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4209A - 电集尘用带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集尘用带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54209A CN114054209A CN202110642810.7A CN202110642810A CN114054209A CN 114054209 A CN114054209 A CN 114054209A CN 202110642810 A CN202110642810 A CN 202110642810A CN 114054209 A CN114054209 A CN 1140542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igh voltage
- tip
- cable
- frame
- charg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5367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4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4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3
- 239000012717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684 electr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0049 Carbon (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917 carbon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745 nonwoven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410 Microfib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Ozone Chemical compound [O-][O+]=O CBENFWSGALASA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 VNWKTOKETHGBQ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47 de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58 micro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11 non-conductiv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40—Electrode constructions
- B03C3/41—Ionising-electrodes
- B03C3/43—Ionising-electrodes radioacti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38—Particle charging or ionising stations, e.g. using electric discharge, radioactive radiation or flam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2—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 B03C3/04—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 B03C3/14—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onal use of mechanical effects, e.g. gravity
- B03C3/155—Filt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02—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 B03C3/04—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 B03C3/12—Plant or installations having external electricity supply dry type characterised by separation of ionising and collecting st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40—Electrode constructions
- B03C3/41—Ionising-electro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40—Electrode constructions
- B03C3/45—Collecting-electrodes
- B03C3/47—Collecting-electrodes flat, e.g. plates, discs, grat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40—Electrode constructions
- B03C3/60—Use of special materials other than liquid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86—Electrode-carry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23/00—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e.g. into the atmospher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2201/00—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 B03C2201/06—Ionising electrode being a need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2201/00—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 B03C2201/10—Ionising electrode with two or more serrated ends or sid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2201/00—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 B03C2201/28—Parts being designed to be removed for cleaning purpos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2201/00—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 B03C2201/30—Details of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for use in or with vehic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3—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OR USING PNEUMATIC TABLES OR JIGS; 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OF SOLID MATERIALS FROM SOLID MATERIALS OR FLUIDS; SEPARATION BY HIGH-VOLTAGE ELECTRIC FIELDS
- B03C3/00—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 e.g. air, by electrostatic effect
- B03C3/3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3C3/66—Applications of electricity supply techniqu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T—SPARK GAPS; OVERVOLTAGE ARRESTERS USING SPARK GAPS; SPARKING PLUGS; CORONA DEVICES; GENERATING IONS TO BE INTRODUCED INTO NON-ENCLOSED GASES
- H01T19/00—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 H01T19/04—Devices providing for corona discharge having pointed 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ectrostatic S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包括对流动的空气生成离子的带电模块,所述带电模块包括:高电压尖端部,包括朝与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释放所述离子的至少一个放电尖端;导电板部,配置在所述放电尖端的周围,与所述高电压尖端部的所述放电尖端产生电位差;下部框架,安置并支撑所述导电板部和所述高电压尖端部;以及上部框架,覆盖所述导电板部和所述高电压尖端部并使所述放电尖端露出到外部,所述上部框架与所述下部框架结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集尘用带电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能够提高管道和有限的流路空间中的颗粒去除效率并具有稳定的结构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去除颗粒的方法包括两个过程即带电和集尘,使灰尘带电,并用集尘过滤器捕集带电的灰尘。
