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3179A - 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3179A
CN114063179A CN202111266700.1A CN202111266700A CN114063179A CN 114063179 A CN114063179 A CN 114063179A CN 202111266700 A CN202111266700 A CN 202111266700A CN 114063179 A CN114063179 A CN 1140631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insect
monitoring device
intelligent monitoring
bor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67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63179B (zh
Inventor
李建宇
史梦竹
陈燕婷
李建微
刘裴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FA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FA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FA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Plant Protection of FAAS
Priority to CN20211126670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31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3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3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63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3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VGEOPHYSICS; GRAVITATIONAL MEASUREMENTS; DETECTING MASSES OR OBJECTS; TAGS
    • G01V5/00Prospecting or detecting by the use of ionising radiation, e.g. of natural or induced radioactivity
    • G01V5/20Detecting prohibited goods, e.g. weapons, explosives, hazardous substances, contraband or smuggled objects
    • G01V5/22Active interrogation, i.e. by irradiating objects or goods using external radiation sources, e.g. using gamma rays or cosmic r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40Monitoring or fighting invasive speci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physic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包括传输装置、检测装置和驱虫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分为输入区段、选送区段、分支区段和输出区段;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机构和透视检查机构;当粮谷、原木、种苗、水果等货物进入输入区段后通过图像采集机构和透视检查机构进行外部监测和内部透视监测,将外部和内部携带外来物种的货物通过选送区段输送至分支区段进行驱虫或扣押,并发出警报,防止此类货物进入运输工具被运送至不同地区,避免此类外来物种成为入侵生物的风险,防止其对环境产生影响,破坏生态,本装置结构简单,可实现自动化管理,便于实施,实用性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预防跨境货舱内货物携带入侵生物跨境的智能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
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
但是,除了正常的引入途径外,一些外来物种还有很多是跨境运输过程中的跨境货舱中的粮谷、原木、种苗、水果等货物携带的检疫性病虫害和潜在入侵物种,对环境发展有极大的影响。
由其是后者,这些有害生物的引入属于失误所造成的,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造成巨大的损失。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查处运输货物的过程中被携带的外来物种的监测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包括传输装置、检测装置和驱虫装置;所述驱虫装置设有两组;
所述传输装置分为输入区段、选送区段、分支区段和输出区段;所述选送区段的底部设置旋转机构;所述分支区段设有两组,
所述输入区段与所述输出区段并排设置,两组所述分支区段分设在所述输入区段和所述输出区段的两侧,所述选送区段设置在所述输入区段、所述分支区段和所述输出区段之间,所述输入区段的出口端与选送区段的进口端对应,所述选送区段通过所述旋转机构旋转,其出口端能够与所述分支区段和所述输出区段的进口端对接,其中一组所述分支区段的出口端与所述输出区段对接,另一组所述分支区段的出口端通向扣押区;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机构和透视检查机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通过安装架一设置在输入区段的上方,所述透视检查机构通过安装架二设置在所述输入区段的上方;
两组所述驱虫装置分别设置在两组所述分支区段上。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其优点在于:
跨境运输前,能够将货物在输入区段进行外部和内部的检测,检查是否携带入侵生物,若未携带,直接通过输出区段输送离开,若携带有入侵生物则通过选送区段输送至对应的分支区段进行驱虫处理,整体运输机构可实现自动化控制,并根据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实用性更强。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中,所述传输装置的所述输入区段、所述选送区段、所述分支区段和所述输出区段均为能够实现对接的板链传输机构。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中,所述图像采集机构为摄像头模块;所述透视检查机构为X光透视机构。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中,所述驱虫装置包括驱虫仓和诱捕机构,所述驱虫仓的两端开口,所述分支区段沿开口穿过,所述诱捕机构吊设在所述驱虫仓的顶部。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中,所述驱虫仓的侧壁开有朝向分支区段的喷风孔。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中,所述诱捕机构包括吊杆、固定板、基座、电虫网和收集器;
所述驱虫仓的顶部设置与所述吊杆吊接的吊耳;
所述吊杆的吊接端吊接在所述吊耳上,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吊杆的固定端,所述基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底部端面,且靠近其上方的位置设置诱饵放置槽,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设置诱捕灯;所述电虫网与所述固定板可拆卸连接并覆盖在所述基座的外部;所述收集器通过连杆连接在所述固定板上,且处于所述电虫网的下方。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中,所述诱饵放置槽内设置风扇。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中,还包括用于报警的警报装置。
