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71230A - 多端投屏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多端投屏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71230A
CN114071230A CN202111130230.6A CN202111130230A CN114071230A CN 114071230 A CN114071230 A CN 114071230A CN 202111130230 A CN202111130230 A CN 202111130230A CN 114071230 A CN114071230 A CN 114071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projection
screen
target
terminal
requ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302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71230B (zh
Inventor
曾金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ooca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ooca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ooca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oocaa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3023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712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71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1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71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712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41Acquiring end-user identification, e.g. using personal code sent by the remote control or by inserting a car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02Content synchronisation processes, e.g. decoder synchronisation
    • H04N21/4307Synchronising the rendering of multiple content streams or additional data on devices, e.g. synchronisation of audio on a mobile phone with the video output on the TV screen
    • H04N21/43076Synchronising the rendering of multiple content streams or additional data on devices, e.g. synchronisation of audio on a mobile phone with the video output on the TV screen of the same content streams on multiple devices, e.g. when family members are watching the same movie on different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端投屏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应用于多端投屏系统中,所述多端投屏系统包括显示端和与所述显示端相连的N个参与投屏端,所述多端投屏方法包括所述显示端执行的如下步骤:接收至少一个所述参与投屏端发送的目标投屏请求,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包括投屏请求信息;基于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确定主控投屏端;获取所述主控投屏端对应的目标投屏数据,并在显示屏展示所述目标投屏数据。本发明的多端投屏方法可以保证在显示端顺畅地展示目标投屏数据,并进行多端互动。

Description

多端投屏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投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端投屏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投屏就是采用大屏幕显示端显示特定内容,以便多人观看。
目前,现有投屏方式虽然可以实现多个参与投屏端与显示端连接,以观看显示端显示的内容,但是在显示端显示的通常是视频流数据,参与投屏端将视频流发送给显示端的过程,需要较大的带宽,容易导致显示画面出现卡顿;而且显示视频流的时候,参与投屏端通常只能观看,无法实现多端投屏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端投屏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多端投屏时,显示画面出现卡顿和无法实现多端投屏操作的问题。
一种多端投屏方法,应用于多端投屏系统中,所述多端投屏系统包括显示端和与所述显示端相连的至少两个参与投屏端,所述多端投屏方法包括所述显示端执行的如下步骤:
接收至少一个所述参与投屏端发送的目标投屏请求,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包括投屏请求信息;
基于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确定主控投屏端;
