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6465A - 冷藏冷冻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冷藏冷冻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6465A
CN114076465A CN202010833865.1A CN202010833865A CN114076465A CN 114076465 A CN114076465 A CN 114076465A CN 202010833865 A CN202010833865 A CN 202010833865A CN 114076465 A CN114076465 A CN 114076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enser
heat
heat exchange
refrigeration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38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孟成
朱小兵
费斌
王常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386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64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6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6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3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cool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D29/005Mounting of control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该冷藏冷冻装置包括箱体和压缩制冷循环系统,箱体的底部形成有安装空间;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第一冷凝器和散热器,第一冷凝器设置于安装空间内,散热器包括换热管和延伸管,换热管贯穿于第一冷凝器,配置成与第一冷凝器换热,延伸管从换热管延伸至安装空间的外部,以向外部散热。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采用散热器协助第一冷凝器散热,摒弃了传统冰箱需要采用冷却风机对冷凝器散热的方式,不仅能够满足运行需要,而且降低了耗电和噪音,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Description

冷藏冷冻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冷藏冷冻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将冷凝器设置于压机舱的冰箱,冷凝器的散热方式一般是在压机舱内设置冷却风机,以形成与冷凝器强制对流换热的散热气流,但是这种方式也具有一定的缺陷。首先,由于压机舱空间有限,无法增加冷凝器的尺寸和换热面积;其次,冷却风机与冷凝器距离较远,风压损失大,造成风速减小,降低了散热性能;最后,冷却风机在工作时本身也会产生热量,不仅增加了耗电,又提高了压机舱的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对于冷凝器设置于压机舱的冷藏冷冻装置,在取消冷却风机的同时,满足冷凝器的散热需求。
本发明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采用双冷凝器的设计,拓宽冷藏冷冻装置的使用范围。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箱体,其底部形成有安装空间;和
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其包括:
第一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和
散热器,其包括换热管和延伸管,所述换热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冷凝器内,以吸收所述第一冷凝器散发的热量,所述延伸管从换热管延伸至所述安装空间的外部,以向外部散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凝器还包括第一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包括多段水平间隔设置的水平段以及连接于相邻水平段的连接段;且
相邻的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第一冷凝管之间、或者相邻的所述换热管相对的两个区段之间、或者相邻的所述第一冷凝管相对的两个区段之间均间隔设置有热交换片。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凝器为翅片冷凝器,还包括:
平行排列的多个翅片;和
第二冷凝管,贯穿于多个所述翅片;且
所述换热管贯穿于所述翅片,其部分区段与所述第二冷凝管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和所述延伸管为贯通的热管,并且所述延伸管从所述换热管的顶部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换热管作为所述热管的热端,所述延伸管为所述热管的冷端。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箱体的最外侧;且
所述延伸管贴靠于所述外壳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背板,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背部上方,所述延伸管贴靠于所述背板的内侧。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
