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90540A -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法以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法以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90540A
CN114090540A CN202110879707.4A CN202110879707A CN114090540A CN 114090540 A CN114090540 A CN 114090540A CN 202110879707 A CN202110879707 A CN 202110879707A CN 114090540 A CN114090540 A CN 1140905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nsor
measurement
data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797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间伸明
吉田善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g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g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0905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905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9/00Recording measured values
    • G01D9/02Producing one or more recordings of the values of a single variable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3/00Testing or monitoring of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 G05B23/02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 G05B23/0205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 G05B23/0218Electric testing or monitoring by means of a monitoring system capable of detecting and responding to faults characterised by the fault detection method dealing with either existing or incipient faults
    • G05B23/0221Preprocessing measurements, e.g. data collection rate adjustment; Standardization of measurements; Time series or signal analysis, e.g. frequency analysis or wavelets; Trustworthiness of measurements; Indexes therefor; Measurements using easily measured parameters to estimate parameters difficult to measure; Virtual sensor creation; De-noising; Sensor fusion; Unconventional preprocessing inherently present in specific fault detection methods like PCA-based metho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1Design, administration or maintenance of databa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7/00Indicating measured val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9/00Recording measured values
    • G01D9/005Solid-state data logg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 Testing Or Calibration Of Command Recording Devices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法以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所述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环境数据取得部,从环境传感器取得测定由原材料制造产品的制造环境而得到的环境数据;传感器选择部,根据与环境传感器之间的关联度,从测定成为制造的对象的制造对象的测定传感器中选择特定的传感器;以及参数设定部,基于环境数据,设定特定的传感器中的测定参数。

Description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法以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法以及记录了数据管理程序的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取得现场设备10的周围环境的状态、或由现场设备10自身所具备的传感器11无法取得的其他设备的动作状态等外部设备信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91258号
发明内容
在本发明的第1方式中,提供一种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包括环境数据取得部,该从环境传感器取得测定由原材料制造产品的制造环境而得到的环境数据。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包括传感器选择部,该传感器选择部根据与环境传感器之间的关联度,从测定成为制造的对象的制造对象的测定传感器中,选择特定的传感器。数据管理系统可以包括参数设定部,该参数设定部基于环境数据,设定特定的传感器中的测定参数。
传感器选择部可以基于距环境传感器的距离,决定测定传感器的关联度。
传感器选择部可以基于环境传感器测定的物理量的类别,决定测定传感器的关联度。
传感器选择部可以基于环境传感器测定的环境数据的时序变化与测定传感器测定的测定数据的时序变化之间的相关,决定测定传感器的关联度。
传感器选择部可以基于被选择为特定的传感器的实际作业,决定测定传感器的关联度。
数据管理系统可以还包括列表输出部,该列表输出部输出候选传感器的列表,该候选传感器是关联度高于预先确定的阈值的测定传感器,传感器选择部根据用户输入,从候补传感器中选择特定的传感器。
当环境数据在预先确定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参数设定部可以变更测定参数。
当环境数据在预先确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参数设定部可以对测定参数进行初始化。
参数设定部可以设定用于测定制造对象的周期作为测定参数。
参数设定部可以设定用于测定制造对象的灵敏度作为测定参数。
环境数据取得部可以取得制造环境中的振动、温度、湿度、照度、臭气、气体浓度、压力、气压、应力、磁场、声音以及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作为环境数据。
数据管理系统可以还包括:测定数据取得部,从测定传感器取得测定了制造对象而得到的测定数据;以及数据记录部,用于记录测定数据。
数据记录部可以还记录表示对测定参数进行了设定变更的定时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2方式中,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管理方法可以包括从环境传感器取得测定由原材料制造产品的制造环境而得到的环境数据。数据管理方法可以包括根据与环境传感器之间的关联度,从测定成为制造的对象的制造对象的测定传感器中选择特定的传感器。数据管理方法可以包括基于环境数据,设定特定的传感器中的测定参数。
在本发明的第3方式中,提供记录了数据管理程序的记录介质。数据管理程序可以由计算机执行。数据管理程序可以使计算机作为环境数据取得部发挥功能,该环境数据取得部从环境传感器取得对由原材料制造产品的制造环境进行测定而得到的环境数据。数据管理程序可以使计算机作为传感器选择部发挥功能,该传感器选择部根据与环境传感器之间的关联度,从测定成为制造的对象的制造对象的测定传感器中,选择特定的传感器。数据管理程序可以使计算机作为参数设定部发挥功能,该参数设定部基于环境数据,设定特定的传感器中的测定参数。
