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6467A - 制冷风机安装于箱体下部的风冷冰箱 - Google Patents

制冷风机安装于箱体下部的风冷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6467A
CN114076467A CN202010833966.9A CN202010833966A CN114076467A CN 114076467 A CN114076467 A CN 114076467A CN 202010833966 A CN202010833966 A CN 202010833966A CN 114076467 A CN114076467 A CN 1140764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an
evaporator
refrigerator
cooled refrig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39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坚
朱小兵
李伟杰
冯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39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6467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6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64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42Air treating means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5Air flow control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 F25D17/065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with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7Evaporator fan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1/00Defrosting; Preventing frosting; Removing condensed or defrost water
    • F25D21/14Collecting or removing condensed and defrost water; Drip tr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制冷风机安装于箱体下部的风冷冰箱,该风冷冰箱包括:箱体,具有底部内胆分隔盖板,横向设置于底部内胆内,用于将底部内胆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冷却室和储物空间,冷却室位于储物空间的下方;蒸发器,整体呈扁平长方体状,布置于冷却室的前部;制冷风机,沿冰箱的进深方向从前至后向上倾斜地设置于蒸发器的后方,并用于促使形成从冷却室排向储物空间的制冷气流,并且分隔盖板与制冷风机相对的区段向储物空间的方向凸起,从而在制冷风机与分隔盖板之间形成进风空间。本发明的风冷冰箱中分隔盖板的结构设计优化了制冷风机的进风结构,进而提高了制冷风机的使用效率。且由于制冷风机倾斜设置使箱体内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提高了冰箱的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制冷风机安装于箱体下部的风冷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风机安装于箱体下部的风冷冰箱。
背景技术
现有底置蒸发器及风机蜗壳组件多为卧式放置。为了将蒸发器与冷冻间室分隔开,一般在蒸发器与风机上添加盖板。为了保证蒸发器与冷冻间室温度隔绝,需要在盖板下布置一层较厚的泡沫。为了同时解决上述的问题,现有技术中的蒸发器盖板组件一般由盖板与隔热泡沫共同组成。