获取所述主控投屏端对应的目标投屏数据,并在显示屏展示所述目标投屏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所述多端投屏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多端投屏方法的步骤。
上述多端投屏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确定主控投屏端,以实现智能确定主控投屏端,实现多端投屏操作。获取主控投屏端对应的目标投屏数据,利用自身的目标软件打开目标投屏数据,保证顺畅地展示目标投屏数据;相比传统显示端接收主控投屏端的视频流进行投屏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带宽损耗,避免出现显示画面卡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端投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端投屏方法的一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端投屏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端投屏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端投屏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端投屏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端投屏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端投屏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多端投屏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端投屏方法,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多端投屏系统中,多端投屏系统包括显示端和与显示端相连的N个参与投屏端。该显示端可安装在但不限于电视、盒子等硬件载体上。其中,盒子需要通过HDMI接到显示器,以在显示器上显示;电视则可以直接显示。参与投屏端可安装在但不限于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显示端上。N大于等于2。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一种多端投屏方法,以该方法应用在图1中的显示端为例进行说明,包括如下步骤:
S201:接收至少一个参与投屏端发送的目标投屏请求,目标投屏请求包括投屏请求信息。
其中,目标投屏请求是参与投屏端向显示端发送的请求,以请求显示端显示特定内容(即目标投屏数据)。
投屏请求信息便于显示端唯一确定参与投屏端身份的信息,该投屏请求信息可以包括参与投屏端的参与终端标识和使用参与投屏端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该用户信息包括用户标识、用户职位和用户公司等。
本实施例中,参与投屏端和显示端上安装有投屏软件;用户在参与投屏端中,点击投屏软件,进入登录界面,在登录界面中填写用户标识、用户职位、用户公司和验证密码等进行身份验证;当验证通过时,则进入投屏软件的投屏界面;显示端上显示二维码、数字码、NFC碰一碰等连接方式;多个参与投屏端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在投屏界面中输入数字码、以及NFC碰一碰中的至少一种连接方式,与显示端进行连接;每一参与投屏端连接成功后,则用户可以点击投屏界面上的投屏按键,以生成携带有投屏请求信息的目标投屏请求,以实现多端投屏。
S202: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确定主控投屏端。
其中,主控投屏端指可以将特定内容通过显示端进行显示的投屏端。
本实施例中,通过对每一目标投屏请求的投屏请求信息进行处理,以从多个参与投屏端中确定一个主控投屏端,以实现灵活调度,满足不同参与投屏端的投屏需求。
S203:获取主控投屏端对应的目标投屏数据,并在显示屏展示目标投屏数据。
其中,目标投屏数据是指在显示端上显示的数据。该目标投屏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文件数据、游戏界面、图像数据和视频数据等。
作为一示例,当显示端确定了主控投屏端后,则向主控投屏端发送投屏数据获取请求;以接收主控投屏端基于投屏数据获取请求反馈的目标投屏数据。
作为另一示例,投屏请求数据包括目标投屏数据,当显示端确定了主控投屏端后,则解析主控投屏端的投屏请求数据,从投屏请求数据中获取主控投屏端的目标投屏数据。
当显示端获取到目标投屏数据后,则在自身的目标软件打开目标投屏数据,以在显示屏显示目标投屏数据。显示端利用自身的目标软件打开目标投屏数据,保证顺畅地展示目标投屏数据;相比传统显示端接收主控投屏端的视频流进行投屏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带宽损耗,避免出现显示画面卡顿。
进一步地,当显示端确定主控投屏端和目标投屏数据后,还可以调用广播模板,对从主控投屏请求信息和目标投屏数据中提取特定信息,将特定信息存储在广播模板对应的位置,以形成投屏概要信息。在形成投屏概要信息后,显示端向相连的参与投屏端广播投屏概要信息,以便于参与投屏端对应的用户可以了解投屏内容和目标参与投屏端对应的用户,实现智能播报,以便参与投屏端对应的用户了解主控端参与投屏端的相关信息,为多屏互动提供技术支持。示例性地,该投屏概要信息可以是xx参与投屏端,xx用户,显示xx数据。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端投屏方法,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确定主控投屏端,以实现智能确定主控投屏端,实现多端投屏。获取主控投屏端对应的目标投屏数据,利用自身的目标软件打开目标投屏数据,保证顺畅地展示目标投屏数据;相比传统显示端接收主控投屏端的视频流进行投屏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带宽损耗,避免出现显示画面卡顿。
作为一实施例,如图3所示,步骤S202,即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确定主控投屏端,包括:
S301:获取当前投屏状态。
