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1230B - 冰箱 - Google Patents

冰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1230B
CN114061230B CN202110641637.9A CN202110641637A CN114061230B CN 114061230 B CN114061230 B CN 114061230B CN 202110641637 A CN202110641637 A CN 202110641637A CN 114061230 B CN114061230 B CN 1140612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tank
water supply
water tank
supply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163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61230A (zh
Inventor
柳志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4061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12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612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12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1/00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 F25D11/02Self-contained movable devices, e.g. domestic refrigerators with cooling compart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12Arrangements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ling compartments; Combinations of refrigerators with other equipment, e.g. stove
    • F25D23/126Water cool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1/00Producing ice
    • F25C1/22Construction of moulds; 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25C1/25Filling devices for moul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06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for mounting refrigerating machinery compon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28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2Doors; Covers
    • F25D23/04Doors; Covers with special compartments, e.g. butter condition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2Walls defining a cabin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F25D23/06Walls
    • F25D23/065Details
    • F25D23/067Support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5/00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 F25D25/02Charging, supporting, and discharging the articles to be cooled by shelves
    • F25D25/024Slidable shelves
    • F25D25/025Dra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10Refrigerat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C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00Auxiliary features or devices for producing, working or handling ice
    • F25C2400/14Water supp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201/00Insulation
    • F25D2201/10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 F25D2201/12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using an insulating packing material
    • F25D2201/126Insulation with respect to heat using an insulating packing material of cellular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3/02Details of doors or covers not otherwise cover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3/02Details of doors or covers not otherwise covered
    • F25D2323/021French do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23/00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23/122General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the refrigerator is characterised by a water tank for the water/ice dispens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2331/00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other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F25D2331/80Type of cooled receptacles
    • F25D2331/806Disp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evices That Are Associated With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AREA)
  • Devices For Dispensing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形成上部储藏空间和下部储藏空间;机械室,设置于箱体的下端,配置有压缩机和冷凝器;上部门,开闭上部储藏空间;下部门,开闭下部储藏空间;分配器,设置于上部门,用于取出水;制冰机,设置于上部门的内部,用于制冰;水箱,设置于上部储藏空间;泵组装体,设置于机械室的内部,将水箱中的水向分配器和制冰机强制供应;以及供水流路,使水箱中的水通过泵组装体被引导至分配器和制冰机,供水流路从水箱贯通箱体的背面之后向下方延伸并连接于机械室的内部的泵组装体,并且可以从泵组装体向上方延伸之后通过箱体的上表面而连接于分配器和制冰机。

Description

冰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通常,冰箱是一种可以在被门遮蔽的内部的储藏空间低温储藏食物的家用电器,利用通过与在制冷循环中循环的制冷剂之间的热交换而产生的冷气来冷却储藏空间的内部,从而可以以最佳状态保管储藏的食物。
并且,随着饮食生活的变化和用户的喜好多样化,冰箱趋于大型化和多功能化,并且附加了用于提高用户便利性的各种构成。
例如,可以设置一种能够通过自动供水来制冰的制冰机。并且,还可以设置一种能够在冰箱门关闭的状态下从外部取出净化的冷水的分配器(dispenser)。
为了向如上所述的制冰机和分配器供水,可以使连接于外部供水源的配管连接在冰箱,从而可以将如上所述的冰箱称为自来水直连式冰箱。
然而,如上所述的自来水直连式冰箱需要进行配管作业,因此存在设置场所受到限制的问题。并且,存在难以在自来水含有石灰或水质差的地区使用,或者需要频繁更换过滤器等问题。
因此,最近开发了一种在冰箱内部设置有另行的水箱且用户可以向水箱加水的水桶内置型冰箱。
代表性地,在韩国公开专利第10-2012-0007198号中公开了一种冰箱,其包括可拆卸地安装于冷藏室内侧的水桶和连接于水桶的泵,并且可以向分配器供水。
