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1019A - 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1019A
CN114081019A CN202111543987.8A CN202111543987A CN114081019A CN 114081019 A CN114081019 A CN 114081019A CN 202111543987 A CN202111543987 A CN 202111543987A CN 114081019 A CN114081019 A CN 1140810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ong
looper
tree
tung
inchw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439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1019B (zh
Inventor
郭萧
皇甫佳一
高冬梅
董毛村
唐宁
王武
钟巍然
刘科
唐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11154398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101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10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10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10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10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领域,公开了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包括油桐尺蠖的繁育、尺蠖强姬蜂寄生以及尺蠖强姬蜂的批量繁育;将尺蠖强姬蜂寄生在油桐尺蠖幼虫内,油桐尺蠖幼虫化蛹后,待尺蠖强姬蜂羽化后进行尺蠖强姬蜂的批量繁育。本发明利用油桐尺蠖卵大规模繁育尺蠖强姬蜂,在发生油桐尺蠖虫害时,将其释放到发生油桐尺蠖危害的林区,实现绿色防控。

Description

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油桐尺蠖(Buzura suppressaria Guenee)属鳞翅目尺蛾科,又名油桐尺蛾、量尺虫、大尺蛾,为我国林木业的重要害虫之一。该虫一年发生3-4代,且各龄期重叠现象严重。油桐尺蠖繁殖力强,幼虫食量大。以幼虫啃食作物叶片为害,大面积发生时,整片林木叶子被吃光,如同火烧,使树木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直接威胁了林木的生长与生存。油桐尺蠖危害寄主有油桐、桉树、油茶、茶树、柑桔、枇杷等植物,常在夏秋季节间歇性猖獗。近年来,该虫已逐渐成为我国四川、重庆、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广东等广大省份地区经济林木主要害虫之一。
油桐尺蠖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其中物理防治主要包括深翻灭蛹、人工挖蛹以及诱虫灯诱杀等,但是物理防治人工投入较大且效果不佳。化学防治主要是利用化学药剂杀虫,但是化学药剂的残留会为果蔬安全留下隐患。近年来,国内外在油桐尺蠖的生物防治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油桐尺蠖的天敌具体包括寄生蜂类、鸟类、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目前已经商品化的油桐尺蠖天敌中,核型多角体病毒应用最为广泛,但病毒的释放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需要适宜的温湿度,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受限颇多,效果不尽如人意。尺蠖强姬蜂(Cratichneumon sp.)属膜翅目姬蜂科,为油桐尺蠖的优势寄生蜂,然而目前缺少繁育尺蠖强姬蜂的相关研究,在油桐尺蠖虫害发生时,尺蠖强姬蜂的数量及种群密度通常无法达到要求。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尺蠖强姬蜂的繁育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以实现批量人工繁育,从而实现油桐尺蠖的有效生物防治。