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39713A - 一种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一种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39713A
CN114039713A CN202111266563.1A CN202111266563A CN114039713A CN 114039713 A CN114039713 A CN 114039713A CN 202111266563 A CN202111266563 A CN 202111266563A CN 114039713 A CN114039713 A CN 1140397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domain
domain data
physical layer
uplink
offse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65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39713B (zh
Inventor
林海
尚国旗
田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pur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spur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pur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Inspur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665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397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397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97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397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397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35Maintenance of orthogonality, e.g. for signals exchanged between cells or users, or by using covering codes or sequ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34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circuits for modul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获取到的上行时域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并获取去除处理后的上行时域数据在每个前导符号上的第一时域偏移值;经过去除处理后的上行时域数据进行第一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第一频域数据;对对应的第一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前导符号对应的时域数据;基于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一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本发明降低了PRACH信道的检测时延,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保证了PRACH检测的正确性,进而提升了用户感知。

Description

一种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
背景技术
目前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GPP)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 NR)的上行物理层信道包括三种:
1、物理层上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 CHannel,PUSCH),用于承载上行业务数据;
2、物理层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PUCCH),用于承载上行控制信令;
3、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ACH),用于用于发送前导码。
其中,PUSCH/PUCCH信道具有相同的上行时隙结构,与PRACH 信道的时隙结构不同。
以100M带宽、子载波间隔30kHz为例,在典型配置下, PUSCH/PUCCH信道上行时隙结构如图1所示,时间长度是0.5ms.包含14个OFDM符号,每个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由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 和数据符号两部分组成。CP的长度分为352Ts(符号0)或288Ts(非符号0),数据符号长度为4096Ts,Ts=1/(4096*30000)秒;
PRACH B4格式信道上行时隙结构如图2所示,时间长度等于 12个OFDM符号长度,约0.43ms,包含1个CP、12个前导符号(前导符号重复发送)、1个GT(保护时间)。CP的长度为1936Ts.,前导符号的长度为4096Ts,GT的长度为1584Ts,Ts=1/(4096* 30000)秒。需要注意的是,此时配置PRACH起始位置与时隙边界对齐。
在PRACH时机的上行时隙上,PRACH信道和PUSCH/PUCCH 信道采用频分方式进行复用,即在该时隙上,基站接收机既要对 PUSCH/PUCCH信道进行解调,又要对PRACH信道进行检测。由于 PRACH信道和其他上行信道时隙结构不同,目前已有的接收机处理方法是,对PUSCH/PUCCH、PRACH信道分别单独处理。具体如下:
在上行时隙,按照PUSCH/PUCCH信道的时隙结构,接收机对接收的上行时域数据去CP,对数据符号进行4096点快速傅立叶变换 (Fast Fourier Transform,FFT)得到频域数据,在符号间进行相位补偿(补偿PUSCH/PUCCH发端的相位因子),然后再对频域数据,进行信道估计、均衡、解调、译码等处理,最后得到译码结果。
在上行时隙,如果该时隙是PRACH时机,按照PRACH信道的时隙结构,接收机对接收到的上行时域数据去CP,对前导符号进行 4096点FFT变换得到频域数据,然后对频域数据进行相关检测、符号合并、峰值检测和判决等处理,最后得到PRACH检测结果。
在上述过程中,PRACH信道和PUSCH/PUCCH信道在对时域数据的处理过程中,分别执行了去CP和4096点FFT变换等操作,数据运算量较高,前端处理时延较大,存在一定冗余,同时信道检测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5G上行物理层信道处理中前端处理时延较大、信道检测效率较低的缺陷,实现降低了PRACH信道的检测时延,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保证了PRACH检测的正确性,进而提升了用户感知。
本发明提供一种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应用于基站侧,包括以下步骤:
对获取到的上行时域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并获取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在每个前导符号上的第一时域偏移值;
