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1352B - 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1352B
CN114071352B CN202111290519.4A CN202111290519A CN114071352B CN 114071352 B CN114071352 B CN 114071352B CN 202111290519 A CN202111290519 A CN 202111290519A CN 114071352 B CN114071352 B CN 1140713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weight
difference value
target
determining
weight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9051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71352A (zh
Inventor
李新玥
王伟
张涛
李福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9051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13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1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1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71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1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5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 H04W4/027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location based information parameters using movement velocity, acceler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2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W48/04Access restriction performed under specific conditions based on user or terminal location or mobility data, e.g. moving direction, sp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6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with addition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g. for direction or speed determin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基于特定的环境调整天线权值,避免历史数据造成的滞后性,提升用户体验,包括:包括:获取目标小区内的用户设备UE在第一时刻的第一方位信息、UE的位置信息以及移动速度;第一方位信息包括UE在第一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根据第一方位信息、位置信息、移动速度以及预设的预测模型,预测UE的UE在第二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根据预测得到的水平方向角,确定UE的最大水平差值;根据预测得到的垂直方向角,确定UE的最大垂直差值;根据确定到的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最大垂直差值,从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中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

Description

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基站侧在应用层平台上进行智能化决策时,是基于基站历史数据的业务感知,例如,流量感知、用户业务量感知和用户体验感知,自适应的调整天线权值,实现自适应调整天线权值。
然而,现有技术中基于基站历史数据的业务感知而调整天线权值,由于基站历史数据具有滞后性,往往会造成刚调整完天线权值又不合适。因此,现有的调整方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缺乏对环境的感知,基站不能基于特定的环境调整天线权值,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能够基于特定的环境调整天线权值,避免历史数据造成的滞后性,提升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小区内的用户设备UE的第一方位信息,以及UE在第一时刻的位置信息、移动速度;第一方位信息包括UE在第一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根据第一方位信息、位置信息、移动速度以及预设的预测模型,预测UE的第二方位信息;第二方位信息包括UE在第二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第二时刻位于第一时刻之后;根据预测得到的水平方向角,确定UE的最大水平差值,最大水平差值为预测得到的水平方向角中,最大水平方向角与最小水平方向角的差值;根据预测得到的垂直方向角,确定UE的最大垂直差值;最大垂直差值为预测得到的垂直方向角中,最大垂直方向角与最小垂直方向角的差值;根据确定到的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最大垂直差值,从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中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水平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最大水平差值,且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垂直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最大垂直差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方法还包括:确定UE在目标小区内对应的目标分布场景类型;根据目标分布场景类型,从包括天线权值模型与分布场景类型的映射关系中,确定与目标分布场景类型对应的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确定UE在目标小区内对应的目标分布场景类型”,包括:根据位置信息中的高度以及第一阈值,确定UE中目标UE的占比;目标UE的高度大于第一阈值;在目标UE的占比大于预设范围的最大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垂直分布;
在目标UE的占比位于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垂直分布;
在目标UE的占比小于预设范围的最小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根据确定到的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最大垂直差值,从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中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包括:
确定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第一差值、第二差值,并确定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的和为每个预设天线权值的覆盖冗余度;第一差值为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水平波瓣宽度与最大水平差值的差;第二差值为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垂直波瓣宽度与最大垂直差值的差;
