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8638A - 一种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78638A CN114078638A CN202110339009.5A CN202110339009A CN114078638A CN 114078638 A CN114078638 A CN 114078638A CN 202110339009 A CN202110339009 A CN 202110339009A CN 114078638 A CN114078638 A CN 11407863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switch
- switching device
- power supply
- fixed conta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QVFWZNCVPCJQOP-UHFFFAOYSA-N chloralodol Chemical compound CC(O)(C)CC(C)OC(O)C(Cl)(Cl)Cl QVFWZNCVPCJQO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128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1 electric arc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22—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 H01H3/28—Power arrangements internal to the switch for operating the driving mechanism using electromagne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riving Mechanisms And Operating Circuits Of Arc-Extinguishing High-Tensi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开关装置(10),由至少两个开关单元组成,其中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00),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00)包括绝缘外壳(101)、第一电源进线端(110A)、第二电源进线端(110B)、第一电源出线端(120)、第一静触头(150A)、第二静触头(150B)和设于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所述第二静触头(150B)之间的至少一个动触头(140)、至少一个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200),所述动触头(140)受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200)双向驱动分别与第一静触头(150A)或第二静触头(150B)接通或分断;在所述动触头(140)的运动平面上,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200)的驱动轴与所述动触头(140)之间的夹角在30度‑150度之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器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低压及中高压电器行业中,电磁机构因其动作速度快、寿命高、成本低的优点在各种开关装置中应用广泛,电磁机构的驱动元件为电磁铁,电磁铁主要有两种典型机构,一种是电流长期或短时励磁机构,一种是永磁机构。
如图1所示,专利号201610916682.X公开的一种换相开关装置,其采用三个永磁机构分别驱动三组动静触头进行接通或分断,其中一个永磁机构驱动一组动静触头的接通或分断实现电源换相的功能,三个永磁机构之间互相联锁,同一时刻只允许其中一组动静触头接通,该技术方案中的电源A、B、C三相只能输出其中一相,存在着电源输出端少和产品体积大的问题。
如图2所示,专利号201821456019.7公开的一种换相开关装置,其采用两个短时励磁电磁铁机构分别驱动一组动触头与三组静触头进行正反转接通或分断实现电源换相的功能,该技术方案中的电源A、B、C三相也只能输出其中一相,存在着电源输出端少的问题,此外该方案动静触头为插入式触头,存在着操作力及冲击力大、寿命不高的问题。
如图3所示,专利号201810727635.X公开的一种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采用一个双稳态永磁电磁铁驱动四组八只真空管动触头与静触头进行接通或分断实现电源转换的功能,该技术方案中的一个电磁铁驱动八个动静触头同时运动,存在着操作力大及触头动作不同步的问题,此外还存在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或多个,换言之,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关装置,可有效克服上述问题的至少之一。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开关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开关单元,其中包括第一开关单元,所述第一开关单元包括绝缘外壳、第一电源进线端、第二电源进线端、第一电源出线端、第一静触头、第二静触头、设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之间的至少一个动触头、至少一个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所述动触头受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双向驱动分别与第一静触头或第二静触头接通或分断;所述第一电源进线端和第二电源进线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相连接,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电源出线端相连接,在所述动触头的运动平面上,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所述动触头之间的夹角在30度-150度之间。
优选的,所述动触头转动或直动地与第一静触头或第二静触头接通或分断。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源进线端和第二电源进线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第二静触头相连接,所述动触头与所述电源出线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至少两个开关单元由一个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驱动,或每一开关单元分别由独立设置的一个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驱动。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源进线端和第二电源进线接线端的电源为两路不同电源所提供或为一个电源所提供,但相位不同。优选的,所述开关装置为换相开关或自动转换开关。
