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1590A -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1590A
CN114051590A CN202080046246.6A CN202080046246A CN114051590A CN 114051590 A CN114051590 A CN 114051590A CN 202080046246 A CN202080046246 A CN 202080046246A CN 114051590 A CN114051590 A CN 1140515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lens surface
object side
imaging
curv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62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51590B (zh
Inventor
五月女翔
金井大辅
藤井隆春
木原悟
杉木宏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0515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15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515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15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4Reversed telephoto objectiv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at least one element being a compound optical element, e.g. cemented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8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designed for infrared ligh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1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ghost imag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five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62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six component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9/0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 G02B9/04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 G02B9/10Optical objectives characterised both by the number of the components and their arrangements according to their sign, i.e. + or - having two components only one + and one - compon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摄像透镜(10)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前组、光圈以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而成的。前组的第一透镜面为向物体侧凸出的形状。后组的第二透镜面为向物体侧凸出的形状,后组的第三透镜面为向像侧凸出的形状,并且,第三透镜面具备红外线截止涂层。在将第二透镜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r,将第三透镜面的曲率半径设为Re,将光轴上的从第二透镜面到第三透镜面的距离设为Da的情况下,满足1.6<(Rr+|Re|)/Da<2.3。

Description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监视相机、车载相机等正在普及。搭载于监视相机、车载相机(以下,称为车载相机等)的摄像透镜随着普及,要求更简易的结构、且高性能。作为车载相机等的性能,可以举出:视角宽;画质良好;即使存在温度变化,性能也不会劣化;以及小型等。
作为车载用的摄像透镜,公开了在物体侧面的透镜面形成凹面的4组5片摄像透镜(专利文献1)。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458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摄像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前组、光圈和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前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第一透镜面为向物体侧凸出的形状。后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第二透镜面为向物体侧凸出的形状,后组的最靠近像侧的第三透镜面为向像侧凸出的形状,并且,第三透镜面具备红外线截止涂层。此外,摄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
1.6<(Rr+|Re|)/Da<2.3 (1)
其中,Rr是第二透镜面的曲率半径。Re是第三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a是光轴上的从第二透镜面到第三透镜面的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说明因第二透镜面(面S6)上的再反射引起的重影的产生的模型的说明图。
