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40850B - 手持式打印机、打印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打印装置 - Google Patents
手持式打印机、打印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打印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040850B CN114040850B CN202180004194.0A CN202180004194A CN114040850B CN 114040850 B CN114040850 B CN 114040850B CN 202180004194 A CN202180004194 A CN 202180004194A CN 114040850 B CN114040850 B CN 1140408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nting
- content
- nozzle
- prin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6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4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633 prote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7641 inkj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093 chipboar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76 in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3 pa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28 prematu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打印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打印装置,涉及打印设备领域。旨在改善现有的打印机操作和打印受限的问题。手持式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喷头保护盖和把手;喷头保护盖和把手设置在打印机本体相对的两端;打印机本体包括打印面板,打印面板位于喷头保护盖的内侧;打印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喷头,至少两个喷头沿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预设方向沿竖直方向,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喷头和把手设置在打印机本体相对的两端,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方便携带,易于操作;喷头呈阶梯式的设置,有助于增大了打印文字、二维码、图形的高度,提高了打印效率,适应性强。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2月2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的申请号为202010123183.1、名称为“便携式打印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2月2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的申请号为202010126377.7、名称为“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手持式打印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2月2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的申请号为202010126378.1、名称为“打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手持式打印机”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02月27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的申请号为202010126379.6、名称为“一种打印方法、装置,手持式打印机及存储介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打印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打印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喷墨打印机体积大,不便于移动;而工业喷墨打印喷头组合方式复杂,组装调试困难,通过电脑传输打印信息,操作不便;目前市场上的手持式打印机多为单喷头和双喷头打印机,打印文字、二维码、图形等高度受限,无法满足需求。
此外,手持式打印机以其独特的便携性、灵活性,被广泛使用。与常规的打印机不同的是,手持式打印机仅需用户拿着滑过指定区域,在指定区域内便会留下预设的打印内容。比如,用户拿着手持式打印机在墙上滑动,在墙上便会留下预设的打印内容。但是,目前的手持式打印机均采用单个喷头的设置,导致打印出的画像的幅面太小。若用户想要打印大幅面的画像,只能重复打印,打印效率低,浪费了用户的时间。
另一方面,现有的手持式打印机,当用户输入相关内容并进行手动编辑时,会直接显示用户手动编辑的结果,由于编辑界面较小,且移动不灵敏,可能会出现显示的结果中出现重叠,此时用户还需要手动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对于用户来说,操作十分不便,体验感较差。
此外,现有的手持式打印机的打印方式为按下打印按钮即打印一次,这样的方式不适用于大批量打印任务。因为这种方式不仅会增加用户的工作负担,降低工作效率,同时也因为用户的疲劳度问题而难以保证大批量打印任务中产品质量的可靠性,另外,还容易造成手持式打印机中易损件(例如打印按钮)的过早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本申请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打印机、打印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打印装置,其能够改善现有的打印机操作和打印受限的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可以这样实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打印机,包括:
打印机本体、喷头保护盖和把手;
所述喷头保护盖和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打印机本体相对的两端;
所述打印机本体包括打印面板,所述打印面板位于所述喷头保护盖的内侧;所述打印面板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喷头,所述至少两个喷头沿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打印机本体包括顶盖、左侧盖、右侧盖和电控模块;所述打印面板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左侧盖和所述右侧盖连接,以形成朝上的开口;所述顶盖与所述右侧盖活动连接,以在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时,使所述电控模块处于导通或断开的状态;
所述打印机本体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固定在所述左侧盖上,所述电控模块固定在所述左侧盖的内侧,所述触摸屏和所述电控模块电连接;
所述打印机本体还包括上盖、墨盒支撑模块和墨盒;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开口处,且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在所述左侧盖和所述右侧盖上,所述墨盒支撑模块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下方,所述墨盒安装在所述上盖和所述墨盒支撑模块之间;
所述墨盒支撑模块包括多个墨盒卡板;所述多个墨盒卡板沿所述左侧盖到所述右侧盖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墨盒卡板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墨盒的卡槽,全部所述卡槽沿所述第一预设方向和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上盖连接在所述多个墨盒卡板的顶部。
本申请提供的手持式打印机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
手持式打印机,喷头和把手设置在打印机本体相对的两端,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方便携带;在操作时候,把手的设置位置,更易于操作打印,提高打印产品的质量;喷头呈阶梯式的设置,有助于增大了打印文字、二维码、图形的高度,提高了打印效率,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打印机的装配图的一个轴测图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头保护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本体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打印机去除喷头保护盖后的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盒支撑模块的爆炸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墨盒支撑模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面板和主滚轮结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面板和主滚轮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打印机的装配图的又一轴测图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面板上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打印面板上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拆分方式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图像拆分方式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喷头的位置偏移的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打印装置的模块框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容对象在X方向上重叠的第一示例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容对象在X方向上重叠的第二示例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容对象在Y方向上重叠的第一示例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容对象在Y方向上重叠的第二示例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容对象在X方向和Y方向上均重叠的示例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防重叠处理的示例图;
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防重叠处理的示例图;
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防重叠处理的示例图;
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防重叠处理的示例图;
图2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的装置的功能模块结构框图;
