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4710A - 具有隔离联轴器的双副车架 - Google Patents

具有隔离联轴器的双副车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4710A
CN114074710A CN202110897465.1A CN202110897465A CN114074710A CN 114074710 A CN114074710 A CN 114074710A CN 202110897465 A CN202110897465 A CN 202110897465A CN 114074710 A CN114074710 A CN 1140747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frame
vehicle
coupled
frame
coupling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9746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海尔
S·C·霍普森
M·皮尔伯特
T·特雷博维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blication of CN1140747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47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1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with resilient means for suspension, e.g. of wheels or engine; sub-frames for mounting engine or suspens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 B60K2001/001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al propulsion units one motor mounted on a propulsion axle for rotating right and left wheels of this ax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具有隔离联轴器的双副车架。一种本文公开的示例车辆包括:动力传动系统;车架;第一副车架,所述第一副车架经由第一隔离联轴器联接到所述动力传动系统;以及第二副车架,所述第二副车架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副车架联接,所述第二副车架联接到所述车架。

Description

具有隔离联轴器的双副车架
技术领域
本公开大体上涉及车辆车架,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具有隔离联轴器的双副车架。
背景技术
车辆车架,也称为底盘,是车辆的主要支撑结构。车辆车架可以是车身车架分离式构造,其中车辆的车身与车架分离,或者是一体式构造,其中车架和车身是一体的。车辆车架支撑车辆的机械部件并且管理在车辆上的静态和动态载荷(例如,乘客和货物的重量、因路面不平而引起的扭转扭曲、来自车辆发动机和/或变速器的扭矩等)。在一些示例中,车辆车架包括副车架。副车架是车架内支撑特定的车辆结构的离散结构。
近年来,电动车辆(EV)越来越普及。EV通常经由一个或多个电动马达通过存储在电池中的电力推进。EV具有多种应用,包括个人交通、公共交通和货运。
发明内容
一种本文公开的示例车辆包括:动力传动系统;车架;第一副车架,所述第一副车架经由第一隔离联轴器联接到所述动力传动系统;以及第二副车架,所述第二副车架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副车架联接,所述第二副车架联接到所述车架。
一种本文公开的示例设备包括:第一副车架;以及第二副车架,所述第二副车架围绕所述第一副车架设置,所述第二副车架经由第一隔离联轴器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一种本文公开的示例设备包括:第一副车架,所述第一副车架联接到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以及第二副车架,所述第二副车架经由第一联轴器联接在由所述第一副车架限定的周边内,所述第二副车架联接到所述车辆的车架,所述第一联轴器用于阻尼所述动力传动系统的经由所述第二副车架传输到所述车架的振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包括具有双副车架的车辆的示例系统。
图2是图1的示例内副车架的等距视图。
图3是具有动力传动系统的图1和图2的示例内副车架的等距视图。
图4是图1的示例外副车架的等距视图。
图5至图7是图1的双副车架的示例图示,包括图1至图2的示例内副车架和图1和图4的外副车架。
图8是具有动力传动系统的图1和图5至图7的双副车架的等距视图。
图9是结合到车辆车架中的具有动力传动系统的图1和图5至图7的双副车架的视图。
附图未按比例绘制。相反,层或区域的厚度在附图中可被放大。一般来说,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所有附图和随附的书面描述中将用来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如本专利中所使用,陈述任何部分(例如,区段、连杆、区域、区或板等)以任何方式位于另一部分上(例如,定位在其上、位于其上、围绕其设置或形成在其上等)指示:所引用的部分与另一部分接触,或者所引用的部分在另一部分上方而两者之间有一个或多个中间部分。连接引用(例如,附接、联接、连接、联结等)将被广义地解释,并且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可包括在元件集合之间的中间构件和在元件之间的相对移动。因此,连接引用不一定推断出两个元件直接地连接并且彼此成固定关系。陈述任何部分与另一部分“接触”意味着在两个部分之间没有中间部分。
当识别可被分别引用的多个元件或部件时,在本文中使用描述符“第一”、“第二”、“第三”等。除非基于其使用背景另外指定或理解,否则此类描述符不意图赋予优先级、物理顺序或列表中的安排或时间安排顺序的任何含义,而仅用作单独引用以便于理解所公开的示例的多个元件或部件的标签。在一些示例中,描述符“第一”可用于指代详细描述中的元件,而在权利要求中可使用诸如“第二”或“第三”之类的不同描述符来引用同一元件。在此类情况下,应当理解,仅为了便于引用多个元件或部件而使用此类描述符。
具体实施方式
近年来,传统上具有内燃发动机的许多车辆正在转换为EV和/或部分电动车辆。在一些示例中,必须重新设计车辆子系统以适应EV部件(例如,电动动力传动系统、电池、配电单元(PDU)、电动马达等),同时维持碰撞安全性和模块化设计要求。特别地,一些电动车辆部件(例如,电动动力传动系统等)产生对车辆的噪声、振动和粗糙性(NVH)特性有负面影响的高频振动。
本文公开的示例车辆副车架克服了上述缺陷并且包括内副车架和外副车架。在本文公开的一些示例中,电动动力传动系统联接到内副车架并且外副车架联接到车辆车架。在本文公开的一些示例中,内副车架经由第一多个隔离联轴器联接到外副车架,电动动力传动系统经由第二多个隔离联轴器联接到内副车架。另外或替代地,外副车架可经由第三多个隔离联轴器联接到车辆车架。在本文公开的一些示例中,隔离联轴器阻尼(例如,减少、消除等)来自电动动力传动系统的振动并且改善车辆的NVH特性。在本文公开的一些示例中,外副车架包括多个特征,这些特征使得车辆的悬架总成能够联接到该外副车架。
