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5977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5977A
CN114095977A CN202010609913.9A CN202010609913A CN114095977A CN 114095977 A CN114095977 A CN 114095977A CN 202010609913 A CN202010609913 A CN 202010609913A CN 114095977 A CN114095977 A CN 114095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ssage
rnti
terminal device
terminal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99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文杰
王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099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9597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02980 priority patent/WO202200201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095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59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括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信令无线承载,或者第一消息为第一条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网络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其中,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连接,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单播连接。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在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时,第二终端设备能够尽早获得C‑RNTI,保证了第二终端设备能够顺利执行RRC重建立流程。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中继(UE-to-Network relay)场景涉及的网元包括网络设备、至少一个中继终端设备(relay user equipment,relay UE)、至少一个远端终端设备(remote UE)。如图1所示,网络设备与relay UE之间存在连接,relay UE与remote UE之间存在侧行链路单播连接。relay UE可以帮助remote UE接入网络设备获取服务。以下行传输为例,relay UE可以帮助remote UE通过网络设备获取该remote UE的数据,并转发给remote UE。上行传输的情况类似,relay UE从remote UE获取数据后,转发给网络设备。
按照现有协议,网络设备只能通过同步重配流程(即切换流程)为remote UE分配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C-RNTI)。因此,如果remote UE不发起切换流程,remote UE将无法获取C-RNTI。而在没有C-RNTI的情况下,当remote UE与网络设备通信失败时,remote UE无法执行RRC重建立流程。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当remote UE与网络设备通信失败时,由于remote UE没有C-RNTI而导致的remote UE无法执行RRC重建立流程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在该方法中,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单播连接,所述方法包括:确定第一消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信令无线承载,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第一条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在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时,第二终端设备能够尽早获得C-RNTI,保证了第二终端设备能够顺利执行RRC重建立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信令无线承载时,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建立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恢复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消息。
采用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且能够保证第二终端设备尽早获得C-RNT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确定第一消息时,所述网络设备中的CU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中的DU的第二消息和所述C-RNTI,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DU发送的。
采用上述方法,DU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C-RNTI,CU可以通过第一消息发送该C-RNT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确定第一消息时,所述网络设备中的CU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中的DU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DU发送的,所述CU向所述DU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所述DU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所述C-RNTI,所述CU接收来自于所述DU的所述C-RNTI。
采用上述方法,DU可以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C-RNTI,CU可以通过第一消息发送该C-RNT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确定第一消息时,所述网络设备中的CU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中的DU的至少一个C-RNTI。所述CU接收来自于所述DU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DU发送的;所述CU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所述C-RNTI,所述C-RNTI为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中的一个C-RNTI。
采用上述方法,DU可以为CU事先分配至少一个C-RNTI,CU可以从至少一个C-RNTI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C-RNTI,并通过第一消息发送该C-RNT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CU接收来自于所述DU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所述标识用于区分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不同终端设备。
采用上述方法,CU可以保存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有助于CU维护第二终端设备的上下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建立请求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恢复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恢复请求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请求消息。
采用上述方法,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组合可以有多种形式,以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条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安全模式完成消息。
其中,第一条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是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建立无线资源控制连接之后,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配置的第一条无线资源控制重配消息。采用上述方法能够保证第二终端设备尽早获得C-RNTI,保证了第二终端设备能够顺利执行RRC重建立流程。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可以由第二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第二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在该方法中,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单播连接,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信令无线承载,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第一条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在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时,第二终端设备能够尽早获得C-RNTI,保证了第二终端设备能够顺利执行RRC重建立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信令无线承载时,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建立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恢复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消息。
采用上述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且能够保证第二终端设备尽早获得C-RNT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建立请求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恢复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恢复请求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请求消息。
采用上述方法,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的组合可以有多种形式,以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条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安全模式完成消息。