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包括油桐尺蠖的繁育、尺蠖强姬蜂寄生以及尺蠖强姬蜂的批量繁育;将尺蠖强姬蜂寄生在油桐尺蠖幼虫内,油桐尺蠖幼虫化蛹后,待尺蠖强姬蜂羽化后进行尺蠖强姬蜂的批量繁育。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实际应用时,本技术方案中,以油桐尺蠖生物防治的角度出发,筛选出尺蠖强姬蜂,尺蠖强姬蜂是油桐尺蠖的优势寄生蜂,但是发生油桐尺蠖危害时,尺蠖强姬蜂通常在空间和数量上都存在一定的限制,这不足以应对大规模危害的油桐尺蠖。但是行业内由于存在研究盲区,尺蠖强姬蜂的人工规模化繁育过程未见报道。基于此,本技术方案经过多年潜心研究以及课题组前期研究的经验,首次提出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利用油桐尺蠖幼虫大规模繁育尺蠖强姬蜂,使尺蠖强姬蜂寄生在油桐尺蠖幼虫体内,随油桐尺蠖幼虫化蛹后,收集蛹放到孵化装置内进行统一羽化并收集尺蠖强姬蜂,操作简单方便,得虫率高。在发生油桐尺蠖虫害时,将其释放到发生油桐尺蠖危害的林区,实现绿色防控。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尺蠖强姬蜂寄生的油桐尺蠖幼虫为三龄幼虫。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研究,尺蠖强姬蜂用油桐尺蠖三龄幼虫寄生,经试验验证,相较于寄生于其他龄期的幼虫,其孵化率及羽化率更高,且羽化时间短。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尺蠖强姬蜂寄生阶段,尺蠖强姬蜂与油桐尺蠖幼虫的数量比为1:25-35。
本技术方案中,在尺蠖强姬蜂寄生阶段,通过对尺蠖强姬蜂与寄主(油桐尺蠖幼虫)数量的限定,能够保证有足够的寄主供尺蠖强姬蜂寄生,从而保证尺蠖强姬蜂的有效寄生。根据实验结果尺蠖强姬蜂单雌产卵量约为35-52粒,通过对雌蜂占比及雌蜂与油桐尺蠖幼虫的对应性综合考虑确定尺蠖强姬蜂:尺蠖幼虫1:25-35为最佳配比。未被尺蠖强姬蜂寄生的油桐尺蠖蛹将羽化为成虫,然后转油桐尺蠖饲养笼内喂养,并产卵进行重复繁育。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尺蠖强姬蜂寄生前进行雌蜂、雄蜂混养交配,雌蜂占比57%,混养条件为室内光照L:D=16:8,温度25±3℃,湿度75±5%。
本技术方案中,在尺蠖强姬蜂寄生前,利用雌雄蜂混养使之产卵寄生,一方面能够实现尺蠖强姬蜂的扩繁,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尺蠖强姬蜂卵的活力,从而保证寄生率及成活率。在饲养尺蠖强姬蜂成虫时,上述的温湿度及光照条件为经过长期研究验证的最优条件。自然条件下正常孵化出来的强姬蜂雌占比约57%,上述的雌雄比例能够贴近自然孵化的雌雄比例,养殖条件设置合理。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尺蠖强姬蜂以菜蚜产生的蜜露饲喂,当蜜露不足时,喷洒10%蜂蜜水作为食源补充。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实验验证,尺蠖强姬蜂对芽菜蜜露食用倾向性良好,以此为食能够保证生长状态良好,在实际培养过程中,当芽菜蜜露不足时,可喷洒10%的蜂蜜水作为食源营养补充,操作灵活性强。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尺蠖强姬蜂在油桐尺蠖幼虫体内发育经卵、幼虫、茧、羽化为成虫,总历期为29-35d。
本技术方案中,控制室内光照L:D=16:8,温度25±3℃,湿度75±5%,尺蠖强姬蜂发育经卵、幼虫、茧、羽化为成虫总历期约29-35天。适当的提高繁育温度可有效缩短尺蠖强姬蜂发育历期,控制温度28±3℃,湿度75%左右,尺蠖强姬蜂发育经卵、幼虫、茧、羽化为成虫总历期约24-30天;控制温度16±3℃,尺蠖强姬蜂总历期约38-45天。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油桐尺蠖的繁育包括选蛹、油桐尺蠖孵化羽化、油桐尺蠖饲喂、油桐尺蠖集卵。
本技术方案中,由户外桉树林区采集油桐尺蠖蛹,选取无损伤,体型健硕的蛹进行孵化,待其羽化长至成虫后,则会产卵,产出的油桐尺蠖卵收集后饲养至三龄期,用于尺蠖强姬蜂的寄生,利用害虫繁育其天敌昆虫,繁育出来的天敌昆虫又反作用于害虫,实现有效的生物防治。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油桐尺蠖的繁育过程中,以桉树枝条喂食,并在桉树枝条上喷洒蜂蜜水;桉树枝条采集前,对桉树进行弓树法定型,弓树法定型的操作步骤为:砍去桉树顶部,并借用外力使桉树弯曲固定。