另外,上述发明的概要并未列举出本发明的所有必要特征。另外,这些特征群的子组合也可以成为发明。
附图说明
图1与工厂10一起表示了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的框图的一例。
图2表示设置于工厂10的测定传感器20以及环境传感器30的配置例。
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基于环境数据设定测定参数的流程的一例。
图4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数据管理系统100的框图的一例。
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数据管理系统100输出的候补传感器的列表的一例。
图6表示本发明的多个方式可以被整体或部分地实现的计算机2200的例子。
标号说明
10工厂
20测定传感器
30环境传感器
100数据管理系统
110测定数据取得部
120数据记录部
130环境数据取得部
140传感器选择部
150参数设定部
410列表输出部
420接口部
2200计算机
2201DVD-ROM
2210主机控制器
2212CPU
2214RAM
2216图形控制器
2218显示设备
2220输入/输出控制器
2222通信接口
2224硬盘驱动器
2226DVD-ROM驱动器
2230ROM
2240输入/输出芯片
2242键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发明的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但以下的实施方式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所涉及的发明。另外,在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特征的组合的全部不一定是发明的解决手段所必须的。
图1与工厂10一起表示了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的框图的一例。在该图中,作为一例,表示数据管理系统100将从设置于工厂10的多个传感器取得的数据作为管理对象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数据管理系统100也可以将来自设置在与工厂10不同的任何场所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的测定数据作为管理对象。
工厂10除了化学等工厂以外,还可以是:对气田或油田等井源或其周边进行管理控制的工厂;对水力、火力、核能等的发电进行管理控制的工厂;对太阳光或风力等环境发电进行管理控制的工厂;以及对上下水或水坝等进行管理控制的工厂等。在工厂10中,在由原材料制造产品时,从上游向下游进行工艺过程。在这样的工厂10中,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测定传感器20以及一个或多个环境传感器30。
测定传感器20测定在工厂10中成为制造的对象的制造对象的物理量。测定传感器20例如可以是设置在OT(Operational Technology:运营技术)区域中的传感器(例如,过程控制(测定)用传感器),也可以是与设置在工厂中的一个或多个现场设备连接或一体构成的产业用(Industrial)传感器。作为一例,测定传感器20可以取得对成为制造对象的原材料(原料以及材料)、半成品以及产品等中的流量、压力及温度等物理量进行测定而得到的测定数据。
环境传感器30测定由原材料制造产品的制造环境。环境传感器30例如可以是随后设置在工厂10的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传感器。作为一例,环境传感器30可以取得对制造环境中的振动、温度、湿度、照度、臭气、气体浓度、压力、气压、应力、磁场、声音以及图像等物理量进行测定而得到的环境数据。
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从环境传感器30取得环境数据。然后,数据管理系统100基于取得的环境数据,设定从测定传感器20中选择的特定的传感器中的测定参数。
数据管理系统100可以是PC(个人计算机)、平板型计算机、智能手机、工作站、服务器计算机、或者通用计算机等计算机,也可以是连接有多个计算机的计算机系统。这种计算机系统也是广义的计算机。另外,数据管理系统100也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在计算机内能够执行的虚拟计算机环境来实现。取而代之,数据管理系统100可以是被设计为用于管理数据的专用计算机,或者可以是由专用电路实现的专用硬件。另外,在数据管理系统100能够与因特网连接的情况下,数据管理系统100也可以通过云计算来实现。
数据管理系统100包括测定数据取得部110、数据记录部120、环境数据取得部130、传感器选择部140和参数设定部150。另外,这些块(block)是分别在功能上分离的功能块,也可以不必与实际的设备结构一致。即,在该图中,虽然表示为1个块,但其也可以不必由1个设备构成。另外,在该图中,虽然表示为不同的块,但它们也可以不必由不同的设备构成。
测定数据取得部110从测定传感器20取得测定了制造对象的测定数据。作为一例,测定数据取得部110可以经由通信部,例如经由通信网络,从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按时序取得测定了制造对象的测定数据。另外,在上述说明中,作为一例,表示了测定数据取得部110经由通信网络从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取得测定数据的情况,但不限于此。测定数据取得部110例如也可以经由用户输入或各种存储设备等与通信网络不同的其他单元,从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取得测定数据。
这种通信网络可以是连接多个计算机的网络。例如,通信网络可以是将多个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的全局网络,作为一例,通信网络可以是使用了因特网协议的因特网等。取而代之,通信网络也可以通过专用线路来实现。即,测定数据取得部110也可以与便携电话、智能手机、第四代(4G)终端以及第五代(5G)终端等之间直接或间接地交换,取得测定数据。
测定数据取得部110可以从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测定传感器20取得例如成为制造对象的原材料、半成品以及产品等中的流量、压力、温度以及它们的组合等测定数据。另外,测定数据取得部110也可以取得基于这些数据并使用数学式生成的值作为测定数据。测定数据取得部110将从多个测定传感器20中的每一个取得的测定数据提供给数据记录部120以及传感器选择部140。
数据记录部120记录测定数据。作为一例,数据记录部120可以按每个测定传感器20按时序记录从测定数据取得部110提供的来自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测定数据。
环境数据取得部130从环境传感器30取得对由原材料制造产品的制造环境进行测定而得到的环境数据。作为一例,环境数据取得部130与测定数据取得部110同样,例如经由通信网络,从多个环境传感器30的每一个按时序取得测定了制造环境而得到的环境数据。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一例,示出了环境数据取得部130经由通信网络从多个环境传感器30的每一个取得环境数据的情况,但不限于此。环境数据取得部130与测定数据取得部110同样,例如也可以经由用户输入或各种存储设备等与通信网络不同的其他单元,从多个环境传感器30的每一个取得环境数据。
环境数据取得部130可以取得例如制造环境中的振动、温度、湿度、照度、臭气、气体浓度、压力、气压、应力、磁场、声音以及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作为环境数据。另外,环境数据取得部130也可以取得基于这些数据并使用数学式生成的值作为环境数据。环境数据取得部130将从多个环境传感器30中的每一个取得的环境数据提供给传感器选择部140。
传感器选择部140取得从测定数据取得部110提供的测定数据。此外,传感器选择部140取得从环境数据取得部130提供的环境数据。然后,传感器选择部140根据与环境传感器30之间的关联度,从测定成为制造的对象的制造对象的测定传感器20中选择特定的传感器。此时,传感器选择部140例如可以基于距环境传感器30的距离来决定测定传感器20的关联度。此外,例如,传感器选择部140可以基于环境传感器所测定的物理量的类别来确定测定传感器20的关联度。另外,传感器选择部140例如可以基于环境传感器30所测定的环境数据的时序变化与测定传感器20所测定的测定数据的时序变化之间的相关,决定测定传感器20的关联度。这将在后面描述。传感器选择部140将与所选择的特定的传感器相关的信息提供给参数设定部150。
参数设定部150从传感器选择部140取得与特定的传感器相关的信息。然后,参数设定部150基于环境数据,来设定特定的传感器中的测定参数。此时,参数设定部150例如可以将测定制造对象的周期设定为特定的传感器测定制造环境的测定参数。另外,参数设定部150例如可以将测定制造对象的灵敏度设定为特定的传感器测定制造环境的测定参数。这也在后面叙述。与此相对应,测定传感器20按照由参数设定部150设定的参数来测定制造对象。