更具体而言,集尘方法包括使用无纺布的物理集尘、使用电介质过滤器的电集尘以及使用静电无纺布向物理集尘过滤器赋予静电力的方式。
带电方法包括扩散带电、电场带电以及混合带电(扩散和电场带电)。
应用于混合带电的电场带电有利于大颗粒的捕集,而扩散带电有利于小颗粒的捕集。
与此相关地,在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20-0009889号中公开了一种涉及用于将导电微细纤维和电缆固定到设置在本体框架的内部的安装框架并对它们进行支撑的结构的构成。
根据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构成,在安装框架的两侧面中的任意一侧面形成有可以插入导电微细纤维和电缆的安装开口,通过安装开口将导电微细纤维和电缆沿水平方向插入,以将导电微细纤维和电缆以压配(press-fit)式结合于安装框架。
然而,在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中,由于通过开放安装框架的一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来形成安装开口,将微细纤维和电缆沿水平方向以压配式结合,因此,如果在结合过程中施加过大的力,则具有非常高的导致安装框架损坏的可能性。即,导电微细纤维被固定在从安装框架的两端部隔开规定的距离的位置,该安装框架是两端部被固定的条形状的安装框架,在与安装框架的延伸方向的垂直的方向上施加压配结合力。因此,具有即使施加相当小的结合力也不可避免地容易发生安装框架的损坏的结构。
另外,在该专利文献所公开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中,通过开放安装框架的一侧面的至少一部分来形成安装开口。因此,安装框架本身的刚性明显降低,由此导致即使在带电装置的工作中受到相当小的外力也容易发生破裂或损坏,使得导电微细纤维很可能从预先设定的位置脱离。由此发生通过导电微细纤维的带电效率和放电效率明显降低的问题。
专利文献1: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20-0009889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集尘用带电装置,该电集尘用带电装置通过支撑放电尖端和高电压电缆的单独的尖端保持器来将放电尖端安装到框架,使得放电尖端不易受振动或外力而脱离,从而能够提高带电效率和放电效率。
另外,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集尘用带电装置,该电集尘用带电装置能够使用放电尖端和接地电极来实现持续的带电,通过将接地电极设置在距放电尖端预定距离的位置来保持放电,从而能够使放电电流降低的现象最小化。
另外,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集尘用带电装置,该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可以期待通过使用位于放电尖端的下部的接地网来分散由放电尖端产生的离子的分散效果。
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以上提及的目的,未提及的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以下描述来理解,并且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更加明确地理解。另外,将容易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以通过权力要求范围中所示的手段极其组合来实现。
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将上部框架以覆盖安置有导电板部和高电压尖端部的下部框架的方式结合而确保了牢固和耐久性的结构。
另外,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使放电尖端露出到外部且能够简便地安装固定有放电尖端的高电压尖端部的结合结构。
另外,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使结合到复数个放电尖端的高电压电缆以不露出到外部的方式结合的结合结构。
另外,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通过使接地网位于与放电尖端产生离子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来提高捕集效率的带电装置。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的解决手段不限于以上提及的解决手段,并且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的描述中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解决手段。
在本发明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中,放电尖端可以通过尖端保持器牢固地被支撑,因此能够提高带电效率和放电效率。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中,可以通过尖端保持器加强框架的刚性,因此尽管减少了带电装置也能够将框架的强度保持在规定水平以上。
另外,在本发明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中,能够通过使用支撑高电压电缆的电缆保持器来最小化高电压电缆的安装空间并最小化制造成本。
另外,本发明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能够通过接地网最小化放电电流降低的现象,并且能够提高离子的再分配效率。
除了上述效果之外,本发明的具体效果将在以下说明用于实施发明的具体事项时一起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安装有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的车辆用空调机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的示意性构成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的示意性分解构成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中的带电模块的示意性第一分解构成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中的带电模块的示意性第二分解构成图。
图6是图4所示的带电模块中的上部框架的示意性仰视立体图。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图4所示的带电模块中的导电板部的构成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导电板部的示意性分解构成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图4所示的带电模块中的高电压尖端部的构成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高电压尖端部的示意性详细构成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高电压尖端部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2A和图12B是图4所示的带电模块中的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示意性局部构成图。
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高电压尖端部的接地电缆结合于下部框架的状态的构成图。
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3所示的与接地电缆连接的接地引脚的结合结构的局部构成图。
图15是示意性地示出另一实施例的高电压尖端部的构成图。
图16是图3所示的带电模块的示意性仰视图。
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6所示的带电模块中的将接地网从下部框架分解的状态的构成图。
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7所示的下部框架中的接地网结合部的构成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电模块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的图19所示的带电模块中的下部框架和接地网的示意性分解构成图。
图2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带电模块中根据接地网的有无的放电电流效果的曲线图。
图2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电模块的构成图。
图23是从图22所示的带电模块中去除上部框架的示意性分解构成图。
图24是图23所示的带电模块中的上部框架的示意性局部构成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电集尘用带电装置
200:捕集装置
1000:电集尘用带电装置
1100:带电模块
1110:上部框架
1111:上部外围框架
1111b:连接部
1111c:导电板结合部
1111d:电缆保持器结合部
1111a:钩结合部
1112a”: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
1112a’:主体结合部