本技术方案中,由于油桐尺蠖对于桉树叶的采食量很大,需要保证充足的桉树枝条来源,通过将桉树的顶端砍掉,可以去除顶端优势,而后将桉树通过外力弯曲固定,通常是用尼龙绳绑住桉树顶端而后下拉弯曲,如此可利用植物生长素使得弯曲部分生长出大量的新枝条,一方面可以满足嫩枝条数量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桉树枝条的采集。通过在桉树枝条上喷洒蜂蜜水,能够给尺蠖强姬蜂提供营养源。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油桐尺蠖孵化羽化后对油桐尺蠖幼虫饲养,油桐尺蠖幼虫饲养时将桉树枝条放置在饲喂辅助装置上,饲喂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手动绞盘、支撑架和放置杯,手动绞盘转动连接在底座上,且手动绞盘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啮齿,支撑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架均竖向滑动连接在底座上,且两个支撑架分别啮合在手动绞盘的两侧部,放置杯设置有两个,两个放置杯分别安装在支撑架的顶端。
饲喂油桐尺蠖时,桉树枝条的新鲜度对油桐尺蠖的采食有较大影响。本技术方案中,饲喂辅助装置主要用于保持桉树叶的新鲜,避免桉树叶片因水分蒸腾而变得干枯。在使用时,在放置杯内放置清水,将桉树叶置于饲喂辅助装置上,而后通过转动手动绞盘,使得其中一个支撑架上移、另一个支撑架下移,下移的支撑架内的水即可保证桉树叶附近区域内的空气湿度,延缓桉树叶的干枯。通过实验验证,此种方式保存下,桉树叶在放置7天后仍可供油桐尺蠖采食,且会相应延长落叶时间。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油桐尺蠖孵化时,在油桐尺蠖蛹上方覆盖土壤,孵化环境条件为温度25±2℃、土壤湿度70±5%;油桐尺蠖羽化后,成虫饲养环境条件为室内光照L:D=16:8、温度19-29℃、湿度75±5%。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对油桐尺蠖蛹孵化以及成虫饲养环境的条件优化,能够保证油桐尺蠖的孵化率,缩短卵历期,保证成虫生长良好,尽快产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集卵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饲喂辅助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座1、手动绞盘2、支撑架3、放置杯4、啮齿5、集卵装置6。
实施例一
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I:土地整治及桉树苗定植管理
选取一块地势较为平缓的土地,用氮磷钾复合肥及腐熟后的有机肥做底肥进行土地的深耕。间隔1.2米种植一排桉树苗,每排控制株距为1.2米。每排间挖深宽500*600的条沟,挖出的土壤培在桉树苗根部,这样利于后期施肥和灌溉。
定植后,根据桉树苗成活情况进行补苗,待桉树苗生长一年后,高度达到6-8米,砍去顶部。用尼龙绳绑住桉树顶端,绳子另一端用地钉嵌入土壤内,采用弓树法定型的方式,利用植株体内生长素及生长向上性原理,使得桉树茎秆弯曲处会生长出大量的嫩枝条,方便采集桉树叶。剪枝条期间做好桉树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在此不做赘述。
步骤II:饲养设备的准备,饲养设备包括油桐尺蠖成虫饲养笼,油桐尺蠖幼虫饲养笼,油桐尺蠖幼虫饲喂辅助装置,油桐尺蠖集蛹盘,油桐尺蠖卵、蛹孵化装置,油桐尺蠖瓦楞纸集卵装置,尺蠖强姬蜂饲养笼以及用于尺蠖强姬蜂收集的吸蜂器。
油桐尺蠖成虫饲养笼,用100目尼龙纱网围实笼的各面,底部铺有农膜,便于收集虫粪、落叶等废料和产物,于前面开一U型拉链开口,便于人工操作。油桐尺蠖成虫饲养笼大小规格为1m*1m*1m。笼与笼之间用不锈钢架支撑,向上叠落两层,便节省空间。
油桐尺蠖幼虫饲养笼,用100目尼龙纱网围实笼的各面,底部铺有农膜,便于收集虫粪、落叶等废料产物,于前面开一U型拉链开口,便于人工操作。油桐尺蠖幼虫饲养笼大小规格为2m*2m*2m。笼上部,安装一支250W高压钠灯,利用油桐尺蠖幼虫畏强光的特点,使幼虫从之前放置的桉树枝条上躲避到有新鲜的桉树叶片的枝条下,移除之前放置幼虫取食后剩下的桉树枝条,进一步省去人工转移幼虫的操作。