如本文所使用,特征的定向参考与特征相关联的车辆的侧向轴线、竖直轴线和纵向轴线来描述。如本文所使用,车辆的纵向轴线平行于车辆的中心线。术语“后”和“前”分别是用于指沿纵向轴线更靠近车辆的后部和车辆的前部的方向。如本文所使用,车辆的竖直轴线垂直于车辆所在的地面。术语“在……下方”和“在……上方”分别用于指代沿竖直轴线更靠近地面和远离地面的方向。如本文所使用,车辆的侧向轴线垂直于纵向轴线和竖直轴线并且是大体上平行于车辆的车桥。一般来说,附图标注出了一组轴线,包括侧向轴线(Y)、纵向轴线(X)和竖直轴线(Z)。如本文所使用,术语“纵向”和“轴向”可互换用于指平行于纵向轴线的方向。如本文所使用,术语“侧向”和“水平”是用于指平行于侧向轴线的方向。如本文所使用,术语“竖直”和“垂直”可互换用于指平行于竖直轴线的方向。
在本文使用的一些示例中,术语“基本上”用于描述在陈述关系的三个度内的两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例如,基本上共线的关系在共线的三个度内,基本上垂直的关系在垂直的三个度内,基本上平行的关系在平行的三个度内等)。
图1示出了具有示例双副车架102的示例车辆100。在图1的所示的示例中,双副车架102联接到车辆100的示例车架104。在图1的所示的示例中,示例双副车架102支撑示例动力传动系统106、示例车桥107和示例悬架总成108。在图1的所示的示例中,双副车架102包括示例内副车架110和示例外副车架112。在图1的所示的示例中,双副车架102联接在车辆100的后部。在图1的所示的示例中,双副车架102联接在车辆100的后车桥上方。在其他示例中,双副车架102可在任何其他合适的位置(例如,安装在中间的、安装在前部的等)处联接到车辆车架104。具有示例双副车架102的示例车辆100参考平行于车辆100的中心线的示例纵向轴线114、垂直于地面的示例竖直轴线116和垂直于纵向轴线114和竖直轴线116的示例侧向轴线118来描述。
在图1的所示的示例中,示例车辆100是货车(例如,全尺寸货车、小型货车等)。在其他示例中,车辆10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车辆(例如,卡车、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半拖挂式卡车、有轨车辆、全地形车(ATV)、船舶、建筑设备、农业设备等)。在图1的所示的示例中,车辆100具有安装在后部的马达(例如,动力传动系统106的部件等)。车辆100的车辆车架104支撑车辆100的部件(例如,动力传动系统106、副车架102等)。在图1的所示的示例中,车辆车架104是一体式车架。在其他示例中,车辆车架104可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配置(例如,车身车架分离式设计)。在一些示例中,车辆车架104包括沿车辆100的长度延伸的纵梁和连接纵梁的横梁。结合图9更详细地描述了副车架102和车辆车架104的联接。
动力传动系统106包括向车辆100提供机械动力的部件。在图1的所示的示例中,动力传动系统106是包括配电单元(PDU)的电动动力传动系统。在其他示例中,动力传动系统106可以是燃烧动力传动系统或混合动力传动系统。在图1的所示的示例中,由动力传动系统106提供的机械能被传递到驱动车辆100的后轮的车桥107。另外或替代地,动力传动系统106可包括任何其他合适的部件(例如,差速器、变速器等)。在一些示例中,在车辆100的操作期间,动力传动系统106产生高频振动,该高频振动可使车辆100产生不利的噪声、振动和粗糙性(NVH)特性。
悬架总成108将车辆100的车轮连接到双副车架102。在图1的所示的示例中,内副车架110的形状设定为允许悬架总成108和/或动力传动系统106的元件从下方通过。在一些示例中,悬架总成108经由双副车架102的安装特征(例如,安装板、焊接表面、接头、螺栓孔等)联接到双副车架102。在一些示例中,悬架总成108还联接到车辆100的车辆车架104。
内副车架110经由一个或多个隔离联轴器(例如,橡胶衬套等)联接到动力传动系统106。在图1的所示的示例中,内副车架110联接在外副车架112内,使得内副车架110的外表面联接到外副车架112的内表面。在图1的所示的示例中,内副车架110经由四个橡胶衬套联接到外副车架112。在其他示例中,内副车架110可经由任何其他合适的手段(例如,焊接、压配合、紧固件、紧固件技术、它们的组合等)联接到外副车架112。内副车架110可由钢、铝和/或任何合适的材料或它们的组合构成。
外副车架112联接到内副车架110和车辆车架104。在图1的所示的示例中,外副车架112围绕内副车架110联接,使得外副车架112部分地环绕内副车架110。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内副车架110完全地设置在由外副车架112限定的周边内。在其他示例中,内副车架110可包括设置在由外副车架112限定的周边外的部件。
图2是图1的示例内副车架110的等距视图。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内副车架110包括示例第一纵梁202A、示例第二纵梁202B、示例第一横梁204A和示例第二横梁204B。内副车架110还包括设置在示例第一后衬套壳体207A内的示例第一后衬套206A、设置在示例第二后衬套壳体207B内的示例第二后衬套206B、设置在示例第一前衬套壳体209A内的示例第一前衬套208A和在示例第二前衬套壳体209B内的示例第二前衬套208B。第一横梁204A包括示例第一衬套210A和示例第二衬套210B。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横梁204B包括示例第三衬套210C和示例第四衬套210D。
纵梁202A、202B在横梁204A、204B之间大体平行于纵向轴线114延伸。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纵梁202A和202B向上弯曲,使得纵梁202A、202B的轮廓相对于地面凹入以使得车辆部件(例如,图1的车桥107)能够延伸到纵梁202A、202B下方。在其他示例中,纵梁202A、202B可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轮廓(例如,直的、相对于地面凸出的等)。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纵梁202A、202B可具有圆形且中空的横截面。在其他示例中,纵梁202A、202B可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横截面(例如,矩形的、卵形的等)。纵梁202A、202B可由任何合适的材料(例如,钢、铸铁、铝等)构成。
横梁204A、204B是内副车架110的结构构件,其大体平行于侧向轴线118延伸。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横梁204A在后衬套壳体207A、207B之间侧向地延伸,并且第二横梁204B在前衬套壳体209A、209B之间侧向地延伸。横梁204A、204B可经由任何方法或它们的组合(例如,焊接、紧固件、压配合等)联接到衬套壳体207A、207B、209A、209B。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第一横梁204A包括第一衬套210A和第二衬套210B,并且第二横梁204B包括第三衬套210C和第四衬套210D。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横梁204A、204B被配置为使得衬套210A、210B、210C、210D的接触表面沿车辆100的纵向轴线114定向。在其他示例中,横梁204A、204B可相对于纵向轴线114成角度。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第一衬套至第四衬套210A、210B、210C、210D比后衬套206A、206B和前衬套208A、208B更靠近地面。在其他示例中,衬套210A、210B、210C、210D中的一些或全部可设置在其他合适的位置(例如,与后衬套206A、206B和前衬套208A、208B成直线、在后衬套206A、206B和前衬套208A、208B上方等)。