然而,在如上所述的现有的冰箱中,由于泵设置在用户可接近的冰箱内侧,因此可能会发生火灾和因暴露于用户而发生安全上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同时确保使用上的便利性和稳定性的水箱和泵的配置结构的冰箱。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最小化水箱和配管的路径的冰箱。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冰箱内侧的水箱与用于冷却冰箱内部的蒸发器彼此不会干扰的冰箱。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设置及组装便利性的冰箱。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可以包括:箱体,形成上部储藏空间和下部储藏空间;机械室,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端,配置有压缩机和冷凝器;上部门,开闭所述上部储藏空间;下部门,开闭所述下部储藏空间;分配器,设置于所述上部门,用于取出水;制冰机,设置于所述上部门的内部,用于制冰;水箱,设置于所述上部储藏空间;泵组装体,设置于所述机械室的内部,将所述水箱中的水向所述分配器和所述制冰机强制供应;以及供水流路,使所述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泵组装体被引导至所述分配器和所述制冰机,所述供水流路可以从所述水箱贯通所述箱体的背面之后向下方延伸并连接于所述机械室的内部的所述泵组装体,并且可以从所述泵组装体向上方延伸之后通过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而连接于所述分配器和所述制冰机。
所述上部门可以包括可旋转地配置于左右两侧的左侧上部门和右侧上部门,所述分配器和所述制冰机可以设置在所述左侧上部门和所述右侧上部门中的任意一个,所述水箱、所述泵组装体以及所述供水流路均可以配置在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中的配置有所述分配器和所述制冰机的一侧。
在形成所述箱体的背面的背板上可以形成有供所述供水流路出入的上开口和下开口,在遮蔽所述机械室的呈开口的背面的机械室盖上可以形成有呈开口的盖开口,以使所述泵组装体和所述供水流路连接,所述上开口、所述下开口以及所述盖开口可以在同一延长线上上下配置。
所述上部储藏空间可以是冷藏室,并且在所述上部储藏空间内部形成有附加的隔热空间,所述制冰机可以配置在所述隔热空间的内部。
可以包括:上部蒸发器,设置于所述上部储藏空间的后壁面;以及蒸发器盖,遮蔽所述上部蒸发器,所述水箱可以设置为比所述上部蒸发器更靠上方。
在所述蒸发器盖的上部可以形成有越向上方延伸就越朝向后方的盖倾斜面,并且在所述水箱的背面下端可以形成有与所述盖倾斜面对应的倾斜面。
还可以包括:抽屉,可引出/引入地安装于所述上部储藏空间,并且配置在所述蒸发器的前方;以及复数个搁板,隔开间隔配置于所述抽屉的上方,所述水箱可以配置在由所述抽屉的上表面、搁板的下表面以及所述上部储藏空间的侧壁面所形成的空间内。
还可以包括水箱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上部储藏空间,可拆卸地安装有所述水箱,所述水箱在安装于所述水箱支撑件时,可以连接于所述供水流路。
所述水箱可以设置有向后方延伸的出水部,供所述水箱内部的水流出,所述水箱支撑件还可以包括接头构件,所述出水部插入于所述接头构件并与所述供水流路连通。
在所述箱体的背面可以形成有供所述供水流路插入的开口,并且所述开口、所述出水部的延伸的端部以及所述接头构件可以配置在同一延长线上。
所述水箱可以包括:水箱主体,容纳水;以及水箱盖,开闭所述水箱主体的呈开口的上表面,所述出水部可以包括:第一出水部,从所述水箱盖向下方延伸,所述水箱主体内部的被水吸入到所述第一出水部;以及第二出水部,从所述第一出水部的上端向后方延伸,并且与所述接头构件连接。
在所述水箱支撑件的背面还可以设置有由隔热材料形成的固定构件,所述接头构件穿过所述固定构件以固定所述接头构件。
所述箱体可以包括:外壳,形成外观;内壳,形成所述上部储藏空间和所述下部储藏空间;背板,形成背面;以及隔热材料,发泡液填充于所述外壳、所述内壳以及所述背板之间结合的空间内而形成,在所述内壳与所述背板之间可以设置有配管引导构件,所述配管引导构件以采用隔热材料成型的状态组装,并且形成有供所述供水流路穿过的配管通路。
所述配管引导构件可以贯通所述内壳并凸出,并且在所述配管引导构件可以形成有容纳所述接头构件的端部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可以连通于所述配管通路。
所述接头构件的出口、所述配管通路以及供所述供水流路插入的箱体背面的开口可以形成在同一延长线上。
所述供水流路可以包括:第一供水配管,连接所述水箱和所述泵组装体;以及第二供水配管,连接所述泵组装体、所述制冰机以及所述分配器,所述第一供水配管和所述第二供水配管可以平行地沿上下方向延伸配置在所述箱体的背面。
所述泵组装体可以包括:泵,连接有所述第一供水配管和所述第二供水配管;泵外壳,容纳所述泵;以及泵托架,从所述泵外壳延伸,将所述泵外壳固定于所述机械室。
在所述泵外壳可以形成有配管固定部,所述配管固定部通过在所述机械室的背面的机械室盖上形成的盖开口暴露,并且所述第一供水配管和所述第二供水配管平行贯通,由此固定所述第一供水配管和所述第二供水配管。
在与所述配管固定部相反的所述泵的前表面可以形成有连接于所述第一供水配管的输入侧和连接于所述第二供水配管的输出侧。
所述泵托架的一端可以结合于所述泵外壳,而其另一端可以结合于形成所述机械室的侧面的侧框架。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可以期待如下作用效果。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中,水箱设置于上部储藏空间的内侧,因此具有用户能够容易地加水的结构,从而可以提高使用上的便利性,并且通过加入已净化的水,具有能够向分配器和制冰机供应干净的水的优点。
另外,通过将连接于所述水箱的泵配置在机械室内部而非冰箱内侧的储藏空间,来使用户难以接近,从而具有能够满足用户安全的优点。
另外,通过使所述分配器和制冰机设置在配置于左右两侧的上部门中的左侧的上部门,并且使所述水箱和泵配置在所述储藏空间和机械室的空间中的左侧面,来使经由所述水箱和泵延伸到所述上部门的供水流路均配置在所述箱体的左侧端,从而可以最小化供水流路的路径且高效地进行配置,并且还具有可以提高组装作业性的优点。
另外,所述水箱配置于配置在上部储藏空间的上部蒸发器的上方,尤其,通过使连接于所述水箱的接头构件和供水流路配置为不经过所述蒸发器或配置有所述蒸发器的空间,可以防止所述水箱内部和从水箱供应的水被过冷。
另外,连接于所述水箱的接头构件和所述箱体背面的开口配置在同一延长线上,使得供水流路可以以最短距离贯通所述箱体并连接,从而具有能够简化流路结构的优点。
另外,在所述箱体内部还可以设置有已由隔热材料成型的配管引导构件,通过所述配管引导构件可以使供水流路不受填充于所述箱体内部的发泡液的影响,并且可以使所述供水流路的配置及连接变得容易。尤其,通过使所述配管引导构件的配管通路直线连接所述接头构件和所述箱体背面的开口,可以使所述供水流路的配置更加容易。
并且,所述泵组装体配置于所述机械室内部,并且其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机械室盖的盖开口暴露,从而可以使所述供水流路的配置容易地实现。
尤其,通过使供所述供水流路出入的所述箱体背面的上开口、下开口以及所述盖开口在同一延长线上上下配置,可以高效地配置所述供水流路,并且可以使所述供水流路的连接作业更加容易。
并且,所述泵组装体可以通过泵托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械室侧面的侧框架,并且提供能够使所述泵组装体牢固地固定安装于所述机械室的内侧的结构。
并且,在所述泵组装体可以形成有用于对连接于所述泵的第一供水配管和第二供水配管进行固定的配管固定部。因此,连接于所述泵的所述第一供水配管和第二供水配管在正确的位置上整齐排列,并且保持安装状态,从而具有能够确保动作的可靠性的优点。
另外,通过使所述所述泵的输入侧和输出侧配置在与所述配管固定部相反的位置,可以调节连接于所述泵的所述第二供水配管的长度,从而可以使所述第二供水配管配置为具有平缓的曲率。因此,具有能够最小化从所述泵吐出的水的流动阻力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
图2是所述冰箱的门被打开时的主视图。
图3是从后方观察所述冰箱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所述冰箱的供水流路配置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水箱和水箱支撑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所述图5的XI-XI'线剖切立体图。
图7是从后方观察所述水箱支撑件的立体图。
图8是在安装有所述水箱的状态下示出供水配管的连接状态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组装体安装于机械室的状态的图。
图10是所述泵组装体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所述泵组装体的泵托架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2是概略地示出所述冰箱的整个流路连接状态和水流动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示例性的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对各个附图的构成要素赋予附图标记时,应注意对于相同的构成要素而言,即便其示出于不同的附图上,也尽可能为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另外,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时,如果判断为针对相关的公知结构或其功能的具体说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则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说明之前,先定义方向。在以下说明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除非对方向另有定义,否则可以将图1所示的门的前表面所朝向的方向定义为前方,将以门的前表面为基准朝向箱体的方向定义为后方,将朝向设置冰箱的地面的方向定义为下方,并且将远离地面的方向定义为上方。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的主视图。另外,图2是所述冰箱的门被打开时的主视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冰箱1可以包括形成储藏空间的箱体10和开闭所述储藏空间的门21、22、23、24。
