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5881A - 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5881A
CN114095881A CN202111365854.6A CN202111365854A CN114095881A CN 114095881 A CN114095881 A CN 114095881A CN 202111365854 A CN202111365854 A CN 202111365854A CN 114095881 A CN114095881 A CN 1140958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udent
rcs
rcs message
preset
class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658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文明
王志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ongyu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yu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yu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6585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9588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958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588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2Messaging; Mailboxes; Announc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6Special purpose or proprietary protocols or archite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该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上述学生的用户画像包括:课堂上学生的表情或行为;第一设备将上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上述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采用本申请,第一设备可实现基于RCS客户端将封装有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的RCS消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服务器,也即,第一设备无需安装其他即时通信软件与服务器通信,因而第一设备可释放出更多的处理器资源。

Description

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OTT(即Over The Top)业务(如微信服务号、企业号)大步向前进,强烈冲击着电信传统的语音和短信息业务,传统的电信运营商需要转型,来迎接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其中,传统短彩信SP(Service Provider,服务提供商)都是采用短信方式发送业务信息为用户提供服务。
另外,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智能终端作为人们生活越来越不可缺少的工具,除了手机外,如课堂专用智能球机;目前,相关技术中的终端管理方式一般是通过APP来单独控制智能终端。
发明内容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申请提供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采用本申请,第一设备可实现基于RCS客户端将封装有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的RCS(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s,富媒体通信服务)消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发送给服务器,也即,第一设备无需安装其他即时通信软件与服务器通信,因而第一设备可释放出更多可用的处理器资源。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该传输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其中,所述学生的用户画像包括:课堂上学生的表情或行为;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所述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该传输方法包括:
第二设备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处理成预设RCS消息;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预设RCS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其中,
所述学生的状态图像包括:由所述第二设备拍摄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所述预设RCS消息包括:预设RCS消息协议头、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及预设RCS消息协议尾;
所述预设RCS消息的目的地址、所述预设RCS消息的源地址、所述预设RCS消息的端口号及所述预设RCS消息的标记位分布在所述预设RCS消息协议头中和/或所述预设RCS消息协议尾中。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装置,该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以及第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
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所述学生的用户画像包括:课堂上学生的表情或行为;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
将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所述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设备,该传输设备包括:
存储器及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应用程序指令,执行第一方面所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系统,该传输系统包括:
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及服务器;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及所述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第二设备,用于:
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处理成预设RCS消息,将所述预设RCS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用于:
接收由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RCS消息,将所述预设RCS消息进行解析,获得所述学生的状态图像;
将所述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所述学生的用户画像包括:课堂上学生的表情或行为;
基于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统计出课堂上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将所述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所述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其中,所述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包括:当前时刻课堂上不同的用户画像的占比,或者,不同时刻课堂上不同的用户画像的占比。
所述服务器,用于:
将所述RCS消息进行解析,获得所述课堂上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
本申请提供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学生的用户画像包括:课堂上学生的表情或行为;第一设备将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采用本申请,第一设备可基于RCS客户端将封装有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的RCS消息通过无线网络的通信方式发送给服务器,也即,第一设备无需安装其他即时通信软件与服务器通信,因而第一设备可释放出更多的处理器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另一种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设备,且该传输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步骤。
S101、第一设备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
具体的,上述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可包括但不限于:RGB格式的图像、YUV格式或YCBCr格式的图像。上述图像还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特点:分辨率可为:1080P、4K或8K分辨率,帧率可为30FPS、60FPS、100FPS或120FPS,高动态范围HDR(High Dynamic RangeImaging)。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设备可包括但不限于:AI智能盒子;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2个步骤:
步骤1:第一设备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
其中,学生的关键点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
学生的人脸关键点信息、学生的人体骨骼关键点信息或轮廓关键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学生的人脸关键点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
学生的嘴巴的位置坐标、学生的鼻子的位置坐标或学生的眼睛的位置坐标中的一项或多项;
学生的人体骨骼关键点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
学生的人体骨骼关键点的位置坐标。
学生的人体骨骼关键点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
鼻子的位置坐标、颈部的位置坐标或四肢主要关节部位的位置坐标中的一项或多项。
学生的轮廓关键点信息可包括但不限于:
人体的轮廓关键点。
具体的,第一设备首先可对上述状态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检测,以判断该图像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是否处于预设范围;接着,如果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处于预设范围,第一设备对将该图像进行学生区域检测,以确定出上述状态图像中学生在状态图像中所处的位置区域,基于确定出的图像中的学生在图像中所处的位置区域,对该位置区域的图像进行学生的关键点检测,以获得该位置区域对应的特征向量;上述特征向量包括: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
应当说明的,第一设备首先可对上述状态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检测,以判断该图像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是否处于预设范围,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3种方式:
方式1:第一设备可对上述状态图像的图像质量通过盲图像质量(Blind imagequality,BIQ)检测方式,以判断上述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是否处于预设范围。
方式2:第一设备可通过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或者训练好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对该图像的图像质量的预测,并判断预测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是否处于预设范围。
方式3:第一设备可通过自然图像质量评价(Natural image quality evaluator,NIQE)算法对图像的图像质量进行检测,以判断图像质量评价指标是否处于预设范围。
如果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处于预设范围,第一设备对将该图像进行学生区域检测,以确定出上述状态图像中学生在状态图像中所处的位置区域,基于确定出的图像中的学生在图像中所处的位置区域,对该位置区域的图像进行学生的关键点检测,以检测出该位置区域对应的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具体可包括以下过程:
如果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处于预设范围,第一设备对将该图像进行学生区域检测,以确定出上述状态图像中学生在状态图像中所处的位置区域,基于确定出的图像中的学生在图像中所处的位置区域,从该位置区域对应的图像中提取出包括N个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
其中,上述关键点信息包括:关键点的位置。
其中,N为正整数,优选的,N可为5、21、68、106或其他正整数,本申请实施例不做限制。
也即,第一设备确定出上述状态图像中学生在状态图像中所处的位置区域,基于确定出的图像中的学生在图像中所处的位置区域,从该位置区域的对应的图像中提取出N个关键点的位置坐标的特征向量。
应当说明的,第一设备对将该图像进行学生区域检测,以确定出上述状态图像中学生在状态图像中所处的位置区域,从该位置区域对应的图像中提取出包括若干个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3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
方式1:第一设备基于确定出的状态图像中的学生在该状态图像中所处的位置区域,从该位置区域对应的状态图像中提取出包括若干个关键点(如:人脸关键点或人体骨骼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其中,上述CNN可包括但不限于:LeNet。
方式2:第一设备可通过训练好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基于确定出的状态图像中的学生在该状态图像中所处的位置区域,从该位置区域对应的状态图像中提取出包括若干个关键点(如:人脸关键点、人体骨骼关键点或人体骨骼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其中,上述DCNN可包括但不限于:AlexNet。
方式3:第一设备可通过训练好的自上而下的人体骨骼关键点检测算法基于确定出的状态图像中的学生在该状态图像中所处的位置区域,从该位置区域对应的状态图像中提取出包括若干个人体骨骼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其中,上述人体骨骼关键点检测算法可包括但不限于:RMPE(Regional Multi-Person Pose Estimation)算法。
方式4:第一设备可通过训练好的人体轮廓关键点检测算法基于确定出的状态图像中的学生在该状态图像中所处的位置区域,从该位置区域对应的状态图像中提取出包括若干个人体骨骼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其中,上述人体轮廓关键点检测算法可包括但不限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
步骤2:第一设备通过训练好的状态分类模型对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进行预测分析,获得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
具体的,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式:
第一设备通过训练好的状态分类模型将输入的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与状态数据库中多个不同轮廓特征向量的欧式距离进行计算和比较,从多个不同轮廓特征向量中,确定出一个目标轮廓特征向量,并获得该目标轮廓特征向量对应的学生的用户画像。
