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9584A - 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9584A
CN114079584A CN202010833303.7A CN202010833303A CN114079584A CN 114079584 A CN114079584 A CN 114079584A CN 202010833303 A CN202010833303 A CN 202010833303A CN 114079584 A CN114079584 A CN 1140795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ne entity
user
dhcp
control plane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33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娟�
彭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330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9584A/zh
Priority to EP21857153.7A priority patent/EP4184822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80855 priority patent/WO202203704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95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9584A/zh
Priority to US18/165,307 priority patent/US20230188451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23Errors, e.g. transmission err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2Network monitoring prob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8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 H04L43/0805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 H04L43/0811Monitoring or testing based on specific metrics, e.g. QoS, energy consumption or environmental parameters by checking availability by checking conn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2854Wide area networks, e.g. public data networks
    • H04L12/2856Access arrangements, e.g. Internet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41Virtual LANs, VLANs, e.g. 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VP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between networks having differing types of switching systems, e.g. gatew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10Active monitoring, e.g. heartbeat, ping or trace-rout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 H04L61/5014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using 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HCP] or bootstrap protocol [BOOT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53Lease time; Renewal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2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the monitoring system or the monitored elements being virtualised, abstracted or software-defined entities, e.g. SDN or NFV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领域,该方法提供了在CU分离的宽带接入网关中实现用户端保活的解决方案。该方法应用于包括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的宽带接入网关,该宽带接入网关用于将用户端接入网络,该方法由用户面实体执行,该方法包括:基于用户面实体预先获取的预置参数,向用户端发送探测报文;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则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失败消息;其中,探测报文用于检查用户端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故障,探测失败消息用于指示控制面实体对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

Description

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软件定义型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技术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NFV)技术的发展,城域网向着传统以网络为核心的架构向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网络架构演进,传统的网元设备也从专业化朝着通用化演进。这样,使得通信网络中的软件与硬件的解耦、控制面与转发面解耦。
通常,宽带网络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用于将用户端接入网络。基于NFV,传统的BNG演进为虚拟宽带网络网关(virtual 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vBNG)。基于SDN,vBNG演进为虚拟宽带网络网关控制平面(virtual broadband networkgateway control plane,vBNG-CP)和虚拟宽带网络网关用户平面(virtual broadbandnetwork gateway user plane,vBNG-UP),即vBNG的控制面与转发面解耦(或称为控制面和用户面分离,即CU分离)。其中,vBNG-CP和vBNG-UP共同配合使用,可以实现vBNG的功能。
对于传统的BNG,用户端可以通过向传统的BNG发送探测报文或续租报文,以实现用户端在接入网络后的保活。然而,对于CU分离的vBNG,如何实现用户端在接入网络后的保活,缺少相应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及装置,提供了在CU分离的宽带接入网关中实现用户端保活的解决方案。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端保活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包括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的宽带接入网关,该宽带接入网关用于将用户端接入网络,该方法由用户面实体执行。该方法包括:基于预置参数,向用户端发送探测报文。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则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失败消息。其中,该预置参数是用户面实体预先获取的,该探测报文用于检查用户端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故障,该探测失败消息用于指示控制面实体对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
本申请提供的用户端保活方法,可以通过用户面实体向用户端发送探测报文以实现用户端的保活。并且,通过该探测报文可以及时发现已下线的用户端,用户面实体和控制面实体即可及时删除已下线用户端的用户表项,而避免了大量已下线用户端的用户表项积累在用户面实体和控制面实体中,从而避免了资源浪费。另外,由于用户面实体承担了发送探测报文的职责,这样可以减少控制面实体的CPU负担,同时,探测报文也不会占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报文通道带宽,从而节省了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则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失败消息”具体包括: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且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则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失败消息。
通过该可能的设计,使得用户面实体可以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的第一时间向控制面实体上报探测失败消息。这样的话,控制面实体即可及时删除已下线用户端的用户表项,而避免了大量已下线用户端的用户表项积累在控制面实体中,从而避免了资源浪费。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如果用户端是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用户端,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控制面实体发送的用户端的DHCP租期,该DHCP租期用于表示DHCP服务器允许用户端接入网络的时长。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如果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上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在DHCP租期内未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确定用户端已下线。如果在DHCP租期内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向用户端发送DHCP续租成功报文。
通过该两种可能的设计,用户面实体可以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期间,代理处理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从而实现了用户端的保活。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如果确定用户端已下线,向控制面实体发送下线消息,下线消息用于指示用户端已下线。
通过该可能的设计,用户面实体可以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第一时间通知控制面实体对已下线的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这样,控制面实体即可及时删除已下线用户端的用户表项,而避免了大量已下线用户端的用户表项积累在控制面实体中,从而避免了资源浪费。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上述方法还包括:与控制面实体同步用户表项。
