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7669A - 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7669A
CN114067669A CN202011605643.0A CN202011605643A CN114067669A CN 114067669 A CN114067669 A CN 114067669A CN 202011605643 A CN202011605643 A CN 202011605643A CN 114067669 A CN114067669 A CN 114067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odule
display device
panel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056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67669B (zh
Inventor
趙錫孝
全庸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67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7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67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7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7Arrangements to support accessories mechanically attached to the display housing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04N5/645Mounting of picture tube on chassis or in hous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16M11/043Allowing translations
    • F16M11/046Allowing translations adapted to upward-downward translation mov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45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receivers, e.g. cabinets or dust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0/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04 - G06F1/32
    • G06F2200/16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1/16 - G06F1/18
    • G06F2200/163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computer
    • G06F2200/1633Protecting arrangement for the entire housing of the comput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06Manual adjustmen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5Zooming at least part of an image, i.e. enlarging it or shrinking it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80/00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9G2380/04Electronic lab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 G09G5/3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lay of a graphic pattern, e.g. using an all-points-addressable [APA] memory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display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外壳模块,外壳模块用于在其中容纳显示模块,其中,外壳模块包括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前开口。在整个显示模块被容纳在外壳模块中的收纳模式下,显示区域的该部分通过前开口暴露于外壳模块外部。因此,在收纳模式下,显示模块在显示区域的与前开口相对应的该部分中显示AOD(息屏显示)数据,从而实现AOD功能。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和容纳该显示模块的外壳。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所需功能的数量在增加。
显示装置所需功能的一个示例可以是提供各种画面比例以便观看者方便地观看图像显示的功能。
显示装置所需功能的另一个示例可以是显示可以被用户随时识别的数据的功能。
此外,诸如电视机和监控器的设置在室内的显示装置需要具有能够最小化室内装饰的美观性变差的设计。
发明内容
提供本发明内容是为了以简化形式介绍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发明内容并不旨在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关键特征或基本特征,也不旨在单独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最小化室内装饰的美观性变差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AOD(息屏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以各种画面比例实现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下文的描述理解上文未提及的根据本公开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并且可以通过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更清楚地理解上文未提及的根据本公开的其他目的和优点。此外,将容易理解,可以通过权利要求中公开的特征及其组合来实现根据本公开的目的和优点。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模块,显示模块包括显示面板;外壳模块,外壳模块容纳显示模块并且具有与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前开口;以及升降模块,升降模块设置在外壳模块内以使显示模块上升或下降。在整个显示模块被容纳在外壳模块中的收纳模式下,显示模块的显示区域的该部分通过前开口暴露于外部。因此,在收纳模式下,显示模块在显示区域的与前开口相对应的该一部分中显示AOD数据。因此,可以实现AOD功能。
此外,升降模块可以允许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部分容纳在外壳模块内。因此,可以以各种画面比例实现图像显示。
显示模块和升降模块容纳在外壳模块中,使得可以减少由于显示装置而导致的室内装饰的美观性变差。
根据本公开的效果可以如下所述,但可以不限于此。
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中,显示模块可以容纳在外壳模块中,使得可以减少由于安装显示装置而导致的室内装饰的美观性变差。
在整个显示模块被容纳在外壳模块中的收纳模式下,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通过外壳模块的前开口暴露于外部。因此,可以在显示区域的该一部分中显示AOD数据。因此,显示装置可以具有AOD功能。
使用升降模块改变显示模块的垂直高度可以改变被收纳在外壳模块中的显示模块的一部分的量。因此,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相应部分可以隐藏在外壳模块内。因此,观看者可看到的显示区域的大小可以改变,使得可以实现各种画面比例。
因此,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美观性、便利性和实用性。
除如上所述的效果之外,根据本公开的具体效果将与用于实现本公开的详细描述一起描述。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操作方法的视图。