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打印机的装配图的另一轴测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打印方法的流程图;
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打印机连续打印的控制流程图;
图3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打印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标:10-手持式打印机;2-打印机本体;1-喷头保护盖;3-把手;11-强磁铁;12-定位柱;13-卡槽;14-喷头保护棉;15-盖板;21-顶盖;27-打印面板;23-左侧盖;28-右侧盖;26-电控模块;24-触摸屏;22-上盖;25-墨盒支撑模块;210-电池盖;29-底板;25c-电池;25d-电池罩;25a-墨盒卡板一;25b-墨盒卡板二;25e-墨盒;25g-定位珠;25h-墨盒卡板三;27h-第二轴承;27a-钣金;27b-第一轴承;27c-霍尔芯片板;27d-胶圈;27e-主滚轮;27f-磁铁;27g-前面板;27i-钢轴;32-左板块;33-右板块;31-打印按钮;
200-第一打印装置;201-获取模块;202-确定模块;203-第一打印模块;3200-信息处理的装置;3201-处理模块;3202-反馈模块;
113-喷印部;131-第一喷头;132-第二喷头;133-第三喷头;134-第四喷头;320-第二打印装置;321-指令获得模块;322-间隔延时确定模块;323-第二打印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正如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所提及的,传统喷墨打印机体积大,不便于移动;而工业喷墨打印喷头组合方式复杂,组装调试困难,通过电脑传输打印信息,操作不便。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手持式的打印机,但是现有的手持式打印机中,打印机本体的侧部用于实施打印,操作者一般从打印机本体的上方或下方操作打印机本体,由于实施打印的操作面与操作者的操作面呈夹角,从而导致在打印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力不便、操作不便的问题。再者,由于打印机多为单喷头和双喷头打印机,打印文字、二维码、图形的高度受限,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打印机10(图10及图29中尤其对手持式打印机10进行了标注)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具体而言,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9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打印机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照图1,并结合图3,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2、喷头保护盖1和把手3;喷头保护盖1和把手3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相对的两端,打印机本体2包括打印面板27,打印面板27位于喷头保护盖1的内侧;打印面板27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喷头,至少两个喷头沿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预设方向沿竖直方向,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以图1中的相对位置进行介绍,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方向沿竖直方向,第二预设方向沿横向方向。具体地,第一预设方向平行于喷头保护盖1的高度方向,第二预设方向平行于喷头保护盖1的宽度方向。尤其参见图4,本实施例中提供4个喷头,4个喷头按照图4、图10、图11、图16和图29中的排列方式被编号,以图4为例,自左下至右上分别为第一喷头131、第二喷头132、第三喷头133和第四喷头134(4个喷头的标注在图29中被尤其示出),对于4个喷头的工作情况,将在随后对本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方法进行描述时予以具体说明。
具体地,打印机本体2类似正方体结构。以图1中的相对位置进行介绍,喷头保护盖1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前方,对墨盒25e起到保护作用;把手3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后方,与打印机本体2既可以螺接,也可以扣接。
打印面板27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前方,打印面板27上设置喷头,实施打印;喷头保护盖1设置在打印面板27的外侧,对喷头具有防护作用;把手3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后方,与打印面板27位置相对,在实际操作时,更易于操作打印,保持操作打印平衡,提高打印产品的质量。
请参照图2,本实施例中,喷头保护盖1上设有与打印机本体2扣接的卡槽13;喷头保护盖1上还设有与打印机本体2相互吸引的强磁铁11。
具体地,继续参照图2,喷头保护盖1包括强磁铁11、定位柱12、卡槽13、喷头保护棉14和盖板15;强磁铁11固接在盖板15上,盖板15呈方形,强磁铁11数量为四个,分别在盖板15的上下左右方向对称分布。定位柱12和打印机本体2相配合,定位柱1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盖板15的上下端。卡槽13对称分布在盖板15的两侧,卡槽13的数量若干个,与打印机本体2扣接。喷头保护棉14与盖板15固接,从上往下阶梯式分布,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别等间距排布,并置于墨盒25e的喷头前方,对墨盒25e的喷头起保护作用。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打印机本体2包括顶盖21、左侧盖23、右侧盖28和电控模块26;
打印面板27的两侧分别左侧盖23和右侧盖28连接,以形成朝上的开口;顶盖21与右侧盖28活动连接,以在开启或关闭开口时,使电控模块26处于导通或断开的状态。
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打印机本体2还包括触摸屏24;触摸屏24固定在左侧盖23上,电控模块26固定在左侧盖23的内侧,触摸屏24和电控模块26电连接。
继续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打印机本体2还包括上盖22、墨盒支撑模块25和墨盒25e;上盖22设置在开口处,且相对的两侧分别连接在左侧盖23和右侧盖28上,墨盒支撑模块25设置在上盖22的下方,墨盒25e安装在上盖22和墨盒支撑模块25之间。
具体地,参照图3和图4,打印机本体2包括顶盖21、上盖22、左侧盖23、触摸屏24、墨盒支撑模块25、电控模块26、打印面板27、右侧盖28、底板29和电池盖210。顶盖21与右侧盖28铰接,与上盖22扣接。上盖22分别与左侧盖23、右侧盖28扣接。触摸屏24置于左侧盖23外侧,并与左侧盖23固接;触摸屏24与电控模块26电性连接。打印面板27分别与墨盒支撑模块25、底板29螺接。电控模块26与左侧盖23螺接,电控模块26上设有电源开关。墨盒支撑模块25两侧面设有定位孔,其两侧面定位孔分别与右侧盖28定位柱、左侧盖23定位柱相配合。底板29分别与右侧盖28、左侧盖23螺接。电池盖210与底板29扣接。需要说明的是:文中的“螺接”是指螺钉连接。
承上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机本体2,装配简单,装配精度高,误差小。
请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墨盒支撑模块25包括多个墨盒卡板;
多个墨盒卡板沿左侧盖23到右侧盖28的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墨盒卡板之间形成一个用于安装墨盒25e的卡槽,全部卡槽沿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上盖22连接在多个墨盒卡板的顶部。
继续参照图5,本实施例中,打印机本体2还包括喷头驱动模块,喷头驱动模块与电控模块26电连接;喷头驱动模块设置在墨盒25e的下方,且与墨盒25e电连接;喷头驱动模块在电控模块26的控制下驱动墨盒25e工作。
继续参照图5,结合图6,本实施例中,打印机本体2还包括电池25c和电池罩25d;电池25c设置在电池罩25d内,且与电控模块26电连接,电池罩25d设置在墨盒支撑模块25的一侧。
具体地,参照图5和图6,墨盒支撑模块25包括,多个墨盒卡板、电池25c、电磁罩25d、墨盒25e、喷头驱动模块、定位珠25g。多个墨盒卡板包括墨盒卡板一25a、墨盒卡板二25b、墨盒卡板三25h,墨盒卡板二25b的数量为多个。墨盒卡板一25a与墨盒卡板二25b螺接;多个墨盒卡板二25b彼此之间相互螺接;墨盒卡板三25h与墨盒卡板二25b螺接。电磁罩25d分别与墨盒卡板一25a、墨盒卡板二25b螺接。电池25c置于电磁罩25d内。墨盒25e有若干个,置于墨盒卡板螺接后所形成的卡槽内。喷头驱动模块的数量为多个,若干个喷头驱动模块置于多个墨盒卡板螺接后所形成的卡槽内,并置于墨盒25e的下方。若干个喷头驱动模块分别电信连接墨盒25e、电控模块26。定位珠25g置于墨盒卡板螺接后所形成的卡槽内,对墨盒25e起到定位左右,定位珠25g内部设有弹簧,可以压缩变形。
请参照图7,本实施例中,打印机本体2还包括底板29和主滚轮结构;
底板29设置在左侧盖23和右侧盖28的底部,打印面板27与底板29连接,主滚轮结构设置在底板29上,且位于打印面板27的底端。
请参照图8,本实施例中,主滚轮结构包括主滚轮27e、第一轴承27b和安装轴;安装轴固定在底板29上,主滚轮27e通过第一轴承27b转动设置在安装轴上。
具体地,参照图7和图8,主滚轮结构包括钣金27a、第一轴承27b、霍尔芯片板27c、胶圈27d、主滚轮27e、磁铁27f、前面板27g、第二轴承27h、钢轴27i。第二轴承27h为包胶轴承。钣金27a分别与霍尔芯片板27c、底板29固接;第一轴承27b内圈与钣金27a上的凸台相配合;胶圈27d与主滚轮27e上的凹槽相配合;主滚轮27e与第一轴承27b外圈相配合;主滚轮27e上端凹槽与磁铁27f相配合;主滚轮27e置于前面板27g凹槽内。第二轴承27h内圈与钢轴27i相配合;第二轴承27h相对于前面板27g上下左右方向对称分布;第二轴承27h置于前面板27g的槽口内;上端滚轮组钢轴27i穿插前面板27g,与前面板27g的孔相配合;下端滚轮组钢轴27i与前面板27g凹槽卡接;前面板27g设有与喷头保护盖1定位柱12相配合的凹槽;霍尔芯片板27c的霍尔芯片置于磁铁27f的正上方;霍尔芯片板27c和电控模块26电性连接,通过主滚轮27e的滚动速度,控制喷墨打印的速度。
请参照图9,本实施例中,把手3包括左板块32、右板块33和打印按钮31;左板块32和右板块33设置且共同卡扣在左侧盖23和右侧盖28上,左板块32和右板块33的连接处形成凹槽,打印按钮31安装在凹槽内。
具体地,参照图9,把手3包括打印按钮31、左板块32和右板块33;打印按钮31置于左板块32和右板块33所设凹槽中;打印按钮31后端设有弹簧可以复位,打印按钮31和电控模块26电性连接。
承上述,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打印机,整体控制流程如下:
顶盖21打开,电控模块26导通,操作者通过触摸屏24输入打印信息输入的打印信息存储在电控模块26;打印时,操作者操作打印按钮31启动打印,电控模块26接收到该启动信号后向喷头驱动模块发出打印指令,喷头驱动模块接受打印指令后控制墨盒喷头,以及主滚轮结构工作。触摸屏24用于输入并显示打印信息,并显示输出的打印信息。此时可以通过触摸屏24上观看打印的情况。停止时,操作者操作打印按钮31,使打印按钮31向电控模块26传送停止信号,电控模块26接收停止信号后向喷头驱动模块发出停止信号,喷头停止喷墨,打印机停止打印。
顶盖21关闭,电控模块26断开,此时操作者无法操作触摸屏24,无法录入打印信息,打印机不工作。
以上所描述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打印机的工作原理,仅是大体上的工作原理,其中,手持式打印机的一些具体工作方式和打印方法,均将在以下的描述中予以详细描述。
在此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手持式打印机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打印机本体2和把手3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相对的两侧,便于在操作打印时使打印机本体2保持平衡,以提高打印的效率和质量。