优选的,在上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中,还包括信息展示屏和控制器模块;
所述信息展示屏放置在展示区,所述传输装置、所述图像采集机构、透视检查机构、所述警报装置的控制部和所述信息展示屏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电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器模块进行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2为本发明中两种输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诱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附图1-4为本发明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包括传输装置、检测装置2和驱虫装置3;驱虫装置3设有两组;
传输装置分为输入区段10、选送区段11、分支区段12和输出区段13;选送区段11的底部设置旋转机构110;分支区段12设有两组,
输入区段10与输出区段13并排设置,两组分支区段12分设在输入区段10和输出区段13的两侧,选送区段11设置在输入区段10、分支区段12和输出区段13之间,输入区段10的出口端与选送区段11的进口端对应,选送区段11通过旋转机构110旋转,其出口端能够与分支区段12和输出区段13的进口端对接,其中一组分支区段12的出口端与输出区段13对接,另一组分支区段12的出口端通向扣押区;
检测装置2包括图像采集机构20和透视检查机构21,图像采集机构20通过安装架一设置在输入区段10的上方,透视检查机构21通过安装架二设置在输入区段10的上方;
两组驱虫装置3分别设置在两组分支区段12上。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传输装置的输入区段10、选送区段11、分支区段12和输出区段13均为能够实现对接的板链传输机构。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图像采集机构20为摄像头模块;透视检查机构21为X光透视机构。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驱虫装置3包括驱虫仓30和诱捕机构31,驱虫仓30的两端开口,分支区段12沿开口穿过,诱捕机构31吊设在驱虫仓30的顶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驱虫仓30的侧壁开有朝向分支区段12的喷风孔300。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诱捕机构31包括吊杆310、固定板311、基座312、电虫网313和收集器314;
驱虫仓30的顶部设置与吊杆310吊接的吊耳;
吊杆310的吊接端吊接在吊耳上,固定板311固定在吊杆310的固定端,基座312固定在固定板311的底部端面,且靠近其上方的位置设置诱饵放置槽315,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设置诱捕灯316;电虫网313与固定板311可拆卸连接并覆盖在基座312的外部;收集器314通过连杆连接在固定板311上,且处于电虫网313的下方。
采用此方案,能够通过利用气味和趋光性进行外来生物的诱捕,档期靠近后通过电网捕杀,并收集尸体,十分方便。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诱饵放置槽315内设置风扇。
采用此方案能够将诱饵的气味吹散,便于诱捕。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报警的警报装置。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还包括信息展示屏和控制器模块;
信息展示屏放置在展示区,传输装置、图像采集机构20、透视检查机构21、警报装置的控制部和信息展示屏分别与控制器模块电连接,通过控制器模块进行控制。
具体的,本发明的运行原理为:
跨境货物中的粮谷、原木、种苗、水果等货物由输入区段10进入,图像采集机构20和透视检查机构21依次对货物的外表面和内部进行外部情况筛查和透视检查,若无异常,货物通过选送区段11和输出区段13进入货物运输区;
若通过外部情况筛查和透视检查,仅外表面存在外来生物附着,货物进入选送区段11后,选送区段旋转,将货物送入分支区段并进入驱虫装置3进行诱捕清理,清理后重新回到输出区段13并进入货物运输区;
若通过外部情况筛查和透视检查,外表面和内部均存在外来生物或内部存在外来生物,货物进入选送区段11后,选送区段11旋转,将货物送入分支区段并进入驱虫装置3进行诱捕清理,清理后进入扣押去,等待工作人员处理;
当货物经过图像采集机构20时,均进行照片采集,并传输至控制模块,当货物进入扣押区时,警报响起,控制模块将货物的信息发布在信息展示屏上,供货物主人和工作人员查看处理。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传输装置、检测装置(2)和驱虫装置(3);所述驱虫装置(3)设有两组;
所述传输装置分为输入区段(10)、选送区段(11)、分支区段(12)和输出区段(13);所述选送区段(11)的底部设置旋转机构(110);所述分支区段(12)设有两组,
所述输入区段(10)与所述输出区段(13)并排设置,两组所述分支区段(12)分设在所述输入区段(10)和所述输出区段(13)的两侧,所述选送区段(11)设置在所述输入区段(10)、所述分支区段(12)和所述输出区段(13)之间,所述输入区段(10)的出口端与选送区段(11)的进口端对应,所述选送区段(11)通过所述旋转机构(110)旋转,其出口端能够与所述分支区段(12)和所述输出区段(13)的进口端对接,其中一组所述分支区段(12)的出口端与所述输出区段(13)对接,另一组所述分支区段(12)的出口端通向扣押区;
所述检测装置(2)包括图像采集机构(20)和透视检查机构(21),所述图像采集机构(20)通过安装架一设置在输入区段(10)的上方,所述透视检查机构(21)通过安装架二设置在所述输入区段(10)的上方;
两组所述驱虫装置(3)分别设置在两组所述分支区段(1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装置的所述输入区段(10)、所述选送区段(11)、所述分支区段(12)和所述输出区段(13)均为能够实现对接的板链传输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采集机构(20)为摄像头模块;所述透视检查机构(21)为X光透视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虫装置(3)包括驱虫仓(30)和诱捕机构(31),所述驱虫仓(30)的两端开口,所述分支区段(12)沿开口穿过,所述诱捕机构(31)吊设在所述驱虫仓(30)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虫仓(30)的侧壁开有朝向分支区段(12)的喷风孔(3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机构(31)包括吊杆(310)、固定板(311)、基座(312)、电虫网(313)和收集器(314);
所述驱虫仓(30)的顶部设置与所述吊杆(310)吊接的吊耳;
所述吊杆(310)的吊接端吊接在所述吊耳上,所述固定板(311)固定在所述吊杆(310)的固定端,所述基座(312)固定在所述固定板(311)的底部端面,且靠近其上方的位置设置诱饵放置槽(315),靠近其底部的位置设置诱捕灯(316);所述电虫网(313)与所述固定板(311)可拆卸连接并覆盖在所述基座(312)的外部;所述收集器(314)通过连杆连接在所述固定板(311)上,且处于所述电虫网(313)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诱饵放置槽(315)内设置风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报警的警报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信息展示屏和控制器模块;
