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7733A - 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47733A
CN114047733A CN202111348654.XA CN202111348654A CN114047733A CN 114047733 A CN114047733 A CN 114047733A CN 202111348654 A CN202111348654 A CN 202111348654A CN 114047733 A CN114047733 A CN 114047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data
value
difference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4865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47733B (zh
Inventor
徐旭
段雪峰
田理
夏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Jieshou Food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Jieshou Foo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Jieshou Food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Jieshou Food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4865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477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47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7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47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477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7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quality surveillance of production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2Operator till task planning
    • G05B2219/32252Scheduling production, machining, job sh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产线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包括图采单元、数采单元、识别单元、云存储单元、往分处单元、实安判单元和智控设备;图采单元用于实时采集托辊柔性产线设备的影像信息,云存储单元内存储有托辊柔性产线工作相关的录用信息,识别单元从云存储单元内获取录用信息;本发明是通过对以往的数据关联分析分析出的相关数值,对采集的实际托辊柔性产线设备进行结合计算,从而计算出处理数值,依据处理数值与预设的数值进行比对分析,从而确定运行状态是否对设备产生损坏,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设备故障,从而导致安全事故。

Description

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线安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柔性生产线是把多台可以调整的机床联结起来,配以自动运送装置组成的生产线,并依靠计算机管理将多种生产模式相结合,从而能够减少生产成本做到物尽其用;
而在产线的生产过程中往往容易发生一些故障,现有技术对于这些故障的检测只能通过单一式的数据检测,对个别设备进行数据呈现,再通过技术人员的经验进行判断,从而导致安全性较低,且无法依据设备中的批量数据进行结合分析,缺少说服力,同时也耗费大量的人力资源进行实时检测,无法对设备的相关状态进行预计处理;
为此,我们提出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通过对托辊柔性产线设备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再对采集后的数据与以往存储的数据进行匹配识别,从而识别出所需要的存储数据,增加数据识别的准确性,节省数据识别所消耗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对识别后的相关数据进行识别分类,便于后期使用时的数据提取,从而提高效率,对识别分类后的数据进行关联度影响处理,从而计算出相关数值之间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数值,增加数据的可靠性;通过对以往的数据关联分析分析出的相关数值,对采集的实际托辊柔性产线设备进行结合计算,从而计算出处理数值,依据处理数值与预设的数值进行比对分析,从而确定运行状态是否对设备产生损坏,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包括图采单元、数采单元、识别单元、云存储单元、往分处单元、实安判单元和智控设备;
所述图采单元用于实时采集托辊柔性产线设备的影像信息;
所述云存储单元内存储有托辊柔性产线工作相关的录用信息;
所述识别单元从云存储单元内获取录用信息,并将录用信息与影像信息进行匹配识别,将得到的录图数据对应的录设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转数据、录工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传输至往分处单元,将得到的录图数据对应的录设数据传输至数采单元;
所述往分处单元用于对录图数据以及对应的录设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工数据、录转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进行以往分析处理操作,将得到的录设数据对应的录件数据以及对应的录工影响因子、录寿均值、录工无影响值、工差均值、录温影响因子、初始录温值、温差均值、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转差均值、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传输至实安判单元;
所述数采单元依据录图数据对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进行实际数据的采集,将采集的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进行实际数据标定为预分信息;
所述实安判单元用于对预分信息与录设数据对应的录件数据以及对应的录工影响因子、录寿均值、录工无影响值、工差均值、录温影响因子、初始录温值、温差均值、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转差均值、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进行实际判定操作,将得到的调节信令和调节数值一同传输至智控设备;