所述箱体10可以形成为其前表面呈开口,并且可以包括:钢材质的外壳101,形成外观;以及塑料材质的内壳102,在所述外壳101的内侧形成所述储藏空间。并且,可以在所述外壳101与内壳102之间的空间填充隔热材料(图4中的103)。
所述储藏空间可以包括被横向分隔壁11分隔成上下方向的上部储藏空间13和下部储藏空间14、15。此时,由于用户容易接近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因此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可以成为需要频繁使用的冷藏储藏空间,也可以称为冷藏室。
并且,所述下部储藏空间14、15可以形成与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独立的储藏空间,并且可以是保持比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更低的温度的储藏空间。通常,所述下部储藏空间14、15可以成为能够储藏冷冻食品的冷冻储藏空间,可以称为冷冻室。
所述下部储藏空间14、15可以被纵向分隔壁12分隔成左右,并且可以包括分别形成于左右两侧的第一下部储藏空间14和第二下部储藏空间15。并且,所述第一下部储藏空间14和第二下部储藏空间15可以运转为保持互不相同的温度。
在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和下部储藏空间14、15分别可以设置有上部蒸发器(图4中的18)和下部蒸发器19,因此,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和下部储藏空间14、15可以分别通过独立的运转来调节温度。
另一方面,在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可以设置有包括复数个抽屉131和搁板132的收纳构件。在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的底面可以设置有抽屉131,所述抽屉131可以在前后方向上引出/引入。
此外,所述上部蒸发器18可以位于所述抽屉131的后方,并且在所述上部蒸发器18的前方可以设置有蒸发器盖181。因此,所述上部蒸发器18被所述抽屉131遮挡,从而配置状态不会暴露于用户,并且在所述上部蒸发器18生成的冷气可以通过配置于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的后壁面的冷气风道133均匀地供应到冰箱内部空间。
在所述抽屉131的上方可以配置有复数个搁板132,所述抽屉131与搁板132之间以及复数个搁板132之间可以隔开设定的间隔。另外,在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可以设置有水箱30。所述水箱30用于向后述的分配器25和制冰机262供水,并且可以通过用户供水来加水。
所述水箱30可以配置在所述抽屉131与所述搁板132之间的空间。此时,考虑到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的底面高度,当所述水箱30位于所述抽屉131的上表面或与所述抽屉131相邻的搁板132的下方时,就用户的供水便利性而言是最合适的高度。
当然,所述抽屉131所配置的位置也可能是便于使用的位置,但是在此情况下,由于与配置在后方的所述上部蒸发器18非常靠近,因此存在储藏于所述水箱30内部的水或连接于所述水箱30的第一供水配管61内部的水可能变得过凉的问题。
因此,当所述水箱30配置于所述抽屉131的上方时,可以防止因所述上部蒸发器18引起的过冷,并且所述水箱30可以配置在便于使用的适当的高度。另外,由于在配置有所述水箱30的位置的后方不会配置有上部蒸发器18,因此所述水箱30可以进一步向后方延伸与所述上部蒸发器18相应的空间,从而可以在确保所需的容量的同时,还可以具有修长的结构,因而不会对在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上收纳食品造成不便。
另外,通过使所述水箱30的上下高度形成为与所述抽屉131和搁板132之间的高度对应,可以充分利用所述抽屉131与搁板132之间的空间,并且可以使所述水箱30具有更加修长的结构。
所述水箱30可以可拆卸地设置在配置于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的水箱支撑件34。另外,所述水箱30可以配置在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的左侧和右侧中的左侧面,以与配置有所述分配器25和制冰机262的左侧上部门21接近。另外,后述的泵51也配置于机械室40的左侧面,从而可以高效地配置用于向所述分配器25和制冰机262供水的供水流路(图12中的60)。
在所述箱体10的前表面可以设置有用于开闭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和下部储藏空间14、15的门。
所述门可以包括:上部门21、22,用于开闭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以及下部门23、24,用于开闭所述下部储藏空间14、15。所述下部门23、24和上部门21、22的各个上端和下端通过铰链161结合于所述箱体10,并且可以通过旋转来开闭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和下部储藏空间14、15。
所述上部门21、22可以由左侧上部门21和右侧上部门22构成。即,一个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可以通过所述左侧上部门21和右侧上部门22这一对整体或局部地开闭。可以将如上所述的门的结构称为双开门(French door)。
另外,所述下部门23、24可以由左侧下部门23和右侧下部门24构成。所述左侧下部门23可以开闭左侧下部储藏空间14,右侧下部门24可以开闭右侧下部储藏空间15。
另一方面,在所述左侧上部门21的前表面可以设置有用于取出净化的水的分配器25。另外,在所述左侧上部门21的背面可以配置有容纳制冰机262的制冰室26。所述制冰室26在所述左侧上部门21的内侧形成为能够制冰且储藏冰的隔热空间260的形态,并且可以通过所述制冰室门261开闭。所述制冰室26与所述分配器25连通,从而还可以从所述分配器25取出所述制冰室26内部的冰。
另外,在所述左侧上部门21的内侧可以设置有分支阀63,所述分支阀63可以将从所述水箱30供应的水选择性地供应到所述分配器25和制冰机262。
如上所述,所述分配器25、制冰机262、分支阀63以及水箱30均以所述冰箱1的横向中央部为基准配置在左侧,尤其,所述水箱30和所述泵51可以位于所述箱体10的左侧端。因此,设置于所述左侧上部门21的所述分配器25和制冰机262以及所述箱体10上的所述水箱30和泵51可以具有供水流路60的高效配置。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说明所述冰箱1的供水流路60的配置结构。
图3是从后方观察所述冰箱的立体图。另外,图4是示出所述冰箱的供水流路配置结构的剖视图。
如图所示,在所述箱体10的下表面后端可以形成有机械室40。在所述机械室40的内部可以设置有构成制冷循环的压缩机和冷凝器等。所述机械室40可以形成与所述储藏空间分开的独立的空间,可以通过机械室盖41来遮蔽呈开口的背面。
并且,在所述机械室40可以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水箱30中的水向所述分配器25和制冰机262强制供应的泵51。所述泵51可以构成为包括大小紧凑且寿命长的无刷马达,并且可以配置在所述机械室40的内侧,而不配置在用户可接近的储藏空间内侧,以进一步确保安全性。另外,若所述泵51配置于所述储藏空间的内侧,则必然产生与所述泵51的体积相应的储藏容量的损失,因此,更优选地,所述泵51配置于机械室40内部的一侧。
所述泵51在安装于机械室40的状态下,其至少一部分可以通过所述机械室盖41的盖开口411暴露。另外,从所述水箱30朝向泵51的第一供水配管61和供所述泵51中的水经由所述箱体10向所述左侧上部门21(以下,称为门21)侧流动的第二供水配管62,可以通过所述盖开口411连接于所述泵51。
另外,所述箱体10的背面可以由背板17形成。所述背板17可以结合于所述外壳101,在由所述外壳101、内壳102以及所述背板17形成的空间内部可以填充有所述隔热材料103。
另一方面,在所述背板17中与所述水箱30对应的位置可以形成有下开口173,所述配管引导构件104可以通过所述下开口173暴露。另外,用于连接所述水箱30和所述泵51的第一供水配管61可以在穿过形成于所述配管引导构件104的配管通路104a之后向上部储藏空间13的内侧被引导。
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的端部在穿过所述内壳102的背面之后朝向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的内侧,并且可以连接于安装在后述的所述水箱支撑件34的接头构件35的一侧。此时,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可以垂直地贯通所述背板17的背面,并且与配置在前方的水箱30连通。
此时,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所穿过的位置位于所述上部蒸发器18和所述蒸发器盖181的上方。因此,可以防止沿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流动的水因所述上部蒸发器18发生过冷。另外,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可以从所述箱体10的背面以最短距离向所述水箱30延伸,并且与所述接头构件35连接。
另外,在所述下开口173的上方可以形成有上开口171。所述上开口171可以位于所述内壳102的上表面与所述外壳101的上表面之间的高度。在所述上开口171可以安装有上连接器172,连接于所述泵51的所述第二供水配管62的上端可以穿过所述上连接器172插入到所述箱体10上表面的容纳有所述隔热材料103的区域。
