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9903A - 多通讯装置管理方法、主机装置及电脑可读取储存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通讯装置管理方法、主机装置及电脑可读取储存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79903A CN114079903A CN202110929846.3A CN202110929846A CN114079903A CN 114079903 A CN114079903 A CN 114079903A CN 202110929846 A CN202110929846 A CN 202110929846A CN 114079903 A CN114079903 A CN 1140799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form
- identification code
- host
- peripheral
- host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8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7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256844 Apis mell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9 electrical w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07 rearrang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 G06F13/382—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 G06F13/385—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using universal interface adapter for adaptation of a particular data processing system to different peripher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10—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 G06F13/102—Program control for peripheral devices where the programme performs an interfacing function, e.g. device drive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11—Configuring for operating with peripheral devices; Loading of device dri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using different networks or channels, e.g. using out of band cha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50—Secure pairing of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通讯装置的管理方法,其中多个通讯装置包含用以电性连接至一装置平台的一主机装置以及一第一周边装置,且该管理方法包含:藉由该主机装置,透过该装置平台侦测该第一周边装置的连接;藉由该主机装置,透过该装置平台接收该第一周边装置提供的一第一装置识别码;藉由该主机装置,将该第一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主机装置;以及藉由该主机装置,根据储存于该主机装置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将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一周边装置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一周边装置之间的一第一无线通讯。藉由耦接至少一周边装置至主机装置已连接的至少一装置平台,主机装置可迅速且有效率地和连接于至少一装置平台的至少一周边装置进行配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系有关于一种多通讯装置的管理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包含一主机装置及至少一周边装置的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多通讯装置可以被放置于一储存设备中(例如:多装置充电架)。可以理解的是,一些通讯装置(例如:用于VR(虚拟现实)环境的HMD(头戴式装置)及手持控制器)应分组在一起,以利配对。然而,当多组通讯装置均放置于储存设备时,一组通讯装置容易与另一组通讯装置混淆。这种状况时常让使用者感到困惑,因此使用者在操作一组通讯装置之前需要对同一组中的每个通讯装置先进行验证。验证妨碍了每个使用者去拿到他/她自己的通讯装置组合。对于课堂时间有限的学生来说,花费十分钟的时间在寻找他们自己的通讯装置组合相当于减少十分钟的学习时间。
发明内容
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是关于一种多通讯装置的管理方法,其中多个通讯装置包含用以电性连接至一装置平台的一主机装置以及一第一周边装置,且该管理方法包含:藉由该主机装置,透过该装置平台侦测该第一周边装置的连接;藉由该主机装置,透过该装置平台接收该第一周边装置提供的一第一装置识别码;藉由该主机装置,将该第一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主机装置;以及藉由该主机装置,根据储存于该主机装置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将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一周边装置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一周边装置之间的一第一无线通讯。
于一些实施例中,储存该第一装置识别码的操作包含:藉由该主机装置,判断该第一装置识别码是否储存于该主机装置中;以及若判断该第一装置识别码未储存于该主机装置中,藉由该主机装置,将通过该装置平台接收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主机装置。
于一些实施例中,在储存该第一装置识别码的操作之前,该管理方法还包含:藉由该主机装置,移除先前储存于该主机装置中的所有装置识别码。
于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该第一周边装置响应于该第一周边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输出该第一装置识别码至该装置平台,且该主机装置响应于该主机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储存通过该装置平台接收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
于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通讯装置还包含用以电性连接至该装置平台且用以提供一第二装置识别码的一第二周边装置,且若该第二周边装置先前与该主机装置已连接至该装置平台且该主机装置侦测到该第二周边装置从该装置平台断开连接,则该管理方法还包含:若该第二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主机装置中,藉由该主机装置,将该第二装置识别码自该主机装置中移除。
于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且该主机装置响应于该第二周边装置自该装置平台断开连接以及该主机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移除该第二装置识别码。
于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通讯装置还包含用以电性连接至该装置平台且用以提供一第三装置识别码的一第三周边装置,若该第三周边装置在该第一周边装置的连接被侦测到之前电性连接于该装置平台,则该管理方法还包含:若该主机装置通过该装置平台新接收到该第三装置识别码,藉由该主机装置,保留储存于该主机装置的该第三装置识别码;以及藉由该主机装置,根据储存于该主机装置的该第三装置识别码,将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三周边装置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三周边装置之间的一第三无线通讯。