其中,学生的用户画像可包括:学生的表情或学生的行为;
应当说明的,状态数据库可包括但不限于:多个轮廓特征向量,以及多个轮廓特征向量中每一个轮廓特征向量对应的用户画像图片和用户画像标注;其中,
该状态数据库具体可包括:预先存储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图片、该学生的用户画像图片对应的轮廓特征向量及用户画像标注;
学生的用户画像图片可包括但不限于:
学生的表情图片(如:惊讶的图片、思考的图片、疑惑的图片、专注的图片、高兴的图片、愤怒的图片、恐惧的图片、悲伤的图片、厌恶的图片、悲痛的图片或害怕的图片等);以及
学生的行为图片(如:举手的图片、站立的图片、抬头的图片、侧看的图片、趴着的图片或低头的图片)。
用户画像标注可包括但不限于:惊讶、思考、疑惑、专注、高兴、愤怒、恐惧、悲伤、厌恶、悲痛、害怕、举手、站立、抬头、侧看、趴着或低头等。
应当说明的,第一设备通过训练好的状态分类模型对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进行预测分析,获得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式:
方式1:第一设备通过训练好的状态分类模型对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进行预测分析,获得状态图像中学生在当前时刻的表情或学生在当前时刻的行为。
方式2:第一设备通过训练好的状态分类模型对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进行预测分析,获得状态图像中学生在不同时刻的表情或学生在上述不同时刻的行为。
其中,上述状态分类模型可包括但不限于:
SVM模型、贝叶斯网络模型、邻近算法(KNN)、随机森林模型、决策树模型、逻辑回归模型、隐马尔可夫条件随机场模型或深度学习模型。
第一设备获得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之后,还可包括下述步骤:
第一设备根据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统计出课堂上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具体的,
第一设备可根据当前时刻课堂上不同的用户画像(表情或行为),统计出当前时刻各个表情或各个行为的次数,以获得当前时刻各个表情的占比,或各个行为的占比。
可选的,第一设备可根据不同时刻课堂上不同的用户画像(表情或行为),统计出不同时刻各个表情或各个行为的次数,以获得不同时刻各个表情的占比,或各个行为的占比。
应当说明的,第一设备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之前,还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过程:
在第二设备基于RCS(Rich Communication Services,富媒体通信服务)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处理成预设RCS消息之后,第一设备接收由第二设备发送的预设RCS消息,将预设RCS消息进行解析,获得学生的状态图像;
其中,学生的状态图像可包括但不限于:由第二设备拍摄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
上述预设RCS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预设RCS消息协议头、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及预设RCS消息协议尾;其中,
预设RCS消息的目的地址、预设RCS消息的源地址、预设RCS消息的端口号及预设RCS消息的标记位分布在预设RCS消息协议头中和/或预设RCS消息协议尾中。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设备可包括但不限于:课堂专用智能球机、摄像头。其中,摄像头包括:集成有CMOS传感器的摄像头、集成有CCD传感器的摄像头或热成像摄像头。
应当说明的,在第二设备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处理成预设RCS消息之后,第一设备接收由第二设备发送的预设RCS消息,具体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步骤:
在第二设备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处理成预设RCS消息,基于内部集成的第一SIM卡关联的第一手机号码登录RCS客户端,并基于RCS客户端将预设RCS消息发送给基站之后;
第一设备通过内部集成的上述第二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卡接收由上述基站转发的上述预设RCS消息;
其中,上述预设RCS消息包括:第二手机号码,上述第二手机号码用于指示出: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发送到与第二手机号码关联的第一设备;其中,上述第二手机号码与第一设备中第二SIM卡所存储的IMSI码(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Subscriber Identity)绑定。
上述基站用于基于上述第二手机号码确定出上述第二手机号码关联的IMSI码,以及存储上述IMSI码的第二SIM卡。
应当说明的,第一设备将预设RCS消息进行解析,获得学生的状态图像,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2种方式:
方式1:
第一设备利用上述RCS协议将预设RCS消息解封装,获得学生的状态图像。
方式2:
第一设备将预设RCS消息解封装为码流数据,并将上述码流数据通过解压缩算法解压缩为上述学生的状态图像。
其中,上述压缩算法包括:H.264算法、H.265算法、JPEG2000算法、CSC(ColorSpace Convert)算法、或DSC(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压缩算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应当说明的,上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还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过程:
第一设备将通过内部集成的控制接口从控制设备中获取控制指令,基于RCS协议将控制指令封装成目标RCS消息,并将目标RCS消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其中,控制接口可包括但不限于:
USB接口、RS232接口、SPI接口、Type-C接口或I2C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USB接口可包括但不限于:可包括但不限于:USB1.1接口、USB1.0接口、USB2.0接口、USB3.0接口或USB3.1接口。
控制设备可包括但不限于:
鼠标、键盘或用户的控制装置(如:控制音箱等功放装置的手写板、光笔、轨迹球、掌上计算机或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中的一种或多种。
上述控制指令可用于控制第二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设备可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或课堂专用智能球机。
应当说明的,第一设备基于RCS协议将控制指令封装成目标RCS消息,还包括:
第一设备将控制指令基于onvif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一onvif协议数据,并将第一onvif协议数据通过基于RCS协议再次进行封装,获得目标RCS消息。当第二设备为课堂专用智能球机时,该控制指令可用于控制课堂专用智能球机的转向。
应当说明的,上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还可包括下述过程:
第一设备通过内部集成的传输介质接口从与第一设备相连的触摸屏获取触摸屏指令;触摸屏指令包括:用户输入到触摸屏上的用户操作。
用户输入到触摸屏上的用户操作可包括:用户单击触摸屏、用户双击触摸屏、用户滑动触摸屏或用户隔空操作触摸屏。
应当说明的,触摸屏指令还可包括但不限于:输入到触摸屏上的用户输入的位置信息,例如:用户单击触摸屏的位置信息、用户双击触摸屏的位置信息、用户滑动触摸屏的区域位置信息或用户隔空操作触摸屏的区域映射在触摸屏上的位置信息。
传输介质接口包括:USB接口、RS232接口、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外设接口)接口、Type-C接口、RJ-45接口或I2C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触摸屏指令用于控制第二设备。
当第二设备为课堂专用智能球机时,该触摸屏指令可用于控制课堂专用智能球机的转向。
应当说明的,第一设备基于RCS协议将触摸屏指令封装成目标RCS消息,还包括:
第一设备将触摸屏指令基于onvif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二onvif协议数据,并将第二onvif协议数据通过基于RCS协议再次进行封装,获得目标RCS消息。
应当说明的,上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还可包括下述过程:
第一设备通过红外接收管接收遥控器发送的红外光信号,将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之后,通过采样模块将电信号进行采样,获得全采样信号,并对全采样信号进行解调,获得二进制编码信号和脉冲信号,可根据该二进制编码信号获得解调控制数据,可根据该脉冲信号获得载波频率数据,根据二进制编码信号和载波频率数据生成第一信号,基于RCS协议将上述第一信号处理成目标RCS消息,并将目标RCS消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应当说明的,第一设备还可将上述第一信号基于onvif协议进行封装获得第三onvif协议数据,并将第三onvif协议数据通过基于RCS协议再次进行封装,获得目标RCS消息。
其中,红外光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设备。
当第二设备为课堂专用智能球机时,该红外光信号可用于控制课堂专用智能球机的转向。
S102、第一设备将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将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过程:
第一设备将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可将RCS消息发送给基站,并通过基站将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服务器,可包括但不限于:普通服务器或云服务器。
其中,上述RCS消息包括:RCS消息协议头、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及RCS消息协议尾;
RCS消息的目的地址、RCS消息的源地址、RCS消息的端口号及RCS消息的标记位分布在RCS消息协议头中和/或RCS消息协议尾中。
应当说明的,上述RCS消息还可包括:包含上述课堂上所教学的目标课程的课表信息以及上述课堂上所教学的目标课程的学生考勤结果。
应当说明的,第一设备将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包括:
第一设备基于RCS协议将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处理成RCS消息,基于内部集成的第二SIM卡关联的第二手机号码登录RCS客户端,并基于RCS客户端将RCS消息发送给基站,并通过基站将上述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其中,
上述RCS消息包括:第三手机号码;第三手机号码用于指示出:将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发送到与第三手机号码关联的服务器;其中,第三手机号码与服务器中第三SIM卡所存储的IMSI码绑定;
基站用于基于第三手机号码确定出第三手机号码关联的IMSI码,以及存储IMSI码的第三SIM卡。
应当说明的,第一设备还可将封装有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的RCS消息基于5G网络以及集线器(Hub)发送给Maap(Messaging as a platform,消息即平台)平台,并可基于Maap平台将RCS消息传输给服务器。
应当说明的,第一设备将状态图像中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两种方式:
方式1:第一设备将状态图像中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直接封装成RCS消息;
方式2:第一设备将状态图像中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压缩算法进行压缩,获得码流数据,基于RCS协议将上述码流数据封装成RCS消息;
其中,上述压缩算法包括:H.264算法、H.265算法、JPEG2000算法、CSC算法或DSC压缩算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应当说明的,第一设备将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还可为下述过程:
第一设备基于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统计出课堂上不同状态表情的占比或课堂上不同状态行为的占比,并将课堂上不同状态表情的占比或课堂上不同状态行为的占比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以第一设备为AI智能盒子,第二设备为课堂专用智能球机,服务器为云服务器为例,并结合图2进行具体阐述说明。
图2示例性示出了一种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
在课堂专用球机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处理成预设RCS消息,基于内部集成的第一SIM卡关联的第一手机号码登录RCS客户端,将预设RCS消息发送给基站之后;
AI智能盒子通过内部集成的第二SIM卡接收由基站转发的预设RCS消息;
AI智能盒子接收由课堂专用球机发送的预设RCS消息,将预设RCS消息进行解析,获得学生的状态图像;
AI智能盒子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统计出课堂上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将上述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接着,AI智能盒子基于内部集成的第二SIM卡关联的第二手机号码登录RCS客户端,并基于RCS客户端将上述RCS消息发送给基站,并通过基站将RCS消息发送给云服务器;其中,
预设RCS消息包括:第二手机号码,该第二手机号码用于指示出: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发送到与第二手机号码关联的课堂专用球机;其中,第二手机号码与课堂专用球机中第二SIM卡所存储的IMSI码绑定;
基站用于基于第二手机号码确定出第二手机号码关联的IMSI码,以及存储IMSI码的第二SIM卡。
RCS消息包括:第三手机号码,第三手机号码用于指示出:将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发送到与第三手机号码关联的云服务器;其中,第三手机号码与云服务器中第三SIM卡所存储的IMSI码绑定;
基站用于基于第三手机号码确定出第三手机号码关联的IMSI码,以及存储IMSI码的第三SIM卡。
应当说明的,图2仅仅用于解释本申请实施例,不应对本申请作出限制。
参见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第二设备,且该传输方法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步骤:
S301、第二设备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处理成预设RCS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学生的状态图像包括:由第二设备拍摄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其中,
预设RCS消息包括:预设RCS消息协议头、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及预设RCS消息协议尾。
预设RCS消息的目的地址、预设RCS消息的源地址、预设RCS消息的端口号及预设RCS消息的标记位分布在预设RCS消息协议头中和/或预设RCS消息协议尾中。
具体的,第二设备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处理成预设RCS消息,可包括但不限于下述2种方式:
方式1:第二设备将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直接封装成预设RCS消息;
方式2:第二设备将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通过压缩算法压缩成码流数据,再将码流数据封装成预设RCS消息。
其中,压缩算法包括:H.264算法、H.265算法、JPEG2000算法、CSC算法或DSC压缩算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S302、第二设备将预设RCS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具体的,第二设备基于内部集成的第一SIM卡关联的第一手机号码登录RCS客户端,并基于RCS客户端将预设RCS消息发送给基站;基站用于将预设RCS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第一设备可用于通过内部集成的所述第二SIM卡接收由基站转发的预设RCS消息;