油桐尺蠖幼虫饲喂辅助装置,从桉树种植基地采集的桉树嫩枝条放置在饲喂辅助装置上,开启高压钠灯,使幼虫从上部放置杯内桉树枝条上转移到饲喂辅助装置下部放置的新鲜的桉树嫩枝条上。如图2所示,油桐尺蠖幼虫饲喂辅助装置(以下简称饲喂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手动绞盘2、支撑架3和放置杯4,手动绞盘2转动连接在底座1上,且手动绞盘2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啮齿5,支撑架3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架3均竖向滑动连接在底座1上,且两个支撑架3分别啮合在手动绞盘2的两侧部,放置杯4设置有两个,两个放置杯4分别安装在支撑架3的顶端。于放置杯4内装清水,作为桉树叶片水分蒸的补充。
油桐尺蠖集蛹盘,大小规格为长宽高1m*1m*0.15m,顶部开放式的塑料方盘,集蛹盘内部平铺5-7cm厚的大田土壤,便于老熟幼虫钻入土壤中筑室化蛹。
油桐尺蠖卵、蛹孵化装置,用于控制孵化条件的稳定,提高卵的孵化率和羽化率,利于油桐尺蠖繁育基调的相对统一等,以下简称孵化装置。主要部件由支撑架、定时器、风扇、加湿器、温湿度传感器、加热垫板、塑料盒等构成。定时器、风扇、加湿器、温湿度传感器、加热垫板、塑料盒均为市售产品。
油桐尺蠖瓦楞纸集卵装置,选择表面有一定细条纹,使所产卵块不致过于紧密。根据油桐尺蠖尾部尺寸及产卵特点,确定为集卵装置6由单坑双层瓦楞纸(平面卡纸+瓦楞纸,坑高2.5mm,瓦楞数50/30cm)卷成
Figure BDA0003415149320000061
高80cm类似树干状的圆筒,便于油桐尺蠖产卵,以下简称集卵装置6,如图1所示。
尺蠖强姬蜂饲养笼,用100目尼龙纱网围实笼的各面,底部铺有农膜,便于收集清理废料等产物,于前面开一U型拉链开口,便于人工操作。尺蠖强姬蜂饲养笼大小规格为1m*1m*1m。笼与笼之间用不锈钢架支撑,向上叠落2层,便节省空间。
吸蜂器,用于尺蠖强姬蜂收集,利用风机产生的负压,把尺蠖强姬蜂从饲养笼内集中吸入100目尼龙纱网袋子中,便于运输及野外释放。市场可购买,具体参数在此不做赘述,实际应用时可自行选择。
步骤III:油桐尺蠖的繁育
油桐尺蠖的繁育包括选蛹、油桐尺蠖孵化羽化、油桐尺蠖饲喂、油桐尺蠖集卵。
油桐尺蠖选蛹:由户外桉树林区采集油桐尺蠖蛹,选取无损伤,体型健硕的蛹放置在平铺有疏松土壤的塑料盒内,用土壤覆盖约3cm深。
油桐尺蠖孵化羽化:把盒子放置在油桐尺蠖蛹孵化装置内,控制温度25±2℃、土壤湿度70±5%,设置定时器,每隔12h开启排风扇10min,利用温湿度传感器,控制排风扇、加热垫板及加湿器,保证装置内蛹孵化环境达到设定值效果。
待5-7天后,观察有油桐尺蠖羽化,筛选雌雄成虫1:1比例共50头油桐尺蠖,转移到室内油桐尺蠖饲养笼中,控制室内光照L:D=16:8,温度25±3℃,湿度75±5%。
油桐尺蠖饲喂:于饲养笼内放置饲喂辅助装置和集卵装置6,在饲喂辅助装置两个放置杯内加入清水,并放置带有新鲜嫩叶的桉树嫩枝条。期间向饲养笼内添加倒入清水的盘子,盘子内放入一张大小合适的海绵,供油桐尺蠖成虫停落。用喷水壶于桉树新鲜嫩叶上喷洒10%蜂蜜水,供油桐尺蠖成虫取食。
油桐尺蠖集卵:羽化后油桐尺蠖成虫经过48h内即可完成交配并产卵,并分4-5次产完。用集卵装置6收集卵块,集卵装置6为单坑双层瓦楞纸卷成的
Figure BDA0003415149320000062
高80cm类似树干状的圆筒,由于瓦楞数密集,楞与楞之间坑深2.5mm,表面不平整,近树皮形似。
油桐尺蠖卵一部分用于孵化留种,完成油桐尺蠖的扩繁,另一部分用于繁育油桐尺蠖幼虫,供尺蠖强姬蜂寄生。
用美工刀,裁剪瓦楞纸上不同卵块中卵粒共2000粒,放置在孵化装置内,控制温度25±2℃、空气湿度70±5%。设置定时器,每隔6h开启排风扇3min,利用温湿度传感器,控制排风扇、加热垫板及加湿器。
待5天后,观察油桐尺蠖卵粒颜色是否存在变灰或黑情况,当卵粒颜色变色后,油桐尺蠖幼虫24小时内将孵化而出。控制室内光照L:D=16:8,温度19-29℃,湿度75±5%。在饲喂辅助装置上部放置杯(未加水)插入带有新鲜嫩叶的桉树嫩枝条。提前一天将变色后的卵块挂在饲养笼内桉树嫩枝上,幼虫孵化后将自主觅食。幼虫饲喂2天后,桉树叶片因水分蒸腾变得干枯,此时在下部放置杯内插入桉树嫩枝叶,幼虫会自主攀爬迁移到更新鲜的嫩叶上。旋转手动绞盘,使两个放置杯做上下相对运动,始终使新加桉树嫩枝条在前次添加的桉树枝条的下部。
连续饲喂12-16天后,油桐尺蠖幼虫进入三龄期。开启高压钠灯,利用高压钠灯发出的强光,造成顶部放置杯内桉树枝条上油桐尺蠖幼虫寻找遮阴,向下部放置杯内新插入的桉树嫩枝条攀爬,从而完成三龄幼虫的转移,三龄幼虫用于规模化繁育尺蠖强姬蜂。
步骤IV:规模化繁育尺蠖强姬蜂
尺蠖强姬蜂种源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提供,雌蜂比占总数量的57%,在室内尺蠖强姬蜂饲养笼中进行交配,控制室内光照L:D=16:8,温度25±3℃,湿度75±5%,于饲养笼内放置饲喂辅助装置。在两个放置杯内加入清水,并放置带有新鲜嫩叶的桉树嫩枝条。利用菜蚜产生的蜜露,供尺蠖强姬蜂取食。蜜露不够时,于桉树叶片喷洒10%蜂蜜水,对尺蠖强姬蜂食源进行适当补充。期间向饲养笼内饲喂辅助装置上盘子适当补充水分,供桉树枝条保湿。盘子内放入一张大小合适的海绵,供尺蠖强姬蜂停落。