图3是说明因第一透镜面(面S1)上的再反射引起的重影的产生的模型的说明图。
图4是说明因第二透镜面(面S6)上的再反射引起的重影的产生的模型的说明图。
图5是说明因第三透镜面(面S12)上的再反射引起的重影的产生的模型的说明图。
图6是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实施例1的(A)球面像差、(B)像散以及(C)失真的图表。
图8是表示实施例1的MTF的图表。
图9是表示实施例2的(A)球面像差、(B)像散以及(C)失真的图表。
图10是表示实施例2的MTF的图表。
图11是表示实施例3的(A)球面像差、(B)像散以及(C)失真的图表。
图12是表示实施例3的MTF的图表。
图13是表示实施例4的(A)球面像差、(B)像散以及(C)失真的图表。
图14是表示实施例4的MTF的图表。
图15是表示实施例5的(A)球面像差、(B)像散以及(C)失真的图表。
图16是表示实施例5的MTF的图表。
图17是表示实施例6的(A)球面像差、(B)像散以及(C)失真的图表。
图18是表示实施例6的MTF的图表。
图19是表示实施例7的(A)球面像差、(B)像散以及(C)失真的图表。
图20是表示实施例7的MTF的图表。
图21是表示实施例8的(A)球面像差、(B)像散以及(C)失真的图表。
图22是表示实施例8的MTF的图表。
图23是表示实施例9的(A)球面像差、(B)像散以及(C)失真的图表。
图24是表示实施例9的MTF的图表。
图25是表示实施例10的(A)球面像差、(B)像散以及(C)失真的图表。
图26是表示实施例10的MTF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在车载相机等中,作为摄像元件,具备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者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而且,在车载相机等中,通过赋予防止因图像品质的降低而引起的不需要的光入射到这些摄像元件的功能,来防止画质的劣化等。以下,对通过简单的结构来抑制画质的降低的本公开的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前组、光圈、和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前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第一透镜面为向物体侧凸出的形状。后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第二透镜面为向物体侧凸出的形状,后组的最靠近像侧的第三透镜面为向像侧凸出的形状,并且,第三透镜面具备红外线截止涂层。此外,摄像透镜满足下述条件式(1)。
1.6<(Rr+|Re|)/Da<2.3 (1)
其中,Rr是第二透镜面的曲率半径。Re是第三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a是光轴上的从第二透镜面到第三透镜面的距离。
前组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具有第一透镜面的凹弯月形状的第一透镜和凹弯月形状的第二透镜。第二透镜也可以将凸面朝向像侧地配置。
后组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具有第二透镜面的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接合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接合透镜均可以具有正的光焦度。
接合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作为凹透镜的第五透镜和作为凸透镜的第六透镜。第六透镜也可以具有第三透镜面。
也可以满足下述条件式(2)。
1.20≤(R1+|Re|)/Dt≤1.46 (2)
其中,R1是第一透镜面的曲率半径。Re是第三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t是从光轴上的第一透镜面到第三透镜面的距离。
此外,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摄像装置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上述任一个摄像透镜和平板状的盖玻片。
也可以满足下述条件式(3)。
0.50≤R1/(Dt+Db)≤0.53 (3)
其中,R1是第一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t是光轴上的从第一透镜面到第三透镜面的距离,Db是从光轴上的第三透镜面到盖玻片的物体侧面的距离。
也可以满足下述条件式(4)。
0.66≤Rr/(Da+Db)≤0.83 (4)
其中,Rr是第二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a是光轴上的从第二透镜面到第三透镜面的距离。Db是从光轴上的第三透镜面到盖玻片的物体侧面的距离。
也可以满足下述条件式(5)。
2.28≤|Re|/Db≤2.88 (5)
其中,Re是第三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b是从光轴上的第三透镜面到盖玻片的物体侧面的距离。
以下,对本公开的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例如,若着眼于红外区域,则摄像元件在红外区域也具有灵敏度。因此,存在由于红外线入射到摄像元件而导致图像的品质降低的情况。在车载相机等中,通过对红外线滤光器或者透镜等赋予红外线截止涂层等防止红外线向摄像元件的入射的功能(红外线截止功能),从而防止由红外线引起的画质的劣化等。
然而,在使用红外线滤光器的情况下,特别是来自高亮度的光源的入射光在红外线滤光器的入射侧面(摄像透镜的物体侧面)一部分反射。由于该反射光,例如在与红外线滤光器对置的透镜面进行再反射,由此在摄像元件的受光面成像,成为被称为所谓重影的光的像,有时成为图像的品质降低的原因。此外,在对透镜等实施红外线截止涂层等的情况下,一般而言,由于优先红外线截止的性能,因此有时反射防止性能降低。因此,在实施了红外线截止涂层等的透镜等中,也与红外线滤光器的情况同样地,例如,有时因实施了红外线截止涂层等的透镜的透镜面引起的反射光而产生重影。因此,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具备以下的结构。