其中,预设RCS消息包括:第二手机号码,所述第二手机号码用于指示出: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发送到与第二手机号码关联的第一设备;其中,第二手机号码与第一设备中第二SIM卡所存储的IMSI码绑定;
基站还可用于基于第二手机号码确定出第二手机号码关联的IMSI码,以及存储IMSI码的第二SIM卡。
应当说明的,第二设备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该控制指令用于控制该第二设备;其中,该控制指令由第一设备通过控制接口从控制设备中所获取。
其中,控制接口包括:USB接口、RS232接口、SPI接口、Type-C接口或I2C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应当说明的,第二设备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RCS消息;
应当说明的,第二设备接收由第一设备发送的目标RCS消息之前,还可包括下述过程:
第一设备通过红外接收管接收遥控器发送的红外光信号,将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之后,基于RCS协议将电信号封装成目标RCS消息。
应当说明的,图3中未详细阐述或说明的部分,请参考图1方法实施例。
参见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传输系统可以包括:第二设备、第一设备及服务器;其中,第二设备、第一设备与服务器之间可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连接。
第二设备,可用于:
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处理成预设RCS消息,将预设RCS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学生的状态图像包括:由第二设备拍摄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
第一设备,可用于:
接收由第二设备发送的预设RCS消息,将预设RCS消息进行解析,获得学生的状态图像;其中,
预设RCS消息包括:预设RCS消息协议头、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状态图像及预设RCS消息协议尾;
预设RCS消息的目的地址、预设RCS消息的源地址、预设RCS消息的端口号及预设RCS消息的标记位分布在预设RCS消息协议头中和/或预设RCS消息协议尾中。
将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学生的用户画像包括:课堂上学生的表情或行为;
将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其中,RCS消息包括:RCS消息协议头、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及RCS消息协议尾;
RCS消息的目的地址、RCS消息的源地址、RCS消息的端口号及RCS消息的标记位分布在RCS消息协议头中和/或RCS消息协议尾中。
服务器,可用于:
将RCS消息进行解析,获得课堂上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其中,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包括:当前时刻课堂上不同的用户画像的占比,或者,不同时刻课堂上不同的用户画像的占比。
第二设备,具体可用于:
将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直接封装成预设RCS消息;
或者,
将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通过压缩算法压缩成码流数据,再将码流数据封装成预设RCS消息。
第一设备,具体可用于:
将接收的预设RCS消息解封装,获得学生的状态图像;或者,
将接收的预设RCS消息解封装为码流数据,并将码流数据解压缩为学生的状态图像。
第一设备,具体还可用于:
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关键点信息包括:关键点的位置;
通过训练好的状态分类模型对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进行预测分析,获得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
基于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统计出课堂上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将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其中,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包括:当前时刻课堂上不同的用户画像的占比,或者,不同时刻课堂上不同的用户画像的占比。
应当说明的,第一设备还可通过红外接收管接收遥控器发送的红外光信号,将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之后,基于RCS协议将电信号封装成目标RCS消息,并将目标RCS消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上述红外光信号可用于控制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包括:课堂专用智能球机或摄像头。
当第二设备为课堂专用智能球机时,该红外光信号可用于控制课堂专用智能球机的转向。
应当说明的,第一设备还可用于将通过内部集成的控制接口从控制设备中获取控制指令;
第一设备基于RCS协议将控制指令封装成目标RCS消息,并将目标RCS消息发送给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包括:课堂专用智能球机或摄像头。
其中,控制接口包括:USB接口、RS232接口、SPI接口、Type-C接口或I2C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当第二设备为课堂专用智能球机时,该控制指令可用于控制课堂专用智能球机的转向。
应当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未详细阐述或说明的部分,请参考图1方法实施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装置,可用于实现图1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中,图5所示的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装置可用于执行图1实施例中的描述内容。
如图5所示,传输装置50可包括但不限于:第一处理单元501以及第二处理单元502;其中,
第一处理单元501,用于:
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
其中,学生的用户画像包括:课堂上学生的表情或行为;
第一处理单元501,具体可用于:
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关键点信息包括:关键点的位置;
通过训练好的状态分类模型对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进行预测分析,获得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
第二处理单元502,用于:
将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第二处理单元502,具体可用于:
将状态图像中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直接封装成RCS消息;或者,
将状态图像中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压缩算法进行压缩,获得码流数据,基于RCS协议将码流数据封装成RCS消息;
其中,压缩算法包括:H.264算法、H.265算法、JPEG2000算法、CSC算法或DSC压缩算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RCS消息包括:RCS消息协议头、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及RCS消息协议尾;
RCS消息的目的地址、RCS消息的源地址、RCS消息的端口号及RCS消息的标记位分布在RCS消息协议头中和/或RCS消息协议尾中。
基于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统计出课堂上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将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传输装置50,包括第一处理单元501以及第二处理单元502之外,还可包括:红外接收管;
