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7331A - 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7331A
CN114077331A CN202010843258.3A CN202010843258A CN114077331A CN 114077331 A CN114077331 A CN 114077331A CN 202010843258 A CN202010843258 A CN 202010843258A CN 114077331 A CN114077331 A CN 1140773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housing
disposed
electrode layer
metal gr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32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俊宏
沈昌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Getac Technology Corp filed Critical Mitac Computer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432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73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73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73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9/00Screening of apparatus or components against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 H05K9/0073Shielding materials
    • H05K9/0081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s, e.g. EMI, RFI shielding
    • H05K9/0088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materials, e.g. EMI, RFI shielding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shielding layers; combining different shielding material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Abstract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所述触控面板包括透明基材、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透明薄膜及第一金属网格,第一透明薄膜的第一及第二表面相反,第一表面朝向透明基材,第一金属网格配置于第一表面上且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彼此间隔,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二透明薄膜、第二金属网格、第三金属网格及接地端子,第二透明薄膜的第三及第四表面相反,第三表面面对第二表面,第二金属网格配置于第三表面且包括第二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彼此间隔,第三金属网格及接地端子配置于第四表面且相连接。所述触控设备包括第一壳体及上述触控面板,触控面板及设备可屏蔽电磁波以降低电磁干扰。

Description

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电子装置例如触控设备或触控显示设备,在工作时其内部的显示面板会发出大量电磁波或受到外界电磁环境的干扰,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EMI)造成触控显示设备的损害,更甚者甚至危害到使用者。鉴此,如何降低电磁干扰并保护触控设备使用者免于电磁波的危害为现有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先前技术”段落只是用来帮助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在“先前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可能包含一些没有构成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道的现有技术。此外,在“先前技术”中所揭露的内容并不代表该内容或者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代表在本发明申请前已被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知晓或认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其能够屏蔽电磁波,降低电磁干扰,还可保护使用者免于电磁波的危害。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设备,其触控面板能够屏蔽电磁波,降低电磁干扰,还可保护使用者免于电磁波的危害。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包括透明基材、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二电极层。第一电极层配置于透明基材的一侧面,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透明薄膜以及第一金属网格,第一透明薄膜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向透明基材,第一金属网格配置于第一表面上且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彼此间隔配置于第一表面上。第二电极层配置于第一电极层远离透明基材的一侧面,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二透明薄膜、第二金属网格、第三金属网格以及接地端子,第二透明薄膜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第三表面面对第二表面,第二金属网格配置于第三表面且包括第二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彼此间隔配置于第三表面上,第三金属网格及接地端子配置于第四表面,且接地端子连接第三金属网格。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另一实施例的触控设备包括第一壳体以及触控面板。第一壳体具有开口部。触控面板配置于第一壳体内,且触控面板包括透明基材、第一电极层以及第二电极层。透明基材配置于开口部。第一电极层配置于透明基材的一侧面,第一电极层包括第一透明薄膜以及第一金属网格,第一透明薄膜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朝向透明基材,第一金属网格配置于第一表面上且包括第一触控电极,第一触控电极彼此间隔配置于第一表面上。第二电极层配置于第一电极层远离透明基材的一侧面,第二电极层包括第二透明薄膜、第二金属网格、第三金属网格以及接地端子,第二透明薄膜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以及第四表面,第三表面面对第二表面,第二金属网格配置于第三表面且包括第二触控电极,第二触控电极彼此间隔配置于第三表面上,第三金属网格及接地端子配置于第四表面,且接地端子连接第三金属网格。