另一方面,所述上开口171、下开口173以及盖开口411可以在同一延长线上上下配置,因此延伸以通过所述上开口171、下开口173以及盖开口411的第一供水配管61和第二供水配管62可以并排竖直地配置,并且可以朝上下方向延伸配置,而不将路径迂回配置。
在所述箱体10的上表面的隔热材料103的内侧可以形成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二供水配管62的引导管105。所述引导管105是内部为中空的管形状,因此可以供所述第二供水配管62通过。所述引导管105的后端连接于所述上连接器172,而所述引导管105的前端可以连接在所述箱体10的与所述铰链161的位置对应的上表面。因此,所述第二供水配管62通过所述上连接器172插入,并且穿过所述配管引导构件104从与所述铰链161相邻的箱体10的上表面露出。
并且,所述第二供水配管62可以穿过连接于所述门21的上表面的铰链161的旋转轴并引导至所述门21的内侧。另一方面,在所述箱体10的上表面可以设置有铰链盖16,其用于遮蔽所述铰链161和通过所述铰链161引导至所述门21的内侧的所述第二供水配管62。
引导至所述门21的内侧的第二供水配管62可以在所述门21内侧的下部连接于所述分支阀63。所述分支阀63可以分支成两路(2way),可以连接有连接于所述制冰机262的第三供水配管64和连接于所述分配器25的第四供水配管65。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说明安装于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的水箱模块的结构。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水箱和水箱支撑件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6是所述图5的XI-XI'线剖切立体图。另外,图7是从后方观察所述水箱支撑件的立体图。
如图所示,所述水箱模块可以包括:水箱30,用于储藏水;以及水箱支撑件34,供所述水箱30固定安装。当所述水箱30插入安装于所述水箱支撑件34时,可以自然地连接于接头构件35,并且储藏在所述水箱30内部的水可以处于可供水的状态。
并且,所述水箱30可以通过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移动而拆卸,并且,即使在安装的状态下,所述水箱30的大部分暴露在外部,由此可以确认到所述水箱30内部的水位状态。
所述水箱30可以包括:水箱主体31,形成容纳水的空间;以及水箱盖32,遮蔽所述水箱主体31的呈开口的上表面。所述水箱主体31可以由能够看到内部的透明的材料形成。
并且,在所述水箱主体31的下表面可以形成有下表面固定槽312。所述下表面固定槽312可以形成于,在所述水箱30插入安装于所述水箱支撑件34的状态下与从所述水箱支撑件34的下表面向上方凸出的下表面固定凸起341a对应的位置,并且可以具有彼此相结合的结构。
另外,在所述水箱主体31的后半部左右两侧可以形成有侧固定槽313。所述侧固定槽313可以形成于,在所述水箱30插入安装于所述水箱支撑件34的状态下与所述水箱支撑件34的侧固定部344a、345a对应的位置,并且可以具有彼此相结合的结构。
因此,所述水箱30在安装于所述水箱支撑件34的状态下,其下表面和两侧面可以保持稳定的固定状态。尤其,所述水箱30可以为了所述水箱30内部的可视化而具有其前表面和侧面的相当部分暴露于所述水箱支撑件34的外侧的结构,同时还可以保持稳定的安装状态。
并且,在所述水箱30的前表面上部可以设置有向前方凸出的把手311。因此,用户在进行所述水箱30的引出和引入操作时,可以握住所述把手311进行所述水箱30的引出和引入操作。
所述水箱盖32可以形成为遮蔽所述水箱30的呈开口的上表面。所述水箱盖32可以包括矩形形状的盖上表面321和沿所述盖上表面321的外周向下方延伸的盖边缘322。
所述盖边缘322可以与所述水箱盖32的上端紧贴,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气密所述水箱盖32的垫圈。并且,所述水箱盖32还可以通过额外的用于结合的构成,与所述水箱盖32更牢固地结合。
另一方面,在所述水箱盖32的前端还可以形成有供水盖326。所述供水盖326可以通过用户的操作而分离或旋转,由此可以开放所述水箱盖32的入水口。因此,用户在意图向所述水箱30内部追加供水时,可以在所述水箱30安装于所述水箱支撑件34的状态下打开所述供水盖326向所述水箱主体31内部加水。
当然,还可以在将所述水箱30从所述水箱支撑件34分离的状态下,将所述水箱盖32从所述水箱主体分离之后,向所述水箱主体31的内部加水,或者进行清洗作业。
另一方面,所述水箱30可以包括能够排出所述水箱30内部的水的出水部325。所述出水部325可以设置于所述水箱盖32的后端,并且向所述水箱盖32的后端延伸,在所述水箱30安装于所述水箱支撑件34时,所述出水部325可以连接于所述接头构件35。另外,所述出水部325可以与向所述水箱盖32的下方延伸的延伸管33连接,由此可以吸入所述水箱主体31内部的水。
详细而言,如图8所示,所述出水部325可以与所述水箱盖32一体地成型,并且所述出水部325可以包括:第一出水部324,从所述水箱盖32向下方延伸;以及第二出水部323,从所述第一出水部324的上端向后方延伸。
所述第一出水部的下端可以与所述延伸管33连接。所述延伸管33可以从所述第一出水部324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水箱主体31的底面。因此,即使所述水箱30的水位处于较低状态,也可以通过所述延伸管33吸入水。
所述延伸管33可以形成为柔性管形状,在所述延伸管33的下端可以设置有过滤部331。所述过滤部331可以形成为在所述水箱30内部的水被吸入所述延伸管33时过滤异物。并且,在与所述水箱主体31的底面紧邻的状态下,所述过滤部331也可以通过形成在外周或上表面的开口吸入水。
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出水部323可以从所述第一出水部324的上端向后方延伸,并且可以在所述水箱盖32的下表面穿过所述盖边缘322并向后方延伸。即,所述第二出水部323可以与所述第一出水部324垂直地形成,并且内部的流路彼此连通,由此可以形成一体化的流路。并且,所述第二出水部323可以向后方延伸,并且在所述水箱30安装于所述水箱支撑件34时,可以插入于所述接头构件35。
所述水箱支撑件34供所述水箱30固定安装,可以构成为容纳所述水箱30的下表面和后端的一部分。所述水箱支撑件34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其下表面安置于所述收纳构件,两侧面中的一个侧面可以固定安装于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的内壳102。
对所述水箱支撑件34的结构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所述水箱支撑件34可以包括:支撑件下表面341,形成底面;支撑件背面342,形成背面;以及支撑件倾斜面343,连接所述支撑件下表面341与支撑件背面342之间。
所述支撑件下表面341可以被所述抽屉131的上表面支撑,并且在所述支撑件下表面341的底部凸出形成有复数个底部肋341b,由此可以在所述支撑件下表面341与所述抽屉131的上表面之间形成空间。
并且,所述支撑件下表面341可以从下方支撑所述水箱30的下表面。所述支撑件下表面341可以在前后方向上长长地延伸,并且在所述支撑件下表面341的前半部可以形成有下表面固定凸起341a。所述下表面固定凸起341a可以在与凹陷于所述水箱30的底面的所述下表面固定槽312对应的位置形成为相对应的形状。
所述下表面固定凸起341a可以在所述支撑件下表面341的横向中央凸出,并且可以形成为能够插入到所述下表面固定槽312的大小和形状。并且,所述下表面固定凸起341a可以具有随着从前端向后方延伸而变高的倾斜面。并且,所述下表面固定凸起341a可以具有从所述下表面固定凸起341a的呈倾斜的上端向后方与所述支撑件下表面341平行地延伸的结构。因此,在所述水箱30从前方向后方引入时,可以使所述水箱主体31顺畅地向后方移动,并且可以使所述水箱30保持安置的状态。
在所述支撑件下表面341的后端可以形成有向上方倾斜延伸的支撑件倾斜面343。所述支撑件倾斜面343具有与所述蒸发器盖181的上表面的盖倾斜面181a对应的斜率,当安装所述水箱支撑件34时,所述支撑件倾斜面343和盖倾斜面181a彼此相接触并紧贴。因此,即使在上部蒸发器18配置于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的状态下,所述水箱30也不会被干扰,并且可以位于最佳的高度。
所述支撑件背面342可以从所述支撑件倾斜面343的上端向上方延伸而形成所述水箱支撑件34的背面。所述支撑件背面342可以从所述水箱支撑件34的背面上端向下方延伸,且可以与所述支撑件下表面341垂直地延伸。并且,在所述支撑件背面342的中央可以开口有安装所述接头构件35的安装孔。
在所述水箱支撑件34可以形成有支撑件左侧面345和支撑件右侧面344。所述支撑件左侧面345可以沿着所述支撑件下表面341、支撑件倾斜面343以及所述支撑件背面342的左侧端向上方延伸,并且可以形成所述水箱支撑件34的左侧面。因此,可以通过所述支撑件左侧面345和支撑件右侧面344来支撑所述水箱30的两侧面。
所述支撑件左侧面345可以形成为具有规定的宽度和高度,并且可以与所述内壳102的左侧面接触。并且,在所述支撑件左侧面345可以形成有复数个螺钉紧固部345c,紧固于所述螺钉紧固部345c的螺钉可以贯通所述支撑件左侧面345并紧固在所述内壳102。因此,可以将所述支撑件左侧面345称为支撑件安装面。所述螺钉紧固部345c可以沿前后配置,并且位于上下互不相同的高度,从而可以将所述水箱支撑件34稳定地支撑在所述内壳102的侧壁面。
并且,在所述支撑件左侧面345的后侧下方,侧固定部345a可以形成在与所述水箱30的侧固定槽313对应的位置。并且,在所述支撑件左侧面345的一部分可以形成有被切开以贯通所述支撑件左侧面345的切开部345b,并且所述侧固定部345a可以在所述切开部345b的内侧延伸形成。因此,所述侧固定部345a可以形成为板状并具有弹性,在安装所述水箱30时,所述侧固定部345a的前端可以向内侧凸出并插入到所述侧固定槽313的内侧。