所述智控设备接收调节信令和调节数值,并依据调节信令发出调节警报,同时将调节数值进行显示。
进一步的,所述录用信息包括录图数据、录设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工数据、录转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
其中,录图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影像,录设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名称,录件数据指代记录中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录寿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的标准使用寿命,录工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的工作时间长度,录温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工作时的温度大小,录环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外部的环境温度大小,录转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每个时间单位内的转动次数;
预分信息包括预设数据、预件数据、预工数据、预转数据、预温数据和预环数据;
其中,预设数据指代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名称,预件数据指代实时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预工数据指代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的工作时间长度,预温数据指代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工作时的温度大小,预环数据指代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外部的环境温度大小,预转数据指代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每个时间单位内的转动次数。
进一步的,以往分析处理操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依据录设数据将对应的若干个录件数据进行提取,依据若干个录件数据选取出对应的每一个录寿数据、录工数据、录转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
提取若干个相同录设数据内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对应的录工数据和录温数据,将录工数据和录温数据进行工温处理,得到初始录温值、录工均值和录温均值;
将初始录温值、录工均值和录温均值与录工数据、录温数据、录寿数据、录转数据和录环数据进行录件处理,得到录工影响因子、录工无影响值和工差均值;
依据录件处理的方法对录温数据和录寿数据进行录温处理,得到录温影响因子和温差均值;
依据录件处理的方法对录转数据和录寿数据进行录转处理,得到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和转差均值;
依据录件处理的方法对录环数据和录温数据进行录环处理,得到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
将若干个相同的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寿数据进行均值计算,计算出录寿均值。
进一步的,工温处理的具体过程为:
提取若干个录工数据和对应的录温数据,选取录工数据等于零时的录温数据,将录工数据等于零时的录温数据标定为初始录温值,将若干个录工数据进行求和计算,将求和计算后的录工数据的总值除以录工数据对应的个数,计算出录工均值;
将若干个录温数据进行求和计算,将求和计算后的录温数据的总值除以录温数据对应的个数,计算出录温均值。
进一步的,录件处理的具体过程为:
将录工数据和录寿数据分别标定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录工处理,具体为:选取出两个相同录件数据,且录工数据不同,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工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录工差值,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寿数据进行差值,计算出录寿差值,将录工差值和录寿差值带入到工寿影响计算式,计算出录工影响因子,工寿影响计算式具体为:录寿差值=录工差值*录工影响因子;
依据录工差值和录寿差值的计算方法对若干个相同录件数据,且录工数据不同的录工数据和录寿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录工差值和对应的若干个录寿差值,选取出录寿差值为零时的录工差值,将录工差值标定为工选差值,将工选差值对应的两个录工数据其中的被减数标定为录工无影响值;
将录工均值和若干个录工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录工均差值,将若干个录工均差值进行均值计算,计算出工差均值。
进一步的,录转处理的具体过程为:
选取出两个相同录件数据,且录转数据不同,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转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录转差值,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寿数据进行差值,计算出录寿差值,将录转差值和录寿差值带入到转寿影响计算式,计算出录转影响因子,转寿影响计算式具体为:录寿差值=录转差值*录转影响因子;
依据录转差值和录寿差值的计算方法对若干个相同录件数据,且录转数据不同的录转数据和录寿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录转差值和对应的若干个录寿差值,选取出录寿差值为零时的录转差值,将录转差值标定为转选差值,将转选差值对应的两个录转数据其中的被减数标定为录转无影响值;
将若干个录转差值进行均值计算,计算出录转均值,将录转均值和若干个录转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录转均差值,将若干个录转均差值进行均值计算,计算出转差均值。
进一步的,实际判定操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将预设数据与录设数据进行匹配,选取出与预设数据相匹配的录设数据,选取录设数据对应的录件数据,并将录件数据标定为备用录件数据;
将预设数据对应的预件数据与备用录件数据进行匹配,选取出与预件数据对应的备用录件数据,并提取备用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工影响因子、录工无影响值、工差均值、录温影响因子、温差均值、初始录温值、录寿均值、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转差均值、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