如图1所示,摄像装置20包括摄像透镜10和图像传感器11。图像传感器11具备保护摄像面IP的盖玻片CG。因此,摄像透镜10是经由盖玻片CG在摄像面IP成像被摄物的像,并对被摄物进行拍摄的透镜。
摄像透镜10沿着光轴Z1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前组G1、孔径光圈ST和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G2。摄像透镜10是逆焦型的广角透镜。例如是视场角超过100度的超广角透镜。使用的温度环境例如为约-40℃至约1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后组G2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形成接合透镜CL。因此,本实施方式的摄像透镜10是5组6片的结构。此外,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具备孔径光圈ST。从第一透镜到第六透镜的各个透镜例如使用玻璃形成。
前组G1的最靠近物体侧的第一透镜面(面S1)为向物体侧凸出的形状。后组G2的最靠近物体侧的第二透镜面(面S6)为向物体侧凸出的形状。后组G2的最靠近像侧的第三透镜面(面S12)为向像侧凸出的形状。进而,后组G2的第三透镜面(面S12)具备红外线截止涂层IR。另外,在图1中,由于红外线截止涂层IR等示意性地表示,因此有时与实际的尺寸不同。
面S1也可以形成物体侧的凸形状,使得光轴Z1附近的中心部的曲率半径变小。通过这样形成,例如,能够抑制因入射光的反射光向像侧再反射而导致的重影产生等、由摄像透镜10的面S1引起的重影产生。
面S6的曲率半径Rr、面S12的曲率半径Re的绝对值|Re|、以及光轴上的从面S6到面S12的距离Da满足以下的式(1)。
1.6<(Rr+|Re|)/Da<2.3 (1)
如图2和图4所示,通过满足式(1),在维持摄像透镜10的光学性能的同时,在面S12向物体侧反射的反射光在面S6再反射而聚光于摄像面IP的情况下,使反射光积极地交叉扩散,因此聚光直径放大。因此,即使因具备红外线截止涂层IR的面S12上的反射光而产生例如红色等特定颜色的重影,由于摄像面IP上的重影像成为了聚光直径放大的像,因此亮度充分地降低,能够抑制对画质产生明显的影响。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满足式(1),例如,亮度以入射光为基准被减弱至1/107左右。如上所述,摄像透镜10具有红外线截止功能,并且通过不组装红外线滤光器等其它级的要素等的简单结构,抑制由反射光引起的重影的产生。另外,在式(1)中,作为下限值的1.6也可以是1.7。在式(1)中,作为下限值的1.6也可以是1.8。此外,在式(1)中,作为上限值的2.3也可以是2.1。在式(1)中,作为上限值的2.3也可以是2.0。
面S6的曲率半径Rr和面S12的曲率半径Re也可以满足以下的式(1a)。在满足式(1a)的情况下,能够更良好地维持摄像透镜10的光学性能,并且抑制重影的产生。
-1.11≤Rr/Re≤-0.90 (1a)
面S12的曲率半径Re与光轴Z1上的从面S6到面S12的距离Da也可以满足以下的式(1b)。在满足式(1b)的情况下,能够更良好地维持摄像透镜10的光学性能,并且抑制重影的产生。
-1.13≤Re/Da≤-0.82 (1b)
面S6的曲率半径Rr与光轴Z1上的从面S6到面S12的距离Da也可以满足以下的式(1c)。在满足式(1c)的情况下,能够更良好地维持摄像透镜10的光学性能,并且抑制重影的产生。
0.90≤Rr/Da≤1.21 (1c)
摄像透镜10的摄像透镜10的焦距、即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的摄像透镜10的焦距f16和光轴上的从面S1到面S12的距离Dt也可以满足以下的式(1d)。通过满足式(1d),作为摄像透镜能够具有适当的光学性能,并且能够小型化。
3.93≤Dt/f16≤4.56 (1d)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前组G1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而成。第一透镜L1是具有第一透镜面(面S1)的凹弯月形状的透镜。第二透镜L2是凹弯月形状的透镜。另外,前组G1所包括的透镜(第一透镜L1以及第二透镜L2)例如也可以由耐老化性优异的玻璃材料形成,使得即便暴露于设置环境中也是可行的。
第一透镜L1是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非球面透镜。例如,第一透镜L1的20℃~40℃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dt具有3.6(10-6/℃)左右的正值。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温度系数dn/dt是依据日本光学硝子工业会标准、JOGIS J18-2008“光学玻璃的折射率的温度系数的测定方法”测定的值。此外,第一透镜L1在面S1中减小光轴Z1附近的中心部的曲率半径,另一方面,通过将周边部的曲率半径设定得较大,也可以抑制像差的产生。
第二透镜L2是具有负的光焦度的非球面透镜。因此,通过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在摄像透镜10中,能够抑制像差,能够在视场角整体稳定地确保高的光学性能。
第二透镜L2被配置为凸面朝向像侧。将第一透镜L1以及第二透镜L2这2片透镜相对于孔径光圈ST接近配置。由此,既能够将第一透镜L1的有效直径抑制得较小,又能够确保所希望的广角化。此外,在构成摄像透镜10的各透镜中,第二透镜L2对MTF(ModulationTransfer Function,调制传递函数)以及像差的影响比较大。因此,第二透镜L2有助于作为摄像透镜10整体的优异的光学性能。此外,在孔径光圈ST的物体侧跟前配置由非球面形成的第二透镜L2。由此,摄像透镜10能够防止由第二透镜L2引起的重影。
后组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以及接合透镜CL。第三透镜L3具有第二透镜面(面S6)。接合透镜CL具有第三透镜面(面S12)。此外,面S12具备红外线截止涂层IR。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以及接合透镜CL均具有正的光焦度。