采用上述方法能够保证第二终端设备尽早获得C-RNTI。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可以由第二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第二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在该方法中,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单播连接,所述方法包括:确定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信失败,则当确定未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C-RNTI,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者,当确定已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C-RNTI,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触发RRC重建立流程。
采用上述方法,考虑了第二终端设备确定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通信失败时,第二终端设备需要基于是否有C-RNTI来决定后续动作,可以避免第二终端设备在没有C-RNTI的情况下仍然触发RRC重建立流程,导致RRC重建立失败,继而再转去发起RRC连接建立流程,带来额外的时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进入空闲态之后,执行小区重选,并通过选择的小区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建立请求消息;或者,在进入空闲态之后,执行中继终端设备重选,并通过重选后的中继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建立请求消息。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避免第二终端设备在没有C-RNTI的情况下仍然触发RRC重建立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确定已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C-RNTI,则触发RRC重建立流程时,执行小区重选,并通过选择的小区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请求消息;或者,在确定已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C-RNTI,则触发RRC重建立流程时,执行中继终端设备重选,并通过重选后的中继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请求消息。
采用上述方法,可以使第二终端设备在确定已获取C-RNTI的情况下才触发RRC重建立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确定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信失败时,检测到以下预设事件中的至少一个事件,所述预设事件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发生RLF;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提供的配置发生失败;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发生SRB完保校验失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发生RLF;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提供的配置发生失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生空口SRB完保校验失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生空口接口的上行失步。
采用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检测到预设事件确定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信失败。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第一终端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在该方法中,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单播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C-RNTI,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C-RNTI,所述第一C-RNTI为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中的一个C-RNTI。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RNTI。
采用上述方法,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至少一个C-RNTI,由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C-RNTI,能够保证第二终端设备尽早获得C-RNTI。保证了第二终端设备在后续过程中,如果与网络设备通信失败能够成功完成RRC重建立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C-RNTI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单播连接建立请求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C-RNTI;或者,在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C-RNTI时,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链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所述侧链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第一C-RNTI。
采用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第二终端设备通知第一C-RNT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RNTI时,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RNTI和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区分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不同终端设备。
采用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通知第一C-RNT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RNTI时,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第一C-RNTI。
采用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通知第一C-RNT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C-RNTI时,确定成为中继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C-RNTI。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成为中继终端设备。
采用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通过向网络设备通知第一终端设备成为中继终端设备,触发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配置至少一个C-RNTI。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该可以由网络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网络设备的部件(例如处理器、芯片、或芯片系统等)执行,在该方法中,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单播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C-RNTI,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C-RNTI,所述第一C-RNTI为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中的一个C-RNTI,所述第一C-RNTI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C-RNTI。
采用上述方法,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至少一个C-RNTI,由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C-RNTI,能够保证第二终端设备尽早获得C-RNTI。保证了第二终端设备在后续过程中,如果与网络设备通信失败能够成功完成RRC重建立流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C-RNTI时,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C-RNTI和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区分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不同终端设备。
采用上述方法,第一终端设备可以向网络设备通知第一C-RNT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C-RNTI时,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第一C-RNTI;
采用上述方法,第二终端设备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通知第一C-RNT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中的CU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中的DU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C-RNTI。
采用上述方法,DU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至少一个C-RNTI,CU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C-RNTI。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设备中的CU向所述网络设备中的DU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所述DU分配所述至少一个C-RNTI。所述CU接收来自于所述DU的所述至少一个C-RNTI。