将确定到的覆盖冗余度中的最小值对应的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确定为目标天线权值模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与当前天线权值模型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目标天线权值模型,更新当前天线权值模型。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装置,包括:获取单元、预测单元和确定单元;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小区内的用户设备UE的第一方位信息,以及UE在第一时刻的位置信息、移动速度;第一方位信息包括UE在第一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预测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方位信息、位置信息、移动速度以及预设的预测模型,预测UE的第二方位信息;第二方位信息包括UE在第二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第二时刻位于第一时刻之后;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测得到的水平方向角,确定UE的最大水平差值,最大水平差值为预测得到的水平方向角中,最大水平方向角与最小水平方向角的差值;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预测得到的垂直方向角,确定UE的最大垂直差值;最大垂直差值为预测得到的垂直方向角中,最大垂直方向角与最小垂直方向角的差值;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确定到的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最大垂直差值,从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中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水平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最大水平差值,且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垂直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最大垂直差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UE在目标小区内对应的目标分布场景类型;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目标分布场景类型,从包括天线权值模型与分布场景类型的映射关系中,确定与目标分布场景类型对应的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位置信息中的高度以及第一阈值,确定UE中目标UE的占比;目标UE的高度大于第一阈值;在目标UE的占比大于预设范围的最大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垂直分布;在目标UE的占比位于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垂直分布;在目标UE的占比小于预设范围的最小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分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第一差值、第二差值,并确定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的和为每个预设天线权值的覆盖冗余度;第一差值为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水平波瓣宽度与最大水平差值的差;第二差值为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垂直波瓣宽度与最大垂直差值的差;将确定到的覆盖冗余度中的最小值对应的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确定为目标天线权值模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装置还包括:更新单元;更新单元,用于在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与当前天线权值模型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目标天线权值模型,更新当前天线权值模型。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指令当被服务器执行时使服务器执行第一方面的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服务器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服务器执行第一方面的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提供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获取目标小区内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在第一时刻的第一方位信息、位置信息以及移动速度,然后根据第一方位信息、位置信息、移动速度以及预设的预测模型,预测UE在第二时刻的方位信息。对第二时刻的方位信息计算得到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最大垂直差值,进而根据确定到的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最大垂直差值,从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中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因在第一时刻预测到第二时刻的方位信息,以此作为第二时刻匹配天线权值的决策依据,提前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从而能够基于对特征环境,尤其是移动终端高速移动的环境,调整天线权值,避免历史数据造成的滞后性,提升用户体验感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四;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五;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目前基站侧的管理和调度,以及多天线技术向灵活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现有的基站架构上,现在已有在应用层平台上进行智能化决策的研究,同时并没有改变基站本身的架构,处理不够敏捷,也不能贯穿在基站处理的各个流程,不能满足基站的演进方向。内容上,多是基于基站历史数据的业务的感知,如流量感知,用户业务量感知,用户体验感知,目前缺乏对环境的感知,如终端的运动,基站不能基于特定的环境采用对应的策略。即终端调度策略基于固有的门限和方式,没有考虑终端的移动性特征。因此,目前对于终端的位置信息尚无充分利用,只是简单的推送,没有转化成有效的决策信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现有的基站架构上,加入了感知模块。基于终端的速度对用户的运动状态进行识别,在天线权值模型选择的时候考虑用户运动状态,对于高速移动的用户,可能会在短时间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基于已收集的用户分布进行天线权值的选择会存在时效的问题。所以需要针对预测用户方位进行天线权值匹配,从而能够基于对特征环境,尤其是移动终端高速移动的环境,及时调整天线权值,避免历史数据造成的滞后性,提升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可以适用于通信系统。图1示出了该通信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信系统10用于基于对特征环境,尤其是移动终端高速移动的环境,调整天线权值,避免历史数据造成的滞后性,提升用户体验感知。通信系统10包括服务器11及UE12。服务器11与UE12连接。服务器11与UE12之间可以采用有线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无线方式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服务器11可以为数据服务器,其中储存有汇总的用于确定天线权值的各种数据。可选的,服务器11可以是单个服务器、服务器集群或者云服务器等。
服务器11包括感知模块,可以用于对环境的感知,能够感知UE12的运动,并感知据UE在第一时刻的第一方位信息、位置信息以及移动速度,然后根据第一方位信息、位置信息、移动速度以及预设的预测模型,预测UE在第二时刻的方位信息。对第二时刻的方位信息计算得到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最大垂直差值,进而根据确定到的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最大垂直差值,从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中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进而,基于对特征环境,尤其是移动终端高速移动的环境,调整天线权值,避免历史数据造成的滞后性,提升用户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服务器11可以是基站,也可以是其他具有感知功能的电子设备,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UE12可以是小区内用户所使用的移动终端或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等设备。例如智能手机、个人数码助理(PDA)、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车载电脑(carputer)、掌上游戏机、智能眼镜、智能手表、可穿戴设备、虚拟显示设备或显示增强设备(如Google Glass、Oculus Rift、Hololens、Gear VR)等。