于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该第一周边装置响应于该第一周边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输出该第一装置识别码至该装置平台,该主机装置响应于该主机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储存通过该装置平台接收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且该主机装置响应于该主机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保留该第三装置识别码。
于一些实施例中,该多个通讯装置还包含一第四周边装置,且若该第四周边装置电性连接于另一装置平台且该另一装置平台电性连接于该主机装置所连接的该装置平台,则该管理方法还包含:藉由该主机装置,透过该装置平台与该另一装置平台侦测该第四周边装置的连接;藉由该主机装置,透过该装置平台与该另一装置平台接收该第四周边装置提供的一第四装置识别码;藉由该主机装置,将该第四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主机装置;以及藉由该主机装置,根据储存于该主机装置的该第四装置识别码,将该主机装置与该第四周边装置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该主机装置与该第四周边装置之间的一第四无线通讯。
于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平台或该另一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该第四周边装置响应于该第四周边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输出该第四装置识别码至该另一装置平台,且该主机装置响应于该主机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储存通过该装置平台接收的该第四装置识别码。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式还关于一种主机装置,该主机装置用以电性连接至一装置平台,包含一存储器、一通讯电路以及一处理器。该处理器耦接于该存储器以及该通讯电路,且用以:透过该装置平台侦测一第一周边装置与该装置平台的连接;透过该装置平台接收该第一周边装置提供的一第一装置识别码;将该第一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存储器;以及根据储存于该存储器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通过该通讯电路将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一周边装置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一周边装置之间的一第一无线通讯。
于一些实施例中,在储存该第一装置识别码之前,该处理器还用以移除先前储存于该存储器中的所有装置识别码。
于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该第一周边装置响应于该第一周边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输出该第一装置识别码至该装置平台,且该处理器响应于该处理器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储存通过该装置平台接收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
于一些实施例中,一第二周边装置用以电性连接至该装置平台且用以提供一第二装置识别码,且若该第二周边装置先前与该主机装置已连接至该装置平台且该处理器侦测到该第二周边装置从该装置平台断开连接,则该处理器还用以:若该第二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存储器中,将该第二装置识别码自该存储器中移除。
于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且该处理器响应于该第二周边装置自该装置平台断开连接以及该处理器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移除该第二装置识别码。
于一些实施例中,一第三周边装置用以电性连接至该装置平台且用以提供一第三装置识别码,若该第三周边装置在该第一周边装置的连接被侦测到之前电性连接于该装置平台,则该处理器还用以:若通过该装置平台新接收到该第三装置识别码,保留储存于该存储器的该第三装置识别码;以及根据储存于该存储器的该第三装置识别码,通过该通讯电路将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三周边装置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三周边装置之间的一第三无线通讯。
于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该第一周边装置响应于该第一周边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输出该第一装置识别码至该装置平台,该处理器响应于该处理器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储存通过该装置平台接收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且该处理器响应于该处理器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保留该第三装置识别码。
于一些实施例中,若一第四周边装置电性连接于另一装置平台且该另一装置平台电性连接于该主机装置所连接的该装置平台,则该处理器还用以:透过该装置平台与该另一装置平台侦测该第四周边装置的连接;透过该装置平台与该另一装置平台接收该第四周边装置提供的一第四装置识别码;将该第四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存储器;以及根据储存于该存储器的该第四装置识别码,通过该通讯电路将该主机装置与该第四周边装置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该主机装置与该第四周边装置之间的一第四无线通讯。
于一些实施例中,该装置平台或该另一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该第四周边装置响应于该第四周边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输出该第四装置识别码至该另一装置平台,且该处理器响应于该处理器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通过该装置平台接收该第四装置识别码。
本公开内容的另一实施方式还关于一种非暂态电脑可读取储存介质,具有一电脑程序用以执行一种多通讯装置的管理方法,其中多个通讯装置包含用以电性连接至一装置平台的一主机装置以及一第一周边装置,且该管理方法包含:藉由该主机装置,透过该装置平台侦测该第一周边装置的连接;藉由该主机装置,透过该装置平台接收该第一周边装置提供的一第一装置识别码;藉由该主机装置,将该第一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主机装置;以及藉由该主机装置,根据储存于该主机装置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将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一周边装置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一周边装置之间的一第一无线通讯。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施例绘示的主机装置、周边装置以及装置平台的方块图。
图2A~2C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施例绘示的一种多通讯装置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A~3C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施例绘示的多个通讯装置及装置平台的示意图。
图4A~4C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施例绘示的多个通讯装置及多个装置平台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20:装置平台
12:处理电路
16:输入接口