所述支撑件右侧面344可以沿着所述支撑件下表面341、支撑件倾斜面343以及所述支撑件背面342的右侧端向上方延伸,并且可以形成所述水箱支撑件34的右侧面。与所述支撑件左侧面345相比,所述支撑件右侧面344的宽度和高度可以形成得较低。因此,在所述水箱30安装于所述水箱支撑件34的状态下,虽然所述水箱30的右侧面被支撑,但是所述水箱30的外侧面大部分可以向外侧暴露。
另一方面,所述支撑件右侧面344中连接于所述支撑件倾斜面343和所述支撑件背面342的部分的宽度可以形成为相对地大于连接于所述支撑件下表面341的部分的宽度,并且还可以形成有切开部344b和侧固定部344a。所述切开部344b和侧固定部344a可以形成在与所述支撑件左侧面345的切开部345b和侧固定部345a相对的位置,并且可以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形状。并且,在安装所述水箱30时,所述侧固定部344a可以卡合限制于所述水箱30的右侧面的所述侧固定槽313。
即,在安装有所述水箱30的状态下,所述水箱支撑件34两侧的所述侧固定部344a、345a卡合限制于所述水箱30两侧面的所述侧固定槽313,从而可以防止所述水箱30的任意分离,并且可以保持所述第二出水部323连接于所述接头构件35的状态。
另一方面,在所述支撑件背面342的中央安装有供所述第二出水部323插入连接的接头构件35。所述接头构件35可以由橡胶或硅材料形成,向前方开口的入口352可以朝所述支撑件背面342暴露,并且向后方延伸且向后方开口的出口358可以连接有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
在所述支撑件背面342的上表面和两侧面可以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背面边缘348。并且,在所述支撑件背面342可以形成有向后方延伸的分隔部346。所述分隔部346连接于形成所述支撑件背面342的上表面和一侧面的背面边缘348,由此可以在其内侧形成配置空间。此时,所述分隔部346的延伸高度可以与所述背面边缘348的高度对应。并且,在由所述分隔部346所形成的空间的内侧可以配置有所述接头构件35和用于固定所述接头构件35的固定构件36。
所述固定构件36可以形成为与所述配置空间对应的形状,可以通过所述配置空间的呈开口的背面插入,并且所述固定构件36的外周面可以紧贴于所述背面边缘348和所述分隔部346的内侧面。
并且,在所述固定构件36可以形成有供所述接头构件35贯通的贯通口361。所述贯通口361的形状可以具有与所述接头构件35的外侧面形状对应的形状,并且支撑所述接头构件35,以使所述接头构件35不会从所述水箱支撑件34分离。另外,所述固定构件36可以由所述隔热材料诸如聚苯乙烯泡沫形成。因此,可以防止设置于相对接近所述上部蒸发器18的位置的所述接头构件35因所述上部蒸发器18的冷气而变得过冷。
参照图6,对所述接头构件35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所述接头构件35可以在前后方向上长长地延伸形成,并且可以包括主体部354,其内部形成有中空350,供所述水箱30的水流过。
所述主体部354的前表面和背面分别开口,由此可以形成供水流入的入口352和排出的出口358。并且,所述入口352的大小可以形成为大于所述出口358的大小。在所述入口352插入有所述第二出水部323,并且随着所述水箱30的拆装,所述第二出水部323可以插入于所述入口352或从所述入口分离。并且,在所述出口358可以插入固定有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的端部。
在所述入口352的外周可以形成有向外侧延伸的入口外周面351。所述入口外周面351可以通过所述支撑件背面342向前方暴露。并且,在从所述入口外周面351向后方隔开间隔的位置形成有卡合部353。所述卡合部353可以沿着所述主体部354的外周向外侧凸出,并且在与所述入口外周面351之间可以形成有卡合槽353a。并且,所述卡合槽353a可以沿着所述主体部354的外周形成。
当所述接头构件35安装于所述水箱支撑件34时,所述支撑件背面342上呈开口的安装孔的外周可以配置在所述入口外周面351与所述卡合部353之间,并且所述支撑件背面342的安装孔可以是插入于所述卡合槽353a的状态。因此,所述接头构件35可以呈固定于所述支撑件背面342的状态,并且可以保持所述入口352向前方暴露的状态,以使所述第二出水部323可插入。
另一方面,所述主体部354的内侧可以形成为内侧的直径从前端越接近后方越变小。因此,可以使所述第二出水部323的初始插入变得容易,并且在所述第二出水部323向所述入口352的内侧插入之后,随着插入继续进行,可以使所述第二出水部323配置为与所述接头构件35内部的中心形成同心。
在所述中空350的内侧可以形成有向内侧凸出的内部肋357。所述内部肋357可以以越从所述中空350的内侧面凸出就越朝向所述出口358的方式倾斜地形成,并且可以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厚度。
因此,所述第二出水部323在插入时不会受到干扰,并且在弹性变形的作用下,所述内部肋357压接于所述第二出水部323的外侧面。在如上所述的状态下,所述内部肋357通过气密所述第二出水部323的外侧面与所述中空350之间的空间,可以防止水向所述入口352逆流或所述第二出水部323容易地分离。所述内部肋357可以设置有复数个,并且复数个所述内部肋357可以沿所述第二出水部323的插入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
并且,在所述中空350的内侧形成有支撑端359,在所述第二出水部323完全插入的情况下,所述支撑端359支撑所述第二出水部323的端部。所述支撑端359可以形成在比所述内部肋357更接近出口358的位置。并且,所述中空350可以具有直到所述支撑端359的位置为止直径逐渐减小的结构,并且所述第二出水部323可以插入至与所述支撑端359接触的位置,从而可以保持始终恒定的插入量。
在所述主体部354的外侧可以形成有第一夹具凸起356a和第二夹具凸起356b。所述第一夹具凸起356a和第二夹具凸起356b可以位于比所述支撑端359更接近所述出口358侧的位置,并且在安装有所述固定构件36时,可以向所述固定构件36的外侧暴露。此时,所述第一夹具凸起356a可以形成在与所述固定构件36的背面对应的位置。
并且,在所述第一夹具凸起356a与第二夹具凸起356b之间可以形成有夹具安装部356c。所述夹具安装部356c作为配置所述夹具38的部分,可以形成为具有与夹具38的宽度对应的宽度。在所述夹具38安装于所述夹具安装部356c时,所述第一夹具凸起356a和第二夹具凸起356b支撑所述夹具38的两端,由此可以使所述夹具38保持安装位置。
所述夹具安装部356c可以形成在通过所述出口358插入的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的插入位置。因此,若安装所述夹具38,则所述夹具38对所述接头构件35的外周施压,由此所述中空350的内侧面施压并紧贴于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从而可以使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保持牢固地结合于所述接头构件35的状态,并且可以防止任意地分离。作为一个示例,所述夹具38可以称为软管夹具、软管卡子、束紧带,并且可以应用具有在所述接头构件35的外侧面形成为带形状且对所述接头构件35施压而可以使所述接头构件35与所述接头构件35内部的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保持插入状态的结构的各种结构。
所述出口358的内径可以形成为稍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的外径。并且,所述接头构件35可以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由此可以形成为能够使所述第二出水部323和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压入并紧贴。
另一方面,在所述支撑件背面342可以形成有供安装用于检测所述水箱30的安装的水箱开关37的开关安装部347。所述开关安装部347形成有开口,以使所述水箱开关37的一部分向前方暴露。并且,所述水箱开关37可以通过所述开关安装部347向前方凸出。因此,若安装有所述水箱30,则所述水箱开关37可以检测出所述水箱30。
所述泵51的动作可以根据由所述水箱开关37检测到的信号来确定。作为一个示例,若所述水箱开关37处于能够检测到所述水箱30的安装信号的状态,则所述泵51可以被驱动,若处于无法检测到所述水箱30的安装信号的状态,则所述泵51不会被驱动。
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所述水箱30的配置和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的连接状态。
图8是在安装有所述水箱的状态下示出供水配管的连接状态的局部剖切立体图。
如图所示,所述上部蒸发器18可以配置在由所述内壳102和所述蒸发器盖181所形成的热交换空间183内。并且,所述水箱30可以位于比所述上部蒸发器18更靠上方的位置。
所述蒸发器盖181的上端可以倾斜地形成,并且在所述上部蒸发器18的上方形成有可以配置送风风扇和连接于所述上部蒸发器18的配管的空间。
所述水箱30和所述水箱支撑件34的倾斜面可以形成为具有与所述盖倾斜面181a相对应的斜率,因此,所述水箱30和水箱支撑件34可以配置为最大限度地与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的背面相邻,使得接近所述内壳102。
另一方面,所述接头构件35可以向后方延伸,并且在与所述接头构件35的后端相对的所述内壳102可以形成有供所述接头构件35向后方暴露的内壳开口102a。另外,在所述背板17中,在与所述接头构件35的出口相同的延长线上可以形成有供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插入的所述下开口173。因此,插入到所述下开口173的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垂直插入于所述背板17,从而可以以最短路径连接于所述接头构件35的出口358。
另一方面,在所述内壳102与背板17之间可以设置有配管引导构件104。所述配管引导构件104可以在所述背板17与内壳102之间形成供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穿过的配管通路104a。
