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2279A - 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2279A
CN114082279A CN202111371949.9A CN202111371949A CN114082279A CN 114082279 A CN114082279 A CN 114082279A CN 202111371949 A CN202111371949 A CN 202111371949A CN 114082279 A CN114082279 A CN 1140822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very
sulfur hexafluoride
module
working mode
ga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7194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2279B (zh
Inventor
张立军
杨鹏
刘克成
魏明磊
韩鹤松
高燕宁
王颖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Energ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Energ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Hebei Electric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Hebei Energy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137194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22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22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22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22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22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diffu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diffusion
    • B01D53/229Integrated processes (Diffusion and at least one other process, e.g. adsorption, absorp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17/00Sulfur; Compounds thereof
    • C01B17/45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and hal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 C01B17/4507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and hal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containing sulfur and halogen only
    • C01B17/4515Compounds containing sulfur and halogen, with or without oxygen containing sulfur and halogen only containing sulfur and fluorine only
    • C01B17/453Sulfur hexafluor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6/00Main component in the product gas stream after treatment
    • B01D2256/26Halogens or halogen compound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51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e.g. CO2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该方法用于六氟化硫的回收系统,该系统设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该控制方法通过在第一工作模式的负压回收达到设定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二工作模式下进行正压回收,通过膜分离模块对六氟化硫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并进行六氟化硫回收率的监测,在回收率降低时通过控制压缩机提升输出与输入的气体压缩比,并在气体压缩比提升至设定压缩比阈值时控制尾气阀门减小开度,提升分离膜的两侧压差,从而提升六氟化硫的回收率,有利于减少六氟化硫向大气中的排放量,降低六氟化硫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Description

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六氟化硫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六氟化硫(SF6)是一种化学性能十分稳定的气体,具备良好的绝缘及开断特性,因此作为一种优良的绝缘和灭弧介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电气设备中。比如六氟化硫断路器,其绝缘性能和灭弧特性都大大高于油断路器。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六氟化硫设备进入变电站或电厂运行至今,早期投运的六氟化硫设备需要进行检修,这就需要对六氟化硫气体进行回收再利用。现有技术中,对于此类使用了六氟化硫的封闭式组合电器(简称GIS),可以通过负压抽取的方式将六氟化硫气体进行回收再利用。
然而,由于技术难度的原因,很难实现六氟化硫气体的完全抽取,影响了六氟化硫的回收率,GIS中残留的六氟化硫气体排放或泄露到大气中,而六氟化硫是被列入《京都议定书》和《巴厘岛路线图》中的温室效应气体,其温室效应是等量CO2气体的23900倍,且六氟化硫可在大气中稳定存在长达3200年,故会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可见,提升六氟化硫的回收率是防止六氟化硫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以提升六氟化硫的回收率,减少六氟化硫回收过程中由于回收率不高对大气环境造成的影响。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应用于六氟化硫的回收系统,所述回收系统包括充氮模块、预处理模块、正负压回收模块、膜分离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从输入到输出依次包括压缩机、过滤器和加热器;所述回收系统设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用于纯六氟化硫气体的回收,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用于六氟化硫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回收;该控制方法包括: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充氮模块不工作,正负压回收模块工作于负压回收状态,纯六氟化硫气体作为进气经预处理模块和正负压回收模块输出至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当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回收压力达到设定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正负压回收模块工作于正压回收状态,正负压回收模块至存储模块的第一回收通路关闭,膜分离模块至存储模块的第二回收通路开启,充氮模块开始工作,六氟化硫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入预处理模块,经正负压回收模块进入膜分离模块被分离,膜分离模块输出产品气经第二回收通路进入存储模块存储,输出尾气经循环通路重新进入预处理模块;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获取六氟化硫的回收率;