1112a’1:放电尖端贯通孔部
1112:上部内侧框架
1112a’2:上钩结合部
1112a”2:上钩结合部
1112a:第一上部内侧框架
1112b:第二上部内侧框架
1120:板部
1121c:端部结合部
1121a:配线安置部
1121b:第二板插入部
1121:板
1122c:接地引脚安置部
1122b:端部结合部
1122a:第一板插入部
1122:第二板
1130:高电压尖端部
1131:放电尖端
1131’:热缩管
1132f:中间电缆
1133:高电压尖端主体
1133b:下钩部
1133a:上钩部
1133b’:第一下钩
1133a’:第一上钩
1133b”:第二下钩
1133a”:第二上钩
1134f:固定凸起
1134a:顶面
1134d:一侧面
1134’:第一电缆保持器
1134”:第二电缆保持器
1134:电缆保持器
1134c:另一侧面
1134b:底面
1135:接地电缆
1136:接地端子
1137:接地连接尖端
1140:下部框架
1141a:结合钩
1141b’:第一下部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
1141b”:第二下部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
1141:下部外围框架
1142b’:第一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
1142b”:第二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
1142a:电缆安置槽
1142:框架
1142b: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
1150:接地网
1200:盖模块
1210:盖部
1211:正面
1215:挂接凸起
1130:高电压尖端部
1131:放电尖端
1132:高电压电缆
1133:高电压尖端主体
1134:电缆保持器
1134’:第一电缆保持器
1134”:第二电缆保持器
2000:捕集装置
3100:带电模块
3110:上部框架
3111a:结合钩
3120:导电板部
3130:高电压尖端部
3140:下部框架
3141a:结合环
具体实施方式
将在后述中参照附图对上述目的、特征以及有点进行详细说明,由此,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在对本发明进行说明时,在判断为对与本发明相关的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可能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主旨的情况下,将省略详细说明。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指示相同或相似的构成要素。
虽然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构成要素,但是这些构成要素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构成要素与另一构成要素区分开,除非另有特别说明,否则第一构成要素也可以是第二构成要素。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否则每个构成要素可以是单数或复数。
在下文中,任何构成配置在构成要素的“上部(或下部)”或构成要素的“上(或下)”可以是指将任何构成配置为与所述构成要素的顶面(或底面)接触,还可以是指可以将其他构成夹设在所述构成要素和配置在所述构成要素上(或下)的任何构成之间。
另外,当记载为某一构成要素“连结”、“结合”或“连接”于其他构成要素时,应该理解为上述构成要素可以彼此直接连结或连接,也可以在各构成要素之间“夹设”另一构成要素,或者各个构成要素也可以通过其他构成要素“连结”、“结合”或“连接”。
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本说明书中使用的单数表达包括复数表达。在本申请中,“构成为”或“包括”等术语不应被解释为必需包括说明书中记载的所有各种构成要素或各种步骤,而应解释为可以不包括其中一部分构成要素或一部分步骤,或者还可以包括追加的构成要素或步骤。
在整个说明书中,当提到“A和/或B”时,除非另有特别说明,否则表示A、B或者A和B,当提到“C至D”时,除非另有特别说明,否则表示C以上且D以下。
以下,将参照用于说明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的附图,通过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参照图1至图3,将概略地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和构成车辆用空调机1的整个组件结构,并且将概略地说明每个组件的结构。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及安装有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的车辆用空调机1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可以安装在车辆用空调机1。
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可以应用于各种形式的建筑用空调机、家用空调机以及空气净化器等。在下文中,作为示例将以设置在车辆用空调机1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为基准进行说明。
车辆用空调机1可以包括形成外观的本体11、15。本体可以包括形成有吸入口20的吸入本体11和形成有吐出口30的吐出本体15。
吸入本体11和吐出本体15可以彼此连通,使得空气可以流动。
吸入口20和吐出口30可以分别在吸入本体11和吐出本体15形成有复数个。
吸入口20可以包括室内吸入口21和室外吸入口22。室内吸入口21可以是用于使安装有车辆用空调机1的车辆的内部空气流入到本体11的内部的入口。另外,室外吸入口22可以是使车辆的外部空气流入到本体11的内部的入口。
吐出口30可以包括前方吐出口31和除霜吐出口32。前方吐出口31可以是使从本体11吐出的空气流动到车辆的内部的出口。
另外,除霜吐出口32可以是使从本体11吐出的空气流动到车辆的玻璃窗的出口。
另外,车辆用空调机1可以包括安装在本体11、15的内部的风扇(未图示)和热交换器(未图示)等。
另外,车辆用空调机1还可以包括风门(未图示),所述风门选择性地开放如上所述的复数个吸入口20和吐出口30。例如,风门可以使室内吸入口21和室外吸入口22中的任意一种开放,而另一种关闭。
另外,风门可以使复数个吐出口30中的至少一个开放。
另外,在车辆用空调机1可以安装有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和捕集装置2000。
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用于使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等杂质带电。此外,捕集装置2000用于捕集被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带电的灰尘颗粒等,以将其从空气中去除。
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可以包括具有后述的高电压尖端部和导电板部的带电模块。
在高电压尖端施加高电压,在导电板部施加接地电极。由此,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可以使离子产生到空气中,形成电场。
此时,导电板部可以与高电压尖端产生电位差而形成电场。关于电集尘用带电装置的详细构成将在后述中参照图2进行说明。
捕集装置2000相当于执行捕集被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带电的颗粒的功能的一种过滤器,可以由各种材料制成。
例如,捕集装置2000可以由诸如无纺布等的多孔纤维过滤器构成。另外,在捕集装置2000的表面可以涂抹、涂覆或附着有导电物质。
通过如上所述的构成,通过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的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等与在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产生的离子结合而带电。此外,带电的灰尘颗粒等可以被捕集到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或捕集装置2000。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可以设置为与捕集装置2000分开的单独的装置。
详细而言,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和捕集装置2000可以通过不同的制造工艺和流通过程来生产和流通。另外,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和捕集装置2000可以通过单独的结合构件等来彼此结合,被安装到车辆用空调机1。
如图1所示,车辆用空调机1具有用于安装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和捕集装置2000的集尘安装部13。更详细而言,集尘安装部13与吸入口20相邻地形成在吸入本体11。
尤其,以流入吸入口20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基准,集尘安装部13配置在下游侧。这是为了使流入到吸入口20的空气在通过捕集装置2000之前通过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
另外,在车辆用空调机1设置有用于安装风扇的风扇安装部12。详细而言,风扇安装部12与吸入口20相邻地形成在吸入本体11。尤其,以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基准,风扇安装部12相对于集尘安装部13配置在下游侧。