所述配管引导构件104紧贴在所述背板17的前表面与所述内壳102的背面之间,从而可以使为了所述隔热材料103的成型而注入的发泡液不流入供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插入的通路。并且,所述配管引导构件104可以由隔热材料诸如聚苯乙烯泡沫形成,可以对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所通过的部分进行隔热。
并且,所述配管引导构件104的前表面一部分可以向前方凸出,并且穿过所述内壳开口102a。并且,在穿过了所述内壳开口102a的所述配管引导构件104的前表面可以形成有向后方凹陷的容纳槽104b。
所述容纳槽104b可以容纳向后方凸出的所述接头构件35的后端。并且,所述容纳槽104b可以被所述冷气风道133遮蔽。所述冷气风道133的与所述接头构件35的后端对应的部分形成开口,可以使所述接头构件35的后端或连接于所述接头构件35的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穿过。
另一方面,在所述配管引导构件104可以形成有配管通路104a。所述配管通路104a形成为连接所述容纳槽104b和所述下开口173,并且可以形成为能够使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出入。所述配管通路104a可以与所述接头构件35的出口358、下开口173位于相同的延长线上。因此,可以将连接于所述接头构件35的第一供水配管61以最短距离通过所述下开口173向所述背板17外侧引导。
另外,在安装有所述水箱30且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连接于所述接头构件35的状态下,所述接头构件35和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不会经过配置有所述上部蒸发器18的空间。因此,不仅可以使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容易连接,而且还可以防止因所述上部蒸发器18引起的过冷等,并且可以防止因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与所述上部蒸发器18之间的干扰而可能产生的振动噪音。
另外,通过所述配管引导构件104,可以将连接于所述接头构件35的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更容易地向所述背板17的外侧引导,并且可以使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的连接作业更加容易。
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可以从所述背板17的外侧向下方延伸,并且可以连接于配置在所述机械室40的内部的所述泵51。
下面,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所述泵51的结构。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泵组装体安装于机械室的状态的图。另外,图10是所述泵组装体的立体图。另外,图11是示出所述泵组装体的泵托架的结合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如图所示,所述机械室40可以包括:底板42,形成底面;以及顶板44,形成所述机械室40的顶面。并且,所述机械室40还可以包括侧框架43,从所述机械室40的左右两侧向下方延伸并连接于所述底板42。所述侧框架43还可以形成作为所述箱体10的一个构成要素的所述箱体10两侧面的后端。
并且,所述机械室盖41可以结合于所述侧框架43的后端,并且还可以遮蔽所述机械室40的呈开口的背面。
另一方面,在所述机械室40的内侧可以设置有泵组装体50。所述泵组装体50可以与从所述水箱30延伸的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和向所述门21侧延伸的所述第二供水配管62连接。因此,通过所述泵51的驱动,所述水箱30的水可以经由所述泵51向所述门21内部的所述分配器25和所述制冰机262供应。
所述泵组装体50可以固定安装于所述侧框架43,并且在所述泵组装体50安装的状态下,所述泵组装体50的一部分可以通过所述盖开口411暴露,并且可以使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和第二供水配管62穿过。
为了安装所述泵组装体50,在所述侧框架43的背面可以形成有供后述的托架卡合部532b插入的卡合槽431和用于使螺钉433紧固的螺钉孔432。
参照图10和图11,更详细地说明所述泵组装体50,所述泵组装体50可以包括:泵51,可以将所述水箱30的水向所述分配器25和制冰机262供应;泵外壳52,安装有所述泵51,并且引导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和第二供水配管62的配置;以及泵托架53,将安装有所述泵51的所述泵外壳52固定在所述侧框架43。
所述泵51可以构成为通常所使用的利用无刷马达的水泵且紧凑的大小,并且即使长期使用也可以确保耐久性。在所述泵51可以形成有连接于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的输入侧511和连接于所述第二供水配管62的输出侧513。
在所述输入侧511还可以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连接的输入接头512,并且在所述输出侧513还可以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供水配管62连接的输出接头514。所述输入侧511和输出侧513可以一起配置在所述泵51的相同的一侧面,并且可以配置为朝向所述机械室40的前方,以与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和第二供水配管62容易地连接。
并且,所述泵51可以安置在凹陷于所述泵外壳52的泵安置部521的内侧,通过螺钉525的紧固,所述泵51和泵外壳52可以保持结合成一体的状态。
所述泵外壳52可以在容纳所述泵51的同时引导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和第二供水配管62,并且可以具有与用于安装所述泵组装体50的所述泵托架53进行结合的结构。因此,所述泵外壳52可以由塑料材质注塑成型,以具有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复合功能的结构。
在所述泵外壳52的一侧可以形成有用于引导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和第二供水配管62的配管固定部522。所述配管固定部522可以形成在与所述输入侧511和输出侧513相反的位置。即,所述配管固定部522可以形成在所述泵外壳52的前表面。
所述配管固定部522可以包括:第一贯通口522a,被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贯通;以及第二贯通口522b,被第二供水配管62贯通。所述第一贯通口522a和第二贯通口522b可以彼此平行配置,并且可以沿上下方向贯通形成。
因此,从上方向下方延伸的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可以穿过所述第一贯通口522a连接于所述输入侧511,并且连接于所述输出侧513的配管可以穿过所述第二贯通口522b从下方向上方延伸。
通过所述配管固定部522,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和第二供水配管62的位置可以被固定而不会游动,尤其防止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和第二供水配管62在与所述泵51连接的部分上的游动,从而可以保持牢固结合的状态,而不会从所述泵51分离。
另外,通过调节穿过所述第二贯通口522b的所述第二供水配管62的长度,可以调节所述第二贯通口522b与所述输出侧513之间的所述第二供水配管62的配置长度。因此,通过使从所述泵51吐出并通过所述第二供水配管62的水沿着配置成具有平缓曲率的所述第二供水配管62流动,可以减少从所述泵51输出的水的流路阻力,从而可以确保更顺畅地向所述分配器25或制冰机262供水。
为此,所述第一贯通口522a和第二贯通口522b的内径形成为与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和第二供水配管62的外径对应的大小,从而可以使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和第二供水配管62以具有适当的张力的状态配置在所述箱体10的背面和所述机械室40的内侧。
另一方面,在所述泵外壳52的前表面可以形成有托架安装部523。所述托架安装部523可以被定义为在所述泵外壳52的前表面的上部和下部隔开间隔配置的安装部上表面523a与安装部下表面523b之间的空间。
所述安装部上表面523a和所述安装部下表面523b可以形成为彼此相对的平面形状,并且可以形成为分别与所述泵托架53的结合部53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接触。并且,所述安装部上表面523a和安装部下表面523b可以在横向上长长地延伸。即,所述结合部534插入到形成在所述安装部上表面523a与所述安装部下表面523b之间的托架安装部523的内侧,由此所述泵外壳52和所述泵托架53可以牢固地固定。
所述安装部上表面523a可以从所述泵外壳52的前表面的左侧端延伸到右侧端。并且,在所述安装部上表面523a的中央形成有托架紧固孔524a,紧固在所述托架紧固孔524a的螺钉525贯通所述结合部534并紧固在所述安装部下表面523b的紧固凸台524b。
并且,在所述安装部上表面523a可以形成有向下方延伸的复数个安装部肋523c。复数个所述安装部肋523c可以在左右方向上每隔一定的间隔而形成。所述安装部肋523c的延伸的下端可以支撑所述结合部534的上表面。
所述安装部下表面523b可以从所述泵外壳52的前表面的左侧端横向延伸,并且可以形成为比所述安装部上表面523a短。并且,在所述安装部下表面523b可以形成有所述紧固凸台524b。所述紧固凸台524b可以形成在与所述托架紧固孔524a相对的位置。
