑槽并通过滑槽与第一楔杆(8)和第二楔杆(81)限位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楔杆(8)和第二楔杆(81)远离连接架(41)的一端均与空心圆台(14)贴合,所述空心圆台(14)上套接有橡皮筋(15),所述橡皮筋(15)与第一楔杆(8)和第二楔杆(81)贴合。
CN202111351238.5A 2021-11-16 2021-11-16 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 Active CN1140988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1238.5A CN114098886B (zh) 2021-11-16 2021-11-16 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1238.5A CN114098886B (zh) 2021-11-16 2021-11-16 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8886A CN114098886A (zh) 2022-03-01
CN114098886B true CN114098886B (zh) 2023-03-10

Family

ID=80396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1238.5A Active CN114098886B (zh) 2021-11-16 2021-11-16 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98886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0555A (zh) * 2019-01-29 2019-04-16 南京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可控的绷带自动包扎装置
CN109966100A (zh) * 2019-03-26 2019-07-05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自动螺旋包扎式的换药装置
CN209884533U (zh) * 2019-01-29 2020-01-03 南京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可控的绷带自动包扎装置
CN210056455U (zh) * 2019-03-19 2020-02-14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腋臭术后加压包扎带
CN210612339U (zh) * 2019-06-26 2020-05-26 贵州省人民医院 一种适用于眼科皮肤科外伤缝合术后的加压包扎装置
CN211094445U (zh) * 2019-09-04 2020-07-28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 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
CN111714268A (zh) * 2020-07-06 2020-09-29 青岛龙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消毒包扎的手臂骨折紧急处理装置
JP6813736B1 (ja) * 2019-08-09 2021-01-13 温嶺市企浩電子有限公司 運動かすり傷に対する自動消毒と包帯巻き装置
CN112618172A (zh) * 2020-12-11 2021-04-09 杨聪明 一种外科护理用自动化包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3666194U (zh) * 2020-07-15 2021-07-13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一种用于小儿伤骨科的绷带缠绕装置
CN113144323A (zh) * 2021-05-07 2021-07-23 樊文娟 一种户外自动包扎伤口装置
CN113599087A (zh) * 2021-07-29 2021-11-05 蒙天培 一种骨科用冷敷湿绷带缠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20555A (zh) * 2019-01-29 2019-04-16 南京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可控的绷带自动包扎装置
CN209884533U (zh) * 2019-01-29 2020-01-03 南京国科医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可控的绷带自动包扎装置
CN210056455U (zh) * 2019-03-19 2020-02-14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腋臭术后加压包扎带
CN109966100A (zh) * 2019-03-26 2019-07-05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一种自动螺旋包扎式的换药装置
CN210612339U (zh) * 2019-06-26 2020-05-26 贵州省人民医院 一种适用于眼科皮肤科外伤缝合术后的加压包扎装置
JP6813736B1 (ja) * 2019-08-09 2021-01-13 温嶺市企浩電子有限公司 運動かすり傷に対する自動消毒と包帯巻き装置
CN211094445U (zh) * 2019-09-04 2020-07-28 天津市津南区咸水沽医院 一种急诊科用创伤止血装置
CN111714268A (zh) * 2020-07-06 2020-09-29 青岛龙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动消毒包扎的手臂骨折紧急处理装置
CN213666194U (zh) * 2020-07-15 2021-07-13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一种用于小儿伤骨科的绷带缠绕装置
CN112618172A (zh) * 2020-12-11 2021-04-09 杨聪明 一种外科护理用自动化包扎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3144323A (zh) * 2021-05-07 2021-07-23 樊文娟 一种户外自动包扎伤口装置
CN113599087A (zh) * 2021-07-29 2021-11-05 蒙天培 一种骨科用冷敷湿绷带缠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8886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72505A (zh) 一种烧伤科小臂喷药设备
CN111938839A (zh) 一种穿刺伤口消毒包扎用医用治疗装置
CN109529181A (zh) 一种医用四肢烧伤治疗装置
CN110251822A (zh) 一种外科临床护理用抹药装置
CN114098886B (zh) 腋臭术后腋窝皮肤加压包扎的固定装置
CN201888833U (zh) 一种动脉压迫止血装置
CN111631891A (zh) 一种骨科用多功能肢体创伤急救固定装置
CN214104507U (zh) 一种护理用止血包扎护理器
CN111529179B (zh) 冷敷式急救肢体固定器
WO2018018394A1 (zh) 一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会被感染的装置
CN215135859U (zh) 一种医疗皮肤喷药器
CN114831806A (zh) 一种便携式野外急救用止血消毒包扎自动化装置
CN114767974A (zh) 一种用于肾内科腹膜透析定位器
CN209713069U (zh) 一种痔疮套扎器
CN114587645B (zh) 一种基于医疗设备的神经外科手术用备皮机构
CN217162859U (zh) 一种烧伤表面消毒上药装置
CN209187217U (zh) 一种医用棉垫
CN116327492B (zh) 一种护理包扎装置
CN219043053U (zh) 一种皮肤消毒器
CN211798222U (zh) 一种消毒液涂抹器
CN207970338U (zh) 快速消毒装置
CN215505100U (zh) 一种医院护理用便携式创口清理消毒装置
CN215779154U (zh) 一种自体负压引流护创材料
CN215780495U (zh) 一种医疗用输液港港针拔除辅助器
CN212347441U (zh) 一种妇科临床给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