由于日常使用中对于储物空间容积需求,盖板应尽量贴合蒸发器与风机蜗壳组件,尽可能的扩大储物空间的容积。而当风机蜗壳卧式放置,盖板组件厚度较厚,距离蜗壳吸风口较近,风机蜗壳的吸风口会被遮挡,盖板与风机蜗壳的距离越近影响越大。当盖板与吸风口距离越近风机组件的实际使用效率就越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任一方面问题的制冷风机安装于箱体下部的风冷冰箱。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增加制冷风机的使用效率。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冰箱各部件的布局更加合理,提高冰箱的空间利用率。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风机安装于箱体下部的风冷冰箱,包括:箱体,具有底部内胆,分隔盖板,横向设置于底部内胆内,用于将底部内胆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冷却室和储物空间,冷却室位于储物空间的下方;蒸发器,整体呈扁平长方体状,布置于冷却室的前部;制冷风机,沿冰箱的进深方向从前至后向上倾斜地设置于蒸发器的后方,并用于促使形成从冷却室排向储物空间的制冷气流,并且分隔盖板与制冷风机相对的区段向储物空间的方向凸起,从而在制冷风机与分隔盖板之间形成进风空间。
进一步地,制冷风机为离心风机,其进风口与进风空间相对,其排风口位于离心风机的后端,并且风冷冰箱还包括:风道背板,设置于底部内胆的后壁的前方,并与底部内胆的后壁限定出送风风道,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通送风风道以及储物空间的送风口,并且风道背板的下端与离心风机的排风口相接。
进一步地,分隔盖板包括:蒸发器顶盖部,位于蒸发器的顶部,基本水平设置,并与蒸发器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风机顶盖部,其包括:第一风机顶盖区段,从蒸发器顶盖部的后端倾斜向上延伸至离心风机的进风口后部,与离心风机平行设置且与离心风机间隔设定距离;第二风机顶盖区段,从第一风机顶盖区段的后端倾斜向上延伸至风道背板的下端,从而使得第一风机顶盖区段相比于第二风机顶盖区段以及蒸发器顶盖部向储物空间的方向凸起。
进一步地,第一风机顶盖区段距离离心风机的间距范围设置为22至27mm。
进一步地,该风冷冰箱还包括:回风罩,设置于冷却室的前部,其上开设有连通冷却室和储物空间的至少一个前回风口,利用前回风口向冷却室提供换热所需的空气,并且回风罩的顶部具有与蒸发器顶盖部前端相接的顶板。
进一步地,该风冷冰箱还包括:回风罩的顶板与蒸发器顶盖部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扣连接结构,以互相卡接。
进一步地,底部内胆的底壁用于支撑蒸发器以及制冷风机,并且包括:第一倾斜部,从底部内胆的底壁的前端从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下凹部,设置于第一倾斜部的后侧,并配置成从横向中部向两侧向上倾斜,从而在横向中部开设排水口,排水口用于排出冷却室内的水;第二倾斜部,从下凹部的后端从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蒸发器的底面支撑与第二倾斜部上,并且蒸发器的前端与第一倾斜部抵触,从而使得蒸发器从前至后向上倾斜地设置,进而使得其上出现的水汇聚于下凹部,并且排水口沿箱体沿前后方向的位置位于蒸发器的前部。
进一步地,制冷风机的前端与蒸发器之间具有设定间距的间隔,制冷风机的前端至蒸发器的间距范围设置为20至25mm。
进一步地,底部内胆的后下方布置有压机舱,压机舱用于布置风冷冰箱的冷凝器以及压缩机。
进一步地,第一倾斜部与第二倾斜部相接的位置处设置有排水口;并且冰箱还包括:蒸发皿,设置压机舱内;排水管,从排水口通向蒸发皿,以将冷却室内产生的水引线引向蒸发皿。
本发明的冰箱在底部内胆中设置分隔盖板,该分隔盖板用于底部内胆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冷却室和储物空间,其中冷却室位于储物空间下方。制冷风机设置于冷却室内,且沿进深方向从前至后向上倾斜地设置于蒸发器的后方,且分隔盖板与制冷风机相对的区段向储物空间的方向凸起,从而在制冷风机与分隔盖板之间形成进风空间,优化了制冷风机的进风结构,进而提高了制冷风机的使用效率。且由于制冷风机倾斜设置,使箱体内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提高了冰箱的空间利用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冰箱的分隔盖板根据制冷风机与蒸发器的形状进行优化设计,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储物空间。在保证制冷风机与蒸发器正常工作互不影响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了冰箱的内部结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箱体的示意性主视图;
图2是沿图1中的剖切线A-A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冰箱的示意性局部放大视图,其中示出了底部箱体内的具体结构;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风机底壳、风机叶片、风机上盖和风道背板的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冰箱中箱体下部的纵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风冷冰箱的示意性前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风冷冰箱的示意性侧剖图。冰箱一般性地可包括箱体10,箱体10包括外壳、内胆以及其他附件。外壳是冰箱的外层结构,保护着整个冰箱。为了隔绝与外界的热传导,在箱体10的外壳和内胆之间加有隔热层,隔热层一般通过发泡工艺构成。内胆可以分为一个或多个,内胆根据功能可以被划分为冷藏内胆、变温内胆、冷冻内胆等,具体的内胆个数以及功能可以根据冰箱的使用需求进行配置。本实施例中内胆至少包括底部内胆,底部内胆一般可为冷冻内胆。