100:主机装置
102,112:处理器
104,114:存储器
106,116:通讯电路
108,118,14_1,14_2:连接接口
110,110_1~110_6:周边装置
200:管理方法
S201~S205,S211~S213,S221~S224: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系举实施例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但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案,并不用来限定本案,而结构操作之描述非用以限制其执行之顺序,任何由元件重新组合之结构,所产生具有均等功效的装置,皆为本公开内容所涵盖的范围。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耦接」或「连接」,均可指二或多个元件相互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亦可指二或多个元件相互操作或动作。
请参阅图1,图1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施例绘示的一主机装置100、一周边装置110及一装置平台10。主机装置100与周边装置110用以电性连接至装置平台10。当主机装置100与周边装置110电性连接至装置平台10时,主机装置100与周边装置110可透过装置平台10进行充电。举例来说,用以产生电力的一电源供应源(例如:电源转接器)可透过电线耦接于装置平台10或可整合于装置平台10中,从而透过装置平台10提供电力至主机装置100与周边装置110。此外,藉由执行管理方法200(后续将参考图2A~2C详细描述),主机装置100可选择性地以无线方式(即,不透过装置平台10)与周边装置110进行配对,从而选择性地启用主机装置100与周边装置110之间的无线通讯。
结构上,主机装置100包含一处理器102、一存储器104、一通讯电路106以及一连接接口108。处理器102耦接于存储器104、通讯电路106与连接接口108。周边装置106包含一处理器112、一存储器114、一通讯电路116以及一连接接口118。处理器112耦接于存储器114、通讯电路116与连接接口118。装置平台10包含一处理电路12、一连接接口14_1、一连接接口14_2以及一输入接口16。处理电路12用以分别电性连接于连接接口14_1、连接接口14_2与输入接口16。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简化说明,图1仅示出一个主机装置100、一个周边装置110以及一个装置平台10。主机装置100的数量、周边装置110的数量以及装置平台10的数量并不限于此。于一些实施例中,装置平台10上用于电性连接主机装置100的连接接口14_1的数量和用于电性连接周边装置110的连接接口14_2的数量可大于图1所示的数量(例如:大于1),从而电性连接至多个周边装置110。
如图1所示,主机装置100可藉由将连接接口108耦接于连接接口14_1来电性连接于装置平台10。又,周边装置110可藉由将连接接口118耦接于连接接口14_2来电性连接于装置平台10。于一些实施例中,连接接口108、连接接口118、连接接口14_1与连接接口14_2各自可藉由实体接口来实现,例如通用序列汇流排C型(USB type-C)埠或其他具有资料通讯能力的电源供应连接器。于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接口108、连接接口118、连接接口14_1与连接接口14_2各自可藉由无线通讯技术,例如近场通讯(NFC)、蓝牙蓝牙(Bluetooth)或蜜蜂标准(ZigBee)以及藉由无线充电技术来实现。换言之,连接接口108藉由无线或有线方式来耦接于连接接口14_1,且连接接口118藉由无线或有线方式来耦接于连接接口14_2。
于一些实施例中,通讯电路106和通讯电路116可藉由无线通讯技术来实现,例如近场通讯、蓝牙或蜜蜂标准。周边装置110的存储器114可储存代表周边装置110身份的一个独特的装置识别码(例如:蓝牙ID)。主机装置100的处理器102可透过装置平台10接收周边装置110提供的装置识别码,且可将接收到的装置识别码储存于主机装置100的存储器104。如此一来,通讯电路106和通讯电路116可根据储存于存储器104的装置识别码来将主机装置100与周边装置110进行无线配对。举例来说,周边装置110可广播包含其装置识别码的封包,且若广播封包中的装置识别码符合储存于主机装置100的装置识别码,则主机装置100可藉由发送一连接要求至周边装置110以响应广播封包。接着,在周边装置110回应连接要求后,主机装置100与周边装置110将配对以在主机装置100与周边装置110之间建立一无线通讯(例如:蓝牙通讯)。
于一些实施例中,装置平台10的输入接口16用以接收一使用者的输入(图中未示)。处理电路12用以在输入接口16接收到使用者输入时,产生一控制讯号(图中未示)。控制讯号将透过连接接口108与连接接口14_1之间的连接来被发送至主机装置100的处理器102。又,控制讯号将透过连接接口118与连接接口14_2之间的连接来被发送至周边装置110的处理器112。如此一来,主机装置100的处理器102和周边装置110的处理器112用以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讯号来执行相关操作(后续将详细描述)。
于其他实施例中,输入接口16自装置平台10省略。如此设置的话,若至少一个周边装置新连接至已连接有主机装置100的装置平台10,则主机装置100和周边装置110将执行相关操作。
请参阅图2A~2C,图2A~2C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施例绘示的管理方法200。图1中主机装置100的处理器102可以执行管理方法200,使主机装置100可与使用者期望的至少一周边装置110进行无线配对。如图2A~2C所示,管理方法200包含操作S201~S205、S211~S213以及S221~S224。操作S201~S205、S211~S213以及S221~S224将于后续参考图3A~3C详细描述。图3A~3C描述根据本公开内容的部分实际应用绘示的主机装置100、第一、第二和第三周边装置110_1~110_3以及装置平台10。于一些实施例中,图3A~3C中的主机装置100可藉由图1中的主机装置100来实现,图3A~3C中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周边装置110_1~110_3可藉由图1中的周边装置110来实现,且图3A~3C中的装置平台10可藉由图1中的装置平台10来实现。
请参阅图3A,于一些实际应用中,主机装置100为用于显示虚拟现实(VR)、扩增实境(AR)及/或混合实境(MR)的头戴式装置。第一、第二和第三周边装置110_1~110_3各自为用于在VR、AR及/或MR环境中进行操作的控制器。如图3A所示,目前主机装置100与第二和第三周边装置110_2~110_3系电性连接于装置平台10,且第一周边装置110_1未电性连接于装置平台10。假设使用者希望将主机装置100、第一周边装置110_1和第三周边装置110_3分在同一组,以将主机装置100与第一和第三周边装置110_1和110_3进行配对。因此,使用者将断开第二周边装置110_2与装置平台10的连接(如图3B所示),并接着透过连接接口14_2将第一周边装置110_1连接至装置平台10(如图3C所示)。在主机装置100、第一周边装置110_1和第三周边装置110_3均连接至装置平台10后,主机装置100的处理器102执行操作S201。
如图2A所示,于操作S201中,处理器102透过装置平台10侦测第一周边装置110_1的连接。于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2接收当第一周边装置110_1的连接接口118耦接于装置平台10的连接接口14_2时产生的阻抗变化,从而侦测第一周边装置110_1的连接。
若装置平台10的输入接口16接收到使用者输入,处理器102将执行操作S202~S204。于一些实施例中,输入接口16藉由人机接口,例如按钮(如图3A~3C所示)、触控板或拨动开关,来实现。如此一来,使用者可藉由操作输入接口16,例如按压按钮,来让电性连接于装置平台10的多个通讯装置(即,主机装置100以及第一和第三周边装置110_1和110_3)分在同一组。
当装置平台10的输入接口16接收到使用者输入(即,经使用者操作),装置平台10的处理电路12透过连接接口14_1产生控制讯号至主机装置100,且分别透过连接接口14_2产生控制讯号至第一周边装置110_1和第三周边装置110_3(如图3C所示)。据此,于操作S202中,处理器102透过连接接口108和连接接口14_1之间的连接接收来自装置平台10的控制讯号。
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讯号,处理器102于操作S203通过装置平台10接收由第一周边装置110_1提供的第一装置识别码。于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周边装置110_1的处理器112接收控制讯号,以透过连接接口118和连接接口14_2之间的连接输出储存于存储器114的第一装置识别码至装置平台10。据此,处理器102透过连接接口108和连接接口14_1之间的连接接收由第一周边装置110_1提供的第一装置识别码。