传输装置50通过红外接收管接收遥控器发送的红外光信号,将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之后,基于RCS协议将电信号封装成目标RCS消息,并将目标RCS消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红外光信号还可用于控制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包括:课堂专用智能球机或摄像头。
传输装置50,包括第一处理单元501以及第二处理单元502之外,还可包括:控制接口;
传输装置50通过内部集成的控制接口从控制设备中获取控制指令,基于RCS协议将控制指令封装成目标RCS消息,并将目标RCS消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其中,控制接口可包括:USB接口、RS232接口、SPI接口、Type-C接口或I2C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应当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未详细阐明的定义或解释可参考图1所述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传输装置50仅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例子,传输装置50可具有比示出的部件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具有部件的不同配置实现。
可理解的,关于图5的传输装置50包括的功能部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1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设备,可用于实现图1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中,图6所示的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设备可用于执行图1实施例中的描述内容。
如图6所示,传输设备60可包括但不限于:存储器601、处理器602,其中,处理器602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两个: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NPU(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s,神经网络处理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即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芯片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芯片中的一个或多个。
存储器601,可用于:存储应用程序指令;
处理器602,可用于:调用并执行存储器601中存储的应用程序指令,实现图1所述的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
处理器602,可用于:
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学生的用户画像包括:课堂上学生的表情或行为;
将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处理器602,具体可用于:
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关键点信息包括:关键点的位置;
通过训练好的状态分类模型对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进行预测分析,获得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
更具体的,处理器602,可用于:
将状态图像中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直接封装成RCS消息;或者,将状态图像中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压缩算法进行压缩,获得码流数据,基于RCS协议将码流数据封装成RCS消息;
其中,压缩算法包括:H.264算法、H.265算法、JPEG2000算法、CSC(Color SpaceConvert)算法或DSC压缩算法中的一种或多种。
处理器602,具体还可用于:
基于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统计出课堂上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将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其中,RCS消息包括:RCS消息协议头、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及RCS消息协议尾;
RCS消息的目的地址、RCS消息的源地址、RCS消息的端口号及RCS消息的标记位分布在RCS消息协议头中和/或RCS消息协议尾中。
传输设备60包括存储器601和处理器602之外,还可包括:红外接收管;
传输设备60通过红外接收管接收遥控器发送的红外光信号,将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之后,基于RCS协议将电信号封装成目标RCS消息,并将目标RCS消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红外光信号可用于控制第二设备;第二设备包括:课堂专用智能球机或摄像头。
传输设备60包括存储器601和处理器602之外,还可包括:控制接口;
传输设备60通过内部集成的控制接口从控制设备中获取控制指令,基于RCS协议将控制指令封装成目标RCS消息,并将目标RCS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其中,控制接口包括:USB接口、RS232接口、SPI接口、Type-C接口或I2C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应当说明的,本申请实施例未详细阐明的定义或解释可参考图1所述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传输设备60仅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例子,传输设备60可具有比示出的部件更多或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部件,或者可具有部件的不同配置实现。
可理解的,关于图6的传输设备60包括的功能部件的具体实现方式,可参考图1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设备、系统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上述描述的装置、设备的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其中,所述学生的用户画像包括:课堂上学生的表情或行为;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所述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将获取的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所述状态图像中学生的用户画像之前,还包括:
在第二设备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处理成预设RCS消息之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由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RCS消息,将所述预设RCS消息进行解析,获得所述学生的状态图像;
其中,所述学生的状态图像包括:由所述第二设备拍摄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所述预设RCS消息包括:预设RCS消息协议头、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状态图像及预设RCS消息协议尾;
所述预设RCS消息的目的地址、所述预设RCS消息的源地址、所述预设RCS消息的端口号及所述预设RCS消息的标记位分布在所述预设RCS消息协议头中和/或所述预设RCS消息协议尾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第二设备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处理成预设RCS消息之后,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由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RCS消息,包括:
在所述第二设备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处理成预设RCS消息,基于内部集成的第一SIM卡关联的第一手机号码登录RCS客户端,并基于所述RCS客户端将所述预设RCS消息发送给基站之后;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内部集成的所述第二SIM卡接收由所述基站转发的所述预设RCS消息;
其中,所述预设RCS消息包括:第二手机号码,所述第二手机号码用于指示出: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发送到与第二手机号码关联的第一设备;所述第二手机号码与所述第一设备中第二SIM卡所存储的IMSI码绑定;
所述基站用于基于所述第二手机号码确定出所述第二手机号码关联的IMSI码,以及存储所述IMSI码的第二SIM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所述预设RCS消息进行解析,获得所述学生的状态图像,包括:
将所述预设RCS消息解封装,获得所述学生的状态图像;或者,
将所述预设RCS消息解封装为所述码流数据,并将所述码流数据解压缩为所述学生的状态图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通过内部集成的控制接口从控制设备中获取控制指令;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RCS协议将所述控制指令封装成目标RCS消息,并将所述目标RCS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设备;
其中,所述控制接口包括:USB接口、RS232接口、SPI接口、Type-C接口或I2C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课堂专用智能球机或摄像头。
6.如权利要求2所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内部集成的传输介质接口从与所述第一设备相连的触摸屏获取触摸屏指令;所述触摸屏指令包括:输入到所述触摸屏上的用户操作。
所述传输介质接口包括:USB接口、RS232接口、SPI接口、Type-C接口或I2C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触摸屏指令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课堂专用智能球机或摄像头。
7.如权利要求2所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红外接收管接收遥控器发送的红外光信号,将所述红外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之后,基于RCS协议将所述电信号处理成目标RCS消息,并将所述目标RCS消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所述红外光信号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包括:课堂专用智能球机或摄像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特征提取,获得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其中,
所述关键点信息包括:关键点的位置;或者,所述关键点信息包括:人脸关键点信息、人体骨骼关键点信息或轮廓关键点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训练好的状态分类模型对所述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进行预测分析,获得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训练好的状态分类模型对所述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进行预测分析,获得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训练好的状态分类模型对所述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进行预测分析,获得所述状态图像中学生在当前时刻的表情或所述学生在当前时刻的行为;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训练好的状态分类模型对所述包括学生的关键点信息的特征向量进行预测分析,获得所述状态图像中学生在不同时刻的表情或所述学生在上述不同时刻的行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所述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所述RCS消息发送给基站,并通过所述基站将所述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其中,所述RCS消息包括:RCS消息协议头、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及RCS消息协议尾;
所述RCS消息的目的地址、所述RCS消息的源地址、所述RCS消息的端口号及所述RCS消息的标记位分布在所述RCS消息协议头中和/或所述RCS消息协议尾中。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所述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RCS协议将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处理成RCS消息,基于内部集成的第二SIM卡关联的第二手机号码登录RCS客户端,并基于所述RCS客户端将所述RCS消息发送给基站,并通过所述基站将所述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其中,所述RCS消息包括:第三手机号码,所述第三手机号码用于指示出:将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发送到与第三手机号码关联的服务器;所述第三手机号码与所述服务器中第三SIM卡所存储的IMSI码绑定;
所述基站用于基于所述第三手机号码确定出所述第三手机号码关联的IMSI码,以及存储所述IMSI码的第三SIM卡;
其中,所述RCS消息包括:RCS消息协议头、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及RCS消息协议尾;
所述RCS消息的目的地址、所述RCS消息的源地址、所述RCS消息的端口号及所述RCS消息的标记位分布在所述RCS消息协议头中和/或所述RCS消息协议尾中。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状态图像中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状态图像中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直接封装成RCS消息;或者,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状态图像中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压缩算法进行压缩,获得码流数据,基于所述RCS协议将所述码流数据封装成RCS消息;其中,所述压缩算法包括:H.264算法、H.265算法、JPEG2000算法或DSC压缩算法。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设备将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所述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基于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统计出课堂上不同状态表情的占比或课堂上不同状态行为的占比,并通过RCS协议将所述课堂上不同状态表情的占比或课堂上不同状态行为的占比处理成RCS消息,并将所述RCS消息发送给所述服务器。
14.一种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设备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处理成预设RCS消息;其中,所述学生的状态图像包括:由所述第二设备拍摄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
所述第二设备将所述预设RCS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其中,所述预设RCS消息包括:预设RCS消息协议头、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状态图像及预设RCS消息协议尾;
所述预设RCS消息的目的地址、所述预设RCS消息的源地址、所述预设RCS消息的端口号及所述预设RCS消息的标记位分布在所述预设RCS消息协议头中和/或所述预设RCS消息协议尾中。
15.一种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及服务器;所述第一设备、所述第二设备及所述服务器之间通过无线网络进行通信连接;其中,