经过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进行第一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第一频域数据;
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对应的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前导符号对应的时域数据;
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基于所述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所述对获取到的上行时域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并获取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在每个前导符号上的时域偏移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上行时域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得到经过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
对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的每个前导符号与所述上行时域数据实际的每个前导符号进行比较,得到每个前导符号上的所述时域偏移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所述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对应的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前导符号对应的时域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针对每个前导符号,根据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配置的频域位置,获取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对应的第二频域数据;
对所述第二频域数据与本地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序列进行频域共轭相乘,得到第三频域数据;
对所述第三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所述时域数据。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所述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基于所述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将每个前导符号上的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映射到所述时域数据对应的时间变换域上,得到第二时域偏移值;
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所述时域数据,按照所述第二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所述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将每个前导符号上的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映射到所述时域数据对应的时间变换域上,得到第二时域偏移值,具体包括:
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基于第一次快速傅立叶变换以及第二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对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进行映射处理,得到所述第二时域偏移值。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所述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所述时域数据,按照所述第二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前导符号,若所述第二时域偏移值的值大于0,则所述时域数据向左移位所述第二时域偏移值,补偿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若所述第二时域偏移值的值不大于0,则所述时域数据向右移位所述第二时域偏移值,补偿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装置,应用于基站侧,包括:
去除模块,用于对获取到的上行时域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并获取经过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在每个前导符号上的时域偏移值;
第一变换模块,用于经过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频域数据;
第二变换模块,用于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对应的所述频域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前导符号对应的时域数据;
补偿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时域数据与所述前导符号,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所述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种所述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通过针对所有的上行物理层信道统一按照PUSCH/PUCCH信道的时隙结构处理进行前端的处理,节省了数据存储空间,不单独处理 PRACH信道,因此,只需要开辟1份存储空间,保存时域与频域数据及中间数据处理结果即可,同时,也简化了基站侧接收机的处理流程和复杂度;
由于针对所有的上行物理层信道统一按照PUSCH/PUCCH信道的时隙结构处理进行前端的处理,并且通过对每个OFDM符号只做1 次去CP、FFT变换操作,不再单独针对PRACH信道进行去CP和 FFT变换操作,通过相应的循环移位方法,进行后端时域补偿,减少了数据运算量;
整体上,降低了PRACH信道的检测时延,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保证了PRACH检测的正确性,进而提升了用户感知,优化了5G基站的信号检测性能,有利于简化产品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PUSCH/PUCCH信道上行时隙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PRACH信道上行时隙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中PRACH 信道的上行时域数据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中步骤S100 具体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中步骤S300 具体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中步骤S400 具体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装置中去除模块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装置中第二变换模块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装置中补偿模块具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图3描述本发明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对获取到的上行时域数据去除CP,并获取去除处理后的上行时域数据在每个前导符号上的第一时域偏移值。