将录工影响因子、录工无影响值、初始录温值、工差均值、录温影响因子、温差均值、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转差均值、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与预工数据、预转数据、预温数据和预环数据一同带入到实际寿命计算式,并进行判定处理,得到调节信令和调节数值。
进一步的,判定处理的具体判定过程为:
通过实际寿命计算式:
Figure BDA0003354889850000061
计算出计算寿命值Sy,其中,Yg表示为预工数据,Lg表示为录工无影响值,a1表示为工差均值,u1表示为录工影响因子,Yz表示为预转数据,Lz表示为录转无影响值,a2表示为转差均值,u2表示为录转影响因子,Yh表示为预环数据,a3表示为环差均值,u3表示为环温影响因子,Yw表示为预温数据,Lw表示为初始录温值,a4表示为温差均值,u4表示为录温影响因子;
将录寿均值与计算寿命值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寿命差值,设定一个预设值M,将寿命差值与预设值M进行比对,当寿命差值小于预设值M时,则判定设备运行正常,生成安全信号,当寿命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M时,则判定设备运行异常,生成危险信号;
提取安全信号和危险信号,对所述安全信号和危险信号进行识别,当识别到危险信号时,生成调节信令,将寿命差值与预设值M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两者之间的差值并标定为寿命计算差值,将计算寿命值与寿命计算差值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调节计算值,将调节计算值替代计算寿命值带入到实际寿命计算式,反向推导出各项数据的改变数值,将各项数值的改变数据标定为调节数值,当识别到安全信号时,则不生成调节命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对托辊柔性产线设备的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再对采集后的数据与以往存储的数据进行匹配识别,从而识别出所需要的存储数据,增加数据识别的准确性,节省数据识别所消耗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对识别后的相关数据进行识别分类,便于后期使用时的数据提取,从而提高效率,对识别分类后的数据进行关联度影响处理,从而计算出相关数值之间的影响程度以及影响数值,增加数据的可靠性;
(3)通过对以往的数据关联分析分析出的相关数值,对采集的实际托辊柔性产线设备进行结合计算,从而计算出处理数值,依据处理数值与预设的数值进行比对分析,从而确定运行状态是否对设备产生损坏,增加设备的使用寿命,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和设备故障,从而导致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为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包括图采单元、数采单元、识别单元、云存储单元、往分处单元、实安判单元和智控设备;
图采单元用于实时采集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影像,将实时采集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影像标定为影像信息;
云存储单元内存储有托辊柔性产线工作的相关记录信息,将存储的托辊柔性产线工作的相关记录信息标定为录用信息,录用信息包括录图数据、录设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工数据、录转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录图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影像,录设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名称,录件数据指代记录中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录寿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的标准使用寿命,录工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的工作时间长度,录温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工作时的温度大小,录环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外部的环境温度大小,录转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每个时间单位内的转动次数;
识别单元从云存储单元内获取录图数据、录设数据、录转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工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并将录图数据、录设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工数据、录转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与影像信息进行设备识别操作,设备识别操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将选取的录图数据与影像信息进行匹配,具体为:当录图数据与影像信息的匹配结果不一致时,则判定录图数据中不存在与影像信息相匹配的设备影像,生成无法获取信号;
当录图数据与影像信息的匹配结果一致时,则判定录图数据中存在与影像信息相匹配的设备影像,生成匹配信号;
提取无法获取信号和匹配信号,对无法获取信号和匹配信号进行识别,具体为:
当识别到无法获取信号时,则将无法获取信号转化为再次采集信号,并将再次采集信号传输至图采单元,图采单元依据再次采集信号进行影像信息的再次采集;
当识别到匹配信号时,则依据录图数据提取对应的录设数据、录转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工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将录图数据对应的录设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转数据、录工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传输至往分处单元,将录图数据对应的录设数据传输至数采单元;
往分处单元用于对录图数据以及对应的录设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工数据、录转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进行以往分析处理操作,以往分析处理操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依据录设数据将对应的若干个录件数据进行提取,依据若干个录件数据选取出对应的每一个录寿数据、录工数据、录转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