后衬套206A、206B接纳外副车架112的联接部件以形成隔离联轴器,使得在内副车架110与外副车架112之间传输的振动被阻尼。例如,后衬套206A、206B可包括环形地设置在后衬套206A、206B的外管内的阻尼材料(例如,硅树脂、橡胶、聚氨酯、弹性聚合物等)。在一些示例中,后衬套206A、206B可包括可变形管。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后衬套206A、206B设置在后衬套壳体207A、207B内。
后衬套壳体207A、207B是分别容纳后衬套206A、206B的结构部件。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后衬套壳体207A接纳第一横梁204A和第一纵梁202A。第二后衬套壳体207B接纳第一横梁204A和第二纵梁202B。第一后衬套206A在第一后衬套壳体207A内设置在第一横梁204A与第一纵梁202A的相交处后方。第二后衬套206B在第二后衬套壳体207B内设置在横梁204A与第二纵梁202B的相交处后方。在其他示例中,第一后衬套206A可在第一后衬套壳体207A内设置在第一横梁204A的相交处,并且第二后衬套206B可在第二后衬套壳体207B内设置在第一纵梁202A与第二纵梁202B的相交处。后衬套壳体207A、207B可由钢、铝和/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构成。
前衬套208A、208B接纳外副车架112的联接部件以形成隔离联轴器,使得在内副车架110与外副车架112之间传输的振动被阻尼。例如,前衬套208A、208B可包括环形地设置在前衬套208A、208B的外管内的阻尼材料(例如,硅树脂、橡胶、聚氨酯、弹性聚合物等)。在一些示例中,前衬套208A、208B可包括可变形管。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前衬套208A、208B分别设置在第一纵梁202A与第二横梁204B的相交处和第二纵梁202B与第二横梁204B的相交处。在其他示例中,前衬套208A、208B可设置在任何其他合适的位置(例如,大体在相交处的前方等)。
示例前衬套壳体209A、209B是分别容纳前衬套208A、208B的结构部件。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前衬套壳体209A接纳第二横梁204B和第一纵梁202A。第二前衬套壳体209B接纳第二横梁204B和第二纵梁202B。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第一前衬套壳体209A内的第一前衬套208A设置在与第二横梁204B与第一纵梁202A的相交处相同的侧向且纵向的位置处。第二前衬套208B在第二前衬套壳体209B内设置在与第二横梁204A与第二纵梁202B的相交处相同的侧向且纵向的位置处。示例前衬套壳体209A、209B可由钢、铝和/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构成。
衬套210A、210B、210C、210D接纳动力传动系统(例如,图1的动力传动系统106等)的联接部件,使得与传动系的操作相关联的振动被阻尼。例如,衬套210A、210B、210C、210D可包括环形地设置在衬套210A、210B、210C、210D的外管内的阻尼材料(例如,硅树脂、橡胶、聚氨酯、弹性聚合物等)。在一些示例中,衬套210A、210B、210C、210D可包括可变形管。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衬套210A、210B、210C、210D的尺寸、形状和定向是一致的。在其他示例中,衬套210A、210B、210C、210D可具有任何合适的配置。虽然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描绘了四个衬套210A、210B、210C、210D,但是在传动系与内副车架110之间的隔离联轴器可包括任何其他数量的衬套(例如,2个衬套、3个衬套、6个衬套等)。
在图2的所示的示例中,示例第一横梁204A的衬套210A、210B设置得比示例第二横梁204B的衬套210C、210D低(例如,更靠近地面等)。在其他示例中,衬套210A、210B、210C、210D可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空间关系。例如,衬套210A、210B、210C、210D可沿竖直轴线116设置在基本上相同的位置处。在一些示例中,衬套210A、210B、210C、210D的配置是基于动力传动系统106的配置(例如,联接接口的尺寸、形状、位置等)。
图3是具有示例动力传动系统106的图1和图2的示例内副车架110的等距视图。在图3的所示的示例中,示例动力传动系统106经由示例衬套210A、210B、210C、210D联接到示例内副车架110。例如,动力传动系统106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安装特征(例如,安装件、轴颈、销等)以联接在衬套210A、210B、210C、210D内。在图3的所示的示例中,动力传动系统106的纵向运动受横梁204A、204B的约束,并且动力传动系统106的轴向且竖直的运动受衬套210A、210B、210C、210D的约束。在图3的所示的示例中,示例隔离联轴器302、304、306、308分别由衬套210A、210B、210C、210D形成。隔离联轴器302、304、306、308阻尼(例如,消除、减少等)在操作期间由动力传动系统106产生的振动。
在图3的所示的示例中,纵梁202A、202B相对于车桥107凹入地弯曲。在一些示例中,纵梁202A、202B的轮廓防止车桥107在动力传动系统106的操作期间与纵梁202A、202B碰撞。在其他示例中,纵梁202A、202B的轮廓可在车桥107下方弯曲(例如,相对于地面凸出地等)。在其他示例中,动力传动系统106可联接到内副车架110,使得车桥107足够低,以使纵梁202A、202B可以是基本上直的。
图4是图1的示例外副车架112的等距视图。在图4的所示的示例中,示例外副车架112具有示例中心轴线401并且包括示例前衬套接口402A、402B和示例后衬套接口404A、404B。在图4的所示的示例中,示例后衬套接口404A、404B分别设置在示例衬套接口壳体405A、405B内。示例外副车架包括示例纵梁406A、406B、示例横梁408和示例变幅杆总成410。示例外副车架112包括示例悬架安装特征412A、412B、412C、412D、412E、示例车架安装特征414A、414B、414C、414D和示例保险杠安装特征416A、416B。
示例衬套接口402A、402B、404A、404B被配置为联接到内副车架110的衬套(例如,后衬套206A、206B和前衬套208A、208B等)。在一些示例中,衬套接口402A、402B、404A、404B可包括可插入或以其他方式联接到衬套的特征(例如,轴颈、紧固件等)。在图4的所示的示例中,前衬套接口402A、402B接近横梁408并在其下方,使得前衬套接口402A、402B平行于竖直轴线116竖直地向下延伸。在其他示例中,前衬套接口402A、402B可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定向(例如,相对于竖直轴线116以一角度竖直地向下延伸等)。在其他示例中,前衬套接口402A、402B可位于外副车架112上的任何其他合适的位置处。例如,前衬套接口402A、402B可分别设置在横梁408与纵梁406A、406B的相交处。