若所述回收率低于设定门限,则输出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压缩机提升其输出与输入的气体压缩比;
若所述气体压缩比达到设定压缩比阈值,则输出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膜分离模块的尾气阀门减小开度,以提高膜分离模块的分离膜的两侧压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两侧压差达到设定压差阈值,则输出第三控制指令,所述第三控制指令用于指示降低进入膜分离模块的气体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控制指令还用于指示所述加热器提高加热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膜分离模块包括第一膜分离组件和第二膜分离组件;
相应的,所述第三控制指令还用于控制第二膜分离组件停止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获取六氟化硫的回收率包括:
获取进入膜分离模块的气体的六氟化硫浓度,作为第一浓度;
获取产品气的六氟化硫浓度,作为第二浓度;
获取尾气的六氟化硫浓度,作为第三浓度;
基于所述第一浓度、第二浓度、第三浓度和预设公式计算六氟化硫的回收率;
其中,所述预设公式包括:R=C2(C1-C3)/C1(C2-C3)
其中,R表示回收率,C1表示第一浓度,C2表示第二浓度,C3表示第三浓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达到预设的工作时长后,进入第三工作模式运行指定时长后再返回第三工作模式;
在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下,充氮模块的氮气输出量提高,并间歇性提高进入膜分离模块的进气流速和流向。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装置,应用于六氟化硫的回收系统,所述回收系统包括充氮模块、预处理模块、正负压回收模块、膜分离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从输入到输出依次包括压缩机、过滤器和加热器;所述回收系统设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用于纯六氟化硫气体的回收,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用于六氟化硫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回收;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第一工作模式的回收控制,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充氮模块不工作,正负压回收模块工作于负压回收状态,纯六氟化硫气体作为进气经预处理模块和正负压回收模块输出至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切换控制单元,用于当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回收压力达到设定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正负压回收模块工作于正压回收状态,正负压回收模块至存储模块的第一回收通路关闭,膜分离模块至存储模块的第二回收通路开启,充氮模块开始工作,六氟化硫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入预处理模块,经正负压回收模块进入膜分离模块被分离,膜分离模块输出产品气经第二回收通路进入存储模块存储,输出尾气经循环通路重新进入预处理模块;
回收率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获取六氟化硫的回收率;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回收率低于设定门限,则输出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压缩机提升其输出与输入的气体压缩比;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气体压缩比达到设定压缩比阈值,则输出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膜分离模块的尾气阀门减小开度,以提高膜分离模块的分离膜的两侧压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四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两侧压差达到设定压差阈值,则输出第三控制指令,所述第三控制指令用于指示降低进入膜分离模块的气体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控制指令还用于指示所述加热器提高加热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膜分离模块包括第一膜分离组件和第二膜分离组件;相应的,所述第三控制指令还用于控制第二膜分离组件停止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第一浓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进入膜分离模块的气体的六氟化硫浓度,作为第一浓度;
第二浓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产品气的六氟化硫浓度,作为第二浓度;
第三浓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尾气的六氟化硫浓度,作为第三浓度;
相应的,回收率获取模块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浓度、第二浓度、第三浓度和预设公式计算六氟化硫的回收率;
其中,所述预设公式包括:R=C2(C1-C3)/C1(C2-C3)
其中,R表示回收率,C1表示第一浓度,C2表示第二浓度,C3表示第三浓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四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达到预设的工作时长后,进入第三工作模式运行指定时长后再返回第三工作模式;
在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下,充氮模块的氮气输出量提高,并间歇性提高进入膜分离模块的进气流速和流向。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用于六氟化硫回收系统的回收控制,该系统设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该控制方法通过在第一工作模式的负压回收达到设定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二工作模式下进行正压回收,通过膜分离模块对六氟化硫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并进行六氟化硫回收率的监测,在回收率降低时通过控制压缩机提升输出与输入的气体压缩比,并在气体压缩比提升至设定压缩比阈值时控制尾气阀门减小开度,提升分离膜的两侧压差,从而提升六氟化硫的回收率,有利于减少六氟化硫向大气中的排放量,降低六氟化硫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六氟化硫的回收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六氟化硫回收系统中预处理模块的内部组成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发明的描述。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六氟化硫的回收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六氟化硫的回收系统1包括充氮模块11、预处理模块12、正负压回收模块13、膜分离模块14和存储模块15。