另外,参数设定部150也可以将与设定的测定参数相关的设定信息提供给数据记录部120。在此,在这样的设定信息中,例如可以包含表示在哪个定时变更了测定参数的信息(例如标志等)。与此相对应,数据记录部120除了记录测定数据之外,还可以记录表示对测定参数进行了设定变更的定时的信息。
图2表示设于工厂10的测定传感器20以及环境传感器30的配置例。在该图中,作为一例,示出了在工厂10中经由流路A-C由原材料M以及N制造产品X以及Y的情况。如该图所示,假设在流路A中设置测定传感器20a1(也称为“测定传感器20a”。)。另外,假设在流路B中,从上游朝向下游设置多个测定传感器20b1、20b2、20b3、20b4以及20b5(统称为“测定传感器20b”)。)。另外,在流路C中,假设从上游朝向下游设置多个测定传感器20c1、20c2、20c3、20c4以及20c5(统称为“测定传感器20c”)。另外,将测定传感器20a、20b以及20c统称为“测定传感器20”。另外,为了在工厂10内的各种位置测定各种制造环境,假设在工厂10中设置多个环境传感器30i、30j、30k以及30l(统称为“环境传感器30”。)。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例如从设置在这样的工厂10中的环境传感器30取得环境数据。然后,数据管理系统100基于取得的环境数据,设定从测定传感器20中选择的特定的传感器中的测定参数。使用流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图3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基于环境数据设定测定参数的流程的一例。
在步骤310中,数据管理系统100取得测定数据。作为一例,测定数据取得部110经由通信网络从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按时序取得测定了制造对象而得到的测定数据。此时,测定数据取得部110例如可以从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取得制造对象的测定数据,即流过流路A、B以及C的原材料M以及N、半成品以及产品X及Y中的流量、压力、温度及它们的组合等测定数据。测定数据取得部110将从多个测定传感器20中的每一个取得的测定数据提供给数据记录部120以及传感器选择部140。
在步骤320中,数据管理系统100记录测定数据。作为一例,数据记录部120按每个测定传感器20按时序记录在步骤310中测定数据取得部110从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取得的测定数据。
在步骤330中,数据管理系统100取得环境数据。作为一例,环境数据取得部130经由通信网络,从多个环境传感器30的每一个环境传感器30按时序取得测定了由原材料制造产品的制造环境而得到的环境数据。此时,环境数据取得部130例如可以取得制造环境中的振动、温度、湿度、照度、臭气、气体浓度、压力、气压、应力、磁场、声音以及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作为环境数据。作为一例,环境数据取得部130从环境传感器30i取得测定了制造环境中的振动而得到的环境数据。另外,环境数据取得部130从环境传感器30j取得测定了制造环境中的气体浓度而得到的环境数据。另外,环境数据取得部130从环境传感器30k取得测定了制造环境中的声音而得到的环境数据。另外,环境数据取得部130从环境传感器30l取得测定了制造环境中的温度而得到的环境数据。环境数据取得部130将从多个环境传感器30中的每一个取得的环境数据提供给传感器选择部140。另外,在该图中,作为一例,表示了数据管理系统100在取得测定数据后取得环境数据的情况,但不限于此。数据管理系统100可以在取得环境数据之后取得测定数据。即,步骤330也可以在步骤310以及步骤320之前进行。
在步骤340中,数据管理系统100判定是否满足设定变更条件。作为一例,传感器选择部140将在步骤330中从环境数据取得部130提供的环境数据与对应于多个环境传感器30中的每一个的基准进行对照。然后,环境数据取得部130与分别对应的基准对照,在存在状态变化了的环境数据的情况下,判定为满足设定变更条件。
例如,传感器选择部140将从环境传感器30i取得的振动数据与对应于环境传感器30i的预先确定的基准进行对照。并且,传感器选择部140在探测到振动数据从预先确定的范围内变化到了范围外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满足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条件(例如,将测定参数设定为与初始值不同的第一值的条件)。即,传感器选择部140在基于环境数据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容许范围外的振动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满足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条件。另外,传感器选择部140在之后探测到振动数据在上述预先确定的范围内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期间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满足对测定参数进行初始化的条件(例如,将测定参数从第一值恢复为初始值的条件)。即,传感器选择部140在基于环境数据在一定期间未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容许范围外的振动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满足对测定参数进行初始化的条件。进而,例如,传感器选择部140在稳定状态下探测到振动数据在与上述预先确定的范围相同或不同的稳定的范围内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期间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满足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条件(例如,将测定参数设定为与初始值不同的第二值的条件)。
同样地,传感器选择部140将从环境传感器30j取得的气体浓度数据与对应于该环境传感器30j的预先确定的基准进行对照。并且,传感器选择部140在探测到在从环境传感器30j取得的气体浓度数据中特定的气体成分的浓度从预先确定的范围内变化到了范围外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满足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条件。即,传感器选择部140在基于环境数据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满足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条件。另外,传感器选择部140在之后探测到特定的气体成分的浓度在上述预先确定的范围内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期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判定为满足对测定参数进行初始化的条件。即,传感器选择部140在基于环境数据在一定期间未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满足对测定参数进行初始化的条件。进而,例如,传感器选择部140在稳定状态下探测到气体浓度数据在与上述预先确定的范围相同或不同的稳定的范围内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期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判定为满足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条件。
同样地,传感器选择部140将从环境传感器30k取得的声音数据与对应于该环境传感器30k的预先确定的基准进行对照。并且,传感器选择部140在探测到从环境传感器30k取得的声音数据从预先确定的范围内变化到了范围外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满足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条件。即,传感器选择部140在基于环境数据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异常声音(例如爆炸音或爆破音等)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满足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条件。另外,传感器选择部140在探测到声音数据在上述预先确定的范围内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期间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满足对测定参数进行初始化的条件。即,传感器选择部140在基于环境数据在一定期间未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异常声音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满足对测定参数进行初始化的条件。进而,例如,传感器选择部140在稳定状态下探测到声音数据在与上述预先确定的范围相同或不同的稳定的范围内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期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判定为满足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条件。