打印机本体2包括的顶盖21、上盖22、左侧盖23、触摸屏24、墨盒支撑模块25、电控模块26、打印面板27、右侧盖28、底板29、电池盖210、上盖22、墨盒支撑模块25和墨盒25e,布局合理,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并且,把手3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握感舒适,不易疲劳。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打印方法,旨在利用多喷头的手持式打印机10来应对目前的手持式打印机均采用单个喷头的设置,导致打印出的画像的幅面太小的问题。因为,在现有技术中若用户想要打印大幅面的画像,通常只能重复打印,打印效率低,浪费了用户的时间。也就是说,在以下给出的打印方法中,涉及到以上所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手持式打印机10的多喷头相关的构思,利用这样的构思,在以下将要描述的打印方法中,本实施例通过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喷头的位置偏移,确定出喷头的打印顺序,以下将对此进行详细地说明。作为一种示例,以下给出的打印方法可以由以上所描述的手持式打印机10来实施,但在以下对打印方法的描述中,为了简化描述,只对手持式打印机10的与下述打印方法相关的特征进行描述。
参见图10至图17,并请尤其参阅图10,虽然在以上的描述已经提及,但为了便于理解,在此重申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打印机10包括打印机本体2、把手3,多个如上所描述的喷头(即第一至第四喷头)以及控制器(即电控模块26和喷头驱动模块)。
进一步重申的是,把手3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后方。多个喷头交错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前方即打印面板27。在使用时,用户握住把手3,然后将手持式打印机10的打印机本体2的打印面板27滑过指定区域,便可通过打印面板上的多个喷头在指定区域内打印预设的打印内容。
其中,控制器(即电控模块26和喷头驱动模块的总称)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内部,喷头驱动模块与多个喷头电连接,电控模块26用于获取待打印内容;根据待打印内容,确定出每个喷头的打印内容;以及根据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喷头的位置偏移,分别在打印位置处控制每个喷头打印各自的打印内容。
上述的电控模块26可以是单片机、比如51单片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也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电控模块26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请参阅图11,下面对喷头的设置结构进行说明。多个喷头交错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打印面板27。如以上所提及的,每个喷头在长度方向上平行,每个喷头在宽度方向也平行。需要说明的是,喷头所打印的区域为喷头的长边所扫过的区域。而多个喷头交错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个喷头所扫过的区域有重叠部分。通过相邻两个区域的重叠部分能够使得最终所组合而成的图像整体性更好,其次,通过相邻两个区域的重叠部分也便于在前期对手持式打印机的调试。
以图11中的四喷头的手持式打印机为例,四个喷头之间的间隔可以相等。结合图29,第一喷头131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打印面板的左下方,第四喷头134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打印面板的右上方,第二喷头132和第三喷头133设置在第一喷头131和第四喷头134之间。第二喷头132设置在第一喷头131的右上方,第三喷头133设置在第二喷头132的右上方。
在使用时,用户握住把手3,然后将手持式打印机的打印机本体2的打印面板向右滑过指定区域,则第一喷头131、第二喷头132、第三喷头133、第四喷头134会依次从指定区域上开始打印,比如以第一喷头131作为指定区域的初始打印位置,则用户在刚开始滑动时,第一喷头131就已经开始打印了。在用户的滑动过程中,第二喷头132到达初始打印位置后也开始打印,接着,第三喷头133到达初始打印位置后开始打印,最后第四喷头134也到达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
在另一种喷头的排布方式中,对于喷头的位置设置,还可以采用如图12所示出的结构。四个喷头还可以具有如下的交错方式:将第一喷头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打印面板的左下方,第四喷头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打印面板的右上方,第二喷头和第三喷头设置在第一喷头和第四喷头之间。而第二喷头设置在第三喷头的左上方。当然,上述的喷头之间的位置结构也可以适用于三喷头的手持式打印机或者六喷头的手持式打印机。
于本申请实施例中,例如每个喷头的长边可以为0.5英寸。由于每个喷头的打印区域有重叠部分,因此,通过如图11所示出的喷头能够打印出接近2英寸画幅的图像。
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喷头的长边也可以为1英寸。每个喷头的长边也可以不相等。对此,本申请均不作限定。
为了便于理解,需要重申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打印机还包括触摸屏24,触摸屏24与电控模块26电连接,触摸屏24用于显示所打印的内容,可以是文字、图像、二维码等等。当然,触摸屏24还可以包含启动按钮,当用户点击触摸屏24上的启动按钮后,电控模块26会接收到触摸屏24发送的打印指令,进而控制多个喷头进行打印。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打印机还包括通信模块。通信模块与电控模块26电连接。手持式打印机的通信模块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连接,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用户可以将所需打印的内容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发送至手持式打印机。其中,通信模块可以是蓝牙模块、Wi-Fi模块或者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模块,对此,本申请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手持式打印机还可以包括比上述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因此,不能将附图中所示出的结构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请参阅图13,以下将总地说明本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方法,该打印方法正是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手持式打印机10中的控制器。该方法包括如下的步骤S101-步骤S103。
步骤S101:获取待打印内容。
步骤S102: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打印内容。
步骤S103:根据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所述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所述喷头的位置偏移,分别在打印位置处控制每个所述喷头打印各自的打印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在获取到待打印内容后,根据待打印内容,确定每一个喷头的打印内容,再根据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喷头的位置偏移,分别在打印位置处控制每个喷头打印各自的打印内容,最后在打印位置所呈现的即为各个喷头打印内容的组合图。本申请实施例利用多个喷头叠加来增大一次打印画像的画幅,突破了现有技术中单个喷头打印的局限性,提高了打印效率。
下面结合具体的示例对上述步骤进行说明。
步骤S101:获取待打印内容。
控制器获取待打印内容的方式可以是通过手持式打印机10的通信模块获取,比如通过蓝牙传输将待打印内容发送至手持式打印机。待打印内容可以是文字、图像、二维码等。
步骤S102: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打印内容。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步骤S102可以包括:根据喷头的数量,将待打印内容拆分为与喷头等数量的待打印内容。根据喷头的顺序,依次确定出每个喷头的打印内容。
下面,举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14,以四喷头的手持式打印机为例,假设待打印内容为数字AB,则根据根据喷头的数量,将待打印内容AB拆分为四部分。然后,再根据喷头的顺序,依次确定出每个喷头的打印内容。需要说明的是,喷头的顺序是从上至下的顺序。比如采用图11示出的喷头的结构,则第一喷头131的打印内容为图14中的1号区域,第二喷头132的打印内容为图14中的2号区域,第三喷头133的打印内容为图14中的3号区域,第四喷头134的打印内容为图14中的4号区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依据喷头的数量,将待打印内容拆分为与喷头等数量的待打印内容。通过将待打印内容分配至各个喷头,使得该手持式打印机能够打印出该手持式打印机所支持的最大画幅的图像。
作为又一种实施方式,步骤S102可以包括:将待打印内容拆分为预设数量的待打印内容。根据喷头的顺序,依次确定出每个喷头的打印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预设数量小于喷头的个数。比如,当喷头的数量为6个时,则预设数量可以是1~5中的任意整数,比如预设数量可以是3,预设数量也可以是4。
下面,举例进行说明,请参阅图图15,以四喷头的手持式打印机为例,假设待打印内容为字母AB,预设数量为3,则将待打印内容AB拆分为三部分。然后,再根据喷头的顺序,依次确定出每个喷头的打印内容。其中,可以自定义所需打印的喷头,比如采用图11示出的喷头的结构,可以是第一喷头131的打印内容为图15中的1号区域,第二喷头132的打印内容为图15中的2号区域,第三喷头133的打印内容为图15中的3号区域,第四喷头134不打印。当然,也可以是将AB放置在2-4号区域中,相应的,第一喷头131不打印,第二喷头132、第三喷头133、第四喷头134对AB进行打印。
可以理解的是,当预设数量为2时,则可以是第一喷头131与第二喷头132对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也可以是第三喷头133和第四喷头134对待打印内容进行打印。对此,申请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器在获取到待打印内容后,可以将待打印内容拆分为预设数量的待打印内容,预设数量小于喷头的数量。也即用户可以仅使用其中任意数量的喷头进行打印图像,进而实现了对画幅的大小进行自定义。
步骤S103:根据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所述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所述喷头的位置偏移,分别在打印位置处控制每个所述喷头打印各自的打印内容。
可选地,通过如下步骤确定每个喷头的位置偏移:根据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确定出每个喷头的坐标。再根据每个喷头的坐标确定出每个喷头的位置偏移。
如图16所示,假设以打印机本体2的打印面板27的右下角为打印原点,则根据打印原点可以确定出第一喷头131的坐标(X1,Y1)、第二喷头132的坐标(X2,Y2)、第三喷头133的坐标(X3,Y3)以及第四喷头134的坐标(X4,Y4)。然后再根据每个喷头的坐标进而确定出每个喷头的位置偏移,X1即为第一喷头131的位置偏移、X2即为第二喷头132的位置偏移、X3即为第三喷头133的位置偏移、X4即为第四喷头134的位置偏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坐标确定每个喷头的位置偏移,能够提高获取到的每个喷头的位置偏移的准确性。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打印原点还可以是在打印面板的左上角;也可以是以第一喷头131的坐标作为打印原点。