因此,在吸入本体11沿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配置有吸入口20、集尘安装部13以及风扇安装部12。由此,流入到吸入口20的空气可以依次通过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捕集装置2000以及风扇,流动到吐出本体15。
此时,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和捕集装置2000可以分别安装在集尘安装部13。尤其,以空气的流动方向为基准,捕集装置2000相对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配置在下游侧。由此,流入到吸入口20的空气可以依次通过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和捕集装置2000流动。
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可以以安置于捕集装置2000的状态被安装到集尘安装部13。即,如图所示,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和捕集装置2000可以以重叠的方式被安置到集尘安装部13。
如上所述,由于分别单独地安装了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和捕集装置2000,因而可以分别进行管理。例如,用户可以从车辆用空调机1仅分离捕集装置2000,从而对其进行更换和洗涤。
尤其,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和捕集装置2000的更换周期可以不同。通常,由于在捕集装置2000捕集更大量的灰尘颗粒等,因而捕集装置2000的更换周期可以更短。因此,用户可以仅更换捕集装置2000而无需更换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从而能够显著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的示意性构成图,图3是图2所示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的示意性分解构成图。
如图所示,其是将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的带电模块1100和盖模块1200分离的分解立体图。
更具体而言,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1000包括:带电模块1100,使通过的空气中所包含的灰尘颗粒等杂质带电;以及盖模块1200,向带电模块1100供应高电压。
带电模块1100相当于整体被插入到集尘安装部13的内部且直接暴露于流动的空气中的部分,盖模块1200相当于与插入有带电模块1100的集尘安装部13的开口部结合而起到隔断开口部的盖子作用的部分。
盖模块1200可以包括:用作盖子的盖部1210;以及内置于盖部1210并生成要供应到带电模块1100的高电压的高电压供应部(未图示)。在高电压供应部(未图示)可以电连接有用于向高电压尖端部1130的放电尖端1131供应电压的高电压电缆、以及用于导电板部的接地的接地电缆。
另外,盖部1210的正面1211形成有至少部分地朝前方凸出而形成的凸出面1212。在凸出面1212的后方侧可以形成能够用于容纳高电压供应部的空间。
在盖部1210的正面1211可以一体地或分开地设置有用于向高电压供应部供应外部电力的主连接器1213。
此外,在盖模块1200的侧部可以设置有用于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集尘安装部13结合的钩状的固定器1214和挂接凸起1215。
另外,带电模块1100和盖模块1200可以通过螺栓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彼此结合。更详细而言,形成在带电模块1100的上部框架1110的连接部1111b可以以结合于盖部1210的背面的状态通过螺栓被紧固。
此外,虽然未图示,但是在带电模块1100的下部可以配置有板状的网(mesh,未图示),其可以捕集带电的灰尘颗粒中的至少一部分。
以下,将参照图4至图14进一步对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带电模块的详细技术构成和有机结合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4是图3所示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中的带电模块的示意性第一分解构成图。图5是图3所示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中的带电模块的示意性第二分解构成图。图6是图4所示的带电模块中的上部框架的示意性仰视立体图。
更具体而言,带电模块1100包括上部框架1110、导电板部1120、高电压尖端部1130以及下部框架1140。
如图所示,图4是仅分离了上部框架1110的分解构成图,图5是进一步分离了导电板部1120、下部框架1140以及接地网1150的分解构成图。
下部框架1140层叠在接地网1150的上部,导电板部1120、高电压尖端部1130以及上部框架1110依次层叠在下部框架1140的上部。
即,导电板部1120和高电压尖端部1130被安置支撑在下部框架1140上,上部框架1110可以覆盖导电板部1120和高电压尖端部1130并使放电尖端露出到外部,并且可以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下部框架1140结合。
上部框架1110包括上部外围框架1111和上部内侧框架1112。
上部外围框架1111相当于外围部,可以具有规定的高度,并且可以整体形成为四边形。
上部外围框架1111的截面可以形成为其下端开放且整体具有“匚”字形。另外,在“匚”字形的内部空间容纳有导电板部1120中的配置于外侧的导电板。
另外,在未配置有导电板部的上部外围框架1111的内部空间可以容纳有高电压尖端部1130的高电压电缆1132和电缆保持器1134。
在上部外围框架1111可以形成有用于与下部框架1140结合的下部框架结合部,所述下部框架结合部可以由复数个钩结合部1111a形成。钩结合部1111a用于将上部框架1110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下部框架1140结合,钩结合部1111a形成为与下部框架1140的结合钩1141a相对应。
上部外围框架1111还形成有导电板结合部1111c。导电板结合部1111c可以形成为用于插入导电板的槽形状。
另外,如上所述,在上部外围框架1111形成有用于与盖模块1200结合的连接部1111b。
另外,在上部外围框架1111形成有电缆保持器结合部1111d,在所述电缆保持器结合部1111d覆盖并结合有电缆保持器1134。
然后,上部内侧框架1112形成在上部外围框架的内侧,其包括第一上部内侧框架1112a和第二上部内侧框架1112b。第一上部内侧框架1112a用于覆盖高电压尖端部,第二上部内侧框架1112b用于覆盖导电板部。
第二上部内侧框架1112b将上部外围框架的内部空间划分为复数个带电空间。
与上部外围框架1111相同,第一上部内侧框架1112a和第二上部内侧框架1112b的截面可以形成为下端开放且整体具有“匚”字形。
图6是对此的一例,示出了只有第一上部内侧框架1112a由“匚”字形的截面形成的实施例。
在第一上部内侧框架1112a的内部空间容纳有向高电压尖端部1130的放电尖端1131供应电压的高电压电缆1132。
另外,在第一上部内侧框架1112a形成有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12a’、1112a”,在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12a’、1112a”结合有高电压尖端部1130的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
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12a’、1112a”形成有开放部(在图12A中以1112a’1、1112a”1示出)和高电压尖端主体上部结合部(在图12A中以1112a’2、1112a”2示出),高电压尖端部1130的放电尖端1131贯通所述开放部,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与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上部结合部结合。
另外,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包括第一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12a’和第二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12a”。
第二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12a”相对于高电压电缆1132的延伸方向位于第一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12a’的前方。
第一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12a’与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第二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12a”与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并且同时覆盖高电压尖端主体和高电压电缆1132。
即,在由一个第一上部内侧框架1112a覆盖复数个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的情况下,相对于高电压电缆1132的延伸方向形成在前方的第二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12a”形成为与高电压尖端主体和高电压电缆1132的配置面积相对应,以同时覆盖高电压尖端主体和高电压电缆1132。
第二上部内侧框架1112b配置在与第一上部内侧框架1112a平行的方向上,位于上部外围框架1111的内侧。
下部框架1140包括下部外围框架1141和下部内侧框架1142。