图8、图9和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块的视图。
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外壳模块的视图。
图16、图17、图18、图19和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升降模块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简单清晰的说明,附图中的元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不同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因此执行相似的功能。此外,省略了已知步骤和元件的描述和细节以简化描述。此外,在本公开的以下详细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全面理解。然而,应当理解,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公开。在其它情况下,未详细描述已知方法、程序、组件和电路,以便不会不必要地模糊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下面进一步说明和描述各个实施例的示例。应当理解,本文的描述并不旨在将权利要求局限于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本公开旨在涵盖可以包含在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替代物、修改和等同物。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旨在限制本公开。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和“一个”旨在还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括”和“包含”时,说明了存在所阐述的特征、整数、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其部分。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出的项的任意和所有组合。当诸如“至少一个”的表述在一系列元件前时,可以整体修改该一系列元件,而不能修改该一系列元件中的单个元件。
应当理解,虽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以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组件、区域、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用于区分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与另一个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因此,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下文描述的第一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可以称为第二元件、组件、区域、层或部分。
此外,还应当理解,当第一元件或层被称为存在于第二元件或层“上”或“下”时,第一元件可以直接设置在第二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在第三元件或层设置在第一元件或层与第二元件或层之间的情况下间接设置在第二元件上或下。
应当理解,当一个元件或层被称为“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或层上,直接连接到或耦合到另一个元件或层,或者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或层。此外,还应当理解,当一个元件或层被称为在两个元件或层“之间”时,它可以是两个元件或层之间的唯一元件或层,或者也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中间元件或层。
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当一个层、膜、区域、板等设置在另一个层、膜、区域、板等“上”或“顶部”时,前者可以直接接触后者,或者又一个层、膜、区域、板等可以设置在前者和后者之间。如本文所使用的,当一个层、膜、区域、板等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层、膜、区域、板等“上”或“顶部”时,前者直接接触后者,并且又一个层、膜、区域、板等没有设置在前者和后者之间。此外,如本文所使用的,当一个层、膜、区域、板等设置在另一个层、膜、区域、板等“下”或“下方”时,前者可以直接接触后者,或者又一个层、膜、区域、板等可以设置在前者和后者之间。如本文所使用的,当一个层、膜、区域、板等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层、膜、区域、板等“下”或“下方”时,前者直接接触后者,并且又一个层、膜、区域、板等没有设置在前者和后者之间。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所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或科学术语)的含义与本发明构思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定义,否则将不会被解释为理想化或过度形式化的含义。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操作方法。
首先,将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包括平面形状的显示模块10、容纳平面形状的显示模块10的外壳模块20以及设置在外壳模块20内并且使平面形状的显示模块10上升或下降的升降模块30。
换句话说,显示装置D包括显示模块10和外壳模块20,显示模块10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并且通过升降模块30上升或下降,外壳模块20容纳显示模块10和升降模块30。
显示模块10包括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11的显示面板(图8中的110)。在下文中,假设显示区域11位于显示面板110的正面。显示面板110发射用于显示区域中的图像显示的光。
外壳模块20在其中容纳平面形状的显示模块10和升降模块30。
外壳模块20包括与显示模块10的正面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前开口21。也就是说,被收纳在外壳模块20中的显示模块10的显示区域11的一部分通过前开口21暴露于外部。
此外,外壳模块20可以进一步包括与前开口21相对的后开口22。也就是说,被收纳在外壳模块20中的显示模块10的背面的一部分通过后开口22暴露于外部。此外,当显示模块10没有被收纳在外壳模块20中时,观看者可以通过前开口21和后开口22看到外壳模块20后部的背景。
外壳模块20可以支撑在支架20’上。
升降模块30支撑显示模块10并在垂直方向上改变显示模块10的垂直高度。
因此,可以以下列模式中的一个模式操作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整个显示模块10容纳在外壳模块20中的模式(在下文中,称为收纳模式SM);通过升降模块30改变显示模块10的垂直高度的模式(在下文中,称为垂直移动模式LM);显示模块10的整个显示区域11显示常规图像的模式(在下文中,称为常规显示模式GD);以及在显示模块10的显示区域11的一部分中以与常规显示模式下的常规图像的画面比例不同的画面比例显示图像的模式(在下文中,称为电影显示模式CD)。
也就是说,如图1和图2所示,显示模块10通过升降模块30上升,使得显示模块10的整个显示区域11可以设置在外壳模块20外部。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常规显示模式GD下操作显示模块10,其中,在常规显示模式GD下,在整个显示区域11中显示图像。此外,观看者可以通过外壳模块20的前开口21和后开口22在视觉上识别设置在显示装置D后面的物体。
或者,如图3所示,通过升降模块30使显示模块10下降,使得整个显示模块10可以被收纳在外壳模块20内。
在这种情况下,观看者可以通过外壳模块20的前开口21看到显示模块10的显示区域11的一部分。因此,显示区域11的通过外壳模块20的前开口21暴露的部分可以是显示AOD(息屏显示)数据的区域。
也就是说,如图4所示,在收纳模式SM下,显示模块10可以在显示区域11的通过外壳模块20的前开口21暴露的部分中显示AOD数据。
具体地,收纳模式SM可以是AOD(息屏显示)模式,在AOD模式下,即使当显示装置D不在显示区域中显示图像时,也显示作为用户可以随时观看的数据的AOD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AOD数据可以包括关于日期、时间和天气的信息。然而,这仅仅是一个示例。AOD数据的类型可以根据用户的设置而有所不同。