优选的,所述开关装置为换相开关,其中任意两个开关单元的电源进线端之间连接导体。
优选的,还设有第二电源出线端,所述第二电源出线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进线端或第二电源进线接线端通过导体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源出线端与所述第二电源出线端的相位不同。
优选的,所述开关装置还设置有电子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开关装置还设置有电流感应器和/或电压采集模块。
优选的,所述开关装置为换相开关,还包括第二开关单元,其中第一开关单元和第二开关单元至少有两个电源进线端并联连接。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灭弧室。
优选的,在所述第二静触头和/或所述第一静触头远离所述动触头的一侧还设置有微动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相对所述绝缘外壳直线运动。
优选的,还包括触头支持和第一弹性件,所述触头支持套设于所述动触头上,所述第一弹性件设于所述动触头和所述触头支持之间。
优选的,在所述灭弧室靠近所述动触头的一侧和远离所述动触头的一侧分别设有绝缘挡板,所述绝缘挡板设于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静触头和所述第二静触头与所述绝缘外壳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优选的,还设置有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包括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方式,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红外、Wifi、ZigBee、GPRS、4G、5G、NB-IoT或LoRa,所述有线通信方式包括RS485、LAN、CAN、DeviceNet、Profibus、HPLC或PLC等。
优选的,每次任意一组开关单元进行切换动作或每次同时进行多组开关单元切换动作。
优选的,所述开关单元的动作控制在相位角过零或过零前后60度之间进行。
优选的,开关单元切换动作是开关装置的电子控制器或/和上位机根据总A、B、C或/和开关装置)的A、B、C的三相电流不平衡度或/和负荷种类进行切换。
优选的,所述开关装置为自动转换开关,所述开关单元切换动作是开关装置的电子控制器或/和上位机根据两路不同电源的电压参数进行切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通过采用双稳态永磁电磁铁驱动一个动触头与两个静触头分别转动或直动地接通或分断,两组或以上双稳态永磁电磁铁搭配动静触头组合使用后,实现了以更小的体积达到电源转换的功能,且能提供多组电源输出端;
2.本发明通过合理设置电磁驱动装置与动触头之间的角度位置,以及静触头可直线浮动地与动触头接触,可实现操作力及冲击力小的效果,实现高寿命并能最大程度地减小开关装置的高度尺寸,且一个电磁铁驱动装置驱动一个动触头实现省力操作的同时还能保证多组触头组合后的高同步性;
3.本发明通过采用双稳态永磁电磁铁作为驱动,克服了传统励磁电磁铁通电时间长、能耗高、噪音大、不稳定等缺点,相比较电动机驱动,又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的优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背景技术一现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背景技术另一现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背景技术再一现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开关单元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动触头结构及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动触头另一角度结构及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多个开关单元组合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多个开关单元另一实现方式组合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开关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开关单元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的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决不限于下面所提出的任何具体配置,而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前提下覆盖了元素、部件任何修改、替换和改进。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避免对本发明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第一实施例
如图4至图9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装置10,所述开关装置10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00,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00包括绝缘外壳101、第一电源进线端110A、第二电源进线端110B、第一电源出线端120、第二电源出线端130、第一静触头150A、第二静触头150B和设于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第二静触头150B之间的一个动触头140、一个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200,所述第一电源进线端110A和第二电源进线端110B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第二静触头150B电连接,所述动触头140与所述第一电源出线端120相连接。
请参考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00还包括触头支持170和第一弹性件180,所述触头支持170套设于所述动触头140的外部,所述动触头140的一端穿过所述触头支持170,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200包括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和连杆220,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固定在所述绝缘外壳101上,所述连杆220与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的驱动轴为铰链连接,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的驱动轴双向直线运动并驱动所述连杆220同步运动,所述连杆220双向驱动所述动触头140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或第二静触头150B转动接通或分断。