由于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期间,控制面实体可能在主动为一些用户端请求延长DHCP租期失败后删除了该部分用户端的用户表项。这样的话,通过该可能的设计,用户面实体即可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及时基于控制面实体下发的最新的用户表项,来更新自身的用户表项。这样,用户面实体即可及时删除DHCP租期续租失败的用户端的用户表项,而避免了DHCP租期续租失败的用户端的用户表项积累在用户面实体中,从而避免了资源浪费。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的预置参数还包括:探测报文的发送间隔时间、超时次数、单次探测超时时长、探测次数、探测起始和终止时间或探测时长中的至少一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如果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且用户端是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用户端,则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该DHCP续租报文用于控制面实体向DHCP服务器请求延长DHCP租期。接着,向控制面实体转发DHCP续租报文。然后,接收控制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回应报文,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用于指示用户端是否成功续租DHCP租期。最后向用户端发送DHCP续租回应报文。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端保活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包括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的宽带接入网关,该宽带接入网关用于将用户端接入网络,该方法由控制面实体执行。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失败消息。基于该探测失败消息,对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其中,探测失败消息用于表示用户面实体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端的探测响应报文,该探测响应报文是用户面实体基于预置参数向用户端发送的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该预置参数是控制面实体预先发送至用户面实体的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如果用户端是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用户端,上述方法还包括:向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端的DHCP租期,该DHCP租期用于表示DHCP服务器允许用户端接入网络的时长。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如果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上述方法还包括:基于用户端的DHCP租期,向DHCP服务器发送DHCP续租报文,该DHCP续租报文用于请求延长用户端的DHCP租期。接着,接收DHCP服务器发送的DHCP续租回应报文,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用于指示用户端是否成功续租DHCP租期。基于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处理用户端对应的用户表项。
通过该可能的设计,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时,控制面实体可以自动的为用户端向服务器请求延长DHCP租期。这样的话,避免了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而引起的用户端掉线问题,即实现了用户端的保活。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上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用户面实体发送的下线消息,该下线消息用于指示用户端已下线。这里,用户端已下线是用户面实体根据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期间,用户面实体在DHCP租期内未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确定的。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向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表项,该用户表项用于用户面实体同步用户面实体中的用户表项。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预置参数包括:探测报文的发送间隔时间、超时次数、单次探测超时时长、探测次数、探测起始和终止时间或探测时长中的至少一个。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如果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且在用户端的DHCP租期内,控制面实体未接收到用户端经用户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上述方法还包括:对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其中,DHCP续租报文用于请求延长用户端的DHCP租期。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如果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且果在用户端的DHCP租期内,控制面实体接收到用户端经用户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上述方法还包括:向DHCP服务器发送DHCP续租报文。接着,接收DHCP服务器发送的DHCP续租回应报文,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用于指示用户端是否成功续租DHCP租期。基于DHCP续租回应报文,处理用户端对应的用户表项。经用户面实体,向用户端发送DHCP续租回应报文。
上述第二方面及其可能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的描述,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方面或其相应的技术方案中有益效果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户保活的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用户保活的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方法。本申请可以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或二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方法,对该用户保活的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示例性的,本申请可以按照功能将该用户保活的装置划分为发送单元等,或者,本申请可以按照功能将该用户保活的装置划分为接收单元和处理单元等。上述划分的各个功能模块执行的可能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的描述均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方面或其相应的可能的设计提供的技术方案,或者可以参考上述第二方面或其相应的可能的设计提供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用户保活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器和处理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用于调用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用户保活的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方法,或者,执行如第二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非瞬态的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用户保活的装置上运行时,使得该用户保活的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或第二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用户保活的装置上运行时,使得第一方面中或第二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方法被执行。
第六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第一方面中或第二方面中的实现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提供的任一种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系统等均可以应用于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上述用户保活的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宽带接入网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控制面实体对应多个用户面实体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架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端保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探测报文的流向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端保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HCP续租报文和DHCP续租回应报文的流向示意图一;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端保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端保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四;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DHCP续租报文和DHCP续租回应报文的流向示意图二;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端保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端保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本申请中术语“至少一个”的含义是指一个或多个,本申请中术语“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第二报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报文。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经常可互换使用。
应理解,在本文中对各种所述示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而并非旨在进行限制。如在对各种所述示例的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形式“一个(“a”,“an”)”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示。
还应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且涵盖相关联的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项目的任何和全部可能的组合。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各个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还应理解,术语“包括”(也称“includes”、“including”、“comprises”和/或“comprising”)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部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部件、和/或其分组。
还应理解,术语“如果”可被解释为意指“当...时”(“when”或“upon”)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根据上下文,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被解释为意指“在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在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意味着与实施例或实现方式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户端保活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包括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的宽带接入网关(即CU分离的宽带接入网关)。该宽带接入网关用于将用户端接入网络。该方法通过用户面实体向用户端发送探测报文,以及通过用户面实体和控制面实体处理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续租报文,从而实现了在CU分离的宽带接入网关中实现用户端的保活。
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宽带接入网关1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宽带接入网关10包括控制面实体11和用户面实体12。
其中,控制面实体11,用于实现宽带接入网关10的控制功能。控制面实体11具体用于通过与具有不同用途/功能的服务器连接通信,以控制管理与用户面实体12所连接的用户端的网络接入。
示例性的,控制面实体可以用于对与用户面实体12所连接的用户端在接入网络时的接入协议报文进行处理、该用户端的身份认证、以及生成并下发用该户端的转发表项和用户表项至用户面实体12等。
其中,用户表项可以包括用户端的标识信息,用户端的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用户端的网际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媒体存取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VLAN)地址、会话控制标识(sessionIdentity document,session ID)或DHCP租期等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理解,用户表项通常可以是控制面实体在处理用户端的接入协议报文时获取并生成的,然后下发至该用户端连接的用户面实体。