此外,可以由用户设置是否显示AOD数据。
在一个示例中,当以收纳模式SM操作显示装置D时,装置D可以从用户接收AOD请求信号。因此,显示模块10可以从关闭状态改变为显示AOD数据的状态。
或者,当显示装置D在收纳模式SM下时,显示模块10可以基于预定设置显示或不显示AOD数据,该预定设置可以包括在收纳模式SM下应当显示AOD数据的时段或者是否检测到用户中的至少一项。
如图5所示,在垂直移动模式LM下,显示模块10可以通过升降模块30上升或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模块10的位于外壳模块30的顶部开口上方的部分可以设置在外壳模块20外部,而显示模块10的位于外壳模块30的顶部开口下方的其余部分可以被收纳在外壳模块20内。
如图6所示,在电影显示模式CD下,显示模块10可以在显示区域11的设置在外壳模块20外部的部分中以特定画面比例显示图像。
在一个示例中,图像的画面比例可以定义为画面的水平尺寸和垂直尺寸之比。在电影显示模式CD下,显示具有比在常规显示模式GD下的画面比例更高的画面比例的图像,也就是说,具有比在常规显示模式GD下的垂直尺寸更小的垂直尺寸的图像。因此,在CD模式下,与常规显示模式GD不同,显示区域11的部分垂直区域可以不用于图像显示,因此可以设置在外壳模块20内。
在以比常规显示模式GD下的画面比例更高的画面比例显示图像的电影显示模式CD下,用户看不到显示区域11的未用于图像显示的部分垂直区域,使得可以提高图像可见性和便利性。
如前所述,可以以收纳模式SM(图3和图4)、垂直移动模式LM(图5)、常规显示模式GD(图1和图2)或电影显示模式CD(图6)中的一种,来操作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操作方法的视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操作方法可以包括:当在收纳模式SM(S10)下从用户接口接收到AOD请求信号(S11)时,在显示模块10的显示区域11的通过外壳模块20的前开口21暴露的部分中显示AOD(息屏显示)数据(S12);当从用户接口接收到GD请求信号(S20)时,将显示模块10的垂直高度改变为对应于常规显示模式GD的垂直高度(S21),并且在常规显示模式GD下显示图像数据(S22);当从用户接口接收到CD请求信号(S30)时,将显示模块10的垂直高度改变为对应于电影显示模式CD的垂直高度(S31),并且在电影显示模式CD下显示图像数据(S32);以及在从用户接口接收到收纳请求信号(S40)时,将显示模块10的垂直高度改变为对应于收纳模式SM的垂直高度(S41)。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接口可以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连接到显示装置D的输入装置。在一个示例中,用户接口可以实现为键盘、鼠标、遥控器或智能装置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操作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在任意操作模式下从用户接口接收AOD请求信号(S11)。
在这种情况下,显示装置D可以基于AOD请求信号的接收将显示模块10的垂直高度改变为对应于收纳模式SM的垂直高度(S41)。
在显示模块10的对应于收纳模式SM的垂直高度下,整个显示模块10收纳在外壳模块20内。
此外,显示装置D在显示模块10的显示区域11的通过外壳模块20的前开口21暴露的部分中显示AOD(息屏显示)数据(S12)。
或者,虽然图7中未示出,但是显示装置D可以显示AOD数据,同时将显示模块10的垂直高度保持在与装置D从用户接口接收到AOD请求信号时的时间点处的垂直高度相同的垂直高度。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操作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当在任意操作模式下从用户接口接收到GD请求信号(S20)时,将显示模块10的垂直高度改变为对应于常规显示模式GD的垂直高度(S21)。
在显示模块10的对应于常规显示模式GD的垂直高度下,显示模块10的整个显示区域11设置在外壳模块20外部。
此外,显示装置D在显示模块10的整个显示区域11中显示图像数据(S22)。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操作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当在任意操作模式下从用户接口接收到CD请求信号(S30)时,将显示模块10的垂直高度改变为对应于电影显示模式CD的垂直高度(S31)。
在显示模块10的对应于电影显示模式CD的垂直高度下,显示模块10的显示区域11的与相对高的画面比例相对应的部分设置在外壳模块20外部,而显示模块10的显示区域11的其余部分设置在外壳模块20内。
此外,显示装置D在显示模块10的显示区域11的设置在外壳模块20外部的部分中显示图像数据(S32)。
在一个示例中,对应于常规显示模式GD的画面比例可以设置为16:9。对应于电影显示模式CD的画面比例可以设置为21:9。然而,这仅仅是一个示例。只要对应于电影显示模式CD的画面比例高于对应于常规显示模式GD的画面比例,可以根据用户输入以各种方式设置其画面比例。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操作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当在任意操作模式下从用户接口接收到收纳请求信号(S40)时,将显示模块10的垂直高度改变为对应于收纳模式SM的垂直高度(S41)。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中,外壳模块20包括前开口21。因此,甚至在收纳模式SM下也可以实现显示AOD数据的AOD功能,在该收纳模式SM下,整个显示模块10被收纳在外壳模块20内。
因此,可以最小化由于AOD功能的实施而导致的显示模块10的功耗。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包括改变显示模块10的垂直高度的升降模块30和设置在外壳模块20的顶面中的顶部开口。因此,可以调整显示模块10的显示区域11的暴露于外壳模块20外部的垂直尺寸。因此,在具有比常规显示模式GD更高的画面比例的CD模式下,显示区域11的不显示图像数据而是以黑色状态显示的部分可以隐藏在外壳模块20内。因此,可以提高显示装置D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接下来,将参考图8、图9和图10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的显示模块10。
图8、图9和图1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模块的视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的显示模块10包括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11的显示面板110和面对显示面板110的背面的支撑盖120。
此外,显示模块10进一步包括面对支撑盖120并且与显示面板110相对的保护盖130、以及设置在支撑盖120的下边缘上的辅助盖140。
此外,显示模块10可以进一步包括覆盖显示面板110的边缘的侧盖150。
虽然在图8中没有详细示出,但是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在它们之间设置有发光材料或偏光材料的一对彼此面对的薄膜基板(未示出)。该显示面板110可以通过基于图像数据控制从每个像素区域发射的光的量来显示图像。在一个示例中,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场发射显示面板、电润湿显示面板、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一个。
具体地,显示面板110包含发光材料,并且不需要单独的光源,也就是说,可以包括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一个。这样,可以减小显示面板110的重量,因此可以容易地通过升降模块30上下移动。
显示面板110包括以矩阵形式设置在显示区域11中的多个像素区域。此外,显示面板110可以包括晶体管阵列以单独驱动每个像素区域。
晶体管阵列可以包括对应于多个像素区域的多个晶体管、供应用于导通每个晶体管的栅极信号的栅极线以及供应与每个像素区域的亮度相对应的数据信号的数据线。
显示面板110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驱动栅极线的栅极驱动器和用于驱动数据线的数据驱动器。
在一个示例中,栅极驱动器可以与晶体管阵列一起设置在一对基板之间。
在一个示例中,数据驱动器可以设置在连接到晶体管阵列的软基板上。其上安装有数据驱动器的软基板可以固定到显示面板110的背面。或者,数据驱动器可以安装在一对基板中的一个上。
可以基于通过信号电缆(图10中的40)从外部组件供应到显示面板110的驱动信号和电力信号来操作栅极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