UE12包括定位采集模块、上报模块以及其他功能模块。其中,定位采集模块用于完成定位信息的采集。上报模块用于对采集的信息上报。
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可以应用到服务器,或者其他类似设备或模块。本实施例以应用到服务器为例。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包括下述S201-S205。
S201、服务器获取目标小区内的UE的第一方位信息,以及UE在第一时刻的位置信息、移动速度。
其中,第一方位信息包括UE在第一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位置信息包括经度、纬度和高度。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服务器可以根据UE上报的测量报告(measurementreport,MR)数据获取UE在第一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并根据UE上报UE在第一时刻的位置信息获取UE在第一时刻的经度、纬度、高度以及移动速度。
需要说明的,第一时刻可以为当前时刻,也可以为其他时刻。UE可以是目标小区内所有的UE,也可以是部分UE。
可以理解的,在服务器获取UE在第一时刻的经度、纬度、高度以及移动速度之前,UE通过定位采集模块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中获取UE在第一时刻的经度、纬度和高度,并将获取UE的经度、纬度和高度通过上报模块上报给服务器。服务器根据UE在不同时刻的位置信息和地图数据,得到UE在第一时刻的移动速度。
示例性的,第一时刻为9:30,服务器分别获取UE在9:20和9:30的经度、纬度和高度。服务器根据地图数据以及UE在9:20和9:30的经度、纬度和高度,得到UE在9:20和9:30行驶距离。进一步的,服务器根据9:20到9:30的时间差以及距离、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公式,服务器确定UE在9:30的移动速度。
在一种情况下,UE根据不同时刻的位置信息和地图数据,计算得到UE在第一时刻的移动速度。UE通过上报模块将UE在第一时刻的移动速度上报给服务器。相应的,服务器获取UE在第一时刻的移动速度。
示例性的,第一时刻为9:30,UE分别获取UE在9:20和9:30的经度、纬度和高度。UE根据地图数据以及UE在9:20和9:30的经度、纬度和高度,得到UE在9:20和9:30行驶距离。进一步的,UE根据9:20到9:30的时间差以及距离、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公式,UE确定UE在9:30的移动速度。UE通过上报模块上报在9:30的移动速度。相应的,服务器获取UE在9:30的移动速度。
S202、服务器根据第一方位信息、位置信息、移动速度以及预设的预测模型,预测UE的第二方位信息。
其中,第二方位信息包括UE在第二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第二时刻位于第一时刻之后。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服务器将UE在第一时刻的经度、纬度、高度、移动速度、水平方向角、垂直方向角输入预测模型,以得到UE在第二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
需要说明的,预测模型是经过有监督的学习训练得到的。通过带入大量的历史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模型训练,提高算法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历史数据可以是UE在t的经度、纬度、高度、移动速度、水平方向角、垂直方向角和t+T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
示例性的,预测模型为利用梯度提升决策树(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tree,GBDT)算法建立GBDT模型。
此步骤中关于预测模型在训练过程中的具体执行步骤,可以参照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S203、服务器根据预测得到的水平方向角,确定UE的最大水平差值。
其中,最大水平差值为预测得到的水平方向角中,最大水平方向角与最小水平方向角的差值。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服务器在预测得到目标小区内UE在第二时刻的水平方向角集合之后,从水平方向角集合中获取最大的水平方向角和最小的水平方向角。进一步的,服务器计算最大的水平方向角和最小的水平方向角的差值,以得到最大水平差值。
示例性的,服务器预测得到目标小区内UE在第二时刻的水平方向角集合包括100个水平方向角。服务器获取100个水平方向角中最大的水平方向角90°和最小的水平方向角30°。进一步的,服务器计算最大的水平方向角90°和最小的水平方向角的差值30°,得到最大水平差值为60°。
S204、服务器根据预测得到的垂直方向角,确定UE的最大垂直差值。
其中,最大垂直差值为预测得到的垂直方向角中,最大垂直方向角与最小垂直方向角的差值。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服务器在预测得到目标小区内UE在第二时刻的垂直方向角集合之后,从垂直方向角集合中获取最大的垂直方向角和最小的垂直方向角。进一步的,服务器计算最大的垂直方向角和最小的垂直方向角的差值,以得到最大垂直差值。
示例性的,示例性的,服务器预测得到目标小区内UE在第二时刻的垂直方向角集合包括100个垂直方向角。服务器获取100个垂直方向角中最大的垂直方向角45°和最小的垂直方向角40°。进一步的,服务器计算最大的垂直方向角45°和最小的垂直方向角的差值40°,得到最大垂直差值为5°。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服务器可以先执行S203,后执行S204,也可以先执行S204,后执行S203,还可以同时执行S203和S204,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205、服务器根据确定到的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最大垂直差值,从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中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
其中,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水平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最大水平差值,且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垂直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最大垂直差值。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服务器根据确定到的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最大垂直差值,从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中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水平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最大水平差值,且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垂直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最大垂直差值为目标天线权值模型。
示例性的,服务器根据确定到的最大水平差值60°以及最大垂直差值5°,从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中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水平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60°,且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垂直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5°为目标天线权值模型。