采用上述方法,DU可以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至少一个C-RNTI,CU可以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C-RNTI。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模块;或者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模块;或者,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模块;或者,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四方面和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模块。或者,所述装置包括用于执行第五方面和第五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模块。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实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实现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实现第四方面和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实现第四方面和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实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实现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实现第四方面和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实现第五方面和第五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程序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通信装置上运行时,使得通信装置执行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执行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执行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执行第四方面和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实现第五方面和第五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网络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其中,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连接,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单播连接。其中,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执行第一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执行第二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者,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用于执行第三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或者,所述网络设备用于执行第五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用于执行第四方面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该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用于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第一至第五方面或第一至第五方面任意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中所涉及的功能。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芯片系统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保存该终端设备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该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可选的,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为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提供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UE-to-Network relay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L2 UE-to-Network relay控制面协议栈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L2 UE-to-Network relay用户面协议栈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UE与UE之间通过PC5接口直接通信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通信方法的概述流程图之一;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Remote UE通过relay UE与基站之间建立RRC连接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Remote UE通过relay UE与基站之间建立RRC连接的示意图之二;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通信方法的概述流程图之二;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通信方法的概述流程图之三;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应用的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适用于UE-to-Network relay场景,其中,UE-to-Network relay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小区覆盖的技术。
其中,网络设备,也可以称为无线接入设备。网络设备可以是基站(basestation)、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发送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point,TRP)、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下一代基站(next generation NodeB,gNB)、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也可以是完成基站部分功能的模块或单元,例如,可以是集中式单元(central unit,CU),也可以是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移动终端等。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终端设备、增强现实终端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终端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还可以部署在空中的飞机、气球和人造卫星上。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不做限定。
从用户面协议栈看,UE-to-Network relay分两种,一种是L3 relay,一种是L2relay。本申请实施例主要适用于L2 relay架构。
在L2 relay架构下,remote UE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控制面协议栈如图2所示。如2图中以LTE协议栈为基线进行示意。
在L2 relay架构下,用户的数据可以是在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之下进行中继的,此时用户面协议栈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是以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为基础设计的L2架构,相比于新空口(newradio,NR)系统,用户面协议栈缺少了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protocol,SDAP)协议层,该SDAP层处于PDCP层之上,处于IP层之下。
如图2和图3所示,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没有对端的适配层。可以理解的是,remote UE和relay UE之间也可以存在对等的适配层,即在remote UE的控制面/用户面协议栈中,PDCP层和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 service data unit,RLC)层之间也会有适配层,对应的,在relay UE的左半部分协议栈中也会有适配层,处于RLC层之上。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也可以不借助网络设备,直接进行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其中,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称为PC5接口,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Uu接口,如图4所示。终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链路称为侧行链路(sidelink),sidelink通信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为车联万物(vehicle-to-everything,V2X)服务(以下简称车联网)。在车联网中,每个车即一个UE,UE与UE之间可以通过sidelink直接进行数据传输,而不需要通过网络,因此可以有效地减少通信时延。
其中,Sidelink上支持广播、单播、组播。
Sidelink广播通信类似与网络设备广播系统信息,即终端设备不做加密对外发送广播业务数据,任何在有效接收范围内的其他终端设备,如果对该广播业务感兴趣都可以接收该广播业务的数据。
Sidelink单播通信类似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建立RRC连接之后进行的数据通信,需要两个终端设备之间在先建立单播连接。在建立单播连接之后,两个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协商的标识进行数据通信,该数据可以是加密的,有可以是不加密的。相比于广播,在单播通信中,只能是建立了单播连接的两个终端设备之间才能进行该单播通信。
Sidelink组播通信是指一个通信组内所有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组内任一终端设备都可以收发该组播业务的数据。
在NR中,终端设备的RRC状态包括连接态(RRC_CONNECTED),去激活态或者第三态(RRC_INACTIVE),空闲态(RRC_IDLE),其中,终端设备处于连接态时,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以及核心网都已建立链路,当有数据到达核心网时可以直接传送到终端设备;当终端设备处于去激活态时,表示终端设备之前和网络设备以及核心网建立过链路,但是终端设备到网络设备这一段链路被释放了,虽然链路被释放了,但是网络设备会存储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当有数据需要传输时,网络设备可以快速恢复这段链路;当终端设备处于空闲态时,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以及核心网之间都没有链路,当有数据需要传输时,需要建立终端设备到网络设备及核心网的链路。
如图5所示为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在图5中,空闲态或者去激活态UE在通过Uu口与基站进行初始接入时,需要先跟基站进行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具体的该随机接入过程如下所示:
S501:UE向基站发送随机接入前导码(random access preamble)。
S502:基站向UE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random access response)。
S503:UE向基站发送用于调度传输(scheduled transmission)的消息。示例性地,当UE处于空闲态时,UE向基站发送RRC建立请求(RRCSetupRequest)消息,当UE处于去激活态时,UE向基站发送或者RRC恢复请求(RRCResumeRequest)消息。
S504:基站向UE发送用于冲突解决(contention resolution)的消息。示例性地,当UE处于空闲态时,基站向UE发送RRC建立(RRCSetup)消息,或者,当UE处于去激活态时,基站向UE发送RRC恢复(RRCResume)消息。