其中,充氮模块11用于充氮升压,以向预处理模块12输入氮气和六氟化硫的混合气体。例如,在实际应用时,可将向预处理模块12输入的混合气体压力升压至0.1MPa。
预处理模块12用于对GIS输出的原料气的杂质气体(如水分、分解产物、粉尘等)进行回收处理。
正负压回收模块13用于实时进行常压下及负压下的自动切换回收。
膜分离模块14用于对回收后的六氟化硫混合气体进行分离提纯。
存储模块15用于存储分离后的六氟化硫气体。
本发明实施例中,回收系统1设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其中,第一工作模式用于纯六氟化硫气体的回收。该工作模式下,正负压回收模块13工作于负压抽气状态,GIS中的纯六氟化硫气体经预处理模块12进行处理后通过正负压回收模块13经第一回收通路C1进入存储模块存储。其它模块均不工作,且相应通路闭合不允许气体通过(各通路上设有自动阀)。
第二工作模式用于六氟化硫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回收。第一工作模式下并不能将的GIS中的六氟化硫气体100%负压抽出,而会存在一定残余。第二工作模式即是对残余六氟化硫气体的回收处理过程。该模式下,充氮模块11公开,氮气和六氟化硫的混合气体进入预处理模块12,经正负压回收模块13和膜分离模块后,分离出来的六氟化硫气体经第二回收通路C2进入存储模块15存储,分离出来的另一路尾气经循环通过循环通路C3返回进入预处理模块12进行循环处理,以减少六氟化硫的排放。
在实际应用中,经预处理后的净化原料气,可以以约0.65MPaG的压力,45℃的温度进入膜分离模块。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六氟化硫回收系统中预处理模块的内部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预处理模块12从输入到输出依次可以包括压缩机121、过滤器122和加热器123。其中,压缩机121可以是无油式压缩机,可将输入气体增压压缩到0.7MPaG。
参见图3,其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的实现流程图,详述如下:
在步骤301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充氮模块不工作,正负压回收模块工作于负压回收状态,纯六氟化硫气体作为进气经预处理模块和正负压回收模块输出至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在步骤302中、当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回收压力达到设定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正负压回收模块工作于正压回收状态,正负压回收模块至存储模块的第一回收通路关闭,膜分离模块至存储模块的第二回收通路开启,充氮模块开始工作,六氟化硫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入预处理模块,经正负压回收模块进入膜分离模块被分离,膜分离模块输出产品气经第二回收通路进入存储模块存储,输出尾气经循环通路重新进入预处理模块。
在步骤303中、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获取六氟化硫的回收率。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可以对六氟化硫的回收率进行监测,以便严格监控六氟化硫的回收过程,避免六氟化硫向大气环境的排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获取六氟化硫的回收率的方法可以包括:
获取进入膜分离模块的气体的六氟化硫浓度,作为第一浓度;
获取产品气的六氟化硫浓度,作为第二浓度;
获取尾气的六氟化硫浓度,作为第三浓度;
基于所述第一浓度、第二浓度、第三浓度和预设公式计算六氟化硫的回收率;
其中,所述预设公式包括:R=C2(C1-C3)/C1(C2-C3)
其中,R表示回收率,C1表示第一浓度,C2表示第二浓度,C3表示第三浓度。
现有技术中,往往通过压力、流速和流量进行六氟化硫回收率的测定,而实际上,压力、流速和流量的测定往往存在误差,导致计算的回收率不够准确。本实施例基于浓度计算的方式确定回收率,第一浓度、第二浓度和第三浓度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得到,且得到的数值准确度较高,从而使得计算得到的回收率也较为准确。
在步骤304中、若所述回收率低于设定门限,则输出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压缩机提升其输出与输入的气体压缩比;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定门限可以基于实际工况进行灵活设定,当监测到回收率低于设定门限时,意味着GIS设备中剩余的六氟化硫含量减少或者膜分离模块的分离效果降低。此时,可以向预处理模块中的压缩机发出第一控制指令,控制压缩机提升其输出与输入的气体压缩比。气体压缩比提升后,相比之前会有更多的六氟化硫气体被压缩进入膜分离模块,相当于提高了分离膜的分离系数,分离系数越大,能够得到更高的回收率,同时提高了回收速度。
在步骤305中、若所述气体压缩比达到设定压缩比阈值,则输出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膜分离模块的尾气阀门减小开度,以提高膜分离模块的分离膜的两侧压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压缩机输出与输入的气体压缩比的提升是有一定限制的,当提升到一定比例,例如超过6以后,对于提高分离膜分离系数的效果就不是很大了。此时,可以生成第二控制指令,目的是控制膜分离模块的尾气阀门减小开度,这样会提高膜分离模块的分离膜的两侧压差,两侧压差的提高,有利于六氟化硫的渗透,即提升了六氟化硫通过分离膜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六氟化硫的回收率,同时提高了回收速度。
在进一步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若所述两侧压差达到设定压差阈值,则输出第三控制指令,所述第三控制指令用于指示降低进入膜分离模块的气体流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分离膜的两侧压差是有限制的,过大的两侧压差会影响分离膜的寿命,因此,若六氟化硫的最终回收率仍未达到指定的目标,且,两侧压差达到设定压差阈值,则可以生成第三控制指令,以指示降低进入膜分离模块的气体流量。此工况下,通过降低气体流量,增加六氟化硫混合气体通过膜分离模块的时间,同样能够提升回收率。
在进一步的实现方式中,由于上述降低气体流量的手段会降低回收速度。因此,上述第三控制指令还可以用于指示所述加热器提高加热温度至指定阈值,通过提升温度的形式,促进渗透过程的进行,实现回收率的提升和回收速度的提高。
在进一步的实现方式中,膜分离模块可以包括第一膜分离组件和第二膜分离组件两个膜分离组件。相应的,所述第三控制指令还可以用于控制第二膜分离组件停止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膜分离模块包括前后两个膜分离组件,上述手段之后回收率进一步降低,意味着原料气流量减少,此时可以关闭后一个膜分离组件,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膜分离组件的性能和寿命。当然,一个膜分离组件停止工作后,回收通路也需要相应的切换。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上述控制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达到预设的工作时长后,进入第三工作模式运行指定时长后再返回第三工作模式;
在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下,充氮模块的氮气输出量提高,并间歇性提高进入膜分离模块的进气流速和流向。
第二工作模式是对六氟化硫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分离回收,采用的是膜分离的分离方式,该方式下,分离膜的长时间工作,大量分子可能滞留在分离膜边界层,可能会导致其边界层渗透效率降低。在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三工作模式,在第二工作模式下达到预设的工作时长后,切换至第三工作模式工作一定的时长,目的是清除分离膜边界层聚集的分子,恢复分离膜的渗透效率。具体的,通过提高氮气输入量,间歇性提高进入膜分离模块的进气流速和流向,造成气体湍流对分离膜的边界层进行气体冲刷,从而可以清除分离膜边界层聚集的分子,恢复分离膜的渗透效率。