同样地,传感器选择部140将从环境传感器30l取得的温度数据与对应于环境传感器30l的预先确定的基准进行对照。并且,传感器选择部140在探测到从环境传感器30l取得的温度数据从预先确定的范围内变化到了范围外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满足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条件。即,传感器选择部140在基于环境数据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容许范围外的温度的情况下(例如,探测到特定设备中的表面温度或周边温度变为超过预先确定的阈值的高温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满足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条件。另外,传感器选择部140在之后探测到温度数据在上述预先确定的范围内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期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判定为满足对测定参数进行初始化的条件。即,传感器选择部140在基于环境数据在一定期间未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容许范围外的温度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满足对测定参数进行初始化的条件。进而,例如,传感器选择部140在稳定状态下探测到温度数据在与上述预先确定的范围相同或不同的稳定的范围内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期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判定为满足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条件。
在步骤340中判定为不满足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条件(“否”)的情况下,数据管理系统100使处理返回到步骤310继续流程。另一方面,在步骤340中判定为满足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条件(“是”)的情况下,数据管理系统100使处理进入步骤350。
在步骤350中,数据管理系统100决定关联度。作为一例,传感器选择部140分别决定测定了在步骤340中判定为满足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条件时所使用的环境数据的环境传感器30与多个测定传感器20之间的关联度。
例如,在步骤340中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容许范围外的振动的情况下,传感器选择部140分别决定测定到了在探测到该振动时所使用的振动数据的环境传感器30i与多个测定传感器20之间的关联度。此时,作为一例,传感器选择部140可以基于距环境传感器30i的距离来决定测定传感器20的关联度。即,传感器选择部140可以针对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测定传感器20,根据从设置有环境传感器30i的位置到设置有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测定传感器20的位置为止的距离,决定评分后的关联度(例如,1至0)。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选择部140可以对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测定传感器20决定关联度,使得随着距离接近而变高(例如接近1),随着距离远离而变低(例如接近0)。
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一例,示出了基于作为对象的环境传感器30i所被设置的位置与测定传感器20所被设置的位置之间的距离来决定关联度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代替上述说明,或者除了上述说明之外,传感器选择部140也可以基于作为对象的环境传感器30i所被设置的位置与流路之间的距离来决定关联度。即,传感器选择部140也可以对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测定传感器20决定关联度,以使在距作为对象的环境传感器30i的距离越近的流路(例如流路A)上所设置的测定传感器20则关联度越高,在距作为对象的环境传感器30i的距离越远的流路上所设置的测定传感器20则关联度越低。
另外,例如,在步骤340中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容许范围外的温度的情况下,传感器选择部140分别决定测定到了在探测到该温度时所使用的温度数据的环境传感器30l与多个测定传感器20之间的关联度。作为一例,在环境传感器30l在测定流路C的配管中的表面温度的情况下,传感器选择部140可以以如下方式决定关联度:使设置在该流路C上的测定传感器20c的关联度比设置在其他流路A以及B上的测定传感器20a以及20b高。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选择部140也可以针对设置在流路C上的多个测定传感器20c的每一个,根据从环境传感器30l所被设置的位置到多个测定传感器20c的每一个所被设置的位置为止的距离,来决定评分后的关联度。
取而代之或除此之外,作为一例,传感器选择部140可以基于由环境传感器30测定的物理量的类别,来确定测定传感器20的关联度。例如,在步骤340中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气体泄漏的情况下,可以对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决定关联度,使得对探测到该气体泄漏的成分的参与越高的测定传感器20则关联度越高,参与越低的测定传感器20则关联度越低。即,在探测到气体泄漏的特定的气体成分是起因于原材料M的情况下,传感器选择部140可以以如下方式决定关联度:使得设置在流路A上的测定传感器20a的关联度、以及设置在流路B上的比与流路A的合流地点更处于下游一侧的测定传感器20b3、20b4和20b5的关联度,高于设置在流路C上的测定传感器20c以及设置在流路B上的比与流路A的合流地点更处于的上游一侧的测定传感器20b1和20b2。换言之,传感器选择部140可以根据环境传感器30测定的物理量的类别与测定传感器20所测定的测定对象(例如,原材料、半成品以及产品等)之间的关联性,对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决定关联度。
另外,在步骤340中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异常声音的情况下,传感器选择部140也可以以如下方式决定关联度,使得多个测定传感器20中的作为物理量而测定压力的测定传感器20的关联度比多个测定传感器20中的作为物理量而测定流量以及温度的测定传感器20高。换言之,传感器选择部140也可以根据环境传感器30所测定的物理量的类别与测定传感器20所测定的物理量的类别之间的关联性,对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决定关联度。
取而代之或者除此之外,作为一个例子,传感器选择部140可以基于环境传感器30所测定的环境数据的时序变化与测定传感器20所测定的测定数据的时序变化之间的相关,来决定测定传感器20的关联度。例如,在步骤340中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异常声音的情况下,可以以如下方式决定关联度,使得以产生了该异常声音的定时(Timing,时机)为界,测定数据的时序变化的特性发生了变化的测定传感器20的关联度比该时序的特性未发生变化的测定传感器20高。即,假设在基于来自环境传感器30k的环境数据探测到异常声音的情况下,设置在流路A上的测定传感器20a以及设置在流路B上的测定传感器20b的测定数据的时序数据的时序变化的特性在该异常声音的发生前后没有发生变化,另一方面,设于流路C上的测定传感器20c的测定数据的时序变化的特性在该异常声音的发生前后发生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选择部140可以以测定传感器20c的关联度高于测定传感器20a以及20b的方式来决定关联度。