其中,在步骤2中,基站会为UE分配临时C-RNTI,UE保存该临时C-RNTI。当UE在步骤4接收到来自于基站的用于冲突解决的消息之后,UE将该临时C-RNTI作为C-RNTI。
针对连接态的UE进行小区切换时,目标基站会在切换命令中携带同步重配信元,该信元中包括C-RNTI。
后续,在UE完成随机接入或进行小区切换后,当UE识别与基站通信失败时,例如发生RLF或基站配置失败等请情况,UE会触发RRC重建立流程。具体的,UE需要基于C-RNTI衍生出shortMAC-I,并携带在RRC重建立请求(RRCRestablishmentRequest)消息中发给基站。
因此,结合上述内容可知,C-RNTI是由基站的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control,MAC)层为UE分配的。但是,在remote UE通过Relay UE接入基站时,remote UE和基站之间不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因此无法及时获取到C-RNTI。按照现有协议,基站只能通过同步重配流程(即切换流程)为UE分配C-RNTI。如此一来,如果remote UE不发起切换流程,则remote UE无法获取C-RNTI。进一步地,在没有C-RNTI的情况下,如果remote UE与基站通信失败,例如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adio link failure,RLF)或者重配失败,remote UE按照协议触发RRC重建立流程,由于没有C-RNTI因此无法衍生消息鉴权短码-完整性(messageauthentication code-integrity,shortMAC-I)。因此,remote UE无法执行RRC重建立流程。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用于解决当remote UE与网络设备通信失败时,由于remote UE没有C-RNTI而导致的remote UE无法执行RRC重建立流程的问题。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相应的,网络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接收的第二消息。可以理解为,第二消息用于请求C-RNTI。
S602:网络设备确定第一消息。其中,第一消息包括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
S603:网络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相应的,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网络设备的第一消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与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信令无线承载。其中,第一信令无线承载可以用于第二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之间传递RRC配置相关消息,也可以传递地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NAS)消息。在UE-to-Networkrelay的系统中,该第一信令无线承载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通过第一终端与网络设备建立的信令无线承载。可选的,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的PDCP配置、关联的sidelink配置,其中该关联的sidelink配置可以包括第二终端和第一终端之间实现该第一信令无线承载的sidelink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 service data unit,RLC)配置、sidelink MAC配置、sidelink物理层配置中的一项或多项。示例性地,第一信令无线承载即SRB1。
其中,第一消息可以采用以下设计: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建立(RRCSetup)消息,或者,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恢复(RRCResume)消息,或者,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RRCRestablishment)消息。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建立消息,则第二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建立请求(RRCSetupRequest)消息;或者,若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恢复消息,则第二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恢复请求(RRCResumeRequest)消息;或者,若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消息,则第二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请求(RRCRestablishmentRequest)消息。
示例性地,如表1所示,当第二终端设备从空闲态切换至连接态时,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建立请求消息,网络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建立消息,其中,无线资源控制建立消息包括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当第二终端设备从去激活态切换至连接态时,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恢复请求消息,网络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恢复消息,其中,无线资源控制恢复消息包括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当第二终端设备执行RRC重建立流程时,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请求消息,网络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消息,其中,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消息包括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
表1
Figure BDA000256063184000009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消息为第一条S806: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RRCReconfiguration)消息。当第一消息为第一条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时,第二消息为安全模式完成(SecurityModeComplete)消息。具体的,网络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安全模式命令(SecurityModeCommand)消息,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安全模式完成(SecurityModeComplete)消息。然后,网络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其中,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包括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
针对S601,当网络设备采用CU-DU架构时,由CU生成第一消息,由DU分配C-RNTI。具体的,网络设备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案确定第一消息。
方案1:CU接收来自于DU的第二消息和C-RNTI。CU生成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示例性地,第二消息和C-RNTI可以由F1接口消息携带。
方案2:CU接收来自于DU的第二消息。当CU确认允许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与自己建立RRC连接时,CU向DU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请求DU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C-RNTI。CU接收来自于DU的C-RNTI。CU生成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
方案3:CU接收来自于DU的至少一个C-RNTI。CU接收来自于DU的第二消息。当CU确认允许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与自己建立RRC连接时,CU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C-RNTI,C-RNTI为至少一个C-RNTI中的一个C-RNTI。其中,在CU在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C-RNTI后,CU可以向DU发送通知消息,该通知消息包括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
此外,当CU确定DU发送的至少一个C-RNTI的数量不够时,CU可以向DU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DU分配至少一个C-RNTI。可选的,该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请求DU分配的C-RNTI的数量。例如,当CU确定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C-RNTI但是DU发送给CU的N个C-RNTI已分配给其他终端设备时,CU可以向DU发送请求消息,该请求消息用于请求DU再次分配K个C-RNTI,其中N和K为正整数。可选的,由于DU可以包括小区,该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小区标识信息,用于指示CU请求的是哪个小区的C-RNTI。
当CU确定DU发送的至少一个C-RNTI的数量较多时,CU可以向DU发送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用于告知DU多余的C-RNTI,即归还DU分配一部分C-RNTI。其中,CU可以获知第一终端设备的中继能力,但是DU不知道第一终端设备的中继能力。示例性地,CU可以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上报的UE能力获知第一终端设备的中继能力。或者,CU还可以从核心网获取第一终端设备的中继能力。又或者,在切换过程中,CU也可以从源基站获得的第一终端设备的中继能力。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DU按照预设最大分配数量向CU发送预设最大分配数量的C-RNTI。若CU根据第一终端设备的中继能力确定第一终端设备支持的最大中继终端设备数量小于预设最大分配数量,则CU可以向DU发送指示消息,该指示消息用于告知DU多余的C-RNTI。
进一步地,针对上述三种方案,CU还可以接收来自于DU的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该标识是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该标识用于区分通过第一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的不同终端设备。其中,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用于CU维护第二终端设备的上下文。同时,CU还可以接收来自于DU的第二终端设备的F1接口标识(即F1AP ID)以及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其中,第一终端设备的标识可以是DU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的F1接口标识,第二终端设备的F1接口标识也是DU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