由上可见,本发明用于六氟化硫回收系统的回收控制,该系统设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该控制方法通过在第一工作模式的负压回收达到设定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二工作模式下进行正压回收,通过膜分离模块对六氟化硫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并进行六氟化硫回收率的监测,在回收率降低时通过控制压缩机提升输出与输入的气体压缩比,并在气体压缩比提升至设定压缩比阈值时控制尾气阀门减小开度,提升分离膜的两侧压差,从而提升六氟化硫的回收率,有利于减少六氟化硫向大气中的排放量,降低六氟化硫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以下为本发明的装置实施例,对于其中未详尽描述的细节,可以参考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详述如下:
应用于六氟化硫的回收系统,回收系统包括充氮模块、预处理模块、正负压回收模块、膜分离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预处理模块从输入到输出依次包括压缩机、过滤器和加热器;所述回收系统设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用于纯六氟化硫气体的回收,所述第二工作模式用于六氟化硫和氮气的混合气体的回收;
如图4所示,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装置4包括:第一控制单元41,切换控制单元42,回收率获取单元43,第二控制单元44和第三控制单元45。
第一控制单元41,用于第一工作模式的回收控制,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充氮模块不工作,正负压回收模块工作于负压回收状态,纯六氟化硫气体作为进气经预处理模块和正负压回收模块输出至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切换控制单元42,用于当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回收压力达到设定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正负压回收模块工作于正压回收状态,正负压回收模块至存储模块的第一回收通路关闭,膜分离模块至存储模块的第二回收通路开启,充氮模块开始工作,六氟化硫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入预处理模块,经正负压回收模块进入膜分离模块被分离,膜分离模块输出产品气经第二回收通路进入存储模块存储,输出尾气经循环通路重新进入预处理模块;
回收率获取单元43,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获取六氟化硫的回收率;
第二控制单元44,用于若所述回收率低于设定门限,则输出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压缩机提升其输出与输入的气体压缩比;
第三控制单元45,用于若所述气体压缩比达到设定压缩比阈值,则输出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膜分离模块的尾气阀门减小开度,以提高膜分离模块的分离膜的两侧压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装置4还可以包括第四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两侧压差达到设定压差阈值,则输出第三控制指令,所述第三控制指令用于指示降低进入膜分离模块的气体流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控制指令还用于指示所述加热器提高加热温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膜分离模块包括第一膜分离组件和第二膜分离组件;相应的,所述第三控制指令还用于控制第二膜分离组件停止工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装置4还可以包括:
第一浓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进入膜分离模块的气体的六氟化硫浓度,作为第一浓度;
第二浓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产品气的六氟化硫浓度,作为第二浓度;
第三浓度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尾气的六氟化硫浓度,作为第三浓度;
相应的,回收率获取模块43具体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浓度、第二浓度、第三浓度和预设公式计算六氟化硫的回收率;
其中,所述预设公式包括:R=C2(C1-C3)/C1(C2-C3)
其中,R表示回收率,C1表示第一浓度,C2表示第二浓度,C3表示第三浓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装置4还可以包括第四控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达到预设的工作时长后,进入第三工作模式运行指定时长后再返回第三工作模式;
在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下,充氮模块的氮气输出量提高,并间歇性提高进入膜分离模块的进气流速和流向。
由上可见,本发明用于六氟化硫回收系统的回收控制,该系统设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该控制方法通过在第一工作模式的负压回收达到设定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在第二工作模式下进行正压回收,通过膜分离模块对六氟化硫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并进行六氟化硫回收率的监测,在回收率降低时通过控制压缩机提升输出与输入的气体压缩比,并在气体压缩比提升至设定压缩比阈值时控制尾气阀门减小开度,提升分离膜的两侧压差,从而提升六氟化硫的回收率,有利于减少六氟化硫向大气中的排放量,降低六氟化硫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实施例的终端5包括:处理器50、存储器51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1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5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52。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2时实现上述各个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例如图3所示的步骤301至步骤305。或者,所述处理器50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52时实现上述各装置实施例中各单元的功能,例如图4所示单元41至45的功能。
示例性的,所述计算机程序52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单元,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单元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1中,并由所述处理器50执行,以完成本发明。所述一个或多个单元可以是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该指令段用于描述所述计算机程序52在所述终端5中的执行过程。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52可以被分割成图4所示的单元41至45。