所述信息展示屏放置在展示区,所述传输装置、所述图像采集机构(20)、透视检查机构(21)、所述警报装置的控制部和所述信息展示屏分别与所述控制器模块电连接,通过所述控制器模块进行控制。
CN202111266700.1A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 Active CN1140631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6700.1A CN114063179B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6700.1A CN114063179B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3179A true CN114063179A (zh) 2022-02-18
CN114063179B CN114063179B (zh) 2023-10-27

Family

ID=80235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6700.1A Active CN114063179B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3179B (zh)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74530U (en) * 2005-02-27 2005-09-01 Ta-Te Lin Automatic inspection device for pest insect of fruit
CN1940555A (zh) * 2006-09-04 2007-04-04 江苏大学 一种农产品内外品质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1701915A (zh) * 2009-11-13 2010-05-05 江苏大学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双目机器视觉的粮虫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2128843A (zh) * 2010-12-24 2011-07-20 鹤壁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植物检疫x光机
CN202002902U (zh) * 2010-12-24 2011-10-05 鹤壁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植物检疫x光机
US20130283671A1 (en) * 2012-04-27 2013-10-31 Darek Czokajlo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trapping pests
CN103411984A (zh) * 2013-08-27 2013-11-27 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农用透视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204035060U (zh) * 2014-09-09 2014-12-24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中药分拣机
CN104749189A (zh) * 2015-02-28 2015-07-0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粮粒内部害虫检测装置
CN104969998A (zh) * 2015-08-04 2015-10-14 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草灭虫设备
CN206227426U (zh) * 2016-09-28 2017-06-09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的大田害虫监控诱捕装置
CN107711762A (zh) * 2017-10-19 2018-02-23 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虫情监测方法和智能虫情监测装置
CN108311411A (zh) * 2018-02-07 2018-07-24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冬虫夏草智能化分拣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38143A (zh) * 2018-03-09 2018-07-31 赵菊鹏 一种粉蚧检测处理装置
CN208609765U (zh) * 2018-06-27 2019-03-19 长兴易米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米加工用除虫装置
CN109647713A (zh) * 2018-12-05 2019-04-19 禹州市合同泰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分拣装置
CN109964896A (zh) * 2019-05-10 2019-07-05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一种诱虫识别分拣装置及病虫害的物联网监测分析系统
CN110278927A (zh) * 2019-06-20 2019-09-2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一体式昆虫诱杀系统
CN110361401A (zh) * 2019-07-31 2019-10-22 新疆农业大学 一种软x光检测蛀果害虫装置
WO2019241114A1 (en) * 2018-06-11 2019-12-19 Cryovac, Llc Process and system for in-line inspection of product stream for detection of foreign objects
CN110586518A (zh) * 2019-09-04 2019-12-2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一种全袋式粮食放射性检测装置
CN110689507A (zh) * 2019-11-08 2020-01-14 北京软通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昆虫类型识别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10771585A (zh) * 2019-11-07 2020-02-1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小型昆虫图像自动采集与识别计数装置
JP2020038120A (ja) * 2018-09-04 2020-03-12 キユーピー株式会社 食品の検査方法及びプラスチックコンテナ
CN111406854A (zh) * 2020-03-30 2020-07-1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红火蚁监测专用诱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01888A (zh) * 2020-06-20 2020-09-25 张家港市欧微自动化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分选装置及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74530U (en) * 2005-02-27 2005-09-01 Ta-Te Lin Automatic inspection device for pest insect of fruit
CN1940555A (zh) * 2006-09-04 2007-04-04 江苏大学 一种农产品内外品质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1701915A (zh) * 2009-11-13 2010-05-05 江苏大学 基于可见光—近红外双目机器视觉的粮虫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2128843A (zh) * 2010-12-24 2011-07-20 鹤壁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植物检疫x光机