可选地,上述步骤S103可以包括:根据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喷头的位置偏移,确定出喷头的打印顺序;其中,第一个打印的喷头即为初始打印位置。控制第一个打印的喷头从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第一个打印的喷头的打印内容,以及在其余的喷头在到达初始打印位置后,控制其余的喷头打印各自对应的打印内容。
下面,以图16中的四喷头的手持式打印机进行说明。根据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喷头的位置偏移,确定出第一个打印的喷头、第二个打印的喷头、第三个打印的喷头以及第四打印的喷头。
控制器预先设定的方向为向右滑动的方向,也即,用户握住图10所示出的手持式打印机10然后向右进行滑动,则第一个打印的喷头为图16中的第一喷头131,第二个打印的喷头为图16中的第二喷头132,第三个打印的喷头为图16中的第三喷头133,第四个打印的喷头为图16中的第四喷头134。其中,第一个打印的喷头即为初始打印位置,也即,第一喷头的位置为初始打印位置。
然后控制器控制第一喷头131从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第一喷头131的打印内容。当第二喷头132到达初始打印位置后,控制第二喷头132从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第二个喷头的打印内容。当第三喷头133到达初始打印位置后,控制第三喷头133从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第三个喷头的打印内容。当第四喷头134到达初始打印位置后,控制第四喷头134从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第四个喷头的打印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每个喷头的位置偏移进而确定每个喷头是否达到初始打印位置,比如第一喷头131的位置为初始打印位置,则第二喷头132与第一喷头131的距离为X1-X2,则当手持式打印机10的移动距离为X1-X2时,则第二喷头132到达初始打印位置,控制器控制第二喷头132从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第二个喷头的打印内容。同理,当手持式打印机10的移动距离为X1-X3时,则第三喷头133到达初始打印位置,控制器控制第三喷头133从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第三个喷头的打印内容。
综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喷头的位置偏移,确定出喷头的打印顺序。再控制第一个打印的喷头从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第一个打印的喷头的打印内容,以及在其余的喷头在到达初始打印位置后,控制其余的喷头打印各自对应的打印内容,进而保证了最后通过多喷头在同一打印位置处能够组合形成完整的图像,提高了通过多喷头打印大画幅图像的正确性及完整性。此外,于申请实施例中,喷头的数量为4个。通过4个喷头,既保证了能够打印足够大画幅的图像,又避免了采用更多的喷头导致手持式打印机结构太大,用户不方便使用的情况。
请参阅图17,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打印装置,为了便于与后续描述的另一打印装置区分开来,本实施例将这里即将描述的打印装置称为“第一打印装置200”,该第一打印装置200应用于手持式打印机10中的控制器。该第一打印装置200包括:获取模块201、确定模块202以及第一打印模块203。
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待打印内容。
确定模块202,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打印内容。
第一打印模块203,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所述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所述喷头的位置偏移,分别在打印位置处控制每个所述喷头打印各自的打印内容。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202还用于根据所述喷头的数量,将所述待打印内容拆分为与所述喷头等数量的待打印内容;以及根据所述喷头的顺序,依次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打印内容。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202还用于将所述待打印内容拆分为预设数量的待打印内容;其中,所述预设数量小于所述喷头的数量;根据所述喷头的顺序,依次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打印内容。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202还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所述打印原点,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坐标;根据每个所述喷头的坐标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位置偏移。
可选地,所述第一打印模块2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所述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所述喷头的位置偏移,确定出所述喷头的打印顺序;其中,第一个打印的喷头即为初始打印位置;控制所述第一个打印的喷头从所述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所述第一个打印的喷头的打印内容,以及在其余的喷头在到达所述初始打印位置后,控制所述其余的喷头打印各自对应的打印内容。
可选地,所述喷头的数量为4个,所述第一打印模块203具体用于根据所述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所述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所述喷头的位置偏移,确定出第一个打印的喷头、第二个打印的喷头、第三个打印的喷头以及第四打印的喷头;其中,第一个打印的喷头即为初始打印位置;控制所述第一个打印的喷头从所述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所述第一个打印的喷头的打印内容;在所述第二个打印的喷头到达初始打印位置后,控制所述第二个打印的喷头从所述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所述第二个打印的喷头的打印内容;在所述第三个打印的喷头到达初始打印位置后,控制所述第三个打印的喷头从所述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所述第三个打印的喷头的打印内容;在所述第四个打印的喷头到达初始打印位置后,控制所述第四个打印的喷头从所述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所述第四个打印的喷头的打印内容。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运行时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
该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可应用于上述手持式打印机10。该信息处理的方法与以上打印方法不同的是,以上打印方法旨在对手持式打印机10的输出即打印流程进行改进,而在即将描述的信息处理的方法中,针对的是对手持式打印机10的信息输入过程的改进。具体地,由于与非手持式的打印机不同,手持式打印机可以移动操作,因此其编辑界面都较小。而对于手持式打印机的操作流程而言,通常是用户将需要打印的内容对象输入到手持式打印机中,然后用户通过手持式打印机的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对输入的内容对象进行相应的编辑操作,用户输入编辑操作后,手持式打印机会执行该编辑操作,得到该编辑操作对应的结果并显示,在编辑界面较小的情况下,容易出现编辑操作后多个内容对象在编辑界面上产生重叠的情况。
基于上述应用场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接下来请参照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在接收到用户在编辑界面上输入的多个内容对象和与多个内容对象对应的编辑操作时,判断编辑操作是否会使多个内容对象在编辑界面上产生重叠。
步骤102:若编辑操作会使多个内容对象在编辑界面上产生重叠,根据编辑操作调整多个内容对象在编辑界面上的位置,得到对应的调整结果。
步骤103:根据调整结果反馈与编辑操作对应的编辑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用户在编辑界面上输入相关的编辑操作后,若判断出编辑操作会使内容对象在编辑界面上产生重叠,自动地根据编辑操作调整内容对象在编辑界面上的位置,得到对应的调整结果再反馈。相对于现有技术直接显示用户的编辑操作的结果,然后由用户进行进一步的编辑处理,对于用户来说,在输入内容对象和对应的编辑操作后,假设编辑操作会导致内容重叠,由打印机依据编辑操作对内容对象在编辑界面上进行调整,用户不需要手动的对编辑操作的结果进行调整,从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叠和用户的再编辑,降低了用户编辑的难度,使用户的操作更便利,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接下来对步骤101-步骤103的详细实施流程进行介绍。
在步骤101中,编辑界面为手持式打印机上的用户编辑界面,该编辑界面的大小与手持式打印机的显示界面的大小适配,例如编辑界面的大小为显示界面大小的3/4等。多个内容对象可以是文字、图片、二维码、条形码、日期、标签等各种形式的内容。
与内容对象对应的编辑操作可以是移动、排列等。以移动操作为例,与内容对象对应的编辑操作可以是把一个内容对象移动到另一个内容对象的前方、后方、或者上方等。对于各个内容对象来说,输入的每一个内容对象在编辑界面上都会有对应的坐标区域,当执行编辑操作后,可能会出现内容对象的重叠,因此,需要判断编辑操作是否会使多个内容对象在编辑界面上产生重叠。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步骤101可以包括:根据编辑操作判断多个内容对象在编辑操作后在编辑界面上所占据的区域是否有重叠;若多个内容对象在编辑操作后在编辑界面上所占据的区域有重叠,确定编辑操作会使多个内容对象在编辑界面上产生重叠。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对于编辑操作后所占据的区域,例如移动操作,移动操作是将一个内容对象从A位置移动到B位置,那么编辑操作后内容对象所占据的区域即为B位置所在的区域。进一步的,在进行编辑操作时,多个内容对象中可能仅有一个内容对象的位置需要改变,那么此时除了该一个内容对象外的其他内容对象在编辑操作后所占据的区域即为初始的占据的区域。
对于占据的区域,与内容对象的形式有关。例如,假设内容对象为一串文字,那么这一串文字占据的区域大小与这一串文字的长度和宽度相关;假设内容对象为一张图片,那么这一张图片占据的区域大小与图片的大小相关,当然这里的大小,指的是这一张图片在当前编辑界面上的尺寸大小。假设内容对象为其他形式,和这两种列举的形式类似,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判断内容对象所占据的区域是否重叠时,可以通过内容对象所占据的区域的坐标实现。例如:将内容对象所占据的区域中的所有坐标点的坐标进行比对,若出现相同的坐标,说明这两个所占据的区域是有重叠的。若没有出现相同的坐标,说明这两个所占据的区域没有重叠。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步骤101中只需要对是否重叠作一个判断,并不会显示执行编辑操作后的结果,相当于是用户输入了一个编辑操作,手持式打印机在后台对编辑操作进行判断和处理,以使用户最终看到的结果是没有内容重叠的结果。