采用上述方法,在第二终端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时,第二终端设备能够尽早获得C-RNTI,保证了第二终端设备能够顺利执行RRC重建立流程,并在第二终端设备触发RRC重建立时,能够通过目标基站恢复第二终端设备的上下文。
如图7所示,以下以remote UE从空闲态进入连接态为例说明基站为remote UE分配C-RNTI的具体流程之一。
S701:remote UE通过relay UE向基站发送RRCSetupRequest消息。
其中,RRCSetupRequest消息用于请求与基站建立RRC连接。relay UE可以将RRCSetupRequest消息作为自己生成的上行RRC消息中的一个信元发送至基站,或者将RRCSetupRequest消息作为无线链路控制服务数据单元(radio link control servicedata unit,RLC SDU),或者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协议数据单元(packet data convergenceprotocol protocol data unit,PDCP PDU),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702:基站确认允许remote UE通过relay UE与自己建立RRC连接,通过relay UE向remote UE发送RRCSetup消息。其中,RRCSetup消息包括基站为remote UE分配的C-RNTI。
在remote UE接收到该RRCSetup消息后,remote UE保存RRCSetup消息中包括的C-RNTI。
类似的,relay UE可以将RRCSetup消息作为自己生成的下行RRC消息中的一个信元发送至remote UE,或者将RRCSetup消息作为RLC SDU,或者将RRCSetup消息作为PDCPPDU,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当基站的架构为CU-DU架构时,基站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上三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方案确定第一信息,此处不再赘述。
S703:remote UE通过relay UE向基站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建立完成(RRCSetupComplete)消息。
如图8所示,以下以remote UE从空闲态进入连接态为例说明基站为remote UE分配C-RNTI的具体流程之二。
S801:remote UE通过relay UE向基站发送RRCSetupRequest消息。
S802:基站确认允许remote UE通过relay UE与自己建立RRC连接,通过relay UE向remote UE发送RRCSetup消息。
这里RRCSetup消息不包括基站为remote UE分配的C-RNTI。
S803:remote UE通过relay UE向基站发送RRCSetupComplete消息。
S804:基站通过relay UE向remote UE发送SecurityModeCommand消息。
S805:remote UE通过relay UE向基站发送SecurityModeComplete消息。
S806:基站通过relay UE向remote UE发送RRC重配置(RRCReconfiguration)消息。RRC重配置消息包括基站为remote UE分配的C-RNTI。
该RRC重配置消息是remote UE通过relay UE与基站建立RRC连接之后,基站为remote UE配置的第一条RRC重配消息。
示例性地,RRC重配置消息还可以包括remote UE的Uu PDCP配置、SL RLC配置、SLMAC配置、SL资源池配置、SL物理信道配置。
S807:remote UE通过relay UE向基站发送RRC重配完成(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此时,协议栈可以参考图2所示。
采用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在remote UE通过relay UE接入基站时,remote UE能够尽早获得C-RNTI,保证了remote UE能够顺利执行RRC重建立流程。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图7和图8所示的流程是以remote UE从空闲态进入连接态为例进行说明,remote UE需要通过relay UE与基站之间进行RRC连接建立流程,涉及的消息包括RRCSetupRequest消息、RRCSetup消息和RRCSetupComplete消息。上述图7和图8所示实施例也可同样适用于UE从去激活态进入连接态的场景以及UE进行RRC重建立的流程。针对remote UE从去激活态进入连接态的场景,remote UE需要通过relay UE与基站之间进行RRC连接恢复流程,涉及的消息包括RRCResumeRequest消息、RRCResume消息和RRCResumeComplete消息。针对remote UE通过relay UE进行RRC重建立的场景,remote UE需要通过relay UE与基站之间进行RRC重建立流程,涉及的消息包括RRCRestablishmentRequest消息、RRCRestablishment消息和RRCRestablishmentComplete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用于解决当remote UE与网络设备通信失败时,由于remote UE没有C-RNTI而导致的remote UE无法执行RRC重建立流程的问题。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S901:第二终端设备确定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通信失败。
第二终端设备检测到以下预设事件中的至少一个事件确定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通信失败,预设事件包括第二终端设备和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发生RLF、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的配置发生失败、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发生信令无线承载(signal radio bearer SRB)完保校验失败、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发生RLF、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的配置发生失败、第一终端设备发生空口SRB完保校验失败、第一终端设备发生空口接口的上行失步等。上述空口是指Uu口。
在一示例中,第一网络设备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的RRC重配消息中包括RRC配置,如果第二终端设备无法执行该RRC配置,则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的配置发生失败。一般地,这种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该RRC配置与第二终端设备能力不匹配,可以理解为该RRC配置要求的能力是第二终端设备不具备的。或者是编码或解码出现问题,导致第二终端设备无法正确解析出该RRC配置。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RRC重配消息中包括RRC配置,如果第一终端设备无法执行该RRC配置,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的配置发生失败。进一步地,第一终端设备会将配置发生失败告知第二终端设备,则第二终端设备确定第一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提供的配置发生失败。
应理解的是,上述预设事件仅为举例,还可能包括其他情况,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S902:第二终端设备判断是否已从第一网络设备获取C-RNTI,若是则执行S903A,否则执行S903B。
S903A: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已从第一网络设备获取C-RNTI,则第二终端设备触发RRC重建立流程。
示例性地,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执行小区重选,并通过选择的小区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请求消息。或者,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以执行中继终端设备重选,并通过重选后的中继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请求消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同或不同。在这种情况下,第二终端设备的RRC状态仍然为连接态,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会保存第一网络设备配置的接入层配置。
S903B: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未从第一网络设备获取C-RNTI,则第二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
其中,第二终端设备从连接态进入空闲态,即释放RRC连接,或者释放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配置,或者第二终端设备释放无线资源,例如包括PDCP、RLC、适配层实体、MAC配置SDAP等中的一项或多项。
进一步地,在第二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执行小区重选,并通过选择的小区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建立请求消息。或者,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以执行中继终端设备重选,并通过重选后的中继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建立请求消息。可以理解的是,第二网络设备可以与第一网络设备相同或不同。
又可以理解为,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未从第一网络设备获取C-RNTI,则第二终端设备触发RRC连接建立流程。其中,这里的RRC连接建立流程包括第二终端设备首先进入空闲态,然后第二终端设备可以执行小区重选,并通过选择的小区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建立请求消息。或者,第二终端设备首先进入空闲态,然后第二终端设备还可以执行中继终端设备重选,并通过重选后的中继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建立请求消息。
本实施例可以适用于第一网络设备不能保证尽早为第二终端设备提供C-RNTI的场景。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考虑了第二终端设备确定通过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一网络设备通信失败时,第二终端设备需要基于是否有C-RNTI来决定后续动作,可以避免第二终端设备在没有C-RNTI的情况下仍然触发RRC重建立流程,导致RRC重建立失败,继而再转去发起RRC连接建立流程,带来额外的时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用于解决当remote UE与网络设备通信失败时,由于remote UE没有C-RNTI而导致的remote UE无法执行RRC重建立流程的问题。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S1001: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C-RNTI。
至少一个C-RNTI又可称为C-RNTI列表。
其中,网络设备可以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为中继终端设备时,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C-RNTI。
