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9722A -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9722A
CN114069722A CN202111364172.3A CN202111364172A CN114069722A CN 114069722 A CN114069722 A CN 114069722A CN 202111364172 A CN202111364172 A CN 202111364172A CN 114069722 A CN114069722 A CN 1140697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electric quantity
equipment
power generation
distrib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6417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昊
刘冬兰
刘新
马雷
王勇
刘晗
陈剑飞
李正浩
王睿
张方哲
于灏
孙莉莉
郭阳
张永
苏冰
姚洪磊
秦佳峰
赵勇
井俊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211136417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97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97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97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6Schedul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generators, e.g.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generators to meet a given deman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monito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70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energy generation sect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1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equipment for energy generation units, e.g. distributed energy generation [DER] or load-side generation
    • Y04S10/123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equipment for energy generation units, e.g. distributed energy generation [DER] or load-side generation the energy generation units being or involving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8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volving the use of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配电控制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通过监控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同时获取各地区的用电变化信息;判断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是否大于当前用电量;当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不大于当前用电信息,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能够维持本地区内发电设备的灵活启闭,自动实现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等的协同工作;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依次验证周围地区的输配电和用电情况,向周围发电盈余的地区调用用电,使得多个地区之间的发电和用电情况互通,能够扩大电量调配范围,使得大范围内的发电与用电情况保持均衡,使得资源分配合理,不至于资源浪费或过量资源待机不用的情况出现。

Description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配电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力生产与消费系统。它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通过机械能装置转化成电力,再经输电、变电和配电将电力供应到各用户。电力产生的方式主要有:火力发电(煤等可燃烧物)、太阳能发电、大容量风力发电技术、核能发电、氢能发电、水利发电等。
电力主设备管理是为涵盖发电、输电、变电等环节的电力设备提供检测、运维的产品或者服务,其目的是使电力设备达到安全与稳定的运行环境。电力主设备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力一次设备状态检测,另一类是电力计量设备状态检测,这两类代表性设备包含开关柜、变压器、电缆、电能表等。由于电力设备在运行与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腐蚀以及可靠性降低等问题,可导致技术性劣化与事故等情况,因而需对电力设备的电气、机械等状态进行检测与监测,作业人员从而能获取其运行状况、安全情况与运行直流等信息,在可能出现设备运行故障前进行维护与检修,来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现有的一部分检测和监测工作由检测设备自动化完成,但是还有一部分工作仍需要人工完成,例如输配电量的调配、多种发电方式的协同工作等,另外跨地区的电力分配和用电情况不能及时互通,导致各个区域的电力分配可能存在不均等、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跨地区的电力分配和用电情况不能及时互通,导致各个区域的电力分配可能存在不均等、分配不合理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方面,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各个地区的电力分布信息;所述分布信息包括发电设备分布信息和输配电设备分布信息以及用电信息;
监控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同时获取各地区的用电变化信息;
判断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是否大于当前用电量;
当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不大于当前用电信息,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
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依次验证周围地区的输配电和用电情况,向周围发电盈余的地区调用用电。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方案:所述获取各个地区的电力分布信息具体包括:
接收各地电力发电单位上传的电力分布信息;
从电力分布信息中分类识别出发电设备分布信息和输配电设备分布信息;所述分类识别的方法是根据设备的名称和设备的型号进行设备用途甄别;
获取用电计量设备上传的用电信息。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方案:所述监控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同时获取各地区的用电变化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发电设备电量输出监控仪上传的发电量值以及输配电设备电量输入监控仪和电量分流输出监控仪上传的输入电量值和多个分流电量值;所述发电设备电量输出监控仪、输配电设备电量输入监控仪和输配电设备电量分流输出监控仪在单位时间内均设置相同的数据上传频次,记为设定频率值;
获取用电计量设备定时上传的用电信息;所述用电计量设备上传用电信息的频率值与设定频率值相同;
对获取的数值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单位时间内的发电量总值、输入电量总值、多个分流电量总值以及用电量总值。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判断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是否大于当前用电量具体包括:
对每一次获取到的发电量总值和输入电量总值进行损耗折算得到输入电量理论值总值和分流电量理论总值;
根据输入电量理论值总值和分流电量理论总值确定输入电量波动区间和分流电量波动区间;
判断输入电量总值和分流电量总值是否处于输入电量波动区间和分流电量波动区间内;
当输入电量总值和分流电量总值处于输入电量波动区间和分流电量波动区间内,判断分流电量总值是否小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
当分流电量总值不小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记为电量供应正常;
当分流电量总值小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记为电量供应异常。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当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不大于当前用电信息,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具体包括:
当分流电量总值不小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记为一次电量供应正常;
在设定的时间段内,统计电量供应异常次数,并进一步统计电量供应异常次数占设定时间段内获取的分流电量数值总个数的百分比,记为异常供电率;
判断异常供电率是否大于允许百分比;
当异常供电率大于允许百分比,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方案:所述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具体包括:
当分流电量总值小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根据分流电量总值和对应的用电量总值,得到缺电量值;
根据缺电量值的大小对应增设发电设备的启动数量;当一种类型的发电设备完全启动之后,开始调用另一种发电设备;所述发电设备的发电方式有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以及燃煤发电;
当分流电量总值大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根据分流电量总值和对应的用电量总值,得到盈余电量值;
根据盈余电量值的大小对应减少发电设备的启动数量,并将盈余电量分配给水利发电系统,用于夜间带动水利发电系统中的抽水设备,将下游水流抽送到上游。
作为本发明的优化方案:所述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每一种发电方式中每一台发电设备的发电量,根据缺电量值和盈余电量值,调配多种发电设备协调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方案:所述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依次验证周围地区的输配电和用电情况,向周围发电盈余的地区调用用电具体包括:
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时,核验周围地区内是否有待机未开启的发电设备,并统计待机未开始发电设备的数量;
当待机未开启发电设备的数量大于应急储备数量,将超过应急储备数量的发电设备启动,向缺电地区供电。
另一方面,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系统包括:
电力分布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地区的电力分布信息;所述分布信息包括发电设备分布信息和输配电设备分布信息以及用电信息;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同时获取各地区的用电变化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是否大于当前用电量;
区域内调配模块,用于当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不大于当前用电信息,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
跨区域调配模块,用于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依次验证周围地区的输配电和用电情况,向周围发电盈余的地区调用用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监控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同时获取各地区的用电变化信息;判断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是否大于当前用电量;当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不大于当前用电信息,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能够维持本地区内发电设备的灵活启闭,自动实现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等的协同工作;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依次验证周围地区的输配电和用电情况,向周围发电盈余的地区调用用电,使得多个地区之间的发电和用电情况互通,能够扩大电量调配范围,使得大范围内的发电与用电情况保持均衡,使得资源分配合理,不至于资源浪费或过量资源待机不用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的主流程图;
图2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中的电力监控流程图;
图3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中的用电分析流程图;
图4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中的用电调配流程图;
图5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通过监控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同时获取各地区的用电变化信息;判断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是否大于当前用电量;当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不大于当前用电信息,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能够维持本地区内发电设备的灵活启闭,自动实现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等的协同工作;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依次验证周围地区的输配电和用电情况,向周围发电盈余的地区调用用电,使得多个地区之间的发电和用电情况互通,能够扩大电量调配范围,使得大范围内的发电与用电情况保持均衡,使得资源分配合理,不至于资源浪费或过量资源待机不用的情况出现。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的主流程图,所述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各个地区的电力分布信息;所述分布信息包括发电设备分布信息和输配电设备分布信息以及用电信息;
步骤S11:监控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同时获取各地区的用电变化信息;
步骤S12:判断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是否大于当前用电量;
步骤S13:当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不大于当前用电信息,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能够维持本地区内发电设备的灵活启闭,自动实现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等的协同工作。
步骤S14: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依次验证周围地区的输配电和用电情况,向周围发电盈余的地区调用用电。使得多个地区之间的发电和用电情况互通,能够扩大电量调配范围,使得大范围内的发电与用电情况保持均衡,使得资源分配合理,不至于资源浪费或过量资源待机不用的情况出现。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获取各个地区的电力分布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S100:接收各地电力发电单位上传的电力分布信息;
步骤S101:从电力分布信息中分类识别出发电设备分布信息和输配电设备分布信息;所述分类识别的方法是根据设备的名称和设备的型号进行设备用途甄别;
步骤S102:获取用电计量设备上传的用电信息。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中的电力监控流程图,所述监控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同时获取各地区的用电变化信息具体包括:
步骤S110:获取发电设备电量输出监控仪上传的发电量值以及输配电设备电量输入监控仪和电量分流输出监控仪上传的输入电量值和多个分流电量值;所述发电设备电量输出监控仪、输配电设备电量输入监控仪和输配电设备电量分流输出监控仪在单位时间内均设置相同的数据上传频次,记为设定频率值;
步骤S111:获取用电计量设备定时上传的用电信息;所述用电计量设备上传用电信息的频率值与设定频率值相同;
步骤S112:对获取的数值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单位时间内的发电量总值、输入电量总值、多个分流电量总值以及用电量总值。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中的用电分析流程图,所述判断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是否大于当前用电量具体包括:
步骤S120:对每一次获取到的发电量总值和输入电量总值进行损耗折算得到输入电量理论值总值和分流电量理论总值;
步骤S121:根据输入电量理论值总值和分流电量理论总值确定输入电量波动区间和分流电量波动区间;
步骤S122:判断输入电量总值和分流电量总值是否处于输入电量波动区间和分流电量波动区间内;
步骤S123:当输入电量总值和分流电量总值处于输入电量波动区间和分流电量波动区间内,判断分流电量总值是否小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
步骤S124:当分流电量总值不小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记为电量供应正常;
步骤S125:当分流电量总值小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记为电量供应异常。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中的用电调配流程图,所述当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不大于当前用电信息,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具体包括:
步骤S130:当分流电量总值不小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记为一次电量供应正常;
步骤S131:在设定的时间段内,统计电量供应异常次数,并进一步统计电量供应异常次数占设定时间段内获取的分流电量数值总个数的百分比,记为异常供电率;
步骤S132:判断异常供电率是否大于允许百分比;
步骤S133:当异常供电率大于允许百分比,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具体包括:
步骤S20:当分流电量总值小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根据分流电量总值和对应的用电量总值,得到缺电量值;
步骤S21:根据缺电量值的大小对应增设发电设备的启动数量;当一种类型的发电设备完全启动之后,开始调用另一种发电设备;所述发电设备的发电方式有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以及燃煤发电;
步骤S22:当分流电量总值大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根据分流电量总值和对应的用电量总值,得到盈余电量值;
步骤S23:根据盈余电量值的大小对应减少发电设备的启动数量,并将盈余电量分配给水利发电系统,用于夜间带动水利发电系统中的抽水设备,将下游水流抽送到上游。
另外,所述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每一种发电方式中每一台发电设备的发电量,根据缺电量值和盈余电量值,调配多种发电设备协调工作。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所述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依次验证周围地区的输配电和用电情况,向周围发电盈余的地区调用用电具体包括:
步骤S140: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时,核验周围地区内是否有待机未开启的发电设备,并统计待机未开始发电设备的数量;
步骤S141:当待机未开启发电设备的数量大于应急储备数量,将超过应急储备数量的发电设备启动,向缺电地区供电。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系统包括:
电力分布信息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各个地区的电力分布信息;所述分布信息包括发电设备分布信息和输配电设备分布信息以及用电信息;
监控模块200,用于监控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同时获取各地区的用电变化信息;
判断模块300,用于判断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是否大于当前用电量;
区域内调配模块400,用于当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不大于当前用电信息,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
跨区域调配模块500,用于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依次验证周围地区的输配电和用电情况,向周围发电盈余的地区调用用电。
为了能够加载上述方法和系统能够顺利运行,该系统除了包括上述各种模块之外,还可以包括比上述描述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例如可以包括输入输出设备、网络接入设备、总线、处理器和存储器等。
所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上述处理器是上述系统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用户终端的各个部分。
上述存储器可用于存储计算机以及系统程序和/或模块,上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内的计算机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内的数据,实现上述各种功能。存储器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硬盘、内存、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SD)卡,闪存卡(Flash Card)、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本应该理解的是,虽然本发明各实施例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各实施例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较佳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各个地区的电力分布信息;所述分布信息包括发电设备分布信息和输配电设备分布信息以及用电信息;
监控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同时获取各地区的用电变化信息;
判断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是否大于当前用电量;
当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不大于当前用电信息,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
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依次验证周围地区的输配电和用电情况,向周围发电盈余的地区调用用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个地区的电力分布信息具体包括:
接收各地电力发电单位上传的电力分布信息;
从电力分布信息中分类识别出发电设备分布信息和输配电设备分布信息;所述分类识别的方法是根据设备的名称和设备的型号进行设备用途甄别;
获取用电计量设备上传的用电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同时获取各地区的用电变化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发电设备电量输出监控仪上传的发电量值以及输配电设备电量输入监控仪和电量分流输出监控仪上传的输入电量值和多个分流电量值;所述发电设备电量输出监控仪、输配电设备电量输入监控仪和输配电设备电量分流输出监控仪在单位时间内均设置相同的数据上传频次,记为设定频率值;
获取用电计量设备定时上传的用电信息;所述用电计量设备上传用电信息的频率值与设定频率值相同;
对获取的数值进行统计分析,获得单位时间内的发电量总值、输入电量总值、多个分流电量总值以及用电量总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是否大于当前用电量具体包括:
对每一次获取到的发电量总值和输入电量总值进行损耗折算得到输入电量理论值总值和分流电量理论总值;
根据输入电量理论值总值和分流电量理论总值确定输入电量波动区间和分流电量波动区间;
判断输入电量总值和分流电量总值是否处于输入电量波动区间和分流电量波动区间内;