其中,当前投屏状态是指当前时刻,显示端的投屏状态。该当前投屏状态包括投屏中状态和等待投屏状态。其中,投屏中状态指当前时刻,显示端正在进行投屏的状态;等待投屏状态指当前时刻,显示端没有进行投屏的状态。
S302:若当前投屏状态为投屏中状态,则执行投屏切换策略,对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确定主控投屏端。
其中,投屏切换策略是在投屏中状态下,确定是否切换正在投屏的主控投屏端的策略,可以理解为确定进行投屏的主控投屏端的策略。
本实施例中,在显示端的当前投屏状态为投屏中状态时,如果显示端接受到参与投屏端发送的目标投屏请求,为了满足多端互动协作的需求,显示端执行投屏切换策略,以根据目标投屏请求的投屏请求信息,确定是否对主控投屏端和发送了目标投屏请求的参与投屏端进行切换,以实现灵活切换。解决现有技术中,多端投屏时,只能在同一个主控投屏端投屏,无法实时灵活地切换的问题,或者,当接收到目标投屏请求时,则直接切换,导致显示屏显示的内容一直在跳转,无法保证正常投屏工作。
S303:若当前投屏状态为等待投屏状态,则执行投屏调度策略,对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确定主控投屏端。
其中,投屏调度策略是指在等待投屏状态下,确定进行投屏的主控投屏端的策略。
本实施例中,在显示端的当前投屏状态为等待投屏状态时,则说明当前时刻,显示端没有投屏;如果显示端接受到参与投屏端发送的目标投屏请求,若只有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则直接响应该目标投屏请求,以实现投屏;若目标投屏请求的数量为多个,则显示端对投屏请求信息进行处理,以确定主控投屏端。对投屏请求信息中的用户信息进行优先级处理,得到每一投屏请求信息的投屏优先级,将投屏优先级最高的投屏请求信息对应的参与投屏端以确定主控投屏端,以实现对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确定主控投屏端
进一步地,若目标投屏请求的数量为多个,则显示端对投屏请求信息进行处理,以确定主控投屏端,包括:显示端对投屏请求信息中的用户信息进行优先级处理,得到每一投屏请求信息的投屏优先级,形成投屏序列,并将投屏优先级最高的投屏请求信息对应的参与投屏端以确定主控投屏端;接着根据投屏优先级有高到低,依次将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参与投屏端确定为主控投屏端,以实现多端投屏,互动协作。具体地,用户信息中包括用户职位和用户部门等;当显示端接收到至少两个目标投屏请求时,则基于用户职位,得到每一投屏请求信息的投屏优先级,形成投屏序列,即用户职位越高,则投屏优先级越高,并将投屏优先级最高的投屏请求信息对应的参与投屏端以确定主控投屏端。或者,当显示端接收到至少两个目标投屏请求时,则基于用户部门,得到每一投屏请求信息的投屏优先级,形成投屏序列,即用户部门的职权越高,则投屏优先级越高,并将投屏优先级最高的投屏请求信息对应的参与投屏端以确定主控投屏端,以实现智能确定主控投屏端,实现多端互动,避免出现多个目标投屏请求的情况下,显示端的显示内容一直切换,无法进行多端互动。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端投屏方法,当前投屏状态为投屏中状态,则执行投屏切换策略,对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确定主控投屏端,当前投屏状态为等待投屏状态,则执行投屏调度策略,对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确定主控投屏端,以实现灵活切换参与投屏端和主控投屏端的角色,实现多端投屏,互动协作。
作为一实施例,如图4所示,步骤S302,即执行投屏切换策略,对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确定主控投屏端,包括:
S401:将当前时刻,正在投屏的参与投屏端,确定为当前投屏端。
其中,当前投屏端是指当前时刻,向显示端发送目标投屏数据,且显示端正在显示其发送的目标投屏数据的参与投屏端。
S402: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生成投屏切换请求。
其中,投屏切换请求是用于询问当前投屏端是否可以切换的请求。
S403:向当前投屏端发送投屏切换请求。
S404:若接收到当前投屏端基于投屏切换请求反馈的携带目标终端标识的同意指令,基于目标终端标识,确定主控投屏端。
S405:若没有接收到当前投屏端基于投屏切换请求反馈的携带目标终端标识的同意指令,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形成投屏序列;基于投屏序列,确定主控投屏端。
其中,同意指令是当前投屏端同意进行切换的指令。
本实施例中,显示端可以对每一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进行处理,以形成每一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数据链,该投屏数据链包括参与投屏端标识、投屏主题和参与投屏端对应的用户信息;并生成携带有投屏数据链的投屏切换请求,以便当前投屏端对应的用户基于投屏数据链,确定是否切换投屏,可以理解地,当前投屏端对应的用户可以根据参与投屏端标识、投屏主题、用户职位、用户部门、用户公司等信息,确定是否切换;且当前投屏端对应的用户同意切换时,还可以将其中参与投屏端的目标终端标识发送给给显示端,以便显示端根据目标投屏终端标识确定主控投屏端,保证显示内容的连贯性,实现多端互投屏。
具体地,显示端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当前投屏端基于投屏切换请求反馈的携带目标终端标识的同意指令,则可以将目标终端标识对应的参与投屏端确定为主控投屏端,保证显示内容的连贯性,实现多端互投屏;显示端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接收到当前投屏端基于投屏切换请求反馈的携带目标终端标识的同意指令,则确定当前投屏端不进行切换,此时,则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形成投屏序列;基于投屏序列,确定主控投屏端,提高多端投屏智能化程度。设置预设时间,有效提供多端投屏智能切换,简化切换步骤。