此步骤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下述步骤,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提供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获取目标小区内的UE在第一时刻的第一方位信息、位置信息以及移动速度,然后根据第一方位信息、位置信息、移动速度以及预设的预测模型,预测UE在第二时刻的方位信息。对第二时刻的方位信息计算得到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最大垂直差值,进而根据确定到的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最大垂直差值,从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中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因在第一时刻预测到第二时刻的方位信息,以此作为第二时刻匹配天线权值的决策依据,提前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从而能够基于对特征环境,尤其是移动终端高速移动的环境,调整天线权值,避免历史数据造成的滞后性,提升用户体验感知。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能够确定天线权值模型,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权值的确定方法,还包括的下述S206-S207。
S206、服务器确定UE在目标小区内对应的目标分布场景类型。
其中,目标分布场景类型包括垂直分布、水平分布和水平垂直分布。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服务器从位置信息中获取UE的高度,并确定UE的高度大于第一阈值的占比。进一步的,根据确定UE的高度大于第一阈值的占比中的分布情况确定UE在目标小区内对应的目标分布场景类型。
S207、服务器根据目标分布场景类型,从包括天线权值模型与分布场景类型的映射关系中,确定与目标分布场景类型对应的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
其中,映射关系中包括多个天线权值模型以及多个分布场景类型,上述多个天线权值模型与多个分布场景类型一一对应。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服务器根据分布场景类型查询多个天线权值模型,确定与分布场景类型对应的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
示例性的,下表一示出的天线权值模型库中包括天线权值模型与分布场景类型存在映射关系,若服务器确定UE在目标小区内对应的目标分布场景类型为水平分布,则根据表一可知,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包括:SCENARIO_1、SCENARIO_2、SCENARIO_3和SCENARIO_4。若服务器确定UE在目标小区内对应的目标分布场景类型为垂直分布,则根据表一可知,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包括:SCENARIO_11和SCENARIO_12。
表一
Figure BDA0003334700390000101
Figure BDA0003334700390000111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能够确定目标分布场景类型,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S206,具体包括下述S2061-S2065。
S2061、服务器根据位置信息中的高度以及第一阈值,确定UE中目标UE的占比。
其中,目标UE的高度大于第一阈值。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服务器根据位置信息中的高度以及第一阈值,确定目标小区内的UE的高度数据集合中高度大于第一阈值的UE的数量。进一步的,服务器计算高度大于第一阈值的UE的数量与目标小区上报位置信息的UE的总数量的比值,得到高度大于第一阈值的UE的占比。
示例性的,第一阈值为3m,UE的高度数据集合中高于3m的有20个,目标小区上报位置信息的UE的总数量为25个。进而可以得到目标UE的占比为80%。
需要说明的,第一阈值可以由运维人员预先设置在服务器中。第一阈值可以根据不同的小区设置不同的数值。
S2062、服务器判断UE中目标UE的占比是否在预设范围内。
需要说明的,预设范围可以由运维人员预先设置在服务器中。预设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小区设置不同的数值。
示例性的,预设范围可以为60%-45%。
S2063、服务器在目标UE的占比大于预设范围的最大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垂直分布。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服务器在目标UE的占比大于预设范围的最大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垂直分布。
示例性的,上述预设范围可以为60%-45%。服务器在目标UE的占比大于60%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垂直分布。
S2064、服务器在目标UE的占比位于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垂直分布。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服务器在目标UE的占比位于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垂直分布。
示例性的,上述预设范围可以为60%-45%。目标UE的占比位于60%-45%内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垂直分布。
S2065、服务器在目标UE的占比小于预设范围的最小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分布。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服务器在目标UE的占比小于预设范围的最小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分布。
示例性的,上述预设范围可以为60%-45%。服务器在目标UE的占比小于45%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分布。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能够确定最优的目标天线权值模型,带来更高的调制编码等级,提升用户吞吐量,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S205,具体包括下述S2051-S2054。
S2051、服务器确定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第一差值、第二差值。
其中,第一差值为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水平波瓣宽度与最大水平差值的差;第二差值为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垂直波瓣宽度与最大垂直差值的差。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服务器根据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水平波瓣宽度和最大水平差值,计算得到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第一差值。服务器根据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垂直波瓣宽度和最大垂直差值,计算得到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第二差值。
S2052、服务器确定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的和为每个预设天线权值的覆盖冗余度。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服务器计算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之和,计算得到数值为每个预设天线权值的覆盖冗余度。
S2053、服务器判断预设天线权值的覆盖冗余度的大小。
S2054、服务器将确定到的覆盖冗余度中的最小值对应的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确定为目标天线权值模型。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服务器将确定到的覆盖冗余度中的最小值对应的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确定为目标天线权值模型。
示例性的,下表二示出的预设天线权值模型库中包括水平波瓣宽度和垂直波瓣宽度,若目标小区内UE的最大水平差值和最大垂直差值分别为55°与6°,则确定SCENARIO_1和SCENARIO_2为备选天线权值模型。进一步的,分别计算SCENARIO_1和SCENARIO_2的覆盖冗余度为37°和12°。由于12°<37°,最后确定SCENARIO_2为目标天线权值模型。
表二
方案 水平波瓣宽度 垂直波瓣宽度 适用场景
SCENARIO_1 90° 水平分布
SCENARIO_2 65° 水平分布
SCENARIO_3 45° 水平分布
SCENARIO_4 25° 水平分布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确定天线权值模型与基站所处的环境匹配,,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天线权值的确定方法,还包括下述S208-S209。