后衬套接口404A、404B分别设置在示例衬套接口壳体405A、405B内。在图4的所示的示例中,衬套接口壳体405A、405B分别从纵梁406A、406B向外朝向外副车架112的中心轴线401延伸并且与变幅杆总成410相邻。衬套接口壳体405A、4045B可经由任何合适的方法(例如,焊接、一个或多个紧固件、压配合等)联接到纵梁406A、406B。另外或替代地,衬套接口壳体405A、405B可与纵梁406A、406B成一体。在图4的所示的示例中,衬套接口404A、404B平行于竖直轴线116竖直地向下延伸。在其他示例中,衬套接口404A、404B可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定向(例如,相对于竖直轴线116以一角度竖直地向下延伸等)。在其他示例中,后衬套接口404A、404B和/或衬套接口壳体405A、405B可位于任何合适的位置。在一些示例中,可不存在衬套接口壳体405A、405B。在此类示例中,后衬套接口可设置在纵梁406A、406B和/或变幅杆总成410上。
示例纵梁406A、406B在横梁408与变幅杆总成410之间延伸。纵梁406A、406B为内副车架110和其他车辆部件(例如,图1的动力传动系统106、图1的悬架总成108等)提供了支撑。也就是说,纵梁406A、406B将施加到内副车架110和/或外副车架112的载荷(例如,施加到图1的悬架总成108的载荷、来自图1的动力传动系统106的操作的载荷等)传递到车辆的车架和/或横梁408。在图4的所示的示例中,第一纵梁406A和第二纵梁406B中的每一者都由整体铸件构成。在其他示例中,第一纵梁406A和/或第二纵梁406B可由多个部分构成。
在图4的所示的示例中,横梁408联接纵梁406A、406B并且包括悬架安装特征412F、412B和车架安装特征414A、414B、414C、414D。横梁408将与纵梁406A、406B和/或车辆的操作相关联(例如,来自图1的悬架总成108和/或图1的动力传动系统106等)的载荷和/或振动传递到车辆车架。在所示的示例中,横梁408是整体铸件。在其他示例中,横梁408可由多个部分构成。在一些示例中,横梁408可经由任何合适的手段(例如,焊接、紧固件、压配合等)联接到纵梁406A、406B。示例纵梁406A、406B和横梁408可由钢、铝和/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构成。
示例变幅杆总成410提供吸收施加在车辆的后部的能量的安全特征。变幅杆总成410可由钢、铝和/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材料构成。在一些示例中,变幅杆总成410可包括允许将保险杠安装到双副车架102的特征。在一些示例中,变幅杆总成410可不存在。在此类示例中,外副车架112的后部可经由附加的横梁联接在一起。
悬架安装特征412A、412B、412C、412D、412E、412F是使得车辆的后悬架系统能够安装到外副车架112的特征。在图4的所示的示例中,外副车架112包括接纳悬架的支柱、横向连杆和/或稳定器的特征,使得外副车架112承受从车辆车轮传输到车辆的载荷。在一些示例中,悬架安装特征412A、412B、412C、412D、412E、412F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不存在和/或实施在双副车架102和/或车辆车架(例如,内副车架110等)的另一个特征上。悬架安装特征412A、412B、412C、412D、412E、412F中的一些或全部可经由安装板、焊接表面、接头(例如,球头节、铰接头等)、轴承和/或衬套来实施。
示例车架安装特征414A、414B、414C、414D是外副车架112上使得外副车架112能够安装到车辆车架的特征。在一些示例中,车架安装特征414A、414B、414C、414D可包括焊接、销接、压配合和/或紧固件。在一些示例中,外副车架112可经由一个或多个隔离联轴器(例如,轴颈和衬套等)联接到车辆。在一些示例中,纵梁406A、406B可包括允许外副车架112安装到车辆车架的附加的特征。
示例保险杠安装特征416A、416B是外副车架112上使得保险杠能够安装到外副车架112的特征。在一些示例中,保险杠安装特征416A、416B可包括焊接、销接、压配合和/或紧固件。在一些示例中,保险杠安装特征416A、416B可设置在变幅杆总成410上。
图5至图7示出了图1的双副车架102。在图5至图7的所示的示例中,示例内副车架110和外副车架112已经联接在一起以形成双副车架102。在图5至图7的所示的示例中,内副车架110经由示例隔离联轴器502、504、506、508联接到外副车架112。
隔离联轴器502、504、506、508阻尼(例如,减少、消除等)在内副车架110与外副车架112之间传输的振动。在图5至图7的所示的示例中,第一隔离联轴器502通过联接第二后衬套206B和第二后衬套接口404B而形成。示例第二隔离联轴器504通过联接第一后衬套206A和第一后衬套接口404A来形成。示例第三隔离联轴器506通过联接第二前衬套208B和衬套接口402B来形成。示例第四隔离联轴器508通过联接第一前衬套208A和衬套接口402A来形成。
在图5至图7的所示的示例中,外副车架112基本上环绕内副车架110。也就是说,内副车架110设置在由外副车架112的纵梁406A、406B、横梁408和变幅杆总成410限定的周边内。在图5至图7的所示的示例中,内副车架110的第一纵梁202A比外副车架112的第一纵梁406A更靠近中心轴线401。内副车架110的第二纵梁202B比外副车架112的第二纵梁406B更靠近中心轴线401。内副车架110的第一横梁204A比外副车架112的变幅杆总成410更靠近车辆的前部。内副车架110的第二横梁204B比外副车架112的横梁408更靠近车辆的后部。在图6的所示的示例中,示例双副车架102包括示例悬架安装件602A、602B,悬架总成的部件(例如,横向臂等)可安装到所述示例悬架安装件上。
图8是具有示例动力传动系统106和示例悬架总成108的图1和图5至图7的双副车架102的等距视图。在图8的所示的示例中,在内副车架110与外副车架112之间的隔离联轴器502、504、506、508和在动力传动系统106与内副车架110之间的隔离联轴器302、304、306、308将车辆车架与动力传动系统106双重隔离。因此,由动力传动系统106的操作引起的NVH被降低。例如,车辆车架104与动力传动系统106的双重隔离减少了从动力传动系统106到车辆车架的振动(例如,由电动动力传动系统的操作引起的高频振动等)的传递。
在图8的所示的示例中,隔离联轴器502、504、506、508中的每一者沿竖直轴线116定向(例如,联轴器的轴颈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竖直轴线116等)并且隔离联轴器302、304、306、308中的每一者沿纵向轴线114定向(例如,联轴器的轴颈的中心轴线平行于纵向轴线114等)。因此,隔离联轴器502、504、506、508垂直于隔离联轴器302、304、306、308定向。在其他示例中,隔离联轴器502、504、506、508和隔离联轴器302、304、306、308可具有任何其他合适的空间关系。例如,隔离联轴器502、504、506、508可沿纵向轴线114定向,并且隔离联轴器302、304、306、308可沿竖直轴线116定向。在其他示例中,隔离联轴器502、504、506、508和隔离联轴器302、304、306、308可具有非正交关系。