这样,传感器选择部140通过一个或多个指标,对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决定关联度。另外,在通过多个指标来决定关联度的情况下,传感器选择部140也可以按多个指标的每一个决定各个关联度。取而代之,传感器选择部140也可以通过对由多个指标决定的各个关联度进行运算(例如乘法运算)来决定一个关联度。此时,传感器选择部140在对各个关联度进行运算来决定一个关联度时,也可以按每个指标使用不同的加权。
在步骤360中,数据管理系统100选择特定的传感器。作为一例,传感器选择部140根据与环境传感器30之间的关联度,从测定成为制造的对象的制造对象的测定传感器20中,选择特定的传感器。例如,传感器选择部140可以将在步骤350中决定的关联度超过预先确定的阈值的一个或多个测定传感器20(关联度为0.8以上的测定传感器20等)选择为特定的传感器。取而代之或者除此之外,传感器选择部140也可以将在步骤350中决定的关联度相对较高的一个或多个测定传感器20(关联度为上位第二为止的测定传感器20等)选择为特定的传感器。传感器选择部140将与所选择的特定的传感器相关的信息提供给参数设定部150。
在步骤370中,数据管理系统100设定测定参数。作为一例,参数设定部150取得与在步骤360中选择的特定的传感器相关的信息。然后,参数设定部150基于环境数据,设定特定的传感器中的测定参数。此时,参数设定部150例如可以将测定制造对象的周期设定为特定的传感器测定制造环境的测定参数。另外,参数设定部150例如可以将测定制造对象的灵敏度设定为特定的传感器测定制造环境的测定参数。
即,当在基于来自环境传感器30i的环境数据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容许范围外的振动的情况下,在距环境传感器30i的距离比较近的测定传感器20b4以及20b3被选择作为特定的传感器的情况下,参数设定部150可以对这些特定的传感器设定测定参数,使得测定制造对象的周期成为比设定变更前的值(初始值)短的第一值。同样地,当在基于来自环境传感器30i的环境数据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容许范围外的振动的情况下,在距环境传感器30i的距离比较近的测定传感器20b4以及20b3被选择作为特定的传感器的情况下,参数设定部150可以对这些特定的传感器设定测定参数,使得测定制造对象的灵敏度成为比设定变更前的值(初始值)高的第一值。此时,参数设定部150可以对特定的传感器设定与关联度对应的测定参数。作为一例,在测定传感器20b4的关联度比测定传感器20b3的关联度高的情况下,参数设定部150可以对这些特定的传感器以如下方式设定测定参数:使得测定传感器20b4的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前后的变化率比测定传感器20b3的测定参数的设定变更前后的变化率大。这样,参数设定部150在环境数据处于预先确定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可以变更特定的传感器中的测定参数。
另外,之后,在基于来自环境传感器30i的环境数据在一定期间未探测到制造环境中的容许范围外的振动的情况下,参数设定部150可以对这些特定的传感器变更测定参数,以成为设定变更前的值(初始值)。这样,参数设定部150在环境数据处于预先确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对测定参数进行初始化。另外,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一例示出了参数设定部150通过将特定的传感器中的测定参数恢复到设定变更前的值来对测定参数进行初始化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参数设定部150也可以通过将特定的传感器中的测定参数恢复为工厂10的运用开始时的值对测定参数进行初始化。进而,在稳定状态下,在基于来自环境传感器30i的环境数据,制造环境中的振动在稳定的范围内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期间的情况下,参数设定部150可以对这些特定的传感器设定测定参数,使得测定制造对象的周期成为比设定变更前的值(初始值)长的第二值。同样,在稳定状态下,基于来自环境传感器30i的环境数据,在制造环境中的振动在稳定的范围内的状态持续了一定期间的情况下,参数设定部150可以对这些特定的传感器设定测定参数,使得测定制造对象的灵敏度成为比设定变更前的值(初始值)低的第二值。
然后,参数设定部150将与这样设定的测定参数相关的设定信息提供给数据记录部120。另外,在这样的设定信息中,如上所述,可以包含表示在哪个定时变更了测定参数的信息。与此相对应,数据记录部120除了记录测定数据之外,还可以记录表示对测定参数进行了设定变更的定时的信息。
以往,已知有从传感器的测定结果取得由作业人员的感觉得到的信息的技术。在这样的现有技术中,为了判断设备的动作状态而追加地取得这样的信息。相对于此,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从环境传感器30取得环境数据。然后,数据管理系统100根据与环境传感器30之间的关联度,从测定传感器20中选择特定的传感器,基于环境数据,来设定该特定的传感器中的测定参数。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能够基于从环境传感器30取得的环境数据,适当地对以往固定地设定的、或者根据作业人员的经验或直觉手动设定的测定传感器20的测定参数进行设定变更。另外,此时,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取得制造环境中的振动、温度、湿度、照度、臭气、气体浓度、压力、气压、应力、磁场、声音以及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作为环境数据。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能够除了考虑由作业人员的五感感测的状态之外,还考虑仅通过人的感觉不能感测的状态,来设定测定参数。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例如基于距环境传感器30的距离、由环境传感器30测定的物理量的类别、以及环境数据的时序变化与测定数据的时序变化之间的相关来确定关联度。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在变更测定参数时,能够从多个测定传感器20中按照客观的指标自动地选择作为对象的特定的传感器。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当环境数据在预先确定的范围外的情况下,变更测定参数。此时,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例如将测定制造对象的周期或灵敏度设定为测定参数。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在环境数据在预先规定的范围外、即在制造环境中探测到某些异常的情况下,对测定传感器20测定制造对象的周期或灵敏度进行设定变更,因此能够在适合于制造环境的状态的测定条件下,使测定传感器20执行制造对象的测定。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之后当环境数据在预先确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对测定参数进行初始化。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在制造环境恢复为稳定状态的情况下,能够以初始设定的设定变更条件使测定传感器20执行制造对象的测定。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还包括测定数据取得部110和数据记录部120。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能够通过同一系统实现作为数据记录器的功能和测定参数的设定功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中,数据记录部120除了测定数据之外,还一并记录表示对测定参数进行了设定变更的定时的信息。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数据管理系统100,能够将按时序记录的测定数据和对测定参数进行了设定变更的定时建立关联,能够识别各时刻的测定数据是在怎样的设定条件下测定的数据。
图4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数据管理系统100的框图的一例。在图4中,对具有与图1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除了以下不同点以外省略说明。本变形例的数据管理系统100还具备列表输出部410和接口部420。