提取若干个相同录设数据内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对应的录工数据和录温数据,将录工数据和录温数据进行工温处理,具体为:
提取若干个录工数据和对应的录温数据,选取录工数据等于零时的录温数据,将录工数据等于零时的录温数据标定为初始录温值,将若干个录工数据进行求和计算,将求和计算后的录工数据的总值除以录工数据对应的个数,计算出录工均值;
将若干个录温数据进行求和计算,将求和计算后的录温数据的总值除以录温数据对应的个数,计算出录温均值;
提取初始录温值、录工均值和录温均值,并将初始录温值、录工均值和录温均值与录工数据、录温数据、录寿数据、录转数据和录环数据进行录件处理,具体为:
将录工数据和录寿数据分别标定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录工处理,具体为:选取出两个相同录件数据,且录工数据不同,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工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录工差值,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寿数据进行差值,计算出录寿差值,将录工差值和录寿差值带入到工寿影响计算式,计算出录工影响因子,工寿影响计算式具体为:录寿差值=录工差值*录工影响因子;
依据录工差值和录寿差值的计算方法对若干个相同录件数据,且录工数据不同的录工数据和录寿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录工差值和对应的若干个录寿差值,选取出录寿差值为零时的录工差值,将录工差值标定为工选差值,将工选差值对应的两个录工数据其中的被减数标定为录工无影响值;
将录工均值和若干个录工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录工均差值,将若干个录工均差值进行均值计算,计算出工差均值;
将录温数据和录寿数据分别标定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录温处理,具体为:选取出两个相同录件数据,且录温数据不同,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温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录温差值,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寿数据进行差值,计算出录寿差值,将录温差值和录寿差值带入到温寿影响计算式,计算出录温影响因子,温寿影响计算式具体为:录寿差值=录温差值*录温影响因子;
将录温均值和若干个录温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录温均差值,将若干个录温均差值进行均值计算,计算出温差均值;
将录转数据和录寿数据分别标定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录转处理,具体为:选取出两个相同录件数据,且录转数据不同,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转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录转差值,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寿数据进行差值,计算出录寿差值,将录转差值和录寿差值带入到转寿影响计算式,计算出录转影响因子,转寿影响计算式具体为:录寿差值=录转差值*录转影响因子;
依据录转差值和录寿差值的计算方法对若干个相同录件数据,且录转数据不同的录转数据和录寿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录转差值和对应的若干个录寿差值,选取出录寿差值为零时的录转差值,将录转差值标定为转选差值,将转选差值对应的两个录转数据其中的被减数标定为录转无影响值;
将若干个录转差值进行均值计算,计算出录转均值,将录转均值和若干个录转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录转均差值,将若干个录转均差值进行均值计算,计算出转差均值;
将录环数据和录温数据分别标定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录环处理,具体为:选取出两个相同录件数据,且录环数据不同,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环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录环差值,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温数据进行差值,计算出录温差值,将录环差值和录温差值带入到温环影响计算式,计算出录环影响因子,温环影响计算式具体为:录温差值=录环差值*环温影响因子;
依据录环差值的计算方法对若干个相同录件数据,且录转数据不同的录环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录环差值,将若干个录环差值进行均值计算,将录环均值和若干个录环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录环均差值,将若干个录环均差值进行均值计算,计算出环差均值;
将若干个相同的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寿数据进行均值计算,计算出录寿均值;
将录设数据对应的录件数据以及对应的录工影响因子、录寿均值、录工无影响值、工差均值、录温影响因子、初始录温值、温差均值、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转差均值、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传输至实安判单元;
数采单元依据录图数据对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进行实际数据的采集,将采集的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进行实际数据标定为预分信息,预分信息包括预设数据、预件数据、预工数据、预转数据、预温数据和预环数据;
其中,预设数据指代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名称,预件数据指代实时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预工数据指代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的工作时间长度,预温数据指代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工作时的温度大小,预环数据指代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外部的环境温度大小,预转数据指代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每个时间单位内的转动次数;
将预设数据、预件数据、预工数据、预转数据、预温数据和预环数据传输至实安判单元;