如图3-图5所示。底部内胆为处于箱体10最下方的内胆。在本实施例中底部内胆限定有冷却室100和储物空间200。冷却室100位于储物空间200的下方。冷却室100内至少设置有蒸发器20与制冷风机30。底部内胆的后下方布置有压机舱300,压机舱300位于冷却室100的下方。压机舱300用于布置风冷冰箱的冷凝器(图中未示出)以及压缩机(图中未示出)。
本实施例的冰箱还包括分隔盖板120。分隔盖板120横向设置于底部内胆内,用于将底部内胆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冷却室100和储物空间200。
本实施例中,蒸发器20整体呈扁平长方体状(也即,蒸发器20垂直于支撑面的厚度尺寸明显小于蒸发器20的长度尺寸),布置于冷却室100的前部。蒸发器20可以为翅片蒸发器20,其翅片的布置方向平行于前后的进深方向,便于气流从前至后穿过翅片间的间隔,进行换热。在一些实施例中,蒸发器20可以沿箱体10的进深方向由前至后向上倾斜地设置于冷却室100内,突破了现有技术减少进深尺寸需要使蒸发器20水平放置的技术桎梏。
制冷风机30沿冰箱的进深方向从前至后向上倾斜地设置于蒸发器20的后方,并用于促使形成从冷却室100排向储物空间200的制冷气流。分隔盖板120与制冷风机30相对的区段向储物空间200的方向凸起,从而在制冷风机30与分隔盖板120之间形成进风空间400。制冷风机30的进风口301处具有充分的进风空间400,可使得制冷风机30进风更加充分顺畅,提高制冷风机30的利用效率。
为了满足储物空间200容积要求,制冷风机30与蒸发器20的距离应尽量小,以满足日常储物需求。然而制冷风机30与蒸发器20距离过近则会造成蒸发器20表面容易结霜。因此,本实施例中,制冷风机30的前端与蒸发器20之间具有设定间距的间隔,制冷风机30的前端至蒸发器20的间距范围可设置为20至25mm,例如可以设置为21mm、22mm、24mm,优选设置为22mm。上述距离的设置可使得制冷风机30进风更加顺畅,也避免了蒸发器20与制冷风机30距离较近蒸发器20表面导致的容易结霜的问题。上述距离的设置是制冷性能要求和空间要求而做出的结构性优化,并且得到试制产品的效果验证。
制冷风机30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情况选用不同种类的风机,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优选使用离心风机作为制冷风机30。离心风机形状较薄,占用空间较小,使得冰箱内部结构更加紧凑。且离心风机的风量大,送风距离远且稳定,更适用于本实施例中的风冷冰箱。
在使用离心风机作为制冷风机30的实施例中,离心风机30可包括风机底壳305、风机叶片304和风机上盖303。离心风机30的进风口301与进风空间400相对,其排风口302位于离心风机30的后端。离心风机30进风口301朝前上方,以利用风机叶片304吸入经由蒸发器20换热后的空气,离心风机30的排风口302位于后侧。送风风道500与排风口302相接,并向上延伸,配置成将制冷气流向上导引至储物空间200。离心风机30的进风口301一般位于风机上盖303的中心,其高度可以高于蒸发器20的顶端。离心风机30的倾斜角度β可设置为36.0°至37.0°,例如可以设置为36.5°、36.7°、36.9°,优选为36.7°。
分隔盖板120可以包括蒸发器顶盖部121和风机顶盖部122。蒸发器顶盖部121,位于蒸发器20的顶部,基本水平设置,并与蒸发器20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蒸发器20前端的顶部距离蒸发器顶盖部121的间距可以设置为小于或等于36mm,例如36mm,蒸发器20距离蒸发器20上盖部的最小间隔的间距可以设置为小于或等于15mm,例如15mm。隔热保温材料最厚处可以为36mm,最薄处可以为15mm。在保证保温隔热性能的前提下,将保温隔热材料厚度压缩到了最薄。
风机顶盖部122可以包括第一风机顶盖区段1221和第二风机顶盖区段1222。
第一风机顶盖区段1221,从蒸发器顶盖部121的后端倾斜向上延伸至离心风机30的进风口301后部,与离心风机30平行设置且与离心风机30间隔设定距离,该距离可以利于气流的流通,从而使得离心风机30进风更加顺畅,提高离心风机30的利用效率。