下部外围框架1141形成为与上部外围框架1111相对应,在所述下部外围框架1141向上凸出形成有用于插入结合到上部外围框架的钩结合部1111a的钩1141a。
下部内侧框架1142位于下部外围框架1141的内侧,形成为与复数个第一上部内侧框架1112a相对应的复数个。
在下部内侧框架1142形成有电缆安置槽1142a和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1142b。
电缆安置槽1142a用于安置高电压尖端部1130的高电压电缆1132,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1142b用于安置高电压尖端部1130的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
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1142b形成有第一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1142b’和第二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1142b”。
在第一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1142b’安置有高电压尖端主体,在第二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1142b”安置有高电压尖端主体和高电压电缆1132。
即,在复数个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安置在一个下部内侧框架1142的情况下,在相对应高电压电缆1132的延伸方向形成在前方的第二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1142b”追加地形成有电缆安置槽。
由此,可以将高电压电缆安全地延伸到相对于高电压电缆1132的延伸方向位于后方的高电压尖端主体。
结果,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上部框架1110和下部框架1140形成带电模块1100的外观,起到在规定的位置支撑并固定高电压尖端部1130和导电板部1120的作用。
为此,上部框架1110和下部框架1140可以由非导电材料设置,例如,可以由塑料形成。另外,上部框架1110和下部框架1140可以通过注塑工艺等形成为各种形状。
接地网1150可以获得分散由高电压尖端部1130的放电尖端产生的离子的适当的分散效果、以及提高过滤器的预期寿命的效果。
另外,可以根据接地网1150的形状来调节牵拉由放电尖端产生的离子的程度。即,如果由放电尖端产生的离子过多,则减小牵拉强度,如果离子不足,则增大牵拉程度。
通过接地网降低了输出电压,从而能够实现低臭氧设计,提高了可靠性,并且通过离子再分配提高了单次通过效率。
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图4所示的带电模块中的导电板部的构成图。图8是图7所示的导电板部的示意性分解构成图。
如图所示,导电板部1120与高电压尖端部1130一起用于形成电场(electricfield)。另外,导电板部1120可以被设置为具有规定的厚度的金属板(metal plate),在导电板部1120可以连接有用于接地的接地电缆1135。由此,在导电板部1120和高电压尖端部1130的放电尖端1131之间产生电位差,可以形成电场。
另外,在放电尖端1131和导电板部1120之间可以生成高密度的离子。
由于导电板部1120被设置为相对于放电尖端的层叠方向具有规定的宽度的平板,因此可以捕集规定的灰尘颗粒等。然而,导电板部1120被上部框架1110覆盖,以能够防止灰尘颗粒等直接附着到导电板部1120。
导电板部1120配置在放电尖端1131周围。更详细而言,导电板部1120形成围绕放电尖端1131的外周的规定的带电空间。此时,带电空间可以形成为其围绕放电尖端1131的外周的方向被导电板部1120封闭而向放电尖端1131的上方向开放的空间。
另外,导电板部1120形成方柱形状的带电空间。优选地,带电空间可以形成为正方柱形状的空间,以使磁场均匀和离子释放均匀。
此时,放电尖端1131可以配置成位于带电空间的中心,朝与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释放离子。
如上所述,带电空间是指形成为围绕一个放电尖端1131的空间。
因此,可以形成与放电尖端1131的数量相对应的带电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示例性地示出了共形成有九个带电空间。此时,可以构成为在单独的带电空间分别配置放电尖端1131,或者仅在一部分带电空间配置放电尖端1131。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共配置有五个放电尖端1131的构成,所具有的放电尖端1131的数量可以根据所需的离子释放量或空气的流量来调整。在下文中,方便起见,将基于如图所示的共配置有五个放电尖端1131的构成进行说明。
导电板部1120包括复数个第一板1121和复数个第二板1122,第一板1121和第二板1122配置成在正交方向上彼此交叉。
复数个第一板1121和复数个第二板1122可以配置成等间距隔开,第一板1121可以插入结合于第二板1122,第一板1121和第二板1122的上端部可以位于同一平面。
第一板1121形成有配线安置部1121a、第二板插入部1121b以及端部结合部1121c。
配线安置部1121a用于安置高电压尖端部1130的高电压电缆1132。即,配线安置部1121a形成为从第一板1121的上端部延伸的槽形状,通过将向放电尖端1131施加电压的高电压电缆1132安置到槽形状的配线安置部1121a,来实现高电压电缆1132不会因外部冲击或压力而移动且具有稳定的结构的带电模块1100。
第二板插入部1121b可以形成为从第一板1121的下端面向上部延伸的狭缝形状。
端部结合部1121c可以形成在第一板1121的两端部,用于使结合于第一板1121的两端部的第二板1122插入结合,其可以形成为从第一板1121的下端面向上部延伸的狭缝形状。
第二板1122形成有第一板插入部1122a、端部结合部1122b以及接地引脚安置部1122c。
第一板插入部1122a可以形成为从第二板1122的上端面向下部延伸的狭缝形状,第一板1121从其上方插入到下方。
端部结合部1122b形成在第二板1122的两端部,可以形成为从第二板1122的上端面向下部延伸的狭缝形状,第一板1121从其上方插入到下方。
在接地引脚安置部1122c插入结合与接地电缆1135连接的接地引脚(在图9中以1136示出)。
随着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导电板部1120由第一板1121和第二板1122划分为各个带电空间,图7是对此的一例,示出了形成有九个带电空间的情形。
另外,第一板1121和第二板1122可以形成为一体,或者可以各自分开制造并结合。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图4所示的带电模块中的高电压尖端部的构成图,图10是图9所示的高电压尖端部的示意性详细构成图,图11是图9所示的高电压尖端部的示意性剖视图,图12A和图12B是图4所示的带电模块的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示意性局部构成图,图13是示意性地示出高电压尖端部的接地电缆结合于下部框架的状态的构成图,图14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3所示的与接地电缆连接的接地引脚的结合结构的局部构成图。
如图所示,高电压尖端部1130包括放电尖端1131、高电压电缆1132、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电缆保持器1134、接地电缆1135、接地端子1136以及接地连接尖端1137。
放电尖端1131可以包括直接产生放电的放电刷。例如,放电刷可以由多个碳纤维(carbon fiber)构成。碳纤维可以由具有微米单位的直径的超细纤维形成,若通过高电压电缆1132向碳纤维施加高电压,则可以通过电晕放电在空气中产生离子。
另外,放电尖端1131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优选地,以朝与空气的流动方向F相反的方向凸出的方式配置于上部框架1110。由此能够最大化释放离子的扩散效果,并且能够使空气中所包含的灰尘颗粒均匀地带电。
放电尖端1131与高电压电缆1132电连接,被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支撑。
放电尖端1131可以通过热缩管1131’物理固定于高电压电缆1132。
放电尖端1131可以包括复数个放电尖端,如图所示,可以包括第一放电尖端至第五放电尖端1131a、1131b、1131c、1131d、1131e。
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位于上部框架1110和下部框架1140之间,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在被安置于下部框架1140的安置状态下,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上部的至少一部分被上部框架覆盖。
另外,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可以以与放电尖端1131和高电压电缆1132分开制造并与放电尖端1131和高电压电缆1132结合的方式制造,或者可以在将放电尖端1131和高电压电缆1132配置于模具的状态下,以嵌件(INSERT)注塑成型方式制造。
另外,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的一侧主体和另一侧主体分别被注塑成型,放电尖端1131和高电压电缆1132的至少一部分在被夹在一侧主体和另一侧主体之间的状态下,由一侧主体和另一侧主体压迫并支撑。
在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形成有形状大致相同且凸出形成的一对上钩部1133a和一对下钩部1133b。
另外,一对上钩部1133a和一对下钩部1133b分别配置在尽可能距放电尖端1131最远的位置,以防止与放电尖端1131发生干涉。