具体的,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与所述连杆220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230铰链连接,所述连杆220的另一端与所述触头支持170的一端通过第二销轴240铰链连接,所述触头支持170的另一端与所述动触头140通过第三销轴170a铰链连接,所述触头支持170与所述动触头140分别沿所述第三销轴170a的轴心转动,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动触头140上设置有跑道形通孔140C,所述第二销轴240穿过所述动触头140的跑道形通孔140C。
所述第一弹性件180设于所述动触头140和所述触头支持17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180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触头支持170的内腔和所述动触头140与所述内腔对应的一侧之间,所述第一弹性件180为片簧。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动作时,其输出轴为直线双向运动,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的驱动力通过所述第一销轴230传递至所述连杆220,所述连杆220通过所述第二销轴240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触头支持170,所述触头支持170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180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动触头140,从而实现所述动触头140的双向转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触头140上设置跑道形通孔140C和所述触头支持170内腔相对所述动触头140的两侧设置第一弹性件180的好处是使得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的驱动力传递至所述触头支持170,再由所述触头支持170通过所述第一弹性件180柔性地将驱动力传递至所述动触头140,所述动触头140材料为铜制材料,所述触头支持170为钢制材料或其他强度高于铜的材料,这样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所述动触头140承受较小的冲击力,从而保证所述动触头140可高寿命可靠运行,提高本开关装置的操作循环寿命。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也可取消所述动触头140上跑道形通孔140C和/或第一弹性件180的设置,依然可实现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双向驱动所述动触头140的效果,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4、图7所示,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包括动铁芯210a、第一静铁芯210b、第二静铁芯210c,所述第一静铁芯210b和所述第二静铁芯210c分别设于所述动铁芯210a的两端,且所述动铁芯210a可分别与所述第一静铁芯210b和所述第二静铁芯210c吸合,当所述动铁芯210a与所述第一静铁芯210b吸合时,为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的稳态位置一,当所述动铁芯210a与所述第二静铁芯210c吸合时,为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的稳态位置二。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处于两个稳态位置之一或由一个稳态位置到另一稳态位置的过程中,在所述动触头140的运动平面上,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的驱动轴与所述动触头140之间的夹角在75度-105度之间,如此设置的好处是,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的驱动力能最大效率地驱动所述动触头140转动,且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在两个稳态位置时,能最大程度地为所述动触头140提供保持力,此外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小所述开关单元100在高度方向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开关单元100的高度尺寸可以加大或没有限制时,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的驱动轴与所述动触头140之间的夹角范围可以更大,在30度-150度之间,而不受到本实施例的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第二静触头150B上还分别设有绝缘盖102,所述绝缘盖102上设置有半圆形凹槽,所述绝缘外壳101上设有与所述绝缘盖102对应设置的中空凸起,所述中空凸起上设有与所述绝缘盖102上的半圆形凹槽相应设置的半圆形凹槽,所述绝缘盖102上的半圆形凹槽与所述中空凸起上的半圆形凹槽配合形成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第二静触头150B设于所述绝缘盖102和中空凸起围合形成的空间内,且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第二静触头150B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圆柱形空腔,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第二静触头150B的圆柱形轮廓沿圆柱形空腔内直线运动,如此设置的好处是,保证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第二静触头150B受到所述动触头140的作用力时的直线运动中得到可靠限位,从而与所述动触头140精准配合。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取消绝缘盖102的设置,而将圆柱形空腔整体设置在绝缘外壳101上或其他地方,相较于圆柱形空腔整体设置,分体式的设置更有利于加工和装配。此外,半圆形凹槽和圆柱形空腔也可改为其他形状如椭圆形、长方形等,可根据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所述第二静触头150B的具体形状进行相应的调整,可以理解为,只要能使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第二静触头150B在直线运动中得到可靠限位,均在本方案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做限定。