支撑盖120实施为由诸如铝的金属材料制成的板。支撑盖120至少比显示面板110厚。由于该支撑盖120,可以提高显示模块10的刚性。
因此,在显示模块10设置在外壳模块20外部的常规显示模式GD下,即使显示面板10的实质区域没有被收纳在外壳模块20中,也可以可靠地保持显示模块10的形状。
例如,支撑盖120的厚度可以是约3.5mm。
支撑盖120具有与显示面板110的水平尺寸相似的水平尺寸和比显示面板110的垂直尺寸长的垂直尺寸。也就是说,支撑盖120包括从显示面板110向下突出的区域。
支撑盖120可以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背面和支撑盖120之间的双面胶带(未示出)固定到显示面板110。
如图9所示,支撑盖120包括用于引出连接到显示面板110的信号电缆(图10中的40)的电缆出口孔121。
电缆出口孔121可以穿过支撑盖120,并且可以与显示面板110的下边缘相邻。在一个示例中,电缆出口孔121可以设置为与显示面板110的下边缘的中心区域相邻。
如图10所示,通过电缆出口孔121引出的信号电缆40可以以平行方式延伸到支撑盖120的下边缘的一部分,然后可以从支撑盖120的下边缘的一端向下弯曲。因此,信号电缆40的一部分可以以平行方式延伸到支撑盖120的下边缘的该部分,并且信号电缆40的另一部分可以设置在外壳模块20内。该信号电缆40连接到设置在外壳模块20内的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图15中的51、52和53)。
保护盖130面对支撑盖120并且固定到支撑盖120。也就是说,保护盖130与显示面板110相对,同时支撑盖120设置在显示面板110和保护盖130之间。因此,支撑盖120设置在显示面板110的背面和保护盖130之间。
该保护盖130在信号电缆40被引出的情况下覆盖电缆出口孔121。也就是说,保护盖130可以防止引出信号电缆40的电缆出口孔121暴露于外部。
保护盖130设置在显示模块10外部。当显示模块10设置在外壳模块20外部时,位于显示装置D后面的用户可以看到保护盖130。
因此,为了防止显示装置D的美观性变差,保护盖130可以实施为由经过精加工处理以最小化划痕和粗糙度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平板。
此外,保护盖130的厚度可以小于支撑盖120的厚度。
辅助盖140设置在支撑盖120的下边缘上。
辅助盖140覆盖通过电缆出口孔121引出并平行于支撑盖120的下边缘的一部分延伸的信号电缆40。也就是说,通过电缆出口孔121引出的信号电缆40设置在支撑盖120和辅助盖140之间。
该辅助盖140可以通过单独的紧固单元固定到支撑盖120的下边缘的两端。在一个示例中,辅助盖140和支撑盖120可以通过插入穿过辅助盖140和支撑盖120的至少一个孔中的至少一个螺钉彼此耦合。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模块10包括固定到显示面板110的背面以支撑显示面板110的支撑盖120。因此,即使在显示模块10不由外壳模块20支撑时,也可以以可靠的方式保持其形状。
此外,显示模块10可以通过信号电缆40连接到设置在外壳模块20内的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因此,显示模块10不具有供应信号以驱动显示面板110的栅极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的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因此,可以减小显示模块10的重量。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的外壳模块20。
图11、图12、图13、图14和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外壳模块的视图。
如图11所示,外壳模块20包括面对显示面板110的与显示区域11相对应的正面的前板210、面对前板210的背板220以及设置在前板210和背板220之间并且以框架形状形成的侧板230。
前板210包括与显示区域11的一部分相对应的前开口21。因为用户可以在收纳模式SM下通过该前开口21在视觉上识别显示模块10的显示区域11的一部分,所以可以实现AOD功能。
此外,可以基于设置在前板210的上边缘和前开口21之间的显示模块10的显示区域11的下部的尺寸来确定画面比例。因此,显示区域11的与画面比例相对应的部分可以充当有效画面。
在这种情况下,前板210的上边缘和前开口21之间的间距d1大于与常规显示模式GD和电影显示模式CD下的画面比例之差相对应的垂直尺寸。因此,显示区域11的该部分可以隐藏在前开口21的顶部和前板210的顶部之间的空间中。因此,可以实现与电影显示模式CD相对应的画面比例。
此外,连接到显示模块10的显示面板110并通过支撑盖120的电缆出口孔121引出的信号电缆40可以容纳在显示模块10和前板210之间。也就是说,信号电缆40可以设置在前板210的侧边缘和前开口21之间的空间中。
在这种情况下,前板210的侧边缘和前开口21之间的间距d2大于信号电缆40的宽度。这样,可以防止用户通过前开口21或后开口22在视觉上识别设置在前板210的侧边缘和前开口21之间的空间中的信号电缆40。
背板220包括设置为与前开口21相对的后开口22。
这样,由于外壳模块20包括前开口21和后开口22,所以在整个显示模块10被收纳在外壳模块20中的收纳模式SM下,显示面板110的构成显示区域11的正面的一部分通过前开口21暴露于外壳模块20外部,并且显示模块10的背面的一部分通过后开口22暴露于外壳模块20外部。
此外,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显示模块10的通过升降模块30上升的部分设置在外壳模块20外部。因此,显示模块10可以不设置在前开口21和后开口22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前开口21和后开口22在视觉上识别设置在显示装置D后面的物体。因此,显示装置D可以被用户识别为室内装饰的一部分,从而提高室内装饰的美观性。
回到图11,侧板230以框架的形式制成,并且构成外壳模块20的两侧、顶部和底部。侧板230包括以与显示模块10的水平尺寸相对应的方式水平延伸的顶部开口23。
当显示模块10通过升降模块30上升或下降时,显示模块10可以通过顶部开口23进入和离开外壳模块20。
此外,外壳模块20可以进一步包括覆盖侧板230的顶部开口23的顶板240;以及设置在顶板240和侧板230的顶面之间以允许顶板240打开和关闭的铰链250。
也就是说,顶板240通过铰链250固定到侧板230的顶面,并且打开和关闭顶部开口23。
在一个示例中,在收纳模式SM下,顶板240覆盖并关闭顶部开口23。此外,当显示模块10的至少一部分通过顶部开口23突出到外壳模块20外时,可以在显示模块10向上推动顶板240的同时从顶部开口23移除顶板240。
这样,打开和关闭顶部开口23的顶板240和铰链250可以防止在收纳模式SM下异物通过顶部开口23流入外壳模块20内。
此外,外壳模块20可以进一步包括固定到侧板230的底面的多个槽条260。槽条260可以允许用于驱动显示面板110的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图15中的51、52、53)设置在外壳模块20内。也就是说,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图15中的51、52和53)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多个槽条260中的两个相邻槽条之间并固定到该两个相邻槽条。
在这种情况下,多个槽条260中的每一者的垂直尺寸L260小于前开口21和前板210的下边缘之间的间距d3。前板210的下边缘对应于侧板230的底面。
以这种方式,即使当印刷电路板的顶部固定在槽条260的顶端时,也可以防止印刷电路板通过前开口21和后开口22暴露于外壳模块20外部。因此,可以防止由于前开口21和后开口22而导致的显示装置D的美观性变差。
此外,支撑外壳模块20的支架20’可以固定到侧板230的外底面。
如图12所示,在常规显示模式GD下,显示模块10通过升降模块30上升,直到整个显示区域11通过外壳模块20的顶部开口23向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顶板240被打开,并由通过顶部开口23向上突出到外壳模块20外的显示模块10支撑。
此外,位于显示装置D的外壳模块20前面的用户可以通过前开口21和后开口22在视觉上识别设置在显示装置D的外壳模块20后面的物体。
如图13所示,在收纳模式SM下,显示模块10通过升降模块30下降,直到整个显示模块10被收纳在外壳模块20内。
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模块10完全设置在外壳模块20内。
因此,不由显示模块10保持顶板240的打开状态,因此,由铰链250保持顶板240处于关闭状态。
此外,显示面板110的与显示模块10的显示区域11相对应的正面的一部分通过前开口21暴露于外壳模块20外部。
此外,如图14所示,构成显示模块10的与显示面板110相对的背面的保护盖130的一部分通过后开口22暴露于外壳模块20外部。
如图15所示,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51、52和53中的每一个可以设置在多个槽条260中的两个相邻槽条260之间并固定到该两个相邻槽条260。