图9是联接到示例车辆车架104的具有示例动力传动系统106和示例悬架总成108的图1和图5至图7的双副车架102的底视图。在图9的所示的示例中,双副车架102已经安装到车辆车架104的示例车架纵梁902A、902B(例如,经由图4的示例纵梁406B、406A上的示例车架安装特征414A、414B、414C、414D等)。在一些示例中,双副车架102可包括使得双副车架102能够经由示例横梁408和/或示例变幅杆总成410安装到车辆车架得附加的特征。在图9的所示的示例中,示例变幅杆总成410设置在示例保险杠904后面,该示例保险杠联接到双副车架(例如,经由图4的示例保险杠安装特征416A、416B等)。在其他示例中,保险杠904也可直接连接到变幅杆总成410。
“包括(Including)”和“包括(comprising)”(及其所有形式和时态)在本文中用作开放式术语。因此,每当权利要求将任何形式的“包括”或“包含”(例如,包括(comprises)、包括(includes)、包括(comprising)、包括(including)、具有(having)等)用作前序或用在任何种类的权利要求引用内时,将理解,可存在附加的要素、项等,而不落在对应的权利要求或引用的范围外。如本文所使用,当短语“至少”被用作例如权利要求的前序中的过渡项时,它以与术语“包括(comprising)”和“包括(including)”具有开放式含义相同的方式具有开放式含义。术语“和/或”在例如以诸如A、B和/或C的形式使用时指代A、B、C的任何组合或子集,诸如(1)仅A、(2)仅B、(3)仅C、(4)A与B、(5)A与C、(6)B与C以及(7)A与B和A与C。如本文在描述结构、部件、物品、对象和/或事物的背景中所使用,短语“A和B中的至少一者”意图指代包括(1)至少一个A、(2)至少一个B以及(3)至少一个A和至少一个B中的任一者的实现方式。类似地,如本文在描述结构、部件、物品、对象和/或事物的背景中所使用,短语“A或B中的至少一者”意图指代包括(1)至少一个A、(2)至少一个B以及(3)至少一个A和至少一个B中的任一者的实现方式。如本文在描述过程、指令、动作、活动和/或步骤的进行或执行的背景中所使用,短语“A和B中的至少一者”意图指代包括(1)至少一个A、(2)至少一个B以及(3)至少一个A和至少一个B中的任一者的实现方式。类似地,如在本文中描述过程、指令、动作、活动和/或步骤的进行或执行的背景中所使用,短语“A或B中的至少一者”意图指代包括(1)至少一个A、(2)至少一个B以及(3)至少一个A和至少一个B中的任一者的实现方式。
如本文所使用,单数引用(例如,“一个”、“一种”、“第一”、“第二”等)不排除复数。如本文所使用,术语“一个”或“一种”实体指代该实体中的一者或多者。术语“一个”(或“一种”)、“一个或多个”和“至少一个”在本文中可互换使用。此外,尽管被单独地列出,但是多个构件、元件或方法动作可由例如单个单元或处理器来实施。另外,虽然单独的特征可能被包括在不同的示例或权利要求中,但是这些可组合,并且被包括在不同的示例或权利要求中并不意味着特征的组合是不可行的和/或有利的。
尽管本文中已经公开了某些示例方法、设备和制品,但是本专利的涵盖范围不限于此。相反,本专利涵盖了公正地落入本专利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方法、设备和制品。
本文公开了具有隔离联轴器的双副车架。所述双副车架的另外的示例和组合包括以下内容:示例1包括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动力传动系统;车架;第一副车架,所述第一副车架经由第一隔离联轴器联接到所述动力传动系统;以及第二副车架,所述第二副车架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副车架耦接,所述第二副车架联接到所述车架。
示例2包括示例1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副车架经由第二隔离联轴器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示例3包括示例2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隔离联轴器的第一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隔离联轴器的第二中心轴线定向。
示例4包括示例3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车辆的第三中心轴线。
示例5包括示例2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隔离联轴器和所述第二隔离联轴器阻尼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传递到所述车架的振动。
示例6包括示例1的车辆,所述车辆还包括悬架系统,所述悬架系统联接到所述第二副车架。
示例7包括示例1的车辆,所述车辆还包括后车桥,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副车架联接在所述后车桥上方。
示例8包括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副车架;以及第二副车架,所述第二副车架围绕所述第一副车架设置,所述第二副车架经由第一隔离联轴器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示例9包括示例8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动力传动系统,所述动力传动系统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示例10包括示例9的设备,其中所述动力传动系统经由第二隔离联轴器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示例11包括示例10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副车架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平行于所述第一纵梁;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联接在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之间;以及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平行于所述第二纵梁。
示例12包括示例11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一组联轴器,所述第一组联轴器包括第一联轴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组联轴器中的联轴器设置在(1)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一横梁的相交处、(2)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相交处、(3)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相交处和(4)所述第二纵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相交处。
示例13包括示例11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组联轴器,所述第二组联轴器包括第二联轴器,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组联轴器中的联轴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或所述第二横梁中的至少一者上。