在上述的说明中,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了传感器选择部140基于对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测定传感器20进行决定的关联度自动地选择特定的传感器的情况。但是,在本变形例的数据管理系统100中,传感器选择部140在对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决定了关联度之后,将与关联度高于预先确定的阈值的一个或多个候补传感器相关的信息提供给列表输出部410。
列表输出部410输出关联度高于预先确定的阈值的测定传感器20即候选传感器的列表。作为一例,列表输出部410可以是显示部,并且显示从传感器选择部140提供的候选传感器的列表。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列表输出部410例如可以是通信部,也可以将从传感器选择部140提供的候补传感器的列表发送到其他系统。
接口部420接受用户输入。作为一例,接口部420经由GUI(Graphical UserInterface:图形用户接口)取得来自阅览了候补传感器的列表的用户的输入。例如,接口部420经由GUI取得与用户从候选传感器的列表中选择哪个测定传感器20作为特定传感器有关的信息。
然后,在本变形例的数据管理系统100中,传感器选择部140根据用户输入来从候补传感器中选择特定的传感器。作为一例,传感器选择部140选择由用户从候选传感器中选择的一个或多个测定传感器20作为特定传感器。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数据管理系统100中,传感器选择部140也可以基于被选择为特定的传感器的实际作业来决定测定传感器20的关联度。在本变形例的数据管理系统100中,传感器选择部140通过经由接口部420的用户输入,能够知道用户从候补传感器中实际选择了哪个测定传感器20作为特定的传感器。即,传感器选择部140能够知道被选择为特定的传感器的实际作业。因此,传感器选择部140可以基于该实际作业以如下方式决定关联度:例如对于作为对象的环境传感器30,过去作为特定的传感器被选择的具有实际作业的测定传感器20的关联度比作为特定的传感器被选择的没有实际作业的测定传感器20高。
图5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数据管理系统100输出的候补传感器的列表的一例。在该图中,示出了针对环境传感器30i,关联度到上位第五为止的测定传感器20进行列表化为候选传感器的例子。如该图所示,列表输出部410例如可以将关联度和识别测定传感器20的识别信息相关联,并输出按照关联度的降序进行了列表化的候补传感器的列表。然后,接口部420例如可以经由GUI取得与用户从候补传感器的列表中选择了哪个测定传感器20(在该图中,测定传感器20b4以及20a1)作为特定的传感器相关的信息。
本变形例的数据管理系统100输出候补传感器的列表。然后,本变形例的数据管理系统100根据用户输入从候补传感器中选择特定的传感器。由此,根据本变形例的数据管理系统100,在特定的传感器的选择中,能够向用户提供关联度高的候补列表,并且在实际的传感器的选择中能够反映用户的意思。另外,本变形例的数据管理系统100基于被选择为特定的传感器的实际作业来决定关联度。由此,根据本变形例的数据管理系统100,还考虑过去的实际作业,能够对多个测定传感器20的每一个决定关联度。
可以参照流程图以及框图对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记载,其中,框可以表示(1)执行操作的过程的阶段,或(2)具有执行操作的作用的装置的部分。特定的阶段以及部分可以通过专用电路、与保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一起提供的可编程电路、和/或与保存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可读指令一起提供的处理器来实现。专用电路可以包括数字和/或模拟硬件电路,并且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C)和/或分立电路。可编程电路可以包括可重构的硬件电路,其包含逻辑AND、逻辑OR、逻辑XOR、逻辑NAND、逻辑NOR及其他逻辑操作、诸如触发器、寄存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等存储器元件等。
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保存由适当的设备执行的指令的任意的有形设备,其结果为,具有保存于其中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具备包含为了创建用于执行在流程图或框图中所指定的操作的单元而能够被执行的指令的产品。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例,可以包括电子存储介质、磁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电磁存储介质、半导体存储介质等。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示例,可以包括软盘(注册商标)、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蓝光(注册商标)盘、记忆棒、集成电路卡等。
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包括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定数据、及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中的任一种,所述编程语言包括诸如Smalltalk(注册商标)、JAVA(注册商标)、C++等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及诸如“C”编程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的现有的面向过程的编程语言。
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经由本地或局域网(LAN)、诸如因特网等广域网(WAN)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能够编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或可编程电路,为了创建用于执行在流程图或框图中所指定的操作的单元,而执行计算机可读指令。作为处理器的示例,包括计算机处理器、处理单元、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等。
图6表示可以全部或部分地实现本发明的多个方式的计算机2200的一例。安装于计算机2200的程序能够使计算机2200作为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装置相关联的操作或该装置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发挥功能,或者能够使计算机2200执行该操作或该一个或多个部分,和/或能够使计算机2200执行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过程或该过程的阶段。这种程序可由CPU2212执行,以使计算机2200执行与本说明书所记载的流程图及框图的框中的一些或全部相关联的特定操作。
本实施方式的计算机2200包括CPU2212、RAM2214、图形控制器2216和显示设备2218,它们通过主机控制器2210相互连接。计算机2200还包括输入/输出单元,诸如通信接口2222、硬盘驱动器2224、DVD-ROM驱动器2226和IC卡驱动器,它们经由输入/输出控制器2220与主机控制器2210连接。计算机还包括传统的输入/输出单元,诸如ROM2230和键盘2242,它们经由输入/输出芯片2240与输入/输出控制器2220连接。
CPU2212按照保存在ROM2230和RAM2214内的程序进行动作,由此控制各单元。图形控制器2216取得在RAM2214内所提供的帧缓冲器等或图形控制器2216自身中由CPU2212生成的图像数据,并使图像数据显示在显示设备2218上。
通信接口2222经由网络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硬盘驱动器2224保存由计算机2200内的CPU2212使用的程序和数据。DVD-ROM驱动器2226从DVD-ROM2201读取程序或数据,并经由RAM2214向硬盘驱动器2224提供程序或数据。IC卡驱动器从IC卡读取程序和数据,和/或将程序和数据写入到IC卡。
ROM2230在其中保存在激活时由计算机2200执行的引导程序等、和/或依赖于计算机2200的硬件的程序。输入/输出芯片2240还可以经由并行端口、串行端口、键盘端口、鼠标端口等将各种输入/输出单元连接到输入/输出控制器2220。
程序由诸如DVD-ROM2201或IC卡的计算机可读介质提供。程序被从计算机可读介质读取,安装于也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的硬盘驱动器2224、RAM2214或ROM2230,并由CPU2212执行。编写在这些程序中的信息处理被计算机2200读取,并提供程序与上述各种类型的硬件资源之间的协作。装置或方法可以通过按照计算机2200的使用实现信息的操作或处理来构成。