进一步地,在当前投屏端确定切换投屏时,当前投屏端还可以分析投屏主题,和当前投屏中的目标投屏数据的关联性,便于将关联性最高的投屏主题确定为下一投屏内容,以将该投屏主题对应的参与投屏端确定为主控投屏端,并将主控投屏端的目标终端标识发送显示端,可以有效保证切换投屏的关联性较强,实现多端投屏互动协作。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端投屏方法,将当前时刻,正在投屏的参与投屏端,确定为当前投屏端;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生成投屏切换请求;向当前投屏端发送投屏切换请求;接收到当前投屏端反馈的携带目标终端标识的同意指令,基于目标终端标识,确定主控投屏端,保证显示内容的连贯性,实现多端互投屏。当没有接收到当前投屏端基于投屏切换请求反馈的携带目标终端标识的同意指令,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形成投屏序列;基于投屏序列,确定主控投屏端,提高多端投屏智能化程度。
作为一实施例,如图5所示,步骤S302,即执行投屏切换策略,对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确定主控投屏端,包括:
S501:获取当前投屏端对应的当前投屏时长。
其中,当前投屏时长是当前屏端已经投屏的时长。
S502:若当前投屏时长大于目标时长,则查询投屏序列,确定主控投屏端。
其中,目标时长是预先设定的时长,用于切换主控投屏端。该目标时长是由显示端对应的管理人员在多端投屏开始之前,根据投屏需求设置。例如,若投屏需求为总结会议,则该目标时长可以是总会议时长除以连接参与投屏端的数量。
其中,投屏序列是按照存储规则,存储目标投屏请求的序列。存储规则是用于形成投屏序列的规则,该存储规则可以是根据目标投屏请求的投屏请求信息的投屏优先级顺序进行存储,即按照投屏优先级由大到小进行存储。该存储规则还可以是按照显示端接收到目标投屏请求的情求接收时间的时间顺序依序存储。
具体地,多端投屏时,每一个连接参与投屏端具有的投屏时长具有一定限制,因此,当当前投屏状态为投屏中状态,则查询当前投屏端的当前投屏时长;在当前投屏时长大于目标时长时,则查询投屏序列,确定主控投屏端,保证投屏连续性。
S503:若当前投屏时长不大于目标时长,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形成投屏序列;基于投屏序列,确定主控投屏端。
本实施例中,在当前投屏时长不大于目标时长,则说明当前投屏端的投屏时间较短;此时,将所有投屏请求信息按照存储顺序存储在投屏序列中,为后续投屏提供支持,以保证投屏连续性。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端投屏方法,当前投屏时长大于目标时长,则投屏序列确定主控投屏端,以智能确定主控投屏端,多实现端投屏的目标。当前投屏时长不大于目标时长,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形成投屏序列;基于投屏序列,确定主控投屏端,以保证投屏连续性。
作为一实施例,如图6所示,步骤S405或者S503,即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形成投屏序列,包括:
S601: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确定每一投屏请求信息对应的投屏优先级。
本实施例中,投屏请求信息包括连接参与投屏端对应的用户标识,显示端通过查询数据库,确定用户标识确定用户职位、用户部门、用户公司等用户信息,基于用户职位、用户部门、用户公司等用户信息确定投屏请求信息的投屏优先级,即用户职位越高,其发送的投屏请求信息对应的投屏优先级越高;反之,用户职位越低,其发送的投屏请求信息对应的投屏优先级越低。用户部门权限越大,其发送的投屏请求信息对应的投屏优先级越高,例如,管理部门的投屏优先级大于业务部门的投屏优先级;用户公司权限越大,其发送的投屏请求信息对应的投屏优先级越高,例如,母公司的投屏优先级大于子公司的投屏优先级。
S602:根据至少一个投屏请求信息对应的投屏优先级,确定投屏序列。
本实施例中,当确定投屏请求信息的投屏优先级,则按照投屏优先级由大到小的顺序,对投屏请求信息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或者,按照投屏优先级有小到大的顺序,对投屏请求信息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根据排序结果形成投屏序列,以保证投屏连续性。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端投屏方法,基于至少一个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确定每一投屏请求信息对应的投屏优先级,以根据至少一个投屏请求信息对应的投屏优先级,确定投屏序列,以保证投屏连续性。
作为一实施例,如图7所示,步骤S405或者S503,即基于投屏序列,确定主控投屏端,包括:
S701: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当前投屏端发送的结束投屏指令。
其中,结束投屏指令是当前投屏端对应的用户通过在当前投屏端上选择结束投屏的指令。
本实施例中,当前投屏端对应的用户在确定结束投屏时,则通过当前投屏端向显示端发送结束投屏指令;当显示端检测到结束投屏请求时,自动切换主控投屏端,实现多端投屏。
S702:当接收到当前投屏端发送的结束投屏指令,则将投屏序列中投屏优先级最高的投屏请求细信息对应的参与投屏,确定为主控投屏端。
本实施例中,由于投屏序列是按照存储规则形成的,则当显示端接收到结束投屏指令时,将投屏序列中的第一个投屏请求信息的投屏优先级和最后一个投屏请求信息的投屏优先级进行比对,即可得到投屏优先级最高的投屏请求信息,并将投屏请求信息中包括的连接参与投屏端标识对应的连接参与投屏端确定为主控投屏端,将投屏序列中的第一个投屏请求信息的投屏优先级和最后一个投屏请求信息的投屏优先级进行比对,加快切换主控投屏端的时间,实现无缝切换,避免遍历投屏队列时间较长,影响用户体验。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端投屏方法,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当前投屏端发送的结束投屏指令。当接收到当前投屏端发送的结束投屏指令,则将投屏序列中投屏优先级最高的,确定为主控投屏端,自动切换主控投屏端,实现多端投屏,加快切换主控投屏端的时间,实现无缝切换。
作为一实施例,如图8所示,步骤S203,即在显示屏展示目标投屏数据,包括:
S801:基于目标投屏数据对应的目标属性,判断是否存在与目标属性相匹配的目标软件。
其中,目标属性是目标投屏数据对应的属性。具体地,该目标属性可以为数据格式,和能够打开目标投屏数据的应用名称等。示例性地,当目标投屏数据为文档时,该目标属性可以是doc格式、xml格式和pdf格式等;当目标投屏数据为图片使,该目标属性可以是jpg格式和png格式等。当目标投屏数据为游戏名称标识时,目标属性可以为应用名称。