在交配后的尺蠖强姬蜂饲养笼内按1:30的比例放入油桐尺蠖三龄幼虫,供尺蠖强姬蜂寄生(尺蠖强姬蜂200头,油桐尺蠖三龄幼虫6000头)。尺蠖强姬蜂单雌产卵量约为35-52粒。在开始产卵的第一周为其产卵高峰期,约占产卵总量的83.5%。在此方法中,统计三龄油桐尺蠖幼虫的寄生率约为78.3%。
三龄期油桐尺蠖幼虫刚被尺蠖强姬蜂寄生后(寄生在油桐尺蠖幼虫体内),油桐尺蠖幼虫的行为与发育历期与未被寄生幼虫无明显差别,仍按上述油桐尺蠖幼虫饲喂方式饲喂。至5龄期,被尺蠖强姬蜂寄生的少部分油桐尺蠖幼虫不能完成化蛹至死亡,其数量约占3.5%,同样这部分尺蠖强姬蜂也不能够完成发育。
存活的油桐尺蠖幼虫饲喂约15天后,油桐尺蠖幼虫开始进入蛹期,收集笼内油桐尺蠖蛹放入油桐尺蠖卵、蛹孵化装置。以此确保蛹所处环境的稳定性,提高蛹的发育和羽化率,利于油桐尺蠖繁育基调的相对统一。
随后6-9天内未被尺蠖强姬蜂寄生的油桐尺蠖蛹将羽化为成虫,然后转油桐尺蠖饲养笼内喂养,并产卵,重复上述孵化、羽化步骤。被寄生的油桐尺蠖继续保存在孵化装置内,尺蠖强姬蜂幼虫在油桐尺蠖幼虫内将继续发育15-20天后至结茧,羽化,并钻出完成迁飞。
尺蠖强姬蜂的饲喂:控制室内光照L:D=16:8,温度25±3℃,湿度75±5%。于饲养笼内放置饲喂辅助装置,在两个放置杯内加入清水,并放置带有新鲜嫩叶的桉树嫩枝条。利用菜蚜产生的蜜露,供尺蠖强姬蜂取食。蜜露不够时,于桉树叶片喷洒10%蜂蜜水,对尺蠖强姬蜂食源进行适当补充。期间向饲养笼内饲喂辅助装置上盘子适当补充水分,供桉树枝条保湿。
步骤V:尺蠖强姬蜂的释放对野外油桐尺蠖生物防治
完成上述尺蠖强姬蜂繁育步骤后,用吸蜂器从尺蠖强姬蜂饲养笼内收集蜂于100目尼龙网袋内,运送到林区进行对油桐尺蠖进行生物防治。
根据每年林区油桐尺蠖虫情监测统计,通过尺蠖强姬蜂成蜂、卵和蛹的储存温度的调控,缩短或延长尺蠖强姬蜂发育历期,可有效提高防治时效性。为避免盲目放蜂,造成浪费,根据林区油桐尺蠖为害情况制定相应防治措施,可有效提高防治效果。进一步节约繁育成本。
根据历年林区油桐尺蠖危害调查发现,一般油桐尺蠖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3-4月成虫羽化产卵,4月到5月、6月到7月、7月到8月、9月到10月四个阶段油桐尺蠖为害盛期,未在人们干预下,危害程度最重。4月-5月第一波虫害较重期,向阳坡因受光照充足,油桐尺蠖最先羽化,危害最早发现。若发生虫害且未在人们干预下,危害程度最重。所以室内繁育尺蠖强姬蜂应当在3月份进行大规模扩繁,根据油桐尺蠖虫情监测情况,于4月初,温度合适情况下,于向阳坡进行林区放蜂。并结合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施药。6月到7月为第二波油桐尺蠖虫害较重期,室内繁蜂应当在5月份大规模扩繁。以此类推,同样在为害盛期之前油桐尺蠖卵期,做尺蠖强姬蜂放蜂防治。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对低龄期幼虫更具杀伤力,所以在为害盛期初期时做油桐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施药。科学防治,降低油桐尺蠖种群密度,减轻对经济林木为害程度。
实验例一:桉树叶片保鲜实验
桉树叶主要供油桐尺蠖取食,为了延长桉树叶的保鲜时间,对桉树叶进行不同处理,处理方式如下:
处理组1:将带有新鲜嫩叶的桉树嫩枝条置于干燥玻璃品内,并放置在油桐尺蠖饲养笼内,控制室内光照L:D=16:8,温度25±3℃,湿度75±5%,观察保鲜天数及落叶时间。
处理组2:将带有新鲜嫩叶的桉树嫩枝条置于干燥玻璃品内,用塑料封口膜封口,并放置在油桐尺蠖饲养笼内,控制室内光照L:D=16:8,温度25±3℃,湿度75±5%,观察保鲜天数及落叶时间。
处理组3:将带有新鲜嫩叶的桉树嫩枝条置于加水的水杯内,并放置在油桐尺蠖饲养笼内,控制室内光照L:D=16:8,温度25±3℃,湿度75±5%,观察保鲜天数及落叶时间。
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保鲜天数指的是在该天油桐尺蠖仍可取食,备注中指的是第几天开始落叶。从表1数据可知,将桉树嫩枝置于加水的水杯中,在保鲜7天后,油桐尺蠖仍可取食,且落叶时间也相对靠后,表明该种处理方式对桉树叶的保鲜效果最佳。
表1
序号 处理方式 保鲜天数/d 备注
处理组1 干燥玻璃瓶中 2 第1天落叶
处理组2 塑料封口膜密封 4 第2天开始落叶
处理组3 加水的水杯 7 第5天开始落叶
实验例二:油桐尺蠖对集卵装置的倾向性实验
试验设计:将不同集卵载物置于饲养笼内,羽化后油桐尺蠖成虫经过48h内即可完成交配并产卵,在48h后观察并记录各集卵装置上卵块数量、卵粒数量以及分布形状。
表2
Figure BDA0003415149320000091
Figure BDA0003415149320000101