并且,在所述安装部下表面523b的左侧端凹陷形成有侧端卡合槽527,并且在所述安装部下表面523b还可以形成有下表面卡合槽526。另外,在所述安装部下表面523b的侧方可以形成有托架容纳部529,并且在所述泵外壳52的前表面右侧端可以形成有侧支撑肋528。
所述泵托架53可以由板状的金属材料弯折而形成,并且可以形成为其一侧结合于所述泵外壳52的前表面,而其另一侧结合于所述侧框架43。
详细而言,所述泵托架53可以包括:第一支撑面531,与所述侧框架43的内侧面接触;以及第二支撑面532,与所述侧框架43的背面接触。所述第一支撑面531和第二支撑面532可以垂直弯折而形成。因此,所述泵托架53在安装状态下,可以保持安置于所述侧框架43的内侧面和背面的状态。
并且,在所述第二支撑面532可以形成有所述托架卡合部532b,其再次向后方弯折而形成,并且形成为钩形状。所述托架卡合部532b插入于所述侧框架43的卡合槽431,由此可以卡合限制于所述侧框架43。并且,在所述托架卡合部532b的下方可以形成有向侧方延伸且用于紧固所述螺钉433的托架螺钉孔532a。贯通所述托架螺钉孔532a的螺钉433紧固于所述侧框架43的背面的螺钉孔432,从而所述泵托架53可以保持牢固地固定于所述侧框架43的状态。
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有从所述第一支撑面531的前端朝与所述第二支撑面532相反的方向弯折的托架弯折部533。所述托架弯折部533可以插入于所述托架容纳部529,并且所述托架弯折部533的侧端可以被所述侧支撑肋528支撑。所述托架弯折部533位于凹陷的所述托架容纳部529的内侧,并且所述托架弯折部533的外周与所述托架容纳部529的内侧面接触,由此可以使所述泵托架53和所述泵外壳52牢固地结合而不会彼此游动。
另一方面,所述托架弯折部533可以包括向前方垂直弯折的结合部534。所述结合部534可以形成为能够插入到所述托架安装部523的厚度,并且可以延伸形成为贯通所述托架安装部523并向左侧凸出。所述结合部534可以在从前方向后方移动的同时插入到所述托架安装部523。
在所述结合部534中,在与所述托架紧固孔524a对应的位置可以形成有托架贯通孔534c。因此,用于固定所述泵托架53的所述螺钉525在依次贯通所述托架紧固孔524a和所述托架贯通孔534c之后,可以紧固于所述紧固凸台524b。
并且,在所述结合部534的延伸的端部、即所述结合部534的左侧端可以形成有侧端卡合部534a。所述侧端卡合部534a可以向下方和右侧方连续弯折而形成,并且在所述结合部534插入到所述托架安装部523时,侧端卡合部534a可以被插入到所述侧端卡合槽527。通过所述侧端卡合部534a和所述侧端卡合槽527的结合,泵托架53的端部和所述泵外壳52的侧端可以彼此结合。
另外,在所述侧端卡合部534a与所述托架贯通孔534c之间可以形成有在向下方凸出之后再向左侧方延伸的下表面卡合部534b。在所述结合部534插入到所述托架安装部523时,所述下表面卡合部534b可以被插入到所述下表面卡合槽526。通过所述下表面卡合部534b和所述下表面卡合槽526的结合,泵托架53和所述泵外壳52可以彼此结合。
即,所述结合部534从托架安装部523的呈开口的前方向后方插入时,所述侧端卡合部534a和下表面卡合部534b可以滑动插入于所述侧端卡合槽527和下表面卡合槽526而彼此结合。
因此,所述泵托架53可以保持牢固结合于所述泵外壳52的状态,并且所述泵托架53在安装于所述侧框架43的状态下,也将能够保持稳定的结合状态。
在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冰箱1中,所述水箱30的水可以通过所述供水流路60供应到所述分配器25和制冰机262。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水通过所述供水流路60流动的状态。
图12是概略地示出所述冰箱的整个流路连接状态和水流动状态的图。
如图所示,所述供水流路60可以包括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第二供水配管62、第三供水配管64以及第四供水配管65。
详细而言,所述上部储藏空间13的内侧的所述水箱30和所述机械室40内部的所述泵51可以通过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连接。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可以包括:水箱侧配管611,连接于所述水箱30;以及输入侧配管612,连接于所述泵51的输入侧511。并且,所述水箱侧配管611穿过所述配管引导构件104和所述下开口173被引导至所述背板17的后方。并且,连接于所述机械室40内部的泵51的所述输入侧配管612可以向所述背板17的后方暴露。
因此,所述水箱侧配管611和所述输入侧配管612可以在所述箱体10的外侧、即所述背板17的后方通过第一连接器613连接。此时,所述第一连接器613可以是其两端分别插入连接有所述水箱侧配管611和输入侧配管612的联轴器方式的接头。
所述机械室40内部的泵和所述门21内部的分支阀63可以通过第二供水配管62连接。所述第二供水配管62可以包括:输出侧配管621,连接于所述泵51的输出侧513;以及阀侧配管622,连接于所述门21内部的分支阀63。并且,连接于所述机械室40内部的泵51的所述输出侧配管621可以向所述背板17的后方暴露。并且,所述阀侧配管622可以在所述门21的内部穿过所述铰链161并经由所述箱体10的上表面且通过所述上开口171向所述背板17的外侧暴露。
因此,所述输出侧配管621和所述阀侧配管622可以在所述箱体10的外侧、即所述背板17的后方通过第二连接器623连接。此时,所述第二连接器623可以是其两端分别插入连接有所述输出侧配管621和阀侧配管622的联轴器方式的接头。
在所述门21的内部连接于所述分支阀63的所述第三供水配管64可以连接所述分支阀63和所述制冰机262。
所述第四供水配管65可以包括:阀输出配管651,连接于所述分支阀63;以及分配器输入配管652,连接于所述分配器25。并且,在所述分配器25的组装过程中,所述阀输出配管651和分配器输入配管652可以通过第三连接器653彼此连接。此时,所述第二连接器623可以是其两端分别插入连接有所述阀输出配管651和分配器输入配管652的联轴器方式的接头。
对水在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冰箱1中流动的状态进行说明,用户打开所述门21使所述水箱30暴露,当所述水箱中的水不足时,可以向所述水箱30加水。在所述水箱30中填满水的状态下,若产生向所述制冰机262或分配器25的供水信号,则所述泵51可以被驱动。
通过所述泵51的驱动,所述水箱30中的水可以沿着所述第一供水配管61被吸入到配置于所述机械室40的所述泵51。从所述泵51吐出的水可以沿着所述第二供水配管62引导至所述门21的内侧的分支阀63。
所述分支阀63可以根据输入的信号进行切换,并且通过所述第四供水配管65或第三供水配管64向所述分配器25或制冰机262供水。

Claims (8)

1.一种冰箱,其中,包括:
箱体,形成上部储藏空间和下部储藏空间;
机械室,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端,配置有压缩机和冷凝器;
一对上部门,开闭所述上部储藏空间,可旋转地配置于左右两侧;
下部门,开闭所述下部储藏空间;
分配器,设置于所述上部门,用于取出水;
制冰机,设置于所述上部门的内部,用于制冰;
水箱,设置于所述上部储藏空间;
泵组装体,设置于所述机械室的内部,将所述水箱中的水向所述分配器和所述制冰机强制供应;
分支阀,设置于所述上部门,选择性地将从所述水箱供应到的水供应给所述分配器或所述制冰机;
第一供水配管,从所述水箱贯通所述箱体的背面之后向下方延伸并连接于所述泵组装体,并且包括与所述水箱连接的水箱侧配管和与所述泵组装体连接的输入侧配管;
第二供水配管,从所述泵组装体向上方延伸之后通过所述箱体的背面并连接于所述分支阀,并且包括与所述泵组装体连接的输出侧配管和与所述分支阀连接的阀侧配管;
第一连接器,在所述箱体的背面连接所述水箱侧配管和所述输入侧配管;以及
第二连接器,在所述箱体的背面连接所述输出侧配管和所述阀侧配管,所述分配器和所述制冰机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所述门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水箱、所述泵组装体、所述第一供水配管以及所述第二供水配管位于所述箱体的左右两侧中与配置有所述分配器和所述制冰机的门对应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在形成所述箱体的背面的背板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二供水配管出入的上开口和供所述第二供水配管出入的下开口,
在遮蔽所述机械室的呈开口的背面的机械室盖上形成有呈开口的盖开口,以使所述泵组装体和所述第一供水配管及所述第二供水配管连接,
所述上开口、所述下开口以及所述盖开口在同一延长线上上下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包括:
上部蒸发器,设置于所述上部储藏空间的后壁面;以及
蒸发器盖,遮蔽所述上部蒸发器,
所述水箱设置为比所述上部蒸发器更靠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还包括:
水箱支撑件,设置于所述上部储藏空间,可拆卸地安装有所述水箱,
所述水箱设置有向后方延伸的出水部,供所述水箱内部的水流出,
在所述水箱支撑件形成有接头构件,在所述水箱支撑件上安装所述水箱时,所述出水部插入到所述接头构件并与所述第一供水配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水箱包括:
水箱主体,容纳水;以及
水箱盖,开闭所述水箱主体的呈开口的上表面,
所述出水部包括:
第一出水部,从所述水箱盖向下方延伸,所述水箱主体内部的水被吸入到所述第一出水部;以及
第二出水部,从所述第一出水部的上端向后方延伸,并且与所述接头构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
在所述水箱支撑件的背面还设置有由隔热材料形成的固定构件,所述接头构件穿过所述固定构件以固定所述接头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箱体包括:
外壳,形成外观;
内壳,形成所述上部储藏空间和所述下部储藏空间;
背板,形成背面;以及
隔热材料,发泡液填充于所述外壳、所述内壳以及所述背板之间结合的空间内而形成,
在所述内壳与所述背板之间设置有配管引导构件,所述配管引导构件以采用隔热材料成型的状态组装,并且形成有供所述第一供水配管穿过的配管通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中,
所述泵组装体包括:
泵,连接有所述第一供水配管和所述第二供水配管;以及
泵外壳,容纳所述泵,
在所述泵外壳形成有配管固定部,所述配管固定部通过在所述机械室的背面的机械室盖上形成的盖开口而暴露,并且所述第一供水配管和所述第二供水配管平行贯通,由此固定所述第一供水配管和所述第二供水配管。
CN202110641637.9A 2020-07-30 2021-06-09 冰箱 Active CN1140612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95408A KR20220015191A (ko) 2020-07-30 2020-07-30 냉장고
KR10-2020-0095408 2020-07-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1230A CN114061230A (zh) 2022-02-18
CN114061230B true CN114061230B (zh) 2024-02-09

Family

ID=77126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1637.9A Active CN114061230B (zh) 2020-07-30 2021-06-09 冰箱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709014B2 (zh)
EP (2) EP4242562A3 (zh)
KR (1) KR20220015191A (zh)
CN (1) CN1140612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212213A1 (de) * 2022-11-16 2024-05-16 BSH Hausgeräte GmbH Wasserbereitstell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Flüssigkeits- und/oder Eisausgabeeinheit eines Haushaltskältegeräts mit einem Träger mit spezifischem Haltearm, sowie Haushaltskältegerät
DE102022212212A1 (de) * 2022-11-16 2024-05-16 BSH Hausgeräte GmbH Wasserbereitstellungseinrichtung für eine Flüssigkeits- und/oder Eisausgabeeinheit eines Haushaltskältegeräts mit spezifischem Träger mit Haltestruktur, sowie Haushaltskältegerä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0266A (en) * 1969-06-02 1971-03-16 Gen Electric Refrigerator including ice maker water reservoir
CN101512261A (zh) * 2007-09-12 2009-08-19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KR20090124904A (ko) * 2008-05-30 2009-12-03 히타치 어플라이언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냉장고
KR20110046403A (ko) * 2008-05-30 2011-05-04 히타치 어플라이언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냉장고
CN102472548A (zh) * 2009-08-11 2012-05-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06168425A (zh) * 2015-05-20 2016-11-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923271D0 (en) * 1999-10-01 1999-12-08 Nortel Networks Oy Channel allocation
JP2002107037A (ja) * 2000-09-29 2002-04-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冷蔵庫
KR101621578B1 (ko) * 2009-02-02 2016-05-1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KR20120007198A (ko) 2010-07-14 2012-01-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CN101865588A (zh) * 2010-07-13 2010-10-20 合肥美的荣事达电冰箱有限公司 冰箱
US9664430B2 (en) * 2010-11-17 2017-05-30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Ice maker for dispensing soft ice and related refrigeration appliance
KR102343463B1 (ko) * 2014-08-22 2021-12-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냉장고
US20180128530A1 (en) * 2016-11-10 2018-05-10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Refrigerator appliance and ice-making assembly therefor
KR101901049B1 (ko) * 2017-01-09 2018-09-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 및 그의 제어방법
CN107036380A (zh) * 2017-04-17 2017-08-11 海信容声(广东)冰箱有限公司 一种冰箱用储水盒组件及冰箱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70266A (en) * 1969-06-02 1971-03-16 Gen Electric Refrigerator including ice maker water reservoir
CN101512261A (zh) * 2007-09-12 2009-08-19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KR20090124904A (ko) * 2008-05-30 2009-12-03 히타치 어플라이언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냉장고
KR20110046403A (ko) * 2008-05-30 2011-05-04 히타치 어플라이언스 가부시키가이샤 냉장고
CN102472548A (zh) * 2009-08-11 2012-05-23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CN106168425A (zh) * 2015-05-20 2016-11-30 Lg电子株式会社 冰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20015191A (ko) 2022-02-08
EP4242562A2 (en) 2023-09-13
US20230314067A1 (en) 2023-10-05
EP3945273A1 (en) 2022-02-02
US20220034581A1 (en) 2022-02-03
US11709014B2 (en) 2023-07-25
EP3945273B1 (en) 2023-09-13
EP4242562A3 (en) 2023-11-08
CN114061230A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314067A1 (en) Refrigerator
US8991205B2 (en) Refrigerator door
US8418497B2 (en) Refrigerator
CN108931095B (zh) 冰箱
AU2010283082A1 (en) Refrigerator
KR102615047B1 (ko) 냉장고
US10837693B2 (en) Refrigerator
US11415356B2 (en) Refrigerator
KR100751106B1 (ko) 제빙실이 구비된 냉장실도어
CN115540457A (zh) 风路组件及制冷设备
JP4270323B1 (ja) 冷蔵庫
JP4118210B2 (ja) 冷蔵庫
JP2007113800A (ja) 冷蔵庫
CN218583555U (zh) 风道部件、箱胆组件及制冷设备
US20230122785A1 (en) Refrigerator
EP4220052A1 (en) Refrigerator
KR102406029B1 (ko) 냉장고
KR20220032262A (ko) 냉장고
KR20210112185A (ko) 냉장고
JP2003322442A (ja) 冷蔵庫
KR20210112183A (ko) 냉장고
KR20220122438A (ko) 냉장고
KR20210109941A (ko) 냉장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