转发表项可以是用户端通过宽带接入网关接入网络后,宽带接入网关中的用户面实体用于转发用户端的数据流的转发路径表项。
用户面实体12,与控制面实体11连接,用于实现宽带接入网关10的转发功能。例如,用户面实体12可以用于向控制面实体11转发与用户面实体12所连接的用户端发送的接入协议报文,或者,用户面实体12可以用于在与用户面实体12所连接的用户端接入网络后,为该用户端转发IP数据流。
可选的,用户面实体12可以包括探测组件121和代理组件122。
其中,探测组件121,可以用于获取预置参数,并基于预置参数向用户端发送探测报文,以及,接收用户端的探测响应报文等。例如,探测组件121可以用于执行下文中的S101~S104,此处不作赘述。
代理组件122,可以用于在控制面实体11和用户面实体12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时,代理处理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例如,代理组件122可以用于执行下文中的S301~S304,此处不作赘述。其中,DHCP续租报文的说明可以参考下文中DHCP续租报文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控制面实体11和用户面实体12之间可以通过三种通信通道连接通信。
如图1所示,这三种通信通道包括业务报文重定向通道、管理通道以及控制通道。
其中,报文重定向通道,可以通过控制面实体11和用户面实体12之间的报文重定向接口实现。示例性的,当用户面实体12接收到用户接入协议报文,可以通过该报文重定向接口封装并发送送至控制面实体11处理。
管理通道,可以通过控制面实体11和用户面实体12之间的管理接口(interfacemanagement,Im)实现。示例性的,控制面实体11可以采用该管理接口向用户面实体12下发配置参数,而用户面实体12可以采用该管理接口向控制面实体11上报一些运行状态等。
控制通道,可以通过控制面实体11和用户面实体12之间的控制接口(interfacecontrol,Ic)实现。示例性的,当用户端上线后,控制面实体11可以通过该控制接口向与该用户端连接的用户面实体下发用户表项、转发表项等。
应理解,一个控制面实体和一个用户面实体,即可作为一个宽带接入网关,并用于为用户端提供网络接入的服务。然而,一个控制面实体,可以对应多个用户面实体,这样,即可作为多个宽带接入网关,以用于为多个用户端提供网络接入的服务。
参考图2,图2示例性的示出了一个控制面实体对应多个用户面实体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控制面实体21对应有n个用户面实体,包括第一用户面实体221、第二用户面实体222、…、以及第n用户面实体22n。其中,n是正整数。
这样,控制面实体21可以和第一用户面实体221,作为第一宽带接入网关为第一用户端提供网络接入的服务。类似的,控制面实体21可以和第二用户面实体222,作为第二宽带接入网关为第二用户端提供网络接入的服务,控制面实体21可以和第n用户面实体22n,作为第n宽带接入网关为第n用户端提供网络接入的服务。
作为示例,上述的控制面实体可以是vBNG-CP,用户面实体可以是vBNG-UP。这样,vBNG-CP和vBNG-UP所构成的CU分离的vBNG系统,即可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宽带接入网关,从而用于为用户端提供网络接入的服务。
参考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30的架构示意图,上述的宽带接入网关可以应用于该网络架构30中。如图3所示,网络架构30包括用户端31、vBNG系统32、服务器端33以及网络端34。其中,vBNG系统32是CU分离的vBNG系统,因此vBNG系统32即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宽带接入网关。
用户端31,与vBNG系统32中的vBNG-UP 322连接,并可以通过vBNG系统32接入网络端34的网络中。
可选的,用户端31可以通过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设备311,与vBNG系统32中的vBNG-UP 322连接。这里,OLT设备311作为交换设备,可以使包括用户端31在内的多个用户端连接至vBNG-UP 322。
应理解,用户端31可以是支持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的用户端、或者可以是支持邻居发现协议(Neighbor Discovery Protocol,ND)的用户端,或者可以是支持点对点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PPP)的用户端,还可以是支持DHCP的用户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vBNG系统32,包括vBNG-CP 321和vBNG-UP 322。
其中,vBNG-CP 321可以用于控制管理与vBNG-UP 322所连接的用户端31的网络接入。
通常,vBNG-CP 321设置于服务端33,并可以和服务端33中具有不同功能/用途的服务器连接通信。
示例性的,vBNG-CP 321可以与服务端33的DHCP服务器331连接,以实现使用DHCP的用户端的网络接入。
又示例性的,vBNG-CP 321可以与服务端33的远程认证拨号用户服务器(remoteauthentication dial in user service,RADIUS)332连接通信,以实现需要使用载于以太网的网际互联协议(Internet Protocol Over Ethernet,IPOE)接入网络的用户端、或需要使用以太网上的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PPPOE)接入网络的用户端的网络接入。
又示例性的,vBNG-CP 321还可以与服务端33的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Management System,EMS)服务器333连接通信,以实现EMS服务器333对包括vBNG-CP在内的多个网元进行管理。
vBNG-UP 322,与用户端31、vBNG-CP 321、以及网络端34分别连接通信,并用于为用户端31提供报文和/或IP数据流的转发服务。
例如,vBNG-UP 322可以在用户端31请求接入网络端34的网络时,接收并向vBNG-CP321转发用户端31的接入协议报文。或者,vBNG-UP 322可以在用户端31接入网络端34的网络后,为用户端31向网络端34转发IP数据流,或者将网络端34的IP数据流转发给用户端31等。
应理解,在网络结构30中,vBNG-CP 321还可以连接有除vBNG-UP 322之外的多个vBNG-UP(图3中未示出),从而可以作为多个宽带接入网关,为多个用户端提供网络接入的服务。
应理解,在网络使用方布局网络架构30时,基于网络架构的布局规划,在vBNG-CP321和vBNG-UP 322建立连接后,vBNG-CP 321即可确定与vBNG-UP 322所连接的用户端31所支持的协议类型,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作赘述。
服务端33,用于设置具有不同功能用途的服务器,例如包括上述的vBNG-CP 321、DHCP服务器331、RADIUS 332、以及EMS服务器333等。
应理解,各个服务器之间可以通过过专用网络连接通信,当然,各个服务器之间也可以通过公用网络连接通信,对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网络端34,用于为用户端31提供网络服务。网络端34可以包括核心网(corenetwork)342。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网络端34的网络类型不作具体限定。
其中,网络端34还可以包括核心路由器(core router,CR)设备341,这样,vBNG系统32中的vBNG-UP 322,可以通过CR设备341与网络端34的核心网342连接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户端保活的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控制面实体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服务器,或应用于服务器中。应理解,该服务器可以是物理服务器,例如实现服务器功能的计算机设备,或者,该服务器可以云服务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用户端保活的装置,用于实现上述用户面实体的功能。该装置可以应用于具有转发功能的任一种计算设备中,例如计算机设备,该装置还可以应用于路由设备中,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参考图4,图4示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计算机设备40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通信接口43以及总线44。处理器41、存储器42以及通信接口4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44连接。
处理器41是计算机设备4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作为一个示例,处理器4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4中所示的CPU 0和CPU1。
存储器4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4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41存在。存储器42可以通过总线44与处理器41相连接,用于存储数据、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41调用并执行存储器4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保活的方法。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42也可以和处理器41集成在一起。
通信接口43,用于计算机设备40与其他设备(如DHCP服务器、RADIUS、EMS服务器或用户端等)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所述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43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单元,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单元。
总线4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需要指出的是,图4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计算机设备的限定,除图4所示部件之外,该计算机设备4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端保活的方法予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考图5,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端保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宽带接入网关(例如图1所示的宽带接入网关10,或图3所示的vBNG系统32),该宽带接入网关包括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该控制面实体和该用户面实体连接通信,该宽带接入网关用于将用户端接入网络,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用户面实体基于预置参数,向用户端发送探测报文,该探测报文用于检查用户端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故障。
其中,该预置参数是用户面实体预置的,也可以是该用户面实体预先获取的,例如预先从控制面实体获取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该预置参数可以包括探测报文的发送间隔时间、超时次数、单次探测超时时长、探测次数、探测起始和终止时间或探测时长中的至少一个。
其中,发送间隔时间是指用户面实体连续发送两次探测报文的时间间隔。应理解,用户面实体连续三次发送探测报文的两个时间间隔,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超时次数,是指当用户面实体连续发送m次探测报文,且没有接收到该m次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这种情况下,该m次即为探测报文的超时次数。其中,m是正整数。
单次探测超时时长,是指用户面实体发送一次探测报文后,在第一预设时长内,该用户面实体没有接收到该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则本申请实施例将该第一预设时长称为单次探测超时时长。
探测次数,是指用户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的总的次数。
探测起始和终止时间,是指用户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的开始时间,以及结束发送探测报文的时间。
探测时长,是指在用户面实体发送探测报文的总的时长,即为探测时长。
应理解,控制面实体可以预先将上述的预置参数配置为使能命令行,并通过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控制通道,发送至该用户面实体。这样,该用户面实体即获取到该预置参数。
这样的话,当用户端通过包括该控制面实体和该用户面实体的宽带接入网关接入网络后,即该用户端上线后,该用户面实体即通过该用户端的用户表项,以及获取到的预置参数,向该用户端发送探测报文。
其中,该用户表项可以是控制面实体通过控制通道预先发送至该用户面实体的用户表项。