实安判单元用于对预设数据、预件数据、预工数据、预转数据、预温数据、预环数据、录设数据、录件数据、录工影响因子、录工无影响值、工差均值、录温影响因子、温差均值、初始录温值、录寿均值、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转差均值、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一同进行实际判定操作,实际判定操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将预设数据与录设数据进行匹配,选取出与预设数据相匹配的录设数据,选取录设数据对应的录件数据,并将录件数据标定为备用录件数据;
将预设数据对应的预件数据与备用录件数据进行匹配,选取出与预件数据对应的备用录件数据,并提取备用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工影响因子、录工无影响值、工差均值、录温影响因子、温差均值、初始录温值、录寿均值、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转差均值、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
将录工影响因子、录工无影响值、初始录温值、工差均值、录温影响因子、温差均值、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转差均值、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与预工数据、预转数据、预温数据和预环数据一同带入到实际寿命计算式:
Figure BDA0003354889850000131
其中,Sy表示为计算寿命值,Yg表示为预工数据,Lg表示为录工无影响值,a1表示为工差均值,u1表示为录工影响因子,Yz表示为预转数据,Lz表示为录转无影响值,a2表示为转差均值,u2表示为录转影响因子,Yh表示为预环数据,a3表示为环差均值,u3表示为环温影响因子,Yw表示为预温数据,Lw表示为初始录温值,a4表示为温差均值,u4表示为录温影响因子;
将录寿均值与计算寿命值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寿命差值,设定一个预设值M,将寿命差值与预设值M进行比对,当寿命差值小于预设值M时,则判定设备运行正常,生成安全信号,当寿命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M时,则判定设备运行异常,生成危险信号;
提取安全信号和危险信号,对安全信号和危险信号进行识别,当识别到危险信号时,生成调节信令,将寿命差值与预设值M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两者之间的差值并标定为寿命计算差值,将计算寿命值与寿命计算差值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调节计算值,将调节计算值替代计算寿命值带入到实际寿命计算式,反向推导出各项数据的改变数值,将各项数值的改变数据标定为调节数值,当识别到安全信号时,则不生成调节命令;
将调节信令和调节数值一同传输至智控设备;
智控设备接收调节信令和调节数值,并依据调节信令发出调节警报,同时将调节数值进行显示,智控设备具体为平板电脑。
本发明在工作时,通过图采单元实时采集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影像,将实时采集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影像标定为影像信息;云存储单元内存储有托辊柔性产线工作的相关记录信息,将存储的托辊柔性产线工作的相关记录信息标定为录用信息,识别单元从云存储单元内获取录图数据、录设数据、录转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工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并将录图数据、录设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工数据、录转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与影像信息进行设备识别操作,将得到的录图数据对应的录设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转数据、录工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传输至往分处单元,将得到的录图数据对应的录设数据传输至数采单元,往分处单元对录图数据以及对应的录设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工数据、录转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进行以往分析处理操作,将得到的录设数据对应的录件数据以及对应的录工影响因子、录寿均值、录工无影响值、工差均值、录温影响因子、初始录温值、温差均值、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转差均值、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传输至实安判单元,数采单元依据录图数据对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进行实际数据的采集,将采集的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进行实际数据标定为预分信息,预分信息包括预设数据、预件数据、预工数据、预转数据、预温数据和预环数据,将预设数据、预件数据、预工数据、预转数据、预温数据和预环数据传输至实安判单元,实安判单元对预设数据、预件数据、预工数据、预转数据、预温数据、预环数据、录设数据、录件数据、录工影响因子、录工无影响值、工差均值、录温影响因子、温差均值、初始录温值、录寿均值、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转差均值、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一同进行实际判定操作,将得到的调节信令和调节数值一同传输至智控设备,智控设备接收调节信令和调节数值,并依据调节信令发出调节警报,同时将调节数值进行显示。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采单元、数采单元、识别单元、云存储单元、往分处单元、实安判单元和智控设备;
所述图采单元用于实时采集托辊柔性产线设备的影像信息;
所述云存储单元内存储有托辊柔性产线工作相关的录用信息;
所述识别单元从云存储单元内获取录用信息,并将录用信息与影像信息进行匹配识别,将得到的录图数据对应的录设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转数据、录工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传输至往分处单元,将得到的录图数据对应的录设数据传输至数采单元;
所述往分处单元用于对录图数据以及对应的录设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工数据、录转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进行以往分析处理操作,将得到的录设数据对应的录件数据以及对应的录工影响因子、录寿均值、录工无影响值、工差均值、录温影响因子、初始录温值、温差均值、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转差均值、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传输至实安判单元;