该方法中,在对5G上行物理层信道处理过程中,前端处理采用的是统一处理的方式,即在上行时隙,无论是PRACH信道时机还是 PUSCH/PUCCH信号时机,基站侧的接收机统一按照PUSCH/PUCCH 信道的时隙格式,对接收到的上行时域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不再对PRACH信道单独进行处理,记录PRACH信号每个前导符号的时域偏移值SEQ_offset。
步骤S100中,在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上行时隙,基站侧接收机统一按照PUSCH/PUCCH信道的时隙结构,对接收到的上行时域数据去CP,得到数据符号。该数据符号既可用于PUSCH/PUCCH信道的解调,也可用于PRACH信号的检测(存在时域偏移)。
经过步骤S100的处理过后,对于PUSCH/PUCCH信道而言,无偏移;对于PRACH信道而言,由于是按照PUSCH/PUCCH信道的时隙结构进行的去CP操作,导致PRACH信道的每个前导符号存在时域偏移。如图4所示,SEQ0是PRACH信道经过步骤S100处理后去 CP后,得到的第1个前导符号,与实际前导符号存在一个时域偏移,即SEQ0的SEQ_offset,SEQ1是PRACH信道经过步骤S100处理后去CP后,得到的第2个前导符号,与实际前导符号存在一个时域偏移,即SEQ1的SEQ_offset,依次类推,可以得到所有的12个前导符号SEQx,以及每个前导符号的时域偏移值SEQ_offset,如表1所示。
表1PRACH信道经过步骤S100处理后各个前导符号上对应的时域偏移值
Figure BDA0003327156360000081
Figure BDA0003327156360000091
其中,Ts=1/(4096*30000)秒。
S200、经过去除处理后的上行时域数据进行第一次FFT,得到第一频域数据。步骤S200即针对每个数据符号,进行第一次FFT变换,得到第一频域数据。
以带宽配置为100M为例,对每个数据符号进行4096点FFT变换,得到第一频域数据(3276子载波)。
S300、对于PRACH,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每个前导符号对应的第一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FFT,得到前导符号对应的时域数据。
S400、对于PRACH,基于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一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本发明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通过针对所有的上行物理层信道统一按照PUSCH/PUCCH信道的时隙结构处理进行前端的处理,节省了数据存储空间,不单独处理PRACH信道,因此,只需要开辟1份存储空间,保存时域与频域数据及中间数据处理结果即可,同时,也简化了基站侧接收机的处理流程和复杂度;
由于针对所有的上行物理层信道统一按照PUSCH/PUCCH信道的时隙结构处理进行前端的处理,并且通过对每个OFDM符号只做1 次去CP、FFT变换操作,不再单独针对PRACH信道进行去CP和 FFT变换操作,通过相应的循环移位方法,进行后端时域补偿,减少了数据运算量;
整体上,降低了PRACH信道的检测时延,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保证了PRACH检测的正确性,进而提升了用户感知,优化了5G基站的信号检测性能,有利于简化产品实现。
目前部分基站采用option7-2a前传接口,上行时域数据的处理(去 CP和FFT变换),在射频单元RU上执行。并且由于该方法采用的前端统一处理原则,可简化RU的实现;同时,基带处理单元对PRACH 信道进行后端时域补偿的处理,不仅保证了PRACH检测的正确性,整体上也优化了5G基站的信号检测性能。
下面结合图5描述本发明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步骤S1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0、对上行时域数据去除CP,得到经过去除处理后的上行时域数据。
S120、对去除处理后的上行时域数据的每个前导符号与上行时域数据实际的每个前导符号进行比较,得到每个前导符号上的时域偏移值。
SEQ0是PRACH信道经过步骤S100处理后去CP后,得到的第 1个前导符号,与实际前导符号存在一个时域偏移,即SEQ0的 SEQ_offset,SEQ1是PRACH信道经过步骤S100处理后去CP后,得到的第2个前导符号,与实际前导符号存在一个时域偏移,即SEQ1 的SEQ_offset,依次类推,可以得到所有的12个前导符号SEQx,以及每个前导符号的时域偏移值SEQ_offset。
下面结合图6描述本发明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步骤S3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10、对于PRACH,针对每个前导符号,根据PRACH配置的频域位置,获取PRACH对应的第二频域数据。
S320、对第二频域数据与本地PRACH序列进行频域共轭相乘,得到第三频域数据。
S330、对第三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FFT,得到时域数据。
还是以带宽配置为100M为例,步骤S310中,从100M带宽的频域数据中,根据PRACH配置的频域位置,得到PRACH的第二频域数据(139子载波)。在步骤S330中,对第三频域数据进行1024 点IFFT变换,得到时域数据。
下面结合图7描述本发明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步骤S40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10、将每个前导符号上的第一时域偏移值,映射到时域数据对应的时间变换域上,得到第二时域偏移值。具体的,基于第一次FFT 以及第二次FFT,对第一时域偏移值进行映射处理,得到第二时域偏移值。
步骤S410中,将PRACH每个前导符号的第一时域偏移值 SEQ_offset,映射到1024点的时间变换域上,得到第二时域偏移值 N_offset。对于的映射计算公式为:N_offset=SEQ_offset*1024/4096。每个前导符号的的第二时域偏移值N_offset如表1所示。
S420、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时域数据,按照第二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具体的,对于每个前导符号,若第二时域偏移值N_offset的值大于0,则时域数据向左移位第二时域偏移值N_offset(+N_offset),以补偿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若第二时域偏移值N_offset的值不大于0,则时域数据向右移位第二时域偏移值N_offset(-N_offset),以补偿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以PRACH为例,针对所有补偿时域偏移后的前导符号,进行功率计算,并进行符合合并即功率求和,之后,针对合并后的信号,进行峰值功率检测和判决:首先在所有功率点上,找到峰值功率,当峰值功率>PRACH检测门限时,即检测到了PRACH,通过峰值功率对应的峰值位置,可计算得到preamble ID,完成了PRACH的检测。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装置与上文描述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下面结合图8描述本发明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去除模块100,用于对获取到的上行时域数据去除CP,并获取去除处理后的上行时域数据在每个前导符号上的第一时域偏移值。