第二冷凝器,与所述第一冷凝器并联设置,并贴靠于所述外壳的内侧,配置成与冷媒进行换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凝器所在的支路上设置的第一阀;
所述第二冷凝器所在的支路上设置的第二阀;且
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配置成受控地开闭,以使得冷媒流经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或所述第二冷凝器。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
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压缩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流路中且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的下游;
所述箱体还包括:
底部内胆,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其内限定出位于底部的冷却室,所述蒸发器布置于所述冷却室。
进一步地,所述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
压缩机,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一侧;且
所述箱体还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蒸发皿以及压缩机支撑座,所述第一冷凝器设置于所述蒸发皿上,所述压缩机安装于所述压缩机支撑座上。
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中,第一冷凝器设置于安装空间内,散热器的换热管贯穿于第一冷凝器,与第一冷凝器进行换热,延伸管从换热管延伸至安装空间的外部将散热器上的热量从安装空间内转移至安装空间外,以向外部散热。由于安装空间的空间有限,因此将热量由散热器从安装空间内转移至安装空间外可以提高第一冷凝器的冷却效率。同时,经过优化和调试,换热器完全能够满足冷藏冷冻装置运行需要,不用额外设置冷却风机,这不仅可以降低耗电和噪音,又能够避免因其自身散热导致安装空间温度上升的情况。
本发明的冷藏冷冻装置中,压缩机的出口端设置有两路独立的冷媒流路,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分别设置在两个流路上,并且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还可以在冷藏冷冻装置的主控制器控制下择一工作或两者同时工作,拓宽了冷藏冷冻装置的使用范围,丰富了冷藏冷冻装置的使用场景,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冷藏冷冻装置的下方的局部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第一冷凝器和散热器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外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第一冷凝器和散热器安装关系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外壳的分解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压缩制冷循环系统的示意图,其中箭头示出了冷媒的流经第一冷凝器的路径;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另一种状态的示意图,其中箭头示出了冷媒的流经第二冷凝器的路径;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中底板、第一冷凝器和压缩机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横向截面图,其中隐去了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进深”等指示的方位或置关系为基于冰箱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方位作为参考,并参考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可以确定,例如指示方位的“前”指的是冰箱朝向用户的一侧。这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见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10,冷藏冷冻装置10可以包括箱体100和压缩制冷循环系统200。
箱体100的底部形成有安装空间110,该安装空间110可以位于箱体100的底部的后方,也可以位于箱体100的底部的侧方。
压缩制冷循环系统200为冷藏冷冻装置10提供不断循环且规定温度和压力的冷媒,以吸收冷藏冷冻装置10储物空间的热量。
压缩制冷循环系统200还可以包括压缩机210,压缩机210为压缩制冷循环系统200的动力,其通过压缩作用提高冷媒蒸气的压力和温度,创造将冷媒蒸气的热量向外界环境介质转移的条件,即将低温低压冷媒蒸气压缩至高温高压状态,以便能用常温的空气或水作冷却介质来冷凝冷媒蒸气。
压缩制冷循环系统200还可以包括第一冷凝器220,第一冷凝器220设置于安装空间110内,将来自压缩机210的高温高压冷媒蒸气的热量带走,使高温高压冷媒蒸气冷却、冷凝成高压常温的冷媒液体。
请参见图2至图4,压缩制冷循环系统200还可以包括用于协助第一冷凝器220散热的散热器230,散热器230可以包括换热管232和延伸管234,换热管232贯穿于第一冷凝器220,配置成与第一冷凝器220换热,延伸管234从换热管232延伸至安装空间110的外部,以向外部散热。
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对于现有技术中将冷凝器设置于压机舱的冰箱,冷凝器的散热方式一般是在压机舱内设置冷却风机,但是,由于压机舱空间有限,无法增加冷凝器的尺寸和换热面积;其次,冷却风机与冷凝器距离较远,风压损失大,造成风速减小,降低了散热性能;最后,冷却风机在工作时本身也不断地向压机舱散热,不仅增加了耗电,又提高了压机舱的温度。