所述数采单元依据录图数据对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进行实际数据的采集,将采集的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进行实际数据标定为预分信息;
所述实安判单元用于对预分信息与录设数据对应的录件数据以及对应的录工影响因子、录寿均值、录工无影响值、工差均值、录温影响因子、初始录温值、温差均值、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转差均值、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进行实际判定操作,将得到的调节信令和调节数值一同传输至智控设备;
所述智控设备接收调节信令和调节数值,并依据调节信令发出调节警报,同时将调节数值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录用信息包括录图数据、录设数据、录件数据、录寿数据、录工数据、录转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
其中,录图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影像,录设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名称,录件数据指代记录中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录寿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的标准使用寿命,录工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的工作时间长度,录温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工作时的温度大小,录环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外部的环境温度大小,录转数据指代记录中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每个时间单位内的转动次数;
预分信息包括预设数据、预件数据、预工数据、预转数据、预温数据和预环数据;
其中,预设数据指代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名称,预件数据指代实时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预工数据指代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的工作时间长度,预温数据指代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工作时的温度大小,预环数据指代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外部的环境温度大小,预转数据指代实时托辊柔性产线的设备内部零件每个时间单位内的转动次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以往分析处理操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依据录设数据将对应的若干个录件数据进行提取,依据若干个录件数据选取出对应的每一个录寿数据、录工数据、录转数据、录温数据和录环数据;
提取若干个相同录设数据内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工数据和录温数据,将录工数据和录温数据进行工温处理,得到初始录温值、录工均值和录温均值;
将初始录温值、录工均值和录温均值与录工数据、录温数据、录寿数据、录转数据和录环数据进行录件处理,得到录工影响因子、录工无影响值和工差均值;
依据录件处理的方法对录温数据和录寿数据进行录温处理,得到录温影响因子和温差均值;
依据录件处理的方法对录转数据和录寿数据进行录转处理,得到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和转差均值;
依据录件处理的方法对录环数据和录温数据进行录环处理,得到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
将若干个相同的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寿数据进行均值计算,计算出录寿均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工温处理的具体过程为:
提取若干个录工数据和对应的录温数据,选取录工数据等于零时的录温数据,将录工数据等于零时的录温数据标定为初始录温值,将若干个录工数据进行求和计算,将求和计算后的录工数据的总值除以录工数据对应的个数,计算出录工均值;
将若干个录温数据进行求和计算,将求和计算后的录温数据的总值除以录温数据对应的个数,计算出录温均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录件处理的具体过程为:
将录工数据和录寿数据分别标定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进行录工处理,具体为:选取出两个相同录件数据,且录工数据不同,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工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录工差值,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寿数据进行差值,计算出录寿差值,将录工差值和录寿差值带入到工寿影响计算式,计算出录工影响因子,工寿影响计算式具体为:录寿差值=录工差值*录工影响因子;
依据录工差值和录寿差值的计算方法对若干个相同录件数据,且录工数据不同的录工数据和录寿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录工差值和对应的若干个录寿差值,选取出录寿差值为零时的录工差值,将录工差值标定为工选差值,将工选差值对应的两个录工数据其中的被减数标定为录工无影响值;
将录工均值和若干个录工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录工均差值,将若干个录工均差值进行均值计算,计算出工差均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录转处理的具体过程为:
选取出两个相同录件数据,且录转数据不同,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转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录转差值,将两个相同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寿数据进行差值,计算出录寿差值,将录转差值和录寿差值带入到转寿影响计算式,计算出录转影响因子,转寿影响计算式具体为:录寿差值=录转差值*录转影响因子;
依据录转差值和录寿差值的计算方法对若干个相同录件数据,且录转数据不同的录转数据和录寿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录转差值和对应的若干个录寿差值,选取出录寿差值为零时的录转差值,将录转差值标定为转选差值,将转选差值对应的两个录转数据其中的被减数标定为录转无影响值;