第三透镜L3是球面透镜。第三透镜L3使用温度系数dn/dT为负值的材料形成。第三透镜L3例如具有20℃至40℃下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dt为-5.6(10-6/℃)左右的负值。此外,第三透镜L3具有异常分散性。进而,第三透镜L3的焦距比较小。
第四透镜L4是非球面透镜。与构成摄像透镜10的其他透镜的材料相比,第四透镜L4的线膨胀系数大,由温度系数dn/dt为负的玻璃材料形成。第四透镜L4例如具有20℃至40℃下的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dt为-8.5(10-6/℃)左右的负值。此外,第四透镜L4具有异常分散性。进而,第四透镜L4的焦距比较小。
如上所述,通过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作为摄像透镜10整体具有进行温度补偿的功能。因此,例如,作为摄像透镜10整体,还具有将焦点移动量抑制得较小的功能。此外,由于将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组合使用,因此能够在维持摄像透镜10的光学性能的同时,使得高度抑制重影地控制第三透镜L3的物体侧面即面S6的曲率半径来进行设定。因此,例如,能够高度抑制基于作为具备红外线截止涂层IR的接合透镜CL的像侧面的面S12上的反射光而在面S6进行再反射引起的重影。
接合透镜CL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第五透镜L5是凹透镜。第六透镜L6是凸透镜。第五透镜L5和第六透镜L6是球面透镜。由于是接合透镜CL,因此作为摄像透镜10整体,具有提高色差补正等光学性能的功能。此外,通过设为接合透镜CL而使摄像透镜10的偏心灵敏度降低,因此生产率提高。
第六透镜L6具有第三透镜面(面S12)。面S12为向像侧凸出的形状。面S12具备红外线截止涂层IR。红外线截止涂层IR是使可见光透射,例如阻止700nm~1200nm这样的近红外区域的透射的结构。红外线截止涂层IR例如是蒸镀膜,能够通过公知的方法形成。这样,通过对透镜赋予防止红外线功能,作为摄像透镜10,能够以简单的结构实现小型化。
另外,接合透镜CL也可以将第五透镜设为凸透镜,将第六透镜设为弯月透镜。在这种情况下,面S12为向像侧凸出的形状,在凸形状的面S12具备红外线截止涂层IR。
摄像透镜10的焦距f16与光轴上的从面S6到面S12的距离Da也可以满足以下的式(1e)。在满足式(1e)的情况下,摄像透镜10的光学性能更良好。
2.74≤Da/f16≤3.30 (1e)
从光轴上的面S1到孔径光圈ST的距离Df和光轴上的孔径光圈ST到面S12的距离Dr可以满足以下的式(1f)。式(1f)规定前组的全长与后组的全长之比。在满足式(1f)的情况下,摄像透镜10的光学性能更良好。
0.33≤Df/Dr≤0.42 (1f)
接下来,在本实施方式中,面S1的光轴Z1附近的中心部的曲率半径R1、面S12的曲率半径Re的绝对值|Re|以及光轴Z1上的从第一透镜面S1到面S12的距离Dt满足以下的式(2)。
1.20≤(R1+|Re|)/Dt≤1.46 (2)
如图3所示,通过满足式(2),在维持摄像透镜10的光学性能的同时,防止在面S12反射到物体侧的反射光在面S1再反射而成为重影。因此,通过满足式(2),摄像透镜10即使具有红外线截止功能,也能够以不组装红外线滤光器等其他级的要素等的简易的结构,抑制由反射光引起的重影的产生。另外,在式(2)中,作为下限值的1.20也可以是1.25。在式(2)中,作为下限值的1.20也可以是1.27。此外,在式(2)中,作为上限值的1.46也可以是1.40。在式(2)中,作为上限值的1.46也可以是1.36。
此外,面S1的光轴Z1附近的中心部的曲率半径R1和面S12的曲率半径Re也可以满足以下的式(2a)。式(2a)规定曲率半径R1与曲率半径Re之比。在满足式(2a)的情况下,在维持摄像透镜10的光学性能的同时,能够更良好地维持并且抑制重影的产生。
-1.04≤R1/Re≤-0.89 (2a)
如图1所示,摄像装置20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摄像透镜10和图像传感器11。图像传感器11具备平板状的盖玻片CG。盖玻片CG保护图像传感器11的摄像面IP,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盖玻片CG、摄像面IP。因此,盖玻片CG的物体侧面S13与面S12对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摄像装置20中,第一透镜面的光轴Z1附近的中心部的曲率半径R1、光轴Z1上的面S1到面S12的距离Dt、以及光轴Z1上的面S12到盖玻片CG的物体侧面S13的距离Db也可以满足以下的式(3)。
0.50≤R1/(Dt+Db)≤0.53 (3)
通过满足式(3),在维持摄像透镜10的光学性能的同时,防止在面S13反射到物体侧的反射光在面S1再反射而成为重影。因此,通过满足式(3),在摄像透镜10中,更良好地抑制由盖玻片引起的重影的产生。另外,式(3)的下限值也可以是0.51。式(3)的上限值也可以是0.5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摄像装置20中,面S6的曲率半径Rr、光轴上的从面S6到面S12的距离Da、以及光轴上的从面S12到面S13的距离Db也可以满足以下的式(4)。
0.66≤Rr/(Da+Db)≤0.83 (4)
通过满足式(4),在维持摄像透镜10的光学性能的同时,防止在面S13反射到物体侧的反射光在面S6再反射而成为重影。因此,通过满足式(4),在摄像透镜10中,更良好地抑制由盖玻片引起的重影的产生。另外,式(4)的下限值也可以是0.68。式(4)的下限值也可以是0.70。式(4)的上限值也可以是0.74。式(4)的下限值也可以是0.72。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摄像装置20中,面S12的曲率半径Re的绝对值|Re|、光轴上的从面S12到面S13的距离Db也可以满足以下的式(5)。
2.28≤|Re|/Db≤2.88 (5)