例如,在计算机2200与外部设备之间执行通信的情况下,CPU2212可以执行加载到RAM2214中的通信程序,并基于编写在通信程序中的处理,对通信接口2222命令通信处理。通信接口2222在CPU2212的控制下,读取保存在诸如在RAM2214、硬盘驱动器2224、DVD-ROM2201或IC卡的记录介质内所提供的发送缓冲处理区域中的发送数据,并将所读取的发送数据发送到网络,或者将从网络接收到的接收数据写入到在记录介质上所提供的接收缓冲处理区域等。
另外,CPU2212也可以将保存在诸如硬盘驱动器2224、DVD-ROM驱动器2226(DVD-ROM2201)、IC卡等外部记录介质中的文件或数据库的全部或必要的部分读取到RAM2214,并对RAM2214上的数据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然后,CPU2212将经处理的数据回写到外部记录介质。
各种类型的信息,诸如各种类型的程序、数据、表和数据库可以保存于记录介质,并接受信息处理。CPU2212可以对从RAM2214读取的数据执行各种类型的处理,并将结果回写到RAM2214,所述处理包括在本公开的各处所记载的由程序的指令序列指定的各种类型的操作、信息处理、条件判断、条件分支、无条件分支、信息的检索/置换等。另外,CPU2212也可以检索记录介质内的文件、数据库等中的信息。例如,在具有分别与第二属性的属性值相关联的第一属性的属性值的多个条目保存在记录介质内的情况下,CPU2212可以从该多个条目中检索指定第一属性的属性值的、与条件一致的条目,并读取保存在该条目内的第二属性的属性值,由此取得与满足预先确定的条件的第一属性相关联的第二属性的属性值。
以上所说明的程序或软件模块可以保存在计算机2200上或计算机2200附近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另外,在连接到专用通信网络或因特网的服务器系统内所提供的诸如硬盘或RAM的记录介质也可用作计算机可读介质,由此经由网络向计算机2200提供程序。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加以各种变更或改良。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可以明确,加以这样的变更或改良所得的方式也能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应当注意,对于在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中示出的装置、系统、程序和方法中的动作、过程、步骤和阶段等各处理的执行顺序,只要没有特别明示为“之前”、“先”等,并且只要不是将在前的处理的输出用于在后的处理,则能够以任意的顺序实现。关于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附图中的动作流程,即使为了方便而使用“首先”、“接着”等进行了说明,也并不意味着必须以该顺序实施。

Claims (15)

1.一种数据管理系统,包括:
环境数据取得部,从环境传感器取得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是对由原材料制造产品的制造环境进行测定而得到的数据;
传感器选择部,根据与所述环境传感器之间的关联度,从测定成为所述制造的对象的制造对象的测定传感器中,选择特定的传感器;以及
参数设定部,基于所述环境数据,设定所述特定的传感器中的测定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传感器选择部基于距所述环境传感器的距离,决定所述测定传感器的所述关联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传感器选择部基于所述环境传感器测定的物理量的类别,决定所述测定传感器的所述关联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传感器选择部基于所述环境传感器测定的所述环境数据的时序变化与所述测定传感器测定的测定数据的时序变化之间的相关,决定所述测定传感器的所述关联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传感器选择部基于被选择为所述特定的传感器的实际作业,决定所述测定传感器的所述关联度。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数据管理系统还包括列表输出部,该列表输出部输出候选传感器的列表,该候选传感器是所述关联度高于预先确定的阈值的所述测定传感器,
所述传感器选择部根据用户输入,从所述候补传感器中选择所述特定的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中,
当所述环境数据在预先确定的范围外的情况下,所述参数设定部变更所述测定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中,
当所述环境数据在预先确定的范围内的情况下,所述参数设定部对所述测定参数进行初始化。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参数设定部设定用于测定所述制造对象的周期作为所述测定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参数设定部设定用于测定所述制造对象的灵敏度作为所述测定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环境数据取得部取得所述制造环境中的振动、温度、湿度、照度、臭气、气体浓度、压力、气压、应力、磁场、声音以及图像中的至少任一个作为所述环境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数据管理系统还包括:
测定数据取得部,从所述测定传感器取得测定了所述制造对象而得到的测定数据;以及
数据记录部,记录所述测定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数据管理系统,其中,
所述数据记录部还记录表示对所述测定参数进行了设定变更的定时的信息。
14.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从环境传感器取得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是对由原材料制造产品的制造环境进行测定而得到的数据;
根据与所述环境传感器之间的关联度,从测定成为所述制造的对象的制造对象的测定传感器中选择特定的传感器;以及
基于所述环境数据,设定所述特定的传感器中的测定参数。
15.一种记录介质,记录了数据管理程序,该数据管理程序由计算机执行,并使计算机作为如下部件发挥功能:
环境数据取得部,从环境传感器取得环境数据,所述环境数据是对由原材料制造产品的制造环境进行测定而得到的数据;
传感器选择部,根据与所述环境传感器之间的关联度,从测定成为所述制造的对象的制造对象的测定传感器中,选择特定的传感器;以及
参数设定部,基于所述环境数据,设定所述特定的传感器中的测定参数。
CN202110879707.4A 2020-08-04 2021-08-02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法以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 Pending CN1140905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32480 2020-08-04
JP2020132480A JP7476713B2 (ja) 2020-08-04 2020-08-04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データ管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90540A true CN114090540A (zh) 2022-02-25

Family

ID=771555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79707.4A Pending CN114090540A (zh) 2020-08-04 2021-08-02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法以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042829A1 (zh)
EP (1) EP3951535B1 (zh)
JP (1) JP7476713B2 (zh)
CN (1) CN11409054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169587A (ja) * 2022-05-17 2023-11-30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装置、データ記録方法、および、データ記録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99807B2 (ja) * 1997-06-30 2005-09-28 株式会社東芝 相関関係抽出装置
US6442445B1 (en) * 1999-03-19 2002-08-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ser configurable multivariate time series reduction tool control method