所述终端5可以是桌上型计算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及云端服务器等计算设备。所述终端5可包括,但不仅限于,处理器50、存储器5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5仅仅是终端5的示例,并不构成对终端5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所述终端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等。
所称处理器5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所述存储器51可以是所述终端5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终端5的硬盘或内存。所述存储器51也可以是所述终端5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所述终端5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进一步地,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既包括所述终端5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外部存储设备。所述存储器51用于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及所述终端所需的其他程序和数据。所述存储器51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另外,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上述系统中单元、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或记载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终端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讯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模块/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也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可实现上述各个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步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为源代码形式、对象代码形式、可执行文件或某些中间形式等。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携带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何实体或装置、记录介质、U盘、移动硬盘、磁碟、光盘、计算机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电载波信号、电信信号以及软件分发介质等。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的内容可以根据司法管辖区内立法和专利实践的要求进行适当的增减,例如在某些司法管辖区,根据立法和专利实践,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是电载波信号和电信信号。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充氮模块不工作,正负压回收模块工作于负压回收状态,纯六氟化硫气体作为进气经预处理模块和正负压回收模块输出至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当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回收压力达到设定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获取六氟化硫的回收率;
若所述回收率低于设定门限,则输出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压缩机提升其输出与输入的气体压缩比;
若所述气体压缩比达到设定压缩比阈值,则输出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膜分离模块的尾气阀门减小开度,以提高膜分离模块的分离膜的两侧压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两侧压差达到设定压差阈值,则输出第三控制指令,所述第三控制指令用于指示降低进入膜分离模块的气体流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控制指令还用于指示所述加热器提高加热温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模块包括第一膜分离组件和第二膜分离组件;
相应的,所述第三控制指令还用于控制第二膜分离组件停止工作。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六氟化硫的回收率包括:
获取进入膜分离模块的气体的六氟化硫浓度,作为第一浓度;
获取产品气的六氟化硫浓度,作为第二浓度;
获取尾气的六氟化硫浓度,作为第三浓度;
基于所述第一浓度、第二浓度、第三浓度和预设公式计算六氟化硫的回收率;
其中,所述预设公式包括:R=C2(C1-C3)/C1(C2-C3)
其中,R表示回收率,C1表示第一浓度,C2表示第二浓度,C3表示第三浓度。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达到预设的工作时长后,进入第三工作模式运行指定时长后再返回第三工作模式;
在所述第三工作模式下,充氮模块的氮气输出量提高,并间歇性提高进入膜分离模块的进气流速和流向。
7.一种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第一工作模式的回收控制,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充氮模块不工作,正负压回收模块工作于负压回收状态,纯六氟化硫气体作为进气经预处理模块和正负压回收模块输出至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切换控制单元,用于当第一工作模式下的回收压力达到设定压力阈值时,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回收率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获取六氟化硫的回收率;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回收率低于设定门限,则输出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用于指示压缩机提升其输出与输入的气体压缩比;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气体压缩比达到设定压缩比阈值,则输出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用于指示膜分离模块的尾气阀门减小开度,以提高膜分离模块的分离膜的两侧压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第四控制单元,用于若所述两侧压差达到设定压差阈值,则输出第三控制指令,所述第三控制指令用于指示降低进入膜分离模块的气体流量。
9.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的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111371949.9A 2021-11-18 2021-11-18 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0822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1949.9A CN114082279B (zh) 2021-11-18 2021-11-18 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71949.9A CN114082279B (zh) 2021-11-18 2021-11-18 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2279A true CN114082279A (zh) 2022-02-25