进一步的,若确定多个内容对象在编辑操作后占据的区域有重叠,则确定编辑操作会使多个内容对象在编辑界面上产生重叠,此时执行步骤102。若确定多个内容对象在编辑操作后占据的区域没有重叠,则确定编辑操作不会使多个内容对象在编辑界面上产生重叠,此时可以直接执行编辑操作,并显示执行编辑操作后的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判断编辑操作是否会使多个内容对象在编辑界面上产生重叠时,可以将编辑界面看作多个区域块,假设多个内容对象在编辑操作后,所占据的是有重叠的,说明最终显示时,多个内容对象也会有重叠,因此可以通过区域的重叠来判断内容对象是否会重叠。通过这种判断方式,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得到一个结果,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在步骤102中,根据编辑操作调整多个内容对象在编辑界面上的位置,得到对应的调整结果,该步骤相当于是防重叠的处理过程。针对不同的编辑操作,步骤102可以有不同的实施方式,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假设多个内容对象包括第一内容对象和第二内容对象,步骤102包括:若编辑操作为将第一内容对象移动到第二内容对象的目标方向上,判断目标方向上是否有与第二内容对象所在的区域不重叠且未被占用的能够容纳第一内容对象的匹配区域;若目标方向上有匹配区域,将第一内容对象移动到匹配区域上,得到调整结果。
其中,多个内容对象除了第一内容对象和第二内容对象,还可以包括其它的内容对象,但是移动操作所涉及到的内容对象为第一内容对象和第二内容对象。对于目标方向,假设坐标包括X坐标和Y坐标,那么该目标方向可以是X坐标方向、Y坐标方向或者以X和Y坐标方向为基准的其他方向。
进一步的,对于匹配区域,为与第二内容对象所在的区域不重叠且未被占用的能够容纳第一内容对象的区域,可以理解为在目标方向上与第二内容对象所在的区域不重叠的区域,且该区域的大小能够满足第一内容对象的大小要求。进一步的,若有匹配区域,将第一内容对象移动到匹配区域上时,可以将第一内容对象移动到匹配区域上靠近第二内容对象的位置,这样使第一内容对象和第二内容对象的排列更整齐和美观。
此外,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编辑操作除了是对目标方向的限制,还可以是移动到目标方向上的指定位置或者仅是指定位置,即指定第一内容所要移动到的位置。若为这种情况,匹配区域为指定位置所在的与第二对象所在的区域不重叠且能够容纳第一内容对象的区域。在确定有该匹配区域时,将第一内容对象移动到该匹配区域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假设编辑操作为将第一内容对象移动到第二内容对象的目标方向时,可以先判断目标方向上是否有匹配区域,若有,就将第一内容对象移动到匹配区域上,避免了第一内容对象和第二内容对象在编辑界面上的重叠,进而快速且准确地实现了防重叠处理。
在步骤102中,还包括不存在匹配区域的情况,此时,该方法还包括:若目标方向上没有匹配区域,不移动第一内容对象,得到调整结果。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当防处理的过程中没有找到匹配区域时,此时可以不执行用户的编辑操作,即不移动第一内容对象,默认用户的编辑操作是无效的,通过无效编辑操作实现防重叠,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进一步的,在步骤102中得到调整结果后,执行步骤103,根据调整结果反馈与编辑操作对应的编辑结果。由于在步骤102中可能找到了匹配区域,也可能没有找到匹配区域,因此,步骤103也有不同的实施方式。
若步骤102中找到了匹配区域,步骤103包括:在编辑界面上显示调整结果。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经过防重叠处理得到的调整结果可以直接作为编辑操作对应的编辑结果进行显示,使用户看到的编辑界面上没有重叠的内容,提升用户的体验。
若在步骤102中没有找到匹配区域,步骤103包括:生成用于指示编辑操作失败的用户提示作为编辑操作对应的编辑结果并反馈。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由于没有匹配区域,此时如果执行用户的编辑操作,并反馈结果,用户看到的内容会有重叠,因此,可以生成用户提示,告知用户编辑操作失败,使用户重新进行编辑操作。其中,反馈的方式可以是将用户提示显示在编辑界面上。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调整结果并未进行防重叠处理,也并未执行用户的编辑操作时,通过生成用于指示编辑操作失败的用户提示并反馈,可以使用户知道输入的编辑操作是不恰当的,所得到的最终结果也是不适于用于打印的,避免资源的浪费。
在步骤103后,用户可以从编辑界面上看到对应的内容,假设用户看到的内容对象是通过匹配区域进行防重叠处理后的内容,此时用户可以对内容对象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在确认不误后,可以进行保存或者打印等操作。对于手持式打印机来说,当接收到用户发起的操作指令后,执行用户的操作指令,实现手持式打印机的打印功能。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更便于理解,接下来结合具体的实例对其进行进一步地介绍。下述实例中,假设目标方向包括X方向和Y方向,内容对象为字符串。
请参照图19和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容对象在X方向上重叠的示例图,在图19中,字符串“12345”与“Abcd”在X方向上重叠;在图20中,字符串“12345”,“Abcd”和“ABCDEFGH”在X方向上存在重叠的情况。
请参照图21和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容对象在Y方向上重叠的示例图,在图21中,字符串“Abcd”和“ABCD”在Y方向上重叠;在图22中,字符串“12345”,“Abcd”和“ABCDEFGH”在Y方向上存在重叠的情况。
请参照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内容对象在X和Y方向上均重叠的示例图,在图23中,字符串“12345”,“Abcd”和“ABCD”在X和Y方向上均存在重叠的情况。
接下来请参照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防重叠处理的示例图,在图24中,假设用户输入的三个字符串:“12345”,“Abcd”和“ABCD”,对应的编辑操作为将字符串“Abcd”移动到字符串“12345”的后面,此时若执行用户的移动操作,会使字符串“12345”与字符串“Abcd”出现重叠,通过防重叠处理,可以使字符串“Abcd”移动到字符串“12345”后的合适位置处,形成一个新的字符串“12345Abcd”。
接下来请参照图2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防重叠处理的示例图,在图25中,假设用户输入三个字符串:“12345”,“Abcd”和“ABCDEFGH”,编辑操作为将字符串“ABCDEFGH”移动到字符串“12345”的后方,但是由于字符串“ABCDEFG”移动后与字符串“12345”会在X方向上重叠,以及与字符串“Abcd”在Y方向上重叠,且并不能避免这种重叠,即没有匹配区域,此时不执行用户的编辑操作,并提示编辑操作失败,字符串“ABCDEFGH”回到初始在编辑界面上的位置。
接下来请参照图2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防重叠处理的示例图,在图26中,假设用户输入的三个字符串:“12345”,“Abcd”和“ABCD”,对应的编辑操作为将字符串“Abcd”移动到字符串“12345”的下方,以及字符串“ABCD”的上方,此时若执行用户的移动操作,会使字符串“ABCD”与字符串“Abcd”出现重叠,通过防重叠处理,可以使字符串“Abcd”移动到字符串“ABCD”上方的合适位置处,最终的显示结果没有重叠的内容。
接下来请参照图2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防重叠处理的示例图,在图27中,假设用户输入三个字符串:“12345”,“Abcd”和“ABCDEFGH”,编辑操作为将字符串“Abcd”移动到字符串“12345”的下方,但是由于字符串“Abcd”移动后与字符串“12345”和字符串“ABCDEFGH”会在Y方向上重叠,且并不能避免这种重叠,即没有匹配区域,此时不执行用户的编辑操作,并提示编辑操作失败,字符串“Abcd”回到初始在编辑界面上的位置。
从上述举例可以看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信息处理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叠的出现,降低了用户编辑的难度,UI操作界面用户体验良好,提高了编辑效率。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请参照图28,图28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处理的装置3200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处理模块3201和反馈模块3202。
处理模块3201,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在编辑界面上输入的多个内容对象和与所述多个内容对象对应的编辑操作时,判断所述编辑操作是否会使所述多个内容对象在所述编辑界面上产生重叠;若所述编辑操作会使所述多个内容对象在所述编辑界面上产生重叠,根据所述编辑操作调整所述多个内容对象在所述编辑界面上的位置,得到对应的调整结果。反馈模块3202,用于根据所述调整结果反馈与所述编辑操作对应的编辑结果。
可选的,处理模块32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编辑操作判断所述多个内容对象在所述编辑操作后在所述编辑界面上所占据的区域是否有重叠;若所述多个内容对象在所述编辑操作后在所述编辑界面上所占据的区域有重叠,确定所述编辑操作会使所述多个内容对象在所述编辑界面上产生重叠。
可选的,处理模块3201具体还用于:若所述编辑操作为将所述第一内容对象移动到所述第二内容对象的目标方向上,判断所述目标方向上是否有与所述第二内容对象所在的区域不重叠且未被占用的能够容纳所述第一内容对象的匹配区域;若所述目标方向上有所述匹配区域,将所述第一内容对象移动到所述匹配区域上,得到所述调整结果。可选的,反馈模块3202具体用于:在所述编辑界面上显示所述调整结果。
可选的,处理模块3201具体还用于:若所述目标方向上没有所述匹配区域,不移动所述第一内容对象,得到所述调整结果。
可选的,反馈模块3202具体还用于:生成用于指示编辑操作失败的用户提示作为所述编辑操作对应的编辑结果并反馈。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手持式打印机,包括处理器和显示器。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处理能力。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NP(NetworkProcessor,网络处理器)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成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处理器,用于:在接收到用户在编辑界面上输入的多个内容对象和与所述多个内容对象对应的编辑操作时,判断所述编辑操作是否会使所述多个内容对象在所述编辑界面上产生重叠;若所述编辑操作会使所述多个内容对象在所述编辑界面上产生重叠,根据所述编辑操作调整所述多个内容对象在所述编辑界面上的位置,得到对应的调整结果。显示器,用于根据所述调整结果反馈与所述编辑操作对应的编辑结果。
可选的,处理器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编辑操作判断所述多个内容对象在所述编辑操作后在所述编辑界面上所占据的区域是否有重叠;若所述多个内容对象在所述编辑操作后在所述编辑界面上所占据的区域有重叠,确定所述编辑操作会使所述多个内容对象在所述编辑界面上产生重叠。
可选的,处理器具体还用于:若所述编辑操作为将所述第一内容对象移动到所述第二内容对象的目标方向上,判断所述目标方向上是否有与所述第二内容对象所在的区域不重叠且未被占用的能够容纳所述第一内容对象的匹配区域;若所述目标方向上有所述匹配区域,将所述第一内容对象移动到所述匹配区域上,得到所述调整结果。
可选的,显示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编辑界面上显示所述调整结果。
可选的,处理器具体还用于:若所述目标方向上没有所述匹配区域,不移动所述第一内容对象,得到所述调整结果。
可选的,显示器具体还用于:生成用于指示编辑操作失败的用户提示作为所述编辑操作对应的编辑结果并反馈。