印刷电路板51、52和53中的每一者的上边缘可以面对槽条260的顶端。
例如,印刷电路板51、52和53中的每一者的一端可以使用诸如螺钉的紧固装置耦接到两个相邻槽条260中的一个。
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印刷电路板51、52和53的垂直尺寸和槽条260的垂直尺寸L260中的每一个都小于背板220的下边缘和后开口22之间的间距d3。这样,可以防止用户通过后开口22或前开口21在视觉上识别设置在显示模块10和背板220之间并固定到槽条260的印刷电路板51、52和53中的每一个。
此外,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51、52和53以及多个槽条260与升降模块30间隔开。这样,当升降模块30被激活时,可以减小施加到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51、52和53的物理冲击。
在一个示例中,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51、52和53可以包括时序控制器51、电力板52或主板53中的至少一个。
时序控制器51向显示面板110的栅极驱动器和数据驱动器供应时序驱动信号。电力板52向显示面板110供应电力信号。主板53向时序控制器51和电力板52供应控制信号。此外,主板53可以进一步供应控制信号以控制升降模块30的电机组件(图16中的350)。
信号电缆40连接到并且设置在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51、52和53与显示面板110之间,并且将来自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51、52和53的时序驱动信号、电力信号和控制信号传输到显示面板110。
连接到显示面板110的信号电缆40通过支撑盖120的电缆出口孔121引出。信号电缆40的一部分以平行方式延伸到支撑盖120的下边缘的一部分,直到电缆到达支撑盖120的下边缘的一端。信号电缆40的与支撑盖120的下边缘的该部分平行地延伸的该部分被辅助盖140覆盖。
信号电缆40从支撑盖120的下边缘的一端向下弯曲,从而远离显示面板110延伸,然后进入外壳模块20内。因此,信号电缆40的另一部分以平行方式延伸到外壳模块20的侧板230的一侧,然后连接到一个印刷电路板51。
设置在外壳模块20内的信号电缆40的另一部分设置在侧板230和前开口21之间。
在这种情况下,信号电缆40的宽度小于前开口21和侧板230的一侧之间的间距。
这样,可以防止用户从外壳模块20外通过前开口21和后开口22在视觉上识别设置在外壳模块20内的信号电缆40。
如上所述,由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的外壳模块20包括前开口21,所以完全被收纳在外壳模块20中的显示模块10可以在收纳模式SM下通过前开口21实现AOD功能。
此外,由于外壳模块20包括前开口21和后开口22,所以在显示模块10在常规显示模式GD和电影显示模式CD下未设置在前开口21和后开口22之间的状态下,用户可以通过前开口21和后开口22看到被显示装置D遮蔽的物体,从而提高室内装饰的美观性。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的升降模块30。
图16、图17、图18、图19和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升降模块的视图。在这种情况下,图16是在收纳模式下的显示模块和升降模块的后透视图。图17是图16中的部分A的放大图。图18是图16的部分B的放大图。图19是图16所示的升降模块的分解透视图。图20是在常规显示模式下的显示模块和升降模块的后透视图。
如图16和图19所示,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的升降模块30包括分别以平行方式延伸到侧板230的垂直两侧的第一线性螺钉311和第二线性螺钉312、紧固到第一线性螺钉311的第一滚珠螺母321、紧固到第二线性螺钉312的第二滚珠螺母322、设置在显示模块10的支撑盖120的下边缘的一侧以保持第一滚珠螺母321的第一保持架331、设置在显示模块10的支撑盖120的下边缘的另一侧以保持第二滚珠螺母322的第二保持架332、连接到第一线性螺钉311的一端的第一侧滑轮341、连接到第二线性螺钉312的一端的第二侧滑轮342、设置在侧板230的底面上的电机组件350、连接到电机组件350的驱动轴的主滑轮351、与主滑轮351相邻并分别面对第一侧滑轮341和第二侧滑轮342的第一中心滑轮343和第二中心滑轮344、使第一中心滑轮343和第一侧滑轮341彼此连接的第一侧带部345、以及使第二中心滑轮344和第二侧滑轮342彼此连接的第二侧带部346。
此外,升降模块30可以进一步包括固定到侧板230的第一基部361、第二基部362、第三基部363、第四基部364、第五基部365和第六基部366。
第一基部361、第二基部362、第三基部363、第四基部364、第五基部365和第六基部366中的每一个与设置在侧板230内的多个槽条260间隔开,并且与顶部开口(图11中的23)间隔开。
第一基部361设置在侧板230的底面上,并且与多个槽条260间隔开。在一个示例中,第一基部361可以设置在侧板230的底面的中心区域中。
第二基部362设置在第一基部361上方并面对第一基部361。
如图18所示,第一中心滑轮343和第二中心滑轮344固定地设置在第一基部361和第二基部362之间。
主滑轮351设置在第一基部361和第二基部362之间,与第一中心滑轮343和第二中心滑轮344间隔开,并且固定到第二基部362。
电机组件350设置在第二基部362上。
连接到电机组件350的驱动轴的主滑轮351通过主带部352连接到第一中心滑轮343和第二中心滑轮344。也就是说,电机组件350的动力通过主滑轮351和主带部352传输到第一中心滑轮343和第二中心滑轮344中的每一个。
第一中心滑轮343通过第一侧带部345连接到第一侧滑轮341。因此,电机组件350的动力通过主滑轮351、主带部352、第一中心滑轮343和第一侧带部345传输到第一侧滑轮341。
第二中心滑轮344通过第二侧带部346连接到第二侧滑轮342。因此,电机组件350的动力通过主滑轮351、主带部352、第二中心滑轮344和第二侧带部346传输到第二侧滑轮342。
第三基部363和第四基部364分别设置在侧板230的底面的两端。
第五基部365设置在侧板230的顶面的一端,并且面对第三基部363。
第六基部366设置在侧板230的顶面的另一端,并且面对第四基部364。
第一线性螺钉311设置在第三基部363和第五基部365之间,并且紧固到第三基部363和第五基部365。
第一侧滑轮341将通过主滑轮351、主带部352、第一中心滑轮343和第一侧带部345从电机组件350传输的动力传输到第一线性螺钉311,以使第一线性螺钉311旋转。
当第一线性螺钉311旋转时,第一滚珠螺母321沿第一线性螺钉311垂直移动。
第一保持架331与第一滚珠螺母321一起垂直移动。
如图19所示,第二线性螺钉312设置在第四基部364和第六基部366之间,并且固定到第四基部364和第六基部366。
第二侧滑轮342将通过主滑轮351、主带部352、第二中心滑轮344和第二侧带部346从电机组件350传输的动力传输到第二线性螺钉312,以使第二线性螺钉312旋转。
当第二线性螺钉312旋转时,第二滚珠螺母322沿第二线性螺钉312垂直移动。
第二保持架332与第二滚珠螺母322一起垂直移动。
因此,固定在第一保持架331和第二保持架332上的显示模块10可以与第一滚珠螺母321和第二滚珠螺母322一起垂直移动。
固定在侧板230上的第一基部361、第二基部362、第三基部363、第四基部364、第五基部365和第六基部366中的每一个都与设置在侧板230中的多个槽条260间隔开,并且与前开口231间隔开。因此,升降模块30与进入和离开外壳模块30的显示模块10以及设置在外壳模块30中的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51、52和53间隔开。因此,可以减小当升降模块30被激活时由于对显示模块10和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51、52和53的物理冲击而导致的对显示模块10和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51、52和53的损坏。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的升降模块30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为与第一线性螺钉311相邻的第一辅助螺钉313、设置为与第二线性螺钉312相邻的第二辅助螺钉314、紧固到第一辅助螺钉313的第一辅助螺母323、以及紧固到第二辅助螺钉314的第二辅助螺母324。
第一辅助螺钉313与第一线性螺钉311一样固定到第三基部363和第五基部365。
第一辅助螺母323紧固到第一辅助螺钉313,并且与第一滚珠螺母321水平相邻并固定到第一滚珠螺母321。因此,第一辅助螺母323与第一滚珠螺母321一起沿第一辅助螺钉313垂直移动。
第一辅助螺母323与第一滚珠螺母321一样通过第一保持架331固定到支撑盖120的下边缘的一侧。
第二辅助螺钉314与第二线性螺钉312一样固定到第四基部364和第六基部366。
第二辅助螺母324紧固到第二辅助螺钉314,并且固定到第二滚珠螺母322并与第二滚珠螺母322水平相邻。