CN114082279B CN114082279B (zh) 2024-05-24

Family

ID=80301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71949.9A Active CN114082279B (zh) 2021-11-18 2021-11-18 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227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4344A (ja) * 1998-09-10 2000-03-28 Tokico Ltd 気体分離装置
JP2002355518A (ja) * 2001-05-31 2002-12-10 Sanyo Electric Industries Co Ltd 特定ガス回収装置
JP2004091298A (ja) * 2002-09-04 2004-03-25 Hitachi Sanso Kk 六フッ化硫黄ガス回収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120260799A1 (en) * 2011-04-15 2012-10-18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very of sulfur hexafluoride
CN105084325A (zh) * 2015-07-23 2015-11-25 刘静涛 一种六氟化硫回收装置以及六氟化硫回收车
CN108386713A (zh) * 2018-02-12 2018-08-1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1952235U (zh) * 2019-12-06 2020-11-17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六氟化硫回收装置
CN113499662A (zh) * 2021-07-27 2021-10-1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 全正压条件下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处理装置及气体回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84344A (ja) * 1998-09-10 2000-03-28 Tokico Ltd 気体分離装置
JP2002355518A (ja) * 2001-05-31 2002-12-10 Sanyo Electric Industries Co Ltd 特定ガス回収装置
JP2004091298A (ja) * 2002-09-04 2004-03-25 Hitachi Sanso Kk 六フッ化硫黄ガス回収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120260799A1 (en) * 2011-04-15 2012-10-18 Kore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covery of sulfur hexafluoride
CN105084325A (zh) * 2015-07-23 2015-11-25 刘静涛 一种六氟化硫回收装置以及六氟化硫回收车
CN108386713A (zh) * 2018-02-12 2018-08-10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绝缘气体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1952235U (zh) * 2019-12-06 2020-11-17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六氟化硫回收装置
CN113499662A (zh) * 2021-07-27 2021-10-15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昆明局 全正压条件下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处理装置及气体回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英卫;钟世强;祁炯;苏镇西;范明豪;: "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处理技术及设备", 电力设备, no. 0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2279B (zh) 2024-05-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01834B (zh) 一种道岔转辙机故障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9840589A (zh) 一种在fpga上运行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023597B (zh) 一种数控系统可靠性数据压缩方法
CN114082279A (zh) 六氟化硫的回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044859A (zh) Gis设备的故障处理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US10809977B2 (en) Analysis device, analysis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CN112283882B (zh) 采样值的获取方法和装置、空调
CN113191247A (zh) 一种gis设备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
CN101600125A (zh) 一种视频测试码流的筛选方法及其系统
CN113905405B (zh) 一种电力无线接入专网异常流量检测方法
CN104866574A (zh) 一种基于knn算法的断路器缺陷等级划分方法
CN114881162A (zh) 计量自动化主站的故障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896851A (zh) 一种短空气间隙击穿电压的预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821419A (zh) 一种基于svr和高斯函数的云服务器老化预测方法
CN113392770A (zh) 变电站作业人员典型违章行为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12668912A (zh) 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方法、动态计算切分调度方法、存储介质及系统
Shomaki et al. Bearing fault diagnoses using wavelet transform and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with deep learning
CN111239344A (zh) 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气体分解物评估方法
CN114044496A (zh) 基于神经网络的六氟化硫分质净化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9370618A (zh) 一种干熄焦装置脱硫系统
CN114500015B (zh) 一种基于工业网络的态势感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91618A (zh) 故障电流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209973B (zh) 基于混合核pca-cca及核密度估计的过程监测方法
CN115083530B (zh) 基因测序数据压缩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977360A (zh) 一种影视剧本中人物阵营的识别和划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