示例14包括示例11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纵梁设置在车辆的车桥上方并且相对于所述车桥凹入地弯曲。
示例15包括示例8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副车架经由第三隔离联轴器联接到车辆车架。
示例16包括示例8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副车架包括第一组安装特征,所述第一组安装特征使得车辆的悬架系统能够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示例17包括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副车架,所述第一副车架联接到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以及第二副车架,所述第二副车架经由第一联轴器联接在由所述第一副车架限定的周边内,所述第二副车架联接到所述车辆的车架,所述第一联轴器用于阻尼所述动力传动系统的经由所述第二副车架传输到所述车架的振动。
示例18包括示例17的设备,其中所述动力传动系统是电动动力传动系统并且包括配电单元。
示例19包括示例17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副车架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后车桥上方。
示例20包括示例17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副车架经由第二联轴器联接到所述动力传动系统,所述第二联轴器用于阻尼所述动力传动系统的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传输到所述第一副车架的振动。
所附权利要求特此以引用方式结合到具体实施方式中,其中每项权利要求独立地作为本公开的单独的实施例。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具有:动力传动系统;车架;第一副车架,所述第一副车架经由第一隔离联轴器联接到所述动力传动系统;以及第二副车架,所述第二副车架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副车架联接,所述第二副车架联接到所述车架。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副车架经由第二隔离联轴器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离联轴器的第一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隔离联轴器的第二中心轴线定向。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车辆的第三中心轴线。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隔离联轴器和所述第二隔离联轴器阻尼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传递到所述车架的振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悬架系统,所述悬架系统联接到所述第二副车架。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后车桥,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副车架联接在所述后车桥上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具有:第一副车架;以及第二副车架,所述第二副车架围绕所述第一副车架设置,所述第二副车架经由第一隔离联轴器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动力传动系统,所述动力传动系统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动力传动系统经由第二隔离联轴器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副车架包括:第一纵梁;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平行于所述第一纵梁;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联接在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之间;以及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平行于所述第二纵梁。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第一组联轴器,所述第一组联轴器包括第一隔离联轴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组联轴器中的联轴器设置在(1)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一横梁的相交处和(2)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相交处。
根据一个实施例,本发明的特征还在于第二组联轴器,所述第二组联轴器包括第二隔离联轴器,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组联轴器中的联轴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或所述第二横梁中的至少一者上。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纵梁设置在车辆的车桥上方并且相对于所述车桥凹入地弯曲。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副车架经由第三隔离联轴器联接到车辆车架。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副车架包括第一组安装特征,所述第一组安装特征使得车辆的悬架系统能够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具有:第一副车架,所述第一副车架联接到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以及第二副车架,所述第二副车架经由第一联轴器联接在由所述第一副车架限定的周边内,所述第二副车架联接到所述车辆的车架,所述第一联轴器用于阻尼所述动力传动系统的经由所述第二副车架传输到所述车架的振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动力传动系统是电动动力传动系统并且包括配电单元。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副车架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后车桥上方。