请参见图2至图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施例的散热器230可以用于协助第一冷凝器220散热。具体地,散热器230的换热管232穿设于第一冷凝器220内,以吸收第一冷凝器220散发的热量。由于第一冷凝器220设置于安装空间110内,也即是,散热器230的换热管232也位于安装空间110内。散热器230的延伸管234从换热管232延伸至安装空间110的外部,也即是将散热器230上的热量从安装空间110内转移至安装空间110外,以向外部散热。
通常,安装空间110的空间有限,而且其一般依赖在用于形成安装空间110的外壁上开孔来引进冷却气流,冷却气流流量有限,即使在设置有冷却风机的情况下,安装空间110的气流流量也并不能大幅度提高,以致于安装空间110的换热环境不如安装空间110外。在本实施例中,散热器230的延伸管234从安装空间110内延伸至安装空间110的外部,将热量从安装空间110内转移至安装空间110外可以提高第一冷凝器220的冷却速度,进一步保障了第一冷凝器220出口冷媒的温度达标,保证整个压缩制冷循环系统200的可靠性。
另外,经过发明人大量的调试和优化,利用散热器230对第一冷凝器220进行散热的效果完全能够满足冷藏冷冻装置10正常运行需要。也即是,本实施的冷藏冷冻装置10完全摒弃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冷却风机对冷凝器散热的方式,而取消了冷却风机不仅可以降低额外的耗电和噪音,又能够避免因其自身散热导致安装空间温度上升的情况。
请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凝器220还包括第一冷凝管,第一冷凝管包括多段水平间隔设置的水平段223以及连接于相邻水平段的连接段225;且相邻的换热管232与第一冷凝管之间、或者相邻的换热管232相对的两个区段之间、或者相邻的第一冷凝管相对的两个区段之间均间隔设置有热交换片236。
也即是,本实施例的换热管232与第一冷凝管相当于一个微通道换热器,换热管232与第一冷凝管可以为相对设置且保持预设间隙的扁平状管道。其中第一冷凝管内流通有冷媒,热交换片236能够将第一冷凝管传导至换热管232,然后由换热管232将热量转移至位于安装空间110外的延伸管234,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请参见图4和图7,在另外一些替换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冷凝器220为翅片冷凝器,其包括第二冷凝管222和多个翅片224,多个翅片224平行排列,第二冷凝管222贯穿于多个翅片224,换热管232贯穿于翅片224,其部分区段与第二冷凝管222平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翅片224之间平行排列,每个翅片224可以沿安装空间110的进深方向延伸,并且每相邻两个翅片224之间还可以配置为一定的间隙,当第二冷凝管222贯穿于多个翅片224时,以增大第二冷凝管222的换热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冷凝管222还可以弯曲盘绕在多个翅片224之间,换热管232贯穿于翅片224,其可以贴靠平行于第二冷凝管222,并且与第二冷凝管222的弯曲延伸方向同步,以增加换热管232与第二冷凝管222的正对面积,提高换热效率,并且使得贯穿于翅片224的换热管232和第二冷凝管222布置更加整齐美观。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换热管232和延伸管234为贯通的热管,延伸管234从换热管232的顶部沿箱体100的高度方向延伸,以使得换热管232作为热管的热端,延伸管234为热管的冷端。
热管是一种传热元件,其利用热传导原理与相变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将透过热管将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利用热管的特点,可以方便地将热量扩散至外部。
热管包括贯通的热端和冷端,热端内充以适量的工作液体,该液体被配置成利用热端吸收的热量使其自身蒸发形成气体,并将气体排至热管的冷端,气体在冷端凝结放热,也即将热量由热端转移至冷端,凝结的液体又可以回流至热端,如此循环,不断地转移热量。
在本实施例中,换热管232可以作为热管的热端,延伸管234可以作为热管的冷端。当换热管232内的液体吸收安装空间110的热量后使其自身蒸发形成气体,并且气体排至延伸管234,以将换热管232的热量转移至延伸管234,也即是,散热器230将安装空间110内的热量转移至安装空间110外,进一步优化了换热,提高了第一冷凝器220换热效率。
请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箱体100包括外壳120,外壳120设置于箱体100的最外侧,延伸管234贴靠于外壳120的内侧。
特别地,外壳120可以包括U壳122和背板124,U壳122可以作为箱体100的两侧壁以及顶壁;背板124可以作为箱体100后壁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箱体100的背部上方。
当安装空间110位于箱体100的侧方时,也即是,安装空间110是由U壳122的侧板122a限定而成,由于安装空间110位于箱体100的底部,因此,U壳122的侧板122a位于安装空间110上方。延伸管234从安装空间110的内部延伸出后可以贴靠于侧板122a的内侧。
当安装空间110位于箱体100的后方时,也即是,安装空间110是由背板124限定而成,延伸管234从安装空间110的内部延伸出后可以贴靠于背板124的内侧。
上述两种方式均能够使得延伸管234从安装空间110的内部延伸出,并贴靠于外壳120的内侧,不仅能够取得上述实施例中散热器230将热量转移出安装空间110的技术效果,而且还能够使得延伸管234隐藏于箱体100的内部,进而使箱体100更加紧凑、美观。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外壳120还可以由导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材质制成,以便贴靠于其内壁的延伸管234能够快速地将热量导出。