由表2数据可知,序号2采用的是瓦楞纸集卵装置,瓦楞纸即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由单坑双层瓦楞纸(平面卡纸+瓦楞纸,坑高2.5mm,瓦楞数50/30cm)卷成
Figure BDA0003415149320000102
高80cm类似树干状的圆筒,由于瓦楞数密集,楞与楞之间坑深2.5mm,表面不平整,近树皮形似。油桐尺蠖成虫交配完成后,雌性油桐尺蠖更倾向于选择类似于树皮状用瓦楞纸做成的集卵装置上集中产卵,且所产卵块呈散带状。
实验例三:孵化条件对油桐尺蠖卵孵化效果的影响
试验设计:油桐尺蠖卵块,记录卵粒数量,将其放置在饲养笼内的桉树嫩枝上,控制室内光照L:D=16:8,在不同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孵化,记录油桐尺蠖的卵历期和孵化率(孵化率=成功孵化卵粒数量/总卵粒数量*100%),结果如表3所示。温度控制在21-25℃,湿度75%均可使孵化率达90%以上,且以序号3序号4的孵化条件最佳,既能够保证孵化率,且卵历期时间也相对合理。
表3
序号 温度/℃ 湿度/% 卵历期/d 卵粒孵化率/%
1 19 75 8.4 88.9
2 21 75 7.3 90.3
3 23 75 6.7 93.1
4 25 75 5.5 92.7
5 27 75 4.8 86.2
6 29 75 4 79.5
实验例四:不同饲喂方式对尺蠖强姬蜂存活寿命的影响
试验设计:
处理组1:不喂食。
处理组2:在饲养笼内放置杯子,在杯子内放置清水并将带有新鲜嫩叶的桉树嫩枝条置于杯子内,供尺蠖强姬蜂取食。
处理组3:在饲养笼内放置杯子,在杯子内放置清水并将带有新鲜嫩叶的桉树嫩枝条置于杯子内,并在桉树叶片上喷洒浓度为10%的蜂蜜水,供尺蠖强姬蜂取食。
处理组4:在饲养笼内放置杯子,在杯子内放置清水并将带有新鲜嫩叶的桉树嫩枝条置于杯子内,并在桉树叶片上喷洒浓度为20%的蜂蜜水,供尺蠖强姬蜂取食。
处理组5:在饲养笼内放置杯子,在杯子内放置清水并将带有新鲜嫩叶的桉树嫩枝条置于杯子内,并放置带有菜蚜的小白菜苗盘,利用菜蚜产生的蜜露,供尺蠖强姬蜂取食。
结果如表4所示,取食菜蚜蜜露的雄、雌尺蠖强姬蜂平均寿命分别为16.5天和18.3天。
表4
Figure BDA0003415149320000111
实验例五:尺蠖强姬蜂的保存
正常室内饲养条件下,控制室内光照L:D=16:8,温度25±3℃,湿度75±5%。尺蠖强姬蜂发育经卵、幼虫、茧、羽化为成虫总历期约29-35天。适当的提高繁育温度可有效缩短尺蠖强姬蜂发育历期。控制温度28±3℃,湿度75%左右,尺蠖强姬蜂发育经卵、幼虫、茧、羽化为成虫总历期约24-30天。控制温度16±3℃,尺蠖强姬蜂总历期约38-45天。适当的提高发育温度可有效缩短尺蠖强姬蜂各龄期的发育时间。相反,降低发育温度,可延长尺蠖强姬蜂各龄期的发育时间。
尺蠖三龄幼虫在被寄生约15天后仍可完成发育进行化蛹,在室内光照L:D=16:8,温度25±3℃,湿度75±5%条件下继续发育15-20天后,尺蠖强姬蜂会在咬破尺蠖蛹壳留下环形孔进而钻出迁飞。在蛹内发育至钻出蛹迁飞过程中,降低温度可有效延长尺蠖强姬蜂发育历期。总发育历期如表5,控制温度高于25℃,发育历期小于30d,控制温度18-25℃,发育历期相对延长,当控制温度低于17℃,发育历期延长至40d以上,可实现生长调控。
表5不同温度下尺蠖强姬蜂完成一代发育历期
Figure BDA0003415149320000112
Figure BDA0003415149320000121
被寄生的尺蠖幼虫仍可继续发育完成化蛹,蛹放置在不同低温环境保存7天后,取出于室温25℃条件下仍可完成羽化,保存后尺蠖强姬蜂的羽化历期及羽化率见表6,在4℃条件下保存后再次羽化的历期为23.5天,羽化率为42%,在102℃条件下保存后再次羽化的历期为18.7天,羽化率为71%。
表6低温处理7天后强姬蜂羽化历期及羽化率
温度/℃ 湿度/% 光照L:D 保存时间/d 25℃羽化历期 羽化率/%
4 75±5 16:8 7 23.5 42
6 75±5 16:8 7 21.7 55
8 75±5 16:8 7 20.6 59
10 75±5 16:8 7 19 64
12 75±5 16:8 7 18.7 71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油桐尺蠖的繁育、尺蠖强姬蜂寄生以及尺蠖强姬蜂的批量繁育;将尺蠖强姬蜂寄生在油桐尺蠖幼虫内,油桐尺蠖幼虫化蛹后,待尺蠖强姬蜂羽化后进行尺蠖强姬蜂的批量繁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尺蠖强姬蜂寄生的油桐尺蠖幼虫为三龄幼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尺蠖强姬蜂寄生阶段,尺蠖强姬蜂与油桐尺蠖幼虫的数量比为1:25-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尺蠖强姬蜂寄生前进行雌蜂、雄蜂混养交配,雌蜂占比57%,混养条件为室内光照L:D=16:8,温度25±3℃,湿度7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尺蠖强姬蜂以菜蚜产生的蜜露饲喂,当蜜露不足时,喷洒10%蜂蜜水作为食源补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尺蠖强姬蜂在油桐尺蠖幼虫体内发育经卵、幼虫、茧、羽化为成虫,总历期为29-35d。