接着,于操作S204中,处理器102将自装置平台10接收的第一装置识别码储存于存储器104。于一些实施例中,在将第一装置识别码储存于存储器104之前,处理器102首先藉由例如,将第一装置识别码与先前储存于存储器104的每个装置识别码进行比对,来判断第一装置识别码是否已储存于存储器104。若第一装置识别码先前并未储存于存储器104,则处理器102将第一装置识别码储存于存储器104。于其他实施例中,在将第一装置识别码储存于存储器104之前,处理器102首先移除先前储存于存储器104的所有装置识别码。接下来的段落将说明可以与操作S201~S204同时执行的操作S221~S223,且将于说明操作S221~S223之后说明操作S205。
请参阅图2B,在主机装置100和第一与第三周边装置110_1与110_3电性连接至装置平台10后,处理器102更执行操作S221(即,与操作S201同时执行)。于操作S221中,处理器102透过装置平台10侦测到第三周边装置110_3的连接。接着,于操作S222中,处理器102透过装置平台10接收若输入接口16接收使用者输入而产生的控制讯号,类似前述操作S202所讨论。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讯号,处理器102于操作S223中保留由第三周边装置110_3提供的第三装置识别码于存储器104中。
于图2B的实施例中,第三装置识别码在第一周边装置110_1连接至装置平台10之前就已储存于存储器104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三周边装置110_3的处理器112同样接收控制讯号,以透过装置平台10输出第三装置识别码至主机装置100。在保留第三装置识别码于存储器104中之前,处理器102判断第三装置识别码已储存于存储器104中。举例而言,处理器102可将接收到的第三装置识别码与先前已储存于存储器104的每个装置识别码进行比对,从而判断第三装置识别码是否已储存于存储器104中。所述「保留第三装置识别码」代表,丢弃接收到的第三装置识别码,或者代表当新接收到第三装置识别码时,不取代或删除(例如藉由执行写入或消除操作)储存于存储器104的第三装置识别码。于一些实施例中,若处理器102在接收到先前的第三装置识别码之后判断第三周边装置110_3保持与装置平台10的电性连接,则处理器102可在不将接收到的第三装置识别码与储存于存储器104的装置识别码进行比对的情况下保留第三装置识别码(即,直接丢弃接收到的第三装置识别码)。于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02移除先前储存于存储器104的所有装置识别码(包含第三装置识别码),再将接收到的第三装置识别码储存于存储器104。
在操作S204及S223执行后,第一和第三装置识别码储存于主机装置100的存储器104中(即,主机装置100、第一周边装置110_1及第三周边装置110_3分在同一组)。据此,处理器102可执行操作S205及S224。如图2A所示,于操作S205中,处理器102根据储存于存储器104的第一装置识别码,透过通讯电路106将主机装置100与第一周边装置110_1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主机装置100与第一周边装置110_1之间的无线通讯。如图2B所示,于操作S224中,处理器102根据储存于存储器104的第三装置识别码,透过通讯电路106将主机装置100与第三周边装置110_3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主机装置100与第三周边装置110_3之间的无线通讯。
于一些实施例中,操作S205及S224在主机装置100自装置平台10断开连接后才执行。
于省略了输入接口16的其他实施例中,操作S202(如图2A所示)及操作S222(如图2B所示)亦省略。取代操作S202及S222的是,在主机装置100的处理器102侦测到至少一新的周边装置(例如:第一周边装置110_1)与装置平台10连接后,主机装置100的处理器102透过装置平台10向连接于装置平台10的所有周边装置(例如:第一和第三周边装置110_1和110_3)发送请求,从而接收连接于装置平台10的所有周边装置所提供的对应装置识别码。图2A及图2B中其余操作的描述与前述实施例类似,故不在此赘述。
请参阅图2C,在第二周边装置110_2与装置平台10断开连接之后(如图3B所示),主机装置100的处理器102执行操作S211。于操作S211中,处理器102透过装置平台10侦测到第二周边装置110_2断开连接。于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02接收当第二周边装置110_2的连接接口118与装置平台10的连接接口14_2断开(uncouple)时产生的阻抗变化,从而侦测第二周边装置110_2断开连接。
若装置平台10的输入接口16接收到使用者输入,处理器102将执行操作S212~S213。于操作S212中,处理器102透过装置平台10接收若输入接口16接收使用者输入而产生的控制讯号。响应于接收到的控制讯号,处理器102将先前由第二周边装置110_2透过装置平台10所提供的第二装置识别码自存储器104中移除。相较于前述实施例,在接收到控制讯号时,处理器102不需移除存储器104中的所有装置识别码,处理器102可仅移除在控制讯号产生之前连接于装置平台10且在控制讯号产生之后自装置平台10移除的周边装置的装置识别码。据此,藉由以第一周边装置110_1替换第二周边装置110_2,使用者可调整其所期望的周边装置组合。
于图2C的实施例中,第二装置识别码在第二周边装置110_2与装置平台10断开连接之前就已储存于存储器104中。可以理解的是,连接于装置平台10的每个周边装置(例如:第一周边装置110_1及第三周边装置110_3)同样接收控制讯号,以透过装置平台10输出对应的装置识别码(例如:第一装置识别码及第三装置识别码)至主机装置100。在将第二装置识别码自存储器104移除之前,处理器102首先判断储存于存储器104的第二装置识别码不同于接收到的所有装置识别码。举例而言,处理器102可将第二装置识别码与自装置平台10新接收到的每个装置识别码进行比对。从存储器104移除第二装置识别码将确保自装置平台10断开连接的第二周边装置110_2在之后不会错误地和主机装置100进行配对,或者确保在主机装置100耦接至装置平台10之前建立的主机装置100与第二周边装置110_2之间的无线通讯会中断。于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102移除先前储存于存储器104的所有装置识别码(包含第二装置识别码),再接收由连接至装置平台10的所有周边装置所提供的对应装置识别码。
于省略了输入接口16的其他实施例中,操作S212亦省略。如此设置的话,主机装置100的处理器102在侦测到至少一周边装置(例如:第一周边装置110_1)新连接至装置平台10后,主机装置100的处理器102于操作S213中将第二周边装置110_2所提供的第二装置识别码自存储器104移除。图2C中其余操作的描述与前述实施例类似,故不在此赘述。
请参阅图4A~4C,图4A~4C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际应用所绘式的主机装置100、第二、三、四、五及六周边装置110_2~110_6和装置平台10及20。于一些实际应用中,第二、三、四、五及六周边装置110_2~110_6各自为用于在VR环境中追踪使用者动作的追踪器或为前述之手持控制器。如图4A所示,第四、五及六周边装置110_4~110_6电性连接于装置平台20。可以理解的是,装置平台20可以藉由图1的装置平台10来实现,且第四、五及六周边装置110_4~110_6可以藉由图1的周边装置110来实现。因此,第四、五及六周边装置110_4~110_6可透过装置平台20来充电。主机装置100和第二及三周边装置110_2~110_3藉由例如,耦接连接接口108至连接接口14_1以及耦接连接接口118至连接接口14_2,来电性连接于装置平台10。
如图4B所示,装置平台20接着以无线(例如,透过近场通讯、无线射频识别(RFID)、蓝牙或蜜蜂标准技术)或有线(例如,透过通用序列汇流排C型传输接口)方式电性连接至装置平台10,以进行资料通讯以及电力供应。如此一来,电源供应源所产生的电力透过装置平台10提供至装置平台20(或直接提供至装置平台20),从而使第四、五及六周边装置110_4~110_6可透过装置平台20来充电。此外,主机装置100的处理器102可透过装置平台10侦测第二及三周边装置110_2~110_3的连接,且还可透过装置平台10及20侦测第四、五及六周边装置110_4~110_6的连接。
如上方讨论,方法200允许使用者调整期望和主机装置100配对的周边装置组合。在使用者期望将主机装置100与第三、四及五周边装置110_3~110_5分在同一组,以对主机装置100与第三、四及五周边装置110_3~110_5配对的情况下,使用者可将第二及六周边装置110_2及110_6自装置平台10及20移除,且接着将方法200实施于如图4C所示的主机装置100与第三、四及五周边装置110_3~110_5。在装置平台10上的输入接口16接收到使用者输入之后,第三周边装置110_3输出第三装置识别码至装置平台10,且第四及五周边装置110_4~110_5输出第四及第五装置识别码至装置平台20以进一步地透过有线接口(例如,通用序列汇流排C型传输接口)或无线接口(例如,近场通讯、无线射频识别、蓝牙或蜜蜂标准接口)传输至装置平台10。主机装置100的处理器102透过装置平台10接收第三、四及五装置识别码,从而储存及/或保留第三、四及五装置识别码于主机装置100的存储器104。