本实施例中,显示端通过查询目标投屏数据的属性,以确定目标投屏数据的目标属性;当确定了目标属性后,则查询已有软件,判断是否存在能够打开该目标属性的目标软件。
S802:若存在与目标属性相匹配的目标软件,则在目标软件中打开目标投屏数据,以展示目标投屏数据。
S803:若不存在与目标属性相匹配的目标软件,则实时下载目标软件,并在目标软件中打开目标投屏数据,以展示目标投屏数据。
本实施例中,显示端通过目标属性,确定能够打开目标投屏数据的目标软件,以保证可以在显示端,利用目标软件打开目标投屏数据,保证投屏顺利进行,且由于采用显示端中的目标软件显示目标投屏数据可以保证显示的顺畅性,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视频流显示,容易出现网络时延和画面抖动等问题,体验很差的问题。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端投屏方法,基于目标投屏数据对应的目标属性,判断是否存在与目标属性相匹配的目标软件。当存在与目标属性相匹配的目标软件,则在目标软件中打开目标投屏数据,以展示目标投屏数据。当不存在与目标属性相匹配的目标软件,则实时下载目标软件,并在目标软件中打开目标投屏数据,以展示目标投屏数据,利用目标软件打开目标投屏数据,保证投屏顺利进行。
作为一实施例,在S203之后,即在获取主控投屏端对应的目标投屏数据,并在显示屏展示目标投屏数据之后,方法还包括:将目标投屏数据发送给至少一个参与投屏端。
本实施例中,显示端将目标投屏数据发送给至少一个参与投屏端的目标控制端,该目标控制器设置有阅后即焚的功能,保证目标投屏数据的安全,避免目标投屏数据泄露。
作为一实施例,将目标投屏数据发送给至少一个参与投屏端,包括:对目标投屏数据进行保密处理,形成保密投屏数据,将保密投屏数据发送给至少一个参与投屏端。
本实施例中,为保证目标投屏数据的安全性,还可以对目标投屏数据进行加密,以形成保密投屏书,保证数据传输安全。
作为一实施例,如图9所示,在步骤S203之后,即在在显示屏展示目标投屏数据之后,多端投屏方法还包括:
S901:接收至少一个参与投屏端发送的原始操作请求;
其中,原始操作请求是指当前操作端请求显示端对目标投屏数据进行操作的请求。
S902:若接收到一个原始操作请求,则响应原始操作请求,获取操作结果。
本实施例中,显示端、主控投屏端和参与投屏端均设置有N个目标控制器,该目标控制器包括下载控制器、截屏控制器、手柄控制器、鼠标控制器、话筒控制器等,每一目标控制器与一功能对应;原始操作请求携带有目标操作;因此,主控投屏端和参与投屏端通过目标控制器向显示端发送携带有目标操作的原始操作请求;显示端根据目标操作调用对应的目标控制器,执行相应操作,以实现多端互动。可以理解地,显示端在目标软件打开目标投屏数据,而参与投屏端向显示端发送原始操作请求,可以保证每一参与投屏端均可以参与互动,同时,保证显示画面的顺畅显示;而现有的视频流投屏,参与投屏端仅可以观看视频流,并无法进行操作。进一步地,当执行目标操作后,显示端还将实时广播目标投屏数据的相应状态,例如,若目标投屏数据为文件的时候,目标操作为翻页,则执行目标操作后,显示端还将实时广播目标投屏数据的当前页码,以在主控投屏端和参与投屏端与目标操作相对应的目标控制器上显示目标投屏数据的当前页码,便于控制,且不需要将目标投屏数据发送给参与投屏端,保证目标投屏数据的安全性。示例性地,当目标投屏数据为文件的时候,则目标控制器为文档阅读器;目标操作可以是翻页、插入批注等。当目标投屏数据为视频的时候,则目标控制器可以为播放器等,目标操作可以是全屏、弹幕和降低音量等。当目标投屏数据为游戏数据时,则目标控制器可以为模拟鼠标和遥控器等,目标操作可以是角色前进指令和语音播放指令等,在此不做限定。其中,目标操作是用于控制目标软件的操作。示例性地,目标操作包括但不限于翻页控制、图像缩放、音量调节、进度调节、下载操作和截屏操作等。
S903:若接收到至少两个原始操作请求,则判断至少两个原始操作请求是否为并列操作请求。
其中,并列操作请求是指不相关的请求,即不相同的目标操作对应的请求。示例性地,原始操作请求a和原始操作请求b;原始操作请求a中携带的目标操作为翻页;原始操作请求b中携带的目标操作为调节音量,则原始操作请求a和原始操作请求b为并列操作请求;若原始操作请求a中携带的目标操作为控制调大音量;原始操作请求b中携带的目标操作为调小音量,则原始操作请求a和原始操作请求b不为并列操作请求;则根据原始操作请求的操作优先级,执行原始操作请求,保证操作有序且顺利进行,避免出现操作混乱。其中,操作优先级是用于确定执行原始操作请求的顺序的优先级。该操作优先级可以根据用户职位、用户部门等确定。
S904:若至少两个原始操作请求为并列操作请求,则同时执行原始操作请求。
当至少两个原始操作请求为并列操作请求时,相互之间不会影响,因此,可以同时执行原始操作请求。
S905:若至少两个原始操作请求不为并列操作请求,则确定原始操作请求的操作优先级。
S906:基于操作优先级,确定目标操作请求,并执行目标操作请求。
本实施例,原始操作请求还包括用户信息,当至少两个原始操作请求不为并列操作请求时,则至少两个目标操作请为相同的目标操作,但是相同的目标操作可能互斥关联,示例性地,其中一个原始操作请求对应的目标操作为调大音量;另一个原始操作请求对应的目标操作调小音量;此时为互斥关系,同时操作,则无法达到操作效果,因此,根据发送原始操作请求的参与投屏端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确定每一原始操作请求的操作优先级,以执行操作优先级最高的原始操作请求。或者,其中一个原始操作请求对应的目标操作为调大音量;另一个原始操作请求对应的目标操作为调大音量;则可能操作过度,影响用户观感,因此,需要根据发送原始操作请求的参与投屏端的用户对应的用户信息,确定每一原始操作请求的操作优先级,将操作优先级最高的原始操作请求确定为目标操作请求,以执行目标操作请求,保证可进行多端互动。
进一步地,当至少两个原始操作请求不为并列操作请求,且则原始操作请求的数量不少于三个的时候,还可以统计相同的原始操作请求的数量;将数量最多的,相同的原始操作请求确定为目标操作请求,以执行目标操作请求,保证可进行多端互动。
进一步地,目标投屏请求还包括可操作权限列表;可操作权限列表用于指示显示端是否执行参与投屏端发送的目标操作的列表。是记录有授权用户标识和与授权用户标识对应的授权操作选项的列表,用于判断参与投屏端对应的用户是否能够对目标投屏数据进行操作。其中,授权用户标识是主控投屏端授予参与投屏端可以对目标投屏数据进行操作的用户对应的标识。授权操作选项是授权用户标识能够对目标投屏数据进行操作的选项。示例性地,该权限选项可以是允许翻页和允许音量放大等等。