第二风机顶盖区段1222,从第一风机顶盖区段1221的后端倾斜向上延伸至风道背板140的下端,从而使得第一风机顶盖区段1221相比于第二风机顶盖区段1222以及蒸发器顶盖部121向储物空间200的方向凸起。第一风机顶盖区段1221距离离心风机30的间距范围设置为22至27mm。第一风机顶盖区段1221的倾斜角度可与离心风机30的倾斜角度不同,第一风机顶盖区段1221与离心风机30的距离最大处不超过27mm,最小处不小于22mm,风机顶盖部122距离离心风机30的距离对风机的实际效率有直接影响,通过仿真分析不同距离对风量的影响,最终确认了最佳距离范围。拉开距离后,蒸发器20方向气流受离心风机30负压吸力的影响,有向上趋势,引导气流进入离心风机30进风口301,降低离心风机30周围以及前端结霜的风向。风机上盖303部形成一定空间,保证了风机的进风面积,提高制冷系统的风量。上述距离的设置是根据空间要求和制冷性能要求而做出的结构优化,并且得到试制产品的效果验证。
冷却室100的前部设置有回风罩130。回风罩130上开设有连通冷却室100和储物空间200的至少一个前回风口131,利用前回风口131向冷却室100提供换热所需的空气。回风罩130的顶部具有与蒸发器顶盖部121前端相接的顶板132。回风罩130的顶板132与蒸发器顶盖部121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扣连接结构(图中未示出),以互相卡接,使得蒸发器20上盖与回风罩130的连接地更加稳固。
回风罩130在冷却室100的前侧形成有与储物空间200连通的前回风口131,以使得储物空间200的回风气流通过前回风口131进入冷却室100,以与蒸发器20进行换热,完成冷却室100和储物空间200之间形成气流循环。回风罩130的前侧可形成上下分布的两个前回风口131,不但视觉美观,还可有效防止儿童手指或异物进入冷却空间中;并且,上下分布的两个回风区域可使回风进入冷却空间后更均匀流过蒸发器20,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蒸发器20前端面结霜程度,不但可提高换热效率,还可延长化霜周期,节能高效。
本实施例的冰箱还包括风道背板140。风道背板140设置于底部内胆的后壁114的前方,并与底部内胆的后壁114限定出送风风道500。风道背板14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通送风风道500以及储物空间200的送风口510,并且风道背板140的下端与离心风机30的排风口302相接,即送风风道500与离心风机30的排风口302连通。送风风道500并向上延伸,配置成将制冷气流输送至储物空间200。在储物空间200的后壁114开有与送风风道500连通的送风口510,将制冷气流排入储物空间200。风机上盖303与风道背板140为一体注塑成型的单层板。本实施例中,风机背板上还设置有挡水筋141,挡水筋141可以设置在风道背板140朝向储物间室的一面上,挡水筋141可以延缓冷凝水的下降速度,避免落入风机腔导致,造成故障。在本实施例中,横向延伸可以指水平延伸,也可以理解为挡水筋141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上述两种方式均可以延缓挡水筋141上的冷凝水下落速度。
底部内胆的底壁用于支撑所述蒸发器20以及制冷风机30,并且可以包括有第一倾斜部111、第二倾斜部112、第三倾斜部113、以及下凹部116。
第一倾斜部111从底部内胆的底壁的前端从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下凹部116设置于第一倾斜部111的后侧,并配置成从横向中部向两侧向上倾斜,从而在横向中部开设排水口115。排水口115用于排出冷却室100内的水。排水口115的位置为大体位于横向中部的区域,并非严格要求位于横向中心的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排水口115可以位于横向中部适当偏向一侧的位置。
第二倾斜部112从下凹部116的后端从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用于支撑蒸发器20,并且蒸发器20的前端与第一倾斜部111抵触。蒸发器20设置于第二倾斜部112上,从而使得蒸发器20上出现的水汇聚于下凹部116,并且排水口115沿箱体沿前后方向的位置位于蒸发器20的前部。也即第一倾斜部111与第二倾斜部112相接的位置处形成设置排水口115的下凹部116,以利用排水口115排出蒸发器20产生的冷凝水。蒸发器20设置于第二倾斜部112上,与第二倾斜部11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保持一致,该倾斜角度α范围设置为7.0°至8.0°,例如可以设置为7.2°、7.5°、7.8°,优选设置为7.5°。当气流进入冷却室100后,可通过蒸发器20的前侧面进入蒸发器20与进行换热,部分气流还可通过蒸发器20的上部与排水口115与蒸发器20的间隔空间两部分进入蒸发器20进行换热,使得换热更加均匀,而后被制冷风机30送至送风风道500,进行对上部储物空间200的制冷。蒸发器20抵触第一倾斜部111的位置相距排水口115的高度可以设置为小于或等于22mm,例如可以设置为22mm。在保证排水角度的前提下,将排水口115的高度降到了最低。上述排水口115相对于箱体10底面的高度以及蒸发器20与第一倾斜部111抵触的位置相距排水口115的高度的设置,是根据排水性能要求和空间要求而进行的结构性优化,并且得到试制产品的效果验证。