于一些实施例中,在储存及/或保留第三、四及五装置识别码于存储器104之前,处理器102将第三、四及五装置识别码分别与先前储存于存储器104的所有装置识别码进行比对。举例而言,第二及第三装置识别码已在先前储存于存储器104。经比对后,处理器102判断第二装置识别码不同于接收到的所有装置识别码,判断接收到的第三装置识别码与已储存于存储器104的第三装置识别码相同,且还判断第四及五装置识别码还未储存于存储器104。因此,处理器102将从存储器104中移除第二装置识别码,保留第三装置识别码于存储器104,且将第四及五装置识别码储存于存储器104。于其他实施例中,在装置平台10的输入接口16接收使用者输入后,处理器102移除先前储存于存储器104的所有装置识别码,因此接收到的所有装置识别码均储存于存储器104且省略了前述之比对操作。
于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四及五装置识别码储存于存储器104之后,处理器102根据储存于存储器104的第三、四及五装置识别码,透过通讯电路106将主机装置100与第三、四及五周边装置110_3~110_5进行无线配对,从而启用主机装置100分别与第三、四及五周边装置110_3~110_5之间的无线通讯。于其他实施例中,当主机装置100自装置平台10断开连接时,处理器102才将主机装置100与第三、四及五周边装置110_3~110_5进行配对。
综上,藉由耦接至少一周边装置110至主机装置100已连接的至少一装置平台10(或从至少一装置平台断开至少一周边装置),使用者期望的装置组合即可被建立。此外,主机装置100及至少一周边装置110可透过至少一装置平台10进行充电。如此一来,当使用者想要通过期望的装置组合于VR环境中进行操作时,主机装置100可迅速且有效率地和连接于至少一装置平台10的至少一周边装置110进行配对。
此外,于提供多套通讯装置(例如,多套VR设备(每套可包含头戴式装置、手持控制器、追踪器及基地台))给多个使用者(例如,教室中的学生)的情境中,本公开内容允许每个使用者透过装置平台快速地抓取和配对期望的通讯装置组合(例如,一个头戴式装置及二个手持控制器),而不需要藉由例如,贴在通讯装置上之贴纸的号码及/或颜色、通讯装置之外壳的颜色等,来从其他通讯装置中辨别出期望的通讯装置。因此,可大幅节省使用者为了取得期望的通讯装置组合所花费的时间。
本公开内容之方法可以以代码的型态存在。代码可以包含于实体介质,例如软碟、光碟片、硬碟、或是其他任何非暂态电脑可读取储存介质,其中,当代码被电脑载入且执行时,此电脑变成用以实现所述方法之装置。代码也可以透过一些传送介质,如电线或电缆、透过光纤、或是透过其他任何传输型态进行传送,其中,当代码被电脑接收、载入且执行时,此电脑变成用以实现所述方法之装置。当在一般用途的处理器实现时,代码结合处理器来提供操作类似于应用特定逻辑电路之一独特装置。
虽然本公开内容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内容,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公开内容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公开内容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多通讯装置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多个通讯装置包含用以电性连接至一装置平台的一主机装置以及一第一周边装置,且该管理方法包含:
藉由该主机装置,透过该装置平台侦测该第一周边装置的连接;
藉由该主机装置,透过该装置平台接收该第一周边装置提供的一第一装置识别码;
藉由该主机装置,将该第一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主机装置;以及
藉由该主机装置,根据储存于该主机装置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将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一周边装置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一周边装置之间的一第一无线通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储存该第一装置识别码的操作包含:
藉由该主机装置,判断该第一装置识别码是否储存于该主机装置中;以及
若判断该第一装置识别码未储存于该主机装置中,藉由该主机装置,将通过该装置平台接收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主机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储存该第一装置识别码的操作之前,该管理方法还包含:
藉由该主机装置,移除先前储存于该主机装置中的所有装置识别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该第一周边装置响应于该第一周边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输出该第一装置识别码至该装置平台,且该主机装置响应于该主机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储存通过该装置平台接收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通讯装置还包含用以电性连接至该装置平台且用以提供一第二装置识别码的一第二周边装置,且若该第二周边装置先前与该主机装置已连接至该装置平台且该主机装置侦测到该第二周边装置从该装置平台断开连接,则该管理方法还包含:
若该第二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主机装置中,藉由该主机装置,将该第二装置识别码自该主机装置中移除。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且该主机装置响应于该第二周边装置自该装置平台断开连接以及该主机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移除该第二装置识别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通讯装置还包含用以电性连接至该装置平台且用以提供一第三装置识别码的一第三周边装置,
若该第三周边装置在该第一周边装置的连接被侦测到之前电性连接于该装置平台,则该管理方法还包含:
若该主机装置通过该装置平台新接收到该第三装置识别码,藉由该主机装置,保留储存于该主机装置的该第三装置识别码;以及
藉由该主机装置,根据储存于该主机装置的该第三装置识别码,将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三周边装置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三周边装置之间的一第三无线通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该第一周边装置响应于该第一周边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输出该第一装置识别码至该装置平台,该主机装置响应于该主机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储存通过该装置平台接收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且该主机装置响应于该主机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保留该第三装置识别码。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多个通讯装置还包含一第四周边装置,且若该第四周边装置电性连接于另一装置平台且该另一装置平台电性连接于该主机装置所连接的该装置平台,则该管理方法还包含:
藉由该主机装置,透过该装置平台与该另一装置平台侦测该第四周边装置的连接;
藉由该主机装置,透过该装置平台与该另一装置平台接收该第四周边装置提供的一第四装置识别码;
藉由该主机装置,将该第四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主机装置;以及
藉由该主机装置,根据储存于该主机装置的该第四装置识别码,将该主机装置与该第四周边装置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该主机装置与该第四周边装置之间的一第四无线通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平台或该另一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该第四周边装置响应于该第四周边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输出该第四装置识别码至该另一装置平台,且该主机装置响应于该主机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储存通过该装置平台接收的该第四装置识别码。