根据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副车架经由第二联轴器联接到所述动力传动系统,所述第二联轴器用于阻尼所述动力传动系统的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传输到所述第一副车架的振动。

Claims (15)

1.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
动力传动系统;
车架;
第一副车架,所述第一副车架经由第一隔离联轴器联接到所述动力传动系统;以及
第二副车架,所述第二副车架至少部分地围绕所述第一副车架耦接,所述第二副车架联接到所述车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二副车架经由第二隔离联轴器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隔离联轴器的第一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二隔离联轴器的第二中心轴线定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车辆的第三中心轴线。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第一隔离联轴器和所述第二隔离联轴器阻尼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传递到所述车架的振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所述车辆还包括后车桥,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副车架联接在所述后车桥上方。
7.一种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第一副车架;以及
第二副车架,所述第二副车架围绕所述第一副车架设置,所述第二副车架经由第一隔离联轴器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动力传动系统,所述动力传动系统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动力传动系统经由第二隔离联轴器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副车架包括:
第一纵梁;
第二纵梁,所述第二纵梁平行于所述第一纵梁;
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联接在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之间;以及
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平行于所述第二纵梁。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一组联轴器,所述第一组联轴器包括第一隔离联轴器,并且其中所述第一组联轴器中的联轴器设置在(1)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一横梁的相交处和(2)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相交处。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所述设备还包括第二组联轴器,所述第二组联轴器包括第二隔离联轴器,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组联轴器中的联轴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或所述第二横梁中的至少一者上。
13.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纵梁设置在车辆的车桥上方并且相对于所述车桥凹入地弯曲。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副车架经由第三隔离联轴器联接到车辆车架。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副车架包括第一组安装特征,所述第一组安装特征使得车辆的悬架系统能够联接到所述第一副车架。
CN202110897465.1A 2020-08-13 2021-08-05 具有隔离联轴器的双副车架 Pending CN1140747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993,080 US11713080B2 (en) 2020-08-13 2020-08-13 Double subframes with isolation couplings
US16/993,080 2020-08-1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4710A true CN114074710A (zh) 2022-02-22

Family

ID=80000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97465.1A Pending CN114074710A (zh) 2020-08-13 2021-08-05 具有隔离联轴器的双副车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13080B2 (zh)
CN (1) CN114074710A (zh)
DE (1) DE10202112056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54095A (zh) * 2023-07-28 2023-08-29 昆山美仑工业样机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机悬置结构的新能源汽车车架及其增稳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213651A1 (de) * 2018-08-14 2020-02-20 Zf Friedrichshafen Ag Antreibbare Achse für ein Fahrzeug
WO2024013725A2 (en) * 2022-07-15 2024-01-18 Bsl Ch Ag Propulsion and range extender subframes
US20240083507A1 (en) * 2022-09-12 2024-03-14 Ferrari S.P.A. Motor vehicle provided with a reinforcing structur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4030463A1 (de) * 2004-06-24 2006-01-19 Adam Opel Ag Hinterradaufhängung für ein Personenkraftfahrzeug mit angetriebenen Hinterrädern
JP4804969B2 (ja) 2006-03-16 2011-11-0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US7854282B2 (en) * 2007-12-10 2010-12-21 International Humanities Center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US20110079978A1 (en) * 2009-10-01 2011-04-07 Oshkosh Corporation Axle assembly