该装置中,在对5G上行物理层信道处理过程中,前端处理采用的是统一处理的方式,即在上行时隙,无论是PRACH信道时机还是 PUSCH/PUCCH信号时机,基站侧的接收机统一按照PUSCH/PUCCH 信道的时隙格式,对接收到的上行时域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不再对PRACH信道单独进行处理,记录PRACH信号每个前导符号的时域偏移值SEQ_offset。
去除模块100中,在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上行时隙,基站侧接收机统一按照PUSCH/PUCCH信道的时隙结构,对接收到的上行时域数据去CP,得到数据符号。该数据符号既可用于PUSCH/PUCCH 信道的解调,也可用于PRACH信号的检测(存在时域偏移)。
经过去除模块100的处理过后,对于PUSCH/PUCCH信道而言,无偏移;对于PRACH信道而言,由于是按照PUSCH/PUCCH信道的时隙结构进行的去CP操作,导致PRACH信道的每个前导符号存在时域偏移。如图4所示,SEQ0是PRACH信道经过步骤S100处理后去CP后,得到的第1个前导符号,与实际前导符号存在一个时域偏移,即SEQ0的SEQ_offset,SEQ1是PRACH信道经过步骤S100处理后去CP后,得到的第2个前导符号,与实际前导符号存在一个时域偏移,即SEQ1的SEQ_offset,依次类推,可以得到所有的12个前导符号SEQx,以及每个前导符号的时域偏移值SEQ_offset。
第一变换模块200,用于经过去除处理后的上行时域数据进行第一次FFT,得到第一频域数据。第一变换模块200即针对每个数据符号,进行第一次FFT变换,得到第一频域数据。
以带宽配置为100M为例,对每个数据符号进行4096点FFT变换,得到第一频域数据(3276子载波)。
第二变换模块300,用于对于PRACH,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每个前导符号对应的第一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FFT,得到前导符号对应的时域数据。
补偿模块400,用于对于PRACH,基于第一时域数据与第一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本发明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装置,通过针对所有的上行物理层信道统一按照PUSCH/PUCCH信道的时隙结构处理进行前端的处理,节省了数据存储空间,不单独处理PRACH信道,因此,只需要开辟1份存储空间,保存时域与频域数据及中间数据处理结果即可,同时,也简化了基站侧接收机的处理流程和复杂度;
由于针对所有的上行物理层信道统一按照PUSCH/PUCCH信道的时隙结构处理进行前端的处理,并且通过对每个OFDM符号只做1 次去CP、FFT变换操作,不再单独针对PRACH信道进行去CP和 FFT变换操作,通过相应的循环移位装置,进行后端时域补偿,减少了数据运算量;
整体上,降低了PRACH信道的检测时延,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保证了PRACH检测的正确性,进而提升了用户感知,优化了5G基站的信号检测性能,有利于简化产品实现。
目前部分基站采用option7-2a前传接口,上行时域数据的处理(去 CP和FFT变换),在射频单元RU上执行。并且由于该装置采用的前端统一处理原则,可简化RU的实现;同时,基带处理单元对PRACH 信道进行后端时域补偿的处理,不仅保证了PRACH检测的正确性,整体上也优化了5G基站的信号检测性能。
下面结合图9描述本发明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装置,去除模块100具体包括:
去除单元110,用于对上行时域数据去除CP,得到经过去除处理后的上行时域数据。
比较单元120,用于对去除处理后的上行时域数据的每个前导符号与上行时域数据实际的每个前导符号进行比较,得到每个前导符号上的时域偏移值。
下面结合图10描述本发明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装置,第二变换模块300具体包括:
第一变换单元310,用于对于PRACH,针对每个前导符号,根据PRACH配置的频域位置,获取PRACH对应的第二频域数据。
第二变换单元320,用于对第二频域数据与本地PRACH序列进行频域共轭相乘,得到第三频域数据。
第三变换单元330,用于对第三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FFT,得到时域数据。
还是以带宽配置为100M为例,第一变换单元310中,从100M 带宽的频域数据中,根据PRACH配置的频域位置,得到PRACH的第二频域数据(139子载波)。在第三变换单元330中,对第三频域数据进行1024点IFFT变换,得到时域数据。
下面结合图11描述本发明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装置,补偿模块400具体包括:
映射单元410,用于将每个前导符号上的第一时域偏移值,映射到时域数据对应的时间变换域上,得到第二时域偏移值。具体的,基于第一次FFT以及第二次FFT,对第一时域偏移值进行映射处理,得到第二时域偏移值。
映射单元410中,将PRACH每个前导符号的第一时域偏移值 SEQ_offset,映射到1024点的时间变换域上,得到第二时域偏移值 N_offset。对于的映射计算公式为:N_offset=SEQ_offset*1024/4096。
补偿单元420,用于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时域数据,按照第二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具体的,对于每个前导符号,若第二时域偏移值N_offset的值大于0,则时域数据向左移位第二时域偏移值N_offset(+N_offset),以补偿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若第二时域偏移值N_offset的值不大于0,则时域数据向右移位第二时域偏移值N_offset(-N_offset),以补偿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图12示例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实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processor)810、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20、存储器(memory)830和通信总线840,其中,处理器810,通信接口820,存储器830通过通信总线840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处理器810可以调用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对获取到的上行时域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并获取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在每个前导符号上的第一时域偏移值;
S200、经过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进行第一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第一频域数据;
S300、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对应的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前导符号对应的时域数据;