可以理解的是,当该用户端可以是支持ARP的用户端,则控制端配置的预置参数是支持ARP的预置参数,该用户表项可以包括该用户端的IP地址、MAC地址或VLAN地址中的至少一个。当该用户端可以是支持ND的用户端,则控制端配置的预置参数是支持ND的预置参数,该用户表项可以包括该用户端的IP地址、MAC地址或VLAN地址中的至少一个。当该用户端可以是支持PPP的用户端,则控制端配置的预置参数是支持PPP的预置参数,该用户表项可以包括该用户端的IP地址、MAC地址、VLAN地址或session ID中的至少一个。
S102、用户面实体确定在第二预设时长(对应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预设时长)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
其中,该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是上述预置参数中的探测报文的单次探测超时时长,也可以是上述预置参数中的探测报文的超时次数和单次探测超时时长的乘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如果用户面实体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则执行S103。如果用户面实体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则执行S104~S105。
S103、用户面实体基于预置参数,向用户端发送探测报文。
应理解,当用户面实体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接收到探测响应报文,则表明用户端和该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没有出现故障,即该通信链路是正常的。那么,用户面实体可以基于该探测响应报文对应的探测报文的发送时刻,以及上述预置参数中的探测报文的发送间隔时间,向用户端发送探测报文。
S104、用户面实体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失败消息,该探测失败消息用于指示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用户面实体未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
当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用户面实体未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则用户面实体可以确定,该用户端和该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例如该用户端故障,或是该用户端和该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链路故障等。
这样的话,该用户面实体可以确定该用户端已下线。这种情况下,该用户面实体可以生成探测失败消息。其中,该探测失败消息用于指示控制面实体对该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该探测失败消息可以包括该用户端的身份标识,例如该用户端的IP地址等信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这里,用户端的下线处理可以包括;停止对用户端的流量进行计费、删除该用户端的用户表项等。
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下,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没有出现故障,即该通信链路是正常的,这种情况下,用户面实体即可在生成探测失败消息后,直接向控制面实体发送该探测失败消息。
在另一种可能的情况下,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这种情况下,用户面实体可以将生成的探测失败消息予以缓存,直到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再将该探测失败消息发送至控制面实体。
这里应理解,用户面实体可以实时感知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出现故障。这样,用户面实体即可根据所感知到的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状态,进行相应操作,不再赘述。
应理解,当用户面实体确定用户端已下线,并生成探测失败消息后,可以删除该用户端的用户表项,以释放资源,从而提高该用户面实体的资源利用率。
S105、控制面实体接收到探测失败消息,对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
具体的,控制面实体在接收到探测失败消息后,则基于该探测失败消息中的用户端的身份标识,对该身份标识所对应的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例如停止对该用户端的流量进行计费、删除该用户端的用户表项等。这样,控制面实体即实现了及时释放资源,从而提高了控制面实体的资源利用率。
参考图6,图6示例性的示出了探测报文的流向示意图。如图6所示。用户面实体62向用户端61发送探测报文621,如果用户面实体62在预设时长内接收到用户端61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612,则表示用户面实体62和用户端61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这样的话,用户面实可以基于预置参数,继续向用户端61发送探测报文。
如果用户面实体62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端61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612,则表示用户面实体62和用户端61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则用户面实体可以确定用户端61已下线,则向控制面实体63发送探测失败消息623,以使控制面63对用户端61进行下线处理。
应理解,图6中的虚线双箭头,用于表示用户端61通过包括用户面实体62和控制面实体63的宽带接入网关接入核心网64后,与核心网64之间的交互的IP数据流。
这样,通过该方法,用户面实体主动的向用户端发送探测报文,以确定当前与用户端的链路状态,从而实现用户端的保活。而当用户面实体在预设时长内没有接收到探测响应报文,则向控制面实体上报探测失败消息,以通知控制面实体对该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这样的话,通过探测报文及时发现已下线的用户端,用户面实体和控制面实体即可及时删除已下线用户端的用户表项,而避免了大量已下线用户端的用户表项积累在用户面实体和控制面实体中,从而避免了资源浪费。
另外,由于用户面实体承担了发送探测报文的职责,这样可以减少控制面实体的CPU负担,同时,探测报文也不会占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报文通道带宽,从而节省了资源。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应用于宽带接入网关(例如图1所示的宽带接入网关10,或图3所示的vBNG系统32),该宽带接入网关包括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该控制面实体和该用户面实体连接通信。该宽带接入网关用于将用户端接入网络。
在该实施例中,用户端可以是DHCP用户端,这样,上述宽带接入网关通过处理DHCP用户端的DHCP续租报文,从而实现用户端的保活。
下面分具体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二予以描述。
场景一:
该场景为上述宽带接入网关中,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的场景。
参考图7,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户端保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201、控制面实体确定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
通常,控制面实体可以实时感知到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出现故障,当控制面实体感知到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出现未出现故障,即该通信链路正常时,可以执行以下步骤S202~S205。
S202、控制面实体基于用户端的DHCP租期,确定在DHCP租期内是否接收到用户端的DHCP续租报文。其中,该DHCP续租报文用于向DHCP服务器请求延长DHCP租期。
这里,DHCP租期用于表示DHCP服务器允许该用户端接入网络的时长。该DHCP租期可以是控制面实体在处理该用户端在接入网络时的接入协议报文时获取的。
其中,该DHCP租期可以包括该DHCP租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或者,该DHCP租期可以包括该DHCP租期的开始时间和DHCP租期的时长。这样的话,基于该DHCP租期的开始时间和DHCP租期的时长,用户面实体可以确定该DHCP租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这样,基于用户端的DHCP租期,控制面实体可以确定在该DHCP租期内,是否接收到该用户端经用户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
如果在该DHCP租期内,控制面实体未接收到用户端经用户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执行S203。如果在该DHCP租期内,控制面实体接收到用户端经用户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执行S204。
S203、控制面实体对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
如果在该DHCP租期内,控制面实体未接收到用户端经用户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表明该用户端放弃续租DHCP租期。这时,控制面实体即可确定用户端已下线,并对该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
关于下线处理的相关说明可以参考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S204、控制面实体向DHCP服务器发送该DHCP续租报文,并接收DHCP服务器返回的DHCP续租回应报文。其中,DHCP续租回应报文用于指示用户端是否成功续租到DHCP租期。
其中,该DHCP续租报文是用户端经用户面实体发送至控制面实体的报文。
具体的,用户端向可以在预设时刻,经用户面实体向控制面实体发送DHCP续租报文。
可选的,用户端可以在当前DHCP租期的1/2或7/8租期时,经用户面实体向控制面实体发送DHCP续租报文。
这样,控制面实体接收到该DHCP续租报文。
然后,控制面实体向DHCP服务器发送该DHCP续租报文后,相应的,DHCP服务器接收到用户端的DHCP续租报文。
可选的,DHCP服务器经宽带接入网关,接收到用户端的DHCP续租报文后,会根据当前时刻DHCP服务器上的地址分配情况,确定是否允许用户端成功延长其DHCP租期。
通常,如果DHCP服务器允许延长该用户端的DHCP租期,则在该用户端的当前DHCP租期到后,还可以再接入网络一个DHCP租期。
然后,DHCP服务器基于确定的结果,生成DHCP续租回应报文,并将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返回控制面实体。
这样,宽带接入网关中的控制面实体即可接收到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
S205、控制面实体将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经用户面实体发送至用户端,并基于DHCP续租回应报文,处理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所对应用户端的用户表项。
当控制面实体接收到DHCP续租回应报文,则将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经用户面实体,发送至用户端,以告知该用户端,DHCP服务器是否允许该用户端延长其DHCP租期(即告知用户端,该用户端是否成功续租到DHCP租期)。
应理解,如果DHCP续租回应报文指示用户端未续租到DHCP租期,则控制面实体还基于该用户端的DHCP租期,在该DHCP租期到期后,对该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
关于下线处理的有关说明可以参考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相应的,用户端接收到DHCP续租回应报文后,即可确定是否成功续租到DHCP租期。
参考图8,图8示例性的示出了在场景一DHCP续租报文以及DHCP续租回应报文的流向示意图。如图8所示,在控制面实体83和用户面实体82之间的通信链路没有故障,即控制面实体83和用户面实体82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时,用户端81向用户面实体82发送DHCP续租报文801,用户面实体82将该DHCP续租报文801转发至控制面实体83。接着,控制面实体83将该DHCP续租报文801发送至DHCP服务器85。
然后,DHCP服务器85基于DHCP续租报文801确定DHCP续租回应报文802,并将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802发送至控制面实体83,控制面实体83基于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802进行相应处理后,将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802经用户面实体82,发送至用户端81。
应理解,图8中的虚线双箭头,用于表示用户端81通过包括用户面实体82和控制面实体83的宽带接入网关接入核心网84后,与核心网84之间的交互的IP数据流。
场景二:
该场景为上述宽带接入网关中,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的场景。