第三倾斜部113从第二倾斜部112的后端从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制冷风机30(离心风机30)设置于第三倾斜部113上,第三倾斜部113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倾斜部112的倾斜角度。第三倾斜部113的倾斜角度可设置与离心风机30的倾斜角度β一致,可设置为36.0°至37.0°,例如可以设置为36.5°、36.7°、36.9°,优选为36.7°。
下凹部116的倾斜角度大于或等于3°,进一步地可以大于等于6°,例如7°。第二倾斜部112的倾斜角度、第三倾斜部113的倾斜角度也分别为蒸发器20的倾斜角度以及制冷风机30的倾斜角度。下凹部116的倾斜角度可以保证水向排水口115汇集。
下凹部116两侧的倾斜角度可以大于等于3度(优选7°),使得两侧的水向排水口115汇聚。下凹部116的构造还可以使蒸发器20尽量减少与底部内胆的底壁的间距,从而可以利用蒸发器20的加热丝(图中未示出)热量传递到下凹部116,使化霜水有效流进排水口115处。上述下凹部116的构造利用蒸发器20的加热丝热量进行除霜,避免了冰块封堵排水口115,也无需在排水口115处额外增加加热丝。
利用下凹部116的结构,可以使得倾斜的蒸发器20的部分区域悬空,便于化霜和排水。由于蒸发器20倾斜设置,也可以降低蒸发器20与排水口115之间的距离,不仅提高了冰箱的空间利用率,而且保障蒸发器20上的加热丝能够对排水口115处的区域进行加热,从而降低了排水口115处的结霜风险。
第二倾斜部112的倾斜角度也可以便于水向排水口115汇集,提高了排水的顺畅性。蒸发器20与第二倾斜部112的贴合部分占蒸发器20底面的比例大于或等于0.6,例如可以设置2/3、3/4等,从而可以使得排水口115位于蒸发器20前部的下方。也就是说排水口115沿箱体10沿前后方向的位置位于蒸发器20的前部,例如排水口115可以位于蒸发器20整体进深尺寸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位置的下方。
本实施例针对底部内胆的结构进行了大量优化,在满足冰箱制冷性能的条件下,最大限度的扩大了储物空间200的容积,提高了冰箱的空间利用率。
底部内胆的后下方布置有压机舱300,压机舱300位于冷却室100的下方。压机舱300用于布置风冷冰箱的冷凝器以及压缩机。压机舱300顶盖与第三倾斜部113平行,改善了压机舱300顶盖与第三倾斜部113之间发泡层的流动性。并且压机舱300顶盖与底部内胆的底壁间隔设置。压机舱300顶盖的前部与第三倾斜部113平行的间距可以设置为小于或等于45mm,例如可以设置为45mm。上述底部内胆底壁以及冷却室100的布置构造也为压机舱300提供足够的空间。
本实施例的冰箱中还包括蒸发皿310,设置压机舱300内,位于冷凝器的下方,并配置成承接冰箱的化霜水。冷凝器中所产生的热量可将蒸发皿310中的化霜水蒸发,且化霜水也可起到对冷凝器降温散热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冰箱的蒸发皿310是顶部具有开口的大致为长方体的结构,具有底壁和自底壁向上延伸的四个侧壁。
排水管320,从排水口115通向蒸发皿310,以将冷却室100内产生的水引线引向蒸发皿310。本实施例中的排水管320设置为沿箱体10的进深方向由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利于水流流向蒸发皿310,末端为与蒸发皿310上方,以使得冷凝水可全部流入蒸发皿310,避免落入箱体10内。
本实施例的冰箱的制冷风机30沿进深方向从前至后向上倾斜地设置于蒸发器20的后方,且分隔盖板120与制冷风机30相对的区段向储物空间的方向凸起,从而在制冷风机与分隔盖板120之间形成进风空间400,优化了制冷风机的进风结构,进而提高了制冷风机30的使用效率。且由于制冷风机30倾斜设置使箱体10内的结构布局更加合理,提高了冰箱的空间利用率。
本实施例中冰箱的分隔盖板120根据制冷风机30与蒸发器20的形状进行优化设置,最大限度的增加了储物空间200。在保证制冷风机30与蒸发器20正常工作互不影响的情况下,进一步优化了冰箱的内部结构,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制冷风机安装于箱体下部的风冷冰箱,包括:
箱体,具有底部内胆,
分隔盖板,横向设置于所述底部内胆内,用于将所述底部内胆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冷却室和储物空间,所述冷却室位于所述储物空间的下方;
蒸发器,整体呈扁平长方体状,布置于所述冷却室的前部;
制冷风机,沿所述冰箱的进深方向从前至后向上倾斜地设置于所述蒸发器的后方,并用于促使形成从所述冷却室排向所述储物空间的制冷气流,并且
所述分隔盖板与所述制冷风机相对的区段向所述储物空间的方向凸起,从而在所述制冷风机与所述分隔盖板之间形成进风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冰箱,其中
所述制冷风机为离心风机,其进风口与所述进风空间相对,其排风口位于所述离心风机的后端,并且
所述风冷冰箱还包括:
风道背板,设置于所述底部内胆的后壁的前方,并与所述底部内胆的后壁限定出送风风道,其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通所述送风风道以及所述储物空间的送风口,并且所述风道背板的下端与所述离心风机的排风口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冰箱,其中所述分隔盖板包括:
蒸发器顶盖部,位于所述蒸发器的顶部,基本水平设置,并与所述蒸发器之间填充有隔热材料;
风机顶盖部,其包括:
第一风机顶盖区段,从所述蒸发器顶盖部的后端倾斜向上延伸至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口后部,与所述离心风机平行设置且与所述离心风机间隔设定距离;
第二风机顶盖区段,从所述第一风机顶盖区段的后端倾斜向上延伸至所述风道背板的下端,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风机顶盖区段相比于所述第二风机顶盖区段以及所述蒸发器顶盖部向所述储物空间的方向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冰箱,其中
所述第一风机顶盖区段距离所述离心风机的间距范围设置为22至27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冰箱,还包括:
回风罩,设置于所述冷却室的前部,其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冷却室和所述储物空间的至少一个前回风口,利用所述前回风口向所述冷却室提供换热所需的空气,并且所述回风罩的顶部具有与所述蒸发器顶盖部前端相接的顶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冰箱,还包括:
所述回风罩的顶板与所述蒸发器顶盖部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卡扣连接结构,以互相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冰箱,其中
所述底部内胆的底壁用于支撑所述蒸发器以及所述制冷风机,并且包括:
第一倾斜部,从所述底部内胆的底壁的前端从前至后向下倾斜设置;
下凹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后侧,并配置成从横向中部向两侧向上倾斜,从而在横向中部开设排水口,所述排水口用于排出所述冷却室内的水;第二倾斜部,从所述下凹部的后端从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所述蒸发器的底面支撑与所述第二倾斜部上,并且所述蒸发器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倾斜部抵触,从而使得所述蒸发器从前至后向上倾斜地设置,进而使得其上出现的水汇聚于所述下凹部,并且所述排水口沿所述箱体沿前后方向的位置位于所述蒸发器的前部;
第三倾斜部,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后端从前至后向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三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倾斜角度;制冷风机在设置所述第三倾斜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冷冰箱,其中
所述制冷风机的前端与所述蒸发器之间具有设定间距的间隔,所述制冷风机的前端至所述蒸发器的间距范围设置为20至25mm。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冷冰箱,其中
所述底部内胆的后下方布置有压机舱,所述压机舱用于布置所述风冷冰箱的冷凝器以及压缩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冷冰箱,还包括:
蒸发皿,设置所述压机舱内;
排水管,从所述排水口通向所述蒸发皿,以将所述冷却室内产生的水引线引向所述蒸发皿。
CN202010833966.9A 2020-08-18 2020-08-18 制冷风机安装于箱体下部的风冷冰箱 Pending CN1140764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3966.9A CN114076467A (zh) 2020-08-18 2020-08-18 制冷风机安装于箱体下部的风冷冰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3966.9A CN114076467A (zh) 2020-08-18 2020-08-18 制冷风机安装于箱体下部的风冷冰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6467A true CN114076467A (zh) 2022-02-22

Family