在一示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成为中继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设备成为中继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该指示信息后,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C-RNTI。其中,第一终端设备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法确定可以成为中继终端设备:第一终端设备会通过网络设广播或者预配置方式获得一个RSRP范围,第一终端设备对小区参考信号进行测量,将测得的RSRP与该RSRP范围进行比较,当测得的RSRP属于RSRP范围时,则第一终端设备确定成为中继终端设备。
在另一示例中,第二终端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建立单播连接,并通过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消息。当网络设备确定该消息为第一终端设备转发的第一个消息时,网络设备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为中继终端设备,且第二终端设备是第一个通过第一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的终端设备。此时,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C-RNTI。
应理解的是,以上触发网络设备向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C-RNTI的示例仅为举例,不作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此外,当网络设备采用CU-DU架构时,由DU分配至少一个C-RNTI,由CU发送至少一个C-RNTI。具体的,网络设备可以采用但不限于以下方案确定至少一个C-RNTI。
方案A:CU接收来自于DU的第四消息,第四消息包括至少一个C-RNTI。
方案B:CU向DU发送第五消息,第五消息用于请求DU分配至少一个C-RNTI。CU接收来自于DU的至少一个C-RNTI。可选的,第五消息还可以包括请求DU分配的C-RNTI的数量。
因此,采用上述设计可以保证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不会跟网络设备自己为小区内其他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发生冲突。
示例性地,CU在确定第一终端设备为中继终端设备时,向DU发送第五消息。其中,CU确定第一终端设备成为中继终端设备的方法可以参考S1001,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由于DU可以包括小区,第五消息还可以携带小区标识信息,用于指示CU请求的是哪个小区的C-RNTI。
S1002: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C-RNTI,第一C-RNTI为至少一个C-RNTI中的一个C-RNTI。
示例性地,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C-RNTI可以是发生在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单播连接建立过程中,也可以是在单播连接建立之后。例如,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响应消息,单播连接建立请求响应消息包括第一C-RNTI。其中,该单播连接建立请求响应消息用于指示完成单播连接建立。又例如,在单播连接建立之后,第一终端设备向第二终端设备侧链无线资源控制消息,侧链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第一C-RNTI。采用上述设计,能够保证第二终端设备尽早获得C-RNTI。
S1003: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C-RNTI。
在一示例中,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C-RNTI和第一标识,第一标识为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第一标识用于区分通过第一终端设备接入网络设备的不同终端设备。
在另一示例中,第一终端设备接收来自于第二终端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第一C-RNTI。例如,第一C-RNTI可以包含在RRCSetupRequest消息、RRCSetupComplete消息、或者其他上行RRC消息中。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限于S1002和S1003的时序,可以按照S1002、S1003的顺序执行,也可以按照S1003、S1002的顺序执行。
采用上述方法,网络设备为第一终端设备分配至少一个C-RNTI,由第一终端设备为第二终端设备分配C-RNTI,能够保证第二终端设备尽早获得C-RNTI。保证了第二终端设备在后续过程中,如果与网络设备通信失败能够成功完成RRC重建立流程。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功能,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图11和图12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可能的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这些通信装置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功能,因此也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RAN或RelayUE或Remote UE,还可以是应用于终端设备或RAN的模块(如芯片)。
如图11所示,通信装置1100包括处理单元1110和收发单元1120。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上述图6、图7、图8、图9或图10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或网络设备的功能。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图6或图7或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单元1110用于确定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信令无线承载,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第一条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收发单元1120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图6或图7或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或Remote UE的功能时:处理单元1110调用收发单元1120执行: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信令无线承载,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第一条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图9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二终端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单元1110调用收发单元1120执行:确定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信失败;确定未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C-RNTI,则进入空闲态;或者,确定已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C-RNTI,则触发RRC重建立流程。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图10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第一终端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单元1110调用收发单元1120执行: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C-RNTI;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C-RNTI,所述第一C-RNTI为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中的一个C-RNTI;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RNTI。
当通信装置1100用于实现图10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单元1110调用收发单元1120执行: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C-RNTI;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C-RNTI,所述第一C-RNTI为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中的一个C-RNTI,所述第一C-RNTI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C-RNTI。
有关上述处理单元1110和收发单元1120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图6、图7、图8、图9或图10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如图12所示,通信装置1200包括处理器1210和接口电路1220。处理器1210和接口电路1220之间相互耦合。可以理解的是,接口电路1220可以为收发器或输入输出接口。可选的,通信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30,用于存储处理器1210执行的指令或存储处理器1210运行指令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1210运行指令后产生的数据。
当通信装置1200用于实现图6、图7、图8、图9或图10所示的方法时,处理器1210用于实现上述处理单元1110的功能,接口电路1220用于实现上述收发单元1120的功能。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终端设备的芯片时,该终端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终端设备芯片从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或者,该终端设备芯片向终端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
当上述通信装置为应用于网络设备的芯片时,该网络设备芯片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网络设备芯片从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接收信息,该信息是终端设备发送给网络设备的;或者,该网络设备芯片向网络设备中的其它模块(如射频模块或天线)发送信息,该信息是网络设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本申请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在本申请的文字描述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在本申请的公式中,字符“/”,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相除”的关系。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涉及的各种数字编号仅为描述方便进行的区分,并不用来限制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范围。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Claims (29)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单播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消息,其中,所述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C-RNTI,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信令无线承载,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第一条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