11.一种主机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以电性连接至一装置平台,包含:
一存储器;
一通讯电路;以及
一处理器,耦接于该存储器以及该通讯电路,且用以:
透过该装置平台侦测一第一周边装置与该装置平台的连接;
透过该装置平台接收该第一周边装置提供的一第一装置识别码;
将该第一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存储器;以及
根据储存于该存储器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通过该通讯电路将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一周边装置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一周边装置之间的一第一无线通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储存该第一装置识别码之前,该处理器还用以移除先前储存于该存储器中的所有装置识别码。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该第一周边装置响应于该第一周边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输出该第一装置识别码至该装置平台,且该处理器响应于该处理器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储存通过该装置平台接收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第二周边装置用以电性连接至该装置平台且用以提供一第二装置识别码,且若该第二周边装置先前与该主机装置已连接至该装置平台且该处理器侦测到该第二周边装置从该装置平台断开连接,则该处理器还用以:
若该第二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存储器中,将该第二装置识别码自该存储器中移除。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主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且该处理器响应于该第二周边装置自该装置平台断开连接以及该处理器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移除该第二装置识别码。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机装置,其特征在于,一第三周边装置用以电性连接至该装置平台且用以提供一第三装置识别码,
若该第三周边装置在该第一周边装置的连接被侦测到之前电性连接于该装置平台,则该处理器还用以:
若通过该装置平台新接收到该第三装置识别码,保留储存于该存储器的该第三装置识别码;以及
根据储存于该存储器的该第三装置识别码,通过该通讯电路将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三周边装置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三周边装置之间的一第三无线通讯。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主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该第一周边装置响应于该第一周边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输出该第一装置识别码至该装置平台,该处理器响应于该处理器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储存通过该装置平台接收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且该处理器响应于该处理器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保留该第三装置识别码。
18.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若一第四周边装置电性连接于另一装置平台且该另一装置平台电性连接于该主机装置所连接的该装置平台,则该处理器还用以:
透过该装置平台与该另一装置平台侦测该第四周边装置的连接;
透过该装置平台与该另一装置平台接收该第四周边装置提供的一第四装置识别码;
将该第四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存储器;以及
根据储存于该存储器的该第四装置识别码,通过该通讯电路将该主机装置与该第四周边装置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该主机装置与该第四周边装置之间的一第四无线通讯。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主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平台或该另一装置平台包含一输入接口并用以响应于通过该输入接口对一使用者输入的接收来产生一控制讯号,该第四周边装置响应于该第四周边装置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输出该第四装置识别码至该另一装置平台,且该处理器响应于该处理器对该控制讯号的接收而通过该装置平台接收该第四装置识别码。
20.一种非暂态电脑可读取储存介质,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电脑程序用以执行一种多通讯装置的管理方法,其中多个通讯装置包含用以电性连接至一装置平台的一主机装置以及一第一周边装置,且该管理方法包含:
藉由该主机装置,透过该装置平台侦测该第一周边装置的连接;
藉由该主机装置,透过该装置平台接收该第一周边装置提供的一第一装置识别码;
藉由该主机装置,将该第一装置识别码储存于该主机装置;以及
藉由该主机装置,根据储存于该主机装置的该第一装置识别码,将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一周边装置进行无线配对,以启用该主机装置与该第一周边装置之间的一第一无线通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063068382P | 2020-08-21 | 2020-08-21 | |
US63/068,382 | 2020-08-21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79903A true CN114079903A (zh) | 2022-02-22 |
CN114079903B CN114079903B (zh) | 2024-07-16 |
Family
ID=77431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29846.3A Active CN114079903B (zh) | 2020-08-21 | 2021-08-13 | 多通讯装置管理方法、主机装置及电脑可读取储存介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058148A1 (zh) |
EP (1) | EP3958598B1 (zh) |
CN (1) | CN114079903B (zh) |
TW (1) | TWI798790B (zh) |
Citation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411394A (en) * | 2002-12-27 | 2004-07-01 | Neodio Technologies Corp | Plug-and-play interconnection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with in-device storage module in peripheral device |
WO2009002786A2 (en) * | 2007-06-22 | 2008-12-31 | Apple Inc. |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between a host device and an accessory via an intermediate device |
US20110028167A1 (en) * | 2009-07-31 | 2011-02-03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messages to be sent while a mobile device is out-of-coverage |