前述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的方法中的各实施方式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信息处理的装置3200中的各个模块以及手持式打印机中的各个硬件模块,通过前述对信息处理的方法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各个模块/硬件模块的实施方式,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运行时执行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信息处理的方法。
在以上所描述的信息处理的方法之后,本实施例还提供又一种打印方法,涉及到连续打印。作为一种示例,该打印方法可以应用于以上描述的手持式打印机10,并与前一种打印方法类似的,也就是说,相较于以上刚刚描述的针对手持式打印机10的输入进行改进的信息处理方而言,下面将要描述的打印方法是针对手持式打印机10的输出即打印流程的改进,具体将在以下描述中进行说明。
为了便于描述,请参阅图29,图2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打印机的装配图的轴测图的示意图。基于图29,在此重申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式打印机可以包括打印机本体2、把手3、喷印部113和打印按钮31,其中喷印部113为以上描述中所提及的喷头的概括性名称。
示例性的,打印机本体2中可以包括控制器(即电控模块26和喷头驱动模块),控制器内设有实现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方法的控制程序。控制器可以包括单片机、微处理器等,以上的描述中已经提及,此处不再赘述。此外,把手3可以设置在打印机本体2的后方。
仍基于以上描述,本实施例中以喷印部113包括四个喷头(即第四喷头134、第三喷头133、第二喷头132和第一喷头131)为例,但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另外,本实施例中第四喷头134、第三喷头133、第二喷头132和第一喷头131的交错设置方式,仅是一种示例性的方式,在其他一些可实现的方式中,多个喷头可以并列设置或呈排列设置等,此处不作限定。其中,每个喷头可以负责一个区域的打印,以实现多个喷头配合完成更大区域的打印和/或更高效地打印。
仍然在此重申的是,打印按钮31可以设置在把手3上,以便于用户手持时按压按钮,当然,此种设置方式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打印按钮31可以与控制器连接,用于响应用户的操作生成电信号,并将电信号传送给控制器,以使控制器基于电信号生成指令(包括但不限于连续打印指令),以实现用户对手持式打印机的控制。
在本实施例中,手持式打印机10或其中的控制器可以作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方法的执行主体,本实施例中以控制器为执行主体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打印方法进行介绍,但不限定于此。以下,将具体介绍执行打印方法的详细过程。
请参阅图30,图3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打印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实施例中,打印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0、步骤S20和步骤S30。
在用户需要使用打印机进行连续打印时,可以对打印按钮31进行操作,而打印按钮31可以响应用户的操作生成电信号,以传送给控制器。此时,控制器可以执行步骤S10。
步骤S10:获得用于控制所述手持式打印机10连续多次打印的连续打印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基于该电信号生成用于控制手持式打印机10连续多次打印的连续打印指令。当然,在方法应用于一些功能更复杂的手持式打印机时,生成控制指令的方式可能需要用户多次操作打印按钮,而控制器基于操作给出响应回应(例如,在具有显示屏的手持式打印机的显示屏上显示,或者通过声音进行提示等),从而生成连续打印指令,此处不作限定。
控制器获得连续打印指令之后,为了提高打印质量,在执行步骤S20之前,还可以通过打印测试内容,对喷印部进行调整。
示例性的,以包括多个喷头的喷印部113为例,控制器可以控制喷印部113的多个喷头配合打印测试内容,并获取打印出的内容。在打印出的内容与测试内容之间的差异超过预设值时,确定出对应的调整延时,以调整多个喷头中的一个或多个喷头所对应的喷印延时。其中,每个喷头对应一个喷印延时,喷印延时表示对应的喷头在手持式打印机10(控制器)启动打印(可以是首次打印,也可以是后续的打印)时,间隔喷印延时对应的时长后开始喷印(例如喷墨、颜料、涂料等,此处不作限定)。每个喷头对应的喷印延时可以基于打印过程中对应该喷头喷印的内容(即喷印部分)不同而有所变化,此处不作限定。
示例性的,以本实施例提供的四喷头的手持式打印机10为例,对确定调整延时的具体方式进行说明。控制器可以基于测试内容,确定出每个喷头在本次测试内容的打印中所对应的测试喷印部分和测试喷印延时。即,第一喷头131对应第一测试喷印部分和第一测试喷印延时,第二喷头132对应第二测试喷印部分和第二测试喷印延时,第三喷头133对应第三测试喷印部分和第三测试喷印延时,第四喷头134对应第四测试喷印部分和第四测试喷印延时。控制器可以控制每个喷头基于其对应的测试喷印部分和测试喷印延时进行本次的测试打印。
而后,控制器可以获取测试打印的内容(即基于测试内容而打印出的内容),并确定出打印出的内容与测试内容之间的差异。具体的,控制器可以确定出二者的差异所处的区域,例如,第一喷头131负责的第一测试喷印部分为第一区域,第二喷头132负责的第二测试喷印部分为第二区域,第三喷头133负责的第三测试喷印部分为第三区域,第四喷头134负责的第四测试喷印部分为第四区域。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以第一区域为基准,而每个区域之间可以为无缝衔接的(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选用有缝衔接的,或者有重合区域的,此处不作限定)。以此确定出打印出的内容于测试内容之间的差异处于哪个区域。例如,差异位于第二区域,而第三区域和第四区域都不存在偏差,那么,可以确定根据差异的具体量,结合喷印的移动速率,确定出对应第二喷头132的调整延时。此处的调整方式仅为示例性的,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此外,基于图29可以得知的是,前面所描述的打印过程是从左往右的打印过程,然而,不限于此的是,还可以使手持式打印机执行从右往左的打印过程。在这一打印过程中,显然相对于前面所描述的从左往右的打印过程是颠倒的,即第一喷头131负责的第一测试喷印部分仍为第一区域,第二喷头132负责的第二测试喷印部分仍为第二区域,第三喷头133负责的第三测试喷印部分仍为第三区域,第四喷头134负责的第四测试喷印部分仍为第四区域,但在从右往左的打印过程中,是以第四区域作为基准的。通过确定出打印出的内容与测试内容之间的差异所处的区域,进一步确定出差异喷印部分,从而可以基于差异喷印部分确定出对应的调整延时,这样可以准确地对每个喷头的喷印延时进行调整,有利于提高打印质量。
确定出的调整延时,可以用于调整对应的喷头的喷印延时,调整的方式可以为一次调整(即改变喷印延时的确定方式),也可以为每次调整,即在每次确定出喷头的喷印延时后,在其基础上结合调整延时,共同对打印过程产生作用,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获得连续打印指令后(或者确定出调整延时后),控制器可以执行步骤S20。
步骤S20:根据所述连续打印指令,确定出间隔在两次打印之间的间隔延时。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确定出连续打印指令中包含的间隔延时,其中,间隔延时表示在连续打印的过程中,间隔在两次打印之间的时长。示例性的,间隔延时可以为预设的,也可以为用户设定或调整的,此处不作限定。以间隔延时作为间隔在两次打印之间的缓冲,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例如打印内容较复杂,或者需要更换打印的纸张、布料等)确定,使得连续打印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连续打印指令中还可以包含连续打印过程中的打印次数,而控制器则可以确定出连续打印指令中的打印次数。示例性的,打印次数可以是用户设定的,也可以是预设的或者获取的,此处不作限定。通过打印次数的设定,可以量化连续打印中的打印次数,使得连续打印方式更加灵活可控,便于用户的使用。
在确定出间隔延时后(或者确定出间隔延时和打印次数后),为了给用户预留一些缓冲时间,控制器还可以在执行步骤S30之前,确定出启动延时。其中,启动延时可以表示在启动连续打印过程中的首次打印前的一段延时,例如可以以获得控制指令与首次打印之间的间隔时长,也可以为控制器做好首次打印的准备(例如,确定出间隔延时、打印次数,确定出打印内容等)后,间隔启动延时的时长再启动首次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首次打印内容的过程可以在控制器接收到连续打印指令后,在开始首次打印前的过程中的任意时间。为了实现可变内容的连续打印(即连续打印过程中的两次打印的打印内容可以不同),既可以在开始连续打印中的首次打印前确定好每次打印的内容,也可以是在连续打印过程中的每次打印开始前确定该次打印需要打印的内容,此处不作限定。本实施例中将以每次打印开始前确定该次打印的内容为例进行说明,但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通过确定出启动延时,以给用户预留一些缓冲时间确认准备工作,在需要临时停止时,可以零损失地在启动延时中及时停止,也能够尽可能避免出现使用户手忙脚乱的情形。
而对于打印内容的确定,此处以确定首次打印的内容为例进行说明。示例性的,控制器可以获取首次打印的内容,并根据首次打印的内容确定出每个喷头的喷印部分和每个喷头的喷印延时。
在间隔了打印延时对应的时长后,控制器可以执行步骤S30。
步骤S30:启动连续打印中的首次打印,并在确定首次打印完成且间隔所述间隔延时后,启动下一次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可以根据每个喷头的喷印部分和喷印延时(若有调整延时用于在每次打印中进行调整,则需同时根据调整延时),控制对应的喷头进行喷印,以完成本次打印(首次打印)。
示例性的,以本实施例提供的四个喷头的手持式打印机10进行首次打印的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启动首次打印后,经过对应的第一喷印延时后,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一喷头131喷印第一喷印部分的内容;以及/或者,经过对应的第二喷印延时后,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二喷头132喷印第二喷印部分的内容;以及/或者,经过对应的第三喷印延时后,控制器可以控制第三喷头133喷印第三喷印部分的内容;以及/或者,经过对应的第四喷印延时后,控制器可以控制第四喷头134喷印第四喷印部分的内容。由此,即可完成首次打印。
而完成首次打印后,控制器可以记录已印次数为1;对应的,每完成一次打印后,即可将已印次数加一。在控制器的已印次数与本次连续打印过程需要打印的次数(即打印次数)一致时,控制器可以停止连续打印,从而完成本次连续打印的任务。
通过将连续打印方式应用于多个喷头的手持式打印机中,一方面可以提高打印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多喷头连续打印更大幅的画面。而通过每个喷头各自需要喷印的喷印部分和喷印延时,即可配合实现连续打印。
当然,若需要停止连续打印,用户可以通过操作手持式打印机实现,例如连续按两次打印按钮31(仅是一种示例性的操作,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这样即可方便快捷地停止连续打印,使得手持式打印机的连续打印的控制方式更简便,便于用户使用。
以上,即为对本申请提供的连续打印方法的运行过程的介绍,此处提供一种手持式打印机实现连续打印的控制流程。请参阅图31,图3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打印机连续打印的控制流程图。
首先,连续打印启动,开始喷印延迟计时(即启动延时)。喷印延迟时间(即启动延时)到后则开始第一次内容打印,打印完成后,喷印次数加一。进行喷印次数判断(即判断已印次数是否达到连续打印的打印次数):若喷印次数达到(即已印次数与连续打印的打印次数一致),则结束打印;若喷印次数没有达到(即已印次数未达到连续打印的打印次数),则开始喷印间隔计时(即间隔延时)。判断喷印间隔时间是否达到:若达到(即已经间隔了间隔延时对应的时长),则启动下一次喷印,喷印完成则喷印次数加一,并继续喷印次数判断;若未达到,则继续计时,并执行喷印间隔时间判断,直到喷印间隔时间达到,开始下一次喷印。
当然,此控制流程仅是一种示例性的控制方式,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实际应用中控制方式和控制流程多种多样,以实际需要为准。