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中,由于第二电极层的第四表面上设有第三金属网格及接地端子,第三金属网格通过接地端子接地,因此当电磁波到达电极叠层时会被第三金属网格屏蔽,使得通过触控面板的电磁波减少以降低电磁干扰,从而保护使用者免于电磁波的危害。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具有可屏蔽电磁波的优点。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一电极层的第一金属网格的上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二电极层的第二金属网格的上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区域的放大图。
图6为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发明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一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以下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来说明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一侧视剖面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一电极层的第一金属网格的上视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第二电极层的第二金属网格的上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B区域的放大图。请参考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包括透明基材110、第一电极层120以及第二电极层130。第一电极层120配置于透明基材110的一侧面,第二电极层130配置于第一电极层120远离透明基材110的一侧面,也就是说,第一电极层120配置于透明基材110与第二电极层130之间。第一电极层120包括第一透明薄膜121以及第一金属网格122,第一透明薄膜121具有相反的第一表面1211以及第二表面1212,第一表面1211朝向透明基材110,第一金属网格122配置于第一表面1211上且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221,第一触控电极1221彼此间隔配置于第一表面1211上。第二电极层130包括第二透明薄膜131、第二金属网格132、第三金属网格133以及接地端子134。第二透明薄膜131具有相反的第三表面1311及第四表面1312,第二透明薄膜131的第三表面1311面对第一透明薄膜121的第二表面1212,第二金属网格132配置于第三表面1311且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321,第二触控电极1321彼此间隔配置于第三表面1311上,第三金属网格133及接地端子134配置于第四表面1312,且接地端子134连接第三金属网格133。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金属网格122、第二金属网格132以及第三金属网格133可例如为铜网格、银网格等的金属网格。
为便于说明,以下将配合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以及第三方向Z对本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做进一步说明,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以及第三方向Z相异且相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以及第三方向Z相互垂直,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基材110、第一电极层120以及第二电极层130沿第一方向X依序重叠设置,第一透明薄膜121以及第一金属网格122沿第一方向X依序设置,第二金属网格132、第二透明薄膜131以及第三金属网格133沿第一方向X依序设置,且第一触控电极1221沿第二方向Y依序间隔排列,第二触控电极1321沿第三方向Z依序间隔排列。
上述的第一电极层120可包括多个第一虚设图案123,且第二电极层130可包括多个第二虚设图案135。第一虚设图案123配置于第一表面1211上,各第一虚设图案123配置于两第一触控电极1221之间。第二虚设图案135配置于第三表面1311上,各第二虚设图案135配置于两第二触控电极1321之间。进一步来说,在第二方向Y上,第一虚设图案123与第一触控电极1221交错排列,且在第三方向Z上,第二虚设图案135与第二触控电极1321交错排列。
上述第一虚设图案123以及第二虚设图案135可例如呈网格状,但本发明对于第一虚设图案123以及第二虚设图案135的形状不予以限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221与第一虚设图案123可以由完整的金属网格分隔后得到,第二触控电极1321与第二虚设图案135也可以由完整的金属网格分隔后得到。
上述的触控面板100可包括第一透明胶层140以及第二透明胶层150,第一透明胶层140配置于第一金属网格122与透明基材110之间,第二透明胶层150配置于第二金属网格132与第一透明薄膜121的第二表面1212之间。进一步来说,透明基材110、第一透明胶层140、第一电极层120、第二透明胶层150以及第二电极层130沿第一方向X依序设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透明基材110、第一电极层120以及第二电极层130为个别构件,透明基材110、第一电极层120以及第二电极层130是通过第一透明胶层140以及第二透明胶层150结合为一体,也就是说,触控面板100的制作是将已制成一体的第一透明薄膜121及第一金属网格122、已制成一体的第二透明胶层150、第二金属网格132及第三金属网格133与透明基材110以粘着的方式组装为一体。
图6为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的使用状态示意图。请参考图6,上述的触控面板100可配置于第一壳体210内而构成触控设备200,即触控设备200包括上述的触控面板100以及第一壳体210,图6可视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设备200的示意图。第一壳体210具有开口部211。触控面板100配置于第一壳体210内,且触控面板100的透明基材110配置于开口部2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0可为导电壳体。此外,触控设备200还可包括显示面板220,显示面板220配置于第一壳体210内,显示面板220具有第二壳体221以及形成于第二壳体221上的显示开口222,显示开口222朝向第三金属网格133,且第二壳体221为导电壳体,第二壳体221固定于第一壳体210,且接地端子134通过第二壳体221连接第一壳体210。另外,显示面板220例如但不受限于液晶显示面板220、有机发光二极体显示面板220或量子点显示面板220,第一壳体210及第二壳体221例如但不受限于镁铝金属壳体,第二壳体221例如但不限于通过螺丝固定于第一壳体210。接地端子134连接于第一壳体210与第三金属网格133之间,进一步而言,接地端子134通过第二壳体221连接至第一壳体210,使得接地端子134连接于第一壳体210与第三金属网格133之间。