参考图9,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户端保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用户面实体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301、用户面实体确定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
通常,用户面实体可以实时感知到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出现故障。当用户面实体感知到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则启动用户面实体的代理组件,并通过该代理组件执行以下S302~S306。
S302、用户面实体基于用户端的DHCP租期,确定在用户端的DHCP租期内是否接收到该用户端的DHCP续租报文。
其中,DHCP租期可以是用户面实体预置的,也可以是用户面实体预先获取的。
可选的,DHCP租期可以是用户面实体预先从控制面实体获取的。应理解,控制面实体可以在处理该用户端在接入网络时的接入协议报文时,获取该用户端的DHCP租期。然后,控制面实体可以将该DHCP租期配置为使能命令行,并通过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控制通道,发送至该用户面实体。这样,该用户面实体即获取到该DHCP租期。
其中,该DHCP租期可以包括该DHCP租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或者,该DHCP租期可以包括该DHCP租期的开始时间和DHCP租期的时长。这样的话,基于该DHCP租期的开始时间和DHCP租期的时长,用户面实体可以确定该DHCP租期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这样,基于用户端的DHCP租期,用户面实体可以确定在该DHCP租期内,是否接收到该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
如果该用户面实体在DHCP租期内,接收到DHCP续租报文,则执行S303。如果该用户面实体在DHCP租期内,未接收到DHCP续租报文,则执行S304~S305。
S303、用户面实体向用户端发送DHCP续租成功报文,该DHCP续租成功报文用于指示用户端成功续租DHCP租期。
这里,由于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因此,当用户面实体在DHCP租期内接收到用户端的DHCP续租报文,即向用户端发送DHCP续租成功报文,以通知用户端成功续租DHCP租期,从而实现用户端的保活。
S304、用户面实体确定用户端已下线。
如果在DHCP租期内未接收到用户端的DHCP续租报文,则表明用户端放弃续租DHCP租期。这样,用户面实体即可确定用户端已下线。
这种情况下,用户面实体可以保存/缓存该用户端的下线消息,该下线消息用于指示该用户端已下线。应理解,该下线消息中,包括该用户端的身份标识。
可以看出,当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时,用户面实体可以代理处理DHCP续租报文,以实现用户端的保活。
S305、当用户面实体确定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则用户面实体向控制面实体发送下线消息。其中,该下线消息用于指示上述用户端已下线。
当待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用户面实体将保存/缓存的下线消息发送至控制面实体,以告知控制面实体该用户端已下线,从而使得控制面实体可以对该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
关于下线处理的有关说明可以参考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当用户面实体确定用户端已下线,并已保存/缓存了下线消息后,可以删除该用户端的用户表项,以释放资源,从而提高该用户面实体的资源利用率。
S306、当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则用户面实体接收控制面实体发送的用户表项,以同步更新用户面实体中的用户表项。
这里,该用户表项是控制面实体中最新的用户表项。控制面实体在控制面实体确定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向用户面实体下发用户表项的说明,可以参考下文的S404,这里不再赘述。
当用户面实体接收到控制面实体下发的用户表项后,即根据该用户表项,同步更新用户面实体中的用户表项。
这样,用户面实体通过S301~S306,可以在控制面实体确定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时,代理处理用户端的DHCP续租报文,以避免了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引起的用户端掉线问题,从而实现了用户端的保活。
参考图10,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用户端保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由控制面实体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401、控制面实体基于用户端的DHCP租期,向DHCP服务器发送DHCP续租报文。该DHCP续租报文用于请求延长该用户端的DHCP租期。
其中,DHCP租期和DHCP续租报文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上文S202,这里不再赘述。
当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时,控制面实体可以对其所保存的各个用户端的DHCP租期进行检查,并在预设时刻,向DHCP服务器发送DHCP续租报文。
其中,预设时刻的说明,可以参考上文S204中有关预设时刻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DHCP服务器接收到该DHCP续租报文后,可以根据当前时刻DHCP服务器上的地址分配情况,确定是否允许用户端延长其DHCP租期。接着,DHCP服务器基于确定的结果,生成DHCP续租回应报文,并将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发送至控制面实体。其中,DHCP续租回应报文用于指示用户端是否成功续租到DHCP租期。
S402、控制面实体接收DHCP服务器发送的DHCP续租回应报文,并基于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处理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所对应用户端的用户表项。
具体的,如果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指示用户端未续租到DHCP租期,则控制面实体在该DHCP租期到期后,对该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关于下线处理的有关说明可以参考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如果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指示用户端续租到DHCP租期,则控制面实体在该DHCP租期到期后,保持该用户端在线。
S403、当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则接收用户面实体发送的下线消息,并基于该下线消息,对该下线消息所指示的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
这里,该下线消息即为上文S304中,用户面保存/缓存的下线消息,该下线消息用于指示用户端已下线。
当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用户面实体将其所保存/缓存的下线消息,依次发送至控制面实体。
这样,控制面实体即接收到该下线消息,并可以基于该下线消息,对该下线消息所指示的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其中,有关下线处理的相关描述可以参考上文,这里不再赘述。
S404、当控制面实体确定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则向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表项,以使用户面实体基于该用户表项,同步用户面实体中的用户表项。
由上文可知,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期间,控制面实体可能删除了一些续租DHCP租期失败的用户端的用户表项。
这样的话,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控制面实体将最新的用户表项组下发至用户面实体,即可使用户面实体基于该用户表项,删除用户面实体中的多余的用户表项,以使用户面实体中的用户表项和控制面实体中的用户表项同步。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S403和S404的执行顺序不作具体限定。例如,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先执行S403,再执行S404,或者,可以同时执行S403和S404等。
参考图11,图11示例性的示出了在场景二,DHCP续租报文以及DHCP续租回应报文的流向示意图。
如图11所示,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时,在用户端81的DHCP租期内,用户端81向用户面实体82发送DHCP续租报文801,然后,用户面实体82自动回复DHCP续租回应报文802至用户端81。
控制面实体83基于预置的用户端81的DHCP租期,向DHCP服务器85发送DHCP续租报文801,接着,DHCP服务器85基于DHCP续租报文801确定DHCP续租回应报文802,并将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802发送至控制面实体83。然后,控制面实体83基于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802进行相应处理。
如图8中的虚线单箭头所示,当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用户面实体82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期间缓存的下线消息,以使控制面实体83对该下线消息所指示的用户端做下线处理。
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控制面实体83向用户面实体82发送最新的用户表项,以使用户面实体82同步其用户表项。
应理解,图8中的虚线双箭头,用于表示用户端81通过包括用户面实体82和控制面实体83的宽带接入网关接入核心网84后,与核心网84之间的交互的数据流。
这样,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二所述的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时,用户面实体可以自动回应用户端的续租报文,而控制面实体也会自动为用户端向服务器请求延长租期,这样的话,即避免了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引起的用户端掉线问题,从而实现了用户端的保活。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户端的保活方法,一方面,该方法可以通过用户面实体向用户端发送探测报文以实现用户端的保活。并且,通过探测报文可以及时发现已下线的用户端,用户面实体和控制面实体即可及时删除已下线用户端的用户表项,而避免了大量已下线用户端的用户表项积累在用户面实体和控制面实体中,从而避免了资源浪费。另外,由于用户面实体承担了发送探测报文的职责,这样可以减少控制面实体的CPU负担,同时,探测报文也不会占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报文通道带宽,从而节省了资源。
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通过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时,用户面自动回应用户端的续租报文,控制面实体也自动的为用户端向服务器请求延长租期。这样的话,避免了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而引起的用户端掉线问题,即实现了用户端的保活。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用户端的保活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12所示,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20的结构示意图。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20可以应用于宽带接入网关,该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控制面实体,该宽带接入网关用于将用户端接入网络。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2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的用户端保活的方法,例如用于执行图5或图9所示的方法。其中,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20可以包括发送单元121。
发送单元121,用于基于预置参数,向用户端发送探测报文;以及,用于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则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失败消息。其中,该预置参数是用户面实体预先获取的,该探测报文用于检查用户端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故障,该探测失败消息用于指示控制面实体对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