请参阅图32,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打印装置,为了与上述第一打印装置200区分开来,这里将图32示出的打印装置定义为“第二打印装置320”,即第二打印装置320应用于手持式打印机10,包括:指令获得模块321,用于获得用于控制所述手持式打印机10连续多次打印的连续打印指令;间隔延时确定模块322,用于根据所述连续打印指令,确定出间隔在两次打印之间的间隔延时;第二打印模块323,用于启动连续打印中的首次打印,并在确定首次打印完成且间隔所述间隔延时后,启动下一次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打印装置320还包括:启动延时模块,用于在第二打印模块323启动连续打印中的首次打印之前,确定出启动延时;而第二打印模块323则用于在所述指令获得模块321获得所述连续打印指令且间隔所述启动延时后,启动连续打印中的首次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打印装置320还包括:打印次数模块,用于在所述指令获得模块321获得用于控制所述手持式打印机10连续多次打印的连续打印指令后,根据所述连续打印指令确定出打印次数;在确定完成打印的次数与所述打印次数一致时,结束连续打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式打印机包括多个喷头,所述第二打印装置320还包括:打印内容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打印模块323启动连续打印中的首次打印之前,获取首次打印的内容;根据所述首次打印的内容,确定出每个喷头的喷印部分和每个喷头的喷印延时;对应的,所述第二打印模块323则用于根据每个喷头的喷印部分和喷印延时,控制每个所述喷头进行喷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式打印机10包括第一喷头131、第二喷头132、第三喷头133和第四喷头134,所述第二打印模块323,还用于经过所述第一喷头131对应的第一喷印延时后,控制所述第一喷头喷印与所述第一喷头131对应的第一喷印部分;以及/或者,经过所述第二喷头132对应的第二喷印延时后,控制所述第二喷头132喷印与所述第二喷头132对应的第二喷印部分;以及/或者,经过所述第三喷头133对应的第三喷印延时后,控制所述第三喷头133喷印与所述第三喷头133对应的第三喷印部分;以及/或者,经过所述第四喷头134对应的第四喷印延时后,控制所述第四喷头134喷印与所述第四喷头134对应的第四喷印部分。
例如,对于第二打印模块323,用于经过所述第一喷头131对应的第一喷印延时后,控制所述第一喷头131喷印与所述第一喷头131对应的第一喷印部分;以及经过所述第二喷头132对应的第二喷印延时后,控制所述第二喷头132喷印与所述第二喷头132对应的第二喷印部分;以及经过所述第三喷头133对应的第三喷印延时后,控制所述第三喷头133喷印与所述第三喷头133对应的第三喷印部分;以及经过所述第四喷头134对应的第四喷印延时后,控制所述第四喷头134喷印与所述第四喷头134对应的第四喷印部分。对于第二打印模块323的打印模式,可以参考以上描述中所提及的从左往右的打印模式(以第一喷印部分为基准),以及从右往左的打印模式(以第四喷印部分为基准),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打印装置320还包括:测试模块,用于在所述打印内容确定模块获取首次打印的内容前,控制所述多个喷头配合打印测试内容;在打印出的内容与所述测试内容之间的差异超过预设值时,确定出对应的调整延时,以调整所述多个喷头中的一个或多个喷头所对应的喷印延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测试模块,还用于确定出所述打印出的内容与所述测试内容之间的差异所处的区域;根据所述区域,确定出对应该区域的差异喷印部分;根据所述差异喷印部分确定出对应的所述调整延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打印方法的步骤。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打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手持式打印机,通过设计连续打印的方式,在接收到连续打印指令后,确定出间隔在两次打印之间的间隔延时,以间隔延时作为间隔在两次打印之间的缓冲,从而实现将连续打印方式应用于手持式打印机10。这样可以减轻用户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因为用户的疲劳度问题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另外,也可以有效延长手持式打印机10中易损件(例如打印按钮31)的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工业实用性
喷头和把手设置在打印机本体相对的两端,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方便携带;在操作时候,把手的设置位置,更易于操作打印,提高打印产品的质量;喷头呈阶梯式的设置,有助于增大了打印文字、二维码、图形的高度,提高了打印效率,适应性强。
通过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喷头的位置偏移,确定出喷头的打印顺序。再控制第一个打印的喷头从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第一个打印的喷头的打印内容,以及在其余的喷头在到达初始打印位置后,控制其余的喷头打印各自对应的打印内容,进而保证了最后通过多喷头在同一打印位置处能够组合形成完整的图像,提高了通过多喷头打印大画幅图像的正确性及完整性。
信息处理的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叠的出现,降低了用户编辑的难度,UI操作界面用户体验良好,提高了编辑效率。
通过设计连续打印的方式,在接收到连续打印指令后,确定出间隔在两次打印之间的间隔延时,以间隔延时作为间隔在两次打印之间的缓冲,从而实现将连续打印方式应用于手持式打印机。这样可以减轻用户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尽可能地避免因为用户的疲劳度问题而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另外,也可以有效延长手持式打印机中易损件(例如打印按钮)的使用寿命。
Claims (5)
1.一种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手持式打印机中的控制器,所述手持式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把手和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沿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使得多个所述喷头交错设置,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打印内容;
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打印内容,其中,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打印内容包括:
根据所述喷头的数量,将所述待打印内容拆分为与所述喷头等数量的待打印内容;根据所述喷头的顺序,依次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打印内容;或者
将所述待打印内容拆分为预设数量的待打印内容;其中,所述预设数量小于所述喷头的数量;根据所述喷头的顺序,依次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打印内容;
根据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所述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所述喷头的位置偏移,分别在打印位置处控制每个所述喷头打印各自的打印内容,
其中,通过如下步骤确定每个所述喷头的位置偏移,包括:
根据预先设定的所述打印原点,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坐标;以及
根据每个所述喷头的坐标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位置偏移,以及
所述根据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所述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所述喷头的位置偏移,分别在打印位置处控制每个所述喷头打印各自的打印内容,包括:
根据预先设定的所述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所述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所述喷头的位置偏移,确定出所述喷头的打印顺序;其中,
第一个打印的喷头即为初始打印位置;以及
控制所述第一个打印的喷头从所述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所述第一个打印的喷头的打印内容,以及在其余的喷头在到达所述初始打印位置后,控制所述其余的喷头打印各自对应的打印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的数量为4个,所述根据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所述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所述喷头的位置偏移,分别在打印位置处控制每个所述喷头打印各自的打印内容,包括:
根据所述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所述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所述喷头的位置偏移,确定出第一个打印的喷头、第二个打印的喷头、第三个打印的喷头以及第四个打印的喷头;其中,第一个打印的喷头即为初始打印位置;
控制所述第一个打印的喷头从所述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所述第一个打印的喷头的打印内容;
在所述第二个打印的喷头到达初始打印位置后,控制所述第二个打印的喷头从所述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所述第二个打印的喷头的打印内容;
在所述第三个打印的喷头到达初始打印位置后,控制所述第三个打印的喷头从所述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所述第三个打印的喷头的打印内容;
在所述第四个打印的喷头到达初始打印位置后,控制所述第四个打印的喷头从所述初始打印位置开始打印所述第四个打印的喷头的打印内容。
3.一种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手持式打印机中的控制器,所述打印装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所述手持式打印机包括打印机本体、把手和多个喷头,多个所述喷头沿第一预设方向和第二预设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之间具有夹角,使得多个所述喷头交错设置,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打印内容;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待打印内容,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打印内容,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喷头的数量,将所述待打印内容拆分为与所述喷头等数量的待打印内容;以及根据所述喷头的顺序,依次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打印内容;或者
将所述待打印内容拆分为预设数量的待打印内容;其中,所述预设数量小于所述喷头的数量;根据所述喷头的顺序,依次确定出每个所述喷头的打印内容;
打印模块,用于根据预先设定的打印原点以及基于所述打印原点确定的每个所述喷头的位置偏移,分别在打印位置处控制每个所述喷头打印各自的打印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印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式打印机的控制器包括电控模块和打印驱动模块,所述获取模块和所述确定模块形成为所述电控模块。