于显示面板220工作时,使用者可通过开口部211及触控面板100观赏显示面板220所显示的画面,同时显示面板220发出的电磁波会朝开口部211的方向前进。在上述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0及触控设备200中,第三金属网格133可通过接地端子134、第二壳体221以及第一壳体210而接地。因此当电磁波到达第三金属网格133时电磁波会被第三金属网格133屏蔽,如此可有效减少穿过触控面板100的电磁波造成的电磁干扰并可保护使用者免于电磁波的危害。
另外,应可理解,使用者于观赏显示面板220所显示的画面时,可于触控面板100上进行所需要的触控输入操作;于进行触控输入操作时,第一触控电极1221与第二触控电极1321可产生相应的触控感应信号,从而达到触控输入的需求及效果。如图所示,第一触控电极1221与第二触控电极1321分别通过第一线路230以及第二线路240与触控控制晶片250连接。触控输入的原理及相应细部结构并非本案要点,于此不多加赘述。
图7为图1所示的触控面板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请参考图6及图7,不同于图6所示的使用示意图,在图7中显示面板220配置于第一壳体210内且与触控面板100彼此间隔,并且接地端子134与第一壳体210之间设置有接地导电件260,也就是说,接地端子134通过接地导电件260与第一壳体210连接。此外,接地导电件260的种类例如但不受限于:螺件、电线、弹簧、支架等,且第二壳体221可为非导电壳体。应可理解,在图7中,上述的触控面板100、接地导电件260、第一壳体210的配置也构成一触控设备300,图7可视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触控设备300的示意图。进一步来说,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触控设备300包括上述的触控面板100、接地导电件260以及第一壳体210。另外,在图7中,第三金属网格133可通过接地端子134、接地导电件260以及第一壳体210而接地。因此当电磁波到达第三金属网格133时电磁波会被第三金属网格133屏蔽,如此可有效减少穿过触控面板100的电磁波造成的电磁干扰并可保护使用者免于电磁波的危害。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中,由于第二电极层的第四表面上设有第三金属网格及接地端子,第三金属网格通过接地端子接地,因此当电磁波到达电极叠层时会被第三金属网格屏蔽,使得通过触控面板的电磁波减少以降低电磁干扰,从而保护使用者免于电磁波的危害。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具有可屏蔽电磁波的优点。
但是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发明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另外,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或申请专利范围不须达成本发明所揭露的全部目的或优点或特点。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此外,本说明书或申请专利范围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用语仅用以命名元件(element)的名称或区别不同实施例或范围,而并非用来限制元件数量上的上限或下限。

Claims (9)

1.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透明基材;
一第一电极层,配置于该透明基材的一侧面,包括一第一透明薄膜以及一第一金属网格,该第一透明薄膜具有相反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朝向该透明基材,该第一金属网格配置于该第一表面上且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彼此间隔配置于该第一表面上;以及
一第二电极层,配置于该第一电极层远离该透明基材的一侧面,包括一第二透明薄膜、一第二金属网格、一第三金属网格以及一接地端子,该第二透明薄膜具有相反的一第三表面以及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面对该第二表面,该第二金属网格配置于该第三表面且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彼此间隔配置于该第三表面上,该第三金属网格及该接地端子配置于该第四表面,且该接地端子连接该第三金属网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还包括多个第一虚设图案,所述多个第一虚设图案配置于该第一表面上,各所述多个第一虚设图案配置于两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之间,且该第二电极层还包括多个第二虚设图案,所述多个第二虚设图案配置于该第三表面上,各所述多个第二虚设图案配置于两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透明胶层以及一第二透明胶层,该第一透明胶层配置于该第一金属网格与该透明基材之间,该第二透明胶层配置于该第二金属网格与该第一透明薄膜的该第二表面之间。
4.一种触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壳体,具有一开口部;
一触控面板,配置于该第一壳体内,且包括:
一透明基材,配置于该开口部;
一第一电极层,配置于该透明基材的一侧面,包括一第一透明薄膜以及一第一金属网格,该第一透明薄膜具有相反的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朝向该透明基材,该第一金属网格配置于该第一表面上且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彼此间隔配置于该第一表面上;以及
一第二电极层,配置于该第一电极层远离该透明基材的一侧面,包括一第二透明薄膜、一第二金属网格、一第三金属网格以及一接地端子,该第二透明薄膜具有相反的一第三表面以及一第四表面,该第三表面面对该第二表面,该第二金属网格配置于该第三表面且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所述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彼此间隔配置于该第三表面上,该第三金属网格及该接地端子配置于该第四表面,该接地端子连接该第三金属网格。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为导电壳体,该接地端子连接于该第三金属网格与该第一壳体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配置于该第一壳体内,该显示面板具有一第二壳体以及形成于该第二壳体上的一显示开口,该显示开口朝向该第三金属网格,该第二壳体为导电壳体,该第二壳体固定于该第一壳体,且该接地端子通过该第二壳体连接该第一壳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接地导电件,该接地导电件连接于该接地端子与该第一壳体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配置于该第一壳体内且与该触控面板彼此间隔,该显示面板具有一第二壳体以及形成于该第二壳体上的一显示开口,该第二壳体固定于该第一壳体,该显示开口朝向该第三金属网格。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壳体为非导电壳体。