优选地,上钩部1133a包括第一上钩1133a’和第二上钩1133a”。第一上钩1133a’形成在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的上部的一侧端,第二上钩1133a”形成在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的上部的另一侧端。
另外,下钩部1133b形成为与上钩部1133a对称。
即,下钩部1133b包括第一下钩1133b’和第二下钩1133b”。第一下钩1133b’形成在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的下部的一侧端,第二下钩1133b”形成在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的下部的另一侧端。
可以构成为配置在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的下部的最后端的第一下钩1133b’、以及配置在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的下部的最前端的第二下钩1133b”。
另外,高电压尖端主体可以在将放电尖端和高电压电缆配置于模具的状态下,以嵌件注塑成型方式制造。
接地电缆1135通过接地连接尖端1137与接地端子1136连接。
即,如图13所示,接地电缆1135被下部框架1140支撑,通过接地连接尖端1137与接地端子1136电连接。
在接地端子1136连接有接地连接尖端1137,接地端子1136插入结合到形成于第二板1122的接地引脚安置部1122c。
高电压尖端部1130以如上所述的方式形成,以下,将对高电压尖端部1130、上部框架1110以及下部框架1140的结合结构进行说明。
更具体而言,如图12A所示,在上部框架1110形成有第一上部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12a’和第二上部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12a”。
在第一上部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12a’形成有放电尖端贯通孔部1112a’1和上钩结合部1112a’2。
在上部框架1110以覆盖高电压尖端部1130方式结合于下部框架1140时,放电尖端贯通孔部1112a’1用于使高电压尖端部1130的放电尖端1131露出到外部。
上钩结合部1112a’2用于使上述的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的一对上钩部1133a插入结合。为此,上钩结合部1112a’2可以形成为与上钩部1133a相对应的贯通孔形状。
上钩结合部1112a’2可以形成在放电尖端贯通孔部1112a’1的两侧。
另外,与上述的第一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12a’相同,第二上部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12a”形成有放电尖端贯通孔部1112a”1和上钩结合部1112a”2。
然后,如图12B所示,下部框架1140形成有第一下部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41b’和第二下部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41b”。
在第一下部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41b’和第二下部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1141b”分别形成有下钩结合部1141b’1、1141b”1。
下钩结合部1141b’1、1141b”1用于使上述的高电压尖端主体1133的一对下钩部1133b插入结合。为此,下钩结合部1141b’1、1141b”1可以形成为与下钩部1133b相对应的贯通孔形状。
另外,高电压电缆1132可以包括第一电缆至第五电缆1132a、1132b、1132c、1132d、1132e,所述第一电缆至第五电缆1132a、1132b、1132c、1132d、1132e可以构成为与高电压供应部电连接。
然而,如果构成为如上所述的单独连接,则需要进一步确保用于支撑和保护第一电缆至第五电缆1132a、1132b、1132c、1132d、1132e的空间,并且将产生需要在高电压供应部单独设置接线端子的问题。
即,所需的电缆的数量或长度增加,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用于支撑和覆盖第一电缆至第五电缆1132a、1132b、1132c、1132d、1132e的上部框架1110和下部框架1140的尺寸。
作为解决如上所述的问题的手段,本发明的带电模块1100具有用于简化第一电缆至第五电缆1132a、1132b、1132c、1132d、1132e的连接结构的电缆保持器1134。
电缆保持器1134可以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外形,其左右方向宽度大于上下方向高度和前后方向厚度。
在具有长方体形状的外形的电缆保持器1134的内部埋设有使一端部与上述的高电压供应部电连接的主电缆1132’分支为第一电缆至第五电缆1132a、1132b、1132c、1132d、1132e的电缆连接结构。
即,电缆保持器1134用于保护和维持如上所述的主电缆1132’和第一电缆至第五电缆1132a、1132b、1132c、1132d、1132e之间的分支点或接点。
更具体而言,一端部与高电压供应部电连接的主电缆1132’的另一端部可以贯通电缆保持器1134的一侧面1134d延伸到电缆保持器1134的内部。
例如,如图所示,主电缆1132’的另一端部可以贯通电缆保持器1134的一侧面1134d的上部侧延伸。如上所述,通过仅将单个主电缆1132’电连接到高电压供应部,能够简化高电压供应部的连接部的构成。
此外,延伸到电缆保持器1134的内部的主电缆1132’的另一端部可以分支为第一电缆至第五电缆1132a、1132b、1132c、1132d、1132e。
其中,第一电缆至第三电缆1132a、1132b、1132c可以贯通电缆保持器1134的另一侧面1134c而凸出到电缆保持器1134的外部,分别向第一放电尖端至第三放电尖端1131a、1131b、1131c延伸。
向以电缆保持器1134为基准配置在一侧的第一放电尖端至第三放电尖端1131a、1131b、1131c供应电压的第一电缆至第三电缆1132a、1132b、1132c构成为贯通电缆保持器1134的另一侧面1134c延伸。
相反,向配置在电缆保持器1134的一侧的第四放电尖端至第五放电尖端1131d、1131e供应电压的第四电缆1132d和第五电缆1132e可以构成为贯通电缆保持器1134的一侧面1134d延伸。
此时,为了最小化电缆保持器1134的前后方向厚度,第一电缆至第三电缆1132a、1132b、1132c凸出的位置可以在电缆保持器1134的另一侧面1134c沿上下方向并列排列,主电缆1132’、第四电缆1132d以及第五电缆1132e凸出的位置可以在电缆保持器1134的一侧面1134d沿上下方向并列排列。
随着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通过分别将相同数量的电缆配置在电缆保持器1134的另一侧面1134c和一侧面1134d,能够最小化和最优化电缆保持器1134的前后方向厚度和高度,由此能够最小化带电模块1100的上下方向高度。
此外,在以主电缆1132’的连接方向为基准将第三放电尖端至第五放电尖端1131c、1131d、1131e配置在电缆保持器1134的另一侧的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使第三电缆至第五电缆1132c、1132d、1132e通过电缆保持器1134的一侧面1134d连接,使主电缆1132’、第一电缆1132a以及第二电缆1132b通过电缆保持器1134的另一侧面1134c连接。
电缆保持器1134可以在主电缆1132’分支为第一电缆至第五电缆1132a、1132b、1132c、1132d、1132e的状态下通过嵌件注塑成型方式来制造。
主电缆1132’被分支为第一电缆至第五电缆1132a、1132b、1132c、1132d、1132e的结构和嵌件注塑成型的方式可以应用本领域已经公知的构成,将省略关于详细构成的说明。
此外,电缆保持器1134的顶面1134a和底面1134b可以以分别与上部框架1110和下部框架1140面接触的状态被容纳。此时,为了最小化主电缆1132’的长度,电缆保持器1134可以位于与容纳有高电压供应部的盖模块1200相邻的位置。
在电缆保持器1134的顶面1134a可以朝上部框架1110凸出形成有固定凸起1134f,在上部框架1110可以形成有与固定凸起1134f相对应的插入孔。
图9中示出了设置有单个电缆保持器1134的实施例,但是,如图15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包括复数个电缆保持器。
如图15所示,可以包括彼此隔开配置的第一电缆保持器1134’和第二电缆保持器1134”,在第一电缆保持器1134’和第二电缆保持器之间设置有第三放电尖端1131c。
与图9所示的电缆保持器1134相似地,第一电缆保持器1134’和第二电缆保持器1134”分别在内部埋设有使复数个电缆分支的电缆连接结构。
另外,与图9所示的电缆保持器1134相似地,第一电缆保持器1134’和第二电缆保持器1134”构成为通过各自的侧面连接电缆。
然而,与图9所示的电缆保持器1134不同,通过第一电缆保持器1134’和第二电缆保持器1134”的侧面连接的电缆的数量保持为更少。
更具体而言,将主电缆1132’连接到第一电缆保持器1134’的一侧面,优选连接到正面。
主电缆1132’在第一电缆保持器1134’的内部分支,第四电缆1132d和第五电缆1132e通过第一电缆保持器1134’的一侧面沿上下方向并列凸出,中间电缆1132f通过第一电缆保持器1134’的另一侧面凸出并延伸。
另外,从第一电缆保持器1134’的另一侧面延伸的中间电缆1132f可以通过第二电缆保持器1134”的一侧面延伸到第二电缆保持器1134”的内部。
延伸到第二电缆保持器1134”的内部的中间电缆1132f分支为第一电缆至第三电缆1132a、1132b、1132c。
如图所示,在被分支的电缆中,第一电缆1132a和第二电缆1132b可以从第二电缆保持器1134”的另一侧面沿上下方向并列凸出并延伸,第三电缆1132c可以从第二电缆保持器1134”的一侧面沿上下方向与中间电缆1132f并列凸出并延伸。