根据从面S12到面S13的距离与面S12的曲率半径的值的关系,有时在摄像面IP附近成像重影。然而,通过满足式(5),如图5所示,在从面S12到面S13的距离Db的关系中,面S12的曲率半径Re取恒定的值。由此,在摄像面IP附近,重影不会成像。因此,在摄像透镜10中,更良好地抑制由盖玻片CG或者面S12引起的重影的产生。另外,式(5)的下限值也可以是2.31。式(5)的下限值也可以是2.35。式(5)的上限值也可以是2.71。式(5)的上限值也可以是2.64。
[实施例]
以下,对摄像透镜10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6是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10的剖视图。面编号从第一透镜L1的物体侧的面S1起依次用Si(i=1~15)表示。S5是孔径光圈ST。S13是盖玻片CG的物体侧的面。S14是盖玻片CG的像侧的面。S15是图像传感器11的摄像面IP。面间隔Di(i=1~14,单位mm)是从沿着光轴Z1的面Si至面Si+1的间隔。
将实施例1的透镜数据示于下述表1以及表2。表1表示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10的各面Si的面编号“i”,各面Si的曲率半径Ri(i=1~12,单位mm)、面间隔Di、相对于d线(波长587.6nm)的折射率nd、阿贝数νd(=(nd-1)/(nF-nC);nF是相对于F线(波长486.1nm)的折射率,nC表示相对于C线(波长656.3nm)的折射率)。此外,标注面编号“i”的“*”标记表示非球面。面编号“i”中没有“*”标记的面为球面。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dt(-20/0)、dh/dt(20/40)以及dh/dt(60/80)是温度-20℃至0℃的范围内、20℃至40℃的范围内、以及从60℃至80℃的范围内的值。相对折射率的温度系数dn/dt的单位为10-6/℃。此外,在未记载数值等的部位记载有“-”(关于后述的其他实施例也相同)。
[表1]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121
非球面使用下述式(6)的非球面式来表示。在数1的非球面式中,“Z”是非球面的深度(mm),“C”是近轴曲率(即在将近轴曲率半径设为R(mm)的情况下是C=1/R),“h”是从光轴到透镜面的距离(mm),“K”是圆锥常数,“Ai”是非球面系数。在表2中示出实施例1的各非球面(参照表1*标记)的“K”以及“Ai”。
[数1]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122
[表2]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131
如下述表3所示,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10满足式(1)、式(2)、式(3)、式(4)以及式(5)的条件。此外,满足式(1a)、式(1b)、式(1c)、式(1d)、式(1e)、式(1f)以及式(2a)的条件。Da是从D6到D11的和。Dr是从D5到D11的和。Dt是从D1到D11的和。Db是D12。Df是从D1到D4的和。此外,Rr是面S6的曲率半径R6。Re是面S12的曲率半径R12。
[表3]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141
另外,将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10的各透镜、前组以及后组、以及摄像透镜10整体的焦距(mm)示于表4。
[表4]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151
图7的(A)表示关于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10的d线、F线以及C线的各球面像差。图7的(B)关于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10,示出d线的径向(根基,radical)方向的像散S和切向(子午)方向的像散T。图7的(C)表示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10的失真。图8示出了22℃下的实施例1的MTF。另外,在图8中,符号F1是光轴Z1上的MTF。符号F2R是从光轴Z1到26度的点的径向的MTF。符号F2T是从光轴Z1到26度的点的切向的MTF。同样地,符号F3R是从光轴Z1到60度的点的径向的MTF。符号F3T是从光轴Z1到60度的点的切向的MTF。
如图6~图8所示,实施例1的摄像透镜10是5组6片这样的简易的结构,具有基于红外线截止涂层的红外线截止功能,并且抑制由反射光引起的重影的产生,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
以下,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地,将实施例2~10的摄像透镜10中的各种透镜数据示于表5~表31,此外,将(A)球面像差、(B)像散以及(C)失真以及MTF示于图9~图26。
在实施例中,球面像差、像散以及失真都是22℃下的数据。
[表5]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161
[表6]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171
[表7]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181
[表8]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191
[表9]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201
[表10]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211
[表11]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221
[表12]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231
[表13]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241
[表14]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251