CN202010843258.3A 2020-08-20 2020-08-20 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 Pending CN1140773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3258.3A CN114077331A (zh) 2020-08-20 2020-08-20 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43258.3A CN114077331A (zh) 2020-08-20 2020-08-20 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7331A true CN114077331A (zh) 2022-02-22

Family

ID=80281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3258.3A Pending CN114077331A (zh) 2020-08-20 2020-08-20 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7331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4567A (zh) * 2014-01-10 2014-04-23 深圳市宇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触控层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4515720U (zh) * 2014-12-15 2015-07-29 林行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触控显示面板
CN108762578A (zh) * 2018-06-12 2018-11-06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网格触摸屏及其制备工艺
JPWO2018030202A1 (ja) * 2016-08-08 2019-02-28 Dic株式会社 積層体、メタルメッシュ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CN209149281U (zh) * 2018-11-22 2019-07-23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网格触摸屏和触摸显示模组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44567A (zh) * 2014-01-10 2014-04-23 深圳市宇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及触控层的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CN204515720U (zh) * 2014-12-15 2015-07-29 林行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触控显示面板
JPWO2018030202A1 (ja) * 2016-08-08 2019-02-28 Dic株式会社 積層体、メタルメッシュ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CN108762578A (zh) * 2018-06-12 2018-11-06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网格触摸屏及其制备工艺
CN209149281U (zh) * 2018-11-22 2019-07-23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网格触摸屏和触摸显示模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766295U (zh) 智能手机
US10007371B2 (en) Smartphone
US20160066481A1 (en)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Structures
JP3200683U (ja) タッチパネル表示装置
JP2017068556A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107611615A (zh) 接口及通信装置
KR101706834B1 (ko)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160016734A (ko) 스마트폰
CN107396621B (zh) 用于电子装置的电磁屏蔽件
CN112506371A (zh) 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CN101166410A (zh) 电磁干扰屏蔽装置及其应用的电子设备
KR20160016733A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CN114077331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
KR101960708B1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CN112394824A (zh) 一种触摸屏及电子设备
CN114077332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设备
CN107704146A (zh) 静电防护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3122936U (zh) 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JP2014170345A (ja) 液晶表示装置用タッチパネル
US11656703B2 (en) Touch module, touch display screen,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KR20160124300A (ko) 가요성 인쇄회로기판
CN113360014A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EP3232302B1 (en) Touch panel
CN220041019U (zh) 可携式电脑装置及其键盘
KR102124625B1 (ko) 터치 입력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