EP2282604A1 (en) * | 2009-07-31 | 2011-02-0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messages to be sent while a mobile device is out-of-coverage |
JP2011087574A (ja) * | 2009-09-25 | 2011-05-06 | Takara Bio Inc | 抗体可変領域をコードするdna |
CN102111696A (zh) * | 2010-12-24 | 2011-06-29 | 陕西科技大学 | 降低蓝牙耳机功耗的方法 |
CN104703113A (zh) * | 2013-12-04 | 2015-06-10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传输电子装置、近距离无线通讯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
CN104835304A (zh) * | 2015-05-25 | 2015-08-12 | 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蓝牙遥控装置及其配置方法 |
CN105208515A (zh) * | 2015-09-14 | 2015-12-30 |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无线充电接口实现蓝牙外设与主机间自动配对的方法 |
CN106028264A (zh) * | 2016-05-20 | 2016-10-12 | 珠海市杰理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蓝牙配对方法和系统 |
CN107046674A (zh) * | 2017-02-22 | 2017-08-15 |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耳机自动开机、配对方法及系统 |
US20170256970A1 (en) * | 2016-03-04 | 2017-09-07 | Martin Ciesinski | Pairable usb cable locking charger |
CN107360633A (zh) * | 2017-06-05 | 2017-11-17 |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 虚拟现实系统的配对连接方法、设备及虚拟现实系统 |
KR101804884B1 (ko) * | 2016-08-08 | 2017-12-06 | 한국정보통신주식회사 | 가상 현실 컨텐츠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
CN107769820A (zh) * | 2016-08-19 | 2018-03-06 | 王安松 | 信号传输系统、方法和终端装置 |
CN109254648A (zh) * | 2017-07-13 | 2019-01-22 | 范博勋 | 可连接蓝牙功能的手指操控装置 |
CN109600694A (zh) * | 2019-01-16 | 2019-04-09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耳机的配对方法、装置、终端及充电盒 |
CN109842872A (zh) * | 2018-12-18 | 2019-06-04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工作模式控制方法、蓝牙耳机、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9905869A (zh) * | 2019-04-04 | 2019-06-18 | 苏州足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设备与智能设备间数据传输方法 |
CN110011824A (zh) * | 2019-01-21 | 2019-07-12 | 玺得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单线通讯的配对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
CN110891261A (zh) * | 2019-12-10 | 2020-03-17 | 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蓝牙耳机配对方法、系统、蓝牙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10743165B1 (en) * | 2019-05-31 | 2020-08-11 | Bose Corporation | Automatically pairing a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device to a user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68251B2 (en) * | 2007-05-17 | 2014-07-01 | Abbott Medical Optics Inc. | Exclusive pairing technique for Bluetooth compliant medical devices |
US11259203B2 (en) * | 2018-01-07 | 2022-02-22 | Htc Corporation |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communication device capabilities |
EP3677997B1 (en) * | 2019-01-03 | 2021-10-13 | HTC Corporation | Electronic system and controller |
-
2021
- 2021-08-11 EP EP21190780.3A patent/EP3958598B1/en active Active
- 2021-08-13 TW TW110129918A patent/TWI798790B/zh active
- 2021-08-13 CN CN202110929846.3A patent/CN114079903B/zh active Active
- 2021-08-13 US US17/444,995 patent/US20220058148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411394A (en) * | 2002-12-27 | 2004-07-01 | Neodio Technologies Corp | Plug-and-play interconnection architecture and method with in-device storage module in peripheral device |
WO2009002786A2 (en) * | 2007-06-22 | 2008-12-31 | Apple Inc. |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between a host device and an accessory via an intermediate device |
US20110028167A1 (en) * | 2009-07-31 | 2011-02-03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messages to be sent while a mobile device is out-of-coverage |
EP2282604A1 (en) * | 2009-07-31 | 2011-02-09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messages to be sent while a mobile device is out-of-coverage |
JP2011087574A (ja) * | 2009-09-25 | 2011-05-06 | Takara Bio Inc | 抗体可変領域をコードするdna |
CN102111696A (zh) * | 2010-12-24 | 2011-06-29 | 陕西科技大学 | 降低蓝牙耳机功耗的方法 |
CN104703113A (zh) * | 2013-12-04 | 2015-06-10 |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传输电子装置、近距离无线通讯系统及其通讯方法 |
CN104835304A (zh) * | 2015-05-25 | 2015-08-12 | 中颖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蓝牙遥控装置及其配置方法 |