在所述绝缘外壳101与第一静触头150A和第二静触头150B之间还分别设有第二弹性件160,所述第二弹性件160设于所述绝缘盖102和所绝缘外壳101的中空凸起围合形成的空间内,并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第二静触头150B上,在所述动触头140受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的双向驱动分别保持在两个稳态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件160提供所述动触头140与第一静触头150A或第二静触头150B之间的触头接触压力,并实现动触头140与第一静触头150A或第二静触头150B之间的超行程,当电弧烧损触头后,确保动触头140与第一静触头150A和第二静触头150B仍能可靠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所述第二静触头150B之间还设有灭弧室190,在所述动触头140与第一静触头150A和第二静触头150B分别接通或分断时所产生的电弧进入灭弧室190,所述灭弧室190起到冷却和熄灭电弧的作用,从而保护所述动触头140与第一静触头150A和第二静触头150B少受电弧烧损。所述灭弧室19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具体根据空间大小进行设置即可。在所述灭弧室190靠近所述动触头140和远离所述动触头140的一侧分别设有绝缘挡板191,所述绝缘挡板191设于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所述第二静触头150B之间其中设于所述灭弧室190靠近所述动触头140一侧的绝缘挡板191使得电弧更容易进入所述灭弧室190,设于所述灭弧室190远离所述动触头140一侧的绝缘挡板191可对从所述灭弧室190喷出的残留电弧进行进一步的冷却切割,达到零飞弧的目的,并保留出气功能。
在一优选实施例内,所述开关装置10还设置有电子控制器和电流感应器,所述电流互感器可将采集到的电流信息传递给所述电子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器170根据接收到的电流信息,发出电源切换指令如换相开关的换相动作,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200执行动作驱动所述动触头140完成动作,所述开关装置10的动作控制在电流相位角过零或过零前后60度之间进行。
在一优选实施例内,所述电子控制器还包括电压采集模块,可以为所述电子控制器提供所述第一电源进线端110A和所述第二电源进线端110B的电压信号,所述电子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电压信息,发出电源切换指令如自动转换开关的电源转换动作,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200执行动作驱动所述动触头140完成动作,所述开关装置10的动作控制在电压相位角过零或过零前后60度之间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静触头150B的远离所述动触头140的一端还设置有微动开关192,微动开关192可以为所述电子控制器提供所述动触头140的位置信息,即可判断所述动触头140当前是与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接触还是与所述第二静触头150B接触,当然,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微动开关192也可设于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远离所述动触头140的一端,可实现同样的效果,在此不做限定。
请参考图8所示,在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开关装置10为换相开关或自动转换开关,所述开关装置10还包括第二开关单元300、第三开关单元400,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00、第二开关单元300和所述第三开关单元400沿所述开关装置10的宽度方向如图8所示的y轴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开关单元300和第三开关单元400与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00内部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开关单元300包括第三电源进线端210A、第四电源进线端210B,所述第三开关单元400包括第五电源进线端310A、第六电源进线端310B。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00、第二开关单元300和第三开关单元400可由一个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驱动,也可以每一开关单元独立设置一个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驱动,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可取消第三开关单元400,实际开关单元的数量根据电源系统的相线数量或交直流系统的应用环境来选择,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开关装置10为换相开关时,所述第一电源进线端110A、第二电源进线端110B、第三电源进线端210A、第四电源进线端210B、第五电源进线端310A、第六电源进线端310B的电源为一个电源所提供,但相位不同,例如分别为三相四线制电网A相、B相、C相的多种组合。当换相开关进行换相切换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00、第二开关单元300和第三开关单元400可分别独立进行切换或同时切换,所述开关装置10的切换动作是开关装置10的电子控制器或/和上位机根据总A、B、C或/和开关装置10的A、B、C的三相电流不平衡度或/和负荷种类进行切换。
进一步的,请继续参考图4所示,在一优选实施例内,当所述开关装置10为换相开关时,所述第二电源出线端130与所述第二电源进线端110B通过导体直接连接,即第二电源出线端130与所述第二电源进线端110B形成了一个直通的电路,不受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200的动作影响,所述第一电源出线端120与所述第二电源出线端130的相位不同。如此设置的好处是,通过设置两路电源出线端,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负载分配,将两路电源出线端下的负载手工安装调整,从而实现两路电源出线端不同比例的负荷分布,一方面可以实现手动完成电流的三相平衡,另一方面可在换相时只转换部分电流,有效的避免出现切换全部电流后造成的另一相电流超载的问题,更有利于达成相间电流平衡,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行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源出线端130也可与所述第一电源进线端110B通过导体连接,或者也可取消所述第二电源出线端130,在此不做限制。