所述第二设备,用于:
基于RCS协议将学生的状态图像处理成预设RCS消息,将所述预设RCS消息发送给第一设备;
所述第一设备,用于:
接收由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所述预设RCS消息,将所述预设RCS消息进行解析,获得所述学生的状态图像;
将所述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其中,所述学生的用户画像包括:课堂上学生的表情或行为;
基于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统计出课堂上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将所述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所述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其中,所述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包括:当前时刻课堂上不同的用户画像的占比,或不同时刻课堂上不同的用户画像的占比;
所述服务器,用于:
将所述RCS消息进行解析,获得所述课堂上不同用户画像的占比。
16.一种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以及第二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
将获取的课堂上学生的状态图像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其中,所述学生的用户画像包括:课堂上学生的表情或行为;
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
将所述状态图像中的学生的用户画像基于RCS协议处理成RCS消息,并将所述RCS消息发送给服务器。
17.一种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及与所述存储器耦合的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应用程序指令,所述处理器被配置用于调用所述应用程序指令,执行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
CN202111365854.6A 2021-11-18 2021-11-18 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1409588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5854.6A CN114095881A (zh) 2021-11-18 2021-11-18 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5854.6A CN114095881A (zh) 2021-11-18 2021-11-18 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5881A true CN114095881A (zh) 2022-02-25

Family

ID=80301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5854.6A Pending CN114095881A (zh) 2021-11-18 2021-11-18 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9588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1322A (zh) * 2015-07-20 2017-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17604A (zh) * 2019-09-06 2019-11-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设备报警方法、监控设备及服务器
CN112540668A (zh) * 2019-09-23 2021-03-23 彼乐智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I及IoT的智能教学辅助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71322A (zh) * 2015-07-20 2017-02-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417604A (zh) * 2019-09-06 2019-11-05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设备报警方法、监控设备及服务器
CN112540668A (zh) * 2019-09-23 2021-03-23 彼乐智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I及IoT的智能教学辅助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10453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handwritten message by using handwriting data
WO2017054605A1 (zh) 一种图片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670427B (zh) 一种图像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551519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07818787B (zh) 一种语音信息的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46255A (zh) 一种视频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2007181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arriage of pcc in isobmff for flexible combination
CN110555171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12433690B (zh) 数据处理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82625B (zh) 生成动态图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737520A (zh) 一种视频分类方法、视频分类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0965919B1 (ko) 인스턴트 메시징 툴을 통해 이미지의 즉각적인 통신을 수행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3438526A (zh) 屏幕内容分享方法、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26844A (zh) 显示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095881A (zh) 课堂上学生的用户画像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1881862A (zh) 手势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8255389B (zh) 图像编辑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64852B (zh) 一种截图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40655A (zh) 图像分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473029A (zh) 一种闪电图像拍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1198987B1 (ko) 전자펜을 이용한 단말기의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1680124B1 (ko) 이종 플랫폼 간 증강현실 전달 방법
de Ipiña et al. Interacting with our environment through sentient mobile phones
CN114550185B (zh) 一种文档生成的方法、相关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8830917B (zh) 一种信息生成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