第二辅助螺母324与第二滚珠螺母322一起沿第二辅助螺钉314垂直移动。
第二辅助螺母324与第二滚珠螺母322一样通过第二保持架332固定到支撑盖120的下边缘的另一侧。
可以通过第一辅助螺钉313和第二辅助螺钉314以及第一辅助螺母323和第二辅助螺母324进一步支撑显示模块10,使得可以以更可靠的方式固定显示模块10的垂直高度。
如图16所示,在收纳模式SM下,当电机组件350被激活时,第一滚珠螺母321和第二滚珠螺母322可以分别与第一线性螺钉311和第二线性螺钉312的底部相邻。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保持架331和第二保持架332可以分别与第一线性螺钉311和第二线性螺钉312的底部相邻。第一辅助螺母323和第二辅助螺母324可以分别与第一辅助螺钉313和第二辅助螺钉314的底部相邻。
因此,显示模块10的整个显示区域11被收纳在外壳模块20内。
在这种情况下,显示模块10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线性螺钉311和第二线性螺钉312以及第一辅助螺钉313和第二辅助螺钉314间隔开。可以防止由第一线性螺钉311和第二线性螺钉312以及第一辅助螺钉313和第二辅助螺钉314的操作引起的物理冲击施加到显示模块10。
此外,如图20所示,在常规显示模式GD下,当电机组件350被激活时,第一滚珠螺母321和第二滚珠螺母322可以分别与第一线性螺钉311和第二线性螺钉312的顶部相邻。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保持架331和第二保持架332可以分别与第一线性螺钉311和第二线性螺钉312的顶部相邻。第一辅助螺母323和第二辅助螺母324可以分别与第一辅助螺钉313和第二辅助螺钉314的顶部相邻。
因此,显示模块10通过外壳模块20的顶部开口23向上突出。显示模块10的整个显示区域11暴露于外壳模块20外部。
此外,在收纳模式SM和常规显示模式GD中的任意模式下,显示模块10的两侧分别与第一线性螺钉311和第二线性螺钉312以及第一辅助螺钉313和第二辅助螺钉314间隔开。可以防止由第一线性螺钉311和第二线性螺钉312以及第一辅助螺钉313和第二辅助螺钉314的操作引起的物理冲击施加到显示模块10。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显示装置D包括外壳模块20,外壳模块20可以在其中容纳整个显示模块10,使得显示装置D的美观性可以由于外壳模块20而得到提高。此外,用户可以通过外壳模块20的前开口21和后开口22在视觉上识别由显示装置D遮蔽并在显示装置D后面的物体。因此,显示装置可以作为室内装饰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最小化由于显示装置D而导致的室内装饰的美观性变差。
此外,在收纳模式SM下,在显示模块10的显示区域11的通过前开口21暴露的部分中显示AOD数据可以允许显示装置D执行AOD功能。
此外,可以通过升降模块30改变显示模块10的垂直高度。因此,显示模块10的一部分位于外壳模块20内可以允许以各种画面比例呈现针对图像优化的画面。因此,可以提高显示装置D的便利性和实用性。
如上所述,参考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然而,本公开不限于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和附图。显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对其进行各种修改。此外,虽然在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描述中没有明确描述由本公开的特征产生的效果,但是显然,应当认识到由本公开的特征产生的可预测的效果。

Claims (24)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平面形状的显示模块,平面形状的所述显示模块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
外壳模块,所述外壳模块用于在其中容纳平面形状的所述显示模块;以及
升降模块,所述升降模块设置在所述外壳模块内并且使平面形状的所述显示模块能够在垂直方向上上升或下降,
其中,所述外壳模块包括:前开口,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相对应;以及后开口,与所述前开口相对,并且
其中,在整个所述显示模块被收纳在所述外壳模块中的收纳模式下,所述显示区域的与所述前开口相对应的所述一部分通过所述前开口暴露于所述外壳模块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收纳模式下,基于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到的息屏显示请求信号,所述显示模块在所述显示区域的与所述前开口相对应的所述部分中显示息屏显示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到收纳模式请求信号时,所述升降模块使所述显示模块下降直到整个所述显示模块被收纳在所述外壳模块内,
其中,当通过所述用户输入接口接收到常规显示模式请求信号时,所述升降模块使所述显示模块上升直到所述显示模块的整个所述显示区域暴露于所述外壳模块的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当通过所述用户输入接口接收到电影显示模式请求信号时,所述升降模块使所述显示模块上升或下降直到所述显示区域的与电影显示模式的画面比例相对应的部分暴露于所述外壳模块的外部,
其中,所述电影显示模式的画面比例不同于常规显示模式的画面比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外壳模块进一步包括:
前板,所述前板面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构成所述显示区域的正面,并且包括所述前开口;
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前板相对,并且包括所述后开口;以及
侧板,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前板和所述背板之间并且具有框架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在所述收纳模式下,所述显示模块的背面的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正面相对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后开口暴露于所述外壳模块的外部,
其中,在常规显示模式下,通过所述前开口和所述后开口,设置在所述外壳模块的后面的物体对位于所述外壳模块的前面的用户可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当所述显示模块通过所述升降模块上升或下降时,所述显示模块通过顶部开口离开或进入所述外壳模块,
其中,所述顶部开口设置在所述侧板的顶面的一部分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外壳模块进一步包括:
顶板,所述顶板覆盖所述顶部开口;以及
铰链,所述铰链设置在所述侧板和所述顶板之间,使所述顶板打开和关闭所述顶部开口,
其中,当所述显示模块被收纳在所述外壳模块内时,所述顶板使所述顶部开口保持关闭,
其中,当所述显示模块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顶部开口向上突出到所述外壳模块外时,所述顶板通过所述显示模块向上旋转以打开所述顶部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进一步包括面对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并且固定到所述显示面板的支撑盖,
其中,所述支撑盖包括电缆出口孔,其中,通过所述电缆出口孔引出连接到所述显示面板的信号电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
其中,通过所述电缆出口孔引出的所述信号电缆和所述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被收纳在所述外壳模块的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外壳模块进一步包括固定到所述侧板的底面的多个槽条,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中的每一个固定地设置在所述多个槽条中的两个相邻的槽条之间,
其中,所述多个槽条中的每一者的垂直尺寸小于所述前开口和所述前板的下边缘之间的间距。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所述电缆出口孔引出的所述信号电缆沿所述支撑盖的下边缘的一部分延伸,然后在所述支撑盖的所述下边缘的一端处弯曲,然后沿所述侧板的一侧延伸。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常规显示模式下,所述信号电缆的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前板的侧边缘和所述前开口之间,