[表15]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261
[表16]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271
[表17]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281
[表18]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291
[表19]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301
[表20]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311
[表21]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321
[表22]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331
[表23]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341
[表24]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351
[表25]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361
[表26]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371
[表27]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381
[表28]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391
[表29]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401
[表30]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411
[表31]
Figure BDA0003428824810000421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实施例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除了上述实施例中列举的摄像透镜10以外,也能够改变曲率半径、折射率、红外线截止涂层的有无、具备红外线截止涂层的面、其他透镜数据,来构成形状、配置以及成像性能与摄像透镜10同等的摄像透镜。
-符号说明-
10 摄像透镜
20 摄像装置
L1 第一透镜
L2 第二透镜
L3 第三透镜
L4 第四透镜
L5 第五透镜
L6 第六透镜
ST 孔径光圈
CG 盖玻片
IP 摄像面
LT 光线
REF1 第一次的反射
REF2 第二次的反射。

Claims (9)

1.一种摄像透镜,
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具有负的光焦度的前组、光圈以及具有正的光焦度的后组,
所述前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第一透镜面为向物体侧凸出的形状,
所述后组的最靠近物体侧的第二透镜面为向物体侧凸出的形状,所述后组的最靠近像侧的第三透镜面为向像侧凸出的形状,并且,所述第三透镜面具备红外线截止涂层,
满足下述条件式(1):
1.6<(Rr+|Re|)/Da<2.3 (1)
其中,Rr是所述第二透镜面的曲率半径,Re是所述第三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a是光轴上的从所述第二透镜面到所述第三透镜面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前组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具有所述第一透镜面的凹弯月形状的第一透镜和凹弯月形状的第二透镜,
所述第二透镜配置为凸面朝向像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后组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接合透镜,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所述第二透镜面,
所述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以及接合透镜均具有正的光焦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所述接合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作为凹透镜的第五透镜和作为凸透镜的第六透镜,
所述第六透镜具有所述第三透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其中,
满足下述条件式(2):
1.20≤(R1+|Re|)/Dt≤1.46 (2)
其中,R1是所述第一透镜面的曲率半径,Re是所述第三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t是光轴上的从所述第一透镜面到所述第三透镜面的距离。
6.一种摄像装置,
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透镜和平板状的盖玻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满足下述条件式(3):
0.50≤R1/(Dt+Db)≤0.53 (3)
其中,R1是所述第一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t是光轴上的从所述第一透镜面到所述第三透镜面的距离,Db是光轴上的从所述第三透镜面到所述盖玻片的物体侧面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满足下述条件式(4):
0.66≤Rr/(Da+Db)≤0.83 (4)
其中,Rr是所述第二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a是光轴上的从所述第二透镜面到所述第三透镜面的距离,Db是光轴上的从所述第三透镜面到所述盖玻片的物体侧面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装置,其中,