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信令无线承载,包括:
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建立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恢复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消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中的集中式单元CU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中的分布式单元DU的第二消息和所述C-RNTI;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DU发送的。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中的CU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中的DU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DU发送的;
所述CU向所述DU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请求所述DU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所述C-RNTI;
所述CU接收来自于所述DU的所述C-RNTI。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消息,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中的CU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中的DU的至少一个C-RNTI;
所述CU接收来自于所述DU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DU发送的;
所述CU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所述C-RNTI,所述C-RNTI为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中的一个C-RNTI。
6.如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CU接收来自于所述DU的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标识是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所述标识用于区分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不同终端设备。
7.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建立请求消息;
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恢复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恢复请求消息;
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请求消息。
8.如权利要求3-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条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安全模式完成消息。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单播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二消息;
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包括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C-RNTI,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信令无线承载,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第一条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建立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第一信令无线承载,包括:
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建立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恢复消息,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消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建立请求消息;
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恢复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恢复请求消息;
或者,所述第一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请求消息。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第一条无线资源控制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为安全模式完成消息。
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单播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信失败;
确定未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C-RNTI,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进入空闲态;或者,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确定已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C-RNTI,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触发RRC重建立流程。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入空闲态之后,还包括:
执行小区重选,并通过选择的小区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建立请求消息;或者,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执行中继终端设备重选,并通过重选后的中继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建立请求消息。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已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获取C-RNTI,则所述第二终端设备触发RRC重建立流程,包括:
执行小区重选,并通过选择的小区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请求消息;或者,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执行中继终端设备重选,并通过重选后的中继终端设备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无线资源控制重建立请求消息。
16.如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通信失败,包括:
检测到以下预设事件中的至少一个事件,所述预设事件包括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的侧行链路发生无线链路失败RLF;
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提供的配置发生失败;
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发生信令无线承载SRB完保校验失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之间的连接发生RLF;
确定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提供的配置发生失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生空口SRB完保校验失败;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生空口接口的上行失步。
1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单播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C-RNTI;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C-RNTI,所述第一C-RNTI为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中的一个C-RNTI;
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RNTI。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一C-RNTI,包括:
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单播连接建立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单播连接建立请求响应消息包括所述第一C-RNTI;
或者,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侧链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所述侧链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第一C-RNTI。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RNTI,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RNTI和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区分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不同终端设备。
20.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C-RNTI,包括:
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第一C-RNTI;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
21.如权利要求17-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C-RNTI,包括:
确定成为中继终端设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成为中继终端设备;
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的至少一个C-RNTI。
22.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设备与第一终端设备之间存在连接,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与第二终端设备之间存在侧行链路单播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至少一个C-RNTI;