请参见图6和图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缩制冷循环系统200还可以包括第二冷凝器240,第二冷凝器240与第一冷凝器220并联设置,并贴靠于外壳120的内侧,配置成与冷媒进行换热。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冷凝器240与第一冷凝器220并联,也就是说,第一冷凝器220和第二冷凝器240相互独立,第二冷凝器240还可以配置为散热效率略小于第一冷凝器220,以利用第二冷凝器240对冷媒进行辅助散热。
冷藏冷冻装置10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活场景中,例如冷藏冷冻装置10可以分为嵌入橱柜场景和单独使用场景。当冷藏冷冻装置10嵌入橱柜时,箱体100一般整体位于橱柜内,影响整个冷藏冷冻装置10散热。这时可以采用散热效率较高的第一冷凝器220或者采用第一冷凝器220和第二冷凝器240相结合的方式对冷媒进行散热,以使得冷媒的温度和压力达到规定的参数。当冷藏冷冻装置10被单独使用时,其整体的散热环境较佳,这时可以采用散热效率较低的第二冷凝器240对冷媒进行散热。
也即,本实施例的冷藏冷冻装置10为双冷凝器设计,并且第一冷凝器220和第二冷凝器240的规格可以配置为不同,以满足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散热需求,拓宽了冷藏冷冻装置10的使用范围,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请参见图6和图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缩制冷循环系统200还可以包括节流装置250,节流装置250还可以包括毛细管等,节流装置250设置于压缩制冷循环系统200的冷媒流路中,其也作为热交换设备。当从第一冷凝器220和/或第二冷凝器240流出的冷媒经节流装置250后变为低温低压冷媒液体,该低温低压冷媒液体可以通过蒸发吸热来吸收储物间室内的热量,使其温度下降,达到冷冻、冷藏食品的目的。
请参见图2、图6和图7,压缩制冷循环系统200还可以包括蒸发器260,蒸发器260设置于压缩制冷循环系统200的冷媒流路中且位于第一冷凝器220和第二冷凝器240的下游,配置成直接或间接地向冷藏冷冻装置10的储物间室提供冷量。
箱体100还可以包括多个内胆,多个内胆可以根据功能可以任意被划分为冷藏内胆、变温内胆、冷冻内胆等,具体的内胆个数以及功能可以根据冷藏冷冻装置10的使用需求进行配置。
内胆还可以至少包括底部内胆130,底部内胆130位于箱体100的底部,其一般可作为冷冻内胆,并且其内限定出位于底部的冷却室132和位于冷却室132上方的冷冻室134,蒸发器260布置于冷却室132。
具体地,底部内胆130的下方设置有分隔盖板136,分隔盖板136横向设置于底部内胆130内,用于将底部内胆130分隔出冷却室132和位于冷却室132上方的冷冻室134。
冷却室132位于底部内胆130的下方,蒸发器260设置于冷却室132内。也即是,蒸发器260位于底部内胆130的下方,这种设置方式能够避免传统冰箱中蒸发器占用冷冻室后部空间而导致冷冻室的进深减小,尤其对于对开门的冰箱来说,在冷冻室横向尺寸本就较小的情况下,增加其深度尺寸尤为重要,由此提升了冷藏冷冻装置10的空间利用率,方便了体积较大且不易分隔物品的存放。
另外,传统冰箱中,位于最下方的冷冻室所处位置较低,用户需要大幅度弯腰或蹲下才能对该冷冻室进行取放物品的操作,不便于用户使用,尤其不方便老人使用。而本实施例中,由于冷却室134占用了底部内胆130的下方空间,抬高了冷却室132上方的冷冻室134的高度,降低用户对冷冻室134进行取放物品操作时的弯腰程度,从而可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蒸发器260可以整体呈扁平长方体状,并且其还可以水平地或者倾斜地设置于冷却室132中,本发明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请参见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分隔盖板136的前端还设置有连通冷却室132和冷冻室134的前回风口138。
冷藏冷冻装置10还可以包括风道组件,风道组件还可以包括风道板310和制冷风机320,风道板310设置于底部内胆130内,并位于底部内胆130后壁的前方,其与底部内胆130的后壁限定出与冷却室132相连通的送风风道330,并且风道板310上开设有多个出风口312。制冷风机320倾斜地设置于蒸发器260的后方,其吸风口朝向前下方,出风口朝向后方,并配置成促使形成经由蒸发器260送向送风风道330的制冷气流。
冷却室132内的蒸发器260与周围的空气进行换热,在制冷风机320促使下形成制冷气流,制冷气流从冷却室132排向送风风道330,然后从风道板310上的出风口312进入冷冻室134,以与冷冻室134的空气进行换热,降低冷冻室134的温度。制冷气流换热后可以通过前回风口138回流至冷却室132,继续与蒸发器260进行换热,从而形成循环的气流路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冷凝器220所在的支路上设置有第一阀226;第二冷凝器240所在的支路上设置有第二阀242;且第一阀226和第二阀242配置成受控地开闭,以使得冷媒流经第一冷凝器220和/或第二冷凝器240。
具体地,第一阀226和第二阀242还可以配置成受控于冷藏冷冻装置10主控制器,在冷藏冷冻装置10主控制器判断满足开闭第一阀226或第二阀242条件后,发送指令至第一阀226和/或第二阀242,以使第一阀226或第二阀242实现受控地开闭。上述打开或者关闭条件可以为冷媒的温度、压力等参数是否满足预设值等,这可以在该冷藏冷冻装置10出厂时根据实际情况配置。
请参见图6,当第一阀226打开且第二阀242关闭时,压缩机210压缩的高温高压冷媒经过第一冷凝器220所在的支路,并在第一冷凝器220处冷却为高压常温的冷媒液体,然后继续依次流过设置于冷媒流路上的除露管270以及过滤器280后进入节流装置250,在节流装置250的节流作用下,高压常温的冷媒液体变为低温低压的冷媒液体,进而进入蒸发器260,并在蒸发器260内蒸发器吸热,以降低冷却室132的温度,然后回流至压缩机210,如此循环。
请参见图7,当第一阀226关闭且第二阀242打开时,冷媒与上述循环的区别在于,其流经第二冷凝器240所在的支路,并在第二冷凝器240处被冷却为高压常温的冷媒液体。
当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阀226和第二阀242还可以同时被打开,使得冷媒同时在第一冷凝器220和第二冷凝器240处冷却,以加快冷媒的冷却速度,避免冷藏冷冻装置10在超负荷工况下工作时冷媒的温度和压力不能被及时调节。