5.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在被运行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1263796 | 2020-02-27 | ||
CN202010126377.7A CN111367480A (zh) | 2020-02-27 | 2020-02-27 | 信息处理的方法及装置、手持式打印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202010126378.1A CN111367410A (zh) | 2020-02-27 | 2020-02-27 | 打印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手持式打印机 |
CN202010126379.6A CN111301022B (zh) | 2020-02-27 | 2020-02-27 | 一种打印方法、装置,手持式打印机及存储介质 |
CN2020101263781 | 2020-02-27 | ||
CN2020101263777 | 2020-02-27 | ||
PCT/CN2021/073847 WO2021169712A1 (zh) | 2020-02-27 | 2021-01-26 | 手持式打印机、打印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打印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40850A CN114040850A (zh) | 2022-02-11 |
CN114040850B true CN114040850B (zh) | 2024-01-19 |
Family
ID=80147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04194.0A Active CN114040850B (zh) | 2020-02-27 | 2021-01-26 | 手持式打印机、打印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打印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04085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D986316S1 (en) * | 2020-02-27 | 2023-05-16 | Zhuhai Bentsai Electronics Co., Ltd. | Hand-held printer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95945A (zh) * | 2004-05-11 | 2005-11-1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滴喷吐装置、电光学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液滴喷吐方法 |
CN105856843A (zh) * | 2016-03-30 | 2016-08-17 | 昇捷丰电子(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精确调节及控制喷码机喷头多级叠加的方法 |
EP3272540A1 (en) * | 2016-07-19 | 2018-01-24 | JT International S.A. | Handheld printer |
WO2019050087A1 (ko) * | 2017-09-08 | 2019-03-14 | 스케치온 주식회사 | 스킨 프린터 |
CN110116557A (zh) * | 2019-06-13 | 2019-08-13 | 深圳亿瓦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打印设备的墨盒 |
CN110435302A (zh) * | 2019-07-24 | 2019-11-12 | 苏州奥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打印的手持打印机 |
CN110515566A (zh) * | 2019-08-17 | 2019-11-29 |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 工业喷墨打印预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300999A (zh) * | 2020-02-27 | 2020-06-19 | 珠海奔彩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 便携式打印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12124B1 (en) * | 1999-10-27 | 2001-11-06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Solid and semi-flexible body inkjet printing system |
US20070076082A1 (en) * | 2005-09-30 | 2007-04-05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easuring print area using hand-held printer |
-
2021
- 2021-01-26 CN CN202180004194.0A patent/CN11404085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95945A (zh) * | 2004-05-11 | 2005-11-16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液滴喷吐装置、电光学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液滴喷吐方法 |
CN105856843A (zh) * | 2016-03-30 | 2016-08-17 | 昇捷丰电子(厦门)有限公司 | 一种精确调节及控制喷码机喷头多级叠加的方法 |
EP3272540A1 (en) * | 2016-07-19 | 2018-01-24 | JT International S.A. | Handheld printer |
WO2019050087A1 (ko) * | 2017-09-08 | 2019-03-14 | 스케치온 주식회사 | 스킨 프린터 |
CN110116557A (zh) * | 2019-06-13 | 2019-08-13 | 深圳亿瓦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便携式打印设备的墨盒 |
CN110435302A (zh) * | 2019-07-24 | 2019-11-12 | 苏州奥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打印的手持打印机 |
CN110515566A (zh) * | 2019-08-17 | 2019-11-29 | 深圳市汉森软件有限公司 | 工业喷墨打印预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300999A (zh) * | 2020-02-27 | 2020-06-19 | 珠海奔彩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 便携式打印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040850A (zh) | 2022-02-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953815B2 (ja) |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表示方法、液滴吐出装置、液滴吐出システム | |
KR101601040B1 (ko) | 휴대 단말기의 화면 표시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휴대 단말기 | |
CN202167007U (zh) | 信息处理设备 | |
EP3988315B1 (en) | Handheld printer, print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4040850B (zh) | 手持式打印机、打印方法、信息处理的方法及打印装置 | |
CA2929908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between interactive systems | |
JP2022091940A (ja) | 保持装置、及び、制御装置 | |
US11816367B2 (en) | Method for setting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storage medium,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 |
JP2018056656A (ja)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 |
CN111301022B (zh) | 一种打印方法、装置,手持式打印机及存储介质 | |
JP2012027848A (ja) |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プレビュー方法 | |
JP202012807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情報処理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グラム | |
CN104309315A (zh) | 一种智能打印机的打印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智能打印机 | |
CN105549719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4265565A (zh) | 一种打印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0877487B (zh) |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方法、信息处理装置及存储介质 | |
JP2009047987A (ja) | 表示装置 | |
US9180686B1 (en) | Image translation device providing navigational data feedback to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14347656B (zh) | 涂布装置以及涂布系统 | |
CN104317435A (zh) | 具有背部按键的平板设备 | |
US20170118359A1 (en) | Printing system having an attached local user interface | |
US11731441B2 (en) | Printing device, print controll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 |
US11785157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storing a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program for printing image on three-dimensional medium | |
EP4063135A1 (en) | Print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printing method, and carrier means | |
CN108027703A (zh) | 设备的功能执行方法、设备和程序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519000 area B, 2nd floor, NO.115, Huawei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uhai Bencai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9000 area B, 2nd floor, NO.115, Huawei Road, Xiangzhou District, Zhuhai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UHAI BENTSAI PRINTING TECHNOLOGY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