进一步的,请参考图7、图8所示,当所述开关装置10为换相开关时,任意两个开关单元的电源进线端之间连接导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进线端110A与第四电源进线端210B通过第一转接排401并联电连接,所述第三电源进线端210A与第六电源进线端310B通过第二转接排402并联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源进线端110B与第五电源进线端310A通过第三转接排403并联电连接,从而将所述第一至第六电源进线端转接成三根电源进线端410A、410B和410C,所述电源进线端410A、410B和410C分别与三相四线制电网A相、B相、C相连接,如此设置的好处是便于用户接线,降低用户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上述开关单元电源进线端连接导体的顺序可以为其他组合,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的,当所述开关装置10为自动转换开关时,所述第一电源进线端110A、第二电源进线端110B、第三电源进线端210A的电源为一个电源的不同相位,例如分别A相、B相、C相,第四电源进线端210B、第五电源进线端310A、第六电源进线端310B的电源为另一个电源的不同相位,例如分别A相、B相、C相。当自动转换开关进行电源切换时,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00、第二开关单元300和第三开关单元400同时切换,所述开关装置10的切换动作是开关装置10的电子控制器或/和上位机根据两路不同电源的电压参数进行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装置10内还设有通信模块和智能配变控制终端,所述智能配变控制终端是利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能够实现配变状态监测、负荷不平衡控制策略、无功补偿控制、报表、计量、远方系统通信的高集成度、高智能化控制终端。所述电子控制器可控制通信模块发送相关信息至智能配变控制终端,使智能配变控制终端实时了解该电源切换装置状态及负荷情况,并计算出三相不平衡度,做出负荷控制策略并发出控制命令,通信模块将控制命令传递至电子控制器对电源切换装置进行换相动作以实现负荷的三相平衡,通信模块可采用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的方式,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红外、Wifi、ZigBee、GPRS、4G、5G、NB-IoT或LoRa,所述有线通信方式包括RS485、LAN、CAN、DeviceNet、Profibus、HPLC或PLC等。
第二实施例
请参考图10所示,本实施例介绍了另一种开关装置的开关单元内部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的驱动轴与所述动触头140直接固定连接,且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的驱动轴与所述动触头140之间的夹角大致为90度,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铁210双向驱动所述动触头140直线运动的与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或第二静触头150B接通或分断,所述开关装置的内部动作原理及外部组合形式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一致,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通过采用双稳态永磁电磁铁驱动一个动触头与两个静触头分别转动或直动地接通或分断,两组或以上双稳态永磁电磁铁搭配动静触头组合使用后,实现了以更小的体积达到电源转换的功能,且能提供多组电源输出端;通过合理设置电磁驱动装置与动触头之间的角度位置,以及静触头可直线浮动地与动触头接触,可实现操作力及冲击力小的效果,实现高寿命并能最大程度地减小开关装置的高度尺寸,且一个电磁铁驱动装置驱动一个动触头实现省力操作的同时还能保证多组触头组合后的高同步性;通过采用双稳态永磁电磁铁作为驱动,避免了传统励磁电磁铁通电时间长、能耗高、噪音大、不稳定等缺点,相比较电动机驱动,又有体积小、结构简单可靠的优势。
本发明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中。
Claims (22)
1.一种开关装置(10),包括至少两个开关单元,其中包括第一开关单元(100),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00)包括绝缘外壳(101)、第一电源进线端(110A)、第二电源进线端(110B)、第一电源出线端(120)、第一静触头(150A)、第二静触头(150B)、设于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所述第二静触头(150B)之间的至少一个动触头(140)、至少一个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200),所述动触头(140)受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200)双向驱动分别与第一静触头(150A)或第二静触头(150B)接通或分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触头(140)的运动平面上,所述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200)的驱动轴与所述动触头(140)之间的夹角在30度-150度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140)转动或直动地与第一静触头(150A)或第二静触头(150B)接通或分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进线端(110A)和第二电源进线端(110B)分别与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第二静触头(150B)相连接,所述动触头(140)与所述电源出线端(120)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开关单元由一个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驱动,或每一开关单元分别由独立设置的一个双稳态永磁电磁驱动装置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进线端(110A)和第二电源进线接线端(110B)的电源为两路不同电源所提供或为一个电源所提供,但相位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10)为换相开关或自动转换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10)为换相开关,其中任意两个开关单元的电源进线端之间连接导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10)为换相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单元(100)还设有第二电源出线端(130),所述第二电源出线端(130)与所述第一电源进线端(110A)或第二电源进线接线端(110B)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出线端(120)与所述第二电源出线端(130)的相位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电子控制器。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10)还设置有电流感应器和/或电压采集模块。