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桐尺蠖的繁育包括选蛹、油桐尺蠖孵化羽化、油桐尺蠖饲喂、油桐尺蠖集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油桐尺蠖的繁育过程中,以桉树枝条喂食,并在桉树枝条上喷洒蜂蜜水;桉树枝条采集前,对桉树进行弓树法定型,弓树法定型的操作步骤为:砍去桉树顶部,并借用外力使桉树弯曲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油桐尺蠖孵化羽化后对油桐尺蠖幼虫饲养,油桐尺蠖幼虫饲养时将桉树枝条放置在饲喂辅助装置上,饲喂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手动绞盘、支撑架和放置杯,手动绞盘转动连接在底座上,且手动绞盘的外壁周向设置有啮齿,支撑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支撑架均竖向滑动连接在底座上,且两个支撑架分别啮合在手动绞盘的两侧部,放置杯设置有两个,两个放置杯分别安装在支撑架的顶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油桐尺蠖孵化时,在油桐尺蠖蛹上方覆盖土壤,孵化环境条件为温度25±2℃、土壤湿度70±5%;油桐尺蠖羽化后,成虫饲养环境条件为室内光照L:D=16:8、温度19-29℃、湿度75±5%。
CN202111543987.8A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 Active CN1140810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3987.8A CN114081019B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43987.8A CN114081019B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1019A true CN114081019A (zh) 2022-02-25
CN114081019B CN114081019B (zh) 2023-03-28

Family

ID=80307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43987.8A Active CN114081019B (zh) 2021-12-16 2021-12-16 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1019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9781A (zh) * 2013-03-14 2013-05-22 吉训聪 一种台湾甲腹茧蜂人工繁育方法
WO2015003545A1 (zh) * 2013-07-12 2015-01-15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虫草寄主昆虫人工扩繁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CN107484718A (zh) * 2017-06-25 2017-12-1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异角亨姬小蜂的人工大规模饲养方法
CN109247304A (zh) * 2018-11-16 2019-01-22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昆虫离体叶片饲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315357A (zh) * 2018-09-26 2019-02-1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丽蚊象甲卵粒收集器以及应用该收集器的象甲饲养方法
CN111034684A (zh) * 2019-12-23 2020-04-2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一种半闭弯尾姬蜂保种复壮繁育方法