KR101481185B1 (ko) 2009-11-16 2015-01-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연료전지 모듈의 진동 절연성이 향상되는 연료전지 자동차
WO2011119764A1 (en) * 2010-03-23 2011-09-29 Fisker Automotive, Inc. Modular vehicle suspension and front subframe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same
DE112012000170B4 (de) 2011-07-20 2015-05-07 Honda Motor Co., Ltd. Tragkonstruktion für eine Fahrzeug-Steuereinheit
US20130181485A1 (en) * 2011-10-21 2013-07-18 Fisker Automotive, Inc. Rear-wheel drive,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modular subframe assembly and method
KR101987150B1 (ko) 2012-12-07 2019-06-11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전기자동차의 모듈화 부품 및 그 조립방법
US8875834B1 (en) * 2013-04-12 2014-11-04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Increased stiffness underbody panel
CN107531286B (zh) * 2015-05-18 2019-07-12 宝马股份公司 具有车桥支架的机动车
WO2019163582A1 (ja) * 2018-02-20 2019-08-29 マツダ株式会社 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7025315B2 (ja) * 2018-09-27 2022-02-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6756792B2 (ja) * 2018-09-27 2020-09-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US20220032758A1 (en) * 2018-09-27 2022-02-03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body structure
JP6756793B2 (ja) * 2018-09-27 2020-09-1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CN113086007B (zh) * 2021-03-24 2023-04-07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车辆的副车架总成及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54095A (zh) * 2023-07-28 2023-08-29 昆山美仑工业样机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机悬置结构的新能源汽车车架及其增稳方法
CN116654095B (zh) * 2023-07-28 2023-10-13 昆山美仑工业样机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机悬置结构的新能源汽车车架及其增稳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120569A1 (de) 2022-02-17
US20220048569A1 (en) 2022-02-17
US11713080B2 (en)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74710A (zh) 具有隔离联轴器的双副车架
US8602454B1 (en) Crash load management in automotive vehicles using closed loop structures
US10131381B2 (en) Joint for an underbody of a motor vehicle
US7900963B2 (en) Assembly of a motor vehicle body and a power train and chassis module
JP2023130479A (ja) 電気自動車プラットフォーム
US5915495A (en) Engine and transaxle mounting and suspension system for a vehicle
US9045163B2 (en) Universal chassis apparatus for automotive vehicle
US20150068832A1 (en) Rear-wheel drive, 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 modular subframe assembly and method
US10814917B2 (en) Assembly having a skid plate module
JP6982197B2 (ja) 車体構造
US20200282786A1 (en) Suspension system
US20230373288A1 (en) Integrated frame and battery pack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s
US6390223B1 (en) Engine/transmission combination mounting system
US11766931B2 (en) Car provided with a rear subframe
US11642953B2 (en)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a powertrain of a four-wheeled vehicle
US20230382213A1 (en) Vehicle frame cross members with buckling avoidance features
JP3175523B2 (ja) アルミニウム合金製クロスメンバ
CN218368037U (zh) 车辆以及用于联接在车架的横梁与下护板之间的设备
JP4469703B2 (ja) 車両のパワートレイン支持構造
US11292522B2 (en) Splayed front horns for vehicle frames
JPS58194607A (ja) 前輪駆動自動車
JPH02208173A (ja) ミッドシップ車両
US20210078636A1 (en) Vehicle structure for a cross-vehicle load path
JPH02208172A (ja) 車両の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CN217778747U (zh) 前副车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