作为示例,结合图5,发送单元121可以用于执行S101和S104。
可选的,发送单元121,具体用于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且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则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向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失败消息。
作为示例,结合图5,发送单元121可以用于执行S104。
可选的,如果用户端是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用户端,上述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20还包括:接收单元122,用于接收控制面实体发送的用户端的DHCP租期,该DHCP租期用于表示DHCP服务器允许用户端接入网络的时长。
可选的,如果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上述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20还包括:确定单元123,用于如果在DHCP租期内未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确定用户端已下线。发送单元121,还用于如果在DHCP租期内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向用户端发送DHCP续租成功报文。
作为示例,结合图9,确定单元123可以用于执行S304。发送单元121可以用于执行S303。
可选的,发送单元121,还用于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如果确定用户端已下线,向控制面实体发送下线消息,该下线消息用于指示用户端已下线。
作为示例,结合图9,发送单元121可以用于执行S305。
可选的,上述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20还包括:同步单元124,用于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与控制面实体同步用户表项。
作为示例,结合图9,同步单元124可以用于执行S306。
可选的,上述的预置参数还包括:探测报文的发送间隔时间、超时次数、单次探测超时时长、探测次数、探测起始和终止时间或探测时长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如果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且用户端是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用户端,则接收单元122,还用于接收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该DHCP续租报文用于控制面实体向DHCP服务器请求延长DHCP租期。发送单元121,还用于向控制面实体转发该DHCP续租报文。接收单元122,还用于接收控制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回应报文,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用于指示用户端是否成功续租DHCP租期。发送单元121,还用于向用户端发送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
关于上述可选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前述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此外,上述提供的任一种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20的解释以及有益效果的描述均可参考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不再赘述。
作为示例,结合图4,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20中的发送单元121和接收单元122的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接口43实现,确定单元123和同步单元124的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1执行图4中的存储器42中的程序代码实现。
如图13所示,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30的结构示意图。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30可以应用于宽带接入网关,该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用户面实体,该宽带接入网关用于将用户端接入网络。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30可以用于执行上述的用户端保活的方法,例如用于执行图5、图7或图10所示的方法。其中,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30可以包括接收单元131和处理单元132。
接收单元131,用于接收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失败消息。处理单元132,用于基于探测失败消息,对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其中,该探测失败消息用于表示用户面实体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用户端的探测响应报文,该探测响应报文是用户面实体基于预置参数向用户端发送的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该预置参数是控制面实体预先发送至用户面实体的参数。
作为示例,结合图5,接收单元131和处理单元132可以用于执行S105。
可选的,如果用户端是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用户端,上述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30还包括:发送单元133,用于向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端的DHCP租期,该DHCP租期用于表示DHCP服务器允许用户端接入网络的时长。
可选的,如果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则发送单元133,还用于基于用户端的DHCP租期,向DHCP服务器发送DHCP续租报文,该DHCP续租报文用于请求延长用户端的DHCP租期。接收单元131,还用于接收DHCP服务器发送的DHCP续租回应报文,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用于指示用户端是否成功续租DHCP租期。处理单元132,还用于基于DHCP续租回应报文,处理用户端对应的用户表项。
作为示例,结合图10,发送单元133可以用于执行S401,接收单元131和处理单元132可以用于执行S402。
可选的,接收单元131,还用于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接收用户面实体发送的下线消息,该下线消息用于指示用户端已下线。这里,用户端已下线是用户面实体根据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期间,用户面实体在DHCP租期内未接收到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确定的。
作为示例,结合图10,接收单元131可以用于执行S403。
可选的,发送单元133,还用于在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向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表项,该用户表项用于用户面实体同步用户面实体中的用户表项。
作为示例,结合图10,发送单元133可以用于执行S404。
可选的,上述的预置参数包括:探测报文的发送间隔时间、超时次数、单次探测超时时长、探测次数、探测起始和终止时间或探测时长中的至少一个。
可选的,如果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且在用户端的DHCP租期内,控制面实体未接收到用户端经用户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处理单元132,还用于对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其中,该DHCP续租报文用于请求延长用户端的DHCP租期。
作为示例,结合图7,处理单元132可以用于执行S203。
可选的,如果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且果在用户端的DHCP租期内,控制面实体接收到用户端经用户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发送单元133,还用于向DHCP服务器发送DHCP续租报文。接收单元131,还用于接收DHCP服务器发送的DHCP续租回应报文,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用于指示用户端是否成功续租DHCP租期。处理单元132,还用于基于DHCP续租回应报文,处理用户端对应的用户表项。发送单元133,还用于经用户面实体,向用户端发送该DHCP续租回应报文。
作为示例,结合图7,发送单元133和接收单元131可以用于执行S204,处理单元132和发送单元133可以用于执行S205。
关于上述可选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前述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此外,上述提供的任一种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30的解释以及有益效果的描述均可参考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不再赘述。
作为示例,结合图4,用户端保活的装置130中的接收单元131和发送单元132的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通信接口43实现,处理单元133的功能可以通过图4中的处理器41执行图4中的存储器42中的程序代码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140,如图14所示,该芯片系统14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作为示例,当该芯片系统140包括一个处理器和一个接口电路时,则该一个处理器可以是图14中实线框所示的处理器141(或者是虚线框所示的处理器141),该一个接口电路可以是图14中实线框所示的接口电路142(或者是虚线框所示的接口电路142)。当该芯片系统140包括两个处理器和两个接口电路时,则该两个处理器包括图14中实线框所示的处理器141和虚线框所示的处理器141,该两个接口电路包括图14中实线框所示的接口电路142和虚线框所示的接口电路142。对此不作限定。
处理器141和接口电路142可通过线路互联。例如,接口电路142可用于接收信号(例如用户端等)。又例如,接口电路142可用于向其它装置(例如处理器141)发送信号。示例性的,接口电路142可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处理器141。当该指令被处理器141执行时,可使得用户端保活的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当然,该芯片系统140还可以包含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用户端保活的装置上运行时,该用户端保活的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该用户端保活的装置执行的各个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方法可以实施为以机器可读格式被编码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或者被编码在其它非瞬时性介质或者制品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
图15示意性地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概念性局部视图,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在计算设备上执行计算机进程的计算机程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产品是使用信号承载介质150来提供的。该信号承载介质15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其当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运行时可以提供以上针对图5、图7、图9或图10描述的功能或者部分功能。因此,例如,参考图5中S101~S105,或者参考图10中S401~S404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由与信号承载介质150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来承担。此外,图15中的程序指令也描述示例指令。
在一些示例中,信号承载介质150可以包含计算机可读介质151,诸如但不限于,硬盘驱动器、紧密盘(CD)、数字视频光盘(DVD)、数字磁带、存储器、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号承载介质150可以包含计算机可记录介质152,诸如但不限于,存储器、读/写(R/W)CD、R/W DVD、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号承载介质150可以包含通信介质153,诸如但不限于,数字和/或模拟通信介质(例如,光纤电缆、波导、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等等)。