将若干个录转差值进行均值计算,计算出录转均值,将录转均值和若干个录转数据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若干个录转均差值,将若干个录转均差值进行均值计算,计算出转差均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实际判定操作的具体操作过程为:
将预设数据与录设数据进行匹配,选取出与预设数据相匹配的录设数据,选取录设数据对应的录件数据,并将录件数据标定为备用录件数据;
将预设数据对应的预件数据与备用录件数据进行匹配,选取出与预件数据对应的备用录件数据,并提取备用录件数据对应的录工影响因子、录工无影响值、工差均值、录温影响因子、温差均值、初始录温值、录寿均值、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转差均值、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
将录工影响因子、录工无影响值、初始录温值、工差均值、录温影响因子、温差均值、录转影响因子、录转无影响值、转差均值、环温影响因子和环差均值与预工数据、预转数据、预温数据和预环数据一同带入到实际寿命计算式,并进行判定处理,得到调节信令和调节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判定处理的具体判定过程为:
通过实际寿命计算式:
Figure FDA0003354889840000051
计算出计算寿命值Sy,其中,Yg表示为预工数据,Lg表示为录工无影响值,a1表示为工差均值,u1表示为录工影响因子,Yz表示为预转数据,Lz表示为录转无影响值,a2表示为转差均值,u2表示为录转影响因子,Yh表示为预环数据,a3表示为环差均值,u3表示为环温影响因子,Yw表示为预温数据,Lw表示为初始录温值,a4表示为温差均值,u4表示为录温影响因子;
将录寿均值与计算寿命值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寿命差值,设定一个预设值M,将寿命差值与预设值M进行比对,当寿命差值小于预设值M时,则判定设备运行正常,生成安全信号,当寿命差值大于等于预设值M时,则判定设备运行异常,生成危险信号;
提取安全信号和危险信号,对所述安全信号和危险信号进行识别,当识别到危险信号时,生成调节信令,将寿命差值与预设值M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两者之间的差值并标定为寿命计算差值,将计算寿命值与寿命计算差值进行差值计算,计算出调节计算值,将调节计算值替代计算寿命值带入到实际寿命计算式,反向推导出各项数据的改变数值,将各项数值的改变数据标定为调节数值,当识别到安全信号时,则不生成调节命令。
CN202111348654.XA 2021-11-15 2021-11-15 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 Active CN114047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8654.XA CN114047733B (zh) 2021-11-15 2021-11-15 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48654.XA CN114047733B (zh) 2021-11-15 2021-11-15 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7733A true CN114047733A (zh) 2022-02-15
CN114047733B CN114047733B (zh) 2023-12-29

Family

ID=802091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48654.XA Active CN114047733B (zh) 2021-11-15 2021-11-15 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4773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03662A (zh) * 2022-12-01 2023-04-04 扬州环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研发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9485A2 (en) * 1995-08-11 1997-02-26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Consumable part manag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xtile machinery
US20050143956A1 (en) * 2003-10-17 2005-06-30 Long Wayne R. Equipment component monitoring and replacement management system
CN202935887U (zh) * 2012-11-14 2013-05-15 界首市粮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弹簧式调偏托辊
KR20130107807A (ko) * 2012-03-23 2013-10-0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공구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KR101331579B1 (ko) * 2013-07-16 2013-11-20 (주) 퓨처파워텍 피어슨 상관계수 분석기법을 적용한 고장진단 예측 및 잔존 수명 관리 자동제어 시스템
CN107797537A (zh) * 2017-11-10 2018-03-13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方法
US20180224840A1 (en) * 2015-09-24 2018-08-09 Hitachi, Ltd. Equipment Life Diagnostic Device
CN109739183A (zh) * 2019-01-14 2019-05-10 罗四游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大型数控机床故障监测系统
CN110514898A (zh) * 2019-08-20 2019-11-29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基于0.4kv客户端的电网供电能力计量系统
CN111324083A (zh) * 2020-03-02 2020-06-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机械设备关键部件实时监测与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1538295A (zh) * 2019-11-19 2020-08-14 大连誉洋工业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生产管理系统
CN111948954A (zh) * 2020-09-08 2020-11-17 兰州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