S400、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基于所述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830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可存储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计算机能够执行上述各方法所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对获取到的上行时域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并获取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在每个前导符号上的第一时域偏移值;
S200、经过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进行第一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第一频域数据;
S300、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对应的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前导符号对应的时域数据;
S400、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基于所述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执行上述各方法提供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对获取到的上行时域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并获取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在每个前导符号上的第一时域偏移值;
S200、经过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进行第一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第一频域数据;
S300、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对应的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前导符号对应的时域数据;
S400、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基于所述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应用于基站侧,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获取到的上行时域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并获取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在每个前导符号上的第一时域偏移值;
经过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进行第一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第一频域数据;
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对应的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前导符号对应的时域数据;
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基于所述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获取到的上行时域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并获取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在每个前导符号上的时域偏移值,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上行时域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得到经过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
对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的每个前导符号与所述上行时域数据实际的每个前导符号进行比较,得到每个前导符号上的所述时域偏移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对应的所述第一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前导符号对应的时域数据,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针对每个前导符号,根据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配置的频域位置,获取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对应的第二频域数据;
对所述第二频域数据与本地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序列进行频域共轭相乘,得到第三频域数据;
对所述第三频域数据进行第二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所述时域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基于所述第一时域数据与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将每个前导符号上的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映射到所述时域数据对应的时间变换域上,得到第二时域偏移值;
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所述时域数据,按照所述第二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将每个前导符号上的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映射到所述时域数据对应的时间变换域上,得到第二时域偏移值,具体包括:
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基于第一次快速傅立叶变换以及第二次快速傅立叶变换,对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进行映射处理,得到所述第二时域偏移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所述时域数据,按照所述第二时域偏移值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具体包括:
对于每个前导符号,若所述第二时域偏移值的值大于0,则所述时域数据向左移位所述第二时域偏移值,补偿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若所述第二时域偏移值的值不大于0,则所述时域数据向右移位所述第二时域偏移值,补偿所述第一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7.一种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装置,应用于基站侧,其特征在于,包括:
去除模块,用于对获取到的上行时域数据去除循环前缀,并获取经过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在每个前导符号上的时域偏移值;
第一变换模块,用于经过去除处理后的所述上行时域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频域数据;
第二变换模块,用于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针对每个前导符号,对对应的所述频域数据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前导符号对应的时域数据;