CN202002902U (zh) * 2010-12-24 2011-10-05 鹤壁佳多科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植物检疫x光机
US20130283671A1 (en) * 2012-04-27 2013-10-31 Darek Czokajlo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detecting and trapping pests
CN103411984A (zh) * 2013-08-27 2013-11-27 北京依科曼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农用透视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204035060U (zh) * 2014-09-09 2014-12-24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上的中药分拣机
CN104749189A (zh) * 2015-02-28 2015-07-0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一种基于多光谱成像技术的粮粒内部害虫检测装置
CN104969998A (zh) * 2015-08-04 2015-10-14 上海兰宝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烟草灭虫设备
CN206227426U (zh) * 2016-09-28 2017-06-09 浙江大学 一种基于高光谱成像的大田害虫监控诱捕装置
CN107711762A (zh) * 2017-10-19 2018-02-23 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虫情监测方法和智能虫情监测装置
CN108311411A (zh) * 2018-02-07 2018-07-24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冬虫夏草智能化分拣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8338143A (zh) * 2018-03-09 2018-07-31 赵菊鹏 一种粉蚧检测处理装置
WO2019241114A1 (en) * 2018-06-11 2019-12-19 Cryovac, Llc Process and system for in-line inspection of product stream for detection of foreign objects
CN208609765U (zh) * 2018-06-27 2019-03-19 长兴易米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米加工用除虫装置
JP2020038120A (ja) * 2018-09-04 2020-03-12 キユーピー株式会社 食品の検査方法及びプラスチックコンテナ
CN109647713A (zh) * 2018-12-05 2019-04-19 禹州市合同泰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分拣装置
CN109964896A (zh) * 2019-05-10 2019-07-05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一种诱虫识别分拣装置及病虫害的物联网监测分析系统
CN110278927A (zh) * 2019-06-20 2019-09-2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一体式昆虫诱杀系统
CN110361401A (zh) * 2019-07-31 2019-10-22 新疆农业大学 一种软x光检测蛀果害虫装置
CN110586518A (zh) * 2019-09-04 2019-12-20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 一种全袋式粮食放射性检测装置
CN110771585A (zh) * 2019-11-07 2020-02-1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一种小型昆虫图像自动采集与识别计数装置
CN110689507A (zh) * 2019-11-08 2020-01-14 北京软通智慧城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昆虫类型识别设备、系统和方法
CN111406854A (zh) * 2020-03-30 2020-07-14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红火蚁监测专用诱饵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701888A (zh) * 2020-06-20 2020-09-25 张家港市欧微自动化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检测分选装置及使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光华: "植物检疫检验技术与措施", 《植物检疫 》, pages 18 - 22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3179B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64813B2 (en) Automated insect monitoring system
US7656300B2 (en) Pest control system
KR101148281B1 (ko) 진공팩킹 쥐트랩 및 이를 이용한 쥐 포획 방법
CN108732175A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远程昆虫识别和计数装置
KR20080098276A (ko) 포충등의 인터렉티브 시스템 및 이의 운용방법
US20200245604A1 (en) Smart Trap for Mosquito Classification
CN104918007A (zh)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大田虫情监控采样装置及采样方法
US20230042831A1 (en) Intelligent rodent management system
CN108419778B (zh) 一种太阳能昆虫分类诱捕设备
CN110663657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农作物害虫智能监测预警系统
CN114063179A (zh) 一种入侵生物跨境智能监测设备
CN216392744U (zh) 一种测报灯
KR102198139B1 (ko) 해충 맞춤형 롤트랩 자동예찰 장치
KR101957445B1 (ko) 해충 포획장치
JP2022127613A (ja) 害虫モニタリング装置
CN210808978U (zh) 连续式捕鼠器
CN108900573A (zh) 一种茶叶种植-加工-储运物联网系统
CN213121843U (zh) 一种稻田长势监测装置
CN213906800U (zh) 智能虫灾诱捕分析系统
CN110622933A (zh) 一种智能螟蛾性诱监测装置
CN216775876U (zh) 一种蚊虫监测设备
CN211607949U (zh) 一种基于3s技术的柑橘虫灾监测系统
CN212212450U (zh) 一种用于美国白蛾、天牛、方翅网蝽的虫害监测装置
CN214709803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实时在线监测昆虫诱捕装置
CN215648918U (zh) 一种太阳能虫情测报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DD01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Addressee: Li Jianyu

Document name: Notification of qualification of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