信号承载介质150可以由无线形式的通信介质153(例如,遵守IEEE 1502.11标准或者其它传输协议的无线通信介质)来传达。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可以是,例如,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或者逻辑实施指令。
在一些示例中,诸如针对图5、图7、图9或图10描述的用户端保活的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151、计算机可记录介质152、和/或通信介质153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提供各种操作、功能、或者动作。
应该理解,这里描述的布置仅仅是用于示例的目的。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其它布置和其它元素(例如,机器、接口、功能、顺序、和功能组等等)能够被取而代之地使用,并且一些元素可以根据所期望的结果而一并省略。另外,所描述的元素中的许多是可以被实现为离散的或者分布式的组件的、或者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位置来结合其它组件实施的功能实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和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4)

1.一种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宽带接入网关,所述宽带接入网关包括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所述宽带接入网关用于将所述用户端接入网络,所述方法由所述用户面实体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预置参数,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探测报文;其中,所述预置参数是所述用户面实体预先获取的,所述探测报文用于检查所述用户端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故障;
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则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失败消息;其中,所述探测失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控制面实体对所述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则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失败消息,具体包括:
如果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且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则在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失败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用户端是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用户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的所述用户端的DHCP租期,所述DHCP租期用于表示所述DHCP服务器允许所述用户端接入网络的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在所述DHCP租期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确定所述用户端已下线;
如果在所述DHCP租期内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向所述用户端发送DHCP续租成功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确定所述用户端已下线,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下线消息,所述下线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已下线。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所述控制面实体同步用户表项。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预置参数还包括:所述探测报文的发送间隔时间、超时次数、单次探测超时时长、探测次数、探测起始和终止时间或探测时长中的至少一个。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且所述用户端是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用户端,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所述DHCP续租报文用于所述控制面实体向DHCP服务器请求延长DHCP租期;
向所述控制面实体转发所述DHCP续租报文;
接收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回应报文,所述DHCP续租回应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是否成功续租DHCP租期;
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所述DHCP续租回应报文。
9.一种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宽带接入网关,所述宽带接入网关包括控制面实体和用户面实体,所述宽带接入网关用于将所述用户端接入网络,所述方法由所述控制面实体执行;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失败消息,所述探测失败消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面实体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端的探测响应报文,所述探测响应报文是所述用户面实体基于预置参数向所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所述预置参数是所述控制面实体预先发送至所述用户面实体的参数;
基于所述探测失败消息,对所述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用户端是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用户端,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面实体发送所述用户端的DHCP租期,所述DHCP租期用于表示所述DHCP服务器允许所述用户端接入网络的时长。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端的DHCP租期,向DHCP服务器发送DHCP续租报文,所述DHCP续租报文用于请求延长所述用户端的DHCP租期;
接收所述DHCP服务器发送的DHCP续租回应报文,所述DHCP续租回应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是否成功续租所述DHCP租期;
基于所述DHCP续租回应报文,处理所述用户端对应的用户表项。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用户面实体发送的下线消息,所述下线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已下线,所述用户端已下线是所述用户面实体根据在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期间,所述用户面实体在所述DHCP租期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确定的。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表项,所述用户表项用于所述用户面实体同步所述用户面实体中的用户表项。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预置参数包括:探测报文的发送间隔时间、超时次数、单次探测超时时长、探测次数、探测起始和终止时间或探测时长中的至少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且在所述用户端的DHCP租期内,所述控制面实体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端经所述用户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其中,所述DHCP续租报文用于请求延长所述用户端的DHCP租期。
16.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且果在所述用户端的DHCP租期内,所述控制面实体接收到所述用户端经所述用户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DHCP服务器发送所述DHCP续租报文;
接收所述DHCP服务器发送的DHCP续租回应报文,所述DHCP续租回应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是否成功续租所述DHCP租期;
基于所述DHCP续租回应报文,处理所述用户端对应的用户表项;
经所述用户面实体,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所述DHCP续租回应报文。
17.一种用户端保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宽带接入网关,所述宽带接入网关还包括控制面实体,所述宽带接入网关用于将所述用户端接入网络,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基于预置参数,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探测报文;以及,用于如果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则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失败消息;
其中,所述预置参数是所述用户面实体预先获取的,所述探测报文用于检查所述用户端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故障,所述探测失败消息用于指示所述控制面实体对所述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如果在所述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响应报文,且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则在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探测失败消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用户端是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用户端,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的所述用户端的DHCP租期,所述DHCP租期用于表示所述DHCP服务器允许所述用户端接入网络的时长。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所述装置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如果在所述DHCP租期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确定所述用户端已下线;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如果在所述DHCP租期内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则向所述用户端发送DHCP续租成功报文。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如果确定所述用户端已下线,向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下线消息,所述下线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已下线。
22.根据权利要求17-2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同步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与所述控制面实体同步用户表项。
23.根据权利要求17-2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参数还包括:所述探测报文的发送间隔时间、超时次数、单次探测超时时长、探测次数、探测起始和终止时间或探测时长中的至少一个。
24.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且所述用户端是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用户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所述DHCP续租报文用于所述控制面实体向DHCP服务器请求延长DHCP租期;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控制面实体转发所述DHCP续租报文;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控制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回应报文,所述DHCP续租回应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是否成功续租DHCP租期;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所述DHCP续租回应报文。