原始操作请求携带有目标用户标识和目标操作;在响应原始操作请求和执行目标操作请求之前,方法还包括:显示端查询可操作权限列表,当目标用户标识与可操作权限列表中的授权用户标识相匹配时,则原始操作请求对应的当前操作端为参与投屏端,显示端基于可操作权限列表对目标操作进行鉴权处理,获取鉴权结果,在鉴权结果为鉴权通过时,基于目标操作对目标投屏数据进行操作,获取第二操作结果,只有在鉴权结果为鉴权通过时,才执行目标操作对目标投屏数据进行操作,即可保证多端互动,也可以保证目标投屏数据的安全性响应原始操作请求和执行原始操作请求;当目标用户标识与可操作权限列表中的授权用户标识不匹配时,则原始操作请求对应的当前操作端为主控投屏端,显示端响应原始操作请求和执行目标操作请求。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多端投屏方法,接收至少一个参与投屏端发送的原始操作请求;若接收到一个原始操作请求,则响应原始操作请求,获取操作结果。若接收到至少两个原始操作请求,则判断至少两个原始操作请求是否为并列操作请求,为多端互动提供技术协助。当至少两个原始操作请求为并列操作请求,则同时执行原始操作请求。若至少两个原始操作请求不为并列操作请求,则确定原始操作请求的投屏优先级。基于投屏优先级,执行原始操作请求,保证投屏有序且顺利进行,避免出现投屏混乱。
应理解,上述实施例中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多端投屏方法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多端投屏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模块完成,即将所述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或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多端投屏方法,应用于多端投屏系统中,所述多端投屏系统包括显示端和与所述显示端相连的N个参与投屏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端投屏方法包括所述显示端执行的如下步骤:
接收至少一个所述参与投屏端发送的目标投屏请求,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包括投屏请求信息;
基于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确定主控投屏端;
获取所述主控投屏端对应的目标投屏数据,并在显示屏展示所述目标投屏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确定主控投屏端,包括:
获取当前投屏状态;
若所述当前投屏状态为投屏中状态,则执行投屏切换策略,对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确定主控投屏端;
若所述当前投屏状态为等待投屏状态,则执行投屏调度策略,对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确定主控投屏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端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投屏切换策略,对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确定主控投屏端,包括:
将当前时刻,正在投屏的参与投屏端,确定为当前投屏端;
基于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生成投屏切换请求;
向所述当前投屏端发送投屏切换请求;
若接收到所述当前投屏端基于所述投屏切换请求反馈的携带目标终端标识的同意指令,基于所述目标终端标识,确定主控投屏端;
若没有接收到所述当前投屏端基于所述投屏切换请求反馈的携带目标终端标识的同意指令,基于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形成投屏序列;基于所述投屏序列,确定主控投屏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端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投屏切换策略,对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进行处理,确定主控投屏端,包括:
获取所述当前投屏端对应的当前投屏时长;
若所述当前投屏时长大于目标时长,则查询投屏序列,确定主控投屏端;
若所述当前投屏时长不大于所述目标时长,基于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形成投屏序列;基于所述投屏序列,确定主控投屏端。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多端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形成投屏序列,包括:
基于至少一个所述目标投屏请求对应的投屏请求信息,确定每一所述投屏请求信息对应的投屏优先级;
根据至少一个所述投屏请求信息对应的投屏优先级,确定投屏序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端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投屏序列,确定主控投屏端,包括:
实时检测是否接收到当前投屏端发送的结束投屏指令;
当接收到当前投屏端发送的结束投屏指令,则将所述投屏序列中投屏优先级最高的投屏请求细信息对应的参与投屏,确定为主控投屏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显示屏展示所述目标投屏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投屏数据对应的目标属性,判断是否存在与所述目标属性相匹配的目标软件;
若存在与所述目标属性相匹配的目标软件,则在所述目标软件中打开所述目标投屏数据,以展示所述目标投屏数据;