CN105208515A (zh) * | 2015-09-14 | 2015-12-30 | 北京佳讯飞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无线充电接口实现蓝牙外设与主机间自动配对的方法 |
US20170256970A1 (en) * | 2016-03-04 | 2017-09-07 | Martin Ciesinski | Pairable usb cable locking charger |
CN106028264A (zh) * | 2016-05-20 | 2016-10-12 | 珠海市杰理科技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蓝牙配对方法和系统 |
KR101804884B1 (ko) * | 2016-08-08 | 2017-12-06 | 한국정보통신주식회사 | 가상 현실 컨텐츠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
CN107769820A (zh) * | 2016-08-19 | 2018-03-06 | 王安松 | 信号传输系统、方法和终端装置 |
CN107046674A (zh) * | 2017-02-22 | 2017-08-15 | 广州由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耳机自动开机、配对方法及系统 |
CN107360633A (zh) * | 2017-06-05 | 2017-11-17 | 北京小鸟看看科技有限公司 | 虚拟现实系统的配对连接方法、设备及虚拟现实系统 |
CN109254648A (zh) * | 2017-07-13 | 2019-01-22 | 范博勋 | 可连接蓝牙功能的手指操控装置 |
CN109842872A (zh) * | 2018-12-18 | 2019-06-04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工作模式控制方法、蓝牙耳机、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CN109600694A (zh) * | 2019-01-16 | 2019-04-09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耳机的配对方法、装置、终端及充电盒 |
WO2020147342A1 (zh) * | 2019-01-16 | 2020-07-23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耳机的配对方法、装置、终端及充电盒 |
CN110011824A (zh) * | 2019-01-21 | 2019-07-12 | 玺得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单线通讯的配对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 |
CN109905869A (zh) * | 2019-04-04 | 2019-06-18 | 苏州足加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设备与智能设备间数据传输方法 |
US10743165B1 (en) * | 2019-05-31 | 2020-08-11 | Bose Corporation | Automatically pairing a Bluetooth low energy (BLE) device to a user device |
CN110891261A (zh) * | 2019-12-10 | 2020-03-17 | 湖南国声声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蓝牙耳机配对方法、系统、蓝牙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AHMAD JARRAR: "Context Aware VR Using BLE Beacons", 《IEEE》, 11 January 2018 (2018-01-11) * |
吴盛: "利用虚拟现实模拟恐高场景的可行性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 5 February 2020 (2020-02-05) * |
赖明辉: "基于Linux平台的蓝牙API设计与实现",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31 December 2016 (2016-12-31)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958598A1 (en) | 2022-02-23 |
TWI798790B (zh) | 2023-04-11 |
CN114079903B (zh) | 2024-07-16 |
TW202209125A (zh) | 2022-03-01 |
US20220058148A1 (en) | 2022-02-24 |
EP3958598B1 (en) | 2024-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682911C2 (ru) | Двусторонний разъем для вспомогательных устройств | |
US9223742B2 (en) | Data structures for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a host device and an accessory | |
US8656067B2 (en) | Peripheral device identification for pairing | |
KR20200044505A (ko) | 링크 공유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를 위한 방법 | |
US20090164675A1 (en) | Kvm switch with a remote control incorporating a memory card adapter | |
CN105573516A (zh) | 多操作系统输入装置 | |
CN111817382B (zh) | 充电器、数据线和充电设备 | |
CN107360633B (zh) | 虚拟现实系统的配对连接方法、设备及虚拟现实系统 | |
GB2526695A (en) | Smart pen pairing and connection | |
KR20190036165A (ko) | Usb 타입 c 인터페이스를 이용한 멀티 디바이스 간의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한 전자 장치 | |
KR102489729B1 (ko) | 연결 정보에 기반하여 외부 장치들과 연결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동작 방법 | |
CN112188461A (zh) | 近场通信装置的控制方法及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 |
CN113873589A (zh) | 一种蓝牙连接切换方法、蓝牙耳机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1817378A (zh) | 充电器、数据线和充电设备 | |
CN107885688B (zh) | 一种信号切换方法和装置 | |
CN114079903B (zh) | 多通讯装置管理方法、主机装置及电脑可读取储存介质 | |
CN111177035B (zh) | 外设处理装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 |
WO2016195444A1 (ko) | 카드 리더기 케이스 | |
CN107306000B (zh) | 一种接口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582079A (zh) | 一种蓝牙连接设置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终端 | |
CN204408586U (zh) | 一种数据存储装置以及蓝牙耳机 | |
KR102314814B1 (ko) | 웨어러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개방형 표준 기반의 데이터를 연동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
CN112020019B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20210109816A (ko) | 챗봇을 이용한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104954048A (zh) | 蓝牙通信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