满足下述条件式(5):
2.28≤|Re|/Db≤2.88 (5)
其中,Re是所述第三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b是光轴上的从所述第三透镜面到所述盖玻片的物体侧面的距离。
CN202080046246.6A 2019-06-26 2020-06-25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Active CN1140515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9161 2019-06-26
JP2019119161 2019-06-26
PCT/JP2020/025089 WO2020262553A1 (ja) 2019-06-26 2020-06-25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1590A true CN114051590A (zh) 2022-02-15
CN114051590B CN114051590B (zh) 2024-06-21

Family

ID=740599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6246.6A Active CN114051590B (zh) 2019-06-26 2020-06-25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121017A1 (zh)
EP (1) EP3974886A4 (zh)
JP (1) JPWO2020262553A1 (zh)
CN (1) CN114051590B (zh)
WO (1) WO20202625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87144B (zh) * 2021-03-29 2023-04-2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镜头、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2987143B (zh) * 2021-03-29 2023-03-3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镜头、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1093A (ja) * 2004-06-25 2006-01-12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超広角光学系、撮像装置、車載カメラ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2006301508A (ja) * 2005-04-25 2006-11-02 Canon Inc 接眼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2013003267A (ja) * 2011-06-14 2013-01-07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内視鏡装置
KR101429887B1 (ko) * 2013-03-22 2014-08-13 주식회사 세코닉스 소형 광각 렌즈 시스템
CN104024909A (zh) * 2011-12-27 2014-09-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4145201A (zh) * 2012-10-02 2014-11-12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
CN104412145A (zh) * 2012-07-05 2015-03-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广角透镜和摄像装置
JP2015111192A (ja) * 2013-12-06 2015-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104914553A (zh) * 2014-03-12 2015-09-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US20170235121A1 (en) * 2015-05-28 2017-08-17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objective optical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22634A (ja) * 1994-10-25 1996-05-17 Asahi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対物レンズ
JP2004088181A (ja) * 2002-08-23 2004-03-18 Kawaguchiko Seimitsu Co Ltd 小型撮像モジュール
JP2010145828A (ja) 2008-12-19 2010-07-01 Tamron Co Ltd 撮像レンズ
WO2011027622A1 (ja) * 2009-09-01 2011-03-10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対物光学系
KR101910411B1 (ko) * 2011-06-07 2018-10-22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촬상 렌즈 및 카메라 모듈
WO2013014913A1 (ja) * 2011-07-28 2013-01-3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JP5633937B2 (ja) * 2011-09-29 2014-12-0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KR102047375B1 (ko) * 2012-05-07 2019-11-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카메라 모듈