请参见图8和图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210设置于安装空间110内,并位于第一冷凝器220的一侧。
箱体100还可以包括底板140,底板140可以作为安装空间110的底壁,其设置在箱体100底部。底板140上还设置有蒸发皿142以及压缩机支撑座144,第一冷凝器220设置于蒸发皿142上,压缩机210安装于压缩机支撑座144上。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空间110位于底部内胆130的下方,冷却室132位于底部内胆130的下方,也即是,底部内胆130的底壁可以作为安装空间110与冷却室132的分隔板。蒸发器260位于冷却室132,其上的化霜水可以通过排水管穿过底部内胆130的底壁进入安装空间110的蒸发皿142内,由于第一冷凝器220设置于蒸发皿142上,这可以利用化霜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进一步吸收第一冷凝器220的热量,提高第一冷凝器220的换热效率。
请参见图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用于形成安装空间110的侧板112上开设有多个用于连通箱体100外部与安装空间110的多个通风口114,外部空气可以通过通风口114进入安装空间110,以与压缩机210和第一冷凝器220形成自然对流换热。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
箱体,其底部形成有安装空间;和
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其包括:
第一冷凝器,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和
散热器,其包括换热管和延伸管,所述换热管穿设于所述第一冷凝器内,以吸收所述第一冷凝器散发的热量,所述延伸管从换热管延伸至所述安装空间的外部,以向外部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冷凝器还包括第一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包括多段水平间隔设置的水平段以及连接于相邻所述水平段的连接段;且
相邻的所述换热管与所述第一冷凝管之间、或者相邻的所述换热管相对的两个区段之间、或者相邻的所述第一冷凝管相对的两个区段之间均间隔设置有热交换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冷凝器为翅片冷凝器,还包括:
平行排列的多个翅片;和
第二冷凝管,贯穿于多个所述翅片;且
所述换热管贯穿于所述翅片,其部分区段与所述第二冷凝管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换热管和所述延伸管为贯通的热管,并且所述延伸管从所述换热管的顶部沿所述箱体的高度方向延伸,以使得所述换热管作为所述热管的热端,所述延伸管为所述热管的冷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箱体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设置于所述箱体的最外侧;且
所述延伸管贴靠于所述外壳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外壳包括背板,所述背板设置在所述箱体的背部上方,所述延伸管贴靠于所述背板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所述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
第二冷凝器,与所述第一冷凝器并联设置,并贴靠于所述外壳的内侧,配置成与冷媒进行换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冷凝器所在的支路上设置的第一阀;
所述第二冷凝器所在的支路上设置的第二阀;且
所述第一阀和所述第二阀配置成受控地开闭,以使得冷媒流经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或所述第二冷凝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
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压缩制冷循环系统的冷媒流路中且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和所述第二冷凝器的下游;
所述箱体还包括:
底部内胆,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其内限定出位于底部的冷却室,所述蒸发器布置于所述冷却室。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藏冷冻装置,其中,
所述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还包括:
压缩机,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并位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一侧;且
所述箱体还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蒸发皿以及压缩机支撑座,所述第一冷凝器设置于所述蒸发皿上,所述压缩机安装于所述压缩机支撑座上。
CN202010833865.1A 2020-08-18 2020-08-18 冷藏冷冻装置 Pending CN1140764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3865.1A CN114076465A (zh) 2020-08-18 2020-08-18 冷藏冷冻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3865.1A CN114076465A (zh) 2020-08-18 2020-08-18 冷藏冷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6465A true CN114076465A (zh) 2022-02-22