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C-RNTI,所述第一C-RNTI为所述至少一个C-RNTI中的一个C-RNTI,所述第一C-RNTI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C-RNTI。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C-RNTI,包括:
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所述第一C-RNTI和第一标识,所述第一标识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为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分配的标识,所述第一标识用于区分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接入所述网络设备的不同终端设备。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C-RNTI,包括:
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终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所述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包括所述第一C-RNTI。
25.如权利要求22-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中的CU接收来自于所述网络设备中的DU的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包括所述至少一个C-RNTI。
26.如权利要求22-2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网络设备中的CU向所述网络设备中的DU发送第五消息,所述第五消息用于请求所述DU分配所述至少一个C-RNTI;
所述CU接收来自于所述DU的所述至少一个C-RNTI。
2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或如权利要求9至12,或如权利要求13至16,或如权利要求17至21,或如权利要求22至26中的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模块。
28.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接口电路,所述接口电路用于接收来自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并传输至所述处理器或将来自所述处理器的信号发送给所述通信装置之外的其它通信装置,所述处理器通过逻辑电路或执行代码指令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或如权利要求9至12,或如权利要求13至16,或如权利要求17至21,或如权利要求22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通信装置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609913.9A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0959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9913.9A CN114095977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21/102980 WO2022002017A1 (zh) 2020-06-29 2021-06-29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9913.9A CN114095977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5977A true CN114095977A (zh) 2022-02-25

Family

ID=79317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9913.9A Pending CN114095977A (zh) 2020-06-29 2020-06-29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95977A (zh)
WO (1) WO2022002017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9451A1 (zh) * 2022-03-08 2023-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WO2024041185A1 (zh) * 2022-08-25 2024-0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97896A (zh) * 2022-09-26 2023-05-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终端设备连接的方法及其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9080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远端用户设备移动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07528A (zh) * 2016-08-11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246747A (zh) * 2017-05-05 2019-01-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前向接口的建立方法、ue接入方法、ue切换方法及装置
US20190141771A1 (en) * 2016-07-04 2019-05-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dio link failure handling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0891324A (zh) * 2018-09-07 2020-03-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rc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97865A1 (en) * 2013-01-11 2014-07-1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On-chip randomness generation
CN108617024A (zh) * 2016-12-27 2018-10-02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层2中继的承载管理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141771A1 (en) * 2016-07-04 2019-05-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adio link failure handling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8307528A (zh) * 2016-08-11 2018-07-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889080A (zh) * 2016-09-29 2018-04-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支持远端用户设备移动性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46747A (zh) * 2017-05-05 2019-01-18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前向接口的建立方法、ue接入方法、ue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891324A (zh) * 2018-09-07 2020-03-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rrc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9451A1 (zh) * 2022-03-08 2023-09-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WO2024041185A1 (zh) * 2022-08-25 2024-02-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02017A1 (zh) 2022-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05253B (zh) 涉及侧链路通信的蜂窝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40567B (zh) 一种恢复rrc连接的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2002017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KR20160011339A (ko) 디바이스간 통신을 위한 자원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9479238B (zh) 用于按需传输系统信息的移动电信系统方法、用户装备、以及基站
WO2019041095A1 (zh) 切换基站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1218929B2 (e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22001928A1 (zh) 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124568A1 (en) Managing mcg fast recovery
EP424706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12088573A (zh) Mac重置过程
US20190364392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broadcasting service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4846904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4557033A (zh) 用于处理无线资源控制非激活状态的系统和方法
CN112368976A (zh) 用于执行组通信的终端和方法
CN105554708A (zh) Idle态ue迟后进入组呼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055421B (zh) 基于预配置drb的终端设备标识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TW202201995A (zh) 無線通信的裝置和方法
KR20210009176A (ko) 이중연결구조의 DRB Path 전환과 사이드링크 베어러 해제 방법 및 장치
WO2024016364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US20240137995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2222893A1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JP7367197B2 (ja) 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端末装置
US20240023188A1 (en) Enhancement of service continuity of remote ue during inter-gnb mobility in sidelink based ue-to-network relay
WO2023230921A1 (en) Methods, devices, and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