当输入电量总值和分流电量总值处于输入电量波动区间和分流电量波动区间内,判断分流电量总值是否小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
当分流电量总值不小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记为电量供应正常;
当分流电量总值小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记为电量供应异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不大于当前用电信息,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具体包括:
当分流电量总值不小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记为一次电量供应正常;
在设定的时间段内,统计电量供应异常次数,并进一步统计电量供应异常次数占设定时间段内获取的分流电量数值总个数的百分比,记为异常供电率;
判断异常供电率是否大于允许百分比;
当异常供电率大于允许百分比,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具体包括:
当分流电量总值小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根据分流电量总值和对应的用电量总值,得到缺电量值;
根据缺电量值的大小对应增设发电设备的启动数量;当一种类型的发电设备完全启动之后,开始调用另一种发电设备;所述发电设备的发电方式有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以及燃煤发电;
当分流电量总值大于对应的用电量总值,根据分流电量总值和对应的用电量总值,得到盈余电量值;
根据盈余电量值的大小对应减少发电设备的启动数量,并将盈余电量分配给水利发电系统,用于夜间带动水利发电系统中的抽水设备,将下游水流抽送到上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每一种发电方式中每一台发电设备的发电量,根据缺电量值和盈余电量值,调配多种发电设备协调工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依次验证周围地区的输配电和用电情况,向周围发电盈余的地区调用用电具体包括:
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时,核验周围地区内是否有待机未开启的发电设备,并统计待机未开始发电设备的数量;
当待机未开启发电设备的数量大于应急储备数量,将超过应急储备数量的发电设备启动,向缺电地区供电。
9.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电力分布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地区的电力分布信息;所述分布信息包括发电设备分布信息和输配电设备分布信息以及用电信息;
监控模块,用于监控发电设备和输配电设备的运行信息,同时获取各地区的用电变化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是否大于当前用电量;
区域内调配模块,用于当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不大于当前用电信息,调配多种发电设备之间相互协作;
跨区域调配模块,用于当单一地区的多种发电设备全面启动后,输配电设备输出的电量仍小于当前用电量,依次验证周围地区的输配电和用电情况,向周围发电盈余的地区调用用电。
CN202111364172.3A 2021-11-17 2021-11-17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40697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4172.3A CN114069722A (zh) 2021-11-17 2021-11-17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64172.3A CN114069722A (zh) 2021-11-17 2021-11-17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9722A true CN114069722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77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4172.3A Pending CN114069722A (zh) 2021-11-17 2021-11-17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972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2367A (zh) * 2023-04-19 2023-07-18 青岛西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供电管理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52367A (zh) * 2023-04-19 2023-07-18 青岛西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供电管理系统
CN116452367B (zh) * 2023-04-19 2023-11-21 青岛西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供电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ejada-Arango et al. Security constrained unit commitment using line outage distribution factors
WO2018133230A1 (zh) 微电网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JP6619673B2 (ja) 自己託送支援装置及び自己託送システム
CN111835083B (zh) 电源信息监控系统、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hung et al. Distributed intelligent microgrid control using multi-agent systems
CN112383086B (zh) 一种孤岛微电网日前能量-备用联合优化调度方法
Ma et al. Fuel cell backup power system for grid-service and micro-grid in tele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CN114069722A (zh) 基于物联网的设备智能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896221A (zh) 一种电力管理系统
Schlund et al. Increasing the efficiency of a virtual battery storage providing frequency containment reserve power by applying a clustering algorithm
WO2014018884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CA3189084A1 (en) Adaptive knowledge-base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CN116703081A (zh) 综合能源运营管理云平台
CN115423203A (zh) 梯次利用动力电池提升电力系统效益的评估方法及装置
JP6114279B2 (ja) エネルギー管理装置、及びエネルギー管理装置の制御方法
Galeela et al. Reliability Framework Integrating Grid Scale BESS Considering BESS Degradation
CN112598272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电网管理系统
CN113139271A (zh) 聚合资源建模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7353306B (zh) 一种光储充放电调度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4285155B (zh) 5g基站用远程智能差异化直流输出备电续航的控制方法
Liu et al. Self-Healing Capability Evaluation for Microgrid in Disaster Scenario
CN117220419B (zh) 一种电力调度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782165B (zh) 一种网格化的配电网剩余供电容量监控系统
CN117314598B (zh) 一种储能设备租赁容量调整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7277375A (zh) 一种用于联合储能系统的能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