Family

ID=80281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3865.1A Pending CN114076465A (zh) 2020-08-18 2020-08-18 冷藏冷冻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64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8474A (zh) * 2023-11-29 2023-12-29 泰州安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换热器组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830U (zh) * 1989-03-10 1989-10-11 承中良 热管冷凝器
US20050016203A1 (en) * 2001-11-20 2005-01-27 Espindola Estevao Marino Condenser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s
CN101113860A (zh) * 2006-07-28 2008-01-30 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提高冷凝器放热效率的直冷式冰箱
WO2012169520A1 (ja) * 2011-06-07 2012-12-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203421869U (zh) * 2013-08-29 2014-02-05 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效冷凝器
CN107606847A (zh) * 2017-09-14 2018-01-1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75481A (zh) * 2018-04-13 2019-10-2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底部具有双冷凝器结构的冰箱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830U (zh) * 1989-03-10 1989-10-11 承中良 热管冷凝器
US20050016203A1 (en) * 2001-11-20 2005-01-27 Espindola Estevao Marino Condenser for refrigeration systems
CN101113860A (zh) * 2006-07-28 2008-01-30 泰州乐金电子冷机有限公司 提高冷凝器放热效率的直冷式冰箱
WO2012169520A1 (ja) * 2011-06-07 2012-12-1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冷蔵庫
CN203421869U (zh) * 2013-08-29 2014-02-05 广东奥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效冷凝器
CN107606847A (zh) * 2017-09-14 2018-01-19 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 制冷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75481A (zh) * 2018-04-13 2019-10-25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底部具有双冷凝器结构的冰箱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308474A (zh) * 2023-11-29 2023-12-29 泰州安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换热器组件
CN117308474B (zh) * 2023-11-29 2024-02-09 泰州安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换热器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36003U (zh) 蒸发器与接水盘相匹配的冰箱
CN103528308A (zh) 冰箱
JP2006343078A (ja) 冷蔵庫
CN110411070B (zh) 蒸发单元和具有蒸发单元的冰箱
CN104329857B (zh) 冰箱
KR20110071167A (ko) 냉장고
CN114076465A (zh) 冷藏冷冻装置
EP3193108B1 (en) Refrigerator
CN211084550U (zh) 冰箱
US20050247077A1 (en) Evaporator for a refrigeration system
CN111344527A (zh) 冰箱
CN104823010A (zh) 冷藏库
CN114076457A (zh) 将冷凝器布置于压机舱内的冰箱
JP2010121842A (ja) 冷蔵庫
JP2014077615A (ja) 冷蔵庫
CN210035945U (zh) 蒸发器具有弯折结构的冰箱
CN111609623B (zh) 具有l型冷凝器的冰箱
JP2835267B2 (ja) 冷蔵庫
KR20110087917A (ko) 냉장고
CN112113381A (zh) 蒸发器异形的冰箱
CN217876645U (zh) 制冷器具及其抽屉组件
CN214039028U (zh) 冰箱
CN110736289A (zh) 管道组件、冷凝管线组件和包括其的冰箱
CN210625070U (zh) 蒸发器固定结构优化的冰箱
CN216432162U (zh) 一种冷冻蒸发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o Nanfeng

Inventor after: Li Mengcheng

Inventor after: Zhu Xiaobing

Inventor after: Fei Bin

Inventor after: Wang Changzhi

Inventor before: Li Mengcheng

Inventor before: Zhu Xiaobing

Inventor before: Fei Bin

Inventor before: Wang Changzh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