25.一种用户端保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宽带接入网关,所述宽带接入网关包括用户面实体,所述宽带接入网关用于将所述用户端接入网络,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用户面实体发送的探测失败消息,所述探测失败消息用于表示所述用户面实体在预设时长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端的探测响应报文,所述探测响应报文是所述用户面实体基于预置参数向所述用户端发送的探测报文的响应报文,所述预置参数是所述控制面实体预先发送至所述用户面实体的参数;
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探测失败消息,对所述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用户端是使用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的用户端,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面实体发送所述用户端的DHCP租期,所述DHCP租期用于表示所述DHCP服务器允许所述用户端接入网络的时长。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用户端的DHCP租期,向DHCP服务器发送DHCP续租报文,所述DHCP续租报文用于请求延长所述用户端的DHCP租期;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DHCP服务器发送的DHCP续租回应报文,所述DHCP续租回应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是否成功续租所述DHCP租期;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DHCP续租回应报文,处理所述用户端对应的用户表项。
28.根据权利要求25-2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接收所述用户面实体发送的下线消息,所述下线消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已下线,所述用户端已下线是所述用户面实体根据在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期间,所述用户面实体在所述DHCP租期内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端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确定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5-28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在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故障恢复后,向所述用户面实体发送用户表项,所述用户表项用于所述用户面实体同步所述用户面实体中的用户表项。
30.根据权利要求25-2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置参数包括:探测报文的发送间隔时间、超时次数、单次探测超时时长、探测次数、探测起始和终止时间或探测时长中的至少一个。
31.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且在所述用户端的DHCP租期内,所述控制面实体未接收到所述用户端经所述用户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用户端进行下线处理;其中,所述DHCP续租报文用于请求延长所述用户端的DHCP租期。
32.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控制面实体和所述用户面实体之间的通信链路正常,且果在所述用户端的DHCP租期内,所述控制面实体接收到所述用户端经所述用户面实体发送的DHCP续租报文,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DHCP服务器发送所述DHCP续租报文;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DHCP服务器发送的DHCP续租回应报文,所述DHCP续租回应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用户端是否成功续租所述DHCP租期;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所述DHCP续租回应报文,处理所述用户端对应的用户表项;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经所述用户面实体,向所述用户端发送所述DHCP续租回应报文。
33.一种用户端保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存储器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计算机指令,使得所述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2010833303.7A 2020-08-18 2020-08-18 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07958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3303.7A CN114079584A (zh) 2020-08-18 2020-08-18 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及装置
EP21857153.7A EP4184822A4 (en) 2020-08-18 2021-03-15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KEEPING A USER TERMINAL ALIVE
PCT/CN2021/080855 WO2022037049A1 (zh) 2020-08-18 2021-03-15 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及装置
US18/165,307 US20230188451A1 (en) 2020-08-18 2023-02-06 User keepalive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3303.7A CN114079584A (zh) 2020-08-18 2020-08-18 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9584A true CN114079584A (zh) 2022-02-22

Family

ID=80281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3303.7A Pending CN114079584A (zh) 2020-08-18 2020-08-18 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88451A1 (zh)
EP (1) EP4184822A4 (zh)
CN (1) CN114079584A (zh)
WO (1) WO202203704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63118A2 (en) * 2004-12-07 2006-06-15 Pure Networks, Inc. Network management
EP2073506B1 (en) * 2007-12-21 2017-05-03 Alcatel Lucent Method for resolving a logical user address in an aggregation network
CN101977116A (zh) * 2010-10-28 2011-02-16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计费的方法及客户端
CN102573111A (zh) * 2012-01-10 2012-07-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传输控制协议资源的释放方法及装置
US9628377B2 (en) * 2013-02-27 2017-04-18 National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for link failure detection and session transfer to a lively link in the multihoming environment of ID/locator split-based networks
CN105871964B (zh) * 2015-01-23 2020-08-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用户设备ue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366000A (zh) * 2018-02-28 2018-08-0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保活报文交互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10557263B (zh) * 2018-05-31 202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待机控制方法、系统、终端设备和中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88451A1 (en) 2023-06-15
WO2022037049A1 (zh) 2022-02-24
EP4184822A1 (en) 2023-05-24
EP4184822A4 (en) 2024-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2351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a dynamic high-availability mode based on current wide area network connectivity
US10397045B2 (en) Method for migrating service of data center, apparatus, and system
US9531643B2 (en) Extending virtual station interface discovery protocol (VDP) and VDP-like protocols for dual-homed deployments in data center environments
US5572528A (en) Mobile network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518983B2 (en) Proxy response apparatus
WO2018103665A1 (zh) 基于l2tp的设备管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20057445A1 (zh) 一种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WO2021139304A1 (zh) 一种多云互联的方法及设备
US9710513B2 (en) Access management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JP2002016622A (ja) ネットワーク管理方式
US2007023033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JP4967674B2 (ja) メディアサービスシステム、メディアサービス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lan冗長化方法
JP2006100906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の運用管理方法及びストレージ装置
CN114079584A (zh) 用户端保活的方法及装置
CN111954102B (zh) 一种dhcpv6 pd场景下的路由控制方法与装置
US7403475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data packet pathways
CN109039680B (zh) 一种切换主宽带网络网关bng和备bng的方法、系统和bng
CN114900526A (zh) 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4338607A (zh) 5g用户终端ip地址确认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65363B (zh) 一种处理报文的方法和设备
CN111555970A (zh) 一种基于双机冗余系统的网络切换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JP2003140986A (ja) 遠隔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制御方法
CN113805788B (zh) 一种分布式存储系统及其异常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JP2002271371A (ja) ネットワークサーバ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EP4358476A1 (en) Messag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