S208、服务器判断目标天线权值模型是否与当前天线权值模型一致。
S209、服务器在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与当前天线权值模型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目标天线权值模型,更新当前天线权值模型。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服务器在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与当前天线权值模型不一致的情况下,在第二时刻,基于目标天线权值模型,更新当前天线权值模型。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确定装置30可以应用于服务器,例如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该确定装置30包括:获取单元301、预测单元302和确定单元303。
获取单元301,用于获取目标小区内的用户设备UE的第一方位信息,以及UE在第一时刻的位置信息、移动速度;第一方位信息包括UE在第一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例如,结合图2,获取单元301可以用于执行S201。
预测单元302,用于根据第一方位信息、位置信息、移动速度以及预设的预测模型,预测UE的第二方位信息;第二方位信息包括UE在第二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第二时刻位于第一时刻之后。例如,结合图2,预测单元302可以用于执行S202。
确定单元303,用于根据预测得到的水平方向角,确定UE的最大水平差值,最大水平差值为预测得到的水平方向角中,最大水平方向角与最小水平方向角的差值。例如,结合图2,确定单元303可以用于执行S203。
确定单元303,还用于根据预测得到的垂直方向角,确定UE的最大垂直差值;最大垂直差值为预测得到的垂直方向角中,最大垂直方向角与最小垂直方向角的差值。例如,结合图2,确定单元303可以用于执行S204。
确定单元303,还用于根据确定到的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最大垂直差值,从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中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水平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最大水平差值,且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垂直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最大垂直差值。例如,结合图2,确定单元303可以用于执行S205。
可选的,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确定装置中的确定单元303,还用于确定UE在目标小区内对应的目标分布场景类型。例如,结合图3,确定单元303可以用于执行S206。
确定单元303,还用于根据目标分布场景类型,从包括天线权值模型与分布场景类型的映射关系中,确定与目标分布场景类型对应的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例如,结合图3,确定单元303可以用于执行S207。
可选的,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确定装置中的确定单元303,具体用于:根据位置信息中的高度以及第一阈值,确定UE中目标UE的占比;目标UE的高度大于第一阈值。在目标UE的占比大于预设范围的最大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垂直分布。例如,结合图4,确定单元303可以用于执行S209。在目标UE的占比位于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垂直分布。例如,结合图4,确定单元303可以用于执行S210。在目标UE的占比小于预设范围的最小值的情况下,确定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分布。例如,结合图4,确定单元303可以用于执行S2061-S2065。
可选的,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确定装置中的确定单元303,具体用于确定: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第一差值、第二差值,并确定第一差值与第二差值的和为每个预设天线权值的覆盖冗余度;第一差值为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水平波瓣宽度与最大水平差值的差;第二差值为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垂直波瓣宽度与最大垂直差值的差。例如,结合图5,确定单元303可以用于执行S2051-S2053。
将确定到的覆盖冗余度中的最小值对应的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确定为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例如,结合图5,确定单元303可以用于执行S2054。
可选的,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确定装置中还包括:更新单元304。
更新单元304,用于在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与当前天线权值模型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目标天线权值模型,更新当前天线权值模型。例如,结合图6,更新单元304可以用于执行S209。
在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上述集成的模块的功能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服务器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一种服务器40,例如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天线权值的确定方法。该服务器40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以及总线403。处理器401与存储器402之间可以通过总线403连接。
处理器401是通信装置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4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8中所示的CPU 0和CPU 1。
存储器4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存储器40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401存在,存储器402可以通过总线403与处理器401相连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401调用并执行存储器40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设备的控制方法。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402也可以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起。
总线40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围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8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需要指出的是,图8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服务器40的限定。除图8所示部件之外,该服务器4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可选的,如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4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404。
通信接口404,用于与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该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404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单元,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单元。
在一种设计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中,通信接口还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的另一种硬件结构。如图9所示,服务器50可以包括处理器501以及通信接口502。处理器501与通信接口502耦合。