ID=80281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3966.9A Pending CN114076467A (zh) 2020-08-18 2020-08-18 制冷风机安装于箱体下部的风冷冰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64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1557A1 (zh) * 2022-05-16 2023-11-23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酒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47448A (ja) * 2011-12-09 2012-03-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ショーケース
CN110375477A (zh) * 2018-04-13 2019-10-2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室位于冷冻间室底部的冰箱
CN210832696U (zh) * 2019-09-12 2020-06-23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CN111351289A (zh) * 2018-12-24 2020-06-30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卧式冷柜
CN211147012U (zh) * 2019-08-23 2020-07-31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风冷卧式冷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47448A (ja) * 2011-12-09 2012-03-08 Sanyo Electric Co Ltd ショーケース
CN110375477A (zh) * 2018-04-13 2019-10-2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室位于冷冻间室底部的冰箱
CN111351289A (zh) * 2018-12-24 2020-06-30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卧式冷柜
CN211147012U (zh) * 2019-08-23 2020-07-31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风冷卧式冷柜
CN210832696U (zh) * 2019-09-12 2020-06-23 青岛海尔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魏晓金: "《商用知识—家用电器分册》",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pages: 8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1557A1 (zh) * 2022-05-16 2023-11-23 青岛海尔特种电冰柜有限公司 酒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75493A (zh) 冷冻室在冷却室前侧回风的冰箱
CN213040840U (zh) 蒸发器底置式冰箱
CN213040841U (zh) 一种增大底部储物空间容积的冰箱
CN210036003U (zh) 蒸发器与接水盘相匹配的冰箱
CN110145913B (zh) 一种冰箱
CN208817799U (zh) 冷却室位于冷冻内胆内侧下部的冰箱
CN209840496U (zh) 一种具有新型风道结构的冰箱
CN107314602A (zh) 冷藏冷冻装置
CN114076452A (zh) 一种改进冷却室前端回风结构的冰箱
CN110375477B (zh) 制冷室位于冷冻间室底部的冰箱
CN114076467A (zh) 制冷风机安装于箱体下部的风冷冰箱
CN209893735U (zh) 排水口设置有过滤板的冰箱
CN210141733U (zh) 第一蒸发器位于冷冻内胆顶壁与冷冻室之间的冰箱
CN218884380U (zh) 冰箱
CN208817806U (zh) 优化蒸发器安装结构的冰箱
CN217900286U (zh) 酒柜
WO2022037720A1 (zh) 蒸发器底置式冰箱
WO2022037411A1 (zh) 蒸发器设置于箱体底部的冰箱
WO2022037721A1 (zh) 一种增大底部储物空间容积的冰箱
WO2021047552A1 (zh) 冰箱
CN110375475A (zh) 优化蒸发器安装结构的冰箱
CN210374249U (zh) 一种冰箱
CN114076471B (zh) 蒸发器设置于箱体底部的冰箱
CN208817801U (zh) 制冷室位于冷冻间室底部的冰箱
AU2020373770A1 (en) Refrigerator with obliquely arranged evapor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