CN211839756U (zh) * 2020-04-02 2020-11-03 合肥美菱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翅片冷凝器支架连续冲切模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09781A (zh) * 2013-03-14 2013-05-22 吉训聪 一种台湾甲腹茧蜂人工繁育方法
WO2015003545A1 (zh) * 2013-07-12 2015-01-15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 虫草寄主昆虫人工扩繁方法及其专用设备
CN107484718A (zh) * 2017-06-25 2017-12-19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异角亨姬小蜂的人工大规模饲养方法
CN109315357A (zh) * 2018-09-26 2019-02-12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茶丽蚊象甲卵粒收集器以及应用该收集器的象甲饲养方法
CN109247304A (zh) * 2018-11-16 2019-01-22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昆虫离体叶片饲喂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034684A (zh) * 2019-12-23 2020-04-2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 一种半闭弯尾姬蜂保种复壮繁育方法
CN211839756U (zh) * 2020-04-02 2020-11-03 合肥美菱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翅片冷凝器支架连续冲切模具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湖南省森林病虫普查办公室: "《湖南省天敌昆虫名录》", 31 December 1983 *
陈静芬: "《香椿栽培新技术》", 30 November 199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1019B (zh) 2023-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58628B (zh) 平板式稻田小龙虾不挖沟不投饵养殖及清除杂草稻的方法
KR101053217B1 (ko) 지중해가루명나방의 알을 이용한 무궁화관총채벌레의 대량사육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궁화관총채벌레 대량사육방법
CN101569297B (zh) 中华甲虫蒲螨的繁育方法和害虫生物防治中的应用
CN101796940A (zh) 超级黄粉虫养殖技术
CN105165734B (zh) 一种褐带卷蛾茧蜂规模化繁殖的方法
CN103609532A (zh) 一种药用土元的养殖方法
CN103109781B (zh) 一种台湾甲腹茧蜂人工繁育方法
CN103385220A (zh) 丽蚜小蜂的规模繁殖方法
CN103155906A (zh) 食蚜瘿蚊批量繁殖工艺及应用技术
CN105746435B (zh) 一种利用米蛾卵繁殖大草蛉幼虫的方法
CN103478117A (zh) 一种异色瓢虫防治烟蚜的扩散繁殖释放方法
CN111345188A (zh) 一种草地贪夜蛾寄生蜂扩繁方法
CN108812040A (zh) 葡萄园套草养鸡生态种养技术
CN108012995A (zh) 一种绿翅绢野螟的室内饲养方法及装置
CN109496992B (zh) 一种超级富硒黄粉虫的生产方法
CN113100002B (zh) 一种大豆-豆丹一年三季种养模式
CN109328819B (zh) 自然循环全生态高效农场及生物资源自然循环利用方法
CN106900538A (zh) 一种利用苍蝇进行洋葱制种的方法
CN103858827A (zh) 一种室内规模化繁殖半闭弯尾姬蜂的方法
CN104041462A (zh) 一种调控斯氏侧沟茧蜂滞育的方法
CN114081019B (zh) 一种尺蠖强姬蜂繁育方法
CN110050762A (zh) 一种无土种植植物繁殖蚜虫和食蚜瘿蚊的方法
CN114176048B (zh) 一种油桐尺蠖黑卵蜂繁育方法
CN111034684A (zh) 一种半闭弯尾姬蜂保种复壮繁育方法
CN114176047B (zh) 一种油桐尺蠖长距姬小蜂繁育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