其中,所述信号电缆的宽度小于所述前开口和所述前板的所述侧边缘之间的间距。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进一步包括:
保护盖,所述保护盖面对所述支撑盖并且固定到所述支撑盖;以及
辅助盖,所述辅助盖设置在所述支撑盖的所述下边缘上,
其中,所述保护盖配置为覆盖所述支撑盖的所述电缆出口孔,
其中,所述辅助盖配置为覆盖所述信号电缆的沿所述支撑盖的所述下边缘的一部分延伸的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盖的厚度大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和所述保护盖的厚度。
16.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平面形状的显示模块,平面形状的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具有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的显示面板;以及
升降模块,用于使平面形状的所述显示模块上升或下降;
外壳模块,所述外壳模块用于在其中容纳平面形状的所述显示模块和所述升降模块,
其中,所述外壳模块包括:前开口,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相对应;以及后开口,与所述前开口相对,并且
其中,所述显示装置配置为以下列模式中的一种工作:
垂直移动模式,在所述垂直移动模式下,通过所述升降模块改变所述显示模块的垂直高度;
收纳模式,在所述收纳模式下,整个所述显示模块被收纳在所述外壳模块内;
常规显示模式,在所述常规显示模式下,在整个所述显示区域中显示所述图像;以及
电影显示模式,在所述电影显示模式下,在所述显示区域的除收纳在所述外壳模块中的部分之外的其余部分中显示所述图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外壳模块包括:
前板,所述前板面对所述显示面板的构成所述显示区域的正面,并且包括所述前开口;以及
背板,所述背板与所述前板相对,并且包括所述后开口。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收纳模式下,所述显示区域的与所述前开口相对应的所述一部分通过所述前开口暴露于所述外壳模块的外部,并且所述显示模块的与所述显示面板的所述正面相对的背面的一部分通过所述后开口暴露于所述外壳模块的外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收纳模式下,基于通过用户输入接口接收到的息屏显示请求信号,所述显示模块在所述显示区域的与所述前开口相对应的所述部分中显示息屏显示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外壳模块进一步包括侧板,所述侧板设置在所述前板和所述背板之间并且具有框架形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在所述垂直移动模式、所述常规显示模式和所述电影显示模式中的每一种模式下,所述显示模块通过设置在所述侧板的顶面的一部分中的顶部开口进入和离开所述外壳模块。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模块进一步包括:
支撑盖,所述支撑盖面对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并且固定到所述显示面板;
保护盖,所述保护盖面对所述支撑盖并且固定到所述支撑盖;以及
辅助盖,所述辅助盖设置在所述支撑盖的下边缘上,
其中,所述支撑盖包括电缆出口孔,其中,通过所述电缆出口孔引出连接到所述显示面板的信号电缆,其中,所述支撑盖比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保护盖厚,
其中,所述保护盖配置为覆盖所述电缆出口孔,
其中,所述辅助盖配置为覆盖所述信号电缆的通过所述电缆出口孔从所述信号电缆引出并沿所述支撑盖的所述下边缘延伸的部分。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装置进一步包括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被收纳在所述外壳模块中并且通过所述信号电缆连接到所述显示面板,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印刷电路板中的每一个固定地设置在固定到所述侧板的底面的多个槽条中的两个相邻的槽条之间,
其中,所述多个槽条中的每一者的垂直尺寸小于所述前开口和所述前板的下边缘之间的间距。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通过所述电缆出口孔引出的所述信号电缆沿所述支撑盖的所述下边缘的一部分延伸,然后在所述支撑盖的所述下边缘的一端处弯曲,然后沿所述侧板的一侧延伸,
其中,在所述常规显示模式下,被收纳在所述外壳模块内的所述信号电缆的另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前板的侧边缘和所述前开口之间,
其中,所述信号电缆的宽度小于所述前开口和所述前板的侧边缘之间的间距。
CN202011605643.0A 2020-08-07 2020-12-30 显示装置 Active CN1140676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99476A KR102224097B1 (ko) 2020-08-07 2020-08-07 표시장치
KR10-2020-0099476 2020-08-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7669A true CN114067669A (zh) 2022-02-18
CN114067669B CN114067669B (zh) 2023-06-30

Family

ID=751640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05643.0A Active CN114067669B (zh) 2020-08-07 2020-12-30 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94361B1 (zh)
KR (1) KR102224097B1 (zh)
CN (1) CN1140676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1709909S (ja) * 2020-07-08 2022-03-16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1712461S (ja) * 2020-07-08 2022-04-14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JP1704097S (ja) * 2020-07-08 2022-01-12 テレビジョン受像機
USD1001091S1 (en) * 2020-07-08 2023-10-10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JP1685030S (zh) * 2020-07-21 2021-05-10
KR20240044444A (ko) * 2021-09-17 2024-04-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USD1024991S1 (en) * 2021-10-28 2024-04-30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1841S1 (en) * 2021-10-28 2024-04-09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5937S1 (en) * 2021-10-28 2024-05-07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1839S1 (en) * 2021-10-28 2024-04-09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1837S1 (en) * 2021-10-28 2024-04-09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1840S1 (en) * 2021-10-28 2024-04-09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6841S1 (en) * 2021-10-28 2024-05-14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1836S1 (en) * 2021-10-28 2024-04-09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1842S1 (en) * 2021-10-28 2024-04-09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USD1021838S1 (en) * 2021-10-28 2024-04-09 Lg Electronics Inc. TV receiver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1060A1 (en) * 2000-06-20 2002-02-21 Yu-An Liu Elevated screen