KR102280203B1 (ko) * 2020-07-06 2021-07-22 주식회사 건화 롤 벤딩 설비의 수치 제어 데이터 자동 생성 시스템 및 수치 제어 프로그램 자동 생성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59485A2 (en) * 1995-08-11 1997-02-26 Kabushiki Kaisha Toyoda Jidoshokki Seisakusho Consumable part manag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textile machinery
US20050143956A1 (en) * 2003-10-17 2005-06-30 Long Wayne R. Equipment component monitoring and replacement management system
KR20130107807A (ko) * 2012-03-23 2013-10-0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공구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202935887U (zh) * 2012-11-14 2013-05-15 界首市粮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弹簧式调偏托辊
KR101331579B1 (ko) * 2013-07-16 2013-11-20 (주) 퓨처파워텍 피어슨 상관계수 분석기법을 적용한 고장진단 예측 및 잔존 수명 관리 자동제어 시스템
US20180224840A1 (en) * 2015-09-24 2018-08-09 Hitachi, Ltd. Equipment Life Diagnostic Device
CN107797537A (zh) * 2017-11-10 2018-03-13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一种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的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方法
CN109739183A (zh) * 2019-01-14 2019-05-10 罗四游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大型数控机床故障监测系统
CN110514898A (zh) * 2019-08-20 2019-11-29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基于0.4kv客户端的电网供电能力计量系统
CN111538295A (zh) * 2019-11-19 2020-08-14 大连誉洋工业智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生产管理系统
CN111324083A (zh) * 2020-03-02 2020-06-23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机械设备关键部件实时监测与预警方法及系统
KR102280203B1 (ko) * 2020-07-06 2021-07-22 주식회사 건화 롤 벤딩 설비의 수치 제어 데이터 자동 생성 시스템 및 수치 제어 프로그램 자동 생성 방법
CN111948954A (zh) * 2020-09-08 2020-11-17 兰州工业学院 一种基于互联网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03662A (zh) * 2022-12-01 2023-04-04 扬州环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研发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5903662B (zh) * 2022-12-01 2024-01-12 扬州环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研发数据管理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47733B (zh) 2023-12-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8211B2 (en) Maintenance support device and maintenance support system for factory equipment
CN107297703B (zh) 一种用于螺栓安装的系统和方法
CN111352003B (zh) 一种用于电气设备故障的分析系统
CN111199200A (zh) 基于电力防护装备的佩戴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CN114047733A (zh) 基于托辊柔性产线的安全控制系统
CN104110271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矿井下设备监控报警系统
CN111369122A (zh) 一种施工风控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1931652A (zh) 着装检测方法、装置和监测终端
CN112135103A (zh)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无人机安全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12130473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变频器控制系统
CN112173636A (zh) 一种巡检机器人对皮带机托辊故障的检测方法
CN116485212B (zh) 一种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用安全操作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3888024A (zh) 操作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3334A (zh) 电力现场作业中的安全绳检测算法
CN112163113A (zh) 一种高压组合变频器用实时监测系统
CN115690687A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安全穿戴规范检测系统
CN116450914A (zh) 一种继电保护定值比对系统
CN110399242B (zh) 基于Hadoop平台的信息维护管理系统
CN112666911A (zh) 协同控制系统
CN113759826A (zh) 一种五轴加工中心的智能监控系统
US20200074314A1 (en) Knowledge production system
CN114066799A (zh) 检测系统和检测方法
CN110569996B (zh) 一种车辆检修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5018332B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火电厂可视化管理系统
CN115877221B (zh) 电源健康状态预警平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