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所述第二静触头(150B)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灭弧室(19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静触头(150B)和/或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远离所述动触头(140)的一侧还设置有微动开关(192)。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所述第二静触头(150B)相对所述绝缘外壳(101)直线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触头支持(170)和第一弹性件(180),所述触头支持(170)套设于所述动触头(140)上,所述第一弹性件(180)设于所述动触头(140)和所述触头支持(170)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灭弧室(190)的靠近所述动触头(140)的一侧和远离所述动触头(140)的一侧分别设有绝缘挡板(191),所述绝缘挡板(191)设于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所述第二静触头(150B)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静触头(150A)和所述第二静触头(150B)与所述绝缘外壳(101)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60)。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包括无线通信或有线通信方式,所述无线通信方式包括蓝牙、红外、Wifi、ZigBee、GPRS、4G、5G、NB-IoT或LoRa,所述有线通信方式包括RS485、LAN、CAN、DeviceNet、Profibus、HPLC或PLC等。
1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每次任意一组开关单元进行切换动作或每次同时进行多组开关单元切换动作。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的动作控制在相位角过零或过零前后60度之间进行。
2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10)为换相开关,开关单元切换动作是开关装置的电子控制器或/和上位机根据总A、B、C或/和开关装置(10)的A、B、C的三相电流不平衡度或/和负荷种类进行切换。
2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开关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装置(10)为自动转换开关,所述开关单元切换动作是开关装置的电子控制器或/和上位机根据两路不同电源的电压参数进行切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8270659 | 2020-08-17 | ||
CN202010827065 | 2020-08-17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78638A true CN114078638A (zh) | 2022-02-22 |
CN114078638B CN114078638B (zh) | 2024-02-06 |
Family
ID=80283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339009.5A Active CN114078638B (zh) | 2020-08-17 | 2021-03-30 | 一种开关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78638B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28135A (ja) * | 1990-05-23 | 1992-01-3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リモコンリレー |
US20050225920A1 (en) * | 2002-01-24 | 2005-10-1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Electrical circuit comprising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a switching arrangement which is mounted in parallel to a contact of the magnetic relay |
US20090284334A1 (en) * | 2006-09-28 | 2009-11-1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Electromagnetically operated switching device |
CN101958205A (zh) * | 2009-12-09 | 2011-01-26 | 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性保护断路器 |
US20130140153A1 (en) * | 2011-12-06 | 2013-06-06 |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 Electric switching system comprising an electric switching module including two elements coupling a contact(s)-holder with its driving device |
US20130301181A1 (en) * | 2011-05-19 | 2013-11-14 |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
DE102012217080A1 (de) * | 2012-09-21 | 2014-03-27 | Siemens Ag | Elektromagnetisches Schaltschütz |
US20150014277A1 (en) * | 2013-07-15 | 2015-01-15 | Eaton Corporation | Interchangeable switching module and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CN204257436U (zh) * | 2014-12-15 | 2015-04-08 | 贵州长征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永磁机构操作的中压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
CN104835694A (zh) * | 2015-05-27 | 2015-08-12 | 科都电气有限公司 | 智能断路器 |
KR101581182B1 (ko) * | 2015-03-26 | 2015-12-30 | 주식회사 와이엠텍 | 영구자석을 이용한 직류 양방향 스위칭 장치 |
CN105336516A (zh) * | 2015-12-10 | 2016-02-17 | 二一三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 转换开关装置 |