补偿模块,用于对于物理层随机接入前导信道,基于所述时域数据与所述前导符号,进行循环移位,补偿每个前导符号的所述时域偏移值,恢复出正确的前导符号。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的步骤。
9.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的步骤。
CN202111266563.1A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 Active CN1140397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6563.1A CN114039713B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6563.1A CN114039713B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9713A true CN114039713A (zh) 2022-02-11
CN114039713B CN114039713B (zh) 2023-06-20

Family

ID=80142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6563.1A Active CN114039713B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971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3092A (zh) * 2022-03-24 2022-04-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前导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5913459A (zh) * 2022-10-24 2023-04-04 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恢复时域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071A (zh) * 2012-04-19 2013-10-3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布式基站降低上行数据传输带宽的方法及射频拉远模块
US20200287770A1 (en) * 2015-08-25 2020-09-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frequency offse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543351A (zh) * 2021-06-28 2021-10-22 广州慧睿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9071A (zh) * 2012-04-19 2013-10-3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分布式基站降低上行数据传输带宽的方法及射频拉远模块
US20200287770A1 (en) * 2015-08-25 2020-09-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frequency offse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3543351A (zh) * 2021-06-28 2021-10-22 广州慧睿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前导序列的检测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3092A (zh) * 2022-03-24 2022-04-29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前导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5913459A (zh) * 2022-10-24 2023-04-04 山东浪潮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恢复时域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39713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7681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CN114039713B (zh) 一种5g上行物理层信道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产品
CN110912645A (zh) 一种基于sdr平台的5g nr下行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10493820B (zh) 一种传输时延评估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存储介质
CN101989968A (zh) 频偏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5007146A (zh) 物理帧中前导符号的生成方法
CN113890803A (zh) 一种通信下行同步方法及系统
CN101873295B (zh) 信号处理方法与装置及信号接收方法与接收机
CN115361260B (zh) 一种prach接收机前端数据处理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141324B (zh) 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15913858A (zh) 时延估计方法、装置、接收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2273157B (zh) 用于执行正交频分复用通信系统中的初始载波频率偏移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65856B (zh) 一种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终端
CN110912849B (zh) 一种基于循环前缀的多载波方法及系统
CN111193681B (zh) 基于高速数传中的快速时间同步方法
EP2941852A1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and removing dc offset
CN108736919B (zh) 一种噪声功率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8809868B (zh) 一种基于5g通信网络的信道估计方法及系统
JP4290657B2 (ja) 空間分割多重信号検出回路および空間分割多重信号検出方法
KR100948511B1 (ko) 디맵퍼의 하드 디시젼을 이용한 채널 추정장치 및 채널 추정방법과 그 추정장치를 포함한 ofdm 수신장치
CN115884359B (zh) 一种5g系统的物理广播信道检测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CN113452402B (zh) 相干多载波二维捕获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428151A (zh) 去循环前缀的方法及装置
CN115941400B (zh) 一种scma-ofdm系统上行链路的信道跟踪方法
KR101073817B1 (ko) 대역폭 검출기 및 대역폭 검출방법, 및 그 검출기를 포함한ofdm 수신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