通过以如上所述的方式构成,可以将分别与第一电缆保持器1134’和第二电缆保持器1134”的两侧面连接的电缆的数量限制在两个以下。因此,可以进一步使第一电缆保持器1134’和第二电缆保持器1134”的高度形成为更低,由此可以进一步使带电模块1100的上下方向高度形成为更低。
图16是图3所示的带电模块的示意性仰视图,图17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6所示的带电模块中的将接地网从下部框架分解的状态的构成图,图18是示意性地示出图17所示的下部框架中的接地网结合部的构成图。
如图所示,在带电模块1100中,接地网1150以固定的方式结合于下部框架1140。
更具体而言,在下部框架1140形成有面向接地网1150向下部凸出的结合凸起1143。
此外,结合凸起1143可以在下部框架1140的边缘部形成有复数个。
结合凸起1143可以形成为圆筒形,并且可以形成有复数个切开部和向外侧凸出的端部。此外,通过切开部确保了凸出的端部的弹力。在接地网1150形成有与结合凸起1143相对应的结合孔1151。
由此,在下部框架1140的结合凸起1143插入结合接地网1150的结合孔1151的情况下,结合凸起1143的凸出端部向内侧被按压,在通过结合孔1151之后支撑接地网1150。
图1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电模块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图20是图19所示的带电模块中的下部框架和接地网的示意性分解构成图。
如图所示,在带电模块1100中,接地网1150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下部框架1140结合。
更具体而言,在下部框架1140的下部形成有面向接地网1150的引导槽部1143’。
此外,引导槽部1143’形成在下部框架1140的边缘部。
引导槽部1143’的厚度可以形成为与接地网1150的厚度相对应。
此外,将接地网1150插入下部框架1140的引导槽部1143’,使得接地网1150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下部框架1140结合。
图2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带电模块中根据接地网的有无的放电电流效果的曲线图。
如图所示,在相同电压下测量放电电流时,与不包括金属网的带电装置相比,包括金属网的带电装置提高了效率,由于在相同放电电流下电压较低,因此能够获得产生较少的臭氧的效果。
图22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带电模块的构成图。图23是从图22所示的带电模块中去除上部框架的示意性分解构成图。图24是图23所示的带电模块中的上部框架的示意性局部构成图。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带电模块与第一实施例的带电模块的不同之处仅在于上部框架和下部框架的结合结构。
更具体而言,第二实施例的带电模块3100包括上部框架3110、导电板部3120、高电压尖端部3130以及下部框架3140。
在上部框架3110可以设置有用于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固定结合于下部框架3140的复数个结合钩3111a。
例如,各个结合钩3111a可以设置为复数个钩沿圆周方向排列的形式,这些各个结合钩3111a可以配置在上部框架3110的四个拐角侧。
在下部框架3140可以形成有环状的结合环3141a,各个结合钩3111a分别插入所述结合环3141a而形成挂接。
由此,可以随着结合钩3111a插入形成于结合环3141a的插入孔而形成挂接。
如上所述,参照示例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实施例和附图,显而易见的是,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由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进行各种变形。另外,即是在上面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时没有明确地记载并说明基于本发明的构成的作用效果,也应当承认可通过该构成预测的效果。
Claims (20)
1.一种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包括对流动的空气生成离子的带电模块,其中:
所述带电模块包括:
高电压尖端部,包括朝与所述空气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释放所述离子的至少一个放电尖端;
导电板部,配置在所述放电尖端的周围,与所述高电压尖端部的所述放电尖端产生电位差;
下部框架,安置并支撑所述导电板部和所述高电压尖端部;
上部框架,覆盖所述导电板部和所述高电压尖端部并使所述放电尖端露出到外部,所述上部框架与所述下部框架的一侧结合;以及
接地网,与所述下部框架的另一侧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在所述下部框架的另一侧形成有朝所述接地网凸出的结合凸起,
在所述接地网形成有与所述结合凸起相对应的结合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在所述下部框架的另一侧形成有面向所述接地网的引导槽部,所述接地网以能够拆卸的方式滑动结合于所述引导槽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上部框架包括:
上部外围框架,形成有用于与所述下部框架结合的下部框架结合部;以及
上部内侧框架,位于所述上部外围框架的内侧,
在所述下部框架形成有与所述下部框架结合部相对应的结合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上部内侧框架包括:
第一上部内侧框架,覆盖所述高电压尖端部;以及
第二上部内侧框架,覆盖所述导电板部,
所述第二上部内侧框架将所述上部外围框架的内部空间划分为复数个带电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上部内侧框架的截面形成为下端开放且整体具有“匚”字形,所述第一上部内侧框架形成有与所述高电压尖端部的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的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形成有开放部和高电压尖端主体上部结合部,所述放电尖端贯通所述开放部,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与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上部结合部结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上部结合部包括第一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和第二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
所述第一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与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
所述第二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与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同时覆盖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和用于向所述放电尖端供电的高电压电缆,
所述第二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相对于所述高电压电缆的延伸方向配置在所述第一上侧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的前方。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下部框架包括:
下部外围框架,形成有所述结合钩;
电缆安置槽,位于所述下部外围框架的内侧,用于向放电尖端供电的高电压电缆安置于所述电缆安置槽;以及
下部内侧框架,形成有用于安置所述高电压尖端部的高电压尖端主体的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形成有第一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和第二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
在所述第一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安置有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
在所述第二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安置有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和所述高电压电缆,
所述第二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相对于所述高电压电缆的延伸方向配置在所述第一下侧高电压尖端主体安置部的前方。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导电板部包括复数个第一板和复数个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配置成在正交方向上彼此交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板形成有配线安置部、第二板插入部、端部结合部,
在所述配线安置部安置所述高电压尖端部的高电压电缆,
所述第二板插入部形成为从所述第一板的一端面以狭缝形状延伸,
所述端部结合部形成在所述第一板的端部,并且具有从所述第一板的一端面延伸的狭缝形状,以使所述第二板插入结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第二板形成有第一板插入部、端部结合部以及接地引脚安置部,