处理器501的功能可以参考上述处理器401的描述。此外,处理器501还具备存储功能,可以参考上述存储器402的功能。
通信接口502用于为处理器501提供数据。该通信接口502可以是通信装置的内部接口,也可以是通信装置对外的接口(相当于通信接口404)。
需要指出的是,图9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服务器50的限定,除服务器50所示部件之外,该中服务器5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确定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人以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数值的任何其他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天线权值的确定装置、服务器、通信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也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标小区内的用户设备UE的第一方位信息,以及所述UE在第一时刻的位置信息、移动速度;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包括所述UE在所述第一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
根据所述第一方位信息、所述位置信息、所述移动速度以及预设的预测模型,预测所述UE的第二方位信息;所述第二方位信息包括所述UE在第二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根据预测得到的水平方向角,确定所述UE的最大水平差值,所述最大水平差值为预测得到的水平方向角中,最大水平方向角与最小水平方向角的差值;
根据预测得到的垂直方向角,确定所述UE的最大垂直差值;所述最大垂直差值为预测得到的垂直方向角中,最大垂直方向角与最小垂直方向角的差值;
根据确定到的所述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所述最大垂直差值,从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中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所述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水平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大水平差值,且所述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垂直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大垂直差值;
确定所述UE在所述目标小区内对应的目标分布场景类型;
根据所述目标分布场景类型,从包括天线权值模型与分布场景类型的映射关系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分布场景类型对应的所述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
所述确定所述UE在所述目标小区内对应的目标分布场景类型,包括: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中的高度以及第一阈值,确定所述UE中目标UE的占比;所述目标UE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在所述目标UE的占比大于预设范围的最大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分布场景为垂直分布;
在所述目标UE的占比位于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垂直分布;
在所述目标UE的占比小于预设范围的最小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分布;
所述根据确定到的所述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所述最大垂直差值,从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中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包括:
确定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第一差值、第二差值,并确定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的和为所述每个预设天线权值的覆盖冗余度;所述第一差值为所述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水平波瓣宽度与所述最大水平差值的差;所述第二差值为所述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垂直波瓣宽度与所述最大垂直差值的差;
将确定到的所述覆盖冗余度中的最小值对应的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确定为所述目标天线权值模型;
在所述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与当前天线权值模型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目标天线权值模型,更新所述当前天线权值模型。
2.一种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单元、预测单元和确定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小区内的用户设备UE的第一方位信息,以及所述UE在第一时刻的位置信息、移动速度;所述第一方位信息包括所述UE在所述第一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
所述预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方位信息、所述位置信息、所述移动速度以及预设的预测模型,预测所述UE的第二方位信息;所述第二方位信息包括所述UE在第二时刻的水平方向角和垂直方向角,所述第二时刻位于所述第一时刻之后;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测得到的水平方向角,确定所述UE的最大水平差值,所述最大水平差值为预测得到的水平方向角中,最大水平方向角与最小水平方向角的差值;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预测得到的垂直方向角,确定所述UE的最大垂直差值;所述最大垂直差值为预测得到的垂直方向角中,最大垂直方向角与最小垂直方向角的差值;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确定到的所述最大水平差值以及所述最大垂直差值,从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中确定目标天线权值模型;所述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水平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大水平差值,且所述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中的垂直波瓣宽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最大垂直差值;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UE在所述目标小区内对应的目标分布场景类型;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分布场景类型,从包括天线权值模型与分布场景类型的映射关系中,确定与所述目标分布场景类型对应的所述多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位置信息中的高度以及第一阈值,确定所述UE中目标UE的占比;所述目标UE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阈值;
在所述目标UE的占比大于预设范围的最大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分布场景为垂直分布;在所述目标UE的占比位于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垂直分布;在所述目标UE的占比小于预设范围的最小值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目标分布场景为水平分布;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第一差值、第二差值,并确定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第二差值的和为所述每个预设天线权值的覆盖冗余度;所述第一差值为所述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水平波瓣宽度与所述最大水平差值的差;所述第二差值为所述每个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的垂直波瓣宽度与所述最大垂直差值的差;