CN108565147A (zh) * | 2018-07-05 | 2018-09-21 | 浙江信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真空管式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
CN111029183A (zh) * | 2019-12-31 | 2020-04-17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双电源转换开关 |
-
2021
- 2021-03-30 CN CN202110339009.5A patent/CN11407863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428135A (ja) * | 1990-05-23 | 1992-01-3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リモコンリレー |
US20050225920A1 (en) * | 2002-01-24 | 2005-10-13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Electrical circuit comprising an electromagnetic relay and a switching arrangement which is mounted in parallel to a contact of the magnetic relay |
US20090284334A1 (en) * | 2006-09-28 | 2009-11-1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Electromagnetically operated switching device |
CN101958205A (zh) * | 2009-12-09 | 2011-01-26 | 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选择性保护断路器 |
US20130301181A1 (en) * | 2011-05-19 | 2013-11-14 | Fuji Electric Fa Components & Systems Co., Ltd. | Electromagnetic contactor |
US20130140153A1 (en) * | 2011-12-06 | 2013-06-06 | Schneider Electric Industries Sas | Electric switching system comprising an electric switching module including two elements coupling a contact(s)-holder with its driving device |
DE102012217080A1 (de) * | 2012-09-21 | 2014-03-27 | Siemens Ag | Elektromagnetisches Schaltschütz |
US20150014277A1 (en) * | 2013-07-15 | 2015-01-15 | Eaton Corporation | Interchangeable switching module and electrical switch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CN204257436U (zh) * | 2014-12-15 | 2015-04-08 | 贵州长征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永磁机构操作的中压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
KR101581182B1 (ko) * | 2015-03-26 | 2015-12-30 | 주식회사 와이엠텍 | 영구자석을 이용한 직류 양방향 스위칭 장치 |
CN104835694A (zh) * | 2015-05-27 | 2015-08-12 | 科都电气有限公司 | 智能断路器 |
CN105336516A (zh) * | 2015-12-10 | 2016-02-17 | 二一三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 转换开关装置 |
CN108565147A (zh) * | 2018-07-05 | 2018-09-21 | 浙江信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真空管式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 |
CN111029183A (zh) * | 2019-12-31 | 2020-04-17 | 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原常熟开关厂) | 双电源转换开关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78638B (zh) | 2024-02-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034619B (zh) | 永磁机构自动转换开关 | |
CN101504894A (zh) | 智能高压双电源切换开关 | |
CN214043524U (zh) | 一种永磁真空断路器 | |
WO2021254004A1 (zh) | 换相开关 | |
CN110233082B (zh) | 永磁真空断路器和充气柜 | |
CN114078638A (zh) | 一种开关装置 | |
CN202363371U (zh) | 交流高压双稳态永磁接触器 | |
CN202918048U (zh) | 一种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 |
CN113539736B (zh) | 一种开关装置 | |
CN201413798Y (zh) | 密封式磁控隔离开关 | |
CN113708364A (zh) | 一种配电系统 | |
CN112420441B (zh) | 一种户外真空断路器免拆式机构总成装置 | |
KR100273509B1 (ko) | 전원 절환 개폐기 | |
CN210296215U (zh) | 永磁真空断路器和充气柜 | |
CN212323735U (zh) | 一种配电系统 | |
CN221747107U (zh) | 一种辅助触头结构及接触器 | |
CN216216064U (zh) | 一种基于微控制器的智能交流电源双切装置 | |
CN110993392A (zh) | 干式变压器有载调容开关及变压器 | |
CN204407261U (zh) | 一种智能型接触器 | |
CN221529827U (zh) | 一种多触点灭弧系统及接触器 | |
CN216412900U (zh) | 三工位开关操作机构 | |
CN116487207B (zh) | 一种拍合式双电源急速转换开关 | |
CN2479621Y (zh) | 自动转换开关电器的控制电路电压的转换装置 | |
US20240092197A1 (en) | Distributor, charging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for vehicle, vehicle, and charging pile | |
CN212277091U (zh) | 真空断路器的真空开关执行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