若不存在与所述目标属性相匹配的目标软件,则实时下载所述目标软件,并在所述目标软件中打开所述目标投屏数据,以展示所述目标投屏数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主控投屏端对应的目标投屏数据,并在显示屏展示所述目标投屏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目标投屏数据发送给至少一个参与投屏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端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目标投屏数据发送给至少一个参与投屏端,包括:对所述目标投屏数据进行保密处理,形成保密投屏数据,将所述保密投屏数据发送给至少一个参与投屏端。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端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显示屏展示所述目标投屏数据之后,所述多端投屏方法还包括:
接收至少一个所述参与投屏端发送的原始操作请求;
若接收到一个所述原始操作请求,则响应所述原始操作请求,获取操作结果;
若接收到至少两个所述原始操作请求,则判断至少两个原始操作请求是否为并列操作请求;
若至少两个原始操作请求为并列操作请求,则同时执行所述原始操作请求;
若至少两个原始操作请求不为并列操作请求,则确定原始操作请求的操作优先级;
基于所述操作优先级,确定目标操作请求,并执行目标操作请求。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多端投屏方法的步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多端投屏方法的步骤。
CN202111130230.6A 2021-09-26 2021-09-26 多端投屏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0712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0230.6A CN114071230B (zh) 2021-09-26 2021-09-26 多端投屏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30230.6A CN114071230B (zh) 2021-09-26 2021-09-26 多端投屏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1230A true CN114071230A (zh) 2022-02-18
CN114071230B CN114071230B (zh) 2023-10-10

Family

ID=80233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30230.6A Active CN114071230B (zh) 2021-09-26 2021-09-26 多端投屏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7123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22694A (zh) * 2022-06-27 2022-09-06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时间统计方法、装置、系统、后台服务器及介质
CN115729502A (zh) * 2022-03-23 2023-03-03 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 投屏端和显示端的响应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0116A (zh) * 2018-06-12 2018-11-3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屏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24342A (zh) * 2019-12-27 2020-05-08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设备
CN112394898A (zh) * 2020-11-23 2021-02-23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系统、投屏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07018A (zh) * 2021-04-23 2021-08-03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投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164631A1 (zh) * 2020-02-20 2021-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408A (zh) * 2017-02-22 2017-06-13 微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视机投屏监测装置及方法
CN110308885B (zh) * 2019-06-25 2022-04-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911383A (zh) * 2021-01-19 2021-06-04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局域网下多路投屏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2995575B (zh) * 2021-05-13 2021-10-01 广州朗国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投屏中转装置、中转控制方法和无线投屏系统
CN113419697A (zh) * 2021-06-17 2021-09-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投屏装置、电子设备、车机和投屏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0116A (zh) * 2018-06-12 2018-11-30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屏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24342A (zh) * 2019-12-27 2020-05-08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设备