将确定到的所述覆盖冗余度中的最小值对应的预设天线权值模型确定为所述目标天线权值模型;
所述装置还包括更新单元;
所述更新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天线权值模型与当前天线权值模型不一致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目标天线权值模型,更新所述当前天线权值模型。
3.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服务器执行时使所述服务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
4.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服务器运行时,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服务器执行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
CN202111290519.4A 2021-11-02 2021-11-02 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Active CN1140713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0519.4A CN114071352B (zh) 2021-11-02 2021-11-02 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90519.4A CN114071352B (zh) 2021-11-02 2021-11-02 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1352A CN114071352A (zh) 2022-02-18
CN114071352B true CN114071352B (zh) 2023-05-02

Family

ID=80236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90519.4A Active CN114071352B (zh) 2021-11-02 2021-11-02 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135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9371A (zh) * 2018-06-08 2018-11-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大规模天线系统中波束宽度优化方法及切换方法
CN108934017A (zh) * 2018-07-27 2018-12-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覆盖调整部署方法及超宽频多模设备
CN109714784A (zh) * 2018-12-11 2019-05-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方位角的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0730466A (zh) * 2018-07-16 2020-0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广播波束权值的方法及装置、网元及存储介质
CN113015192A (zh) * 2021-04-07 2021-06-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天线权值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413267A1 (en) * 2019-06-28 2020-12-31 Apple Inc. Ue modem for drones with flight path and 3d wireless environment signal quality information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09371A (zh) * 2018-06-08 2018-11-13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大规模天线系统中波束宽度优化方法及切换方法
CN110730466A (zh) * 2018-07-16 2020-01-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确定广播波束权值的方法及装置、网元及存储介质
CN108934017A (zh) * 2018-07-27 2018-12-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覆盖调整部署方法及超宽频多模设备
CN109714784A (zh) * 2018-12-11 2019-05-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方位角的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3015192A (zh) * 2021-04-07 2021-06-22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陕西有限公司 天线权值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归一化方向性函数在GSM移动通信基站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刘泽斌;;环境工程(第S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1352A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99205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machine learning involving mobile devices
EP330855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positioning interval of a mobile terminal
CN108882174B (zh) 移动终端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65017B (zh) 一种网络流量预测方法和装置
CN113743673A (zh) 一种台风期间的电力负荷预测方法
CN113822460A (zh) 一种交通流量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205831B (zh) 一种优化方案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4071352B (zh) 天线权值模型的确定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12261609B (zh) 毫米波车联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10110140A1 (en) Environment specific model delivery
KR101607373B1 (ko) 멀티 링크 무선 단말을 위한 링크 제어 방법
CN108243426B (zh) 一种确定无线基站需求点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16030323B (zh) 图像处理方法以及装置
CN116151600B (zh) 共享车辆的维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415113B (zh) 室内定位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558676B (zh) 一种碰撞检测方法及装置、一种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94832B (zh) 一种天馈调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6346863A (zh) 基于联邦学习的车载网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757242B (zh) 一种基于ais信息计算的海域通信波束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954732B (zh) 网络负载均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726463A (zh) 基于神经网络的移动通信用户时空分布预测方法及装置
Yang et al. Workload allocation based on user mobility in mobile edge computing
CN112566143A (zh) 负载均衡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7175657B (zh) 光伏储能系统的容量配置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CN114756367B (zh) 服务迁移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