JP6145887B2 (ja) * 2014-03-12 2017-06-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JP6732411B2 (ja) * 2015-06-26 2020-07-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EP3605180B1 (en) * 2017-04-26 2021-11-17 Kyocera Corporation Imaging lens
JP2019066645A (ja) * 2017-09-29 2019-04-25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広角レン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11093A (ja) * 2004-06-25 2006-01-12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超広角光学系、撮像装置、車載カメラ及びデジタル機器
JP2006301508A (ja) * 2005-04-25 2006-11-02 Canon Inc 接眼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2013003267A (ja) * 2011-06-14 2013-01-07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結像光学系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内視鏡装置
CN104024909A (zh) * 2011-12-27 2014-09-03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CN104412145A (zh) * 2012-07-05 2015-03-1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广角透镜和摄像装置
CN104145201A (zh) * 2012-10-02 2014-11-12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内窥镜物镜光学系统
KR101429887B1 (ko) * 2013-03-22 2014-08-13 주식회사 세코닉스 소형 광각 렌즈 시스템
JP2015111192A (ja) * 2013-12-06 2015-06-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学系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CN104914553A (zh) * 2014-03-12 2015-09-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摄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US20170235121A1 (en) * 2015-05-28 2017-08-17 Olympus Corporation Endoscope objective optical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74886A1 (en) 2022-03-30
CN114051590B (zh) 2024-06-21
US20220121017A1 (en) 2022-04-21
WO2020262553A1 (ja) 2020-12-30
JPWO2020262553A1 (zh) 2020-12-30
EP3974886A4 (en) 2022-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79472B (zh) 光学成像系统
JP6699949B2 (ja) 撮像レンズ
US7453654B2 (en) Imaging lens
CN109219766B (zh) 摄像光学系统、透镜部件以及摄像装置
JP5252842B2 (ja) 撮像レンズ
JP3485685B2 (ja) 屈折率分布型単レンズ
EP1589362A1 (en) Objective composed of three lenses
US7450315B2 (en) Zoom lens
US7538958B2 (en) Wide-angle lens
CN110716288B (zh) 光学成像镜头
JP2006162829A (ja) 広角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US20230146383A1 (en) Lens optical system
CN115061332B (zh) 转换镜头、可交换镜头和摄像装置
CN108020906B (zh) 光学成像系统
US20200057296A1 (en) Camera Lens System for an Endoscope, Method for Producing a Camera Lens System and an Endoscope
JP2010276752A (ja) 広角レンズ
WO2017086052A1 (ja) 撮像レンズ
JP2005345919A (ja) 撮像レンズ
US8456750B2 (en) Zoom lens, optical apparatus and zoom lens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19184723A (ja) 撮像レンズ
US6724547B2 (en) Single-focus lens
US20220121017A1 (en) Imaging lens and imaging apparatus
US20180095256A1 (en) Optical system and optical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4634012B2 (ja) 2群ズームレンズ
US20030161054A1 (en) Low-cost, single focus le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