US20060077636A1 (en) * 2004-10-12 2006-04-13 Sung-Gi Kim Display device usable outdoors
US7806490B1 (en) * 2006-07-10 2010-10-05 Importadvantage, Inc. Panel mounted appliance elevator apparatus
US20130170116A1 (en) * 2011-12-30 2013-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4332115A (zh) * 2014-11-05 2015-02-04 上海五仁视听科技有限公司 升降式液晶显示器
US20170180675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udio-visu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70134844A (ko) * 2016-05-26 2017-12-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두루마리형 연성표시장치
US20190197960A1 (en) * 2017-12-27 2019-06-27 Lg Display Co., Ltd. Rollable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20190092980A (ko) * 2018-01-31 2019-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10173610A (zh) * 2019-05-05 2019-08-27 美国乐歌有限公司 电动升降媒体墙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90299B2 (ja) * 2001-04-05 2005-08-3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モジュールの包装方法
US6733094B1 (en) * 2002-11-13 2004-05-11 Chun-Chung Chang Lifting device for LCD
KR100564401B1 (ko) 2003-12-10 2006-03-28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텔레비젼 승강장치
KR100800074B1 (ko) 2006-12-13 2008-02-01 피케이텍시스템 주식회사 수동 겸용 전동제어 모니터 지지장치
WO2009069218A1 (ja) * 2007-11-29 2009-06-04 Fujitsu Limited 板金部材、情報表示装置、およびパネルユニット製造方法
TWI440934B (zh) * 2010-04-27 2014-06-11 Lg Display Co Ltd 顯示裝置
KR102584460B1 (ko) * 2016-01-21 2023-10-0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출몰 가능한 디스플레이부를 구비한 영상음향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21060A1 (en) * 2000-06-20 2002-02-21 Yu-An Liu Elevated screen
US20060077636A1 (en) * 2004-10-12 2006-04-13 Sung-Gi Kim Display device usable outdoors
US7806490B1 (en) * 2006-07-10 2010-10-05 Importadvantage, Inc. Panel mounted appliance elevator apparatus
US20130170116A1 (en) * 2011-12-30 2013-07-0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play device
CN104332115A (zh) * 2014-11-05 2015-02-04 上海五仁视听科技有限公司 升降式液晶显示器
US20170180675A1 (en) * 2015-12-18 2017-06-2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udio-visual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KR20170134844A (ko) * 2016-05-26 2017-12-0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두루마리형 연성표시장치
US20190197960A1 (en) * 2017-12-27 2019-06-27 Lg Display Co., Ltd. Rollable display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KR20190092980A (ko) * 2018-01-31 2019-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CN110173610A (zh) * 2019-05-05 2019-08-27 美国乐歌有限公司 电动升降媒体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94361B1 (en) 2021-12-07
CN114067669B (zh) 2023-06-30
KR102224097B1 (ko)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67669B (zh) 显示装置
KR102224096B1 (ko) 표시장치
US8576551B2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KR102050382B1 (ko) 액정표시 장치
KR101646783B1 (ko) 휴대용 컴퓨터
US9097923B2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70132917A1 (en)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US20070115419A1 (en)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US20210004052A1 (en) Edge-to-edge display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EP3559733B1 (en) Display apparatus
US10234724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8994907B2 (en) Display unit comprising a substrate cover that has a screw covering region
KR20130087341A (ko) 평판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KR20150102135A (ko) 표시 장치
CN114067679B (zh) 显示装置
JP2013218922A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8823882B2 (en) Backlight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KR101427116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멀티디스플레이장치
KR20070015696A (ko) 탑 샤시와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KR102666701B1 (ko)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US20160124271A1 (en) Backlight unit,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KR100742375B1 (ko) 양면구동 유기전계발광장치
KR20070121478A (ko) 휴대용 표시장치
KR20060019171A (ko) 표시 장치
KR20070066705A (ko) 표시 장치가 구비된 전자 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