WO2021164631A1 (zh) * 2020-02-20 2021-08-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394898A (zh) * 2020-11-23 2021-02-23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系统、投屏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07018A (zh) * 2021-04-23 2021-08-03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投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29502A (zh) * 2022-03-23 2023-03-03 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 投屏端和显示端的响应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729502B (zh) * 2022-03-23 2024-02-27 博泰车联网(南京)有限公司 投屏端和显示端的响应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022694A (zh) * 2022-06-27 2022-09-06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时间统计方法、装置、系统、后台服务器及介质
CN115022694B (zh) * 2022-06-27 2023-10-27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时间统计方法、装置、系统、后台服务器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71230B (zh)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7774B (zh) 一种文件分享方法、系统、装置、计算设备及终端设备
US10496354B2 (en) Terminal device, screen sharing method, and screen sharing system
US10431187B2 (en) Terminal apparatus, screen recording method, program,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US10083281B2 (en) Terminal device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screen sharing process based on user role
CN114071230A (zh) 多端投屏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880695B (zh) 一种屏幕共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241736B2 (en) System, display posi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11711528B (zh) 网络会议的管控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6843794B (zh) 一种基于安卓的分屏显示方法和系统
US9692608B2 (en)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apparatus, program,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O2022012253A1 (zh) 直播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98652A (zh) 共享屏幕的控制方法、终端、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40500B (zh) 多人通话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30017859A1 (en) Meeting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device, and medium
CN114827094B (zh) 基于云桌面的权限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介质
CN113177190A (zh) 文档内容分享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EP3174265A1 (en) Management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38571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erating virtual space
US11163827B2 (en) Video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terminal and storage medium
US10069819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13986164A (zh) 基于数据流的多屏互动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30195403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6099773A (ja) 端末装置、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画面共有システム
CN111880756A (zh) 在线课堂投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1217A (zh) 基于指令流的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