US7676287B2 (en) * 2004-03-03 2010-03-09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Configu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bnormal situation prevention in a process plant
JP4183185B2 (ja) * 2004-03-10 2008-11-19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診断装置、検出装置、制御方法、検出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US7529991B2 (en) * 2007-01-30 2009-05-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coring method for correlation anomalies
US7787969B2 (en) * 2007-06-15 2010-08-31 Caterpillar Inc Virtual sensor system and method
WO2009157187A1 (ja) * 2008-06-23 2009-12-30 Murthy Prakash Sreedhar 化学物質に関連した情報を取り扱うためのシステム
JP2012098534A (ja) * 2010-11-02 2012-05-24 Ricoh Co Ltd 読取センサーの寿命予測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518432B (zh) * 2013-09-06 2018-03-30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检测设备、检测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JP2017091258A (ja) 2015-11-11 2017-05-25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フィールド機器、フィールド機器システム、および診断方法
KR102457768B1 (ko) * 2015-11-20 2022-10-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환경 정보에 기반한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및 장치
JP2018206081A (ja) * 2017-06-05 2018-12-27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センサユニット
JP2020530159A (ja) * 2017-08-02 2020-10-15 ストロング フォース アイオーティ ポートフォリオ 2016,エルエルシー 大量のデータセットを使用する産業用のモノのインターネットのデータ収集環境における検出の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JP6847787B2 (ja) * 2017-08-04 2021-03-24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0951639B2 (en) * 2017-09-28 2021-03-16 Yokogawa Electric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anomaly detection
JP7217074B2 (ja) * 2018-06-01 2023-02-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力需給管理システム、電力需給管理方法、および電力需給管理装置
US10728633B2 (en) * 2018-12-19 2020-07-28 Simmonds Precision Products, Inc. Configurable distributed smart sensor system
US11294054B2 (en) * 2019-10-11 2022-04-05 Dell Products L.P.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infrared proximity detection with ambient light manag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51535A1 (en) 2022-02-09
JP7476713B2 (ja) 2024-05-01
JP2022029243A (ja) 2022-02-17
EP3951535B1 (en) 2023-08-23
US20220042829A1 (en) 2022-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19451B2 (en) Apparatus,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TWI723476B (zh) 異常檢測的解釋特徵確定方法、裝置和設備
EP3904987B1 (en) Control support apparatus, control support method, control support program,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with control support program recorded thereon and control system
CN111566574B (zh) 用于动态模型生成的设备、方法和程序
CN111527459A (zh) 用于识别工厂模型中的变化的设备、方法和程序
Haridy et al. An optimisation design of the combined np-CUSUM scheme for attributes
CN114090540A (zh)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法以及记录了程序的记录介质
CN113934365B (zh)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方法及记录有数据管理程序的记录介质
JP2020095425A (ja) 検出装置、検出方法、および、検出プログラム
CN113552855A (zh) 工业设备动态阈值设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1196316A (ja) データ管理システム、データ管理方法、および、データ管理プログラム
CN113392095A (zh) 数据管理系统以及数据管理方法
JP6880864B2 (ja) エネルギー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ネルギー管理方法
US20220291673A1 (en) Analysis apparatus,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15375039A (zh) 一种工业设备故障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385081A (zh) 一种推荐物品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254094A1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EP4280007A1 (en) Appparatus, method and program for monitoring a target device
EP4053765A1 (en) Learning apparatus, evaluation apparatus, evaluation system, learning method, learning program, evalu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program
CN109947816A (zh) 模型参数计算方法、数据类型识别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1108455A (zh) 数据分类装置
EP4160344A1 (en) Monitoring apparatus, monitoring method, and monitoring program
CN111125918B (zh) 基于相似寿命模型和相似寿命的复杂产品可靠性评定方法
EP4020138A1 (en) Apparatus,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for object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associated historical data
CN116955189A (zh) 一种用户界面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