所述第一板插入部具有从所述第二板的一端面延伸的狭缝形状,
所述端部结合部形成在所述第二板的两端部,并且具有从所述第二板的一端面延伸的狭缝形状,
在所述接地引脚安置部插入结合有与用于使所述导电板部接地的接地电缆连接的接地引脚。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高电压尖端部还包括:
高电压电缆,与所述放电尖端电连接;
高电压尖端主体,支撑所述放电尖端;
电缆保持器,支撑所述高电压电缆;
接地端子,与所述导电板部连接;以及
接地电缆,与所述接地端子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在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的上部形成有向上凸出的上钩部,在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的下部形成有向下凸出的下钩部,
在所述上部框架形成有与所述上钩部相对应的上部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
在所述下部框架形成有与所述下钩部相对应的下部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在所述上部框架还形成有放电尖端贯通孔部,所述放电尖端贯通孔部使所述放电尖端露出到外部,所述上部高电压尖端主体结合部形成在所述放电尖端贯通孔部的两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上钩部包括第一上钩和第二上钩,所述第一上钩形成在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的上部的一侧端,所述第二上钩形成在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的上部的另一侧端。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下钩部包括第一下钩和第二下钩,所述第一下钩形成在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的下部的一侧端,所述第二下钩形成在所述高电压尖端主体的下部的另一侧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高电压电缆还包括一端部与用于生成向所述带电模块供给的高电压的高电压供应部电连接的单个主电缆。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其中,
所述放电尖端包括彼此隔开配置的第一放电尖端、第二放电尖端、第三放电尖端、第四放电尖端以及第五放电尖端,
所述高电压电缆包括与所述第一放电尖端电连接的第一电缆、与所述第二放电尖端电连接的第二电缆、与所述第三放电尖端电连接的第三电缆、与所述第四放电尖端电连接的第四电缆以及与所述第五放电尖端电连接的第五电缆,
所述第一电缆、所述第二电缆、所述第三电缆、所述第四电缆以及所述第五电缆从与所述高电压供应部电连接的主电缆分支形成,
所述电集尘用带电装置还包括电缆保持器,在所述电缆保持器中埋设有从所述主电缆分支为所述第一电缆、所述第二电缆、所述第三电缆、所述第四电缆以及所述第五电缆的分支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200095186 | 2020-07-30 | ||
KR10-2020-0095186 | 2020-07-30 | ||
KR10-2020-0131335 | 2020-10-12 | ||
KR20200131335 | 2020-10-12 | ||
KR1020210019065A KR102496497B1 (ko) | 2020-07-30 | 2021-02-10 | 전기 집진용 대전장치 |
KR10-2021-0019065 | 2021-02-1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54209A true CN114054209A (zh) | 2022-02-18 |
CN114054209B CN114054209B (zh) | 2023-12-05 |
Family
ID=793007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42810.7A Active CN114054209B (zh) | 2020-07-30 | 2021-06-09 | 电集尘用带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54209B (zh) |
DE (1) | DE102021208103A1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76649A (ja) * | 2000-03-31 | 2001-10-09 | Midori Anzen Co Ltd | 空気清浄装置 |
KR20180020639A (ko) * | 2016-08-19 | 2018-02-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전기집진장치 |
CN110732411A (zh) * | 2018-07-20 | 2020-01-3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及包括其的车辆用空调机 |
CN110743710A (zh) * | 2018-07-23 | 2020-02-0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US20200206670A1 (en) * | 2018-12-28 | 2020-07-02 | Hanon Systems | Electrification device and electrical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
2021
- 2021-06-09 CN CN202110642810.7A patent/CN114054209B/zh active Active
- 2021-07-27 DE DE102021208103.7A patent/DE102021208103A1/de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76649A (ja) * | 2000-03-31 | 2001-10-09 | Midori Anzen Co Ltd | 空気清浄装置 |
KR20180020639A (ko) * | 2016-08-19 | 2018-02-2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전기집진장치 |
CN110732411A (zh) * | 2018-07-20 | 2020-01-31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及包括其的车辆用空调机 |
CN110743710A (zh) * | 2018-07-23 | 2020-02-0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US20200206670A1 (en) * | 2018-12-28 | 2020-07-02 | Hanon Systems | Electrification device and electrical dust collec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21208103A1 (de) | 2022-02-03 |
US20220032319A1 (en) | 2022-02-03 |
CN114054209B (zh) | 2023-12-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2636066B1 (ko) | 전기집진용 대전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공기조화기 | |
KR102586516B1 (ko) | 전기집진용 대전장치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차량용 공기조화기 | |
US20190070546A1 (en) |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 |
KR20110088742A (ko) | 전기집진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가전기기 | |
KR20160015640A (ko) | 차량용 전기집진장치 | |
KR102496497B1 (ko) | 전기 집진용 대전장치 | |
CN114054209B (zh) | 电集尘用带电装置 | |
CN114054208B (zh) | 电集尘用带电装置 | |
KR102495016B1 (ko) | 전기 집진용 대전장치 | |
KR20080021769A (ko) | 공기류 중에 함유된 하전 입자의 정전기 침전 장치 | |
US20220032321A1 (en) | Electrification apparatus for electric dust collection | |
CN211678243U (zh) | 电集尘过滤器 | |
CN114054207B (zh) | 电集尘用起电装置 | |
KR102445823B1 (ko) | 전기 집진용 대전장치 | |
US12121909B2 (en) | Electrification apparatus for electric dust collector | |
KR102495017B1 (ko) | 전기 집진용 대전장치 | |
KR102611401B1 (ko) | 차량용 공기조화기 | |
CN110743710B (zh) | 电集尘用带电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KR101830182B1 (ko) | 집진장치 및 공기조화기 | |
KR20210060716A (ko) | 전기 집진기 | |
KR102512135B1 (ko) | 전기 집진 필터 | |
CN219841634U (zh) | 过滤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